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对冲交易软件:为何醒来就想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3:28:59

[转贴]余晓平:宁在美国做下等人不在中国做上等人

为何醒来就想跑?

作者: 余晓平 | 2011年07月02日

本文地址: http://yuxiaoping.blshe.com/post/135/695364

中国现在处于一种状态,除了一帮装睡的人以外,一些人本来睡着挺好的,一旦被叫醒,第一个念头就想跑,而装睡的人悄悄地把孩子和家属往外送。在我回国的两个月时间里,走了很多的地方,接待我的大部分都是过去素昧平生的朋友。大家之所以能够自己掏钱盛情接待,用他们的话来说是被我叫醒的。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这一路的话题都离不开出国,几乎毫无例外地围绕着怎样出国,出国以后会怎样,等等。

这让我回到加拿大以后反思了很长时间,因为这并不是我写文章的本意,我真诚希望中国人能够把西方的先进学到手,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得像西方那样的环境,这里首先要解决的是制度问题。制度是一个社会的基础,但事实是当人们醒来的时候感到的是无比的绝望。逃跑其实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而且针对的是有条件的人,这里包括经济条件以及个人的机会,另外还有要去国家的移民政策等等。所以说,这个过程对于没有条件的人来讲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就像是地震发生的时候,腿脚利落的人跑起来很轻松,而宣传防震意识,加固房屋结构往往是针对那些腿脚不利落的人而言,因此非常的矛盾。

最近其中有位朋友给我发来邮件说,我已经下定决心了,宁愿在美国当下等人,也不愿意在中国当上等人。这种说法非常耐人寻味,我觉得是用中国人的等级观念套用到美国的环境上了。这与两个国家人民的价值观有非常大的关系,像是完全两种度量单位的环境。

如果说美国这个社会完全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等级观念是不客观的,非常显然,美国总统和街头流浪汉之间一定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的划分方式与中国不同。中国的划分方式大家都知道,自古以来都是以名利为划分界限,要看官职高低,拥有的财富多寡。从表面上来看,美国这个社会也是这样,难道美国总统不是名利双收吗?难道流浪汉不是名利皆无吗?显然如果美国总统是人们心目中的上等人,而流浪汉便成了人们心目中的下等人。但有一个细节不知人们注意了没有,在美国,残疾人比正常人更受到尊重,要说从本事来说,他们可比流浪汉差远了。

但你要是真的问美国人到底谁是上等人,或者谁是下等人,他们还真的说不出来。但终究是有划分的,如何划分呢?我曾经介绍过美国人怎么判断,他们也似乎把自己所认知的人分成三等:第一等是最值得尊敬的,比如说华盛顿、马丁路德金、林肯……还有当今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社会知名学者、慈善家等等。第二等是比较值得尊敬的,比如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有学术成就的同事,地区被大家推举出来的议员,社区热心公共事业的人士,等等在自己认知范围之内的一些人。第三等是没有感觉的,无论你是亿万富翁,跟我没关系,你是行政长官,我也没必要求你办事,或者你是流浪汉,我也没有义务借钱给你。但无论这三类人当中属于哪一类,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人与人之间都相互尊重。

我们来分析中国,中国的划分也是这三类,以是否值得尊重为界限。第一类是最值得尊重的,比如说国家领导人、大富豪、当然也包括自己觉得最值得尊敬的人。第二类是比较值得尊重的,比如说单位领导、朋友当中的有钱人,总之是和自己有关系的,要么就是用得上的,当然也包括自己比较尊敬的人。第三类便是流浪汉、民工、保姆、当然也包括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一部分人,或者说觉得不值得尊敬的那一部分人。对于这这些人没有人与人之间最起码的尊重,开口便骂,有机会出手便打。大部分人处于中间地带,相对于比你强的上等人来讲你是下等人,整天被人欺负与盘剥,相对于比你弱的下等人来讲你又是上等人,然后把自己在上等人那里所受的气都发到比自己弱的人身上。

你就会发现,尽管尊敬与尊重之间只有一字之差,但这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巨大变化,从奴隶社会到今天差别在哪里?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差别在哪里?就是人与人之间变得越来越尊重了,原来中国还没有进化到那个境界呢。因为大部分人都会处于中间地带,而尊敬是一种奢侈品,尊重则是一种必需品,也就是说是一种基本人权。

尽管进化过程是相互作用的,人们很难去讨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也就是说到底是人与人至今相互尊重促进了生产力呢,还是生产力发展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西方国家实现人与人相互尊重的时候,也就是人们崇尚自由平等的年代,完善人权制度的时代,生产力肯定不如现在的中国。有个道理很简单,你不把提供生产力的人当人看,不是欺负他们就是骗他们,要么就瞒着他们吓唬他们,那他们的生产力能够很好地发挥出来吗?他们总有觉醒的时候吧,所以醒来就想跑。

细心一点的话就会发现,两个国家的次序是颠倒的,中国是由于有了地位和金钱才被划成上等人,因而受到万分的尊重,而美国是把你划成上等人,觉得你是自己最值得尊敬的人以后,人们才给了他们地位和金钱。你会发现中国政府垄断了通往“上等人”的通道,地位靠党内提拔,国家范围之内的所有名誉由政府官方颁发,特别是这个发财,所有利润丰厚的产业准入都是由政府控制的。那么所有东西都指向一个方向,支持我执政者昌,否则你受尊重(上等人)的通道基本上是堵死的,弄不好还要进监狱。因此在这个说假话、昧良心的环境当中人们的精神是分裂的,人格是分裂的。想想你在单位所说的话,与在家里,在朋友之间能说同一番话吗?随时需要在两种人格之间切换,否则将会很不受尊重。而回头看看,那些看似尊重你的人真的是因为尊敬你吗?这种怀疑更加导致精神分裂,你生活在一个不说假话就办不成事情的环境当中。

上述分析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宁愿在美国做下等人,也不愿意回来做上等人。其实这样的说法非常悲哀,从美国回来怎么就自然而然能做上等人了呢,本来并不成因果关系的。原来在美国的中国人尽管你觉得很下等,但是已经达到最起码的被人尊重的地步,被人尊重,在中国不就是上等人了吗?至少属于中等人了吧。而回到中国,即便作了海待,至少不至于遭受民工一样的待遇吧,于是这本来歧视性的因果关系便成立了。至于那些觉得自己用主人的思维方式来思维的“被主人”,或是“被上等”,我说什么好呢?那你就自己慢慢享用去吧。

最后要说的是为什么在美国的中国人并没有让美国人觉得值得尊敬,也就是让人家找不到感觉呢?这与美国人觉得什么样的人最值得尊敬有关系,要说中国人很勤奋,祖先就为西方修铁路,今天为西方提供勤奋的劳动。美国人觉得那种对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最值得尊敬,而贡献效率最高的当属创造性,包括有思想。总统,富豪的确比较值得尊敬,但不包括所有的总统和富豪,像克林顿,未必大家觉得他最值得尊敬,甚至在隐私方面对掌握公权的人都有那么一点不尊重,但是毕竟人家有治国的能力,投票是因为他有这方面的能力而已。除了有思想,有创造力,还要有胆量,有精神,人们开始敬佩这样的人了,所以把金钱和地位给到这些人作为奖励。买苹果的产品让乔布斯有钱,选总统议员是由人民投票的,这才是一个不会让人精神分裂的顺序。

为自己生活打拼阶段很难有创造力,也就是说对社会的贡献效率比较低,很难让美国人找到尊敬你的理由。这是针对第一代移民,或者是几代都难以适应美国环境的人而言,一般来讲,移民的第二代开始,或者从第三代开始,孩子只要从小学就融入美国的社会了,那就与当地的美国人差异不大,所以说奥巴马是个黑人,如果能够有能力的话,也就是说能够让人觉得值得尊敬的话,照样可以当总统。众所周知,奥巴马的父母谈不上是人们所认为值得尊敬的所谓上等人。因此说人们飘洋过海来美国从让人觉得下等人开始打拼,为的是什么?为的是还有那么一个机会,但至少是受到尊重了。

不过有一点我一直是这样认为,有思想,本事的人首先需要在理念上足够的前卫,要有创新与学习的精神,这样才能为社会提供更有价值的东西。在任何的国家,任何的环境都会受人敬佩,只是中国的这个环境未必把这样的人划成受尊重的人(上等人),很容易被划到监狱里面去。那么如果抱着中国人的等级理念到美国这个环境,显然会水土不服,难怪你混不好呢,难怪没有人觉得你值得尊敬呢,这只能怪你自己,理念跟不上,十代移民也没戏呀。

为何醒来就想跑的原因渐渐开始明朗了,那就是中国这个地方人与人之间没有最起码的尊重。根源是制度造就了特权,特权造就了人与人的不平等,不平等造就了不尊重。最大的特点就是让人没有安全感,你连吃什么,喝什么都觉得不安全,不知道哪天自己的房子被人拆了,这已经触及人类文明的底线,那还是人住的地方吗?

最后附上一则关于新移民的新闻,在国外打拼,金钱的确很重要,尽管这并不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值得尊敬的标准,但是有钱毕竟可以过得更舒服一点,即便我们从最庸俗的角度去看钱的问题,下面的消息可以给大家一些启发。不过有一点,西方社会和中国截然不同的是,这里肯定不以在政府当多大的官来评判,西方社会一致认为,能力比较一般的人才去政府工作呢,因为政府是个执行单位。比较顶尖的人才一般会去从事商业和学术,包括社会学的理论研究,所以这个社会充满的创造力。以下的实例充分说明了,你对社会贡献的效率高了,就会变得受人尊敬,自然收入就比较高,当然税收也很高。

 

周三,加拿大安省高等教育质量委员会(HEQCO)公布的报告称,在所有第二代女移民中,华人的收入最高,达到平均年薪43,198元,其次是印度裔(40,380元)。第二代女华人失业的情况也低于第三代移民。  

从事管理、自然科学、健康行业的移民比从事商业、金融及管理的移民收入高。这使第二代华裔女性的收入高于西亚裔与荷兰移民。对于第二代与第三代男移民的收入,华裔排第二,平均年薪48,519元,仅次于排名第一的克罗地亚人(48,764元)。第二代华裔男移民的平均收入普遍超过第三代移民。第二代与第三代华裔移民的学历在所有族裔中是最高的,88%的人拥有大学本科或更高学历。华裔女性的收入在所有族裔中也是最高的,华裔男性的收入排第二。

这主要有3个原因:第一,与其他族裔相比,第一代华人的教育程度普遍比较高,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影响比较大,也促使第二代华人普遍拥有高学历,从事高收入的工作。第二,大部分华人的特点是喜欢住在一些固定的地区,互相之间容易建立人脉,从而更快找到高薪工作;第三,大部分华人居住在大城市,大城市的机会普遍比小城市的就业机会多。” 

对于第二代与第三代华人的职业,报告称,从事商业、金融及管理的占25.56%;从事自然科学的占 19.50%;从事社会科学、教育与政府工作占12.41%;从事销售与服务业的占10.41%;从事管理的占9.09%。对于第二代与第三代华裔移民的婚姻情况,研究报告称,从未结婚的人占74.85%,在所有族裔中排第三,仅次于牙买加人与南亚人;华人的结婚率为23.36%,在所有族裔中倒数第二低,仅次于南亚人;离婚与分居率为1.79%,低于绝大部分族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中国在走向低智商社会吗?

张涛

前些日子,日本著名管理大师大前研一的著作《低智商社会》意外地触动了某些国人的敏感神经。根据网上的援引,大前研一如是说:在中国旅行时我发现,城市遍街按摩店而书店寥寥无几,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中国是典型的“低智商社会”,未来毫无希望成为发达国家。后来有人出来辟谣,说其实这本书根本是在讲日本,有关中国的说法只是网上的移花接木?不过,我们不能不对这个话题重视起来,探讨一下中国是否有走向低智商社会的倾向和危险。

 

中国人作为个体而言大都自认为冰雪聪明,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组群。所以有必要先来简单聊一下社会智商和个人智商的区别。个人智商与生俱来,很好理解,但对社会智商的定义则不一而同。从我个人的角度说,一个高智商社会应该具有以下特点:拥有思维独立及成熟的规模个体群、公共意识强烈、创新的想法和行为上下呼应、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大于对信息的需要。

 

既然争议由当今中国人的读书习惯说起,我们就必须正视社会群体在这个方面的堕落?即使大前研一的那番话剑指日本,国人亦应有勇气探讨这句话对中国的适用性,问问自己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是否大于对信息的需要?我曾经在专栏《微博的八种病》里专门提到一名老外在中国旅行时对国人阅读习惯的观察,微博由中国所谓精英阶层而起的迅速流行也从侧面说明了社会对于信息的功利性需求颇有压倒一切的态势?这不是说知识和真理只存在于书本之中,但是如果一个民族失去了读书的耐心,很难想像作为一个整体它还会有追求更高境界的动力和执着?

 

中国“首善”陈光标一直都是个很有争议的公众人物,最近因为某媒体的调查报道而再度吸引眼球,该媒体对陈光标可能存在的诈捐行为提出质疑?有意思的是,尽管不少网民以前对陈的高调行为颇不感冒,这次也选择站在了陈的这一边,有某名导更是在微博上骂骂咧咧地为“首善”大鸣不平,认为只要是捐了款吹吹牛又何妨?我不知道怎么给这种现象归类,是个体思维一元化及不成熟的表现,还是因为中国富人阶层在百姓眼中的集体堕落而造成的道德迁就行为?无论是哪一种,“捐”和“诈”都是需要分开来看的两种行为,不能因为前者就可以掩盖后者,这已不单单是一个道德层面的问题,也应该是法律层面的事情?

 

另外一种富人的大量存在更是对社会智商的辣手摧花?记得前几天在某创业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说某知名互联网企业的一名高管,公司成功IPO后实现财务自由,套现退休?离职后的一年时间无所事事,成天和朋友家人打牌斗地主,或者和同样有钱的朋友聚众感慨,说这辈子不愁吃喝了还能干点啥?虽然文章后来写到此人经“高人”指点再度出来创业,但创业的目的也似乎只是再制造几十个“财务自由”人?虽然怎么支配财富是个人的选择,但这种选择如果缺少公共意识和情怀,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陈光标高调但不高明的“义举”亦会有众多拥趸了?

 

在当今中国这个大万花筒里,稀奇古怪和匪夷所思的事情似乎一个超一个的给力,但这个国度仿佛依然和“创新”二字无缘,即使民间有些类似的劲头也大都用来山寨和造假了?前些天在家里办公,旁边的电视放着国内的新闻,看到一众人等在人民大会堂正襟危坐,心想这两会的旧闻怎么还在放。定睛一看,方知是清华大学的百年校庆。不知为何,当时几个久违的字眼在脑海中涌现,那就是中学大学时常听到的政训:统一思想。

 

中国在走向低智商社会吗?我担心,但没有答案。我所好奇的是:在一个充满聪明人的低智商社会里,会发生怎样神奇的事情。

 

(作者张涛毕业于哈佛大学和Wake Forest大学,曾先后做过驻外记者和跨国公司经理人,目前从事投资和政策咨询工作。您可以通过新浪微博与作者交流。本栏目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http://cn.wsj.com/gb/20110505/ZHT081100.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