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林 电影:一棵菜的历险记:看菜价如何被层层加码(人民日报 2010年7月15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8:01:40
编者案:一棵菜,从种在田里到端上市民餐桌,需要走多少路?菜价又是如何层层加码的?农民、中间商、零售商,管理者……究竟是哪个环节导致了菜价的高悬不下?谁才是价格上涨的最大获利者?
生长阶段——种菜成本更高,菜农赚不到钱
各项成本已占毛收入的一半以上
行走阶段——运输赚取点滴辛苦钱
在流通过程中消耗的成本,甚至超过了蔬菜本身收购价
上市阶段——各项管理费用才是大头
农民不能直接进城卖菜,因为他们得交税交费
意外事件——非市场因素也是一大主因
蔬菜价格已不是单纯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生长阶段——种菜成本更高,菜农赚不到钱
——各项成本已占毛收入的一半以上

像山东寿光多数村民一样,夏学庆一家靠大棚菜谋生。今年,他家的西红柿上市晚了半个多月,往年3月底就该上市的西红柿,今年4月中旬才上市。尽管品相比往年差,果型也小了,但刚一上市,竟也卖到5.2元/公斤。

土地:去年新的两个大棚占地7亩,其中2亩是从别的村民那儿转包的,每亩费用800元,一共1600元,比上年贵了300多元。

种苗:过去是自己育苗,现在都是工厂化育苗后农民购买。今年西红柿的种苗每棵价格已达0.8元,一个棚光苗子钱就要3000多元。

农膜:经营农膜十几年的寿光宏馗塑料制品经销部经理徐效孔说,2009年春的时候,当地的普通膜价格约在1万元/吨,今春涨到了1.3万元/吨,而高档膜的价格则是2万元/吨。

大棚:夏家的大棚也没有在几次大风中被刮倒,有的种植户多花了几万元重建棚子。建大棚的工人价格也已从原来的30元/天上涨到100元/天。

农药:现在对蔬菜的安全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多用有机肥,少用化肥,成本要增加;用于打虫、杀菌、防病毒的高效低毒农药,一周打一次,一季下来差不多就要1万多元。

运输:两次成品油提价等因素也使蔬菜运输费大幅提高。从寿光发菜到浙江嘉兴等地的孔姓老板说,原先租用一辆18吨的运货车拉一趟的价格大约4300元左右,而现在变成了5300元。

人力:家里的劳动力只有他和妻子,农忙时要雇人帮工。去年冬天最贵时一个人工也不过90元/天,可今年涨到140元/天,还不见得能雇到技术熟练的。再加上草帘子的支出和水电费用等,各项成本已占毛收入的一半以上

管理好通胀预期,是当前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据商务部最新统计,全国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已连续10周上涨。其中,蔬菜、猪肉、鸡蛋等价格也逐步攀高,农产品价格上涨就像“击鼓传花”,此伏彼起。作为与百姓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生活必需品,农产品价格的稳定对于管理好通胀预期意义重大。农产品价格为何一涨再涨?对农业生产和城市消费有多大影响?会不会带来连锁反应?稳定农产品价格,政府应当有哪些作为?本报记者深入田间地头、菜市商场、居民社区,就如何看待农产品涨价与管理好通胀预期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调查。
菜价涨了,种菜成本更高,菜农赚得并不多
38岁的董春国是山东寿光文家镇董家屯村人,种了近20年的蔬菜。这两年,他就是靠着一年好似一年的菜价,供孩子上学,维持家里的生活。
董春国去年新扣了两个大棚。今年7月末,棚里的樱桃西红柿和尖椒刚采完上市,他就立刻又种上了大西红柿和五彩椒。“今年的菜价相当可以,春天那会儿价格能比往年高上30%。价最高时,樱桃西红柿出棚就卖到每斤4元。”虽然后来价格下来了,但2万斤的产量、平均每斤3元左右的价格还是让他的毛收入达到6万多元。
但董春国并没觉得自己赚了很多,原因是“成本太高了”。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土地――去年新扣的两个大棚占地7亩,其中2亩是从别的村民那儿转包的,每亩费用800元,一共1600元,比上年贵了300多元。
种苗――过去是自己育苗,现在都是工厂化育苗后农民购买。今年西红柿的种苗每棵价格已达到0.8元,一个棚光苗子钱就要3000多元。
农药、化肥――现在对蔬菜的安全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多用有机肥,少用化肥,成本要增加;用于打虫、杀菌、防病毒的高效低毒农药,一周打一次,一季下来差不多就要1万多元。
人力――家里的劳动力只有他和妻子,农忙时要雇人帮工。去年冬天最贵时一个人工也不过90元/天,可今年涨到140元/天,还不见得能雇到技术熟练的。
再加上农膜、草帘子的支出和水电费用等,各项成本已占毛收入的一半以上。董春国说,这还没算他和妻子的工钱,不然盈利会更少。
董春国对记者说:“俺虽然买菜不花钱,但买猪肉、鸡蛋、馒头,哪样钱能少花?现在什么都在涨价,你们城里人肯定不希望菜价涨,可农民是盼着菜价越高越好,俺们的吃穿用全靠着它呢!”
“流通暴利”是一大推手,农民在产业链中仍处弱势
“粮食、蔬菜、鸡蛋等农产品今年轮番涨价,涨价形成机理比较复杂,不同农产品价格上涨的成因各不相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说。
菜价上涨,除了种植成本推高外,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频发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今年的倒春寒、夏季水灾等,一方面造成蔬菜减产,一方面给流通带来困难,运输不畅无疑会加剧蔬菜价格波动。”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说。另外,部分地区城市化扩张加速,原有的专业菜地面积减少,相对稳定的蔬菜供给机制被打破,也是造成菜价波动的原因。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菜价居高不下,除了上述原因,流通环节的因素影响更多。董春国所住的村子,离寿光蔬菜物流园只有1公里多距离。村民可以等着收购商来村里收菜,也可以自己把菜拉到物流园去卖。自己去卖,每斤能多得1角钱。对这1角钱的差价,董春国倒也想得开:“人家收菜的人也得赚钱啊。”
目前,我国大部分蔬菜从田头到餐桌,一般要经过收购商、区域市场、批发市场、二级批发、农贸市场(早市、超市)等5个环节。今年一项调查显示,1斤芹菜农民以0.3元多的价格卖给收购商,到了批发市场环节价格就变为0.6元,到了二级批发价格已涨到0.8元,经过零售环节加价,农贸市场上的价格能达到1.5元。
可见,在蔬菜的产销链条中,菜农得到的地头收购价仅为零售价的20%―30%左右,批发价则约为零售价的一半,终端零售才是获利最大的流通环节。程国强说,农产品价格上涨后,部分农民确实收入比以前好了些,但他们分享到的利润依旧非常低。一旦某种农产品供过于求,批发和零售可以通过调整价格维持利润水平,由于农民的种植成本相对固定,收购价降低就必然使农民收益受损。
在郑风田看来,“流通暴利”的存在,表面看是国内农产品利益分配失衡,实质问题还是农户生产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经营过于分散,议价能力弱,农民在产业链条中的弱势地位仍然没改变。
“追涨杀跌”的怪圈,导致农产品价格大幅异动
董春国至今还记得8年前的菜价下跌。那会儿他是看市场上哪样菜赚钱就种哪样,可好不容易盼到自己的菜上市,菜价却下来了,眼瞅着辛辛苦苦种出的菜卖不出价,董春国是欲哭无泪。从那以后,董春国开始观察市场,总结规律,现在他依然是凭自己的经验和眼光在种菜,基本没再亏过大钱。他说,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农民肯定会有好处,但每次农产品价格的大起大落,最后受伤的还是农民。
郑风田表示,农产品要抵御市场风险,从农民角度说,必须提高组织化程度。通过建立行业协会或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让生产实现规模化,这样农民在面对市场时,谈判议价能力才会提升,农民的经济利益才能得到保障。
由于农产品价格波动服从“蛛网理论”,当期价格将决定下期生产,因此农产品极易陷入“少了涨、多了跌”的市场怪圈。程国强认为,要克服这一问题,对粮食等重点农产品可采取最低收购价、优化储备结构等调控措施,有效引导市场价格,保护和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对蔬菜、水果等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农产品,要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监测和信息服务体系,完善农产品供求和价格信息发布制,为农民提供及时管用的市场信息服务;积极发展农产品期货、农业保险,为农民提供农产品市场风险、灾害风险等管理服务。
“谷贱伤农、米贵伤民”。稳定市场预期,防止价格异动,实现价格合理、市场稳定、农民增收,对进一步管理好通胀预期、保持全年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意义重大。近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推出6项举措稳定菜价,各有关部门也纷纷制定相应政策措施稳定农产品价格。
国家发改委出台《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专门针对我国蔬菜、水果等因为冷冻保鲜能力不足、收获后腐烂变质造成价格季节性波动的问题。未来5年将增加冷库库容1000万吨;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提高到20%、30%、36%以上。专家认为,这个目标如能顺利实现,配以其他措施,目前农产品价格“坐过山车”现象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董春国们也才会真正地“种有所得”。
 行走阶段——运输赚取点滴辛苦钱
——在流通过程中消耗的成本,甚至超过了蔬菜本身收购价
有些菜在流通过程中消耗的成本,甚至超过了蔬菜本身收购价。像这车山西运过来的圆白菜,在当地的收购价是每斤一毛五,运费每吨500元左右,加上冷库费用,人工费用,成本平摊到每斤菜上是三毛钱,达到了菜价的两倍。而从路途更远的甘肃、内蒙古、甚至海南运来的外地菜,运输成本就更高
菜价涨种菜成本更高 农民在产业链中仍处于弱势
管理好通胀预期,是当前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据商务部最新统计,全国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已连续10周上涨。其中,蔬菜、猪肉、鸡蛋等价格也逐步攀高,农产品价格上涨就像“击鼓传花”,此伏彼起。作为与百姓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生活必需品,农产品价格的稳定对于管理好通胀预期意义重大。农产品价格为何一涨再涨?对农业生产和城市消费有多大影响?会不会带来连锁反应?稳定农产品价格,政府应当有哪些作为?本报记者深入田间地头、菜市商场、居民社区,就如何看待农产品涨价与管理好通胀预期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调查。
菜价涨了,种菜成本更高,菜农赚得并不多
38岁的董春国是山东寿光文家镇董家屯村人,种了近20年的蔬菜。这两年,他就是靠着一年好似一年的菜价,供孩子上学,维持家里的生活。
董春国去年新扣了两个大棚。今年7月末,棚里的樱桃西红柿和尖椒刚采完上市,他就立刻又种上了大西红柿和五彩椒。“今年的菜价相当可以,春天那会儿价格能比往年高上30%。价最高时,樱桃西红柿出棚就卖到每斤4元。”虽然后来价格下来了,但2万斤的产量、平均每斤3元左右的价格还是让他的毛收入达到6万多元。
但董春国并没觉得自己赚了很多,原因是“成本太高了”。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土地――去年新扣的两个大棚占地7亩,其中2亩是从别的村民那儿转包的,每亩费用800元,一共1600元,比上年贵了300多元。
种苗――过去是自己育苗,现在都是工厂化育苗后农民购买。今年西红柿的种苗每棵价格已达到0.8元,一个棚光苗子钱就要3000多元。
农药、化肥――现在对蔬菜的安全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多用有机肥,少用化肥,成本要增加;用于打虫、杀菌、防病毒的高效低毒农药,一周打一次,一季下来差不多就要1万多元。
人力――家里的劳动力只有他和妻子,农忙时要雇人帮工。去年冬天最贵时一个人工也不过90元/天,可今年涨到140元/天,还不见得能雇到技术熟练的。
再加上农膜、草帘子的支出和水电费用等,各项成本已占毛收入的一半以上。董春国说,这还没算他和妻子的工钱,不然盈利会更少。
董春国对记者说:“俺虽然买菜不花钱,但买猪肉、鸡蛋、馒头,哪样钱能少花?现在什么都在涨价,你们城里人肯定不希望菜价涨,可农民是盼着菜价越高越好,俺们的吃穿用全靠着它呢!”
“流通暴利”是一大推手,农民在产业链中仍处弱势
“粮食、蔬菜、鸡蛋等农产品今年轮番涨价,涨价形成机理比较复杂,不同农产品价格上涨的成因各不相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说。
菜价上涨,除了种植成本推高外,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频发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今年的倒春寒、夏季水灾等,一方面造成蔬菜减产,一方面给流通带来困难,运输不畅无疑会加剧蔬菜价格波动。”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说。另外,部分地区城市化扩张加速,原有的专业菜地面积减少,相对稳定的蔬菜供给机制被打破,也是造成菜价波动的原因。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菜价居高不下,除了上述原因,流通环节的因素影响更多。董春国所住的村子,离寿光蔬菜物流园只有1公里多距离。村民可以等着收购商来村里收菜,也可以自己把菜拉到物流园去卖。自己去卖,每斤能多得1角钱。对这1角钱的差价,董春国倒也想得开:“人家收菜的人也得赚钱啊。”
目前,我国大部分蔬菜从田头到餐桌,一般要经过收购商、区域市场、批发市场、二级批发、农贸市场(早市、超市)等5个环节。今年一项调查显示,1斤芹菜农民以0.3元多的价格卖给收购商,到了批发市场环节价格就变为0.6元,到了二级批发价格已涨到0.8元,经过零售环节加价,农贸市场上的价格能达到1.5元。
可见,在蔬菜的产销链条中,菜农得到的地头收购价仅为零售价的20%―30%左右,批发价则约为零售价的一半,终端零售才是获利最大的流通环节。程国强说,农产品价格上涨后,部分农民确实收入比以前好了些,但他们分享到的利润依旧非常低。一旦某种农产品供过于求,批发和零售可以通过调整价格维持利润水平,由于农民的种植成本相对固定,收购价降低就必然使农民收益受损。
在郑风田看来,“流通暴利”的存在,表面看是国内农产品利益分配失衡,实质问题还是农户生产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经营过于分散,议价能力弱,农民在产业链条中的弱势地位仍然没改变。
“追涨杀跌”的怪圈,导致农产品价格大幅异动
董春国至今还记得8年前的菜价下跌。那会儿他是看市场上哪样菜赚钱就种哪样,可好不容易盼到自己的菜上市,菜价却下来了,眼瞅着辛辛苦苦种出的菜卖不出价,董春国是欲哭无泪。从那以后,董春国开始观察市场,总结规律,现在他依然是凭自己的经验和眼光在种菜,基本没再亏过大钱。他说,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农民肯定会有好处,但每次农产品价格的大起大落,最后受伤的还是农民。
郑风田表示,农产品要抵御市场风险,从农民角度说,必须提高组织化程度。通过建立行业协会或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让生产实现规模化,这样农民在面对市场时,谈判议价能力才会提升,农民的经济利益才能得到保障。
由于农产品价格波动服从“蛛网理论”,当期价格将决定下期生产,因此农产品极易陷入“少了涨、多了跌”的市场怪圈。程国强认为,要克服这一问题,对粮食等重点农产品可采取最低收购价、优化储备结构等调控措施,有效引导市场价格,保护和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对蔬菜、水果等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农产品,要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监测和信息服务体系,完善农产品供求和价格信息发布制,为农民提供及时管用的市场信息服务;积极发展农产品期货、农业保险,为农民提供农产品市场风险、灾害风险等管理服务。
“谷贱伤农、米贵伤民”。稳定市场预期,防止价格异动,实现价格合理、市场稳定、农民增收,对进一步管理好通胀预期、保持全年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意义重大。近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推出6项举措稳定菜价,各有关部门也纷纷制定相应政策措施稳定农产品价格。
国家发改委出台《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专门针对我国蔬菜、水果等因为冷冻保鲜能力不足、收获后腐烂变质造成价格季节性波动的问题。未来5年将增加冷库库容1000万吨;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提高到20%、30%、36%以上。专家认为,这个目标如能顺利实现,配以其他措施,目前农产品价格“坐过山车”现象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董春国们也才会真正地“种有所得”。
★物流商加价
蔬菜从收购到批发一般加价25%左右,但从批发市场到城内的零售市场,加价往往超过50%,其中少数菜品价格甚至翻倍。城内运输难,卖菜成本高,使“最后一公里”菜价上涨幅度最大。
北京蔬菜自产不足一成 内蒙土豆绕道上千里进京
生产
北京蔬菜不足一成自产
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征收城市郊区菜地应当缴纳“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然而,一些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时,大都开出减免该项基金等优惠条件,导致城郊蔬菜基地不断减少。
“盖楼和种菜比,收益绝对是天壤之别。”在问及北京蔬菜种植基地建设时,新发地农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玉玺坦言,过去主要为北京市民供菜的石景山、朝阳、丰台等地的菜地面积已从17万亩缩减至1万亩以下,目前北京市民吃的蔬菜只有约10%来自本地,其他主要来自山东、河北、辽宁等地。
相对而言,上海市的蔬菜自给率较高,达到55%左右。据了解,“十一五”期间,上海市政府共拨款20多亿元,在市郊建设了30多万亩的设施农田。同时,上海市的“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收取标准最高为每亩7.5万元,远超过其他城市每亩1万元到3万元的标准。
菜地在减少的同时,菜农也在减少。湘潭市10年前有专门从事蔬菜研究和推广的技术人员70多人,目前仅剩10多人。长沙县黄兴镇蔬菜办主任章继业说,种菜劳动强度大,许多新生代农民不愿干。
【对策】
“国七条”提出的首条措施,就是“稳定和提高大城市蔬菜自给能力”。一些基层干部和专家建议,应将蔬菜种植基地最低保有量纳入“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范围,特别是大城市,还要保障不好运输、难以储存的叶类菜本地供应量超过一半。
不过,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张元红等专家表示,大城市郊区土地成本远高于传统农村蔬菜生产基地,城市蔬菜自给率提高未必能使菜价降低多少,但可以有效减少价格波动。
运输
绕道800公里只为卖得快
国内最大的土豆产区内蒙古乌兰察布旗距北京不到400公里,但这里的大批土豆要“进京”,竟需绕到800多公里外的山东寿光市,然后再“旅行”约500公里进京。
外地蔬菜进京为何舍近求远?“集散地,能配菜,走货快。”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市场交易部经理张南如此解释。
在寿光物流园,来自内蒙古的客商小韩说,一车土豆直接进京,十天半月也卖不完,成本高。如果拉到寿光市场,这里菜品多、买家多,一车土豆两三天就卖了,返程时配上其他高价菜运到北京销售,才有账可算。
多位经销商证实了小韩的说法。内蒙古、河北等地运到山东寿光的菜多数是“单品菜”,而北京蔬菜批发商一般需要搭配多种蔬菜。目前寿光市场已培育出一批蔬菜经纪人,他们有一定信誉,同北京等地批发市场形成了固定用户关系,外地“单品菜”到寿光傍上蔬菜经纪人后,配货运到北京,销售就快。
来自内蒙古的经销商小韩坦言:“我运了几年菜,基本没享受过"绿色通道"。”他说,按规定超限车辆不得享受“绿色通道”,超载一斤也不行。而不同地方的“超载”规定不同,同一车货,在山东、天津算超载,在北京就可能不算,司机无所适从。
【对策】
中国蔬菜流通协会业副秘书长陈明均说,蔬菜“倒流”现象,一是表明现有蔬菜生产布局不合理,许多地区蔬菜种植品种单一,未形成规模,难以支撑市场发展。二是表明农产品物流规划不合理,且90%的农产品运输依赖公路。
“国七条”提出,要完善“绿色通道”政策、提高蔬菜产销的组织化程度。陈明均等专家指出,要在全国形成布局合理的蔬菜基地和集散中心,降低蔬菜运输成本,需要不同部门和各级政府有所作为。
销售
“最后一公里”菜价或翻倍
记者从菜地、批发市场到城市菜摊追踪发现,蔬菜从收购到批发一般加价25%左右,但从批发市场到城内的零售市场,加价往往超过50%,其中少数菜品价格甚至翻倍。城内运输难,卖菜成本高,使“最后一公里”菜价上涨幅度最大。
“现在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向市内供应蔬菜的车辆都是面包车。”张玉玺说,新发地有163家配送中心,涵盖了北京市内大部分市场、机关单位、大专院校、幼儿园等的蔬菜供应。“但许多人想不到,这么多配送中心没有一辆合法的运输车。原因是国内还没有出台明确的蔬菜运输车标准。”
“只有面包车能装菜,而且还能在市内道路上行驶。”他说,这些面包车一旦被交警发现会罚款一两百元,理由是客货混装。一旦被路政部门发现,不仅要连车带货一起没收,还要罚款四五万元。据介绍,一家蔬菜公司每年遇到路政部门查处的几率为两三次,罚款金额为10万元左右。“这些罚款成本最终转嫁给消费者。”
据了解,在鲁谷小区,周边四五家卖菜店陆续消失。一店主告诉记者,20平方米的小店仅租金一个月就2000多元,加上人工费、管理费等,靠卖菜难以为继。
【对策】
陈明均说,随着土地和人工成本的增加,蔬菜价格将保持上涨态势。但对于“最后一公里”涨价过大,政府应有所作为,如对零售菜摊给予适当补贴。同时,对蔬菜的城内运输,不宜要求只能夜间运输。
专家表示,欧美等许多国家和中国台湾等地区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大都是由政府建设,无偿交付给公司商业化运营。专家建议,政府应明确农产品交易市场是具有公益性的市政设施,给予科学规划和布局,免费或低价提供。据新华社电
★高速路费用
国内最大的土豆产区内蒙古乌兰察布旗距北京不到400公里,但这里的大批土豆要“进京”,竟需绕到800多公里外的山东寿光市,然后再“旅行”约500公里进京。菜地在减少的同时,菜农也在减少
★检查费用
只有面包车能装菜,而且还能在市内道路上行驶。这些面包车一旦被交警发现会罚款一两百元,理由是客货混装。据介绍,一家蔬菜公司每年遇到路政部门查处的几率为两三次,罚款金额为10万元左右。
 上市阶段——各项管理费用才是大头
—— 农民不能直接进城卖菜,因为他们得交税交费

蔬菜从田间运到农产品物流园后,还要再经过五六个环节,才能出现在超市——假定一斤黄瓜在物流园区卖3元钱,运到城里的超市就可能卖到7元,价格至少涨一倍。
蔬菜价格走高如坐过山车 谁才是幕后真正推手
蔬菜价格走高如坐过山车 谁才是幕后真正推手?
“菜篮子”紧连着每户家庭的生活质量。年初至今,蔬菜价格波动剧烈,大蒜、土豆、茄子等普通蔬菜的价格均曾出现大幅上涨,不少蔬菜的价格起起伏伏犹如坐上“过山车”。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现有的蔬菜供应能否满足广大居民的“胃口”?面对“菜篮子”,老百姓有哪些期待?本报记者分别走入田间地头、城乡社区,关注和探讨这些问题,并将从今日起,在本版连续推出“追问菜篮子”调查报道。
——编者
上半年的北方倒春寒、南方旱涝灾害,是菜价“高烧”的诱因
生产、流通环节成本上涨,特别是运费、车辆维修费、人工费等上涨,是蔬菜涨价的主要推手
蔬菜涨价,中间商扮演着“加码”的重要角色
有些蔬菜价格“忽高忽低”,已不单纯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而是由市场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
山东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占地3000亩,被称为“中国最大的农产品物流基地”,亦被视为中国农产品价格的“晴雨表”。
物流园常务副总经理时来滨介绍,今年以来,寿光物流园的菜价总体偏高。春节前后,蔬菜价格到达最高点。4月份,黄瓜、茄子、西红柿、豆角、甘蓝等主要菜品价格回落10%—30%。5、6月,大批蔬菜上市,菜价进一步回落,但与去年同期相比,总体仍上涨10%左右。
各地灾害性天气多发,影响蔬菜生产,菜价随之波动——
天气变化是主要诱因
这两天,寿光市洛城街道屯西村菜农葛孚村的茄子已销售一空。他腾出手,忙着清扫大棚,上有机肥,深耕土地,为种下一茬菜做准备。
在葛孚村看来,今年上半年灾害天气多发,比如上半年的北方倒春寒、南方旱涝灾害,是菜价“高烧”的诱因。 葛孚村说,今春,受雨雪冰冻天气影响,他的大棚光照时间缩短,影响了茄子产量。原来,大棚茄子每隔3天采摘一次,每次出产1000斤,可到了今年1月,茄子5天摘一次,每个棚只能产800斤。
当然,“与村里其他种植户相比,我还是很幸运:茄子没有感染病害,而一些种植户因病虫害要反复播种好几次;大棚没有在几次大风中被刮倒,而有的种植户要多花几万元重建大棚。”葛孚村说。
时来滨分析说:“据寿光蔬菜物流园的数据,今春寿光蔬菜减产20%—30%,直接造成菜价上涨。”
入夏以来,虽然价格日趋平稳,但总的来说,由于南方大部持续高温和洪涝灾害,蔬菜产量减少,菜价仍在高位运行。
6月30日,葛孚村摘下最后一茬茄子,共1000斤,每斤按0.8元被菜贩买走。“往年这个时候,茄子1斤也就卖两三毛钱。”
在多数城市,天气对菜价的影响都不可低估。南京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南京近期的天气状况对本地蔬菜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对于市场来说,减产就会导致货源紧缺。尽管从目前来看,货源还是比较充足的,但随着南京进入灾害性天气易发时期,菜价很可能会随之波动。
连续调整油价,运费至少增长了10%以上——
成本上涨影响最大
除了天气变化,生产、流通环节成本上涨,是蔬菜价格高扬的主要推手。
葛孚村告诉记者:“今年,‘布尼塔’茄苗每棵上涨0.2元,2个大棚需要3000棵茄苗,就要多花600元。大棚膜去年一斤6.8元,现在涨到8.35元。2个大棚所需800斤薄膜,多花费1200元。”此外,生物化肥价格也是一路攀升,“2个大棚需要60立方米有机肥,每立方米上涨30元,成本上涨1800元。”
“在流通环节,因成品油价格上涨等原因,运输成本不断提高。”寿光市光明菜业经理潘红十分无奈。 潘红在云南西双版纳承包了2400亩地,种植芸豆、扁豆等,每亩能产4000斤。今年初,芸豆收购价每斤5—8元,运到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后,每斤涨到7—18元。“从云南到寿光有4000公里,运一车菜需要3天3夜,一车运费2.4万元左右。今年,我国已经四次油价调整,除了一次小幅降价,其他三次都是涨价,运费至少增长了10%以上。”潘红说。
除了油费、车辆保养维修费,人工费用也在上涨。
潘红说,她在云南雇了150名工人挑菜、装箱,今年工钱从每天60元涨到80元。在寿光,她常年雇用3个装卸工往外地发货,现在每人每天工资100元,比上年也涨了不少。“这些钱,全部都要计算到菜价里面。”
蔬菜从田间运到农产品物流园后,还要再经过五六个环节,才能出现在超市——
中间环节层层“加码”
在时来滨看来,菜价上涨,中间商扮演着给价格“加码”的重要角色。
他说,蔬菜从田间运到农产品物流园后,至少还要倒手3次,经过五六个环节,才能出现在超市。
时来滨举了个例子:假定一斤黄瓜在物流园区卖3元钱,运到城里的超市就可能卖到7元,价格至少涨一倍。
南京众彩农副产品蔬菜批发市场是南京地区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这里的蔬菜目前主要来自山东、安徽和江苏苏北地区,来自山东寿光的黄老板感同身受。
老黄这段时间主要经营芹菜和香菜,他说,在寿光,芹菜是按6毛/斤、香菜是按4.4元/斤收购的,运到南京进市场得交进场费、摊位费、保险费……这些费用算在芹菜上,每斤要加价0.4元多,算在香菜上,每斤要加价0.5元…… 然而,多数商家坦言,尽管菜价涨了不少,但是自己并没有从中赚到钱。
“这么大热天,蔬菜都要用冰块来保鲜,再加上其他各种花销,我们的成本非常高。”老黄说,今夏气温偏高,用于蔬菜保鲜的冰块,原来一块1米长24厘米厚的冰块要12元,现在涨到了15元。“天气变热后冰块化得快,所以比往年花的钱要多不少。”
老黄表示,尽管菜价看起来价格够高了,但自己还是有赔本的风险,比如,“芹菜卖1元/斤就是亏本的,香菜一斤只赚0.1元。”
家住南京市江宁区的个体摊主刘先生也直叫“成本太高”,特别是南京近一个月来气温很高,天气太热,蔬菜损耗很大,“一天内要卖不掉,蔬菜就坏掉了,尤其是秧菜影响更大。”刘先生说:前段时间他批发了100多斤菜秧,进价0.9元/斤,卖1.8元/斤,结果一天没过烂掉了一半,根本没赚到钱。
建立全国性农产品价格调控体系,积极主动地应对市场变化——
快速反应稳菜价
针对很多地方“菜比肉贵”、一些蔬菜价格忽高忽低如同坐过山车的现状,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秘书长、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教授认为,有关部门应该建立全国性农产品价格调控体系,积极主动地应对市场变化,对菜价变化作出快速反应。
王先庆说,过去农产品价格的波动,主要由自然条件和市场供应等因素决定,而现在有的蔬菜品种的价格“忽高忽低”,已经不是单纯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而是由市场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元素已经加入其中。
他认为,今年上半年,大蒜、绿豆等农产品价格的暴涨,很可能是国际国内游资炒作的结果,“游资的炒作使得部分农产品价格虚高,但最终的买单者却是消费者。”
对于国际国内游资可能进入农产品领域的问题,王先庆认为,游资炒作农产品,不能增加供给,只会造成市场混乱与非正常波动,农民与消费者均不能从中获得利益,相反会因错误的价格导向和市场信息对生产和消费造成错误的价格引导,到头来损害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对此,政府应该保持高度的警惕,及早应对。”
专家表示,稳定菜价,流通是重要环节。有关部门应该进一步完善冷库等仓储体系,建立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为保证关键时刻仓储和配送体系及时发挥效能,“国有资本应确保发挥主力军和主渠道作用。”王先庆说。 (人民日报 马跃峰 申琳 李刚)
(责任编辑:张婧)
★进场费
摊主计算,前几年租一个摊位只要几百元,现在要一千多。原来进菜一个月200、300元油钱就够了,现在要500、600元。现在一个月要比前几年多花近1000元,这些绝大部分都要分摊到菜价里,以一个月卖1万斤菜来算,每斤菜就要多卖0.5元。
★摊位费
一些室内农贸市场,带有某种“经营城市”的色彩,向菜贩收取不低的费用,这些费用最终都要通过菜价转嫁到市民身上。有的地方由于室内市场摊位租金太高,再加上其他各项管理费用,商户不堪重负只能撤离,这应该引起城市管理者的关注。
★管理费
城市近郊的农民或者菜贩,如果能在条件允许的地方临时设摊,摊位费能少一些,附着在菜价上的经营成本,至少会被剥下一层来。不仅是摊位费,其他各项管理费用也未尝不可以考虑降一降。否则,经营成本下不来,市民也就只能吃高价菜了
 意外事件——非市场因素也是一大主因
囤货炒作
很多批发商为了赢利,开始利用冷库囤积部分耐贮存蔬菜,明明有货也不卖,导致人为紧张,加剧了蔬菜的价格上涨。今年绿豆价格大涨,除了绿豆主要产地东北、云南等地大旱,产地的批发商囤货也是抬高价格的主要因素。去年东北绿豆几乎绝收,当地的批发商就囤货或者惜售,或是通过 “炒豆”而牟利。
全国各地经历新一轮菜价上涨 气候不利商家囤货
当前,食品价格上涨成为物价上涨的主因,而鲜菜、水果等又为食品价格上涨做出了最重要的“贡献”。“五一”刚过,持续不断上涨的菜价已经让普通老百姓寝食难安了。全国各地正在经历新一轮的菜价上涨。
气候不利 成本上升
记者从多个渠道了解到,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是许多蔬菜产地受恶劣气候影响,导致蔬菜产量减少。一是北方重要的蔬菜产地,如山东、河北、辽宁等地进入春季后,突遇倒春寒,遭受大风、暴雪等恶劣气候,造成大棚内各种蔬菜后期生长缓慢,产量下降;二是西南地区大旱,使得本地蔬菜产量减少,而消费的需求量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部分蔬菜价格上涨,如毛豆、西兰花等。
同时,由于一些地方的蔬菜产量不能满足本地老百姓的消费,商家不得不从主要的蔬菜产地引进,这无形中加大了蔬菜商家的运输成本。蔬菜的成本价提高了,市场价当然会相应的上涨。
商家囤货 抬升菜价
部分黑心批发商故意囤货抬高菜价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多家媒体曾报道,很多批发商为了赢利,开始利用冷库囤积部分耐贮存蔬菜,明明有货也不卖,导致人为紧张,加剧了蔬菜的价格上涨。有报道称,今年绿豆价格大涨,除了绿豆主要产地东北、云南等地大旱,产地的批发商囤货也是抬高价格的主要因素。去年东北绿豆几乎绝收,当地的批发商就囤货或者惜售,或是通过 “炒豆”而牟利,谁出价高就卖给谁。
同时,通胀影响、食品价格上升的大环境,也间接影响了蔬菜的价格。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比价因素。比如一种蔬菜涨价了,其他品种也跟着“涨”。从而导致所有的蔬菜品种一片涨声。
谁会在这次上涨中获利?
有人认为菜价上涨未必不是好事。菜价在合理、可控的范围内有一定上涨,在某种程度上更有利于刺激菜农的信心,激励菜农种出更多更好的蔬菜,菜农也可以通过菜价上涨获利,提高收入。 但是,也有人担心菜价上涨的受益方不会是菜农。那是因为蔬菜批发商可能低价收购、囤积蔬菜,大幅提高出货价格,而后从中牟取暴利。并且菜价上涨、产量却减少,菜农的收入并没有真正的提高。同时,过快增长的菜价实实在在的加重了消费者的菜篮子。消费者抱怨今年的一篮子蔬菜,开销却是去年的一倍还多。同样的情况还延伸到了餐桌上。涨出来的部分最终还是由消费者买单。
有业内人士认为在蔬菜价格快速上涨的时候,有关政府部门也应有所作为。不能只是以气候原因为借口来解释近年来菜价的持续上涨,而要把菜价控制中一定的范围内,避免出现类似于“炒大蒜”的“炒豆炒菜”等事件,影响到普通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记者孙杰 李彦增 姜方) (来源:人民网)
地价影响
地价影响
不远处正在荒草丛中忙碌的王阿姨告诉记者,她家原有三亩菜地,种了十几年菜,原来每天至少可以卖100斤左右,自从去年这块田被征用后,她就没法再大面积种菜了。现在,趁着这块田还没最后开发,王阿姨辟出这一小块地,种的蔬菜刚够自己家里吃,一斤能卖的也没有了。
http://news.sohu.com/20100926/n275257243.shtml
市场风险——看不见的手
过去农产品价格的波动,主要由自然条件和市场供应等因素决定,而现在有的蔬菜品种的价格“忽高忽低”,已经不是单纯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而是由市场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元素已经加入其中。
蔬菜价格走高如坐过山车 谁才是幕后真正推手

蔬菜价格走高如坐过山车 谁才是幕后真正推手?
“菜篮子”紧连着每户家庭的生活质量。年初至今,蔬菜价格波动剧烈,大蒜、土豆、茄子等普通蔬菜的价格均曾出现大幅上涨,不少蔬菜的价格起起伏伏犹如坐上“过山车”。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现有的蔬菜供应能否满足广大居民的“胃口”?面对“菜篮子”,老百姓有哪些期待?本报记者分别走入田间地头、城乡社区,关注和探讨这些问题,并将从今日起,在本版连续推出“追问菜篮子”调查报道。
——编者
上半年的北方倒春寒、南方旱涝灾害,是菜价“高烧”的诱因
生产、流通环节成本上涨,特别是运费、车辆维修费、人工费等上涨,是蔬菜涨价的主要推手
蔬菜涨价,中间商扮演着“加码”的重要角色
有些蔬菜价格“忽高忽低”,已不单纯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而是由市场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
山东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占地3000亩,被称为“中国最大的农产品物流基地”,亦被视为中国农产品价格的“晴雨表”。
物流园常务副总经理时来滨介绍,今年以来,寿光物流园的菜价总体偏高。春节前后,蔬菜价格到达最高点。4月份,黄瓜、茄子、西红柿、豆角、甘蓝等主要菜品价格回落10%—30%。5、6月,大批蔬菜上市,菜价进一步回落,但与去年同期相比,总体仍上涨10%左右。
各地灾害性天气多发,影响蔬菜生产,菜价随之波动——
天气变化是主要诱因
这两天,寿光市洛城街道屯西村菜农葛孚村的茄子已销售一空。他腾出手,忙着清扫大棚,上有机肥,深耕土地,为种下一茬菜做准备。
在葛孚村看来,今年上半年灾害天气多发,比如上半年的北方倒春寒、南方旱涝灾害,是菜价“高烧”的诱因。 葛孚村说,今春,受雨雪冰冻天气影响,他的大棚光照时间缩短,影响了茄子产量。原来,大棚茄子每隔3天采摘一次,每次出产1000斤,可到了今年1月,茄子5天摘一次,每个棚只能产800斤。
当然,“与村里其他种植户相比,我还是很幸运:茄子没有感染病害,而一些种植户因病虫害要反复播种好几次;大棚没有在几次大风中被刮倒,而有的种植户要多花几万元重建大棚。”葛孚村说。
时来滨分析说:“据寿光蔬菜物流园的数据,今春寿光蔬菜减产20%—30%,直接造成菜价上涨。”
入夏以来,虽然价格日趋平稳,但总的来说,由于南方大部持续高温和洪涝灾害,蔬菜产量减少,菜价仍在高位运行。
6月30日,葛孚村摘下最后一茬茄子,共1000斤,每斤按0.8元被菜贩买走。“往年这个时候,茄子1斤也就卖两三毛钱。”
在多数城市,天气对菜价的影响都不可低估。南京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南京近期的天气状况对本地蔬菜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对于市场来说,减产就会导致货源紧缺。尽管从目前来看,货源还是比较充足的,但随着南京进入灾害性天气易发时期,菜价很可能会随之波动。
连续调整油价,运费至少增长了10%以上——
成本上涨影响最大
除了天气变化,生产、流通环节成本上涨,是蔬菜价格高扬的主要推手。
葛孚村告诉记者:“今年,‘布尼塔’茄苗每棵上涨0.2元,2个大棚需要3000棵茄苗,就要多花600元。大棚膜去年一斤6.8元,现在涨到8.35元。2个大棚所需800斤薄膜,多花费1200元。”此外,生物化肥价格也是一路攀升,“2个大棚需要60立方米有机肥,每立方米上涨30元,成本上涨1800元。”
“在流通环节,因成品油价格上涨等原因,运输成本不断提高。”寿光市光明菜业经理潘红十分无奈。 潘红在云南西双版纳承包了2400亩地,种植芸豆、扁豆等,每亩能产4000斤。今年初,芸豆收购价每斤5—8元,运到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后,每斤涨到7—18元。“从云南到寿光有4000公里,运一车菜需要3天3夜,一车运费2.4万元左右。今年,我国已经四次油价调整,除了一次小幅降价,其他三次都是涨价,运费至少增长了10%以上。”潘红说。
除了油费、车辆保养维修费,人工费用也在上涨。
潘红说,她在云南雇了150名工人挑菜、装箱,今年工钱从每天60元涨到80元。在寿光,她常年雇用3个装卸工往外地发货,现在每人每天工资100元,比上年也涨了不少。“这些钱,全部都要计算到菜价里面。”
蔬菜从田间运到农产品物流园后,还要再经过五六个环节,才能出现在超市——
中间环节层层“加码”
在时来滨看来,菜价上涨,中间商扮演着给价格“加码”的重要角色。
他说,蔬菜从田间运到农产品物流园后,至少还要倒手3次,经过五六个环节,才能出现在超市。
时来滨举了个例子:假定一斤黄瓜在物流园区卖3元钱,运到城里的超市就可能卖到7元,价格至少涨一倍。
南京众彩农副产品蔬菜批发市场是南京地区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这里的蔬菜目前主要来自山东、安徽和江苏苏北地区,来自山东寿光的黄老板感同身受。
老黄这段时间主要经营芹菜和香菜,他说,在寿光,芹菜是按6毛/斤、香菜是按4.4元/斤收购的,运到南京进市场得交进场费、摊位费、保险费……这些费用算在芹菜上,每斤要加价0.4元多,算在香菜上,每斤要加价0.5元…… 然而,多数商家坦言,尽管菜价涨了不少,但是自己并没有从中赚到钱。
“这么大热天,蔬菜都要用冰块来保鲜,再加上其他各种花销,我们的成本非常高。”老黄说,今夏气温偏高,用于蔬菜保鲜的冰块,原来一块1米长24厘米厚的冰块要12元,现在涨到了15元。“天气变热后冰块化得快,所以比往年花的钱要多不少。”
老黄表示,尽管菜价看起来价格够高了,但自己还是有赔本的风险,比如,“芹菜卖1元/斤就是亏本的,香菜一斤只赚0.1元。”
家住南京市江宁区的个体摊主刘先生也直叫“成本太高”,特别是南京近一个月来气温很高,天气太热,蔬菜损耗很大,“一天内要卖不掉,蔬菜就坏掉了,尤其是秧菜影响更大。”刘先生说:前段时间他批发了100多斤菜秧,进价0.9元/斤,卖1.8元/斤,结果一天没过烂掉了一半,根本没赚到钱。
建立全国性农产品价格调控体系,积极主动地应对市场变化——
快速反应稳菜价
针对很多地方“菜比肉贵”、一些蔬菜价格忽高忽低如同坐过山车的现状,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秘书长、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教授认为,有关部门应该建立全国性农产品价格调控体系,积极主动地应对市场变化,对菜价变化作出快速反应。
王先庆说,过去农产品价格的波动,主要由自然条件和市场供应等因素决定,而现在有的蔬菜品种的价格“忽高忽低”,已经不是单纯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而是由市场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元素已经加入其中。
他认为,今年上半年,大蒜、绿豆等农产品价格的暴涨,很可能是国际国内游资炒作的结果,“游资的炒作使得部分农产品价格虚高,但最终的买单者却是消费者。”
对于国际国内游资可能进入农产品领域的问题,王先庆认为,游资炒作农产品,不能增加供给,只会造成市场混乱与非正常波动,农民与消费者均不能从中获得利益,相反会因错误的价格导向和市场信息对生产和消费造成错误的价格引导,到头来损害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对此,政府应该保持高度的警惕,及早应对。”
专家表示,稳定菜价,流通是重要环节。有关部门应该进一步完善冷库等仓储体系,建立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为保证关键时刻仓储和配送体系及时发挥效能,“国有资本应确保发挥主力军和主渠道作用。”王先庆说。 (人民日报 马跃峰 申琳 李刚)
从农民的田头到城市居民的餐桌,中间有采购、运输、批发、零售等环节,如果每个环节都要剥一张皮,在进入城市之后的批发、零售环节,还要横生出许多管理、摊派费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有一些非市场作用在里面起作用,那么城市菜价不贵、不扭曲,那才怪呢。
一棵菜的历险记:看菜价如何被层层加码(人民日报 2010年7月15日) 3月5日历险记 中央对房价调控效果不满意 政策加码将升温2011年04月15日 08:39 《人民日报》1974年1月30日 评论员的文章 我们今年二十一二岁(看的难受) 2010年09月15日 张春桥 :破除资产阶级的法权思想(《人民日报》 1958 年 10 月 13 日) 共产党员的楷模——杨善洲(《 人民日报 》 2011年03月09日 19 版)!!! 看毛泽东一生惊心动魄的六个9月9日(人民网2010年9月9日) “提速先锋”李东晓(时代先锋) 《人民日报》(2010年12月14日 01 版) 盛世中国 李发模 《 人民日报 》( 2009年7月13日 20 版) 看美女脱去层层外衣(转载) 严重的战略误判-人民日报2011年08月02日03 版 人民日报:华盛顿的“暗算”注定没有前途2011年09月23日 10:55 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人民日报》1949年10月1日的社论 人民日报:农产品未来必涨 稳物价成宏调当务之急 2011年08月15日 坚决守住安全生产这条红线--《 人民日报 》( 2011年07月28日01 版) 人民日报:以道德力提升公信力(2011年07月30日 07 版) 人民日报:1969年9月1日 卡扎菲发动政变 从菜价看计划经济的优越性 必须看的美女看美女脱去层层外衣 如何捕捉长阴下的先机?(2月2日) 图片报道 《 人民日报 》( 2011年01月28日 03 版)   1月26日克罗地亚总统约西波维奇在中国驻克罗地亚大使馆举行的兔年迎新春招待会上学习包饺子 为何要用新办法统计房价 本报记者 朱剑红 《 人民日报 》( 2011年02月17日 13 版)   国家统计局2月16日公布了房价统计调查的新方案——《住宅销售价格统计调查方案》 胡锦涛会见沙特国王特使 《 人民日报 》( 2011年03月19日 01 版)   3月18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访的沙特阿拉伯王国国王特使、国王安全事务顾问班达尔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