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草根太子无错:农业现代化进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0:27:32
第一节 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综合性、历史性、国际性的概念,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实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就是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技术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和理念来管理农业。
农业现代化包括生产手段、生产过程、生产条件、经济结构、经营管理、流通和消费等方面的现代化。其追求目标是:在优化生态环境、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前提下,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加工增值率,实现农区产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包括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和电子化。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包括培育优良品种,使动物、植物、微生物有一个生长发育的良好条件,用现代方法去控制和改善环境条件。农业生产管理现代化,主要是指在农业生产全过程中,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产前、产中、产后等方面及各环节上的全部经营管理活动,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
从2000年9月起,总局党委组成了“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研究”专题组,分成7组到9个分局和部分农场进行了调查研究,在广泛征求垦区各方人士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分别在北京与哈尔滨两地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省科顾委专家对《规划》进行咨询论证,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提升《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2000年11月6日,《规划》在北京通过专家论证。这次论证会得到了省政府和农业部、计委、财政部、水利部、国家开发银行的关怀和支持。出席论证会的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局长、研究员卢迈,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柯炳生,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食品学科评议委员李里特,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副院长于新华,水利部松辽委副总工程师、规划研究室主任李金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教授杨志福,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农产品贸易研究中心主任、外经贸部WTO农业谈判组组长程国强,中国农学会高新技术农业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信乃诠等专家和学者。
经过认真的审阅和充分论证,与会人员一致认为: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的率先实现,对保证我国粮食供给和粮食宏观调控,提升农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黑龙江垦区经过50多年的开发建设,特别是近20年的快速发展,已具备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条件。专家委员会论证指出:《规划》确定的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得当,可操作性强,并且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所以是科学的和切实可行的。
同时,专题组根据各方面专家和各部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规划》进行了多次讨论修改。《规划》于2000年11月9日经总局党委会议上讨论通过后,2000年11月24日报请第62次省长办公会议。省政府和农业部联合以黑政发〔2001〕109号文件上报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转国家计委后,国家计委以计办农经〔2002〕135号复函,认为该《规划》“结构基本合理,指导思想比较明确,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规划》开始正式公布实施。
《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建设规划》共分三个部分:基础篇、目标篇和实施篇,总计14章。
针对垦区土地资源比较充裕,农业经营规模在国内领先,在编制《规划》时,在参照国外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指标前提下,结合垦区的实际,构建具有垦区特色的农业现代化模式。在指标的设定上遵循了四项原则:一是可持续发展原则,二是可比性原则,三是因地制宜原则,四是可操作性原则。
根据上述原则,提出了垦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两大类指标,共15项。其中,1~8项为经济发展指标,主要指标有社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农场人均纯收入、畜牧业占农业的比重、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业机械化率、农业劳均增加值、农业劳均生产粮食、每公顷耕地农业增加值;9~15项为社会发展指标,主要指标有农业就业占社会就业比重、从业人员高中以上比重、城镇化人口比重、同年龄青年中受高等教育人数的比重、每名医生服务人口数、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森林覆盖率。
《规划》提出垦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思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扬北大荒精神,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的,大力推进战略性结构调整,实施产业化经营、科教兴垦、开放开发、可持续发展、信息化、城镇化带动战略,加快食品工业、畜牧业、绿色食品业和服务业发展,加快产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进程。2010年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到2010年的奋斗目标:2010年的经济目标是实现“2588”,即经济总量增加2倍,利税总额达到人民币50亿元,人均收入超过人民币8 800元,粮食生产能力达到200亿斤。把垦区建设成为国内机械化水平和科技贡献率最高,人均提供优质商品粮最多的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成为生态环境优良、产业结构合理、综合实力雄厚、人民生活富裕,繁荣、文明的现代化垦区。
垦区实现农业现代化分两步走。
第一步,从2001年至2005年为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结构优化阶段。主要通过产权制度改革、科技兴垦和战略性结构调整,把目前比较薄弱的养殖业、特色种植业品质调优、品种调特、市场调大;把二、三产业以及非国有经济总量调强、比重调高,大幅度提升经济总量,提高经济总体效益。到2005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43亿元,年均增长10.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5万元,粮食生产能力950万吨,粮食加工转化率达到60%,人均纯收入 5 500元,三次产业比例由2000年的57:16:27,到2010年达到45:22:33。二道河等32个农场(占垦区农场总数的31%)、300余个规模效益队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完达山乳业、北珠米业、北大荒酒业等一批企业建设成现代企业。
第二步,从2006年至2010年为经济跨越发展阶段。主要通过大力发展食品工业和服务业,延伸农畜产品加工的产业链,大幅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加工增值,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到201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32亿元,年均增长12.2%,人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7万元;粮食生产能力1 000万吨,粮食加工转化率达到75%,人均纯收入8 800元,三次产业比例达到35:27:38。垦区103个农牧场中90%以上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垦区到2010年的经济发展指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人民币432亿元,年均增长12.2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民币2.7万元;利润总额人民币35亿元,上缴税金人民币15亿元;农场人均纯收入超过人民币8 800元;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 000万吨,提供商品粮875万吨;粮食加工总量750万吨,粮食转化率75%;畜牧业占农业的比重为36%;农业机械化率达到9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农业劳均增加值人民币7.5万元;农业劳均生产粮食45吨;每公顷耕地农业增加值人民币7 500元。
《规划》在“实施篇”中提出,实现农业现代化,要“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战略性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体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构建适应垦区农业现代化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走跨越式发展之路,实施六大战略(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科教兴垦战略、开放开发战略、信息化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城镇化带动战略),加快“四业”(食品工业、畜牧业、绿色食品业和服务业)发展,加速“三化”(产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进程。确保2010年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这就是“6431”工程。
《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建设规划》是垦区“十五”规划的子规划,又是核心和重点部分,是指导垦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纲领性文献。
2001年6月和8月,中国农学会、中国农业专家咨询团分别组织有关专家和学者,分两批对宝泉岭、红兴隆、建三江、牡丹江4个分局26个农场的农业现代化建设、湿地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进行了考察调研,围绕三江平原特别是垦区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协调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作用和对策等进行了专题研讨。
8月19日,三江平原(垦区)现代农业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哈结束。出席研讨会的著名专家学者有:全国人大常委、中国农学会会长洪绂曾,中国农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农业专家咨询团主任委员卢良恕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李里特教授,科技部原副部长韩德乾,东北农业大学教授马建章院士、蒋亦元院士,水利部松辽委水利专家陈明致院士等。
专家、学者们发言指出,黑龙江垦区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参与国际竞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三江平原农业资源高度富集,天然条件优越,而且垦区已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集团化运作与组织化程度高,产业化、现代化发展势头强劲,具有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利条件。专家们形成的建议由中国农业专家咨询团向党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进行了专题汇报。
第二节 农业经济进入可持续发展时期
2005年——“十五”最后一年,黑龙江垦区粮食总产首次跃上200亿斤新台阶,实现总产205.3亿斤。提前五年完成了《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建设规划》制定的到2010年规划完成的奋斗目标。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记录。
2005年12月7日,农业部向全国发出《关于表彰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粮食总产突破200亿斤的通报》。《通报》指出,黑龙江垦区粮食产量跃上200亿斤的新台阶,是“一次历史性跨越,既充分体现了黑龙江垦区作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粮食安全基地的重要作用,又为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6年——“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垦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226.4亿斤,为国家提供的商品粮突破200亿斤,粮食商品率达到89.1%。这又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
从1947年开始,历经北大荒人整整60年的艰苦奋斗,至1996年垦区实现粮食总产143.2亿斤、商品量达到一百亿斤。而从1997至2006年,仅在10年间,垦区为国家提供的商品粮就实现了第二个一百亿斤。这标志着黑龙江垦区的粮食生产进入了高产、稳产发展时期,垦区的农业经济进入了可持续、又好又快发展时期。
经过60年的探索与实践,黑龙江垦区形成了一套具有农垦特色的系统的农业经济体系。广义上的垦区农业,即垦区“大农业”,分为种植业、农业机械化、农田水利、林业、畜牧渔业、种子、科技、绿色农业和农业风险等;狭义的垦区农业,是指种植业。
近20年来,尤其“十五”时期,垦区农业进入新的发展历史时期。垦区农业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农业改革不断深化。全面兴办家庭农场,打破了传统的经营体制,创建了以“四到户、两自理”为特点的“大农场套小农场”双层经营体制,家庭农场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主体,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积极性。二是化学除草在全国领先水平。1978年大面积大豆田使用除草剂,垦区大豆田除草问题得到解决。1985年垦区农业航空实验站的成立和迅速发展,有效地保障了化学除草技术在各作物上普遍推广应用,基本解决了水旱田主要作物的杂草危害。研究总结出一整套水旱田化学除草综合技术,药械使用、维修、调整规程,航化低容量喷洒除草剂技术,以及预防药害措施等。三是提前实现一百亿斤商品粮基地建设项目。从1991年开始实施的一百亿斤商品粮基地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3.66亿元,完成中低产田改造141.3万公顷,开荒及修复耕地1.3万公顷,旱田改水田62.5万公顷。配套推进了农田水利、购置农业机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旱育稀植“三化”栽培技术。1996年实现粮食总产143.1亿斤,提供商品粮110.5亿斤,比2000年项目达产期目标分别增长15.3%和22.7%,提前4年完成一百亿斤商品粮基地建设项目指标。四是种植业结构调整得到显著成效。1991年开始,实施“以稻治涝”战略,大力开发水稻,使水稻面积由1985年的2万公顷,发展到2000年达67.7万公顷,占总播种面积34.2%,打破了长期以麦豆为主的种植业结构,顺应了自然规律,变低产田为高产、稳产田。1995年以后,以调整农作物品种、质量结构为突破口,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2005年垦区已建设优质专用品种生产基地183.5万公顷,占粮食总面积的96.1%。2000年以后,以构建粮、经、饲三元结构为突破口,进一步推进种植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饲料饲草作物,发展绿色食品。2005年高效经济作物面积20.8万公顷,饲草面积2万公顷,分别占总播种面积的9.6%和2%。五是全面推进模式化栽培、标准化管理。垦区种植业以优质品种为核心,良种、良法配套,农艺、农机结合,总结制定和实施10项各作物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同时把农机标准化的经验延伸到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推进全作物、全面积、全过程、全方位的农业生产标准化,使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到65%,水稻旱育稀植“三化”栽培技术模式,从1999年以来公顷产量稳定在7 500公斤以上。2005年达到7 776公斤。大豆在三垄栽培的基础上,推广“两密、一膜、一卡”栽培技术模式,大豆公顷产量2000年2 336公斤,2003年提高到2 508公斤水平,2005年达到2 596公斤。玉米推广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模式和行间覆膜、原垄卡栽培技术模式,玉米公顷产量1998年为6 023公斤,2001~2004年提高到6 500~6 800公斤,2005年达到7 294公斤。小麦东部推广海林模式,西部推广九三模式,到2005年达到4 358公斤。六是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北大荒米业集团,2003年与12个基地农场签订合同面积33.3万公顷,占水稻总面积50%,拉动6.5万个家庭农场,年增收益1.05亿元。九三丰缘粉业集团,1998年投资60万元购进优质小麦品种,加快小麦原料品质改良。2000年,集团与10个农场签订优质原料基地建设协议,实行订单制,优质优价。2005年,拥有基地农场12个。牵动省内外基地20万公顷,实行专品种种植,按强中弱筋分别为30%、40%和30%的比例加工,生产的产品进一步适应了市场需求。2005年北大荒麦芽集团,拥有5 700户、5.3万公顷的比较稳定、标准化原料基地,年产优质大麦15万吨,保证了集团生产所需原料。七是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培育了一批绿色食品生产基地,2005年绿色食品种植检测面积46.6万公顷,有机食品基地3万多公顷,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证面积153.2万公顷,创建全国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20个。八是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取得新成绩。2005年建成和完善总局级科技园区60个,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带3 000公里,并将90万公顷的水稻、玉米、大豆良种推广项目纳入各级科技园区、科技示范带建设中。九是农业增产,企业增效,职工增收。垦区农业实现了持续跨越式发展,粮食总产量连续登上1997年的800万吨、2004年的900万吨、2005年的1 000万吨的三个台阶。2005年,总播种面积215.6万公顷,粮食总产量达到1 026.5万吨,粮食单产5 389公斤,提供商品粮904.4万吨,商品率88.1%。
第三节 实施农业种植业结构第三次战略性调整
垦区第三次种植业结构调整2000年启动,以构建粮、经、饲三元结构为突破口,重点发展特色、高效经济作物和饲草饲料作物。
2001年8月,在红兴隆分局召开垦区农业结构调整现场会。会议认为,垦区农业结构调整已形成百花齐放、争奇斗妍之势,尤其是红兴隆分局起步快、抓得实、工夫深、成效大,在农业结构调整上走在了全垦区的前列。会议决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垦区农业结构调整的总体目标是:面向市场需求,依靠科技进步,在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区域布局的前提下,积极调整种植业产品结构,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大力调整大农业内部结构,加快发展以“两牛”为主的畜牧业,构建垦区农业经济的“半壁江山”;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畜产品加工水平和效益;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向非农产业转移富余劳动力。这次会议,对进一步优化垦区农业结构,构造垦区经济发展优势,加快垦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动进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个时期,经济作物的发展沿路、沿边、围城、围矿经济为重点,以订单农业为保障,形成“一场一品、一队一品”的格局,棚菜、瓜果、白瓜子、小杂粮、花卉、中药材等经济作物得到很大发展。2000年经济作物面积14.9万公顷,饲草1.4万公顷,2003年经济作物面积增加到22.9万公顷,2005年经济作物面积增加到36.2万公顷,饲草4.4万公顷。垦区经济作物发展最快的红兴隆分局,2003年经济作物面积达到13.5万公顷,占旱田作物面积 的48.4%,经济作物总产值达9亿元,占种植业总产值的35.7%,总效益达3.8亿元。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的格局正在形成。东部宝泉岭、红兴隆、建三江、牡丹江分局注重发展优质水稻、高油大豆、优质白瓜子等生产,占全垦区比重优质水稻占92.1%、高油大豆占61%、白瓜子占84%。北部北安、九三分局注重发展生态农业、旱作农业,亚麻占全垦区得82.2%,芸豆占84.2%,优质大麦占63%。哈尔滨、齐齐哈尔、绥化分局,侧重发展城郊设施农业、特色经济作物。哈尔滨分局设施农业发展较快。2005年建有现代化智能温室455栋,其中生产食用菌320栋,平均亩效益1万~5万元;生产盆花、草花苗40栋,亩效益1万~1.5万元;花卉60栋,亩效益1.5万~2万元;生产蔬菜35栋,亩效益0.75万~1万元。还有345栋钢骨架大棚,其中种菜、瓜果,亩效益在6 000~9 000元;种葡萄、花卉亩效益也在1万~1.5万元。
“十五”时期,垦区的种植业实现了持续的增产增收,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垦区的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的基础地位更加牢固,达到生产增效、职工增收的好效果。
2004年,总局统计局调查队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对垦区20个社会经济调查场中从事种植业生产的300余户调查户四大粮食作物生产成本与效益进行了调查。调查的四大粮食作物是指在垦区生产的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四种主要作物,调查作物的亩产量是各调查户产量的加权平均数,并与调查户上报的成本与效益相匹配。调查期限是从本轮农作物备耕生产开始到当年的11月底前止。调查的价格是从本轮农作物收获上市之后到当年11月底前止的这段时间里,调查户实际销售价格作价格调查依据。调查的结论是:“四大粮食作物生产效益猛增。”
这次调查显示,占垦区全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2.1%的四大粮食作物,生产亩利润加权平均达到218.3元,是自1998年农调队开展主要农产品生产成本调查以来效益最好的年头,比上年增加125.1元,增长1.34倍。其中,水稻亩利润达到373.1元,比上年增长2.2倍;小麦亩利润达到73.8元,由上年亏损转本年盈利,比上年增加143.3元;玉米亩利润达到149.1元,比上年增长63.6%;大豆亩利润达到115.1元,比上年增长10.9%。
垦区种植户收入大幅度增长主要得益于以下因素:一是2004年初中央1号文件,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种地的积极性;“一免两补”政策使垦区全口径免交近3亿元的农业税,种植户分别获得约3.65亿元的粮食直补和1.83亿元的良种补贴。经匡算,直接交到种植户手中的“两补”现金每亩平均约20元,这样垦区种植四大粮食作物平均亩纯收入达到238.3元。二是我国经济步入新一轮高速增长期,对粮食需求增加,而国内粮食库存持续减少,进而拉动国内粮食价格上涨。三是春播土壤墒情较好,秋季霜冻向后推迟,农作物生长期普遍延长,粮食作物平均亩产达到333公斤,比上年提高12.1%,突破垦区历史单产最高纪录。四是粮食播种面积增加,种植业结构调整是种植户增收的主要原因之一。2004年,垦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2 813.8万亩,比上年增加272.9万亩,增长10.7%;高产高效作物水稻、玉米面积合计达到1 367.4万亩,比上年增加305.8万亩,增长28.8%。由于水稻、玉米亩利润比上年分别增长2.2倍和63.6%,极大地拉动综合亩效益的提高。五是垦区近几年连续减少管理费用开支,常年坚持种植业斤成本逆控,农业管理和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农业投入逐年加大,农业装备增强,耕地质量得到改善,农业互助保险事业的迅速发展和对种植户保护力度的加强,以及耕地承包费用近5年来增减变动比较小,基本保持在5%以内。这些有利条件的综合作用,为垦区种植户的增产增收提供了有效保障。
第四节 推行农业标准化
农业标准化是促进垦区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产业化经营,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保证。
多年来,尤其是自2000年以来, 垦区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发展,用工业化的生产经营方式经营农业,紧紧依托规模化、机械化和组织化程度高等优势,把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转化为标准,将农业标准化应用到农牧业生产各个环节,标准化覆盖率达100%,农业标准化的实施,加快了垦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业标准化已成为垦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一、从源头抓起,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
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是从源头上实施农业标准化的重要基础,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保证。到2005年,在农业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上分别制定了各项标准319项,其中已备案的行业标准11项,黑龙江地方标准8项,企业标准300项。
重点是建立健全“四全”农业生产标准。一是全作物农业生产标准。制定了种子研发、良种繁育、种子检测、加工、仓储和供应,水稻、大豆、玉米、小麦、大麦、经特作物栽培模式和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等20余种生产操作规程。二是全面积农业生产标准。按照优势区域布局,在3 200万亩耕地六个积温带上,制定了耕作、轮作、施肥、植保、灌溉和良种等全面积的技术标准。三是全过程农业生产标准。针对春播、夏管、秋收等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制定了80余项农时、机械状态、从业人员、作业质量、田间作业、田间管理、收获和农机管理等全过程的生产标准。四是全方位农业生产标准。按照产前生产环境标准、产中农业生产资料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及产后收获储运包装标准,制定了农业、粮食整理和农产品加工等全方位的生产标准。
二、从基础做实,推进农业标准化到位
夯实基础,强化基地建设,是保证农业标准化落实到位的关键。垦区重点从种子、农艺、农机、加工和从业人员素质等几个基础环节入手,做到“六个坚持”:
(一)坚持统一供种标准化。以种业育、繁、加、销一体化经营为目标,推进良种繁育、区域(生产)试验、机械加工和质量检验的标准化。积极与世界排名第四的法国利马格兰种业集团合作,以北大荒种业集团和农垦科研育种中心为依托,建立以农户为载体的育繁基地,实行专品种区域化布局、基地化生产、工厂化加工、纯品种销售、产业化经营,实现了种子统一生产、统一加工、统一检验、统一包衣、统一标志、统一标准化供种。垦区生产用种标准化机械加工率、种子包衣率、统一供种率已达100%,均高于全省30~40个百分点。垦区已建立起种子营销网络,近400个网点,覆盖东北三省一区、辐射全国。到2005年,垦区年均销售各类作物原种、良种近26万吨,向农村辐射供种8万吨,销售额达5亿元。
(二)坚持农艺措施标准化。以“主攻单产、提高品质、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为突破口,实施良种良法配套、农艺农机结合的农业标准化。在农时上坚持标准。在农时上强调抢前抓早,以早动争主动。在整地上坚持“秋雨春用”、“春旱秋防”,做到麦茬不整9月地、不起9月垄,100%达到播种状态;大田和经特作物100%达到秋起垄;原垄卡种做到垄型保持完好。在播种上小麦做到4月15日前完成播种,大豆、玉米做到5月15日前完成播种,水稻不插5月26日秧。在耕作上突出“松耙”。大力推广以深松为主,垄、平、卡相配套,松、旋、耙相结合的蓄水保墒新耕作制度。在栽培上建立模式。按照优势区域布局,依据不同作物、土壤类型、气候条件、品种特性等,选择不同的栽培模式。大豆以深松为基础,重点推广“两密一卡一膜”栽培模式。水稻以大棚育秧为基础,重点推广以叶龄诊断为核心的“三化一管”栽培模式。玉米以早熟专用品种为基础,重点推广“一卡一膜”全程机械化栽培模式。麦类以秋整地为基础,重点推广“一早两秋三高”栽培模式。
(三)坚持农机作业标准化。在管理上,强调“统”,实行“六统一”。即:农业机械统一管理和指挥、统一停放和保管、统一收费和结算、统一作业质量和验收、统一采购和供油、统一保养和维修。在田间作业上,坚持“严”,建立严格的检查、验收制度。凡投入田间作业的车辆,不经验收合格发证不准作业;在机车作业过程中或完成后,由农户参加的评定小组进行质量验收,对每台机车作业质量进行评定打分,双向得分在90分以上的按标准亩收费。
(四)坚持农业生产管理标准化。大力推进标准化建设,在提高农业生产管理生产水平上实现新突破。为加强垦区现代化农业建设,全面提升农业标准化水平,将农业标准化应用到农业生产春种、夏管、“三秋”关键环节,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增强垦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垦区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将2005年确定为农业标准化达标年,印发了活动方案,特制定垦区农业标准化达标年活动方案。重点内容为:一是“完善一个体系”,即: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完善农业标准化各项规章制度。主要是做到“四全”:全作物、全面积、全过程、全方位农业生产标准;二是做到“六个坚持”, 即:坚持统一供种标准化;坚持农艺措施标准化;坚持田间作业标准化,坚持农业生产管理标准化, 坚持农产品加工标准化, 坚持从业人员素质标准化。三是抓好“三个环节”,即:春种、夏管、“三秋”。采取“四看”办法,春种看质量、夏管看长势、“三秋”看准备、全年看标准。要求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农业标准化达标年活动方案,明确本单位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重点,成立专门机构,确定专人负责,确保农业标准化年活动扎实开展,取得实效。同时发挥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的作用,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的建设要与种子生产、模式化栽培、新技术推广、特色农业相结合,使之逐步成为育种家的擂台,企业家的舞台,职工课堂,领导的指挥部。在全面落实农业标准化技术规程方面,做给职工看,带领职工干,全面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
(五)坚持农产品加工标准化。垦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共制定了22个系列153个品种的生产技术标准,在原料生产、产品加工、产品包装、产品销售上实现了标准化。完达山已成全国驰名品牌,九三油脂已成为国内非转基因大豆制品、安全食品的旗帜,北大荒米业已成为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的代表,九三丰缘粉业、北大荒麦业已成为专业食品制造企业的主要供应商。龙头企业的各项标准的制定和完善,提高了垦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六)坚持从业人员素质标准化。在人才培训、科技示范、操作技能上,推进人员素质标准化。对各级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进行以会代训或不定期培训,要做到“三个”直接(技术人员直接到户、科技成果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和“四个一”培训(一张技术培训卡、一张成本逆控卡、一张主推技术明白纸、一本综合技术手册),方便种植户掌握和使用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做到领导者明白,技术人员掌握。对家庭农(牧)场实行全员、全过程培训,做到冬训与夏训、室内与田间、阶段与全年相结合,提高了农牧户标准化知识和操作水平。特别是对农机驾驶员要求做到“四懂四会”,即:懂机械原理、懂机械构造、懂农艺知识、懂法规;会驾驶操作、会调整、会保养、会维修。利用各种媒体宣传普及标准化知识,专门摄录了垦区农业生产标准化等大型专题片进行广泛宣传。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在9个分局分别建立百亩试验田、千亩展示田和万亩展示区。
三、从管理入手,保证农业标准化实施
实施农业标准化,提高农业核心竞争力,贵在目标落实,重在强化领导。为确保农业标准化落实到位,垦区各级把实施农业标准化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做到“六个加强”:
(一)加强组织领导。围绕任务和目标,实施“一把手”工程,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制定阶段考核制度,落实到有关部门,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图、档、卡、册、牌,实行规范化管理,为推进农业标准化的生产向纵深发展提供可靠保证。总局对分局、分局对农场,制定了70余条考核标准,层层分解,狠抓落实。按生产阶段进行检查验收,考核结果与农场领导班子年薪挂钩。垦区各级实施农业标准化,做到了“拉下脸、瞪大眼,一点不能差,差一点也不行”。
(二)加强农业管理。对引进的新品种、新肥料、新农药、新机械,都必须经总局联网试验,取得认证资格,使用技术成熟,并制定生产技术标准,方能推广应用。对推广的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措施、新农具,均加强培训,确保各项技术标准落实到位。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重点提供结构调整、农业技术、市场需求、产品标准与价格等信息。
(三)加强制度建设。以农业标准化为核心,通过建立新的麦—经(玉)—豆三区或四区轮作体系,完善轮作制度;通过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完善耕作制度;通过标准化供种,完善良种制度;通过建设区域预警站和农药安全监测,完善植保制度;通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完善施肥制度;通过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完善灌溉制度。通过完善这“六大”制度,明显提高了农艺措施到位率、田间作业质量达标率、农产品优质率。
(四)加强标准监督。坚持队务和账目公开,实行监督机制。按照规定的标准,在各项作业中,由质量评定小组检查验收合格后,才能签字结算。因落实标准不力,造成的损失还要予以赔偿。
(五)加强成本逆控。良种良法配套、农艺农机结合,实施农艺措施标准化。按照生产作业标准,确定目标成本,在合理投入和保证作业质量的前提下,按不同生产阶段实行成本逆控。采取“原垄卡种”亩降低成本20~25元;测土配方施肥亩节本3~4元,提高产量增效8~12元;深松耙茬亩节约成本7~10元。以上三项措施每年节本增效2亿多元。
(六)加强检验检测。为全面实施农业标准化,总局制定出台了《垦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配套出台了《垦区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建立了农垦科学院、八一农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从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农业生产过程、包装标志和市场准入等五个环节上,加强标准管理,进行有效监控,产品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确保了产品安全。
第五节 农业新技术自主创新及推广
一、十大自主创新农业新技术模式
垦区农业生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粮食单产稳定提高,产品质量不断提升,粮食总量、商品率不断创历史新高,得益于垦区广大科技人员,注重农业科技创新。坚持引进消化与自主创新结合,研究与推广结合,农业、农机结合,良种、良法结合配套,推广了一批又一批具有垦区特色的现代农业新技术。自主创新技术具有针对性强、适应性广、效益好的特点。以下为对全省、全国影响力较大的十项创新农业新技术。
(一)水稻旱育稀植“三化”栽培技术 。1991年,垦区水稻专家徐一戎带领垦区水稻科技人员,总结在推广普及旱育稀植过程中,存在的“旱育不旱”、“稀植不稀”等问题,提出了以旱育秧田规范化、旱育壮苗模式化,本田管理叶龄指标计划化为主要内容的旱育稀植“三化”栽培体系。1994年列为农业部丰收计划推广项目,在垦区全面推广。在旱育稀植“三化”栽培技术的推动下,垦区水稻超常规发展,到2000年垦区水稻面积扩大到67.7万公顷,单产提高到7 813公斤,比推广前的1994年水稻面积增加4.3倍,单产增长38.4%。
(二)大豆三垄栽培技术。“六五”期间,八一农大多学科专家联合攻关,研究组装了大豆三垄栽培技术,即垄底、垄沟深松,垄下分层深施肥,垄上双条精点。“七五”期间,每年推广应用面积在55万公顷以上,大豆公顷产量比“六五”平均增产508公斤,增长41.6%,推进了垦区大豆生产的发展。在三垄栽培技术的基础上,研究开发了大豆行间覆膜、大垄密、深窄密等新型高产栽培技术。行间覆膜栽培技术:是一项抗旱、增温、提质、高产的栽培技术。分为平播行间覆膜和垄作行间覆膜两种,2004年推广40万公顷,单产3 740公斤以上。垦区东部以垄作行间覆膜为主,西部以平播行间覆膜为主,单产比三垄栽培增产30%以上,在干旱严重年份,增产达50%。
(三)种子包衣技术。由八一农大刘惕若教授开发研制成果,该项技术集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于一体,不仅可以防病治虫,还有壮苗、除草和增产作用。从1993年起,在大豆上运用40万公顷,现在旱田作物得到全面普及。比常规药剂拌种,防治大豆病虫害效果提高70%以上,单产提高12%~23%。
(四)飞机低容量喷洒技术。1986年总局农业航空站马德全主持研究的成果。明确了化学除草、防病杀虫、追施叶面肥等作业的单位喷液量和雾滴密度。应用低容量喷洒技术,可提高作业工效和效果,降低作业成本,减轻用户负担。
(五)化学除草技术。1977年垦区在国内率先引进除草剂,1978年在大豆田大面积应用。由王险峰主持,经多年试验研究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旱田化学除草技术,有效地抑制了农田杂草危害,粮食平均增产10%~20%,为农业增产增收发挥了重大作用。199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内容是:大豆田化除以土壤处理为主,扩大秋施药,播后苗前施药和混土施药方法;混土施药在干旱条件下可获得稳定药效;茎叶施药,选择适宜的喷液量,喷洒时间配合施用增效剂等10余项技术。
(六)农产品富硒技术。硒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我国72%的国土面积缺硒。普阳农场丁大忠自80年代开始,研究粮食作物补硒技术,通过作物吸收把有毒的无机硒转化为无毒的有机硒,经加工生产富硒食品。该项技术获国家专利。
(七)少耕节能,保护性耕作技术。在1952年,九三科研所谢民泽提出耙茬耕法,经10年50多项试验,平均增产10%以上。宝泉岭农场在耙耕法的基础上,增加了深松环节,加深耕作层,使耕地土壤有较厚的活土层,增强了蓄水保肥能力,公顷整地费用由翻耕法的339元下降到199.5元,减少41.2%,公顷减少耗油22.2公斤。目前垦区已经形成垄作与平作结合,翻耕、深松、耙茬、原垄卡相结合,耕作改制与秸秆还田、培肥地力相结合,适应不同生态区域的少耕节能,保护性耕作制度。
(八)测土施肥技术。海伦、红光农场自1980年开始实施小麦测土施肥。以差减法理论为指导,以计划产量为指标,小麦需要养分量、土壤可供给养分量、人为施入肥料量等因素为依据,科学配置化肥品种结构、施肥量、施肥次数、施肥时期的科学施肥方法,可增强施肥科学性,减少盲目性。红光农场开展测土施肥以后,粮食公顷产量由1979年的1 702.5公斤提高到2000年的4 387.5公斤,增长1.6倍,平均公顷减少化肥投入30公斤。
(九)叶面施肥技术。1985年总局农航站成立以后,航化作业的发展,为增施叶面肥,扩大微肥的使用创造了有利条件。多年推广应用实践表明:增施叶面肥不仅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有效途径,而且是一种投资小、效益大、增强抗性、促进早熟、实现增产、提质、高效的科学施肥方法。一般喷洒两次叶面肥,粮食增产10%~20%,瓜果蔬菜可增产20%~30%,维生素C、糖分、氨基酸含量明显增加,叶面肥的肥料利用率是土壤施肥的6倍,投入产出比是1∶10~2∶0。
(十)秸秆还田,培肥地力技术。20世纪70年代初,八五四农场研制成功麦秸粉碎抛撒器,使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成为垦区大面积培肥地力的重要途径并形成了制度。从1980—1995年的15年间,累计秸秆还田面积达876.8万公顷,使130多万公顷旱田耕地,平均每2~3年培肥一次的水平,提高了耕地质量,改良白浆土,改善了垦区农业生产环境。据调查粮食平均增产10%以上,15年累计增产粮食15.6亿公斤。
二、新技术推广
垦区新技术推广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针对各个不同时期农业新技术发展的进展,动态性、阶段性地调整新技术推广的项目和目标,保证垦区的农业新技术始终站在全省乃至全国最前沿。2006年垦区推广农作物十大栽培模式及十项新技术:
十大栽培模式:
1. 水稻“三化一管”栽培模式:“三化”,即:品种优质化、壮秧模式化、全程机械化;“一管”,即:突出水稻叶龄诊断计划管理。以水稻主茎叶龄来表达水稻的生育进程,以水稻的叶龄进程保证安全抽穗期,以主茎叶龄为指标实施农艺措施。垦区通过推广水稻“三化一管”栽培模式,水稻平均亩产达560公斤,增产12%,亩增效益108元。
2. 大豆“两密一膜”栽培模式。“两密”,即:大垄密和深窄密;“一膜”,即:行间覆膜。大豆“大垄密”栽培主要采用优质品种,大垄宽台密植,垄底深松,垄体分层深施肥,垄上精量点播等综合配套技术。此项技术比“三垄栽培技术”增产25%~30%,亩增效益80~110元。 大豆“深窄密”栽培主要采用矮秆品种,推广深松、分层施肥、窄行密植、精量点播等综合配套技术。一般条件下大豆“深窄密”栽培比三垄栽培技术增产15.8%,亩增效益54.8元;高产条件下大豆“深窄密”栽培比三垄栽培技术增产30%左右,亩增效益110元左右。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平作行间覆膜,在秋整地达播态的基础上,采用大豆覆膜机可一次完成覆膜、播种、施肥、镇压作业,比三垄栽培技术平均亩增产20%左右,亩增效益70元左右。另一种是大垄垄上行间覆膜,在秋整地、秋起大垄、秋深施肥镇压越冬的基础上,采用大豆垄上行间覆膜播种机,进行覆膜、播种、施肥、镇压等作业,及时中耕深松、化控防倒,叶面追肥促熟增产,比三垄栽培技术增产25%左右,亩增效益80元左右。
3. 小麦“一早、一灌、两秋、三高”栽培模式。“一早”,即:适时早播种;“一灌”,即:适期灌好丰产水;“两秋”,即:秋整地、秋施肥;“三高”,即:高密度、高肥量、高标准。其技术要点是选用半矮秆、耐密植、抗倒伏、丰产性强、品质优良的中早熟品种,通过秋季精细整地、秋深施肥、达播状态越冬、种子精选后秋季包衣等,实现高产、优质、高效。通过推广此模式,垦区小麦平均亩产330公斤,较常规栽培平均亩增产42.2公斤,提高12.8%,亩增效54.8元。
4. 玉米“一卡一膜”栽培模式。“一卡”,即:大豆原垄卡种玉米,以保护性耕作为手段,落实节本增效和成本逆控等措施,实现高产、优质、节能、高效的栽培技术。其技术核心是以全程机械化种、管、收为手段,选用中早熟优质品种,深松耙茬、合理密植,科学施肥,适时管理,实现节本、增产、增效。此项技术平均亩产512公斤,较常规栽培平均亩增产47.6公斤,提高10.2%,亩增效62元。“一膜”,即:大垄垄上行间覆膜。选用优良品种,采取秋整地、秋起垄、秋深施肥、镇压越冬。第二年春季采用玉米垄上行间覆膜播种机进行覆膜、播种、施肥、镇压一次性作业。该技术是一项具有增温、保墒、集雨、抗旱、提质、省工、管理方便,高产高效、抗灾稳产高产的创新栽培技术。通过推广此项技术,平均亩产603.5公斤,较常规栽培平均亩增产132公斤,提高25%左右,亩增效170元左右。
5. 南瓜“大垄机械行间覆膜”栽培模式。秋整地,秋起大垄,垄距130或140厘米,苗带60厘米,膜外双条播种,单行穴距95~100厘米,一次性完成施肥、覆膜、播种、镇压等多项作业。具有省工、省时、省力,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的特点。通过推广此项技术,平均亩产75公斤左右,较常规栽培平均亩增产15公斤,提高25%左右,亩增效135元左右。
6. 亚麻“优密宽”栽培模式。“优”,即:推广优质品种;“密”,即:合理密植,创造高产群体,一般公顷收获株数1.8万~2万株;“宽”,即:采用宽苗带播种,改变原苗带宽2厘米左右,扩大到4~5厘米,促进种子分布均匀,实现高产高效。通过推广此项技术,平均原茎亩产330公斤,较常规栽培平均亩增产60公斤左右,提高20%左右,亩增效115元左右。
7. 芸豆“卡、精、深”栽培模式。采用秋整地、秋起垄,有条件最好秋起垄包肥,春天实行垄上卡种。前茬作物有深松基础的,也可以在前茬作物原垄上卡种。采用垄上精量点播,分层深施肥等相配套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通过推广此项技术,平均亩产210公斤,较常规栽培平均亩增产32 公斤,提高17.9%,亩增效84元。
8. 甜菜“两选、三标、五及时、一短”栽培模式。“两选”,即:品种选择和土地选择;“三标”,即:播种要标准、密度要标准、施肥要标准;“五及时”,即:及时查田补种、及时防治跳甲、及时间苗除草、及时深松中耕、及时防治病虫害;“一短”,即:起收到销售时间要短。通过推广此项技术,平均亩产3 500公斤左右,较常规栽培平均亩增产583公斤,提高20%,亩增效175元左右
9. 大麦“2231”栽培模式。为“两保、两合理、三防、一适时”。“两保”,即:保证整地质量、保证播种质量;“两合理”,即:合理密度、合理施肥;“三防”,即:防病、防旱、防倒;“一适时”,即:适时收获。通过推广此项技术,平均亩产358公斤,较常规栽培平均亩增产52公斤,提高17%,亩增效78元
10. 马铃薯“1234”栽培模式。此模式为“一优、两大、三全、四结合”栽培模式。“一优”,即:选用优良品种和种薯,通过建立脱毒种薯繁育基地,保证种薯质量;“两大”,即:大机械整地、大垄栽培;“三全”即:全面积健身防病、全面开展科技攻关、全程机械化;“四结合”,即:农机农艺结合,良种良法结合,基肥、种肥、叶面肥结合,田间管理与化控结合。通过推广此项技术,平均亩产3 000公斤,较常规栽培平均亩增产700公斤,提高30%左右,亩增效130元左右。
十大新技术:
1. 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深松耙茬、秸秆还田的基础上,采取平作与平播,免耕与少耕,原垄卡种与保护性栽培,农艺与农机相结合的技术。该项技术可提高粮食产量15%左右,亩增产粮食46公斤,亩增效70元左右。
2. 行间“覆膜”技术。采用伏秋整地、深松耙茬、适时早播、精密播种、立体施肥、适当降密、健身防病等综合机械化配套技术,以大豆、玉米、经济作物为主扩大行间覆膜。该项技术可提高粮食产量25%左右,亩增产粮食100公斤左右,亩增效150元左右。
3. 节水灌溉技术。以建立土壤水库为基础,突出耕作、增雨、灌溉抗旱作用,扩大保水剂、膜下滴灌等抗旱新技术,实现高产稳产。该项技术可提高粮食产量20%左右,亩增产粮食60公斤左右,亩增效100元左右。
4. 水稻叶龄诊断技术。在水稻“器官同伸理论”与“叶龄模式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水稻栽培创新技术,使传统的种、管、收流程式栽培技术,发展成为按叶龄诊断、预测、调控的栽培技术体系。该项技术可提高粮食产量15%左右,亩增产粮食80公斤左右,亩增效150元左右。
5. 水稻旱育壮秧技术。以提高床土质量(酵素有机肥)为基础,以培育壮秧为目的,集中大棚、秋作高床、调酸消毒、盐水浸种、破胸精播、严格温度、肥水调控、除草防病、标准操作的旱育壮秧新技术。应用该项技术可比湿润育苗或水育苗提高粮食产量30%以上,亩增产粮食110公斤以上,亩增效200元。
6. 水稻机械分段收获技术。采用“扩池缩埂、横插竖割、机械配套、把握天时、完熟割晒、机割机拾”的方式。该项技术可提高粮食产量5%左右,亩增产粮食30公斤左右,亩增效50元左右。
7. 大豆根瘤菌应用技术。以生物固氮,减少氮肥投入为重点,在剂型选择、平衡施肥、农机配套上进行技术突破。该项技术可提高大豆产量10%左右,亩增产18公斤左右,亩增效30元左右。
8. 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以优质粮食作物和高效经济作物为重点,在水稻叶鞘腐败、大豆菌核、亚麻根腐、白瓜疫病综合防治和蔬菜害虫的生物防治上进行技术突破。该项技术可提高粮食产量12%以上,亩增产粮食40公斤以上,亩增效60元以上。
9.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以作物需求全面营养为重点,要在施肥参数确定上进行技术突破。在作物营养上大、中、微量元素相配合;肥料选择上有机、无机、生物三位一体;施肥方法上土壤和叶面相结合。该项技术可提高肥料利用率3%~5%,可节本增效30元以上。
10. 航化作业技术。以健身防病、提质增效、促熟增产为重点,在航化技术、作业区划、作业管理上进行技术突破。积极扩大航化作业范围和服务领域,充分利用飞机航化作业速度快、效率高、抢农时的特点,发挥飞机航化作业的优势和潜力。积极研究飞机增雨技术,不断扩大飞机增雨面积。该项技术可提高粮食产量10%以上,亩增产粮食35公斤以上,亩增效50元以上。
通过实施模式化栽培,推进农业标准化和广泛应用农业新技术,垦区主要农作物增产显著。根据黑龙江省2005年统计年鉴分析,垦区粮食平均单产359.3公斤/亩,地方粮食平均单产214.9公斤/亩,垦区比地方高出144.4公斤/亩,增产67.2%。其中,水稻平均亩产达518.4公斤,比地方高出159.4公斤,增产 44.4%,亩增效益286.9元。大豆平均亩产达173.5公斤,较地方高出64.2公斤,增产58.8%,亩增效益128.4元。小麦平均亩产290.6公斤,较地方高出89.3公斤,增产44.3 %,亩增效116元。玉米平均亩产486.4公斤,比地方高出164.7公斤,增产51.2%,亩增效214元。
发挥科技在农业现代化中的支撑作用
60年来,农垦科技在不断发展中,培育了一支能为农垦生产提供有效技术服务的优秀科技队伍,研究开发与示范推广了一批适用技术,积累了发展现代化农业科技的实践经验。截至2005年,农垦已拥有农业、工程、卫生、教育、科研方面科技人员46958人,完成科研成果1 800余项。垦区科技进步贡献率不断提高。“六五”期间科技进步贡献率51%、“七五”期间53%、“八五”期间56%、“九五”期间60%、“十五”期间达64.4%。在“十五”期间,垦区科技进步贡献率中,农业为65%,比“九五”增长2个百分点。其中种植业66.8%、畜牧业59%,分别比“九五”增长2.8个百分点和18个百分点。“十五”期间垦区工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60%,比“九五”增长6个百分点。
一、农科教紧密结合,发挥集成优势
垦区拥有从总局、分局到农(牧)场比较完善的科研创新体系、技术开发推广体系和科技管理服务体系。现有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和以农垦科学院为代表的17个科研所、4个省部级工程技术中心、9个技术推广中心、104个技术推广站、6个企业研发中心、2个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和8个省级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基地,拥有专业技术人员8.4万人。这种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和农垦科学院为主体的农科教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使生产、科研、推广和应用各环节紧密结合,形成了生产促科研、科研带生产的良性循环。期间获省长特别奖和省重大效益奖3项;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42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7项;共有95项科技成果获总局级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28项、二等奖39项、三等奖28项。共有168项科技成果通过总局级以上鉴定,其中有16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75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通过总局级以上农作物新品种审(认)定118个,其中通过国家农作物新品种审定6个,通过省农作物新品种审(认)定45个,总局审定67个农作物新品种。
一是研究推广先进的农艺技术。坚持农机农艺结合,良种良法配套,积极探索推广保护性耕作、测土配方施肥等“十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建立了大豆“两密一膜”、玉米“一卡一膜”等“十大”高产栽培模式。水稻专家徐一戎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取得了寒地水稻旱育稀植“三化”栽培技术、叶龄诊断技术、钵育摆栽、井水增温、侧深施肥等重大科技成果,并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使垦区水稻面积由1990年的87.6万亩,发展到2006年的1 309.2万亩,平均亩产由286公斤增加到521.5公斤。二是努力构建垦区科技创新体系。按照“科技与经济结合,科研选题与企业结合,科技人员与科技项目结合,科技人员收入与成果转化效益结合”的要求,进一步加大了科技体制创新的力度。以科研院所由事业单位转为科技企业为重点,逐步推进垦区科研单位向科技转企、科企联合、科技进企的方向发展,实现了产、学、研有机结合。在大麦品种繁育推广方面,红兴隆科研所和种子公司进行了战略重组,实现了研发、繁育和推广的优势互补,使该所选育的垦啤麦2号、3号优质大麦新品种得到迅速推广。目前,红兴隆科研所培育的大麦品种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等地的种植覆盖率已近100%。在种子加工处理方面,八一农垦大学刘惕若教授等一批科技人员历经8年的创新实践,研制开发出了适合本地的农作物种衣剂,并通过组建加工厂使这项技术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种衣剂的年生产能力从建厂初期的38吨发展到2006年3 000多吨,累计推广面积达3亿多亩,创社会经济效益达100亿元。三是探索建立科技多元投资机制。为加大科技管理的创新力度,实行了课题制和课题招标制,建立了以市场评价为主的科技成果评价奖励机制,基本实现了科技管理服务网络化和现代化,科技投入力度也不断加大,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机制,使企业正向科技投入主体和科技创新主体转变,垦区每年投入科技经费近亿元。目前,垦区有近千家中小型企业和个体民营企业与科研单位或大专院校联合,创立民营科技企业66家,年产值达1.03亿元,高新技术企业年产值已达5.53亿元。
二、自主创新与集成创新相结合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近年来,垦区科技人员通过对国外农机技术的钻研和消化、吸收,自行研制出一批适合垦区农业生产特点的先进技术和科技成果,如粮食处理工厂化成套设备、大型喷灌机、水稻快速插秧机及其他耕作机具等,取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20余项,开发出粮食产后处理机械产品20多个,为国内外设计安装全天候粮食处理中心210多处,粮食处理中心配套技术获省长特别奖和重大效益奖。总局通过专项补贴的方式,推动重大科技示范推广项目的实施。
一是实施优质水稻专品种种植生产技术示范项目。北大荒米业的28个生产基地实施优质水稻专品种种植项目,种植面积达到104.14万亩。项目基地均种植了优质水稻品种,实现了种植品种的优质化。二是实施北方寒地传统谷物收获机轴流滚筒改装水稻收获技术示范项目。共改造传统谷物收获机301台,改装后的机车,收获期可提前3~5天,作业时间每天可延长2小时,每天可多收水稻22.5亩,一个作业期可多收300~375亩。由于损失率降低,每亩可多收水稻28公斤,亩增收28元。三是实施青贮玉米优质高产配套技术示范项目。在垦区奶牛存栏3 000头以上的26个农牧场的项目区内,奶牛总存栏11.5万头,占垦区奶牛的63.03%;推广种植优质高产青贮玉米总面积24.45万亩,占青贮总面积的69.86%。四是实施寒地水稻稻壳育秧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寒地水稻稻壳育秧技术具有节土、降低成本、防止环境污染、培育壮苗的作用。实施这个项目,可节土60%~100%,壮苗率提高30%,增产10%以上,降低育秧成本20%~30%。每万亩稻田年利用稻壳300吨,节省床土1 125吨,节约费用1.8万~9万元。按不同生态区选择有代表性的7个农场,进行寒地水稻稻壳育秧技术示范推广,示范面积10万亩,利用稻壳3 000吨,节省床土1.125万吨,节约费用90万元。
实施了农作物优质品种选育经费后补助措施,共计投入400万元补助18个品种。选育出农作物新品种43个,累计推广面积80多万公顷。水稻自育品种覆盖率达92.8%,大麦自育品种覆盖率100%,大豆、玉米等作物自育品种覆盖率均达50%以上。 
“十五”期间,垦区承担了国家农作物原原种扩繁基地建设项目5个,新上建设项目3个,获得国家经费260万元,均已通过国家验收;上述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改善了科研育种条件,购置了部分科研仪器设备,增强了科研单位综合实力,加快了育种进程,繁育新品种30多个;加快了新品种向生产转化的速度,年均繁育原原种14万多公斤, 年均繁育原种700多万公斤, 年均繁育良种3 000多万公斤,年均推广面积达到1 400多万亩,年均新增产量9亿多公斤,年均新增社会效益10亿多元,年均增加职工收入8亿多元,年均繁种获直接效益为1 100多万元;培训农业职工2万多人次。
三、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能动作用,强化技术培训
垦区建立健全了独具特色的教育培训体系,现拥有博士后流动工作站3个,普通高等院校4所,中等专业技术学校2所,普通中学138所。目前,已为垦区培养大中专以上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近10万名。坚持全员培训,从领导干部到一般职工,从农场职工到外来农户,垦区每年直接参加培训的人员,占当年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力数的80%以上,有的农场培训面达到100%,已累计培训500多万人次。
一是坚持跟踪培训。在各生产环节都搞培训。冬季在室内集中搞“科普之冬”,春夏秋季在田间地头搞现场参观学习。二是坚持中短期专业技术培训。将垦区种植水稻的生产队技术员和生产队长集中到八一农垦大学,进行为期两年左右的专业技术培训,为其系统地掌握高产、稳产的水稻栽培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坚持形式多样的专项培训。每推广一项新技术,都要从上到下举办专项培训班,把每一项技术都编印了一本实用栽培技术手册发放到有关人员手中,组织各级各类科技人员深入到家庭农场提供技术指导和开展咨询服务活动。四是坚持制度化培训。将参加科技培训作为土地承包者的义务规定下来,写入承包合同,实行了科技培训保证金制度。
四、实施科技入户工程,普及农业新技术
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是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是垦区实现粮食增产、职工增收的关键措施之一。2005年,垦区承担了两个国家级科技入户示范点(建三江分局、九三分局)和一个省级科技入户示范点(牡丹江分局)任务。总局建立了科技入户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专门的组织领导机构,制定了试点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制度,优选了一批技术指导员和科技示范户。通过总局、试点分局和农场上下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的协同运作,整个示范工程严格按照农业部要求执行,并超指标全面完成了任务。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示范区范围涉及3个分局及所属的39个农场,科技示范户由规定指标的2 200户增加到3 635户,国家级示范区总面积由指标的4.9万亩增加到为63.51万亩,先进技术入户和到位率达到98%以上。
2006年,示范点总投入达1 250万元。其中,牡丹江分局2006年累计物化补贴资金650多万元;九三分局投入资金500余万元;建三江分局农机具补贴资金100余万元,补贴农机具达1 000余台件;红兴隆分局按照每个示范户80元,购买大豆叶面专用肥。垦区农业科技入户工作严格遵循年初科技入户行动方案实施和推进,先后进行了实施动员、技术指导员和示范户的确定、培训、指导和咨询等活动。年底经验收组的现场验收,其结果为:大豆科技示范户平均产量172.12公斤/亩,比前三年平均产量151.92公斤/亩增长13.29%,亩增效益40.4元,利用新技术亩节本5.1元,8万亩大豆纯增效益364万元,大豆科技示范户纯收入为2.56万元,比上年户均纯收入2.23万元增长14.73%。
第七节 发展生态经济型林业
60年来,垦区始终将植树造林,进行生态林业体系建设放在首位,不仅绿化了大片荒山、荒地,营造了大面积人工防护林,建成了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屏障,而且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护林、管林、造林队伍和政策制度完善的管理体系,走出了一条以生态建设为重点,生态、产业并重的生态经济型林业发展之路。
开发建设初期,八五一一农场、荣军农场等就注重植树造林,在1959年和1963年分别被林业部和国务院授予全国植树造林先进单位。但从20世纪60年代受“文化大革命”影响,使林业建设受到影响,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直到1976年开始恢复林业生产,加强了对林业生产的领导,开展了群众性植树造林大会战,提出“一年准备、二年决战、三年扫尾”的农田防护林大会战。1979年提出了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的方针,到1980年出台了造林绿化检查验收标准和办法,使农田防护林营造由数量型向数量、质量并重型发展,人工造林每年以30万~40万亩的速度推进。
进入20世纪90年代,垦区为加快推进植树造林,在稳定总局补贴的同时,设立了垦区营林基金制度,到1998年完善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在全国首个实行在耕地中每年每亩提取一定资金专款用于造林绿化等林业建设的长效机制。1993年,省农垦总局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部门造林绿化300佳”单位;1994年,被全绿委授予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单位,同年受到省政府通令嘉奖,授予“造林绿化先进总局”;1995年,省政府为表彰垦区植树造林的功绩,在宝泉岭分局为垦区树立了600万亩人工林纪念碑。到2000年在垦区建成由6万余条林带构成的4个余个防护林网络,有效地保护了垦区近3 000万亩耕地。在为垦区积累了价值几十亿元森林财富的同时,由于防护林的庇护,使小麦平均增产12.4%,大豆平均增产12.6%,风速降低48%,气温提高0.8%~3.6%,蒸发量减少7.5%,土壤涵水量增加 3.8%~4.3%,基本锁住了风、沙对农业的危害。建成了由完达山区域21个农场构成,小兴安岭区域13个农场构成的“两个百万亩人工用材林基地”。尤其以别拉洪河护堤林工程为代表的800余公里防浪护堤林工程,以350公路绿化工程为代表的近万公里防护林工程,不仅有效地保护了垦区江河堤防和公路,而且成为垦区亮丽的风景线。
进入“十五”期间,垦区率先提出发展生态经济型林业的战略目标,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加快构建确保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生态安全的绿色屏障,五年完成退耕还林工程 181.5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84.5万亩,不仅使农垦区域森林覆盖率提高2.3个百分点,400余个家庭林场的1万余人走向了富裕。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垦区建成了以防护林为主的五大生态工程,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营造并保存人工林810万亩,人工林活立木蓄积达 2 400万立方米,直接立木价值达50亿元,森林覆盖率由1979年的7.8%提高到15.4%,营区绿化覆盖率40.8%,绿地率41%,义务植树尽责率96%以上,自养公路绿化率95%,辖区内绿化率达99%。在 3 000万亩耕地上建成由7万条林带构成的4万余个网格的防护林工程;由双百万亩人工林构成的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林工程;由江河堤坝防浪林构成的小流域生物治理工程;由沙化瘠薄耕地构成的退耕还林工程和由农垦系列杏、友谊李、123果等构成的经济林工程,使垦区基本消灭了荒山,实现了全面绿化。
第八节 发展现代、可持续型水利
垦区开发建设以来,洪涝灾害是垦区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洪涝灾害年份占全部受灾年份的58%。1984年的黑龙江大水,1991年的松花江、穆棱河大水,1998年的松花江、嫩江大水,都给垦区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重大损失。1998年及“十五”以来,垦区上下在协调人与洪水关系的问题上,重新定位并从根本上进一步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多渠道增加投入,注重和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工程防御标准;另一方面加强非防洪工程设施建设,有效提高了防洪工程与非防洪工程减灾体系建设水平。
自1998年以来,垦区采取多渠道、多元化的筹资方式,投入建设资金305 433.49万元。其中,国家基本建设投资107 893.74万元,国家财政“小农水”投资37 111.7万元,国家农业开发投资58 564.27万元,国家扶贫投资4 811.5万元,国家特大防汛经费及贴息贷款投入5 465万元,垦区以建立水利发展金制度、以地顶资、坚持义务工兴修水利、采取“一事一议”等方式自筹资金91 587.28万元,建设了各类防洪工程和非工程防洪减灾设施。其中,投资 8 950万元建设了兴凯湖第二泄洪闸防洪工程;投资64 028.11万元完成了各类堤防工程的加高、培厚、防渗消险加固任务;投资16 888.06万元完成了太平湖、青石岭等35座各类水库防渗和提高标准的消险加固及防洪自动化控制系统建设任务。
在多年的防洪减灾体系建设实践中,垦区积极筹措建设资金,努力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管理经验:一是多渠道筹措资金建设较为完善的防洪系统是实现有效抗洪减灾的重要基础。垦区历年都坚持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高投入,尤其在防洪工程建设方面,更舍得加大资金投入。特别是1998年及“十五”以来,除争取国家基本建设、“小农水”和加大自筹投入外,还在农业开发、扶贫、特大防汛经费、贴息贷款等项目上争取防洪资金投入,1998年以来,垦区年防洪系统建设投入均在43 600万元以上,使消险堤防工程占堤防总长度的60.89%,消险水库占水库总数的23.17%。二是全面推行四项制度改革是建设好防洪减灾工程的制度保证。在防洪减灾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垦区全面实行以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项目监理制、合同管理制为核心的水利基本建设四项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了垦区的水利建筑市场,使全局的防洪工程建设实现了“四个转变”,即:在组织管理上,由传统的行政指挥,大包大揽模式,向以“四项制度”改革为主的规范化运作方向转变;在施工方式上,由过去“人机大会战”为主向专业化队伍施工方向转变;在质量管理上,由传统检查的方式向实施工程监理、全程质量监控方向转变;在工程技术上,由单独依靠传统技术向发挥技术优势与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相结合方向转变。“四项制度”改革的推行,使得各项工作都走向了制度化、规范化,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国家投资的67项防洪减灾工程优良率达95%,其中兴凯湖第二泄洪闸工程荣获水利部2005年度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奖,创造了工程规模效益面积最大、开发利用界河水资源量最大、第一个实行“四项制度”改革、第一个实行防洪、除涝、灌溉、生态保护和水利旅游为一体等六个垦区第一。
1998年以来,结合大中型水库消险、主要及重点江河堤防提高建设标准以及其他防洪工程建设,垦区建设了大中型防洪工程(包括水库、防洪闸等)的水情自动化监测系统和堤防电话远程测报系统,对区域防洪工程的洪水预警、受益范围的安全调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1999年开工建设的兴凯湖第二泄洪闸工程,在工程建设的同时,还建设了较为先进的自动化洪水测报系统,能自动采集接收一些基础数据,处理和预报水情,加强了泄洪闸对洪水的调控能力。2002年穆棱河流域连降暴雨,发生了较大洪水,且呈洪峰叠加的态势。兴凯湖第二泄洪闸自动化测报控制系统发挥其防洪测报的优势,根据上游水文站传回的降雨和一日洪峰数据,计算出当次洪峰最大流量和洪水总量,及时进行防洪调度。泄洪60天、泄洪总量16亿立方米,减灾面积200万亩,实现减灾效益2亿元。
目前,垦区主要及重点江河堤防达到设计标准的占堤防总长度的12.9%;大中型及重点小型水库消险的占水库总数的23.1%;全局涝区达到3~5年治理标准的面积为1 802.62万亩,占易涝总面积的77.7%,5~10年的达到2 347.66万亩,占易涝总面积的10.1%,垦区的防洪减灾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如今垦区的已建防洪工程,松、嫩、黑堤防可允许汽车以时速100公里的速度行驶;消险加固后的大中型水库工程均成为垦区水利的“标志性”工程。据统计,1998年以来,由于防洪措施建设减灾能力的提高,垦区累计实现防洪减灾效益268 062万元。
2000年以来,是垦区水利建设史上发展最快的五年。五年中累计完成水利建设投资22.7亿元,其中争取国家水利基本建设投资5.4亿元。灌溉、防洪、除涝、水保四大工程体系更加完善,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586万亩,防洪面积73万亩,除涝面积174万亩。松花江、嫩江干流堤防已全线达到20年一遇标准;三江平原骨干工程得到了初步治理;完成了太平湖等5座大、中型水库的消险加固建设任务;绥滨和八五九两个地表水灌区渠首工程也相继建成并初步发挥效益。共完成184个生产队、10.2万人的饮水解困和饮水安全任务。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投资建设了以八五三小清河水库为代表的一批城镇水源工程,解决了一些场部地区及部分生产队的用水需求。加大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工程建设,狠抓了黑土地水土流失治理试点项目,五年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5万亩。
第九节 国内领先的农业机械化
经过60年发展,垦区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农业机械化已成为垦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垦区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进程中,坚持用先进的技术装备武装农业,坚持引进与消化吸收自主创新并举,加强管理,加大投入,提升了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充分发挥了农业机械化的重要作用,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目前,垦区拥有农机总动力433.6万千瓦,比2000年增长30.6%,年均递增5.5%。拥有大中型拖拉机2.69万台,配套农机10.3万台(件),其中大中型配套农具6万多台(件),大型联合收获机11 065台,农用运输车 4 904台,农用运输载重汽车9 058台,排灌动力机械55 226台,水稻育秧钢骨架大棚16.2万栋,工厂化育秧成套设备167套,育秧播种器3.6万台,插秧机4.3万台,水稻专用收获机3 460台,玉米青贮收获机324台,喷灌机 4 898台,种子加工厂71个,粮食处理中心178座。
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特点:(1)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到2005年底,垦区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2%,与“九五”相比提高1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0%以上;其中旱田达95%、水田达86%。农业机械化作业领域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设施农业,由种植业向养殖业、加工业发展。农业机械化正在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向深度和广度拓展。(2)农机装备水平高。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五”期间加快了农机换代更新步伐,加大农机投入,引进一大批农业生产急需、技术先进、性能可靠、节能、高效的国内外大马力拖拉机、联合收获机及配套农具,用于农机换代更新总投资达30亿元,比“九五”多增加投入5亿元。到2005年底,全垦区农机总资产55亿元,平均投入约2 500元/hm2,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5倍。其中新增大型拖拉机1 147台,30~50马力中型轮式拖拉机11 309台,插秧机10 825台,大型联合收获机154台,水稻收获机1 454台,仅2004年报废大中小型拖拉机1 723台,大马力自走联合收获机377台,总计2 100台。在加快农机更新换代的同时,还新增农用飞机4架,使垦区农用飞机总数达31架,作业机场56处,年航化作业已突破1 000万亩,比“九五”增长了一倍。(3)农机田间标准化作业水平高。垦区农机化始终坚持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方向,把不断提升农机作业标准化水平作为农机标准化工作的中心环节来抓,要求机车作业时必须按农艺要求,严格执行《黑龙江省农业机械田间作业技术规程》,对田间机械作业提出了六个方面的标准,即:“统(统一要求)、严(严格操作规程)、高(作业标准起点高)、全(农机作业全过程达到标准)、精(精益求精)、实(把标准化作业落到实处)”。在实际工作中,加大宣传教育和检查验收力度,采取岗前培训,岗位练兵,印发农机技术手册等多种方法把标准化作业的制度、措施,普及落实到机手及田间。实行优机、优质、优价制度,建立了作业质量责任追究制度等保证农机标准化作业的长效机制,促进了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的不断提高。(4)农机管理水平高。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实践,垦区总结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与农业标准化生产相适应的农机标准化管理措施和办法,保证了农业机械化作用的充分发挥。按照《国有农场农机标准化管理检查项目和评分标准》深入开展农机标准化管理与创新活动,坚持实行“六统一、七加强”,创造了许多经验,推动了垦区农机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使农机作业、保养维护、停放保管、技术推广、农机服务、队伍建设等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探索创新农机管理经营体制,垦区组建北大荒农机集团农机有限公司已开始运营。农机“110”、“120”快速流动服务队、农机合作组、农机服务中心,农机协会等各类农机服务组织应运而生,不断地发展,健全了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垦区坚持用法制手段管理农机,健全了农机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实现了农机管理手段的科学化。建立了农机质量监督检验和农机试验鉴定机构,农机鉴定的技术手段和检测设备得到不断充实。(5)农机更新步伐加快。计划经济时期,垦区农机具更新换代资金全部由国家按计划投入。改革开放以来,垦区农机所有制结构和经营形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垦区全面兴办家庭农场,对国有农业机械进行了大规模的作价转卖,打破了几十年来国有农机一统天下的格局,建立了国家、集体、个人的多元投入的新机制,使家庭农场成为农机投入和经营的主体。多年来,垦区以家庭农场投入为主,以大农场补贴为辅,用优惠的政策和灵活的形式,调动了家庭农场增加投入,加快农机更新的积极性。仅2005年垦区农机更新投入11.5亿元,其中家庭农场职工个人投入就达9.6亿元,占总投入的83.4%。
北兴农场的肖亚农家庭农场已拥有290万元的农机资产。友谊农场的王志峰家庭农场已有50余万元的水稻机械。目前,垦区有机户资产规模最大的是八五四农场的崔永龙家庭农场,拥有609万元的农机资产,经营耕地1.8万亩,2005年实现粮豆总产5 200吨,劳均生产粮豆40万公斤。
黑龙江垦区实施了现代农业装备工程发展规划。2004年5月10日,垦区实施的现代农业装备工程启动仪式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广场隆重举行。启动仪式结束后,垦区从美国约翰迪尔公司新引进的126台先进的大马力拖拉机,奔赴垦区53个现代农机装备试验区。
垦区计划用5~7年的时间结合基层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撤队建区、土地规模整理和推广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装备500个耕地规模3~5万亩旱田农机作业区、 600个耕地规模1.5万~2万亩的水田作业区,累计装备旱田和水田作业区1 100个。计划新增大马力拖拉机、收获机和各种配套农机具4.5万台件,预计整个装备工程总投入48亿元。
如实现上述农业装备工程建设发展规划的目标,能确保垦区现有耕地粮食总产比现在提高10%~15%,每年可向国家稳定提供商品粮180亿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也将会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探索耕地经营规模、农机选型配套等各方面经验,垦区决定以点带面、分步实施,于2004年首先按上述农业装备工程发展规划总体要求,组织实施53个现代农机装备试验区进行试验示范。通过试验取得经验,全面推进。53个试验区计划投资3亿元,新增农机具1 590台。其中,从国外引进世界最先进水平的拖拉机(185~450马力)、收获机(250马力以上)和配套大型整地机226台件,共计投资1.6亿,平均每个试验区担负耕地面积4万亩,共承担耕地面积200万亩。53个试验区项目单位的选择,采取公开招投标竞争的方式确定。资金筹措,采取职工自筹一部分,总局、分局和农场企业扶持投资入股或垫资一部分,利用银行消费信贷贷款一部分。农机经营机制采取股份制、合作制、独户等多种形式。预计每年可获经济效益1.17亿元,提高粮食产量6万吨。该项目实施后,撤并24个生产队,减少管理人员192人,转移分离劳动力9 540人。该项目的实施,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推动整个现代农业装备工程建设和发展规划的实施。同时,垦区将利用芬兰政府无息贷款2 600万美元,从芬兰引进125~180马力拖拉机531台。
第十节 畜牧现代化建设
伴随着垦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畜牧业已成为垦区农业经济的主导产业。特别是在“九五”和“十五”期间,垦区把大力发展畜牧业作为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开拓创新,通过强化领导、政策扶持、龙头带动、科技牵动、资金投入、典型引路等强有力措施,加速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大力实施畜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加速推进率先实现畜牧业现代化进程,使畜牧业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得到增强。 
2001—2004年,垦区畜牧业连续四年实现30%以上的增长速度。畜牧业已成为垦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继续保持奶牛存栏占全省五分之一,畜牧业产值占全省六分之一,人均牧业收入高于全省平均每人240元。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大力推进“两场一区”建设,推进生产方式的变革
垦区畜牧业结构日趋合理,区域性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依托完达山乳业龙头,形成了牡丹江、宝泉岭、北方、松嫩平原四大奶牛基地带,四大奶牛带总存栏24.8万头,鲜奶总产量65.1万吨,分别垦区总量的95.2%和95.5%,其中以牡丹江分局为主的牡丹江奶牛带、以宝泉岭分局为主的宝泉岭奶牛带、以北安分局和九三分局为主的北方奶牛带、以齐齐哈尔分局和绥化分局及哈尔滨分局为主的松嫩平原奶牛带奶牛存栏分别达到5.7万头、 5.1万头、8万头和6万头,生产鲜奶分别达到17.3万吨、12.3万吨、20.2万吨和15.3万吨。依托北大荒牛业龙头,形成了三江平原、北方两大肉牛带,两大肉牛带肉牛存栏28.8万头、出栏14万头,分别占垦区肉牛存出栏总量的67.3%、57.6%,其中以红兴隆分局和建三江分局为主的三江平原肉牛带存出栏分别达到17.6万头、8.8万头;以北安和九三分局为主的北方肉牛带存出栏分别达到11.2万头、5.2万头。依托北大荒肉业龙头,形成了宝泉岭、红兴隆两大生猪基地带,两大生猪带存栏86.7万头、出栏115.6万头,分别占垦区肉牛存出栏总量的63.1%、64.6%,其中宝泉岭生猪带生猪存出栏分别达到41.1万头、57.9万头; 红兴隆生猪带生猪存出栏分别达到45.6万头、57.6万头。建三江分局绒山羊存栏达100万只,占垦区绒山羊总数71%。红兴隆分局鹅饲养量300万只,占垦区鹅饲养总量 85.7%。
狠抓畜牧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从引导千家万户的分散饲养向规模经营方向发展,大力推进了以重点畜牧专业场、各类畜牧标准化养殖小区和家庭牧场为主的“两场一区”建设,逐步做到适度规模、品种优良、饲养规范、管理科学。制定了实施了《奶牛小区建设标准》、《养猪场技术管理规程》、《奶牛小区管理办法》等各类养殖小区和家庭牧场建设管理标准。大力推广板夹泥简易型、砖瓦结构中档、彩钢板高档型等多种不同模式养殖小区,实现了人畜分离,集中饲养,统一服务,加快了家庭牧场建设步伐,推进了规范化饲化进程。至2004年,海林农场5 600头奶牛全部进入小区饲养,成为垦区第一个奶牛100%进入小区的农场。
二、强化畜禽良种标准化体系建设,优化畜牧业品种品质结构
根据垦区畜牧业发展重点与布局,强化畜禽良种标准化体系建设,采取分级管理、分级扶持的办法,以引进和培育为重点,大力实施了畜牧业“种子工程”,完善了种畜禽性能监测手段,建立了与生产相适应的总畜牧、分局、农场三级繁育体系,保证了畜牧业发展的品种和质量要求,进一步提高了畜牧业生产水平、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益。一是狠抓垦区各类畜禽品种良种化建设,大力推广以奶牛、肉牛、羊、生猪等优良品种。奶牛良种冻配率达100%。八五一一农场8个集约化奶牛场2 000头成母牛平均单产达到6.5吨,其中2个奶牛场平均单产达到7.3吨。从2003年开始,全局引进澳牛5 000余头,有效地提高了牛群品质。肉牛以西门塔尔、夏洛莱、利木赞等为改良父本,从吉林、内蒙、山东大量引进改良基础母牛,加大冻配推广力度,提高了改良比例,全局改良肉牛比例达70%以上,全面提高了育肥速度和胴体品质。生猪以大力普及杜洛克、长白、大约克夏三元杂交为重点,正在积极推广猪人工授精技术,上市商品猪三元化杂交比例达到80%以上。绒山羊以辽宁盖县绒山羊、阿尔巴斯绒山羊、罕山绒山羊为为改良父本,大量引进辽宁、内蒙优良绒山羊品种,大大加快优良品种的扩繁速度,优良品种率达90%以上。二是强化了繁育体系建设。垦区建立了总局、分局、农场、管理区四级畜禽繁育站,配备了四级繁育队伍,各分局级农牧场每年都制定各类畜禽品种选种选育方案,指导本地区的品种繁育工作。三是加强品种性能测定工作。奶牛DHI监测系统已在垦区启动,开展奶牛外貌鉴定,对良种奶牛进行了以繁殖成绩、生产性能、体尺体重、疫病发生等为主的品种登记,提高了垦区奶牛群质量。良种奶牛(单产5.5吨以上)占存栏母牛比例达50%以上。
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畜牧业现代化水平
垦区不断完善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力度,使垦区畜牧硬件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一是加大青贮生产设施建设。大力兴建标准化的永久性青贮窖,全垦区有永久性青贮窖5 320个,总容量102万立方米,这些基础设施有效地保障了青贮饲料的发酵和储备。2004年总局党委出台《关于加快垦区畜牧业发展的通知》文件,总局继续实行畜牧机械差额补贴政策。在青贮机械化生产上,总局已连续四年对进口青贮机械进行补贴。近几年,全局投资近5 000万元,进口了一大批大、中型自走、牵引和悬挂青贮机械。到2005年,全局拥有各类青贮机械508台,100%以上的青贮收获实现了机械化生产,全垦区100%奶牛户实现了机械榨乳。
四、狠抓畜禽饲养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生产水平
垦区按照实施“放心奶”、“放心肉”工程的要求,狠抓畜禽饲养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精心组织垦区制定颁布的《绿色食品、奶牛生产技术规程》、《绿色食品、肉牛生产技术规程》、《架子牛育肥技术规程》、《白桦肥牛阶段饲养法操作规程》、《特种野猪饲养管理技术规程》等一批生产技术规程的实施工作,形成畜产品的绿色特色和优势。近年来,垦区始终把奶牛规范化饲养、肉牛品种改良、生猪三元杂交、玉米青贮应用、畜禽疫病综合防治等畜牧五项实用技术作为重点推广。2004年末,奶牛单产达5.16吨,高于全省600公斤,大、中、小型牲畜(禽)死亡率分别控制在1%、3%、5%以下,生猪三元杂交比例80%以上。强化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监控体系建设,重点建设了总局级动物疫病诊断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重点建设分局动物防疫站、八一农垦大学疫病检测中心。
树立“立草为业、以草促牧”的思想,大力发展高产优质人工牧草及饲料作物种植业,重点发展人工牧草、青贮玉米种植业和天然草场改良建设。总局制定《黑龙江垦区青贮玉米大面积机械化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试行)》,围绕垦区奶牛带,保证每头成年奶牛青贮饲喂量8吨以上。2004年,全局青贮玉米种植面积达40万亩,平均亩产达3.5吨以上。实现了青贮玉米种、管、收、储全程机械化、标准作业。
五、强化动物防检疫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畜牧生产安全水平
贯彻认真执行《关于加强垦区 “十五”期间动物防疫工作的通知》和“五强制、两强化”为主要内容的动物防检疫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强了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治的组织领导,取得了防治牲畜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禽流感战役的阶段性胜利,确保了垦区动物疫情稳定。
第十一节 农业综合开发进一步打牢现代农业基础 
垦区于1988年开始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是全国最早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之一。目前,垦区农业综合开发已遍布9个分局,列入开发范围的项目农场66个,占垦区农场总数的63%。
截至2005年,共完成六期开发任务,并开始第六期建设。共改造中低产田1 952万亩,其中开发水田680万亩,开垦宜农荒地101.7万亩,造林147万亩,改良草场119.3万亩,建设优质粮食基地164万亩,优质饲料作物基地55万亩,节水农业示范基地24万亩。
新建和加固小型水库45座,整修和加固堤防93公里,开挖和疏浚灌排渠系7.02万公里,完成土方3.2亿立方米,修建衬砌渠道251公里,修建桥涵闸等渠系建筑物28 192座,打机电井25 614眼,修建排灌站187座,架设输变电线路937公里,改良土壤1 202万亩,修建机耕路7 849公里,建设良种基地53.37万亩,购置农用动力机械及配套农机具44 902台套,修建水泥晒场215.2万平方米,建仓库15.75万平方米,建设粮食处理中心25座,科技示范推广面积4 351万亩次,完成技术培训19.9万人次。完成多种经营项目253个,其中完成经济作物和特种作物种植项目55个、畜牧养殖项目147个、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化项目51个。
1988—2005年,垦区农业综合开发共完成总投资51.5亿元。其中,完成中央财政投资19.9亿元、自筹资金26.3亿元、银行贷款5.3亿元。总投资中约75%用于土地治理项目,主要进行中低产改造、造林、发展节水灌溉和建设优质粮食、优质饲料作物基地,约25%投资用于农业产业化项目,主要进行经济作物种植、建设畜牧养殖小区和农产品加工。
在十几年的农业综合开发中,十分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提高抗灾能力,为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奠定基础。通过实施水利措施,修建和完善了大量排、蓄、引、截、提水等水利工程,形成了一批旱能灌,涝能排标准农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新增除涝面积1 123万亩,使昔日十年九不收的低洼易涝地,成为高产稳产农田,可抵御五年一遇的涝灾,田间积水能及时排除,为作物正常生长提供可能,为机械田间作业提供了便利条件。18年来,改造中低产田1 950万亩,粮食单产由开发前100多公斤提高到300公斤。新增粮食生产能力34.25亿公斤,新增种植业产值51亿元,国家每投入一元钱,增加粮食生产能力1.72公斤,项目区人均收入达 6 420元,高于垦区平均水平。特别是根据垦区低洼易涝地多、水资源丰富的特点制定的“以稻治涝”战略,对于提高粮食总产量、增加职工收入起到了关键作用。农业综合开发新开发水田680万亩,水稻单产是开发前旱田作物产量的3~4倍,效益是开发前的2~3倍。
第十二节 种子产业体系建设
垦区从开发建设开始,以种植业为主的垦区,一直致力于种子体系建设,总体上经历了六个发展时期:初创时期。建国初期,国营农场就担负了示范和繁育推广良种的任务。在开荒建场的同时,进行引种、试种,积极繁育良种。除自用外,还向农村提供各种农作物良种,对促进农业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繁育体系形成时期。农垦部于1961年颁发了《国营农场良种繁育制度》,对国营农场的良种繁育体系做了明确的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垦部门根据国营农场良种繁殖制度的要求,结合农场的分布情况、作物种类和农场规模大小等具体条件,分别建立了三级或两级良种繁育体系;“文革”时期。这一时期国营农场的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和良种繁育制度的贯彻都受到影响,不少农场的农作物品种出现了多、乱、杂现象;恢复和发展时期。1980年以后,国务院提出了“四化一供”种子工作方针,国营农场加快了种子生产专业化、加工机械化、质量标准化、品种布局区域化和以农场为单位的统一供种步伐。垦区在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种子加工机械的推广普及、种子质量检验制度的建立、种子专业人才的培训、用种质量的水平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1985年,农牧渔业部提出了“把国营农场建设成商品种子基地”的要求,198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批准农垦经济体制改革的报告中,明确国营农场要成为当地农村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推广、产品加工、运输和销售的服务中心,进一步推动了国营农场商品种子基地建设和商品种子生产与销售的发展。到“八五”计划末,国营农场生产的种子不仅满足了自身的需要,还向农村提供了大量良种,不但示范、服务于农村和农民,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大发展时期。从“九五”时期农业部实施“种子工程”以来,垦区把商品种子生产供应作为示范服务农村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举措,提出了由生产大宗粮、棉、油、糖等农产品商品生产向加大商品种子生产、经营的战略转变;快发展时期。《种子法》实施后,为充分发挥优势,增强辐射带动能力,2002年总局党委决定组建北大荒种业集团。总局采取了重组、再造、增强竞争优势、培植核心竞争力等重大举措,全面整合种业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打造垦区“种业航母”。在此基础上,成立了省农垦科研育种中心,整合了农作物新品种研发优势,最终形成与国际接轨的育、试、繁、加、销和实施国际质量认证标准的产业运行体系。为推进新型种业体系建设和做实、做强、做大垦区种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垦区种子服务体系建设,包括7个子系统。一是以北大荒种业集团为核心的经营网络服务体系。组建北大荒种业集团以来,集团在垦区内部种业整合的同时,又突破了体制和行政管辖障碍,兼并了黑龙江通河县种子公司,组建了北大荒种业集团通方有限公司,为跨行政区域种业整合探索了成功经验。2006年,集团又先后在内蒙古海拉尔、山东青岛、北京组建了红海麦业、红山豆业、垦丰龙源种业公司,现已在垦区内外拥有80余家子、分公司并建立了1 000余个营销网点,网络已经覆盖东北三省一区和华北夏作区,营销触角已经伸向全国。为发展境外农业,实施垦区农业“走出去”战略,北大荒种业集团与菲律宾中吕宋国立大学的农业技术合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首批杂交水稻和玉米引种试验工作已经完成,为下一步新品种在菲律宾审定推广和农业合作奠定基础。2006年,种业集团被评为全国种业50强。二是垦区良种繁殖服务体系。垦区种子繁殖基地由建设初期的分散和不固定,到现在优势布局形成种子专业生产队。已建成种子专业生产队400个,用于种子生产用地200万亩,年均生产各类作物原、良种能力达35万吨,可保证350万公顷的用种。三是垦区农作物新品种试验服务体系。垦区现有分布在全省6个积温带10个生态区53个种子试验网站,承担着国家、省、总局大豆、大麦、小麦、玉米、水稻、油菜、甜菜、青贮玉米、饲草、籽用南瓜、杂豆等农作物新品种试验任务。其中,有4个单位承担全国农作物新品种试验任务,26个单位承担全省农作物新品种试验任务,年均承试新品种试验 2 000份次,已累计承试新品种试验近40万份次。四是垦区种子加工和仓储服务体系。通过“九五”时期种子工程建设,垦区种子基础设施设备建设进一步加强,已建成大中型种子加工中心54座,种子加工小线88条、种子精选单机848台,种子烘干机63台,种子包衣机322台。种子加工能力已达35万吨以上;种子仓储能力达到39万吨。现在垦区生产用种标准化机械加工率100%,良种覆盖率100%,统一标准化供种率100%,种子包衣率达99%,优质专用品种覆盖率99%以上,位于全国种子经营管理工作前列。五是垦区从事种子工作人才库服务体系。目前,从事种子工作人员1 520人。其中从事技术工作人员890人,经营工作人员950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占30%,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占45%。六是垦区新品种研发服务体系。拥有9个专业作物育种所,开展大豆、小麦、大麦、玉米、水稻、菜、甜菜、马铃薯、蔬菜、花卉、青贮玉米、饲草、籽用南瓜、杂豆等作物育种工作。先后推广农作物新品种近380余个,累计推广面积近5亿亩,为垦区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垦区的作物育种工作走出了国门,先后与德国、美国等国家地区开展作物育种合作,并推广了一批优秀农作物新品种。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垦区又在全省率先开展了水稻生物工程育种工作,引进了耐盐碱、耐冷和提高品质的3个优秀的目的基因,完成了水稻16份后代材料的鉴定工作,并做好了技术储备。七是国家备荒救灾种子储备体系。自1999年垦区国家备荒救灾种子储备库建成以来,已累计为国家储备早熟大豆种子5 000吨,从2000—2005年五次按农业部要求,调出救灾种子近4 000吨,救灾面积近55万亩,为受灾单位挽回经济损失近2 000万元。
第十三节 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
1990年5月,在北京首次召开了农业部(农垦)绿色食品工作会议,提出了以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为基本特征的绿色食品建设工程的构想。同年6月,经国家国商行政管理局注册批准,绿色食品标志成为中国第一个质量证明商标。垦区积极参与,在全国率先开发绿色食品和实施绿色食品工程建设,成为全国绿色食品产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当年垦区在全国率先开发出九三油脂大豆色拉油等22个绿色食品,占全国首批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产品总数的五分之一。垦区的“完达山”牌全脂甜奶粉是全国首个申报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获得全国第2号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证书。
1990年,总局在全国第一个成立了开发绿色食品工作小组。1993年1月,农业部下发《关于委托管理绿色食品标志问题的批复》,同意农场总局负责黑龙江省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工作。6月23日省编委下发文件《关于成立黑龙江省农垦绿色食品办公室的通知》,同年11月,总局编委同意成立了农垦绿色食品办公室,成为当时全省唯一一家省级绿色食品管理机构,并受农业部和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委托,负责全省的绿色食品开发、产品认证和标志管理工作。
垦区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 ,提出了把垦区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基地的目标,确立了“立足垦区,面向全省,树立典型,渐进发展”的工作方针。截止2004年底,垦区有完达山乳业、九三油脂、北大荒米业、九三丰缘麦业等54个企业及67个农牧场已获认证的绿色食品产品198个,其中新认证产品53个,占全国的 3.1 %,占全省的29 %。认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48个,种植绿色有机农作物29.6万公顷,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48.5万公顷,分别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13.8%和22.6%。建设国家级绿色食品基地3个,省级绿色食品基地9个,创建省级绿色、有机食品科技园区农场2个。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48个,建设和创建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农场11个, 6个农场列入 “全国农垦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的试点。同时,建立4个农业部级食品质检中心,3个农产品认证机构,分局、农场及企业成立了绿色食品工作部门100多个,初步建立了垦区农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和管理队伍。15年来,绿色食品产品以年均15%的速度快速增长。建立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三位一体,整体推进”农产品认证体系,推进了垦区安全农产品(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认证工作和出口农产品的发展,北大荒绿色食品产品在国内外市场有了较高的知名度,品牌形象得到了普遍认可。
第十四节 从农业风险互助到农业相互保险 
为平抑自然风险,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垦区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符合世贸规则的农业互助保险新机制。经过14年的不断探索,形成了垦区特有的农业互助保险体系。 
一、风险互助三种模式的演变过程
种植业风雹基金模式(1991—1992年)。风雹基金模式是:农场筹资、两级留存、行业代管、专家定损。农场按着每亩地1元提缴风雹(冰雹和龙卷风)基金,总局、分局两级各留存50%,业务由各级的财务部门和农业部门代理。农作物发生风、雹灾害时,由总局组织专家对灾害损失进行评估,根据专家评估结果向农场兑现风雹灾害理赔款。1991—1992两年,累计提缴风雹基金5 800万元,百分之百补给了受灾农场。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对农业灾害的补偿和安定职工生活的作用。
农业风险互助模式(1993—2002年)。农业风险互助模式是:农场组织,农户互助,三级分保,专业管理。以农场为单位,组织家庭农场筹措风险金,总局、分局、农场建立三级风险互助专业管理机构,分别按20%、50%、30%比例三级留存风险互助金,对农作物承担旱、涝、风、雹、冻、病、虫七种灾害责任,灾害的核灾定损由三级专业管理部门共同完成。
农业风险互助模式分两个发展阶段。1993—1995年为种植业风险互助阶段,种植业风险互助范围由1993年的8个分局77个农牧场发展到1995年的9个分局104个农牧场,基本覆盖了全垦区。1996—2002年为农业风险互助发展阶段,每年种植业风险互助面积已稳定在170~175万公顷之间,占种植业播种面积90%以上,年互助金9 200万~9 300万元。在这一阶段,农业风险互助的工作重点由“互相救助”向“以防为主,防赔结合”转变,开始实施了以高炮增雨防雹为主的一系列防灾减灾措施,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垦区的人工增雨防雹网络。
农业互助保险模式(2003—2004年)。2003年,采取以总局农业互助保险统一经营为主导,保险社互助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所属的九三、绥化两个分局17个农场建立农业互助保险模式试验区,2004年扩大到9个分局50个农场,拉开了垦区向农业保险推进的序幕。这种模式具有三大优势:一是保费由总局、农场和农户三方承担,解决了提高保障程度后农民交不起保费的难题;二是保险签单到户、定损到户、理赔到户的“三到户”,保证补贴直接兑现到农户;三是坚持承保公开、定损公开和理赔公开“三公开”原则,体现农垦农业保险诚实守信的宗旨。 
二、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的组建
2003年10月30日,中国保监会呈报国务院《关于拟批准筹建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的请示》得到国务院温家宝总理的批示:“同意先行试点,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注意总结经验”。
2004年11月9日,中国保监会批准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筹建,12月22日通过检查验收,12月27日批准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正式成立,并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公司法人许可证》。2005年1月11日,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保监会批准,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的我国首家一级法人相互制保险公司在哈尔滨成立。
相互保险公司是所有参加保险的人为自己办理保险而合作成立的法人组织。它是保险业特有的公司组织形态。相互保险公司没有股东,投保人根据公司章程的规定可作为法人的组成人员(会员),以向公司交纳保险费,公司根据合同约定进行赔付的形式,从事相互保险活动。也就是说,公司会员是保险人和被保险人的统一体。当保险合同终止时,会员与公司的保险关系随之消失。
阳光公司开业两年来,农险保费收入累计4.5亿元,约占全国农险保费收入的三分之一;粮食作物承保面积4 756万亩,约占全国粮食作物承保面积的二分之一。两年为12万受灾农户赔款3.4亿元。
第十五节 扶贫开发使七场脱贫
1986年,总局开始对垦区的25个最为贫困的国营农场进行重点扶持。1991年,根据国务院国阅〔1991〕43号《关于研究扶持贫困国营农场发展问题的会议纪要》决定,垦区延军等25个贫困农场被纳入国家扶持序列。
截至2006年底,共投入扶贫资金12.295亿元,其中国家扶贫资金5.79亿元(以工代赈扶贫资金5.23亿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0.56亿元),扶贫贴息贷款3.405亿元,农场配套资金3.1亿元。用于农业投资77 680万元,改造中低产田117.8万亩,建水泥晒场52.5万平方米,粮食仓储能力增加75万吨,营造防护林15万亩,购置大型农机具282(台/套),打机电井439眼。用于生产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基地建设投资4 960万元,建设高油大豆良种繁育基地7.6万亩;水稻良种繁育基地6万亩;有机农产品生产及经济作物种植示范基地12处。用于畜牧业扶贫开发投资8 650万元,建优良商品猪基地5处;绒山羊基地2处;绒山羊种羊基地4处,奶、肉牛基地15处。重点解决人民群众饮用合格卫生水问题、通县乡公路问题,扶贫开发建设28 050万元。饮水工程项目建设15 270万元,建水处理厂17个,打深水井107眼,铺设管网27.5万延长米,解决22.5万人饮水困难问题;道路建设项目投资 12 780万元,建设道路587公里。
历经“八五”、“九五”、“十五”扶贫开发攻坚,在2002年有江川、八五八、沙河等3个农场脱贫,在2005年有宝山、勤得利、龙门、肇源等4个农场脱贫。2006年,垦区贫困农场实现生产总值42.7亿元,是进入国家扶贫序列时1991年的9倍;粮食总产量164万吨,是1991年的3.12倍;人均纯收入6 419元,是1991年的6.9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