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不肖子中:《祭侄稿》简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2:51:37
                                                     快炙背美芹子收藏 2011/6/29                                                                       《祭侄稿》简介    


        释文: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叔、银青光禄(大)夫使持节蒲外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阳县开国侯真卿,以清酌庶羞家于亡任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 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琏,阶庭兰玉,每慰人心。方期戬谷,河图逆贼闲衅,称兵犯顺。尔父竭诚,常山作郡。余时受命,亦在平原。仁兄爱我,俾尔传言,(尔既)归止,爰开土门,土门既开,凶威大蹩。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复。天下悔祸,谁为荼毒!念尔遘残,百身何赎?呜呼哀哉。:(我承)天泽,移牧河关。泉明比者,再陷(至)常山,携尔首榇,及兹同还。抚念摧切,震悼心颜!呜呼哀哉!尚飨。

        译文:时在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农历是戊戌年。农历九月为庚午,三日壬申。(颜季明的)第十三叔、佩带银印章和青绶带的光禄大夫,加使持节、蒲州诸军事之蒲州刺史,授勋上轻率都尉和晋爵为丹阳县开国候的颜真卿,现在以清薄的酒类和家常的食物来祭扫赞善大夫颜季明侄儿的亡灵。词曰:惟有你(季明)生下来就很出众,平素已表现出少年人少有的德行。你好像我宗庙中的重器,又好像生长于我们庭院中的香草和仙树,常使我们感到十分欣慰。正期望(季明)能够得到幸福和作个好官,谁想到逆贼(安禄山)乘机挑衅、起兵造反。你的父亲(颜杲卿)竭诚尽力,在常山担任太守。我(颜真卿)那时接受朝廷任命,也在平原都担任太守之职。仁兄(杲卿)出于对我的爱护,让你给我传话(即担任联络)。:(你既已)回到常山,于是土门被夺回。土门打开以后,凶逆(安禄山)的威风大受挫折。贼臣(王承业)拥兵不救,致使(常山)孤城被围攻陷氏父亲(颜杲卿)和儿子(颜季明以及家族人等)先后被杀。好像一个鸟巢被从树上打落.(鸟卵自然也都会摔碎,那里还会有完卵存在!)好像一个鸟巢被从树上打落.(鸟卵自然也都会摔碎,那里还会有完卵存在!)天啊!面对这样的惨祸,难道你不感到悔恨!是谁制造了这场灾难?念及你(季明)遭遇这样的残害(被杀后只留头部,身体遗失).就是一百个躯体哪能赎回你的真身?呜呼哀哉!:(我承受)是上天的恩泽,派往河关(蒲州)为牧。亲人泉明,再至常山,带开盛装你首级的棺木,一同回来。抚恤、思念之情摧绝切迫,巨大的悲痛使心灵震颤,容颜变色。请等待一个遥远的日子,选择一块好的墓地。你的灵魂如果有知的话,请不要埋怨在这里长久作客。呜呼哀哉!请享用这些祭品吧!


------------------------------------------------------------------------


        颜真卿的《祭侄稿》,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二行书”,仅次于王羲之的兰亭序,成就可说是震古烁今,为万世之楷模。

        颜真卿,字清臣,人称“颜平原”或者“颜鲁公”。唐代最著名的一大书法大家。据说有一次他与怀素和尚讨论书法。颜问:“在书法上,法师有什么心得啊?”怀素说:“我看到夏天阵云飘飞,山峰奇绝,总是想把那种奇妙变幻的意境用到书法中来。挥毫落笔,痛快的地方就好比飞鸟出林,惊蛇入草般的矫捷迅速。又看到墙壁开裂的纹路,每一道都劲健自然,让人想起用笔的艺术来。”颜真卿听了后说:“那么墙壁开裂的纹路比起屋漏痕来又如何呢?”怀素大受启发,激动的拉着颜真卿的手说:“您真是参悟了书法的三昧啊!”

        颜真卿提出的所谓“屋漏痕”,就是说在写垂线时,不能够一溜到底,而是要让墨汁顺着笔墨微微左右顿挫而下,好像漏痕般的蜿蜒,自然就显得生动丰满,富有情致。为后世书家称道。

        颜真卿不仅在书法上成就非凡,他更是热血报国,为平定安史之乱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一门中30多口死于战乱,当他的侄儿颜季明被杀后,颜真卿悲愤莫名,写下了这真情奔泻的祭侄稿。这是一个不成熟的稿件,用秃笔写成,不假修饰,实乃千古杰作。

        这本是祭文,颜真卿当时的心情可想而知,笔迹急促匆忙,涂改随处可见,更见情之真切。纵观全篇,悲愤慷慨之气浮于纸端,开始时作者尚能驾驭住自己的感情,写得大小匀称,浓纤得体,至“贼臣不救,孤城围逼”再也抑制不住百感交集的愤激,像火山迸发,狂涛倾泻,字形时大时小,行距忽宽忽窄,用墨或燥或润,笔锋有藏有露,至“呜呼哀哉”,节奏达到了高潮,随情挥洒,任笔涂抹,苍凉悲壮,跃然纸上。起首的凝重,篇末的忘情,无不是作者心情自然流露。

        沉郁顿挫,一咏三叹,颜真卿无意为之,写的时候沉浸于悲愤之中,浑然忘却了笔的存在,也已经无所谓手,只觉得满纸笔走龙蛇,云烟明灭,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无怪乎历代为人所推崇备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