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赵志敬61:老张的空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9:02:52

无所适从的教师

——教育随想之十四

我楚狂人

如果能用一个词语概括今天中国基础教育的一线教师的生存状态的话,那就是无所适从。是的,就是无所适从。举个我们苏州的例子吧,有一阵我们苏州有一位据说是“全国唯一的学教育懂教育管教育”的分管副市长,每天都在呼吁“书香校园”、“诗意校园”,他写了不少书,还组织起他的团队,开讲座、作报告、做课题、出专著,着实培养一批特级教师。这很好。我把这位市长的教育理念称为“明天的教育”,很美丽。但是就在这位市长分管期间,我们苏州教育局的一把手局长是个学教育但是从不从事教育的官员,他是一贯搞经济的。他只管一件事,那就是统计统考成绩,精确到小数点后面两位,然后排队,然后把排队结果“内部通报”。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只管产量”。请问,在这样的局面下,校长们是抓“理想”还是抓“产量”?校长们要求一线教师抓“理想”还是抓“产量”?无所适从啊。

结果如何?把叶圣陶、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请到墙上挂起来,甚至把这位副市长的“书香校园”也请到墙上挂起来,然后扎扎实实加班加点,还是排名重要啊!于是我们的老师们面对着墙上大师们的闪耀着理想光彩的名言警句,天天“起得比鸡还早,睡得比狗还晚”,“一个字揪(念qiu),两个字死揪,多几个字往死里揪。”于是“苏南学校苏北化,省中学校农村化。”无所适从。

折腾啊,高考年年翻花样,要分数年年换脑子还赶不上趟。无所适从。

今天推广这个“模式”,明天推广那个“教法”,花样翻新,全不适合自己的学生。无所适从。

今天要求“集体备课”,明天要求“基本功考试”,疲于奔命。无所适从。

今天要求“生本”,明天又要求推广“学案”,矛盾重重。无所适从。

回过头来扪心自问,三尺讲台上的我们,还剩下多少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做法?无奈!

忽然想起当年插队时推广“塘桥麦”,要求麦垄筑得像公路一样宽,土块比豆瓣还要小,深深的麦垄沟比裤腰带还要细。说是“政治任务”,必须推广。结果,一场春雨,麦垄板结,麦沟塌掉,“水淹七军”,几乎绝收。因为我插队的昆北土地粘性重,与常熟塘桥根本不是一回事。弄得当年的农民无所适从。不想今天这样的尴尬轮到了教师。

龚自珍云:“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对教师少一点束缚如何?教师本来就是“吃良心饭”,看开些,其实管头管脚,也是治标。给老师多一些关怀,多一些尊重,让老师产生事业的归属感,这才是治本。要教师有事业的归属感,必须让老师摆脱无所适从的窘境。说到底要尊重一线教师的劳动,少一点居高临下的指手画脚。你看如何?
  附记:今年江苏高考语文卷,叫江苏语文老师无所适从。呜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