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楚留香世界的小说:吾独爱守心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1:08:47

闻道 得道 成道
                    闻道
  得闻大道的人少矣! 
  从古至今,未得道的人说不清,已得道的人不肯说清、说明,特别是秦汉以后,更是鱼目混珠,越来越隐密。佛、仙、圣诸祖有普渡之心,今我效之。
  大道是什么?它却实像老子所说的那样无色、无声、无形而又运转一切,未得道的人怎样理解呢?其实他说的是客观世界的本源,成道的人可与之共体,得道的人可切实体悟、体证,若从微见著来说,象一切事物一样,大道也有本质的一面和外在的表象,本质也就是先天一气,即无色、无声、无形,象我们所说的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外在的表象就是化生一切,象我们见到的多姿多彩的事物。
  因此,对总体来说是大道,对个体来说是佛、是仙、是圣,但必须明确一点,那就是佛、仙、圣从来就不信有我们一般人所说的神仙,佛只认可觉悟了的人,原始天尊说自己也不是天生是神,也是一般人因修而得,孔了也说对鬼神敬而远之,佛和仙都认可成就佛仙只不过是回归了人本来就有的本源、本性,最终与大道一体,佛叫明心见性(人人天生都具有的本有自性)、仙叫还源(人人都具有的朔源本来),儒家更人性化,曰人之初,曰浩然之气,说的都是一个东西,因为客观世界的本源只有一个,人的本性也只有一个。
  既然没有鬼神,那人们所说神通是怎么回事?很简单,就象病人看健康人一样,健康人能做的,病人做不到,很羡慕,同样健康人看佛、仙、圣,佛、仙、圣做到的,健康人不能做到,很羡慕。其实人类甚至万物已进化到很高的程度,其健康状况完全可分为三类,一、二类当然就是我们平常认为的病人和健康人,人们很少知的还有第三类的人,那就是身心具隹,进入人类超健康态的人。有一点大家千万要明确,那就是千万不要只从思想意识、哲学的层面来看待佛、仙、儒,对人来说不仅是心理,还包括生理,即身心、即性命、即道德,而且身心、性命、道德互资,统一溶合,对客观世界来说既有物质的,又有意识的,是物质和意识的和谐统一。
                   得道
  了知什么是大道便是得道,但离成道还有很大的距离,正象我们学得了科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一样。学道的人绝大部分未真正得道,而最终得道的人往往又经过了不知多少年月的痛苦磨炼,这又往往是因术以进、因外物以进,所以最不易得道、成道。
  其实对现代人来说得道是很容易的事,更容易通过各种便利的条件和较宽的知识面来体悟大道,体悟了大道便过河不需船。
  来,我告诉大家如何得道:
  科学日益发展的现代社会彻底打破了过去对大道神密及封锁,快捷的电脑上每分钟可使你得到过去的人穷一生一世花万金而不能得到的经书。千万不要进入经书出不来,它只是工具,不是大道本身。
  大道只有一个途径得到,那就是凭心自悟得,舍此别无它途,钱买不到父母、师父传不能得,这也正是为什么如来佛祖的至亲阿难,虽能口若悬河的宣讲经书,却在佛祖在世不能得道,他以为如来佛祖会传给他。
  既然了知什么是大道,大道只能凭心得,那么就不要陷于术、陷于工具,就应当顿超直入,那么怎样顿超直入呢?太简单了,清静、无住即可,日常任何时候要持清静心、无住心,清静、无住说的是一个东西,人的清静心、无住心即是道心,即是与大道日益溶合的最隹道路。理解至此,便是与千圣万祖同心、印心,正象达摩所说的他并未传一字经文,只需觅心而得,佛六祖不识片字,只因闻“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悟大道,吕祖所言心心相印,使自己那片心与清虚明净的境界溶合。
  清静心、无住心,即心对万事万物要无滞无碍,即看到万事万物的客观存在,又不被其阻碍,心要容得下一切,即是慈悲心、愉悦心。因此得道人对待人生和万事万物的态度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他会逐渐光大他真、善、美之心,渐远离假、恶、丑之心,会对人、万事万物生慈悲心、愉悦心。正象我们生活、工作中有时顺心,有时不顺心,但顺心、不顺心都可去生活、工作,可结果是不一样的。得道之人会使自己在极大的善心下工作、生活,因此修道不但不会影响工作,反而会促进生活工作,因为修道之人与一般人相比只是持一个真、善、美之心罢了,但这个真、善、美之心是发自内心的,是身心俱参与的。
  正象我们眼前一切一样,一般人只看到一切事物,并努力去追逐;错误的理解大道的人只看到一切所对应的虚空,认为空是空,眼前的一切也是空;而真正得道的人既看到事物的客观存在,又了知其本性,即有实同时又有虚,正是“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
  将自己身和心彻底清静下来,静静地感受,此时身心是不是溶合处在一个境界中,大道就在此啊!所以如来佛祖说几十年来他未讲经,所以南五祖说一字半句便通玄,因为只需心知,只应体悟。
  当你持道心时,是没有自我的,心属一切,又不住一切!
  一般人往往只注重自身,禁锢自己的心,正象小马过河一样不能知道河流,不能知道河流以外的事。所以修道必须放心自在,从自我的小圈子里解放出来,使其心成为天地之心、一切之心。
                  成道
  君能否每时每刻都持清静心、无住心?持之不移,自然得道。正象太阳慢慢溶化冰雪一样,那大道(持之不移的心)就是太阳,那假、恶、丑之心、那重浊的身就是冰雪,君不知象佛六祖那样的大智慧之人,在得道之后,仍然潜修了十几年才成就大道。
  成道后身心与大道溶于一体,一般人的心属自己,能了知自己,得道人的心属天地万物,能了知万物,这也就是应声显化、齐是非、同人我的道理。
  修道莫问成与否,持之不移是正途。

                   2006年8月17日心印随笔于漠


               修道的最大弊端
  修道的最大弊端就是相信有各种妙法密传,相信什么铅汞、龙虎、水火、时辰等隐语,相信某人、甚至某仙,不相信简易大道,不相信直白平常,不相信大道本身。其实社会、科技发展到今天,相对前人做为具有广博知识的现代人,难道还不明白佛、仙、圣是因心而成,不是靠什么技巧、密术、某人甚至某仙的给予吗?这种加心力可在社会生活任何方面、任何时候,你说你持一个愉悦心生活,会影响到你什么吗?这也就是常说大道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道理,修佛、仙有万、千法门的说法,其实一切法门都是为了使你始终持有这份心,当你了知这些道理,就可抛开一切法门,过河不需船了。
  心力是无限的,正象国内外所有长寿的各有其不同的生活方式,但心胸开阔、与人为善的心力是一样的。这是人在无意为之,当我们整个身和心开始有意加持清静、无住心力,绵绵相持,那么你自己看看会发生什么变化!在往以后,长久以后,这种有意加持会变成无意加持,会变成自然而然,身心会与道溶于一体,那就是为什么老子又叫虚无自然了。
                                                  

                    2006年8月18日心印随笔于漠

                  
               我来告诉大家什么是修道
  修道就是心理和生理互相影响、互资、融合归于大道的过程,为了实现这个这个过程,出现了种种有为法、种种法门,甚至佛、仙、儒教派,但实现这个过程及达到最终目的最简捷的方法,还是在大道本身寻找,即身心直入大道之渊,正如吕祖所言,无它,将这片心与清虚明净的境界溶合罢了,这便是佛祖拈花微笑的真意,这就是心印,这便大道。

                       2006年8月21日心印随笔于漠

                 大众的道
  我们要提倡大众的道,使大道回归大众。大道本在日用中,除人不自知外,又被一些自谓修道和传道人有意或无意遮蔽。为什么这么讲呢?即然认可我们追求的是先天无形的大道,任何人都可能在任何时候体悟到它,我们所做的只是启发他们认下它,并从此全身心持之不移,大道自会起到对人潜移默化的作用,不是人们想让大道如何,而是大道在自然地对你起作用,这才是自然之道,而这种天然之道在起作用的过程中是不会出现很多有为法所出现的偏差、危险。
  现在回头在说一些有为法的密语、密诀,正象同是修仙和修佛的会有不同的门派一样,修道也出现了种种法门,但大都是一些有为法,伴随它的有不同的密语、密诀,这些人中的个别人或可最终回归大道,但成道之难有如上青天,因为有为法往往是加入人力的影响,不是让大道在潜移默化你,往往要出偏差、危险,而更不用说前提是你能找到老师、得到所谓的真传。
  所以我们不要相信什么密语、密意,要直入大道之渊,持之不移,这时你才真正发现原来心理和生理真是可以互相影响的,原来神密的大道在此啊!也只有在此时你才真正体悟到一字半句便通玄的道理,才能和历代佛、仙、圣高师心心相印。
  在此重要的是不要把修道与社会生活割裂开,它美化、净化社会生活,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修道不等于出家归隐,因为出家归隐不是大道本身,尽管代有出家归隐者成道,但一般社会中同样能成就大道。因此我们第一要务是提倡大众的道、自然的道,使其利国、利民、利已、利人,这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和谐社会之源啊!

                     2006年8月21日心印随笔于漠

                  平常心是道
                   __阅后或可当下悟道,省却参悟十数年
  一位修道人问一位大德,什么是道,他回答平常心是道,但是,有谁能相信呢?人们在想,不仅有什么修心的法门、更有修身的妙术(确实有,但都是小术而已),你越说的是大道,人们偏就不相信,更相信半遮面的小术,不相信大道简易。
  人们的心在追逐外物,日夜不停地飘浮,哪有片刻停息啊!能不能有一棵平常心,不被外境所转,能不能齐是非、同人我、混天地,时刻与包括身在内的万物混一,同时又一念不生,仅存一灵?这个状态拿什么语言表达呢?它的确就是老子所说的那样湛然,古人也有叫斋心的,来吧!今天我不惜苦口婆心,再次向大家拿不能再白的大白话来强形容大道,以期让未解的人理解,因为这一道门槛一旦跨过,你就真正理解什么是大道了,在理论上你就得道了,也就过河不需船了,只有如此,它才能使你在实践上走上康庄大道。什么样的大白话呢?那就是你完全可注意自己在集中精力想事情想不起的状态,或者迎接一个即将发生但又不知会发生什么的机警、应激态(诸得道前人都说前念已断,后念未开始,说的是一个东西,他们就是不说明是这个状态,在此中认下,让你认为另外还有一个东西是道呢?),在这个类似佛教棒喝、环境紧迫的状态或脑子空白但又清醒一证之下,不知成就了多少大德,一些人在老师的持久、反复引导下认下它后,与恩师相视而笑心心相印,一些人痛哭流涕对老师感恩戴德、对大道亲切至极,终于见到了久违的亲人。当你真正感悟后,觉得大道很简单吧?古人是不是没有骗今人,是不是道在一切中,是不是在日用中而百姓不自知。
  到此,便可持心不移,这里面既有身、又有心,既有性、又有命,既有神、又有气,直至身心溶化为一,归于大道,简单吧!一道以贯之、一心以贯之,彻始彻终,这即是老子清静虚无自然法门,也是佛祖拈花微笑真意,也是达摩祖师让禅宗二祖觅的心,也是禅宗六祖的即心即佛,也是儒家养的浩然之气,也是吕祖所言的再简单不过的持久地获得真气(当然在持之初期这种神和气是不易知的,只有一清静心体,持之以恒,便身通、神通、真气通,继而感通天下)即是道。
  理论上知身心溶化,实践上如何?可能刚悟道的人又有了新的问题,我再次告诉大家,古人没有骗今人,身心确实能自然的气化、神化,当然它不是你想或你让它气化、神化,而是你的身心合于大道,始终清静、无住、湛然,大道在自然起作用,在逐渐气化的过程中,确实象经书上说的那样不知风在吹你,还是你在吹风,我一直在说的是直入大道,心印大道,是从事每项工作的每个人都能践而行之的最简易大道,就看你湛然的心力够不够,正象经书上所说的那样置心一处、何事不办。
  以后我不想再说了,因为该说的已说明、说尽、说白了,正象经书上所说的,刚悟道的人急着什么都想说,已成道的人没什么可说,当你归于了大道,大道再自然不过、平常不过,确实没什么好说的,也正象清静经上所说那样,“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也正象如来佛祖悟道后的第一句话:“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性,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道性是人人天生具足的,人本来就有,何来得,认下便可。
  我就象刚悟道的人的,不惜呱呱叫个不停,渡世之心表达尽了,该歇歇了。

                       2006年8月23日心印随笔于漠

                  铁棒磨针
  大家都知铁棒磨针的故事,也相信一定能成功,为何相信?因为两点,一是理明,铁棒与针质同,大家了知其本质,只是大小不同而已;二是得法,只要找到打磨的东西,持之以恒地打磨便可。注意,这里面还有我们易忽略但却很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当你了知其本质,那么一切都明朗了,这时法从理中出,理在法中显。
  其实修道也是如此,最重要的是要在理论上得道,并初步感知它,使你知道什么是道,也就是要知道的本质、本源、本身,此时自然便理解为什么道在日用中,为什么修道有成千上万种法门,这时或许你更能发现,大道本身是最妙的法门,此法门即是身心直与道合,时时与道合,其实持道心而已,不影响工作学习,不影响待人接物,反而会促进工作学习,反而会使你的生活更加美好。若何?你与大道合体,大道自然赐与你用,初步得道的体征而已。
  此时有人会问,不是说有性修和命修么?不错,分而为二,它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身心真正与道合,自然性在里面,命也在里面。
那么刚才说到体征或征候,又若何?可以回答说,凡是讲大道的书说的都有,但在此可对得道初步直白一、二。
  就像铁棒磨针一样,刚开始好像没什么变化,其实它在潜移默化你,首先你初步体悟了清静心,再后感到身体轻快,心里上渐渐感到什么都是美好的,甚至对你最反感的事和人都会对他们淡化反感;再后身体上真气渐来居,它像太阳深化冰雪一样逐渐溶化你的重浊之身,心里上更坚定了你对大道的体悟;再后渐不觉自身,像与天地万物一体,身心也日合,渐与道溶,正若不知风吹你还是你吹风;再后,心体开明,身心俱妙;再后,自己到时体悟吧。在这期间你会真正感觉到身体与心里是相互影响的,心越与道合得紧密,身体就溶化的明显、越快,身体的变化,就更坚定了你对大道归源的信念,其实这就是身心互资。
  这时你真正明白,人确实有个本来、本源,人人具有,人人可归源,也正像如来佛祖悟道后的第一句话:“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性,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最后,便会问如何在理论上得道,并初步感知它呢?
  待下一帖。

                          能放下否
  在实践中修道人都知清静、无住是经典直入大道的法门,能找出如此恰当的字眼,真为前辈先人们的智慧所折服,其它很难再找到更恰当或相当的字眼,如果说还可以再找到一个相当的字眼,那就是放下。
  能否放下一切事和物,能否放下此身、此心,能否放下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放下一分,身轻一分,心虚一分,神明一分,人但能彻底放下,何异于立地成佛,就看你是否有此大丈夫智慧心性!这里最重要的是放下自己,放下从小到大牢牢树立的自我意识,及围绕自我的一切,若彻底放下了自我,则一切自然放下,因为主体不存在,其它客体自然无法存在,执着为谁?妄念为谁?
  但这里切记一点,是放下,而不是不存在,是心在一切、却又住一切!不挂碍一切!强说叫虚含万物吧。正如如来佛祖说,他也是从此中悟入。
  其实直白来说清静、无住、放下是顿超真入的方法或法门,而湛然、自性、不增不减则是因清静、无住、放下后进入的不动地,我们所做的是使这种湛然或自性得到保持,它自会使你身心俱妙,而不是失去清静、无住、放下的原则,动心思想它怎么着。
  当年佛教六祖得到“密传”后,有人追杀六祖,问五祖都密传给他什么,六祖如实相告,“不思善,不思恶,放下万缘,澄明其心”,后来武则天和中宗皇帝相请,六祖托病相辞,奉诏史请问佛法真谛,六祖还是告知此话。
  有一次一个信徒拜访大德赵州禅师,因为没有准备礼品,就歉意地说:“我空手而来!”禅师说:“既是空手而来,那就请放下吧!”信徒反问道:“禅师!我没有带东西来,你要我放下什么呢?”禅师回答说:“那么,你就带着回去好了。”信徒更是不解:“我什么都没有,带什么回去呢?”禅师道:“你就带那个什么都没有的东西回去吧。”信徒仍是执迷不悟。唉!多好的开示机会,信徒竟然不能解悟!
  各位能放下否?

                    2006年9月10日心印随笔于漠

             古人对直修大道的经典开示
  一、老子: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湛然常寂;致虚极、守静笃;吾从无量劫来,观心得道,乃至虚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经典中的经典)
  二、佛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拈花微笑;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性,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经典中的经典)
  三、孔子云:有道无德,道中之贼;苟无至德,至道不凝焉。(大道之深刻阐释)
  四、广成子: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尝衰。(朴素真道)
  五、孟子: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吾善养浩然之气;存心养性。(大道之深刻解悟)
  六、禅始祖:廓然无圣;开示禅二祖的觅心。(大道本身很难描述,禅始祖强述之,开示直指人心的大道)
  七、禅六祖: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放下万缘,澄明其心;即心即佛。(直白开示大道,无人出其右,达登峰造极地步。)
  八、吕祖:持久地保持真气。(中肯)
  九、白子:一言半句便通玄,何用丹经千万篇,人能不为形所累,举头便是大罗仙。(真言)
  十、谭子:忘形以养气,忘气以养神,忘神以养虚,忘虚以合道。(对大道理解的如此深刻,令人赞叹!)
  如果你领悟了大道,你就会发现所有隐晦、又采、又练的经书不必看,真正经典的经书反复在说一句话,解释一个东西。
  那么三教圣人说的是一个什么东西呢?那就是一切放下后只剩一虚灵,长久地虚灵,便心体开明,便形神俱妙。
            
                   2006年9月11日心印随笔于漠

                说天地正气
  佛教中有两则故事,一则是说老僧脱鞋盖龟,一则是说老僧只知虚空事。还不能摆脱执着吗?!求的是什么?难道还有二吗?万象还未透吗?身心的变化,与天地正气的溶合,甚至与一宇宙一切的逐渐冥合,是你一心向道,大道自然赋于你的副产品,不要执着这些,若停留于此,与未修道何异,徒身体康健尔!修大道勇往直前,持心不移,只知存虚灵,大道自会赋于你更多的副产品,这时你看以前赋于你的副产品会有什么感想?但一切副产品不可执,否则会止住你前前进的脚步,等不到你形神俱妙时,你便会知其中的含义。
 
                                                                                                                            
                                 2006年9月11日心印答

              大道与粉碎虚空
  修大道不需粉碎虚空,有什么可粉的?从一开始就直入大道,无住、湛然,既不执空,又不执有,既不执虚,又不执实,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对无住、湛然来讲,色、空有分别吗?你只须做得灵而无碍而已,只有如此你才能真正体会到真空妙有的奇妙和玄妙。
  修大道不能先命后性或先性后命,什么是大道?虚、实、空、有其实是一个问题,因观察角度不同人为去分割的结果,离开实,虚本身不是大道;离开虚,实也不是大道,正如一个器皿,本性空而待存物,外在表现为具体的器皿可装具体的东西(人们日常只是注意器皿本身,而很少注意它空而待存物的本性,正像人们对大道一样,日常只注意气象万千的万事万物,而不注意它虚空的另一面),本性和外在表现两者可以独立存在吗?大道也一样,所以道是虚含万物,所以道也得以自然为法则,合体用为一,自然而然的存在才是大道。
  若人以空悟入,则如古代一位大德所言,犹隔一层纱,还真得粉碎虚空。
  当然,能从种种法门悟入,能走到粉碎虚空这着,确实不易呢!

                   2006年9月12日心印随笔于漠

  网上有道友相问,在此一并帖上,以期对同道中人有所帮助。
大家都来发表各自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对同道中人或许会有帮助,观者若感不合本人理解,既可直提已见,也可批评指正,更可视若不见。常言说得好,百花齐放春满园,只有这样,大道才能传得深远。

                大道问答

  问:
  1.您的开悟是经历了长期道学知识的累积和生活砺炼的结晶,还是由于良好天赋直接悟入?
    2.开悟后的无住、湛然的灵明,在身体谢灭时是否能够把持?还是堪破生死后的大自在?
    问题有些幼稚和冒昧,但很诚挚,这是萦绕我心头多年的疑惑,恳请心印道兄答复为盼。
  答:
  问题很好,修道中只有破疑后才能勇猛精进。
  1.应当说二者都有。顿和渐本也是一个东西,相比较而言罢了,同一个东西快了点人们叫它顿,慢了点人们就叫它渐了。
  2004年过春节放假,闲来无事,于一庙前购得一光碟,好象叫六祖慧能,是一故事片,故事中禅六祖因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开悟,当时自己也因此一句而若有所悟,似知是什么意思,但又不却定,同时也未能坚信,后寻相关佛经未得,得到佛以后属老文字,半年后决定从仙道中寻,当时见诸简单、平直无华经典经书并未在意,象大多数爱道之人一样,心仪神秘而复杂的铅汞、炉鼎、丹、阳神,被外象所迷,甚至还盘腿打坐了四个月,后渐感与朦胧中大道相云甚远,思索后感觉秦汉后仙术已离大道太远,复又参广成子对黄帝的开示、黄帝遗珠、王母益易、清静经、定观经、心妙经、庄子、金华宗旨、唱道真言,参金刚经、坛经,逐渐认准了朦胧中大道,这才在打坐了四个月后一跃而起,从此好象再也没打坐过,甚至也没有平常坐下刻意去修(好象也没单独的时间了,白天工作很忙,晚上漫步后还要上网斗地主,还要浏览网页。),只时时心不离大道而已。
  当认准了大道后,一切都简单化了。
  观一切因术以进的法门,只觉是修者在没认准大道时,前人以某种方式制其心,使其心逐渐向大道靠近,或象人说的通过修命的方式,得到真气,使其有前进的梯子,同时由真气的作用,其心也会逐渐向大道靠近。但这一切太难了,确实无有真师难自成,处处有危险,试想强运得到的真气,很易出偏(道中有一则故事:雨后一明眼人帮一盲人走路,明眼人一会说向左,一会说向右,盲人怒曰,到底是向左或是向右。其实向左也不对,向右也不对,避开脚下的水,不踩到水才对。未明大道的人像是因术以进,会不艰难危险吗?)。
  观经典经书,只觉得反复在说一句话,一件事,了知了金刚经真意(此经太伟大,读每一句都充满了对佛佗的由衷敬意),了知了佛祖拈花微笑真意,观孔子论语,深知其仁义道德约束世人,制心而已,孔子七十自然不愈逾矩,从而使人达天性、入天命,归于大道。
  后就身心互资,身心愉悦,渐具慈悲一切之心,身渐气化,渐失自身,视而不见心罔象。
  2. 明大道后,还需切实去行,便会逐渐堪破一切,当然包括生死,确实会得大自在,也即玄妙,这种大自在、玄妙是在了知万事万物的本质,了知内、外境的生灭,内心了无挂碍、身体渐化后真空妙有共存妙不可言的感觉,实践中执空、排斥客观存在时不能得自在,若发展下去或许可出神一,但不能潜通无阻,遇物、遇事便有碍,若想进一步,那还真得粉碎虚空,去掉执空这一念,去掉有无分别念。
  致于开悟后的无住、湛然的灵明,在身体谢灭时是否能够把持,未证,不敢妄言,但圣人们对此有言、有实践。
  从仙道论述中可知,修先天虚无大道,得的是形神俱妙,不仅灵明长存,此身也长存,显则神归气成形,隐则气归神成虚,何者,身心俱神化、虚化,归于大道的原因。佛道中说得更很明确,因佛道本身很大程度上就是解决生死大事,修成后来去自由,并知要到何处去,佛教曾有一位主持,已隐居,为激励下一代主持及寺内他人,作龙奋迅(名字说不准了),到寺上空作飞龙、作种种神通而去(后寺内众僧努力修持,全寺僧众皆成正果。)。

                     2006年9月13日心印随笔于漠

               再谈得道体征
  前几次已说到得道的体征,还恐修道人因流行太多的修命描述不悟,今不惜再多口舌。
  首先,在此为什么不说修命而说得道体征,因深怕修大道人又以为命和性可以分开修,以得道体征命名,只是为了说明直入大道后身体上自然出现的变化,对今天来说是潜移默化,对一个相对长的时间就可能是得道体征,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千万不要追求这些体征,包括真气在内,同样不能追求,时时要注意,你追求的、你进入的是虚灵境界、是自性、是本来面目,最终与大道溶于一体,形神俱妙。
  其次,今说体征是为了修大道提前明白会有什么身体变化,不能到时手足无措,而影响直入大道,同时也为了对修大道人对此类问题的解疑。
  玄窍:如果说这就叫玄窍的话,它确实存在,最明显的不仅是一个而且是两个,此两窍一开,全身俱通,最初偶然开,持心不移,便无时不开,身心从此走上气化的高速路,其中上玄窍很像吕祖描述的天心,但此时谨记,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两个窍开,不是全身无处不通,即便全身气化尚不能停步,还要神化、虚化(全为说明问题,其实实践上不要分气化、神化、虚化,只持心不移,直至形神俱妙。),正如你要上山参观一个绝景,途中可能会遇到其它小景点,如果你对小景点流连忘返、乐不思蜀,便永远也达不到顶峰,见不到绝景。
  甘露:老子呈形容过天降甘露,上玄窍开,很自然会出现,像人们喝水一样,自然咽下便罢,还有什么特别的吗?难道你还吐了不成?对此阴符经有一句绝唱,那就是: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唉!人身也像一个小天地,你看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自然运作,万物争荣,繁花似锦,生机勃勃,人同样四肢百骸并此身心自然谐调愉悦;日月无心照耀山河大地,人同样持无心心照一切;山河大地因照耀水汽蒸发上天,人同样因心照精化气真气上涌;天地风起云涌,雨露滋润大地,人同样玄窍开,降甘露,滋润一身。对此唱道真言一经书说得好,该上上、该下下,自然罢了,有什么可采的可练的,有什么可神秘的。
  不漏:如果拿身体内身体外来说,修道确实走的是逆路,确实会自然而然走上少漏、不漏之路。
  丹、阳神:对此唱道真言说得比我好,请参阅。
  说到最后,是修大道的人,管他什么气不气、窍不窍,经不经、络不络,管他什么漏不漏,管他什么丹、什么阳神,就一心持心不移,其它顺其自然,不惊、不疑、不追、不求。
  处事时心胸开阔、与人为善,保持一份愉悦明朗的心境,空闲时,直入大道,只知大道事,其它概不晓,大道自然赋于你玄妙。
  若你形神俱妙,隐显由心,化身亿亿,回过头来,气、窍、露、漏、经、络、丹、阳神重要吗?只怕是因为你关心气、窍、露、漏、经、络、丹、阳神在先,而不能证得。
  唉!人在道中行,道在人中生,悟得么?!(一切就是大道,一切的一面是先天无形,是自性,另一面是我们见到的灿若繁星的万事万物,离开自性不成道、不是大道,离开万事万物不成道、不是大道,一切是大道,完整的世界是大道。现在应该理解为什么修大道不一定抛家别子,入山入林了吧?只不过是没悟道的人洞见不得自性,洞见不得万事万物的本质,他们未见道体,见到是道用而已。)
  一说到命人们就觉得神秘,来放松一下,说一则笑话:一个人到博物馆参观,在大门上方见一张画,另一人问之,何画,一人看麻麻点点、坑坑洼洼,答曰:世界地图,另一人笑曰:实乃放大了的美女脸。
  日益发展的科学已证明万物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及电子组成,但是你知道吗?假如一个原子有一座高楼那么大,原子核也只有一粒黄豆大小,电子更像微尘大小,天那!看起来实实在在的物质,包括人自身,原来空空如也(此空不同于道语真空),换句话说我们眼见的并不一定准确。
  纯属笑话,可不能像人们说的一个微生物学家,拿放大镜一看,吃的饭有无数细菌,从此不敢吃饭那样,也从此吓得不敢睡觉。
  笑话!笑话!

                  2006年9月13日心印随笔于漠

             再谈窍、丹、阳神
  上谈窍、丹、阳神,深恐同道中人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初学的对自己定的目标太低;
  2.已有一定基础的沉浸于初得中而止步不前。
  今再述之。
  窍:一般人动不得它,叫关窍,开得它有不同的感受,认为很玄妙,故也称玄窍,即是关窍就有开合,但不要止于此,不要追求它,有比它更重要的是无窍(能说明意思而已,其实无窍也不重要),还需要我们持清静心、无住心,把所有的关窍发展为始终开,这始终开着的东西还叫窍吗?
  丹:对修大道来说什么是丹,有什么丹不丹的,上古之圣有此说法吗?如果说有丹的话,身心就是丹,修者本人才是一棵实实在在的龙虎大丹,当你身心若一,进入到完全气化的阶段,这棵龙虎大丹也就成了。
  阳神:什么叫阳神,不就是没有真正从大道入手,目标低,心悟不足(若足,何必刻意出阳神,有也等于无,它只是神通的一部分,修大道副产品而已。),气化不足、身未妙吗?遇可气、可欲之事坚定心不足,空、实、对、错分别心未根除,还有执着生死、阳神之心,无住心未洞彻、了知吗?如果非要说阳神的话,当身心若一神化的时候,你本人就是阳神,隐显由心,亿亿化身。修大道之人修就立志修形神俱妙,正如圣言,无形无象才是真,声色不能见如来。
  天哪!这次把修大道最高的东西都说了出来,恐怕哪些靠收徒弟钱的“老师”要失业了(纯属笑话)。

                   2006年9月14日心印随笔于漠

                  开悟后
  悟后,有一分心(当然是真心,即知道后、持之入道之心),便化一分身,心有多透,身化得有多深。反过来也一样,这是同时进行的,有时连自己也分不出谁先后,因为当你身化时,促使你对大道有更透彻的理解。
  正如禅五祖所言:“不知自性,修道无益”,佛道都一样,悟得后才谈得上真正的修佛、修仙,悟得大道是初悟,是修道的起点,正如上山观景,是才入山门。试想,不说历劫,但说从小到大形成的心性如何能一时化开?所以非得假以时日,通过勇猛精进,把此心淘得干干净净,同把此身化得干干净净,才算得道,即一得永得,再精进之,则成道。
  同道中人,精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