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居民小区分部图:系统科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4:46:24
百科名片
   系统科学导论
研究系统的结构、动力学、调控、信息与组织化等,系统科学是分析与综合渗透的研究方法,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和医学、工程等领域的系统方法、原理和技术等研究。
目录
理论概述分类狭义广义
近年发展发展历史系统科学形成与发展的具体历程二十世纪初二十世纪中叶其后现在
理论概述分类狭义广义
近年发展发展历史系统科学形成与发展的具体历程二十世纪初二十世纪中叶其后现在
展开
编辑本段理论概述
系统科学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开发的学科组成的学科群。它着重考察各类系统的关系和属性,揭示其活动规律,探讨有关系统的各种理论和方法。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正在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向社会科学广泛转移。人们将系统科学与哲学相互作用,探讨系统科学的哲学问题,形成了系统哲学。[1]
编辑本段分类
系统科学即以系统思想为中心、综合多门学科的内容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综合性科学门类。系统科学按其发展和现状,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
的系统科学一般是指贝塔朗菲著作《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中所提出的将"系统"的科学、数学系统论、系统技术、系统哲学三个方面归纳而成的学科体系。广义
的系统科学包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学、突变论、运筹学、模糊数学、物元分析、泛系方法论、系统动力学、灰色系统论、系统工程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学、知识工程学、传播学等一大批学科在内,是20世纪中叶以来发展最快的一大门综合性科学。
编辑本段近年发展
近年兴起的相似论、现代概率论、超熵论、奇异吸引学及混沌理论、紊乱学、模糊逻辑学等,也将进入广义系统科学并成为其重要内容。 系统科学将众多独立形成、自成理论的新兴学科综合统一起来,具有严密的理论体系,它已为内外许多学者所关注和研究。20世纪60年代,美国将《系统工程》杂志改为《系统科学》。中国在技术领域的杂志则有《系统科学与教学》、《系统工程的理论和实践》、《系统工程学报》、《系统工程》等。许多学者提出了关于系统科学结构的许多见解。其中一种见解种认为,系统科学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即系统概念、一般系统论、系统理论分析论、系统方法论和系统方法的应用。另一种见解认为系统科学是研究系统的类型、一般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这一科学体系包括系统学、系统方法学和系统工程学三部分。 关于系统科学的内容和结构最详尽的框架,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来的。他认为系统科学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处于同等地位。他把系统科学的体系结构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系统工程、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等,这是直接改造自然界的工程技术层次;第二层有运筹学、系统理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是系统工程的直接理论,属技术科学层次;第三层次是系统学,它是系统科学的基本理论;最高一层将是系统观,这是系统的哲学和方法论的观点,是系统科学通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桥梁和中介。
系统论将世界视为系统与系统的集合,认为世界的复杂性在于系统的复杂性,研究世界的任何部分,就是研究相应的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它将研究和处理对象作为一个系统即整体来对待。在研究过程中注意掌握对象的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及时序性等基本特征。系统论不仅是反映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也是科学研究思想方法的理论。系统论的任务,不只是认识系统的特点和规律,反映系统的层次、结构、演化,更主要的是调整系统结构、协调各要素关系,使系统达到优化的目的,系统论的基本思想、基本理论及特点,反映了现代科学整体化和综合化的发展趋势,为解决现代社会中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和军事等各种复杂问题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系统科学的发展和成熟,对人类的思维观念和思想方法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使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已经广泛地渗透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
编辑本段发展历史
系统科学发端于20世纪20年代,奥地利生物学家L.von贝塔朗菲倡导的机体论就是一般系统论的萌芽,与此同时,英国军事部门的科学家研究和解决雷达系统的应用问题,提出了运筹学,这就是系统工程的萌芽。20世纪40年代,美国贝尔电话公司在发展通信技术时,使用了系统工程的方法。美国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是系统工程的成功实践。美国国防部设立的系统分析部,在军事决策方面运用了系统方法。20世纪50年代,系统科学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全面展开。贝塔朗菲等人创办了《一般系统论年鉴》,H.H.古德和R.E.麦克霍尔完成了专著《系统工程》。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等院校开设了系统工程的课程。20世纪60年代,系统科学在西方、在苏联得到了广泛的传播。系统的理论研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贝塔朗菲发表了《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应用》的著作,使系统工程的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实现,就是一个突出的范例。20世纪70~80年代,系统科学广泛应用于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生态环境、医疗保健、行政管理等部门,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编辑本段系统科学形成与发展的具体历程

从科学哲学的角度上说,四大古明中均有系统论的将现象看做系统加以考察的思想。而在三大古文化中,古希伯来的宗教神学、老子的自然人学、古希腊自然哲学更有充分体现。系统一词,即来源于古希腊语,是由部分级成整体的意思。
常用为亚里斯多德所言“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来体现此思想在人类思维中的渊源流长。周易和中医有着最丰富和完整和最悠久的系统思维模式,欧洲最早完整提出系统方法的是熟悉中国哲学的莱不尼兹和歌德。二十世纪初
彭加勒(现多译作庞加莱,即用来命名06年火热的同胚封闭流型的高维猜想者)的四部科学哲学著作以及专著《位置分析》分别将数学推理与世界框架进行了讨论、将拓扑学进行系统论述。其中大量包含了现代的系统科学思想。从三十年代开始,维纳开始关注布什的电子模拟计算机,开拓了线性控制理论。将目光投到“各种已经建立起来的部门之间被忽略的无人区”(维纳语),为后来人提供了很好的启迪。后诺依曼、申农将脚步转移到计算机与信息论。二十世纪中叶
,学界看到了这片广阔的新天地,兴起一场“系统运动”的浪潮,其中贝朗塔菲于1952年发表“抗体系统论”,正式提出通常意义上的现代系统科学思想。它关于"机体生物学",这是生物学中的有机论概念,强调生命现象是不能用机械论观点来揭示其规律的,而只能把它看作一个整体或系统来加以考察。贝塔朗菲又于1968年发表了一般系统论的代表著作《一般系统理论――基础发展与应用》》(《General System Theory;Foundations,Development,Applications》)确立了这门科学学术地位并被公认为是这门学科的代表作。他在1973年提出的一般系统论原理,奠定了这门科学的理论基础。但他的理论到1948年在美国再次讲授“一般系统论”时,才得到学术界的重视。由于贝氏对系统科学的创立、推广和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被公认为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其后
,布鲁塞尔学派的领导人普利高津在非平衡统计物理研究中提出了最初关于非平形成科学体系的耗散结构理论,这一理论可以广泛应用到生物、化学、生态、社会,大大推动了系统科学的研究与发展。1986年-1994年曾邦哲发展了系统综合理论 -结构论,研究系统尤其生命系统的结构、功能与发生演变及其相互关系的规律,提出系统医药学与系统生物工程等概念,也称为泛进化或自组织系统的结构理论,探讨系统的结构本原模型、适应稳态结构、系统层次的组织建构,以及实在系统与符号系统对应转换关系,探讨系统科学的逻辑学基础,以及宇宙、生命、文明的信息组织化过程的结构演变规律,并提出彭加勒数学思想与胡塞尔的现象学开创了现代的系统综合方法。现在
,系统思想形成了一股重要的思潮,日益发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资料 1
部分资料来源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6869379.html
扩展阅读: 1 系统科学
2 结构论,genbrain biosystem net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