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燕麦有何功效:<中国传统红木小件>节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6:02:44

中国传统红木小件

姜晋 编著

          

目录

引言 微中见宏的小件木雕艺术

一、        红木小品的历史传承

二、        红木小件的品类与地方特色

三、        红木小件的制作工艺

四、        人物瑞兽小件

五、        匣盒宝格器具

六、        厅堂陈饰屏风

七、        清供赏用架座

八、        书案雅玩摆件

九、         红木小件的保养



引言  微中见宏的小件木雕艺术

我国传统木雕作品有大小之分。古建筑上规模宏大的雕梁画栋,古塔高耸的飞檐斗角,南北朝时期立地擎天的木雕佛像,气宇轩昂,呈现出古代木雕艺术的浩浩神功。而那些玲珑精巧的文房器具和镂雕几架等木雕小品,无不显示着历代工匠敏思精作的才艺,微中见宏,巧夺天工。

延承了千百年木雕工艺的血脉,明清时期,富有创造力的艺师工匠们,在构制各类木雕家具过程中采用黄花梨、紫檀、红木等名贵树材,经精雕巧制而成各种架几、匣盒、屏风、座子、盘格等红木小件。这些以奇思巧工见长,赏用兼备的红木小件如绿叶般陪衬点缀于厅堂、书斋、卧室之中,让充满书香味儿的堂室书斋成为情趣盎然的生活空间。

红木小件与传承已久的我国木雕工艺一脉相承。人们从明清时期的红木雕神仙人物或动物祥兽形象中,依稀可见余姚河姆渡遗址的木雕鱼、河南信阳战国大墓出土的木雕镇墓兽、湖北云梦汉墓中出土的彩雕木俑等早期木雕的影子。

与玉雕、石雕、砖雕等硬质材料的雕刻制作工艺相比,红木小件的雕刻制作与同时代一并兴盛的“竹木牙角”雕工艺一起,都是利用材料固有的生物“活性”和可塑性特点,巧制出千姿百态的物件,或为观览悬挂于亭轩楼台,或为陈饰点缀于厅堂书斋;或用于生活起居、待客接物,或玩赏摩挲于掌股之间…… 红木小件雕刻制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微中见宏,往往以“小器大形”的制式成器,玲珑雅致又能给人咫尺千里之感。

中国传统红木小件具有较高的艺术品位。红木小件制品并非为贵族之家和文人雅士们所独享,自古至今红木小件制品同样受到大众百姓的喜爱,不少精巧玲珑的工艺制品的实用性与艺术性并重,且价廉物美,走进了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之中。例如比较多见的清代及民国红木雕承盘、匣盒、架座等,这类经镂雕或工艺镶嵌的红木小件,稍有点经济条件的普通家庭也都备置。红木承盘是家庭用以递茶端酒招待客人,或用以盛放文具、烟具等物。红木雕刻的匣盒与架座,是用来摆放珠宝首饰和搁置赏玩器物的,红木小件为人们的精神和物质文化生活增添了诸多乐趣。

红木小件是我国工艺百花园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一、        红木小件的历史传承

红木小件是指选用紫檀、酸枝木(红木)、鸡翅木及乌木等带红色的硬质木材制作的小件工艺品。如各类匣盒、架座等,因体积较小,故被称之为“小件”。相反,桌案、椅凳、橱柜之类,也就称之为“大件”。另外,形制似大件,而体形规格特小,主要供观赏的小家具,也称作“小件”。红木小件是与明清家具一同发展起来的,其用材、制作工艺及造型特征与明清家具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但从历史传承关系来看,红木小件与战国时期的木胎漆器、唐宋时期的经箱舍利函等器物是文脉相通的。

回溯历史,战国和秦汉时期我国的木胎漆器中有很多精美的小件器物,如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彩漆雕龙盖豆、彩漆撞钟击鼓纹鸳鸯形盒,1981年四川荣经曾家沟20号墓出土的黑漆双耳对杯,同一时期出土的还有黑漆朱绘龙纹樽和彩漆龙凤纹虎子等。出土的秦代器物有单凤双鱼纹洗、鸟云纹耳杯、凤鸟纹奁、云鸟纹圆盒等。这些器物的口径都在20厘米左右,应为当时的生活日用器。1965年湖北江陵望山1号楚墓出土的彩绘透雕动物纹座屏,该座屏高15厘米,宽51厘米,镂刻有凤、鸟、鹿、蛙、蛇等动物形象55个,屏面中部为双凤争蛇图案,形象生动传神,雕工精美,是一件髹漆与木雕完美结合的小件家具精品。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有一件黑漆朱绘六博具,边长45厘米,高17厘米,盖高4.5厘米。由棋盘、棋、筹码、骰及博具盒组成,为古代赌博和娱乐用具。博具盒四方形,平足,盖为盝顶形。盒内嵌放平板式博局,用朱色双线色出格道和图案。盒内一端有穿孔,内置活动木栓,盒内隔成长方形、方形和椭圆形格子,分别放置有棋子、筹码、骰子等,其中骰子为木质,其余为角质。此件黑漆朱绘六博具盒制作精美,是我国目前已出土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套六博具,显示了汉代工匠高超的工艺制作水平。

唐宋时期的木雕小件主要有经箱和舍得函。1978年,苏州瑞光塔发现了一件唐代黑漆嵌螺钿经箱,为木胎漆器,箱长35厘米,高12.5厘米,宽12厘米。盝顶盖,须弥座,通体镶嵌彩色螺钿。箱体嵌石榴、宝相花,盖顶为三组团花、花叶和飞蝶,须弥座上枋嵌鸡心四出花纹一周,壸门以贝片镶框,押贴金箔。此经箱镶嵌制作严谨,是晚唐嵌螺钿漆器的杰作。1966年,浙江瑞安慧光塔出土了一件北宋檀木识文描金方形舍利函。材质为檀木,通高41.2厘米,底宽24.5厘米。四面弧纹开光,嵌有珍珠装饰,中部绘有佛本身故事图,四角布满识文描金堆漆折枝牡丹纹。同时出土的还有一件方形经函,由内函和外函组成。檀木胎,通体堆漆,识文描金,盖沿与函身堆塑跏趺佛像6尊,手印各异。佛像上部绘有飞仙及仙鹤,须弥座绘有瑞兽和缠枝花边饰。二件器物都有“大宋庆历二年(1042)”题记,制作技艺精湛,纹饰艳丽,为北宋时期小件木雕工艺品的代表作。元代漆器成就颇高,最突出的是雕漆工艺,著名工匠有浙江嘉兴的张成、杨茂等人。元代传世漆器中有不少是奁盒、盏托、素面漆盘等小件日用品,制作精美,有较高的工艺价值,为明清时期的硬木小件工艺奠定了基础。

本书已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全国新华书店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