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不做帝妻网盘:疾涩相依--《祭侄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7:22:21
快炙背美芹子收藏 2011/6/29
疾涩相依--颜真卿行书《祭侄稿》
在书法里,“疾”“涩”为两个含义不同的概念。“疾”指势疾,说的是运笔的速度,驰毫快行;“涩”为运笔的效果,非指运笔之节奏。近代书家沈尹默先生在《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要释义》一文中的论述甚为精辟,他说:“涩的动作,并非停滞不前,而是使毫行墨要留得住,留得住并不等于不向前推进,不过要紧而快地战行,‘战’字仍当作战斗解释,战斗的行动是审慎地用力推进,而不是无阻碍。”唐代书法理论家刘熙载说:“如有物以拒之,竭力而与之争,斯不涩而自涩也。”在书法中如何巧妙而完美地处理好用笔“疾”“涩”,是关系到书法线条质量高低的关键,“得疾涩之法,书妙尽矣”(蔡琰《述父蔡邕笔法》)。笔势宜疾势,然势疾则用笔易于浮滑轻飘;用笔贵涩,然涩行则点画凝滞呆板。既要疾,又欲涩,实为难事,这涉及到笔力、速度、中锋、副毫与纸张的摩擦、性能等各方面的综合因素,非功力深厚、笔力雄健者,难能为之。
一代大师颜真卿在他的行书《祭侄文稿》墨迹中臻于巧妙地完成了“疾涩”之法,深得“疾涩”之三昧。此作是颜真卿祭悼在安史之乱中牺牲的侄子颜季明的文稿,又称《祭侄季明文稿》。临文时无任何外在形式的约束,不计工拙,信手写来,一派天机,显示了作者高超不凡的笔法驾驭能力,在对疾涩娴熟的运用上,尤为精彩。后人认为这是颜真卿行书的最高典范,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其艺术价值可与王羲之《兰亭序》、苏轼《黄州寒食诗帖》相媲美。概而论之,其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字势飞动,游丝行之。图1四字“呜呼哀哉”,用笔迅速,快捷飞动,游丝行之,如一笔书来。首字“呜”字,起笔迅速快捷,跳跃提过,化繁为简,节奏明快,最后巧妙地用轻轻游丝将“口”部带过,与右旁“乌”字相接,前后呼应,妙不可言。“呼”字以游丝上接“呜”末笔,“口”字化为草书符号,转锋跳过,承前启后,如百米接力,来者呼,承者应。 “呼”字末笔与“哀”游丝相连,字势飞动,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至“哉”字笔断意连,行气贯通,如肘下生风。整体看去,字势飞动,如泪飞稿纸,充分显示了作者随着情感的起伏变化,奋笔疾书,顿挫纵横的沉痛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