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黎昕txt百度网盘:全国第一个和谐企业工作室落户桃源街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7:01:49
全国第一个和谐企业工作室落户桃源街道 “红花岭模式”运作3年结硕果 冯庆

■ 深圳特区报记者 冯庆

下地铁五号线大学城站,沿B出口前行50米,就到了此行采访的目的地——“南山区桃源街道红花岭工业园区和谐企业工作室。”

谁能想到,眼前这间面积不到60平方米、看起来十分朴素的小平房,却是深圳乃至全国首个“和谐企业工作室”,不但得到市、区两级政府的关注和支持,还激起了学术界浓厚的研究兴趣。2009年5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该园区召开现场会,研究和探讨其促进企业和谐与发展的经验和方法。市委党校专题组还将这个工作室的成功运行命名为“红花岭模式”,提出推广建议。

发挥党员模范作用

成立三年案件锐减党员急增

年近六旬的周发生原是桃源街道组宣科组织员,有多年高校任教经验。2008年2月,“和谐企业工作室”成立之初,他成为工作室负责人,具体抓企业党建工作。工作室共3人,除了老周,还有一名工会联络员和司法调解员(律师)。

老周回忆,由于没有先例,初来时大家心里并没多少底,但充满信心。“红花岭工业区内劳动密集型企业多,劳资矛盾多。尤其是新劳动合同法实施以后,各种劳资纠纷频发,上访和群体性事件都有发生,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他清楚记得,2008年工作室共调解案件124宗,而2009年和2010年分别锐减为69宗和60宗。今年1至5月,调解案件数仅11宗。数字的变化,证明了“和谐企业工作室”的力量。

推进党建工作,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党的建设,重塑党员形象,壮大党员队伍,是工作室运行得以成功的主要亮点。据介绍,工作室把“十百千万行动”延伸到和谐企业建设中,号召和引导一批企业党员在园区“站出来”,为企业的稳定和发展发挥作用。

“简单说,就是以在企业党支部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为切入点,积极调处各类劳资纠纷;同时壮大党员队伍,增强党组织凝聚力。”

同样有数字为证:工作室成立三年多以来,通过挖掘“隐性党员”,培养和发展党员,企业在招聘员工时有意识地优先录取党员求职者等工作,红花岭片区党员由成立之初的176名增至如今的920名。随着党员队伍不断扩大,红花岭工业区在2010年11月成立了片区党委。

依托周边资源优势

开展“人文关怀”提高员工素质

注重人文关怀,提高员工整体素质,是“和谐企业工作室”又一主要做法。周发生介绍说,最多时红花岭工业园区有88家企业,25000多名产业工人,90%是年轻人,是企业发展和稳定的生力军。

“这些新生代农民工没有像上一辈那样吃过苦,对生活期望值较高,且多数来自偏远省区,文化程度和综合素质相对较低,心理素质较差,遇到困难和挫折就容易悲观失望。”由此,除了关心他们的物质诉求,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也被提上台面。

依托与深圳大学城“比邻而居”、园区开办众冠图书馆以及“五老宣讲团”的优势,工作室举办了一系列文化活动。如举办“大讲堂”,把校园特色文化引进工业园区;定期举办免费知识讲座、技能培训和放映露天电影,这成了青工们共同的期盼;到企业中宣讲“知荣明耻塑造健康人格”、“怎样做好一个合格员工”等义务专题讲座,使这些观念深入人心。去年,以工作室为平台,园区企业还成立关工委,积极开展“人文关怀”活动,邀请广东中医药大学数十名志愿者到园区,为多家企业进行免费医疗就诊和健康咨询。

“我们还制作了百米宣传长廊,集中了党建工作、政策法规、安全生产、工会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园区内所有员工足不出户,便能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和政府工作。”周发生表示,这些活动将工作室与企业、员工拉得越来越近。

变上访为下访

及时发现问题将矛盾化解于萌芽中

变上访为下访,有效化解矛盾纠纷,这也是工作室的创新做法。“和谐企业工作室”建立了园区79家企业档案暨各类组织机构名册,编制工作手册及和谐企业创建的工作制度、奖惩制度、创建标准、评选办法。

在老周的办公桌上,记者注意到五大本绿皮的笔记簿。打开一看,密密麻麻,全是他从2008年工作室成立至今的“走访日记”。“每天至少要走访一家园区企业。”老周说,走访企业可谓“一举夺得”:让更多企业和员工了解工作室职能,把和谐企业理念宣传到企业、车间和员工当中;与企业建立良好沟通渠道,与员工交朋友,及时发现企业矛盾和隐患并将之化解于萌芽中;做好企业员工的接访、解答、说服和调解,引导员工依法合法维权。

“我们还创新性地开辟了‘企业工资发放情况’及‘劳资矛盾情况’公告栏。对不按时发放工资的企业及时提醒,对无故拖欠工资的予以公布,让园区企业及员工互相监督,受到了员工的极大欢迎,效果非常好。”周发生回忆,园区曾经有一家公司准备搬到珠海,工作室在充分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和园区物管处一起把该公司负责人请到工作室进行协调,经过整整三天的努力,终于达成协议:对于愿意随厂搬迁的98名员工签字盖章;对不愿随迁的27名员工,须结清工资和按照劳动法规及工龄长短给予经济补偿;对已回家的49名员工,算清工资和经济补偿金额共计12万余元,要求公司先交20万元保证金到园区管理方,在此基础上才同意放行搬迁车辆。

正因有这些得力举措,“和谐企业工作室”开办三年多,红花岭工业园区无一例劳资纠纷到办事处上访,基本实现了“把矛盾调处在车间班组,把问题解决在工厂企业,把冲突化解在园区现场”的工作目标。

案例简介

2008年2月22日,桃源街道办红花岭工业园区“和谐企业工作室”成立。3年多来,为及时排查辖区劳动关系不稳定因素、有效解决各类劳动关系引发的矛盾纠纷、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促进辖区经济社会协调稳定可持续发展等作出积极贡献。

 

专家点评

深大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副教授陈家喜:

党建联动

推动园区和谐

■深圳特区报记者 冯庆

近年来,深圳市积极探索工业区的党建工作,拓展非公企业党建新领域,南山区红花岭“和谐企业工作室”的创设与发展就是一个鲜明的案例。

工作室的重要创新,是通过加强园区党建,带动工(会)建、团(共青团)建、妇(联)建,形成党建联动机制和合力机制,维护职工和企业的合法权益,解决园区内企业和员工的法律纠纷,开展法律知识培训等。

工作室着力化解劳资矛盾,促进园区和谐。通过发挥企业家党员的先进觉悟,企业党支部的凝聚作用,以及员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调解劳资纠纷,维护工业园区的和谐稳定;完善工会、信访、企业三方对话协商机制,通过走访企业,实地调查、理性引导,及时发现矛盾,将劳资纠纷化解于萌芽状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