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交通管理局电话:解读立白成功的最大秘密(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23:43:30

解读立白成功的最大秘密(上)

恐怕没有人能想到十三年后,立白能以50多亿的销售收入位列中国日化的老三。这几年来,立白一路狂奔不止,速度快得有些让人担心,甚至会让人联想起当年的熊猫、浪奇和活力28——这些曾经辉煌的企业快速崛起最后却悄然陨落,一阵旋风过后终于平静。不出意外,用不了多久,它会跻身百亿级的大公司之列,那时,疑虑的眼神将变成敬佩的目光。

立白是一个可以媲美蒙牛、奇瑞的商业奇迹。从一无所有到50亿的规模,立白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区域品牌一跃至全国日化老三,它的销售收入甚至超过了联合利华。现在,立白上上下下将目光对准了宝洁,这看起来有些激进,但按照立白过往的增长速度,缩小与宝洁的差距,甚至赶超它并不是一件没有可能的速度。显然,这家本土日化企业的胃口正从“本土日化前三甲”到“世界一流公司”转变。

某种程度,立白的13年历史是一部中国企业奋斗史。没有什么资金,也没有什么本钱,凭借无畏的勇气和敢拼的精神,一路跌跌撞撞地走来。在宝洁、联合利华在华如日中天的时代下,生存下来并且活得越来越好。的确是一个奇迹。相较于蒙牛、奇瑞,立白显得格外不易。在中国这个需求庞大的市场,巨象级的跨国公司从来没有将蚂蚁级的本土对手放在眼里,本土企业的“农村包围城市”只不过是骚扰,远构不成对撼。在巨象的指缝间,大部分本土企业凭借这个策略活了下来,而且活得越来越滋润。2006年,纳爱斯这个势均力敌的兄弟对手,销售收入达55亿,即便是奇强、白猫这样的对手,在这几年中也获得了高增长。这一股生力军似乎成功地改写了“宝”“联”主导市场的格局。

从市场底端获得力量的本土企业,正在以匍匐的姿态包抄“城市”——这是一个以品牌为辨识度的主流市场。在这个市场获得更大的话语权,等于正式从乡野跨入了殿堂——尽管它更多地是一种象征意义和心理安慰。从草地山林走出,会师大城市,将是另一段更为艰苦的长征。

近年来,立白固守着传统的沉默、一如既往地低调。一贯以来对品质的狂热追求、对价格的矜持恪守以及对广宣的坚持投入,让立白在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上获得了双丰收。在不显山不露水间,完成了许多公司无法企及的梦想。但现在,它没有时间放低速度去慢慢琢磨、细细思量,它的赛跑对象是宝洁、联合利华和拜尔斯多夫这样的跨国巨鳄。这不是一场龟兔赛跑,而是一场资本、品牌、营销与管理的角逐,它必须绷紧神经,快速奔跑。它的每一步都将至关重要。

营销让立白从土狼成长为一头巨象,但如何才能使这头巨象轻盈地快跑甚至舞蹈?极速成长的立白现在急需要向人们证明,它的与百亿级规模相匹配的管理能力。陈凯旋究竟将年轻的立白带向何处?

 立白DNA

 广州荔湾区靠近珠江的一条不起眼街道上,充斥着卖廉价衣服和二手手机的商店,这里人流量并不大,来往的行人是当地闲散的居民,间或有戴着工作牌的西装年轻人匆匆走过,那必定是立白的员工。如果你要寻找立白集团的总部,你总会被一墙之隔的打折衣服商店所迷惑,而错过那间有些不太显眼的待客大堂。路口报摊的大爷每天都要接受不同口音的人问询。就像那些藏匿着伟大公司而赫赫有名的小镇一样,这条名叫陆居路的不知名小街同样因有一间知名公司而为人所知。

你也许会轻易错过立白总部大楼,但如果你要了解中国的日化业,你决不可错过立白和它的掌门人陈凯旋。不需要金碧辉煌、装潢奢侈的大堂,单从密密麻麻挂满墙壁的各式各样的奖牌,就会掂量出它的分量。一如它在市场上的一贯表现,不声不响,却让对手压力重重。立白用自己的方式行走江湖,并不断行使权柄和扩散影响。

要在立白的历史里寻找一个关键词,贴牌首当其冲。想象一下这样的假设:如果你有10万元,你会毫不犹豫地寻找设备制造商,投建一条洗衣粉生产线,还是会花一部分钱找一间近乎破产的国有工厂贴牌生产,然后将余下的活钱全部去打广告?搁在今天,傻子都知道答案,然而在13年前,却是一场关乎生存的豪赌。营销所带来的最大愉悦也许是从无到有、创造一个大市场。对于一个一穷二白的创业者来说,首当其冲的选择莫过于先市场还是先工厂。上个世纪90年代的中国,翻阅各大报刊总会发现一些譬如“投资数千元你就能开洗衣粉厂”等颇具诱惑力的广告。这些广告蛊惑人心,难免夸张,但放在技术的天平上称量,可见日化业并不是一个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和许多消费品行业一样,技术和制造并不能左右一个日化企业的生死。活力28曾在上世纪80年代末研发出了中国第一批浓缩洗衣粉,然而没过几年便如强弩之末,式微命劫。

贴牌生产是诸多跨国公司的常规战略,从索尼到耐克莫不用其极,而对大多数中国企业而言,这个在国外用滥了的策略却是一件新鲜事。贴牌的信心源自对市场的精准判断和对技术、品控的充分自信。彼时的陈凯旋,还谈不上对市场有着无比强烈的信心,更遑论对技术有着垄断式的发明创造,对于立白的远景,只是影影绰绰的轮廓。“当时也没有足够的资金建厂,我也不清楚洗衣粉的配方,只能找专家提供;我也不懂技术,就找技术监督局来检测我们的产品。”如果深切解读这句话的含义,不难看出陈凯旋的商业思维:基于资源整合之上,与利益相关者达成共赢。“利益相关者”是陈凯旋经常提及的词,这个早期的商业思想构成了立白商业格局的主绳。多年后,立白收购蓝天六必治、奥妮、高姿就是基于这种构想。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市场的、非市场的因素,一些大型国有洗衣粉企业日渐沉沦。尽管它们濒临破产,但它们却拥有先进而可观的闲置生产线。如果没有立白的介入,它们只会躺在陈旧的厂房里等着布满灰尘。立白只要左手拎着品牌,右手握着品质,工厂在广西还是在广东,都不那么重要,如果拨弄算盘,不仅可以降低启动成本,而且更能省却物流配送成本。怎么算,贴牌生产都有一箭双雕之效。显然,先工厂还是先市场并不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复杂问题。

像所有以品牌为导向的大公司一样,立白的商业模式可以看成是“借鸡生蛋”——找专家拿配方和技术,借助别人的工厂制造,最后生产出来的是立白的产品。在整个链条中,立白并没有真正投身到制造环节里,它做的事大都是质检员的工作。正因为如此,一些人认为立白的这种做法有点“空手套白狼”。

不过,“借鸡生蛋”是一个考验胆识的活。在陈凯旋看来,贴牌生产最难的是如何保证品质的始终如一。品质是构成一个品牌的基本要素,它承载了消费者的认知和好感度,而这直接决定了一个生命周期。立白要打破宝洁、浪奇一统广东市场的格局,就必须在品质和定价上找到最佳契合点,并将立白与生俱来的DNA植入到各个资源体中,绝不能以牺牲品质来换取菲薄的市场份额。

在立白的字典里,资源整合的意义绝不止于获得质优的产品,更在于通过系统的思维去影响和巩固OEM工厂、经销商、消费者和供应商等各个利益相关体的关系。尽管这会造成立白在选择利益相关体的标准和成本远高于竞争对手,但花钱投资未来,才能使基业长青。即便按照财务原则核定其长效的投入产出比,这种高投入所带来的收益也是惊人的。消费者满意度是一个市场的“纲”,举此“纲”,万“目”皆张,从各种迹象上看,立白的整个体系都在为此“纲”服务,而这正是它在众多强势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