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盛世中檀:说说我的人才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9:45:20

说说我的人才观

     昨天科学网对千人计划议论纷纷,奇怪的是,太泛泛了,并没有对人才观作出很好的解释。我认为鸿飞想说的是引入真人才,投入不足。反对者大多认为,引入功成名就的人才,代价太高。两方对人才的认识是有差距的,两者的关键在于,值吗?这里我想探讨一下中美文化差异造成的人才观。

     美国社会是很现实的社会,人人都很忙,不会因为你有名,就对你照顾。那些莘莘学子,都是为了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而选择老师。那些年轻老师,正在成长的老师,有可能给自己的前途增加推力,因此趋之若鹜,想搭顺风车。而老教授,特别是功成名就的老教师,一旦不能作研究,就人在茶凉,生活就是那么势利。美国的制度保障了较少优待,不发表就默默无闻的局面,因此老教授比较注意关系,而年轻人比较重视实力,开拓进取。中国学术界对此不甚了解,总是请一些过气的人物(关系户),以为可以产生效益,这是违反学术领域规律的,因此收效很低。

     另一方面,年轻人物要价不高,但对环境和平台要价高,如不能让其发展,很难收拢有潜力的学术明星。我想,国内反对千人计划的人,大多数是对当前的环境不满,对不能让人脱颖而出的制度不满,表现形式是对高价不满,这是不合理的。人才价格是市场决定的,我们撇开市场价格,空谈收买价格,这是千人计划最大的误区。

     另一方面,国家收买重量级人物,也是有现实考量的。国家收税那么高,民脂民膏收得那么多,该让谁分配?谁最值得给?为此,我们需要伯乐。而国人很少有善于相马的伯乐,因为没见过千里马,不知道千里马的特征。国外的牛人,非常重视推荐,成绩是一回事,但饭桌上的沟通,要比你辛辛苦苦写出来的自荐信管用很多。所以,国人需要权威,需要不计名利的权威来识别千里马,我想这是国家重金引入的主要理由。千金买马骨,是马骨值千金么?非也。

      关于人才的价格,《龙旗飘扬下的中国海军》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满清政府重金买回来的舰队,不知如何管理,于是请来英国退役的海军将领琅威礼担任。在琅威礼领军期间,全部号令用英语,士兵上厕所都提着裤子,担心突发事件,管理还是相当正规的(现在的香港政府是如此的廉洁,还是制度的功劳)。但由于一次国旗事件(挂国旗还是琅威礼的帅旗,其实是内部人不和,嫉妒人才),导致满清政府辞退了琅威礼。后果是,英国政府抵制中国的聘任请求,满清政府的北洋水师从此就没有进行过像样的海军训练,结果是几十年的海军投入,几代人的努力,亚洲第一水师,世界豪华队伍的北洋水师,毁于甲午战场。也许归罪于某个人有些牵强,但是,为什么同样是聘请西方军人的日本舰队就可以善始善终地对待英国的外援,而中国不可以?花不起钱?这是可以值得深入思考的一件事。

    真正的人才,是看重地位和平台的。而我们只看投入产出,不看环境建设,这是国人议论的源头。但是,没有牛人,传统如何建立?国内的问题,还是主人翁问题。谁是高等教育的主人?教授,政府,学生,人民?应该是人民,其他都是管理者或被管理者。那么,管理不好就开路,研究不利就滚蛋,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到国内就行不通,因为没有人敢于站出来。就此而论,国内需要引入超级牛人,台柱子,不怕国内潜规则,不怕暗箭和中伤的牛人。牛人还要有顶住压力,不为一时的失败所放弃的勇气。科研领域的半途而废,也有很多失败的例子。如果能够引到一两个,计划就是成功的。钱么,比起国内因管理不善而浪费的钱来说,算不了什么。中东创办一流大学,那是真的砸钱,所以相比之下,中国的人才引进政策并不过分。

     因为对科技发展史的兴趣,我对本专业的发展比较感兴趣,发现领军人才的作用很大,对此我写了几篇博文,都是本领域的帅才。特别是,英国爱丁堡大学为什么能够请到托来若博士?因为爱丁堡大学有志于成为消防工程的世界研究中心,因此当Drysdale准备退休之时,在世界范围的学术圈子内部筛选,直接挖人。如今才40多岁的托来若博士早已成为本领域的领袖人物,至于他有没有大师的潜力,可以从这篇圣诞科普演讲中看出来《火,从迷恋,到熟悉,到害怕》。如果能请到这样的人物,花多少钱都是值得的,因为他们出身良好(伯克利毕业),见识广泛(法国博士后),研究有基础(马里兰大学的Tenure),人脉广泛(FSJ杂志的主编之一)。

    所以,引入科研人物应当是各个学术圈子内部自己的事,不要搞一刀切。要从长远来看,不计较个人的好处,而是为了改进中国的平台,理顺复杂的关系,善于树立传统和规则。只有我们的学校能够有选人的自主权,根据专业的发展前景和教育目标去选人,而不是靠诺贝尔奖金或发表文章去选人,“千人计划”才有成功的希望。否则,还是糊弄国家和舆论,浪费民脂民膏的一场游戏而已。

     我们常说,‘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在这一口号之下,产生了无数的庸才。多少内斗内耗,就是打着“匹夫不可夺志”的旗号进行。在人才领域,“三军不可夺帅,匹夫可以夺志”。再勇敢的绵羊,也不能改变自己的基因。而外来的基因,有可能给国内的科研困局带来一些改变,最终的受益者是人民,不是政府不是管理者。

     其实,如果国内的每一个位置都告诉本领域的所有人,让他们来公平竞争,这样做,要比花大钱引入人才的效果好。国内不善于管理,就是因为喜欢运动,而运动是最大的浪费,这早已被证明了。如果能够像英国大学那样海选,人才还是不断涌现的,关键就是,国内如此广泛的黑箱作业制度经常让人扼腕长叹。如果钱是国家的,与己无关,会选到好人才么?我很怀疑。自己身上的肉,割了才痛,这是引入人才的关键了。

     有道是,三军缺帅匹夫志,一将无能万骨枯;用人不疑看政策,移风易俗靠领袖。

另外的深入阅读:

1.  学科发展靠领袖: 大浪淘沙出领袖。如果领袖来自淘沙,就没有什么盲目崇拜的问题。

2.  大师似苗如何栽?大师是人造出来的,也是培养得来的;需要有长远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