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长征路心得体会3篇:胡耀邦兒媳訪台引關注 罕見談及家庭生活(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8:54:28
 

胡耀邦兒媳婦王豫穎5月19日隨中國商業聯合會訪台。圖片來源:台灣旺報 陳秀蘭 攝

中新網6月7日電 據台灣《旺報》報道,前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的兒媳王豫穎5月份訪台,引人注目。訪台期間,王豫穎接受《旺報》專訪,談論對兩岸慈善事業看法,也難得談到她的家庭生活。

王豫穎受訪時強調,做慈善事業,最重要的是要了解被救濟一方的文化,如此慈善工作才能做得“落地”、做得紮實。也因為堅持慈善事業,一定要做得“落地”(深入),王豫穎這幾年也致力在藏族文化的保護工作,一躍轉變為保護藏族古文明的文化使者。

王豫穎是胡耀邦之子胡德平的夫人,她目前也是天諾基金會理事長,在大陸素有黃絲帶慈善大使稱譽。談到自己的公公胡耀邦,她說,這些年來她深入大陸中西部偏遠少數民族地區行善,讓她深刻體會到當年公公致力改革落地的初衷。因為唯有落地,才能聽到基層的聲音,跟人民站在一起。

以下是專訪摘要:

只要行善都應支援

問:你長年從事慈善工作,能不能談談您對大陸首富陳游標高調行善的看法?

答:這是我第二次到台灣,此行訪台,慈濟基金會也邀我前往參訪。我覺得慈善的初衷都是行善,只要出發點是行善,起心發願也是行善,所有的善行,最終都會結成正果。

不過,儘管方向都是善,但要注意文化差異,這就像穿衣服,你穿長衫,我們穿中山裝,雖然都是中華民族,但還是有些文化差異。像我長年在藏區做慈善工作,藏族文化、漢族文化,彼此也有文化差異,如果無法對文化深入了解,理解彼此文化差異,慈善工作就不能深入到位,那麼熱情和渴望,就沒法被對接。

對陳游標的善舉,我還是認為只要起心發願是善意,儘管這過程可能因各自不同文化體現方式,引起不同的結果,但最終結果,還是行善,我覺得只要是從事慈善事業,我們都該支援。

與台灣慈濟、“國泰”有交流

問:你提到此行參訪慈濟基金會,能不能談談兩岸慈善事業的不同處?

答:我與慈濟基金會及“國泰”基金會等慈善機構都有交流。上次青海玉樹大地震,我們(指天諾基金會)也提供一些落地的資源,協助慈濟。

大陸2008年核準慈濟基金會在大陸成立,這是兩岸交流很大盛事,通過兩岸彼此相互了解及交流,讓慈濟基金會所從事的慈善工作及理念,獲得大陸人民的認同。

慈濟基金會是以救災為主,他們速度快、有效率,也因此每每有重大災難發生時,他們立刻就到。慈濟基金會的慈善事業是以“災”為核心,在救“災”展現的速度及效率,是慈濟的特色。但我們天諾基金會的慈善事業特色是以落地為特色,講究的是將慈善工作深入、紮實到基層,屬迴圈性、造血型的慈善事業。

例如,天諾基金會在藏族偏遠地區致力的慈善工作主要是在基礎設施,基礎教育及文化保護。以基礎設施為例,別人可能蓋大醫院,但在深入藏區了解後,我們更清楚蓋衛生站這種小基礎設施,更能切合當地的實際需求。

再如,在從事基礎教育設施的慈善工作方面,我們不可能像國家投入很多資源在蓋中心學校,我們選擇是國家或社會資源難以投入、到達的地方。

以藏族村落為例,彼此相隔遙遠,甚至需要翻越兩座雪山,路途遙遠,再加上青康藏高原區天氣不佳,一年有9個月是暴風雪,因此,要讓慈善落地,我們選擇在偏遠村落蓋小學校。

這些小學校有時可能小到只有10幾個學生,大的也不過是40多個,但這讓偏遠山區的藏族小孩,可以不必爬山涉水,冒著暴風雪上課,可能失去生命的危險,因為還未走到學校,已在路途死亡。還有天諾還在藏區做人畜分離飲水。藏族用水來自雪山融雪,但藏族放牧,經常和人的用水混在一起,影響飲水衛生。人畜分離飲水等這種基礎設施,看似微不足道,卻是紮實改善基層的生活。

天諾慈善落地藏族

問:天諾基金會的慈善事業,為何特別選擇藏區?還有為什麼取名天諾基金會,有什麼淵源?

答:慈善並不是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當時成立基金會時,就發願要幫助中西部的少數民族,而藏族又是中西部覆蓋面積最大、最廣的民族,因此選擇藏族為慈善重點,也希望透過持之以?的把焦點放在藏族,讓慈善事業,真正在藏族落地、深入。

至於取名天諾基金會,“諾”是責任,就是如天的承諾,但實際上,從人的良知來講,“藏”是離天最近地方,當時胡耀邦當總書記時,他認為共產黨要對得起老百姓,要對得起上天,老天看著我們,做事要對得起良心,人民的承諾,所以我們就取名為天諾。

文化保護 每個人都有責

問:最近你致力於藏區文化保護,從慈善事業家一躍為文化保護使者,這轉折是什麼?

答:因為在藏區的慈善工作,讓我了解到保護藏區古文明的重要。我說過慈善一定要落地,所謂落地,就是要深入、融入這塊土地、人群、文化, 這才叫落地。因此,我做慈善,我會抓一個特點,那個特點就是當地文化、風俗、民情,我們認知宗教,其實也是由當地文化、風俗及民情轉軌而來,因此,文化才是根基,文化才是根本。

事實上,十多年前我從事慈善工作時,也從未去過藏區,但這些年去那麼多,跑那麼多,對藏區才開始有特別不一樣的深層了解,才開始注意到藏區的文化保護。

做慈善工作,必須深入偏遠地方,這些地方有些可能車子沒到,得騎馬,海拔5000米以上,得騎 牛。我這輩子從未騎過 牛,包括我及我的很多團員,騎了一整天,根本下不來,都是被抱下來來的。還有因為巔,一整天下來屁股很痛,晚上只能趴著睡。但在這深入偏遠山區的接觸了解過程中,才讓我們開始注意到藏族古文化保護的迫切性。

像藏族的早期文明發源地,隨著社會變遷,逐漸被邊緣化,我們到了這些偏僻地方,隨便一處文物就有上千年。這個即將在我們眼前消失的古文明,讓我感動的是,一場暴風雪,當地一位耆宿心疼的不是嚴重雪災被凍死的牲畜或損失的家當,而是瑪尼石堆是否遭暴風雪摧殘。

原來這座瑪尼石堆是藏民不斷累積起來一種刻了經文的古老藏族文字——象雄文化,當地人士跑來要我們幫忙保護,我們二話不說,這才發覺搶救保護文化對他們的迫切性。

事實上,這不是簡單藏族文化保護的問題,這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全球文明、人類文明的一部分,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一種責任,就像做父親,有父親責任,做母親也有母親責任,每個人都有責任。

不了解文化 做不好慈善

問:做文化保護與做慈善,有何不同?

答:沒有什麼不同,因為你長期在基層做慈善,做了很到味,你自然就了解文化,就像你們文化,就有很多油榨東西,像你們小吃比較偏甜,我們愛吃鹹,這就是文化不同。但既然談慈善要落地,我就得了解你的文化,否則,你愛吃糯米,我卻天天要你吃y麵條,你也消受不起。

我認為,做慈善或文化保護,不一定要有專業,但重要的是要有一顆心,還有清醒的頭腦。我想不管是理科或工科,或是其他背景,都會對文化有不同感受,只要沈下心,認真去感受,慈善與文化工作沒有什麼跨度,如果你不了解慈善本身的背景——文化,你是做不好的。

三分之一時間留給家?

問:你是胡耀邦的兒媳,外界也很好奇,公公的身份有沒有在工作上帶給你光環?能不能談談你居家生活?

答:胡耀邦在世時,他也是注意民生,關心老百姓,他走過2500個貧困縣,他是走基層的。也因此,我在基層,大家都覺得很親切。因為,身為基金會理事長,他們認為根本不必事躬親,但我都親自去,而且還到那麼深入的地方,讓他們覺得很親切。

至於我的居家生活很平常,由於經常在外,幾乎一年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藏區,三分之一的時間處理聯合國事務,我也負責聯合國跨文化的專項業務,所以只有三分之一時間在家?,平常在家?,就陪陪家人、小孩,很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