量化研究方法:走进“死亡之海”——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6:04:17

走进“死亡之海”——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

乌鲁木齐掠影

一年中最重要的团圆之日,农历大年初一,我在这一天背起行囊开始我孤独的远行……。到达乌鲁木齐已是下午15:30,近五个半小时的长途飞行让我觉得有点昏昏沉沉。在飞机里好象听播音员讲乌鲁木齐地面温度为-16℃,但我觉得并没有我想象中冷。

乌鲁木齐给我的第一印象并不好,我觉得这个城市的主基调应该是“灰”,空气灰蒙蒙的,还带着一股霉味,连积雪都是灰色的,这样的城市让人感觉很压抑。

所幸明天我就要离开这个城市----我们二十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国国家地理》会员,即将走进南疆,走进大漠……

达坂城风力发电厂

新疆跟内地有两个小时的时差,上午9点20分我们出发时,天还刚蒙蒙亮。我们28人分乘8辆越野车,清一色的丰田4500,外加一辆后勤给养卡车,一路浩浩荡荡。整个乌鲁木齐被灰色的烟雾胧罩,分不情是雾气还是烟尘,抑或是两者夹杂。路两旁是灰色的积雪,特别是清扫到路边绿化带旁的积雪,好似混杂着煤灰,几成黑色,看起来特别脏。也许是因为南方少雪,对于雪,我有着崇拜,在我眼里,雪应该是纯洁的象征。而在这里,所有对于雪的完美印象都被破坏殆尽。开车的史师傅告诉我们,由于乌鲁木齐能源结构是以燃用原煤为主,冬季采暖燃煤产生的烟尘加上工业粉尘与汽车尾气,包括一些扬尘,严重影响了大气质量,再加上乌鲁木齐三面环山,地形属狭长状河谷平原,受这种地理因素影响使烟尘很难扩散出去,这样就造成了乌鲁木齐大气污染,特别是冬季污染更为严重。

车队在吐乌大高速公路上奔驰,心中想的是尽快逃离这城市,所幸的是随着城市的远离,空气也逐渐明净。忽然对讲机中传来欢呼:“风车!”我向窗外望去,只见前方高速公路两侧一排排、一列列银白色的风车伫立在旷野中,好似等待检阅的士兵,原来我们已经到达了亚洲最大的风力发电厂--达坂城风力发电厂。高速公路旁专门建了停车观景场地,我们停车作短暂停留。风很大,下车时几乎站立不稳。达坂城地区位于峡谷地带,是南北疆气流通道,风力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风资源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据专家穆老师介绍,每年有风天气多达300多天。朝阳中,我迎风而立,任狂风扑面,耳边充斥的是风儿肆虐的“呼呼”声,心中的压抑被一扫而光。我仰天长啸:“风,你咆哮吧!”

初见天山

脑海中尚存的一点对于天山的印象来自于梁羽生的《七剑下天山》,印象中的天山是雄峻、美丽而神秘的。而我现在看到的天山却与脑海中储存的天山印象相去其甚远,从车窗向外望去,天山是光秃秃的,是灰褐色的,是荒凉的。没有想象中参天的大树、成群的牛羊、美丽的湖泊,只有灰褐近乎死寂的山体、孤独的积雪与间或点缀的枯草丛。天山给我的第一印象竟是苍凉,生命在这里显得如此的苍白而无力……

进入南疆

习惯上以天山为界将新疆分为南疆与北疆。过了托克逊,我们便进入了南疆地区。中餐是在库米什吃的,新疆特色主食--拉条子。拉条子是维吾尔族人的主要面食之一,又称拌面,圆条状,比南方的面条略粗,呈白色,因系拉制,故得名拉条子。拉条子烧好后是与配菜一同端上来的,拉条子与配菜分放在不同的两个盘里。配菜好象一盘大杂烩,粗看一下,里面好象有羊肉、青椒、红椒、红罗卜,还有一些看不出来是什么东西,颜色很好看。吃时将配菜倒入装拉条子的大盘里与拉条子拌匀,就可以开吃了。店老板是一个回族人,烧的拉条子味道还真是不错,可谓色香味俱全,吃起来圆润滑爽,别具风味。

饭后略作休整,便直奔我们今天的目的地--库尔勒。一路上,专家穆老师通过对讲机向我们介绍地理常识、沿途的独特地貌及新疆的民俗,使我们增长不少见识。下午5时20分,我们到达库尔勒。库尔勒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为“华夏第一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首府,是新疆的第二大城市。

老实说,到达库尔勒时,我是失望的,因为这个城市与我想象中的南疆城市相去甚远。整个城市虽然让人觉得非常干净,城市规划也井然有序,但却觉得没什么特色,与内地的城市基本上差不多。在旅馆安顿下来后,我与孙伟在库尔勒转了一圈,基本上没有发现什么有特色的东西,整个城市好象以汉人为主,吃的东西、市场里卖的东西跟内地基本差不多,这令我们大失所望。

不过,另人兴奋的是:明天,就可以看到我神往已久的沙漠了!

从库尔勒到民丰

今天是我们行程最长的一天,我们将从库尔勒出发,到达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的民丰县,总行程七百多公里。今天,也是我们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第一次穿越,我们将沿着世界上最长的沙漠公路,自北向南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心,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面积33.7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三个浙江省,仅次于非州的撒哈拉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维吾尔语意是进得去出不来,又称“死亡之海”。

上午9点20分,上路,约三个小时后,我们到达塔里木沙漠公路零公里处。这里建有一个纪念碑,讲述了沙漠公路的概况与建设过程,我们在这里作停车休整,大家纷纷拍照留念。

塔里木沙漠公路是目前世界上在流动沙漠中修建的最长的公路。公路于1993年3月动工兴建,1995年9月全部竣工。沙漠公路从东北向西南纵穿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腹心地区,全长 522公里,其中流动沙漠路段长446 千米。

中餐是在塔河吃的,除了拉条子以外,这里的羊肉串与烤全羊也都很地道。羊肉串比我在南方吃的要大串的多,味道很鲜美,不过只吃了两三串就觉得肚子撑饱了。而烤全羊,是用铁钩将经过去皮整理的羊肉放入一个圆形的地窖里烤,跟我原先想象的整只羊挂在木架上放在篝火上烤大不相同。从地窖里取出时,羊肉是金灿灿的,看着让人直流口水。店主将烤全羊分成小块分与大家,吃起来又香又脆,特别是骨边的肉,带着点焦味,果然是名不虚传!

过塔河不久,终于看到了真正的沙漠——流动性沙漠!

从小时候开始,我就有很深的沙漠情怀。每每想起沙漠,脑海中总会浮现出一幅金黄色的画面:大漠、黄沙、孤烟、驼队、夕阳、孤独的身影……我总会有无穷的想象:茫茫大漠中,我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漫漫黄沙里,我任风沙扑面,感受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悲壮!雄关漫道上,我对酒当歌,体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孤独与凄凉!

今天,我终于看到了真正的沙漠!

绵延的沙丘,象金黄色的海洋。延伸的沙漠公路,像一条游弋于茫茫沙海的黑色长龙。而奔驰的汽车,则象浩瀚沙海里的一叶孤舟,显得那么的渺小与孤独。阳光下,黄灿灿的沙丘展示它规则而眩目的花纹,美丽得让人窒息……

对讲机中传来的声音打断了我的遐想:“男左女右,男前女后”!这是我们停车方便的指令。我们纷纷奔入沙漠,有给沙漠灌溉施肥的,有兴奋地在沙丘上打滚的,也有狂拍照留念的,还有一部份人好象在听专家穆老师讲解沙漠概况与成因……初见沙漠,每个人都很兴奋!

重新上路时听司机介绍,沙漠公路路面宽度为7米,加上路肩,总宽度为10米,总投资近八亿元,是中石油公司为开发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油气资源而兴建的,公路的建成对促进南疆的经济发展发挥了很大作用。

沙漠公路路况很不错,来往的车辆也很少,一路下来,我们基本没遇到什么车辆。但因为公路是沿沙丘起伏的,我们不能开得太快,只能以大约80公里的时速前进,直到晚上9时许,我们才到达目的地--民丰县。

由于长途奔袭的劳顿,吃好晚餐后,大家基本上就早早休息了。明天,我们将沿克里雅河再次进入沙漠腹地,开始真正的沙漠露营生活!

沿克里雅河进入沙漠腹地

克里雅,是“飘移不定”的意思。克里雅河发源于昆仑山脉中段,蜿蜒向北流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在深入沙漠约220公里处消失在茫茫沙海中。这条美丽的河流,滋润了位于沙漠深处的一片片绿洲,也养育着生活在这里与世隔绝的克里雅人。

今天我们的行程就是由民丰出发,经于田县向北沿克里雅河进入沙漠腹地。由于行程不是很紧,我们上午10点20分才出发。

从民丰沿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西行约100多公里,抵达于田县。于田是和田地区的一个大县,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人口21万,因克里雅河贯穿全境,故维吾尔语称于田为克里雅。

进入于田县城,首先看到的是十字路口中央的一尊毛主席与库尔班大叔握手的白色雕像。这是当年一度传遍大江南北的故事,大意是一位名叫库尔班.吐鲁木的维吾尔族农民为感谢毛主席的恩情,执意要骑毛驴进京见毛主席,并于1958年6月28日在中南海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

于田县城看上去还比较整洁,由于行程的原因,我们没有在于田多作停留,用毕午餐便北上向沙漠进军了。

进入沙漠路段后,道路便坎坷难行,事实上根本没有正式的道路,只是车轮压多了而形成的印辙。车队时而要翻爬高大沙山,时而要进入河漫滩涉水而过,一路上非常艰辛。虽然我们的丰田越野车具有极佳的越野性能,但好几次也只能望沙兴叹--陷入沙中而不能自拔。但所幸我们没有遇到大的麻烦,司机师傅的技术与经验加上大家的共同努力使我们的行程基本上比较顺利。途中,我们还遇到另一只探险车队,他们总共四辆车,清一色的大切V8。看样子是中国银行赞助的一次活动--因为每辆车的车身上都贴有中国银行的广告。不过他们的行程好象不是很顺利,一路好几次看他们在挖沙救车,有一次还是我们将他们的一辆车从沙坑中拉出的。

车队基本上是沿克里雅河东岸前进的。冬季的克里雅河河面部分结冰,阳光的照耀下,反射着钻石般的光芒。岸边是成片的芦苇地与胡杨林,配上远处绵延起伏的沙丘,克里雅河向我们展现着它迷人的风采。

天黑前,我们找到一片比较适合扎营的沙丘安营扎寨,开始了我们在沙漠中的第一夜露营生活……

而明天,我们将继续深入沙漠腹地,考察遗落在沙漠深处的原始自然村落——达里雅布依……


(来源:地理论坛 查看原始帖 发帖者:独孤雪人 编辑: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