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到西昌四日游:外资机构唱空做多中国房地产为哪般——中新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4:00:07

外资机构唱空做多中国房地产为哪般

2011年06月24日 09:20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7)  【字体:↑大 ↓小

  标准普尔下调了中国房地产业的评级,从稳定下调至负面。其依据有两个方面,一是调控政策的不断加码,使房地产市场陷入僵局;二是开发商资金链越绷越紧(相关新闻见B63版),随时有断裂的可能。

  显然,仅仅据此唱空中国房地产业,依据是不充分的。

  首先,既然是调控,就意味着过热。要把“热”度降下来,就必然要动用政策工具,对过“热”的现象实施降温。而对楼市调控来说,所谓降温,说白了就是利益博弈。只要有利益博弈,就不可能不出现僵持局面。眼下的僵局,应当不值得大惊小怪。因为一旦开发商认识到僵持时间过长,会对自身利益带来不利影响,自然会主动打破僵局。目前一些城市出现的新商品房降价,就是僵局即将被打破的表现。

  至于开发商资金链紧张,不仅十分正常,而且是楼市调控希望看到的结果。只要开发商资金链不紧张,僵局就不可能打破。一旦开发商资金链紧张了,僵局打破的时机也就到来了。

 

  所以,仅以市场僵局和开发商资金链紧张,就下调中国房地产业信用评级,是不科学的。至少,是对中国国情的不了解。

  第二,中国目前出现的房地产市场僵局以及开发商资金链紧张,与美国次贷危机完全不同。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是长期形成的房地产泡沫与金融泡沫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从内向外的力量。政府所采取的一切措施,都是被动应对的。而我国目前出现的市场僵局和开发商资金链紧张,是政府主动调控、主动挤捏泡沫的结果。因此,它不可能使房地产市场崩盘。即便出现大规模的资金链断裂现象,也可以通过政策调整予以化解,不可能形成像美国那样的次贷危机。更何况,目前开发商出现的资金链紧张现象,也不完全是楼市调控的结果,与整个货币政策的紧缩也不无关系。

  第三,目前市场已出现一些积极的变化。调控的目的,显然不是为了把开发商整死、把房地产市场搞死,而是为了让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

  经过一年多的调控和利益博弈,目前市场已有积极变化。房价趋于稳定并出现下降趋势,成交量在持续多个月低迷后已出现升温迹象,开发商的资金流仍保持一定增幅等。而一旦开发商主动选择降价、打破僵局,那么,调控进一步加码的可能性也就越来越小了。

  更重要的,尽管标普以及国外投行等在共同唱空中国房地产业,但外资却在做多中国房地产业。商务部数据显示,前5个月,外商投资中国房地产金额达266亿元,同比增长57.3%,远高于其他方面的投资。如果中国房地产业真的到了“负面”的评级,外资还会青睐中国房地产业吗?

  所以,包括标普在内的外国机构唱空中国房地产业,要么是对中国房地产市场情况不了解,要么是出于某种需要。特别是外国投行,唱空或唱多,都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不过外资机构提出的两种现象,是值得重视的。一是央企在房地产市场的定位问题。标普认为,中国房地产业中的央企具备相当优势,规模大、抗风险能力强,背后还有母公司支持,在信贷全面收紧的情况下,仍能利用银行轻松获得贷款,获得市场竞争力。

  虽然央企也是市场经济主体,可以参与市场竞争。问题在于,央企从进入市场的第一天起,就处于相对优势的地位,如何把这种优势“公平化”,对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对下一步房地产市场的重新洗牌也十分重要。

  二是地方政府对待“土地财政”的态度问题。房地产业出现今天这样的局面,在于地方政府从土地上拿走了太多利益,使房地产市场泡沫不断增多。

  调控成效会不会反复,要看政府对待“土地财政”的态度,只要地方政府继续迷恋“土地财政”,房价就会继续上涨。谭浩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