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到海南旅游:中国姜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7:51:32
  
             中国姜姓  




 始祖


    炎帝姓:伊耆,后改姓姜,氏:烈山氏,名:石年,炎帝诞辰:农历四月二十六日,诞生地: 今陕西省宝鸡市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 又称赤帝、烈山氏,他与黄帝结盟并打败了蚩尤,随后逐渐与蚩尤部落、黄帝部落形成了华夏族,这才有了今天的炎黄子孙。
    炎帝与黄帝是华夏族的始祖。《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今陕西武功县漆水河)成,炎帝以姜水(今陕西宝鸡市清姜河)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这是中国历史最早记载炎帝、黄帝诞生地的史料。因此,他们是起源于陕西省中部渭河流域的两个血缘关系相近的部落首领。后来,两个部落争夺领地,展开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两个部落渐渐融合成华夏族,华夏族在汉朝以后称为汉人,唐朝以后又称为唐人。炎帝和黄帝也是中国文化、技术的始祖,传说他们以及他们的臣子、后代创造了上古几乎所有重要的发明。  炎帝像炎帝,传说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又称赤帝、烈山氏,农氏族始祖。炎帝始生地在姜水,轩辕氏族始祖黄帝始生地在姬水,早在27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就有定论。《国语·晋语》中记载:“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姜水在宝鸡地区,这在1500多年前的北魏时代,中国古地理学家评道元就明确地写人《水经注》中。明代天顺五年《一统志》记载:“姜水在宝鸡县南。”即今宝鸡市区渭河南姜水边的姜氏城。宝鸡市区渭河南有浴圣九龙泉,泉上有唐建神农祠,祠南蒙峪口有常羊山,常羊山有炎帝陵,均在(宝鸡市)渭滨区益门乡(神农乡)境内,都是众民百姓祭祀先祖炎帝的场所。一说即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相传其母名女登,一日游华阳,被神龙绕身,感应而孕,生下炎帝。传说炎帝人身牛首,头上有角。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尝遍了各种药材,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据《史记》等古籍追记,炎帝姓“伊耆”,名石年。母为有娇氏女,名曰女登,是少典正 妃。生炎帝。长于姜水,故有‘姜’姓之称。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其俗朴,重端悫,不岔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于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东至肠谷,西至三危,莫不从其化。”《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务利之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
  炎帝的传说炎帝姓姜。相传他牛头人身,是以羊为的氏族首领,就是现在的羌族。最初,这个氏族活动于姜水流域,就是现在的宝鸡市清姜河,后来进入黄河中游,与九黎族发生了长时期的冲突。九黎族的首领叫蚩尤,兽身人面,铜头铁脖子,头上有角,耳上生毛硬如剑戟,能吃砂石,可能是以某种猛兽为图腾的氏族。他有兄弟八十一人,即八十一个氏族,是勇悍善 战的强大氏族部落。蚩尤把炎帝驱逐到涿鹿(今河北西北桑干河流域),炎帝向黄帝求援,双方在涿鹿大战-场。蚩尤请风伯雨师兴风作雨,造了大雾使的士兵迷失方向,黄帝请旱神女魃,把天气放晴,造了“指南车” 辨别方向。这场激烈战争的结果是蚩尤失败,被杀死了。黄帝取得了胜利,被推举为“天子”。史学界日趋支持另一种说法,炎帝同黄帝一样是一种帝位,而炎帝一系世代居住在渭河流域的姜水,后期神农氏部落执掌炎帝之位,而黄帝族部落,公孙姓,兴起于渭河流域的姬水,而此时的神农氏部落已经无力征讨号令天下,黄帝开始征讨诸侯,积蓄实力,在阪泉也即涿鹿(河北)与炎帝神农氏决战,炎帝神农氏一战被击溃,黄帝得以号令天下诸侯,流放炎帝神农氏于南方楚地,而另有不服从黄帝号令的南方蚩尤部落,本是炎帝神农的部属,扬言为炎帝报仇,纠集部众与黄帝战,数次击败黄帝,最后被黄帝利用计谋击败并杀,黄帝其后又先后平定蚩尤余部--刑天氏叛乱,最终一统天下,同时考虑到炎帝众望所归,民  炎帝望犹盛,后来将其召回辅政,合并炎帝神农氏部落,后称炎黄部落...  神农氏和炎帝到底什么关系?两者是否为同一人呢?关于炎帝和神农氏的关系问题,  神农学术界长期以来形成了观点截然相反的两派:一派认为炎帝就是神农氏。这一派的观点现在占上风,算是主流派,比如湖南的炎帝陵纪念馆就是把炎帝作为神农来祭祀的,所以纪念馆内就有炎帝尝百草的主题。而另一派则认为炎帝和神农是两个系统的人,扯不上关系,因此不可能是同一人。
  古代史书关于神农氏的世代记载是这样的:神农氏统治经历了七十个世代,(一说十七个世代)到黄帝部落崛起的时候才衰落下去了。这里有一个问题前面忘了说明的需要说明一下,即神农氏以前包括神农氏的时代,像伏羲,女娲,神农这样的称呼乃是对于某个部落或者部落的若干代首领的统称,而不是对唯一一个君主的称呼。但是后世的学者们往往产生歧见,比如关于古蜀国的历史记载中,很多人都认为蚕从和鱼凫是古蜀国的两代君王,但是实际上蚕从和鱼凫乃是两个分别长达数百年的古蜀国王朝,每个王朝都有十几个世代。(《史记.五帝本纪》中也提到:黄帝崛起的时候,恰好“神农世衰”,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请注意这个“世”字。)这就是为什么伏曦,女娲,神农的统治往往高达数百年乃至数千年的原因。按照一世三十年计算,那么神农氏统治的时期大约为两千年(如果是十七个世代则大约是五百年)黄帝的时代,在距今大约五千年以前,以此上推两千年,大约就可以推断出神农氏统治开始于距今大约七千年以前。
  但是,关于炎帝的记载则明显和神农氏对不上号。和神农不同,关于炎帝的称号是对某一个人还是对若干世代的部落首领的称呼这一点是存在争论的。有一种说法认为,炎帝经历了八个世代。第一世炎帝叫神农,他的时代比黄帝的时代大约早几百年。而和黄帝同一个时代的炎帝是第八世炎帝,他叫榆罔。这种说法,就把炎帝和神农串到了一起,即无论炎帝还是神农都是同一部落首领的称呼。同一部落首领有不同的称呼倒不奇怪,但是无论神农氏是七十个世代还是十七个世代,显然都和炎帝的八个世代对不上号。因此,从这一点上来说,炎帝和神农为同一人的说法值得怀疑。    涿鹿之战,指的是距今约4600余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东夷集团中的蚩尤部族在今河北省  涿鹿之战涿县一带所进行的一场大战。“战争”的目的,是双方为了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它也是我国历史上见于记载的最早的“战争”,对于古代华夏族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原始社会中晚期,逐渐形成了华夏、东夷、苗蛮三大集团。其中华夏集团以黄帝、炎帝两大部族为核心。它们分别兴起于今关中平原、山西西南部和河南西部。经融合后,遂沿着黄河南北岸向今华北大平原西部地带发展。与此同时,兴起于黄河下游的今冀、鲁、豫、苏、皖交界地区的九夷部落(东夷集团的一支),也在其著名领袖蚩尤的领导下,以今山东为根据地,由东向西方向发展,开始进入华北大平原。这样华夏集团与东夷集团之间的一场武装冲突也就不可避免了。涿鹿之战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据说蚩尤族善于制作兵器,其铜制兵器精良坚利,且部众勇猛剽悍,生性善战,擅长角牴,进入华北地区后,首先与炎帝部族发生了正面冲突。蚩尤族联合巨人夸父部族和三苗一部,用武力击败了炎帝族,并进而占据了炎帝族居住的“九隅”,即“九州”。炎帝族为了维持生存,遂向同集团的黄帝族求援。
  黄帝族为了维护华夏集团的整体利益,就答应炎帝族的请求,将势力推向东方。这样,便同正乘势向西北推进的蚩尤族在涿鹿地区相遭遇了。当时蚩尤族集结了所属的81个支族(一说72族),在力量上占据某种优势,所以,双方接触后,蚩尤族便倚仗人多势众、武器优良等条件,主动向黄帝族发起攻击。黄帝族则率领以熊、罴、狼、豹、雕、龙、鸮等为图腾的氏族,迎战蚩尤族,并让“应龙高水”,即利用位处上流(山海经中曰灵山)的条件,在河流上筑土坝蓄水(以蓄水冲了蚩尤寨),以阻挡蚩尤族的进攻。
  “战争”爆发后,适逢浓雾和大风暴雨天气,这很适合来自东方多雨环境的蚩尤族展开军事行动。所以在初战阶段,适合于晴天气环境作战的黄帝族处境并不有利,曾经九战而九败(九是虚数,形容次数之多)。然而,不多久,雨季过去,天气放晴,这就给黄帝族转败为胜提供了重要契机。黄帝族把握战机,在玄女族的支援下,乘势向蚩尤族发动反击。其利用特殊有利的天候——狂风大作,尘沙漫天,吹号角,击鼙鼓,乘蚩尤族部众迷乱、震慑之际,以指南车指示方向,驱众向蚩尤族进攻,终于一举击败敌人,并在冀州之野(即冀州,今河北地区)擒杀其首领蚩尤。涿鹿之战就这样以黄帝族的胜利而宣告结束。战后,黄帝族乘胜东进,一直进抵泰山附近,在那里举行“封泰山”仪式后方才凯旋西归。同时“命少皞清正司马鸟师”,即在东夷集团中选择一位能附众的氏族首长名叫少皞清的继续统领九夷部众,并强迫东夷集团同自己华夏集团互结为同盟。
  涿鹿之战的结果,有力地奠定了华夏集团据有广大中原地区的基础,并起到了进一步融合各氏族部落的催化作用。取得这场战争胜利的部族首领黄帝从此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并被逐步神化。涿鹿之战为我们中华民族在发轫时期决定日后基本面貌的历史性“战争”。    华夏是古代中国中原地区各族的合称,亦作“诸夏”。据部分史学家的研究,中国古代的部族可分为华夏集团、东夷集团和苗蛮集团。到春秋时期后面两大集团基本同化,成为秦汉间所谓“中国人”的三个主要来源。  炎帝像华夏集团以炎帝族和黄帝族为主体。两族最初居住在陕西,后来各自逐渐东迁。黄帝族顺北洛水南下,又东渡黄河,沿中条山、太行山向东北发展,形成晋南的黄河一带许多姬姓国,如虞、杨、韩、魏等。炎帝族也有一部分顺渭水东下,沿黄河南岸向东发展,形成姜姓国家,如申、吕、齐、许等。他们在东进过程中,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
  阪泉之战是黄帝与炎帝之间为争夺部落联盟首领而进行的战争,炎帝族战败,并入黄帝族,华夏逐渐形成。其后黄帝在涿鹿之战中打败了东夷集团的九黎族首领蚩尤,势力扩大至今日的山东境内,华夏集团得以空前扩展。据载虞、夏、商、周都是黄帝的后裔,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华夏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便逐渐确立了.
  神农氏是炎帝吗?
  继伏羲以后,神农氏是又一个对中华民族颇多贡献的传说人物。除了发明农耕技术外,还发明了医术,制定了历法,开创九井相连的水利灌溉技术等。因为他发明农耕技术而号神农氏,可是他又称炎帝、赤帝、烈(厉)山氏,则又成了与黄帝相争天下的首领。长期以来,对于神农氏是否即炎帝这个问题,一直悬而难决。
  《白虎通义·号》说,神农氏能够根据天时之宜,分地之利,创作了来招等农具,教民耕作,使人民获得很大的好处,故号神农。《世本·帝系篇》则首把炎帝和神农氏扯在一起称“炎帝神农氏”,谓炎帝即神农氏,炎帝身号,神农代号。汉高诱注《淮南子·时则训》,提到赤帝时又把赤帝与神农氏合起来,说赤帝即炎帝,少典之子,号为神农,南方火德之帝。《左传》、《国语》和《礼记》曾提到烈山氏能够播植百谷百蔬。东汉郑玄注《礼记》和三国韦昭注《国语》,都说烈山氏为炎帝。《水经注》卷三十二又把烈山氏和神农氏相并,说谬水西南经过厉乡南,水南有重山,就是烈山,山下有一个洞穴,相传是神农氏的诞生处,所以《礼记》称神农氏为烈山氏。而有关烈(厉、列)山氏称号的缘起,又有二说。《路史》认为,烈山原字当作列山或厉山,因神农氏“肇迹”于列山,故以列山、厉山为氏。刘城淮《中国上古神话》则认为炎帝为人神,放火烧山很猛烈,故为烈山氏。
  《史记·五帝本纪》则隐喻炎帝与神农氏并非一人,说黄帝时,神农氏的时代已经衰落,诸侯之间互相侵伐,暴虐百姓,神农氏不能征讨,于是黄帝“修德振兵”,讨伐危害最大的炎帝和蚩尤,把他俩伐灭后威望大振,于是代神农氏而有天下。神农氏不事征伐,这与《庄于·盗跖》说神农氏“无有相害之心”、《商君书·画策》说神农“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相符合,怎么会变成炎帝这样“侵伐诸侯,暴虐百姓”的人呢?英勇善战的黄帝,竟然要与他“三战,然后得其志”。此外,《史记·封禅书》分列炎帝和神农氏为二人,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也主张炎帝、神农氏为二人。
  由上观之,神农氏和炎帝是否即一人,仍无确解。    炎帝和神农氏的关系,学术界长期以来形成了观点截然相反的两派:一派认为炎帝就是神农氏。如湖南的炎帝陵纪念馆就是把炎帝作为神农来祭祀的,所以纪念馆内就有炎帝尝百草的主题。而另一派则认为炎帝和神农是两个系统的人,不可能是同一人。古籍中关于炎帝、神农氏的记载如下:
  《帝王世纪》曰:“黄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母曰附宝,其先即炎帝母家有乔氏之女,世与少典氏婚,故《国语》兼称焉。及神农氏之末,少典氏又取附宝……生黄帝于寿丘”很明显,少典、有乔都应为古国名或部落名。
  又司马贞作《三皇本纪》,“神农纳奔水氏之水曰听妃詙。为妃。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凡八代,五百三十年。而轩辕氏兴焉。”所以跟黄帝大战的那个炎帝不是我们引为圣人的那个炎帝,而应为榆罔。
  又有人说“神农氏统治经历了七十个世代(一说十七个世代),到黄帝部落崛起的时候才衰落下去了。”这个说法应该是出自《尸子》。《尸子》:“神农氏七十世有天下,岂每世贤哉?”这里要说明一下,按《三皇本纪》“女娲氏没,神农氏作。”神农氏是一个部落,它的首位领袖不是“炎黄”中的炎帝。《尸子》中说的七十世应该是整个神农氏共传了七十世,跟《三皇本纪》不一样。
  由于上古时的记载缺乏详尽的文献记录和考古资料,所以炎帝与神农氏是否为同一人,目前还没定论。    神农氏:部族首领称炎帝,名石年,姜姓,羊图腾。生于陕西宝鸡姜水流域,传说在位140年(约公元前3216~前3077年),一说在位120年,卒葬湖南茶陵(今酃县塘田乡鹿原陂,又名炎陵山、皇山)。 是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其著名后裔有蚩尤氏、烈(厉)山氏、共工氏、四岳氏等。
  蚩尤氏:炎帝之后(一日先仕于炎帝),出自羊水,仕于黄帝。为主金之官,默观神农世衰,潜铸金类,以为利器,举兵逐榆罔(炎帝裔),自号炎帝。后作兵伐黄帝,并曾请风伯雨师助战,终为黄帝击败于涿鹿之野,被杀。他是战神和兵器之神,而兵器的发明乃源自农具和其他生产工具。
  共工氏:亦名共攻氏,炎帝后裔。性格暴戾,易于为非。相传因与颛顼争强为帝,曾与东夷族大战,不胜,而怒触不周之山,致使天倾地陷,造成人间大灾难。
  烈山氏:又叫厉山氏,其首领为烈山或柱。《国语·鲁语上》云:“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植百谷百蔬。”《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载:“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礼记·祭法》则称:“厉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农,能植百谷。”一般认为烈山氏为炎帝后裔,仍为农神、谷神。烈山,本是烧山垦田之意。
  四岳氏:首领为伯夷,姜姓,传为共工之从孙,曾助禹平治水土。后繁衍出齐、吕、申、许四支后裔。
  第二世,临魁,炎帝长子,在位80年(公元前3076~前2997年)。
  第三世,帝承,在位60年(公元前2996~前2937年)。
  第四世,帝明,在位49年(公元前2936一前2888年)。
  第五世,帝直,在位45年(公元前2887一前2843年)。
  第六世,帝来(厘),在位48年(公元前2842~前2795年)。
  第七世,帝裹(哀),在位42年(公元前2794一前2753年)。
  第八世,榆罔,名克,居长,在位55年;因德不及其弟轩辕,故让位。轩辕即黄帝,姓有熊氏。
  第九世,名器,榆罔子。
  第十世,名祝融,器之子;卒葬衡山(在今湖南)。
  第十一世,名术嚣,祝融子。
  第十二世,名勾龙,术嚣子。
  第十三世,名垂,勾龙子。
  第十四世,名共工。
  第十五世,名伯夷,著名贤人,佐尧帝掌四岳,佐大禹治水,因功受封于吕,为吕侯,是即吕氏得姓之始。姜太公吕尚,即其后。    炎帝的妻子,既赤水氏的女儿听訞与炎帝生了炎居、生女儿女娃(精卫),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生共工,共工生术器、后土, 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十二子,名子代考。    炎帝对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制耒耜,种五谷,奠定了农工基础。耒耜的使用和种五谷,解决了民以食为天的大事,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人类由原始游牧生活向农耕文明转化创造了条件。
  二、立市廛,首辟市场。据《周易?系辞下》载,神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神农发明的以日中为市,以物易物的市场是我国货币,商业发展的起源和基石。
  三、治麻为布,民着衣裳。原始人本无衣裳,仅以树叶,兽皮遮身,神农教民麻桑为布帛后,人们才有了衣裳,这是人类由朦昧社会向文明社会迈出的重大一步。
  四、作五弦琴,以乐百姓。据《世本?下篇》载,神农发明了乐器,他削桐为琴,结丝为弦,这种琴后来叫神农琴。神农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徵、羽”。这种琴发出的声音,能道天地之德,能表神农之和,能使人们娱乐。
  五、削木为弓,以威天下。神农始创了弓箭,有效地防止了野兽的袭击,有力地打击了外来部落的侵犯,保卫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劳动成果。
  六、制作陶器,改善生活。在陶器发明前,人们加工处理食物,只能用火烧烤,有了陶器,人们对食物可以进行蒸煮加工,还可以贮存物品,酿酒,消毒。陶器的使用,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对人类的饮食卫生和医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促使人们有规律地生活,按季节栽培农作物,炎帝神农还立历日,立星辰,分昼夜,定日月,月为三十日,十一月为冬至。
  炎帝管理部落,治理天下很有方法。他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智贵于人,天下共尊之。他以德以义,不赏而民勤,不罚而邪正,不忿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人民无不敬戴。
  炎帝还是我国教育的始祖。他教民使用工具,教民播种五谷,教民医药,教民制陶、绘画,教民弓箭、猎兽、健身,教民制琴、教民音乐、舞蹈,还教民智德。可见,炎帝时期,德、智、体、美得到了全面重视和发展。
  炎帝对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炎帝精神,首要的是创业精神,奉献精神,敢为人先的创造精神,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炎帝精神使中华后裔在与自然和社会的斗争中,摆脱愚昧和野蛮,追求先进与文明。这种精神使华夏民族获得了高度的团结和统一。
  至于炎帝的出生地,至今没有定论,事实上炎帝是一个神化了的人物,它代表的是远古人类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改造自然集体智慧的集中体现。在今天,“炎帝”和“黄帝”作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被载入世界文明的史册,中国人也称为“炎黄子孙”。故事新解
  在神农氏的诸多事迹当中,最为人们称道和熟悉的是制耒耜、种五谷一事,这也正是神农氏之被称为“神农”的原因所在,“神农”一词中的“农”字就完全体现了这一伟大创举。
  农业包括种植、收获储备、加工食用三大步骤。在原始农业出现之前的采集渔猎时代早期,收获储备与食用是两个完全独立的过程,人们采集而储备的东西不一定都是食用的,人们食用的东西也经常是现采现吃,并不一定是先前储备的东西,而且人们储备的食物也往往不是植物种籽。伴随着陶器的出现,人们才具备了安全有效的贮藏手段,因而能够长期储备食物和饮水,从而把采集储备和食用两个独立过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才会形成大量获得植物种籽的需求。原始种植业开始于使用葫芦作饮水器具的伏羲氏时代,人们最早种植的是葫芦,在种植葫芦的过程中,人们积累比较丰富的种植技术。到了女娲氏时代,也就是陶器时代,种植技术和对植物种籽的需求一旦结合在一起,农业的出现也就呼之欲出了。其实人们开始种植葫芦时,也不一定是因为需求而想到种植葫芦,很可能是儿童出于爱好和玩耍开始了葫芦的种植。其原因有三:一是儿童有大量的空闲时间照顾、保护和管理他们的“劳动”成果;二是葫芦籽颗粒大洁白,深受人们喜爱;三是葫芦籽颗粒大而容易播种操作。我国许多地方民间存在着禁食葫芦籽的风俗,大人们会用“吃葫芦籽会长包牙”之类的话吓唬小孩子,说明人们对葫芦籽的重视和保护,也暗示了葫芦栽培历史的悠久。当我们的祖先把种植葫芦转向种植草类植物获取食用的种籽时,原始农业就诞生了。
  吃草治病并非人类独有。许多动物都有吃药治病的现象,说明早在人成其为人之前,人类的祖先就已经本能地积累了许多草药知识。原始农业兴起后,出于寻找更好的农作物种类的需要,人们在尝食植物的同时会更加注意了解植物的特性,不仅注意有毒没毒、可吃不可吃,更会注意了解不同植物种类、不同部位、不同器官的苦辣酸甜味道,以及寒温特性等,从而结合原有的草药知识形成医药概念,开始了医学探索。也就是说,医药概念是伴随着原始探索驯化植物为农作物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一种“无意插柳柳成荫”式的发明。这应该就是神农氏发明医药的历史真相。
  要大量种植农作物,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并驯化使之成为作物品种,比如稻、黍、稷、麦、菽五谷;其次要有农具,比如耒耜;三是要掌握农时。这些都需要长期技术进步和知识积累,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即使一个人终其一生也绝难做到。所以说,神农氏是一个相当漫长的时代。
  在农业发展的早期,主要技术进步表现在驯化野生植物上,经过尝百草和试种,古人们初步确定了适合栽培的几种主要野草,野草种类因地区而不同,收获的种籽除一部分被食用外,人们会选择饱满的籽粒留作种子,这其实就是对野生动植物的驯化过程,使得栽培植物和养殖动物与其野生原种的差异越来越大,而分别成为农作物和家畜。中国人非常重视留种工作,总是千方百计地保护作物种子,甚至有“饿死不吃种子”的说法。这一习俗更加有利于农作物品种的选育工作。可以推测,在神农氏中期,中国就已经基本培育出各主要农作物品种,即五谷。    炎帝陵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城西17公里的鹿原镇境内。这里洣水环流,古树参天,景色秀丽。
  关于炎帝神农氏安葬地的记载,最早见于晋代皇甫谧撰写的《帝王世纪》,炎帝“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葬长沙。”宋代罗泌撰《路史》就记述得更具体:炎帝“崩葬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据地方史《酃县志》记载,此地西汉时已有陵,西汉末年,绿林、赤眉军兴,邑人担心乱兵发掘,遂将陵墓夷为平地。唐代,佛教传入,陵前建有佛寺,名曰“唐兴寺”,然而陵前“时有奉祀”。
  炎帝陵自宋太祖乾德五年建庙之后,迄今已有千余年历史,随着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炎帝庙也历尽沧桑,屡建屡毁,屡毁屡建。
  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67—983年),朝廷将事官虑炎帝陵地僻路险,舟车不便,奏请将炎帝庙迁至茶陵县城南,宋太宗诏许,即移鹿原陂炎帝庙于茶陵县城南五里处。此后凡二百余年,朝廷官府祭祀炎帝神农氏的活动,均在茶陵县城南炎帝祠庙进行,鹿原陂炎帝庙几近湮没。宋孝宗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衡州守臣刘清之鉴于炎帝陵没有炎帝庙,反而保留唐代的佛寺,有点不伦不类,于是奏请朝廷,废陵前唐兴寺而重建炎帝庙。宋宁宗嘉定四年(1211年),析茶陵军之康乐、霞阳、常平三乡置酃县。此后,炎帝陵所在地鹿原陂即属酃县境地,隶属衡州府管辖。至淳?八年(公元1248年),湖南安抚使知潭州陈奏请朝廷为炎帝陵禁樵牧,设守陵户,并对炎帝祠庙进行了一次大的修葺。
  宋代以后,元代近百年间,朝廷只有祭祀炎帝陵的活动,而未有诏修炎帝陵庙的记载。
  明代,有关炎帝陵庙的修葺,史书记载颇详。较大规模的修葺有三次:第一次是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后,诏命遍修历代帝王陵寝,由此炎帝陵庙也得到了一次全面修葺。第二次是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由酃县知县易宗周主持。这次重修是在原庙旧址上拓宽兴建,基本上改变了旧庙原貌。第三次是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酃县县令派人于路旁募款,发起重修。新庙规模虽因循旧制,但庙貌大为改观。
  清代对炎帝陵庙的修葺,有据可查的约有9次。清世祖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南明将领盖遇时部进驻炎陵,屯兵庙侧,炎帝陵庙惨遭破坏。是后,当地官民士绅及时进行了补葺,但由于战争频仍,资金缺乏,修葺未能完善。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清圣祖玄烨遣太仆寺少卿王绅前来炎帝陵告灾致祭。王见陵庙栋宇损坏严重,入告于朝,奏请修葺,圣祖准奏。由酃县知县龚佳蔚督工,整修一新,但是未能恢复前代规模。
  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知县张浚奉文动用国帑,按清王朝公布颁行的古帝王陵殿统一格式重建,陵庙也统称陵殿而正其名。这次修建奠定了炎帝陵殿的基本形制,形成了“前三门——行礼亭——正殿——陵寝”的四进格局。整座陵殿为仿皇宫建筑,气势恢宏,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传统特色。
  清朝最大的一次修复是在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由知县俞昌会主持、当地士绅百姓募资捐款所进行的一次重修。重修工程自孟夏开始,年底竣工,费时 8个月有余。这次重修后的炎帝陵殿,高大宽敞,金碧辉煌,庄严肃穆,蔚为壮观,各附属建筑,依山傍水,错落有致,与主殿相辉相映,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也为炎陵山增添了无限秀色。
  民国年间,炎帝陵殿的修葺活动,据有关文字记载有4次:第一次是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酃县知事瞿燮捐资百元,连同炎帝陵修葺费14元,交人筹措修复,土木将兴,旋因湘军驻陵侧,以至无法施工而作罢。第二次是民国十二年(1923年),因连年兵祸,陵庙倾圯在即,酃县政府再次呈文请修,湖南省政府拨款500元,令县长欧阳枚鸠工修葺。第三次是1936年。酃县县长夏礼鉴于“炎陵殿宇年久失修,多已损坏”,于年初组建了修复炎陵筹备委员会。但是半途而废,修复计划未能实施。第四次是1940年,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兼湖南省政府主席薛岳主持的一次大修。1940年日军犯西南,为防患于未然,薛岳拟将省政府迁酃县炎陵山。是年春,拨专款于炎陵山修建省政府机关办公用房和员工宿舍,修筑了茶陵至酃县炎陵山的简易公路,同时对炎陵殿宇进行了全面修葺。
  新中国成立后,炎帝陵被列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4年除夕之夜,因香客祭祀焚香烛,引燃殿内彩旗,不慎失火,致使炎帝陵正殿和行礼亭被焚。炎帝陵殿被焚以后,重新修复炎帝陵殿已成为广大炎黄子孙的强烈愿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修复条件日趋成熟。1986年 6月28日,由酃县人民政府主持,陵殿修复工程正式破土动工,到1988年10月胜利竣工。重修后的炎帝陵殿,规模较前稍有扩大,整个建筑占地面积3836平方米。分为五进:第一进为午门,第二进为行礼亭,第三进为主殿,第四进为墓碑亭,第五进为墓冢。殿外修复了咏丰台、天使馆、鹿原亭等附属建筑。整个建筑金碧辉煌,重檐翘角,气势恢宏,富有民族传统风格。
  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重修炎帝陵后,国家和省、市高度重视炎帝陵建设,先后投入资金1亿多元,自1994年起自今,株洲炎帝陵已举行了8次全球华人公祭炎帝活动,甚至在湘全国人大代表和在湘全国政协委员们纷纷呼吁将炎帝陵公祭列入国家级祭祀。     炎帝陵炎帝祠位于宝鸡市渭滨区差门乡(神农乡)境内常羊山上。是神农炎帝的陵寝,为炎黄子孙拜祖祭祀的主要场所。  炎帝祠中华民族是炎黄青胄,中国人是炎黄子孙。神农氏族始祖炎帝始生地在姜水,轩辕氏族始祖黄帝始生地在姬水,早在27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就有定论。《国语·晋语》中记载:“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姜水在宝鸡地区,这在1500多年前的北魏时代,中国古地理学家评道元就明确地写人《水经注》中。明代天顺五年《一统志》记载:“姜水在宝鸡县南。”即今宝鸡市区渭河南姜水边的姜氏城。宝鸡市区渭河南有浴圣九龙泉,泉上有唐建神农祠,祠南蒙峪口有常羊山,常羊山有炎帝陵,均在(宝鸡市)渭滨区益门乡(神农乡)境内,都是众民百姓祭祀先祖炎帝的场所。炎帝陵主要游览建筑有:神农门、羊脚亭、炎帝陵大门、炎帝行宫、羊首亭、“神农城池”、“华夏始祖”牌坊、祭坛广场、炎帝大殿、炎帝塑像、大型彩绘、墓前石阶、陵墓等。宝鸡民间春节正月11日集会九龙泉祭祀炎帝诞辰;每年7月7日集会天台山祭奠炎帝死葬。近年来,海内外同胞多次成批来宝鸡姜水流域姜城堡、九龙泉、天台山寻根拜祖,但祠毁陵圮失修。作为神农故乡的炎黄子孙——宝鸡人深感内疚。为此渭滨区益门乡政府先后邀请专家学者与研究宝鸡方志的同志,进行实地考察,结合史志文献记载论证.市政府、政协以及地处蒙峪沟口常羊山下的宝鸡桥梁厂领导,决心在神农氏族始祖炎帝的出生、创业与丧葬之处重修神农祠和炎帝陵,为炎黄子孙拜祖谒陵祭奠先 祖炎帝修建场所。弘扬民族文化,功垂中华历史。炎帝陵划分陵前区、祭祖区、墓冢三个部分。 陵前区:姜城堡处有一古式重檐牌坊,上书:“炎帝故里”四字。堡东“浴圣九龙泉”上有沐浴殿和九龙亭。清姜路北段十字路口有座石质华表牌坊,上书“神农之乡”四字。清姜路中段十字路口又有一座古式牌坊,上书“人杰地灵”四字。宝鸡桥梁厂门前天台山入口处的蒙峪,坐东面西有座跨路古建筑“神农门”牌坊。过神农门经桥梁厂家属区,向南即为常羊山炎帝陵,有盘山公路直达陵殿;另有直登陵殿的石阶。祭祀区:“炎帝陵”所在的常羊山,距宝鸡市南约5公里。进入山门,有百米台阶,谒陵人可拾级登陵台,陵台处有牌坊、山门。门外竖立着一块石碑,上刻“常羊山”三个大字,是西安著名书法家吴三大的手迹。常羊山风光宜人,沟底终年流淌着清冽的山泉小溪,也流淌着永远诉说不完的美丽传说,炎帝神农就诞生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步入炎帝庙的大门,左厢房里展出着炎帝的生平及传说故事,右厢房的墙壁上悬挂着各界人士的题词。东西两侧设有中国农业展览馆和中医中药史展览馆。修建炎帝陵及祭奠炎帝活动的生动场面可以通过电视录相展示在人们眼前。院子的正面是大殿,殿前是可容纳千人的祭祀广场。大殿面5间,左右两边的大红柱子上是西安著名书法家茹桂书写的对联:“创始定有人千载岐黄崇炎帝”,“流传安无据八方稼穑念神农”。正面门额上是“炎帝大殿”四个大字。殿堂正中央是炎帝的大型塑像,殿内灯火辉煌,香火不断,宏亮的钟声悠扬 悦耳,回荡整个山谷…… 祭祖区内还修建姜炎圣母宫和神农阁。西山腰有百草堂、药王洞建筑,既是研究中医中药的场所,又可以为群众看病。陵墓区:穿过殿堂往南,便是一条笔直的通往后山顶的小道。炎帝陵就在这后山顶上。人们迫不及待地登上陡峭的、层层相叠的台阶,直至登上第999个台阶,才算终于到达常羊山的中峰顶。这是个庞大的圆形陵墓,墓冢周围用青石砌筑,墓碑上刻有“炎帝陵”四字。四周松柏成林。墓前通道两边为历代帝王塑像,陵家后为颂扬炎帝功德的诗词、楹联和绘画作品的碑林。陵墓东连天台山风景名胜区,北隔蒙峪河与诸葛山相望,南边松柏成林,越林梢可远眺高耸人云的秦岭大散关,向西俯视清波滚滚的姜水,姜水萦绕姜氏城北流人渭河。陵墓整体以山取势,古建成群,三面凌空,给人以雄伟、神圣、肃穆、古雅、幽静的感觉。“国之大事,在祀与戒。”“盖古圣之功德,惟帝最大。故后世之报享,帷帝最隆。”作为农业、医药和市场的创始者,炎帝神农氏在历代祀典中,一直居于崇高的地位。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和大陆各界人士纷纷来炎帝陵祭祖拜谒。这里有江泽民、李鹏、赵朴初、周培源、周谷城、杨静仁、张爱萍、王首道、钱伟长、江华、王任重、耿飚、张平化、严济慈、萧克、罗青长、屈武等人的题字、题词,也有社会各界人士留下的墨宝。    炎帝行宫是一处重要的炎帝遗存,位于山西省高平市东北14.5公里的故关村。
  该宫建于村中偏南,创建年代不详,至迟在明代已有。坐北面南,单进院。现有正殿、午台、圣贤殿等。正殿三间,进深六椽,前殿悬山顶。院内现存,明、清碑四通。
  据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重修炎帝行宫碑”记载:“神农炎帝行宫磐基在故关里村前,肇基太古,无文考验,祠在换马村东南,现存坟冢,木栏绕护,然祠与宫相去几百余步也。”    炎帝文化是传承几千年的中华民族文化之源,是凝聚全世界炎黄子孙的民族之魂,更是激励华夏儿女不屈不挠、顽强拼搏、创新奉献的精神之光。
  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炎帝神农氏与黄帝轩辕氏以各自的伟大历史功绩,均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受到普天下炎黄子孙的世代崇敬。
  据《周易》、《管子》等先秦文献的有关记载,以黄河流域,尤其是渭水流域为主,以及长江流域包括湖南多处发掘考证的距今七千至九千年的古文化遗存表明,炎帝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创始者。相传炎帝始种五谷以为民食,制作耒耜以利耕耘,遍尝百草以医民恙,治麻为布以御民寒,陶冶器物以储民用,削桐为琴为怡民情,日中为市以利民生,剡木为矢以安民居,重演八卦以探天象,后在南巡中为民治病采药,日遇七十毒而不辍,终因误尝断肠草而“崩葬于长沙茶乡之尾”,即今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的鹿原陂。炎帝功昭日月,德泽后世。他所开创的原始农耕文明,使先民们改变了茹毛饮血、以渔猎和采集野果为全部生活来源的状态,开始走上创造性的社会,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绿色革命”。特别是世代流传的炎帝率领众先民鏖战洪荒的艰苦创业精神,自强不息的开拓创新精神,厚德载物的民族团结精神,更是中华民族自尊、自立、自信、自强精神产生的源头和典范。
  炎帝在神农时代开创了丰富多彩的原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由此而形成的炎帝文化与黄帝文化融合为炎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炎黄文化博大精深,绵延不衰,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奋斗不息,为我国的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海内外炎黄子孙都有着对自己伟大民族和共同祖先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炎黄文化已成为维系海内外炎黄子孙爱国情结的巨大精神力量。
  2001年10月,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炎帝陵基金会和株洲市人民政府在北京联合举办了“炎帝文化与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到会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人类文化是影响和推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我们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着眼于在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既大胆借鉴和吸收外国的有益文化成果,又重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以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为此,我们要加强对炎帝文化的研究,弘扬炎帝的崇高精神,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加快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的进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全国有3个炎帝陵争名分
  说到黄帝的陵墓,几乎全球华人都知道位于延安黄陵县。而与其并为中华始祖的炎帝陵墓却至少有三处,且在为究竟谁才是正宗争论不休。这三处分别是湖南省株洲炎陵县炎帝陵、陕西省宝鸡炎帝陵、山西省高平市炎帝陵。
  炎陵县的支持者认为多处文献记载“帝崩于此”“崩葬茶乡之尾”的鹿原陂,此处是炎帝陵正宗;宝鸡的支持者认为“炎帝生于斯长于斯老于斯”,是炎帝陵的惟一正选之地;高平县(现高平市)志记载的似乎只能说明炎帝曾巡游至此,多少有些名不正言不顺,在争论中几乎无法与前两处抗争。
  炎帝文化历史悠久。其文化内涵主要包括:农耕文化、陶瓷文化、贸易文化、中医药文化和社会文明等五个主要方面。
    农业文化
  作为中华民族第一个由渔猎转入农耕的氏族部落,炎帝神农氏族创造了我国的农业文化。这些在史书中多有记载。《易?系辞下》:"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逸周书》:"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种之;作陶治斤斧,为耒耜徂耨,以垦草莽,然后五谷与助,百果藏实"。《白虎通》:"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而耒耜的发明和五谷的种植在考古中均得到证实。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一件木耜,六十四件骨耜,四件石耜等。随州市冷坡垭,天门石家河,湖南澧县梦溪三元宫等地新石器时代遗址,均发现稻谷的遗存和大量的生产工具。这说明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发达的国家,农业构成物质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更是古代世界决定性的生产部门。农业发展奠定了原始社会物质文化的基础,更是我们研究炎帝神农文化内涵的前提条件。同时,原始农业还带动了人类对天文、地理、气象的研究。在原始社会里,刀耕火种在很大一方面只能望天收,遇到自然灾害,就有可能导致颗粒无收,对于炎帝神农氏族在解决这一问题上,史书曾有详细的记载。《白虎通》云: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杨泉理论》说:“神农始治农功、正气节、审寒温,以为早晚之期,故历日”。《主术训》云:"昔神农之治天下也,神不驰于胸中,智不出于四域,怀其仁诚之心,甘雨时降,五谷蕃植,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月省时考,岁终献功,以时尝谷,祀于时尝。"这无不反映出当时为了获取更好的收成,人们对天文、历法、气象、水利、土壤、种子等知识和技术的研究,这也成为原始社会开拓农业文化的泉流。
    制陶文化
  在考古中,属于炎帝神农时期文化的随州冷坡垭遗址、西花园遗址、枣阳雕龙碑遗址,出土了大的陶器。其中以夹砂黑陶和夹砂灰陶为主,泥质黑陶、灰陶、夹砂粗红陶次之,泥质红陶较少,泥质白陶最少。除少量的素面陶外,纹饰有篮纹、附加堆纹、凹凸弦纹、方格纹、镂孔刻划纹、绳纹、叶脉纹和少量的彩陶等。器形有鼎、罐、厚胎喇叭形红陶环、陶纺轮、碗、盆、圈足盘、器盖、瓮、尖底缸、长颈壶、四足方鼎等,这一发现对我们研究当时的制陶文化,提供了有利的参考。说明当人们已经掌握制陶技术,且陶器被人们广泛使用。制陶工艺逐渐从简单的形状向美观、大方的方向发展,这也带动了社会向新的发展方向前进。
    贸易文化
  原始社会物质生产的充盈,带来了产品的剩余。从古籍记载的传说来看,炎帝神农之时原始产品交换开始萌芽。《易?系辞》云:"神农以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意思是说炎帝神农为了解决大家的剩余产品,设立了集市,让大家相互交换,从而出现了中国社会原始的商品交易,加速了原始社会的公有制向奴隶社会的私有制转变,为孕育新的社会体制埋下了伏笔。
    中医学文化
  《淮南子》记载神农氏"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路史?外纪》亦云:炎帝神农氏"磨蜃鞭茇,察色,尝草木而正名之。审其平毒,旌其燥害,察其畏恶,辨其臣使,厘而三之,以养其性命而治病。一日间而七十毒,极含气也。"《韩非子?五蠹》说:"民食蛤,腥躁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记载描述了炎帝神农氏及先民们在采集活动中,逐渐发现,由于误食了某些动植物,会发生呕吐、腹疼、昏迷、甚至死亡。吃了某些动植物,能消除或者减轻身体的一些病痛或解除吃了某些植物而引起的中毒现象。在渔猎生活中,又发现,吃了某些动物的肢体、内脏,能产生特殊的反应。经过长期的实践,人们便能逐渐辨识许多动植物,了解它们的功效,遇到患有某种疾病,便有意选择某些动植物来进行治疗。正是这种以身实践和探索的精神,奠定了我国中医学的基础,开创了中华民族的中医学文化。后人为了纪念他,将我国的第一部医学著作命名为《神农本草经》。
    社会文明
  生产力的提高,使人们的生活相对稳定下来,人们不再为了生活四处迁徙,开始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这带动了社会文明的发展。《齐俗训》云:"神农之法曰:丈夫丁壮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妇人当年而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故身自耕,妻亲织,以为天下先其导。……奸邪不生,安乐无事而天下均平。"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天下为公、团结友爱和人民安居乐业的景象。而从发掘出的墓葬来看,当时以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且在婚姻制度上有了缔结和嫁娶之礼,使家庭在原始社会中的作用更加明显,人们对家庭的道德理论有了初步的认识。
编辑本段
炎帝故里  陕西宝鸡是炎帝的原生地,是姜炎文化的发祥地,是中国文化、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的重要的起源地之一。 在距今约5000年前,宝鸡渭水流域的姜水,生息着一个古老的氏族部落——姜炎族,诞生了一位伟大的人物,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炎帝。今天,我们要加强姜炎文化研究,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炎帝究竟诞生于哪里?这关系着炎黄子孙“根”之所在。历年来,在宝鸡举办了多次全国瞩目的大型研讨论坛活动,最终使得“宝鸡就是炎帝故里”的论断成为学术界的普遍共识,而宝鸡人探索姜炎文化的“脚步”也从未停歇。 了解历史才能看清未来。自1993年以来,宝鸡市先后举办了多次炎帝·姜炎文化学术研讨会。尤其是2002年的“炎帝与汉民族”和2005年的“炎帝与民族复兴”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海内外反响巨大。两次研讨会共有海内外近200位专家学者参加,提交论文170余篇。著名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民族史学家邹衡、张岂之、石兴邦等莅临会议,并作学术报告。与会学者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先进的学术理念,勇于创新的学术精神,引经据典,高屋建瓴,多层次、多领域、多学科地对炎帝·姜炎文化诸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讨论。大家达成了宝鸡是炎帝的原生地,宝鸡是姜炎文化的发祥地,宝鸡是中华文化、文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的共识,基本上理清了炎帝的起源、迁徙和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对一些长期有争议的问题有了更为明确的认识。 





                     姜子牙封齐国后姜姓变迁    


    齐国,是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之后封邦建国时,封功臣姜太公于齐地建立的齐国。经过西周、春秋时期,至公元前386年田(陈)氏取代姜氏,称作“田氏代齐”。公元前221年秦灭齐,统一天下。齐国经历了姜、田两姓执政,历时八百余年,创造了辉煌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研究齐文化必须研究姜姓和陈姓文化。  
  一个姓氏的产生、繁衍、变化,是一个氏族产生、衍变的历史记录。研究氏族文化、地域文化,也必须研究民族姓氏的衍变。研究齐文化就要研究姜氏和田氏。一个地域的姓氏都很复杂,有原有的姓氏,也有后迁移的姓氏。后迁移者,又有早迁入者,也有晚迁入者,有大规模的集体移民,也有少量的自由移徒。从历史记载,在全国范围来说,历代、历朝都有。直到近年,还有三峡移民。  
  《史记·五帝本纪》云:“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索隐》又按《国语》云:“少典娶有蟜氏女,生黄帝、炎帝。”炎帝,即神农氏。《正义·帝王世纪》云:“神农氏,姜姓也。”在中国古老的传说中,最早最显赫的是姜姓炎帝与姬姓黄帝族。炎帝居住在渭水支流姜水流域(今陕西岐山西南),子孙依水而居,因水命氏,遂姓姜。后来传至伯夷时,正当夏禹时代,因帮助治水有功,被任命为主管四岳的长官,号为太岳,封于吕(今河南南阳西)。从此以后,炎帝的后代又称吕姓或吕姜并称。据姜姓谱牒统计,炎帝之后姜姓的分支共有247个之多,也就是247个姓氏是姜姓。  
  黄帝当年主要活动在姬水流域。因以水名为姓氏,姓姬。后来黄帝的后裔孙后稷成为周部落的首领,也以姬作为本族部落的姓氏。  
  姜、姬两姓有密切的血缘关系,他们不但世为婚姻之族,而且还不断发生斗争。其中最著名的蚩尤与黄帝之战,或曰炎黄之战。结果炎帝族败,黄帝族胜。炎帝族在春秋时代有齐、许、申、吕四大支族,齐在山东,而许、申、吕均在河南。在史前时代,姜姓部落转迁地甚多。仅以吕氏而论,几乎遍布神州各地。《史记·齐太公世家》载:“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或封于申,姓姜氏。夏商之时申、吕或枝遮子孙,或为庶人,尚其后苗裔也。本姜姓,从其封姓,故曰吕尚。”今河南南阳有吕,为周穆王所封,宣王时改为“甫”。与河南相比较,居于山东的姜姓氏族不但类族繁多,而且更为古老,除齐之姜姓外,许、申、吕、姜姓在山东皆有踪可寻,其中尤以齐国最著,最为古老,而且很少迁徙,故可视为姜姓之所在,春秋时代,姜姓遍布于山东东部地区,如居于临淄的齐姜,居于寿光的纪姜,居于莱芜、昌乐等地的莱姜,居于安邱的卅(淳于)姜,居于苍山的向姜等。上溯到夏商时代,则有居于曲阜的神农之姜,居于章丘的邰氏之姜,居于济阳的逄氏之姜,还有居于费县的许氏之姜,居于莒县的杞氏之姜等。  
  在漫长的岁月中,姜姓氏族,世代繁衍,因战火动荡、强弱驱逐、创业需要、生活所迫等迁徙流动,不仅分布于中华大地,而且世界各地都有,形成了世界性的大族系。《百家姓》中的507个姓氏中,姜姓就有46个。其中同姓族的有:姜、吕、申、许、齐、纪、柴、赖、充、郦、逄、连、向、国、文、左、骆、申屠等;以祖名、谥号、封地、采邑为姓的有:丁、丘、高、崔、卢、章、谷、聂、尚、焦、盖、查(楂)、庆、柯、饶、景、浦、厉、谢等。陈氏是怎样到齐国来的呢?  
  虞舜之后胡公满,被周武王分封于陈(今河南淮阳)建立诸侯国,以屏卫王室。此后,胡公满因封陈而称陈胡公,所建方国亦称陈国,子孙后来也以国名为姓氏,姓陈。数传至陈桓公时,陈国发生内乱,陈桓公因乱被杀,其弟陈佗被推举为国君,史称陈厉公。后来,桓公之子陈完(字敬仲),自陈国出奔齐国。这时,齐国正是齐桓公小白在位,打算用他为上卿,他坚辞不受,最后,只担任了工正(负责管理工匠)一职。尽管如此,齐桓公仍把一块形似“田”字的土地赐给他作为食邑。由于当地人读“陈”字如“田”字,陈、田不分,他也入乡随俗,改姓田。后来,他也因此被称为田完。     姜姓的由来 

  姜姓来源主要有二: 1 、出自 远古的炎帝神农氏。我国最古老的“三皇”之一的神农氏,出生于陕西岐山西南方的姜水河畔,于是他就以姜作为自己的姓,子孙世代相传。姜与姬等 20个古姓均起源于公元前2000多年前的母系氏族社会,是我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我国百家姓中有很多姓氏都是从姜姓衍生出来的。而作为神农氏嫡系的姜太公,他所建立的齐国后来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姜太公的后裔有的姓吕,有的便姓姜。因为齐国都城在临淄,山东临淄成为山东姜姓的发源地,而陕西宝鸡为炎帝出生地,成为天下姜姓的发源地。2、出自亘氏改姓。据《通志 · 氏族略》记载:“亘庭昌唐上元中准制改为姜氏。”

  姜姓迁徙与分布

  传说中的炎帝,号烈山氏,民间称神农氏。因生于姜水(今陕西岐山县),便以姜为姓。商朝和西周时期,由姜姓的羌族发展出来的四支胞族“四岳”,在和姬姓部落结成联盟之后,他们与“子姓”商族平行发展。他们所结成的盟军后来打败了殷纣王,灭掉了商朝,建立周朝。春秋时代的齐国,就是依姜氏后裔发展成为五霸之一。

  先秦时,姜姓主要在今甘肃和山东地区繁衍生息。姜姓在历史的演进中分布于华夏各地,在这个过程中也有的后裔改为别的姓氏。夏朝时期,炎帝后裔伯夷被封于吕(今河南南阳县西),建立吕国。另外姜氏后裔还有申、许、齐等诸侯国。申国原居今陕西、山西间;许国在今河南昌东;齐国建都于今山东淄博市东北临淄北。周族部落系古戎人的一支,为姜姓,也称姜戎,原在瓜州(今甘肃省敦煌西),逐渐东迁,公元前 638年迁至晋南,属于晋国。汉代居住在今山东、河南的姜氏在西汉以前已发展成为关东大族,至西汉作为关东大族迁至关中,此后居天水(今属甘肃)。东汉还有个叫姜诗的人(今四川谢洪县南人),他的后裔发展为较为著名的一支。这说明汉代已有居住于今江苏、四川的姜姓人。唐代出现了九真(今越南清化省)姜姓。唐宋时期还有分布于今河北、河南、江西、浙江、安徽、山东及广东的姜姓。明清时期,姜姓人分布在今山西、陕西、贵州、湖南、福建、湖北等省。纵观姜姓分布情况,历代姜姓还是主要在我国北方繁衍生息。

  明朝时,姜世良先迁至福建漳州龙溪县红豆村,其后代子孙又迁居广东陆丰县盐墩乡。清乾隆二年(公元 1737年),姜世良的第十一代孙姜朝凤航海过峡,迁居台湾。现在姜姓在台湾大姓中名排第六十二位。

  姜姓 郡望与堂号

  姜姓的郡望,主要在天水郡和广汉郡。天水郡在今甘肃省境内天水一带,广汉郡在今甘肃、四川、陕西交界一带。

  姜姓堂号,著名的有天水、龙泰、广汉、稼樯、渭滨等。神农教百姓种植庄稼为生,发展了农业生产,姜姓后裔便以“稼樯”为堂号。姜子牙在渭水河边垂钓,等到 80多岁才遇到周文王访求贤才,终于帮助周文王和周武王成就了西周霸业,故姜姓后裔也以“渭滨”为堂号。

  姜姓 历史名人 

  在我国历史上,姜姓名人众多,最早的姜姓名人当推政治家姜尚(字子牙,民间称为姜太公)。西汉时有高士姜肱,三国时蜀汉有征西大将军姜维,南宋有词人姜夔,宋末元初有名将姜才,明朝有名臣姜洪、姜如须,清朝有书画家姜彭、侗族农民起义领袖姜映芳等。近代有靠镇压义和团起家的政客姜桂题、皖北红军创始人之一姜镜堂等。现代有原国民党山东抗日游击司令姜黎川、原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等。

  姜姓遗迹寻踪

  姜氏主要发祥地  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境内,据考古发掘发现,距今 5000年前,炎帝(姜姓)部落就在此繁衍生息,被誉为“炎帝之乡”。宝鸡炎帝陵座落在宝鸡市南郊七公里处的常羊山顶,是炎黄子孙谒陵拜祖的圣地。

  山东姜姓始祖封地  位于山东淄博市临淄,齐国故城位于今临淄城西部和北部。公元前 11世纪,周武王封姜太公于此,从此这里成为齐国大通衢之一。漫长的历史给临淄留下了大量文物古迹,素有“地下博物馆”之称。

  炎帝陵  位于湖南省株州市炎陵县塘田乡炎陵村太和山前,据史书记载,建于五代之前。炎帝陵景区包括炎帝陵、炎陵庙、奉圣寺、崇德坊等人文景观


全国各地姜姓字辈:

 

唐朝姜公辅主修姜氏统总谱合大成派字辈:“世运承先泽光华继后如家国文明远廷贤任尔思一邦登政仕永绍吉人图三伯从公久天壁可为谟子能辉前志兆泰俊良储”。

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起姜姓统一字辈:“孝友本厚俊秀芬香前传衍庆勋烈降昌肇基建业丹书训详英才左汉忠信相唐封侯赐爵祖武留芳”。注:以炎帝第一百八十九世为“孝”字辈开始续延。

山东莱阳姜姓一支字辈:“国祖德千秋远”。

山东莱阳姜姓一支字辈:“廷玉日世翕永成书”。

山东蓬莱姜姓一支字辈:“世守仁可长……”

山东蓬莱姜姓一支字辈:“日思祖德必希成,作树传家福善名,勋起先庭培玉树,鸿恩世受继光荣”。

山东泰安东平姜姓字辈:“发祥志兰方……”

山东泰安姜姓字辈:“炎锡汉桂焕培明潞树烯增”。

山东登州宁海姜姓字辈:“云玉万殿……”

山东登州文登姜姓字辈:“财世福国学永云连会玉”。

山东潍坊昌邑姜姓字辈:“起言义则思……”

山东潍坊姜姓字辈:“玉官传明祥……”

山东济宁姜姓字辈:“延庆开元美玉……”

山东威海姜姓字辈:“学书宜立志明……”

山东平度姜姓字辈:“天作书连进学……”

山东巨野姜姓字辈:“九守永传慎福贵常青广自体玉先连”。

山东牟平姜姓字辈:“文国兴逢英……”

山东德州姜姓字辈:“文九□殿振延秀智仁圣”。

山东黄县姜姓字辈:“思启建国开元”。

山东聊城姜姓字辈:“久志清会明……”

山东姜姓一支字辈:“齐儒圣兆聘渭访续祥邦国治诚顺诰恒富裕利长仲法奎培运永冠西世昌”。

江西瑞邑井泉庄姜氏字辈:“储文茂胜永大守志兴启贤能道仲时金常必正家(之)”。注:从“储”开始接续。

江西瑞昌姜姓一支字辈:“绍文茂胜永大守志兴启贤能道仲时金常必正家学海亨荣孝友本厚俊秀芬香前传衍庆勋烈降昌肇基建业丹书训详英才左汉忠信相唐封侯赐爵祖武留芳”。

江西瑞昌姜姓一支字辈:“泰千文受斌延鸿玉以兴太一仲良季达光圣开成典礼孝友本厚俊秀芬香前传衍庆勋烈降昌肇基建业丹书训详英才左汉忠信相唐封侯赐爵祖武留芳”。

江西瑞昌姜姓一支字辈:“守应自先景从明哲钦尊典礼孝友本厚俊秀芬香前传衍庆勋烈降昌肇基建业丹书训详英才左汉忠信相唐封侯赐爵祖武留芳”。

江西瑞昌姜姓一支字辈:“太宗彦文国寿定保德元朝典时福单延汝周启应永世家茂学海亨荣孝友本厚俊秀芬香前传衍庆勋烈降昌肇基建业丹书训详英才左汉忠信相唐封侯赐爵祖武留芳”。

江苏盐城姜姓字辈:“杰善芝家必有余庆”。

江苏盐城建湖姜姓字辈:“曰有效启玉(东)海基”。

江苏盐城大纵湖姜姓字辈:“山文昌章中正大”。

江苏扬州姜姓字辈:“洪昌明正宝……”

江苏邗江姜姓字辈:“朝拜治国民律修义德”。

江苏淮安姜姓字辈:“学万守成文道其昌邦国之江”。

江苏赣榆姜姓字辈:“开致仁守(正)先(修)启(在)厚统”。

江苏常州姜姓字辈:“中俊法仁炳习志士国良翰广思茂”。

辽宁丹东姜姓字辈:“文明兆忠奎庭广福来祥”。

辽宁营口大石桥姜姓字辈:“日思祖得弼希成莫秉亦元可嗣声务若本存大作用乃为克世以传鸣”。

辽宁大连姜姓字辈:“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

辽宁大连瓦房店姜姓字辈:“国年玉林丰福庆永长生”。

辽宁大连庄河姜姓字辈:“鸣德作天志……”

辽宁满族姜姓字辈:“佑德天维作福国文庆书贵长殿甲承恩普玺庭宗续世荣昌军景官红常春银丰宝积连金广喜英明崇志振家全海同馨”。

辽宁姜姓一支字辈:“清殿永远礼智信”。

湖北南漳姜姓字辈:“文茂永德福庆国语正大光明”。

湖北竹山姜姓字辈:“复兴盛世启忠厚传家庭”。

湖北荆州监利姜姓字辈:“遇世正志定学应昌大开祥运修齐景盛明”。

湖北襄樊谷城姜姓字辈:“春发元茂英……”

四川广安姜姓字辈:“腾学文永开通大以丰锡兴荣自有光”。

四川姜姓一支字辈:“万德方宏龚东”。

四川广元姜姓字辈:“庭成玉得(德)绍民(元)国”。

四川内江姜姓字辈:“文之月成应国光思德树明清天福太永兴桂维修”。

安徽滁州姜姓字辈:“文永长维广家乐世书必有相”。

安徽定远姜姓字辈:“志文天朝尔廷必洪大学士业守书田国华克正祖德延长”。

安徽五河姜姓字辈:“忠厚传家远……”

安徽桐城姜姓字辈:“神祖为上之字国昌恭宽信敏长发其强”。

吉林长春姜氏字辈:“启炎义再思深修有余庆”。

云南姜姓一支字辈:“武英南进显……”

浙江苍南姜氏字辈:“植炳培锦溯集荣增”。

河南信阳姜姓字辈:“宾东朝德有富荣国玉春满堂万代长青”。

河北姜姓一支字辈:“登德志海春树永福贵”。

新疆奇台姜姓字辈:“三子学文基有德世来元”。

贵州遵义姜姓字辈:

 一房支派:“光在文希单正起芳明天修德能传远万古永流源”;

 二房支派:“文之月成应国光思德树明清天福泰永兴桂维修”;

 三房支派:“禹国若朝单文正廷子如应顺尧邦美可立定林谟”。

重庆奉节姜姓字辈:“庭宗万代陈先泽大学启兴传明达世德远文门在朝端”。

黑龙江姜姓一支字辈:“文功成志殿永记诗书化维怀”。

姜姓一支字辈:“少崇肃法进德益彰衡红光正家兆义昌”。

姜姓一支字辈:“全永克修日力安”。

姜姓一支字辈:“照勇锡文宝开自良兆修立怀本居东邦传家道令宗乃启昌”。

姜姓一支字辈:“四红业守书田国华克正”。

姜姓一支字辈:“文尚四合一虎庭更有海贵万永明振兴中国立尊天”。

姜姓一支字辈:“鸿连宗光远世瞻祖名长”。 姜氏名人介绍

A、炎帝:古部落首领,中华民族公认的人文始祖之一,也称神农氏。炎帝为传说中的古帝,姓姜,由于以火得王,所以称为炎帝。执政时间较早于黄帝。“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娇氏女,名女登;为少典妃,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初都陈,又徙鲁。又曰魁隗氏,又曰连山氏,又曰列山氏。
    至于炎帝一生的事迹,主要有五个方面的贡献:第一,《白虎通》:“制耒耜,教民农作。”第二,《帝王世纪》:“始教天下种谷,故号神农氏。”第三,《太平御览众“神农耕而陶。”第四,《商君书·画策》:“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第五,《淮南子·修务训》:“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一百日而遇七十毒。

    近年来,考工作者在炎帝的主要活动地区,先后发现了距今七千多年、新石器时代前期的磁山一裴李岗文化和老官台文化,出土了许多磨制精致的石斧、石铲和石镰等石质农具(木质农具难以保存不知其形),还有石磨棒、石磨盘之类的粮食加工工具,以及储存在窑穴中的碳化粟谷,炎帝开创了中华民族的农业文化,因而被后人尊称为神农氏,当做农业神世代敬仰。

B、伯夷与弟叔齐、伯夷后裔申伯(河南谢氏始祖):炎帝传至商未有后裔孤竹君,其长子伯夷与弟叔齐一齐投奔到周。到周后,反对周武王进军讨伐商王朝,武王灭商后,他们又逃避到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但其后裔仍留在周朝,到(周)成王继位后,便封伯夷的后裔为申侯,称申伯,是为申氏之始祖。(周)厉王时娶申伯之女为妃,生子为(周)宣王,宣王继位后,便封母舅申伯于谢国(今河南唐河县南部,一说在今河南南阳县)。公元前688年,楚文王发兵攻申,不久灭掉申国。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新都之邑名为氏,称谢氏,史称谢姓正宗。是为河南谢氏。

商朝 
1、姜太公 [商]

  姜姓,吕氏,名望,字子牙,也称吕尚(姜姓吕氏)、姜尚俗称姜子牙。又名姜太公。商朝末期姜族的首领,周初姜姓部族长。姜姓源头之鼻祖。公元前1128年-公元前1015,即殷武乙二十年农历八月初三,卒于公元前1015年,即周康王六年农历十月二十日,享年113岁享年)(又说为公元前1129~前1000年待考,在位时间从公元前?~前1000年,待考,终年岁数一百二十九岁,待考)。 中国历史上(我国西周时期)最享盛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一说其先祖本为贵族,在舜时为官,而且屡立战功,被舜因功封于吕邑(即吕国,今河南南阳,故为吕氏,名吕尚)故为吕国(今河南南阳)人;一说汲县(亦属河南)人;一说属东夷族,东海东吕乡(今山东日照市)人;一说属羌族。西周初年周文王、周武王的得力谋臣,他足智多谋,佐武王伐纣灭商有功,在成王(武王之子)时以功被封于齐国,成为周朝初期齐国的缔造者,齐国的第一任君主(开国国君),为齐国之始祖。相传曾作兵书《六韬》。 

周朝 
姜太公是我国商周之际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是西周文、武、成王三代的主要政治、军事宰辅,史称其“佐天子为圣臣,治邦国为圣君”,为西周王朝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卓著功勋;同时,他也是春秋战国时代最强大的封国之一———齐国的开国始祖。姜太公的政治思想和军事谋略,对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和军事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春秋 
2、姜小白 [东周?春秋](?—前643年) 即齐桓公,姜子牙的后裔,姜姓吕氏,姓姜,名小白,齐釐公子,齐襄公姜诸儿之弟;山东临淄人。 齐襄公是一个暴虐的君主,国内怨声载道,人人愤恨。小白进宫劝谏,襄公不听。他在鲍叔牙的劝说下,出奔到莒国。公元前685年,襄公的族弟以孙无知与大臣连称、管至父串通发动政变,杀了襄公,篡夺了王位。一个多月后,雍廪、高傒诸大夫又杀了公孙无知等,准备迎接出奔在鲁国的小白哥公子纠回国即位。 而国内高氏、国氏等贵族支持小白继位。小白抄近道首先回到齐都临淄,当上了国君,即齐桓公。著名春秋时期姜姓齐国第十六任国君齐桓公,春秋五霸之一 (春秋五霸之首),是首先称霸中原的国君,在位时间从公元前685~前643年为期四十二年,终年岁数待考。 

他重用鲍叔牙,不计前嫌,任命曾辅佐公子纠的管仲为相国,把国 家大家事委托于管仲,让其一展才华。 管仲确实是一个匡世济时的良才。他认为君主要创建霸业,首先要能识贤、用贤,要防止小人的渗入。他建议齐桓公起用隰朋,宁越等五个人,同时悬榜国 门,号召国人献计献策,招纳四方志士。在管仲的主持下,齐桓公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特别是因地制宜,发展渔业,在“尊王攘夷”的旗帜下,使齐国富强起来, 为最后称霸尊奠定了基础。

为了扩大影响,他兴兵伐鲁,大获全胜,占领了鲁国的遂邑。后又归还战争中夺取的土地,各国诸侯认为他是一个可信的贤德之君,愿和他同盟,使他的声誉鹊起。齐桓公派遣使臣朝拜刚继位的周僖王,赢得了周天子的欢心。他召集各国诸侯到北杏开会,被推举为盟主,后又在幽地与宋、鱼、卫曹等 八国歃血为盟,参与会议的诸侯国有鲁、亲、卫、郑、许、曹等。在结盟大会上,诸侯国各抒已见,经过激烈的争论,最终达成了一决议:第一,不得阻塞水源;第二,不得阻挠粮食的流通;第三,要尊贤育才,选拔贤士,不得世袭官职。盟会结束时,齐桓公最后要求:“凡是参加同盟的各国,大家订立了盟约之后,一定要遵照执行,消除过去的隔阂,重新友好相处。”齐国称霸的局面终于确立,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连年不断。齐桓公建立霸业后,为了重修诸侯之好,于公元前615年在葵丘召开结盟会议,史称“葵丘会盟”。后来,人们用“言归于好”来表示重新和好,言归于好:源于《左传?僖公九年》称霸后,他进一步治理好齐国,还帮助救周围弱小的诸倔敌国。他驱戎赶狄,平鲁伐楚,救卫助邢等功绩,极大地提高了威望。当时周王室想裁决一件大事,也要请齐桓公召集各会盟诸侯共同商议。 管仲、鲍叔牙去世后,齐桓公重用了易牙、竖刁等小人,让他们掌握了国政。在位43年后,齐桓公于公元前643年病死。他的5个儿子因争位而忙于内战,尸体于死后67天才下葬。这时的齐国,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他创下的霸业也就衰落了。 
战国
 

3、姜 桂 [东周?战国]齐姜尚之后裔孙,乃齐康公之宗室裔孙,田氏灭姜后,他任山东历城守将,齐赧王三十一年,丁丑、公元前284年,燕王起兵,以乐毅为上将军,相国事领兵攻打齐国,齐湣王荒淫无道,受齐君之命,乐毅直攻破齐七十二城,兵至历城,守将姜桂,闻知乐毅兵到,有人劝他投降。姜桂说:“我受齐君之命,守此城,今日城尚在,城内兵又不少,食又不尽,力又不屈,何以投降於人”。因此领兵将,四门紧守,暗伏弓弩,严守历城。姜桂为人忠直,倔强,又有才才干,年虽老不显当年勇,他顶盔贯甲,手持梨花抢,肩上斜背两口雌雄宝剑,能挥杀百步外取人首级,百发百中。听到燕兵到,自引五百人马,在北门外排成队伍,以待燕师。乐毅领千余精骑,来到历城与姜桂答话说:“燕先王为齐王所杀,燕宗庙为齐王所毁燕国珍宝为齐王所掠,此皆老将军所知。今燕兴兵,非无故也,实为报杀燕王之仇,故所过之地,於民秋毫无犯。顾乞老将军细察此情,憐而让我军通过”。姜桂说:“姜桂只知奉命守城,不知其它,岂可让你通过”。乐毅还与姜桂论讲,乐毅身后一员小将名叫甘寿,大声说:“多不城俱望风而降,何独老贼一域,乃敢狂言,待末将杀此老贼”。挺抢出马直奔姜桂杀来。 
姜桂微微一笑,用梨花枪接住厮杀,战七、八回合,姜桂拖枪绕城东而走,甘寿不知是计,紧紧赶来,姜桂见甘寿赶上,飞起一把雄剑,照甘寿当头砍来,甘寿突然看见,忙往后一闪,急用枪拨时,剑将马头削去一半,将甘寿翻下马来。姜桂回马用枪来刺,幸燕众将看见,一齐飞马来救,内中一将暗一箭,几乎射中姜桂。姜桂吃了一惊,略缓了步,甘寿才被救回。姜桂见燕兵多势众,不回北城,转入东城而回。
 
第二天,姜桂见北城无恙,五百人马俱全入城,豪无伤损,即又带兵出城迎战。甘寿换了一匹骏马,飞枪出城来刺姜桂,对姜桂说:“昨天误中了你这老贼之计,险些丧命,今砍你头以报昨日之恨,看你的飞剑还能斩我吗”?姜桂笑道:“昨日侥幸逃了狗命,已为万幸,今日又来送死”。因此二人,举抢相迎,杀了七、八个回合,甘寿年少越战越勇,姜桂年老,体弱身衰,如何得过一个年精力壮之人,因此拖枪依旧往城东跑去。甘寿这番是有心拨开他,遂大呼老贼,哪里走,我来也!”马却慢慢走来,只不赶上,使姜桂回又回不来,剑又砍不着。这边甘寿诱开姜桂,哪边乐毅令中军放起号炮,将兵马排开,冲向城来,姜桂所引五百兵,谁敢阻拦,燕兵也不理他们,方到城边,只听得城中喊声震地,两扇城门早已开放,原来昨天五百兵慌乱入城时,乐毅以暗藏一百燕兵扮作齐兵混入城中暗暗埋伏城内,今听见炮声一齐开城,接应大兵入城,燕兵虽然入城,却是按约定,不敢侵扰一民,故皆安然如故,甘寿见兵入城,方勒马不赶,大声叫道:“姜桂老贼听着,你今抚逆大兵,本当斩你,因乐元帅念你是齐国的一位忠臣,故绕你的性命,今大兵已过,秋毫无犯,快去了理你的职事”。说罢兜马回随燕兵过去。姜桂叹息说:“乐毅用兵如此神妙,真与王者之师无异。齐国君骄民叛,自然江山难保,我姜桂一生名节,岂至老而丧之”。因些将守城职事托付与人。姜桂从此埋名隐居而去。后人有诗赞曰:老将丹心烟不磨,孤城危矣尚横戈。可怜齐国多豪杰,几个男儿能比桂。人老还有忠心在,只怨国君荒淫多。田齐无道湣王淫,竟丧曰齐之大业。姜桂虽患难挽救,因此辞官隐山中。史书永留忠良名,不亏姜族后代孙。此是战国时期姜氏门中的一位忠贞老将史传后世,英名永留。
 
秦朝

汉朝 
3、姜 宜 [东汉] 姜尚之后裔,东汉献帝兴平二年为屯骑校尉。
 
4、姜 叙 [东汉] 姜尚之后裔,东汉为厉城守将。
 
5、姜 诩[东汉]字孟颖,与梁孔达(宣)、田彦和皆张芝弟子,有名于世。赵壹非草书云:“余郡士梁孔达、姜孟颖慕张生(芝)之草书,过于希颜孔焉。”《非草书、四体书势文字志》。
 
6、姜 肱 [东汉] (97—173)字伯淮,彭城广戚人(今江苏徐州市)。为东汉时名族世家,与其弟以孝名而著史册。通《五经》,明星纬。学生三千余人。恒帝时,中常侍征他为太守,他隐身于海滨,数年乃归。后卒于家。
 
姜肱有两个弟,二弟姜仲海,三弟姜季江,俱以友孝闻名乡里,他们兄弟三人彼此之间十分友爱,感情十分纯真,常常兄弟不想分离,共被同眠。姜肱博读五经兼明星纬,士人远来就学门徒极多,三千余人。兄弟之间,互敬互爱,长大后,他们各娶家室,兄弟间不得已,只好分开居住。有一次,姜肱和三弟季江到郡中拜访,晚上行路时遇上了强盗,要将他们兄弟俩杀死,姜肱疼爱弟弟,争着先死,弟弟心里想哥哥,也要求先死,强盗们不知干了多少坏事,可从来没有见过面对兄弟二人对死亡争着先死的人,一时感悟,只抢走财物,而把兄弟俩放走,没有伤害了他们俩的性命,兄弟二人到郡中,郡守官见他俩狼狈不堪之状,追问是什么原因。姜肱未说出真情,假说一番。后来强盗得知在郡中没有揭发他们的罪行既感动又后悔。姜肱兄弟二人返回时,强盗们特意在路上恭侯,把抢走他们的财物如数归还。姜肱兄弟二人以酒食宽行这些强盗,强盗感恩而去。汉桓帝延喜二年圣上闻其兄弟孝,诏姜肱入朝为官,姜肱以病辞谢,不愿为官,但圣上命他任太守之职。姜肱不愿为官,隐於山间居住,远出游山玩水,不愿归。圣上诏他为大中大夫,诏书至门,门使说:“我家主人久病外出治疗未归也”。姜肱为了避免官隐名埋姓,在青州以卖卜为生,历的久乃还,年七十七岁终於家。后人有诗赞曰:姜家汉代孝男,姜肱、仲海、季江三。兄弟同胞骨肉亲,形影不离同被眠。相爱至极情意重,遇难兄弟生死争。试问世间亲兄弟,能有几个如此亲。留与后人作样榜,姜家弟兄三。名留史册传千古,孝名远杨赞赏。
 
7、姜 岐 [东汉] 字子平,汉阳上邽人也。少失父,独以母兄居,治《书》、《易》、《春秋》,恬居守道,名重西州。延熹中,沛国桥玄为汉阳太守,召岐,欲以为功曹。岐称病不就,玄怒,敕督邮尹益收岐,若不起者,趣嫁其母而后杀岐。益争之,玄怒益,挝之。益得杖,且谏曰:“岐少修孝义,栖迟衡庐,乡里归仁,名宣州里,实无罪状,益敢以死守之。”玄怒,乃止。岐於是高名逾广。其母死,丧礼毕,尽让平水田与兄岑,遂隐居,以畜蜂、豕为事,教授者满於天下,营业者三百馀人。辟州从事,不诣。民从而居之者数千家。后举贤良,公府辟以为茂才,为蒲坂令,皆不就,以寿终于家。
 
8、姜 诗 [东汉] 四川广汉人,东汉时期,在广汉雒县汛乡,(今孝泉古镇,位于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西北部,距德阳市区21公里)居住着姜诗一家人。后来姜诗去了外地当差,家中的一切就由妻子庞三春料理。姜诗为人很孝顺,母亲随他去了外地以后得了眼病,梦见家乡的临江水可以医治,于是姜诗便辞了官,背着母亲千里回到了汛乡。庞三春也十分勤劳贤惠,从此以后,每天都要从七八里外挑临江水为婆婆洗眼。婆婆喜欢吃鱼,夫妇俩天天都煎鲤鱼给她吃。后来婆婆听信谗言百般刁难媳妇,还逼迫姜诗休妻。姜诗十分不愿,但是一向孝顺的他还是遵从了母亲的意思。庞三春尽管饱受委曲,寄身在白衣庵,每天拾柴为生,还是依旧买鱼托邻居送给婆婆。相传姜诗夫妇的孝行感动了神灵,房屋旁边突然冒出一股泉水,每天从里面跃出一对鲤鱼,供姜诗夫妇孝敬婆婆。这个故事,被称为“姜诗孝亲,涌泉跃鲤”。姜诗的典故可见《后汉书》,上面清楚地记录了他们一家的故事。但是为什么古镇里的人们要为他们建立祠堂来供奉和膜拜他们呢?
 
从外观上看,供奉姜家夫妇的这个建筑,风格和特色就象是一般的寺庙或祠堂。寺庙是宗教信徒敬佛膜拜的地方.而祠堂是村镇里常见的建筑,它一般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自然神祠,它来源于人类早期对自然的崇拜,供奉着神灵,这里显然不是。另一种是宗祠或家祠,是民间百姓祭祀先祖的地方。还有一种是用来祭祀名人先贤的,这类祠堂的建造,可以是帝王敕命,可以是官府兴修,也可以民间修建。抬头看这个建筑石砌的大门,足有四层楼高,巍然屹立,气势磅礴。大门的正中写着“姜孝祠”三个字,在这之上,竟然是御敕的“圣旨”二字!
 
姜诗,事母孝著称乡里,时赤眉兵经过姜诗乡里,因闻其贤孝之名,深为敬重,因此驰兵经过时,绕过其乡,不愿惊动大孝子及其乡邻,恐神触怒。因此姜诗乡里安然无恙邻里皆未受兵士践踏之苦,乡民深感其孝感之恩。时历年遭灾荒。赤眉知姜诗家中贫困,为了让其孝母以米面,肉食送于姜诗让他孝敬老母。姜诗而谢恩,但是他将米面肉食分给乡邻居与自己母亲分享。后为江阴令,卒於官。其妻庞氏广汉庞盛之女,孝敬婆母,诗母喜欢饮江中之水,媳妇庞担水归迟,姜诗责骂其妻归迟,母渴无水。庞氏被责,寄居邻舍,日夜纺织,积下钱到市买珍羞美味,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母。婆母久不见儿媳,问邻居,邻居以实告其婆母之行为,申报朝廷,给以表彰,夫妻孝母之名,永著史册,美名远杨。
 
三国
东汉姜诗,与其妻以事母至孝闻名----其后发展成为姜氏较为繁盛的一支姜诗:(生卒年待考),四川广汉人。著名二十四孝之15(涌泉跃鲤)。
9、姜 罔 [三国?魏]姜尚之后裔,姜维父亲,三国时为魏天水郡功曹。 
10、姜 维 [三国?魏] (202-264),字伯约,汉族 ,天水郡冀县(今甘肃省甘谷县东南)人。三国未期蜀国名将(夫人柳氏)。三国时期蜀国军师,蜀汉著名军事家、军事统帅。姜维本为魏将,后归蜀,深得诸葛亮的信任和重用,任征西将军,诸葛亮死后,辅佐后主,统领其军---出现在中国西部,光大太公遗风。魏军攻蜀,他死守剑阁,蜀主刘禅降魏,他诈降,企图反魏复蜀,事败被杀。

姜维自幼少孤,和母亲一起生活。他喜好郑玄的经学,在郡中做上计掾,不久,任州中从事。姜维的父亲姜罔(罔音读wang和冏同字)曾为郡中功曹,羌族、戎族叛乱时,他亲自保护郡太守,战死在疆场。因此,魏朝赐姜维中郎,命他参与管理本郡的军事。四川剑门关,是姜维列营守险,抵御曹魏钟会10万精兵的地方,为天下雄关。 

四川芦山县是姜维旅游文化的重要地区。据《三国志。姜维转》记载:“延熙十年(247年),汶山平康夷反,姜维率众讨定之”。为屯兵设防。姜维在此筑城。姜维古城分为内城和外城,明代改姜维土城为石城。在县城东北的凤凰山上,建有姜维墓,由于姜维被害后曹魏腹取胆,“胆大如斗”,因此,当地人又称姜维墓为“胆墓”,道光十五年(1835)年立碑,上书“汉大将军平襄侯姜维墓。”在县城南街还建有姜庆楼,姜庆楼,又名平襄楼,占地200平方米,高14米,楼的北面是姜侯祠,祠内供奉姜维神像,每年农历8月15日姜维殉难祭日。

在祖国的宝岛台湾省,姜维后裔就达2万多人,分布在全岛各个县市。为了弘杨祖德,继承姜维精忠报国遗志,他们成立了姜氏宗亲会,主办有姜氏文化会刊,先后整理编辑了《姜姓始祖炎帝神农传承157代世系表》,《远祖平襄侯维公年谱转》等许多文章,为姜维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料,每年姜氏宗亲会都要举行隆重的活动,来纪念蜀汉大将军姜维。他们还派人赴浙江兰溪,陕西歧山,甘肃甘谷考察。

     在姜维故里甘肃甘谷,姜维文化旅游热更是方兴未艾。不仅投资100万元,修复了姜维纪念馆,姜维墓,重塑了姜维像,而且征集了大量有关姜维的文字文物,编印出版了《姜维》一书,成立了姜维武馆,每年都有许多姜维后裔和游人来到这里,祭奠姜维,参观旅游,甘谷还与全国各地的姜维后裔取得了联系,并就开辟姜维故里与姜维后裔居住地,姜维故里与剑门关姜维征战地“三点一线”的旅游热线展开讨论,已与浙江兰溪市结为友好市县。

此外,在四川成都武侯祠,陕西歧山五丈原,甘肃礼县武侯祠,天水龙园等旅游胜地,都塑有蜀汉大将军武侯祠塑像,配有文字图片资料。在四川江油,广元昭化,重庆陵,陕西宝鸡,汉中,甘肃天水,武山,文县,临潭,卓尼,迭部,临夏,舟曲,秦安,西和,临洮等县市均有以姜维征战留下的遗址。现在以姜维征战为主线的文化旅游已经成为全国三国文化旅游热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11、姜贯休 [三国?吴] 字德隐,俗姓姜氏,兰溪人。七岁出家,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既精奥义,诗亦奇险,兼工书画。初为吴越钱镠所重,后谒成汭荆南。汭欲授书法,休曰:“须登坛乃授。”汭怒,递放之。天复中,入益州,王建礼遇之,署号禅月大师,或呼为得得来和尚。终于蜀,年八十一。初有《西岳集》,吴融为序,极称之,后弟子昙域更名《宝月集》。其全集三十卷,已亡。胡震亨谓宋睦州刻本多载他人诗,不足信。其说亦不知何据。

12、姜冲儿 [东晋] 天水人,姜维之后裔,东晋明帝太守六年为将,镇守陇城,后被叛将杨伯支暗杀献城。明帝、司马绍,太守元年癸未(323年)为秦州剌史,陈安手下将,七月赵主刘矅亲率兵将围攻陇城,别遣兵将围攻上邽。陈安引兵出上邽迎战败,陇上诸县皆降。陈安留其将杨伯支,姜冲儿守陇城,自帅精骑突围,出奔陕中,刘矅遣将军平先等追之,陈安在挥七尺大刀,右挥丈八蛇矛,近则刀矛俱发,远则左右驰射而走。平先追杀陈安、陈安败被杀。杨伯支叛,暗中勾结刘矅,以为内应,杀死姜冲儿,以陇城献赵。姜冲儿为国尽忠。刘矅将秦州大姓,杨、姜族两千余户迁徙长安定居。 
13、姜 聪 [东晋] 成帝、司马衍、咸和四年已丑(329年)为羌族酋长。
 
14、姜伯周 [东晋] 穆帝、司马聃、永和七年辛亥(351年)略阳人,为尚书令。乃苻健之舅父。
 
15、姜 衡 [东晋] 天水人,姜维之后裔,东晋太和元年为陇西太守,废帝海西公司马奕、太和二年丁卯(367年)为秦、陇西太守,四月守白石县城(在今兰州)。
 
16、姜 抚 [东晋] 天水人,姜维之后裔,废帝海西公司马奕、东晋太和四年己巳(369年)为秦、散骑侍郎,出使于燕,使秦燕结盟友好。
 
17、姜 宇 [东晋] 天水人,简文帝司马昱咸安元年,辛未(371年),任秦屯骑校尉,凉州剌史。孝文帝司马昌明太元四年庚辰(380年)为南巴校尉,宁州剌史。太元九年甲申(384年)为秦前将军,帅兵拒敌慕容冲於灞上,被慕容冲所杀,以忠尽职。宇字子居,少孤贫,为人牧羊,终夜读书达旦而止,仕符坚,累官京兆尹,御史中丞等职。
 
18、姜 飞 [东晋] 天水人,孝武帝司马昌明太元七年壬午(382年)为凌江将军,征伐西域。太元十年乙酉(385年)为前将军与吕胤战于安弥,大破吕胤而擒之,引兵击破金城,金城守将败走兴城。“《太平御览》卷125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后凉录》:【秦建元十八年(382年)】,……率将军姜飞、彭晃、杜进等步骑七万,讨西域。《资治通鉴》载此事于东晋孝武帝太元七年(382),其文曰:九月,车师前部王弥窴、鄯善王休密驮入朝于秦,请为向导,以伐西域之不服者,因如汉法置都护以统理之。秦王坚以骁骑将军吕光为使持节、都督西域征讨诸军事,与凌江将军姜飞、轻骑将军彭晃、将军杜进、康盛等,总兵十万,铁骑五千,以伐西域。”秦建元十八年(382年)9月,皇帝苻坚令骁骑将军吕光和陵江将军姜飞、率七万军马西伐龟兹,并嘱咐:“腾闻西国有鸠摩罗什,深解法相,善闲阴阳,为后学之宗,朕甚思之。贤哲者国之大宝,若克龟兹,即驰驿送什。

19、姜 延 [东晋] 天水人,东晋太元十一年丙戌(386年)为建忠将军。
 
20、姜 协 [东晋] 天水人,东晋太元九年甲申(384年)为秦参军。
 
21、姜 乳 [东晋] 天水人,东晋太元十二年丁亥(387年)据守上邽,西秦将军韦虔领兵攻击上邽,姜乳击败韦虔。太元廿一年丙申(396年)陇西王硕德领兵围攻上邽,姜乳率众降,陇西王硕德封乳为尚书。
 
22、姜 让 [东晋] 天水人,东晋孝武帝司马昌明,太元八年癸未(383年)为秦王符坚侍郎。燕王慕王容垂至长安,长乐公苻丕谋袭燕王慕容垂。姜让谏曰:“燕王慕容垂反叛之行动未显,明公若擅自杀之,非君子之也。不如待他为上宾,以礼防卫之,然后写奏章表奏与圣上,听圣旨勅而再图之未迟”。苻丕听从姜让之言,将燕王慕容垂安置公馆於邺城西,厚待之。太元九年甲申(384年)长乐公苻丕姜让与燕王慕垂前去议和,姜让见到燕王慕容垂,以礼相见,他对慕容垂说:“以我认为,为人在世,要知过而能改,未晚也”。慕容垂说:“我受贵主上世代之恩,故欲保护长乐公苻丕归京师,然后修复两国之盟业,使燕秦永为友好联邦。但是贵国不与以这一机遇,不以邺城归我,燕邦若执迷不悟,不复归还,当我国用兵之日,恐秦国单马求生,亦不可得也”。姜让厉声责燕王慕容垂说:“将军身为燕国之主,不念两国之交情,投命于我圣朝,燕国之尺土,将军岂有不珍惜之理,我主与将军风雨同舟,有特殊的交往,一见倾心,亲如同宗贵戚,宠爱将军旧日之功勋。自古君臣际遇,有像我国君这样厚待将军者吗?一旦旦两国互相交兵,对两国都有损失,劳民伤财,劳师动众,将军这是何其苦也?如果将军有异心,想图谋我国土,长乐公苻丕是我主长子,受分陕土之任,宁可束手输于将军以百城之地,将军欲毁裂两国厚交而不顾,可以聚集兵马攻打秦国。但是可惜将军以七十古稀之岁,如果战败,悬首白旗,而成逆鬼吗?请将军三思为好”。燕王慕容垂听了姜让之言默不做声,感内愧,无言可讲。燕王慕容垂左右侍兵请燕王杀死姜让。燕王说:“他乃各为其主,何罪之有?还不退下,不得无礼”。於是燕王慕容垂以礼厚待姜让,并将苻丕之书及上奏秦王之和表,陈述利害关系,一并让姜让等护送苻丕回归长安,以求和解。姜让顺利地完成了与燕王议和的使命,胜利归国复旨。十月参军焦逵与杨膺并姜让密议说:“今丧败如此长安阻绝,存亡不知如何。屈而守节,竭诚尽忠,以求粮援助,犹恐不获,而公豪气不除,方设两端事,事必无成。宜正书奏表,许以王师之至,当致身南归;如其不从,可逼与之”。太元十年乙酉(385年)姜让因与杨膺、焦逵密谋事泄露,被长乐公苻丕杀死。姜让一生足智多谋,为秦忠心耿耿,促使与燕王议和,用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燕王,使燕王慕容垂不得不服,为秦燕和好做出了贡献,救长乐公苻丕平安回归长安。但因苻丕等不以和燕为好,使秦燕两家起战争。苻丕不念姜让前恩,反而将姜让杀死。姜让为国殉职尽忠,忠心可嘉,名留史册,留下千古不朽美名,让后代永念不忘,千古祭祀。
 
23、姜 龛 [东晋?后秦] 天水人,后秦为儒学,东晋安帝司马德宗,隆安元年丁酉(397年)秦王苻坚,兴勤於政事,延纳善言,选拔人才,以为儒学。姚兴时,姜龛隐居不仕,教授长安,门徒数百。
 
24、姜 岐 [东晋?后汉] 上邽人,字子平,守道隐居,名闻西州。太守乔玄欲召为吏。岐称疾不就,玄怒,敕督郵逼致。岐坚卧不起。
 
25、姜 显 [东晋] 天水人,东晋安帝司马德宗隆安元年丁酉(397年)任凉将军。义熙九年癸丑(413年)索邈居汉川,因与姜显同为别驾,二人因私事,有过一段私愤。今索邈居汉川,姜显不念旧私愤,以肉食美味酒菜等美味食品厚待索邈,并且领其归家,热情宽待,以仁之心厚待之。索邈深感姜显厚德,将二人之私愤解除为好。十五年怨恨从此消除,他感受到姜显之仁德,对自己如此厚待,不念旧日私愤之品行道德,使与自己十五年有怨恨的索邈同归於好,如同亲生骨肉,这种以德报怨,以仁德待人的好品德,使后人依为明镜与榜样,供后人学习与遵行之。
 
26、姜道隐 [东晋?后蜀] 后蜀时人,隐居绵竹山,研究庄老家言,工画龙,著笔诀三卷。
 
27、姜德隐 [东晋?后蜀] 后蜀兰溪人,苦节峻行,善草书,能诗,有西岳集。
 
28、姜 纪 [东晋] 东晋安帝司马德宗隆安三年己亥(399年)为后凉尚书。时常山公吕泓遣姜纪对太原公吕纂说:“主上年幼儒弱,未能安定国事,兄威恩素著,宜为社稷计着想,不可徇小节而悮大事也”。因此,常山公吕泓与兄太原公吕纂同谋凉幼祖之国政准备窜权夺位。四年庚子(400年)六月凉王吕纂龙北凉。尚书姜纪谏曰:“今正是盛夏之季,天气炎热,农事繁忙,且宜息兵,不可出兵为宜,今主上若领兵远出西岭,恐秃髪氏乘虚而入,袭我京师,将如之奈何”。凉王吕纂不听姜纪之良苦之劝说,出兵远征。京师空虚,果然不出姜纪所料,秃髪傉(音nù)檀乘虚领兵而入,袭取凉师城,掠夺八千余户而去。凉王吕纂闻知引兵还京,京师以被掠夺。因其不听姜纪劝告,认为忠心难为,因此对凉失去忠心尽力之心,而投奔秃髪傉檀。五年辛丑(401年)凉尚书,大将军姜纪又归降河西王利鹿孤。广武公秃髪傉檀对姜纪很好,与姜纪谈论兵书战策,作战方式等,二人如同故交,十分投机。秃髪傉檀对姜纪甚是爱待,坐则连席,出则同车,住则同舍,每日谈论,夜以继日,二人不愿分离。利鹿孤对秃髪傉檀说:“以我看来,姜纪虽有才干,但恐不会久留我处,恐其有异心,将来投奔入秦,必为我河西一大患也,不如将其杀死,以免后患”。秃髪傉檀说:“臣以为,臣以布衣之交厚待姜纪,而且我与他情同手足,如同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一样,日夜不愿离开去,我想姜纪不会负我对他的一片真诚相爱之情,而抛我而去的,请主上放心勿虑为好”。八月姜纪引数骑投奔秦。姜纪对硕德说:“吕隆孤城无援,明公以大军临之,其势孤必请降,然后彼徒文降而已。请给姜纪步骑三千与王松忽、焦朗、华纯之众,伺其釁(音读xìn)隙吕隆不足取也。不然,今秃髪在南,兵强国富,若兼姑臧而据之,威势益盛,沮渠蒙逊,李暠不能抗也,必将归之,如此,则为国家之大敌矣”。硕德乃任姜纪为武太守,配兵两千屯居晏然。十二月吕超引兵攻晏,被姜纪战败,遂领兵攻焦朗所守之城。义熙四年戊申(408年)秦王姚兴使弟广平公姚弼领兵至金城。姜纪对姚弼说:“今王师言讨勃勃,傉檀犹豫,守备未严,愿给臣轻骑五千,掩其城门,则山泽之民皆为我有,孤城无援,可以克也”。姚弼不从,进兵至汉口,后战败。义熙十二年丁巳(417年)秦征将军齐公姚恢帅安定镇户三万八千,焚庐舍迁徙长安,自称大都督,建义大将军,杨威将军姜纪帅众归之。姜纪对姚恢说:“国家重将,大兵皆在东方,京师空虚,公极引轻骑袭之,必可攻取京师,京业成矣”。姚恢不听,领兵南攻郿城。镇西将军姚谌为姚恢所败,京师长安大震。姚恢进兵与姚绍战,姚恢兵大败,被姚绍杀死。此为不听姜纪之言所为矣。姜纪自幼苦读兵书战策,深通用兵之法,用兵有方,有谋略,懂战策、战略,怎奈其虽有才能,难被重用,怀才不能显展,真可惜啊!可惜。
 
29、姜 虬 [东晋] 天水人,东晋安帝司马德宗义熙十年甲寅(414年)为秦抚军东曹属,上疏奏说:“广平公姚弼。釁(音读xìn)成逆著,道路皆知之。昔文王之化,刑于寡妻,今圣朝之乱,起自爱子,虽欲含忍掩蔽,而逆党扇惑不已,姚弼之乱心何由可革,宜斥散凶徒,以绝祸端”。秦王姚兴以姜虬表中所言对梁喜说:“天下皆以我儿为口实,将何以处之为妥”。梁喜说:“如信姜虬言,陛下宜早裁决,免有后患”。姜虬因忠言,秦王难以听信,因此辞官隐居永为官,本家为民,以免除杀身之祸。
 
30、姜 岌 [东晋] 天水人,仕姚兴,官爵未详,造《三纪甲子元历》。东晋列国后秦高祖姚兴朝时姜岌认为古历不准确,乃根据日月运行,由月蚀而推算日宿度,创造《三纪甲子元历》,简称《三纪历》,其仅行于后秦。
 
十六国

南北朝 
31、姜 檀[南朝?宋] 南朝为宋将宁朔将军,宋文帝元嘉十九年壬午(公元442年),宁朔将军姜檀果烈恳到,志在宣力,浊水之捷,厥庸显然,近者协赞义奋,乃心无替。略阳苻昭,诚系本朝,亦同斯举,俘擒伪将,独克武兴,推锋致效,陨命寇手。并事著屯险,感于予怀,宜蒙旌叙,荣慰存亡。可赠万寿龙骧将军,昭武都太守。《宋书.列传第七》 
32、姜道祖 [南朝?宋] 天水人,南朝(443年)为宋将,与魏将皮豹子战败降魏。 
33、姜道盛 [南朝?宋] 天水人,南朝为宋将,姜道祖之弟,宋文帝元嘉十九年壬午(公元442年),应战功帝诏曰:“故晋寿(梁州)太守姜道盛,前讨仇池,志输诚力,即戎著效,临财能清。近先登浊水,殒身锋镝,诚节俱亮,矜悼于怀。可赠给事中,赐钱千万。”《宋书.列传第七》。太祖文皇帝中之中元嘉二十年(癸未,公元443年)十一月,将军姜道盛与杨文德合众二万攻魏浊水戍,魏皮豹子、河间公齐救之,道盛败死。《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二十四》。《集释尚书》十一卷为姜道盛所注,流行于世。 
34、姜仲基 [南朝?宋] 天水人,南朝,宋文帝元嘉23年(446年)任交州剌史府户曹参军日南太守。 
35、姜龙驹 [南朝?宋] 天水人,孝建三年,丙申(456年)任濮阳太守,后弃郡降魏。 
36、姜产之 [南朝?宋] 天水人,南朝,宋泰始初年乙巳(465年)以军功为晋平王司马休佑 骑中兵参军,彭城太守,龙骧将军,南济阴太守,后北伐。秦始三年丁未(467年)战败被杀,为国尽忠,贡献出宝贵的生命。后追赠左军将军,太守如故。《宋书.列传第五十四》 
37、姜 脩 [南朝?宋] 天水人,齐明帝,建武二年乙亥(495年)为齐将,守南郑战死疆场。 
38、姜白龙 [南朝?宋] 祖籍及生卒不详,景明初为南朝为宋将辅国将军,荥阳(今河南荥阳)太守。 
39、姜庆真 [南朝?梁] 天水人,梁武帝天监三年甲申(504年)任梁将军,二月戊子日乘魏任城王澄在外,袭取寿阳(寿春之战),被萧宝寅兵合击而败走。天监四年乙酉(505年)将军姜庆真与魏军战於羊石城,姜庆真战败,入城坚守。 
40、姜 喜 [南朝?梁] 天水人,梁武帝天监十四年乙未(515年)为统军,任宁州刺史,任太洪领兵围攻自水关,姜喜率领兵马击破之,任太洪大败而走。 
41、姜 俭 [南朝?梁] 天水人,字文简,少年有才干,大通元年丁未(527年)为开府尹,行台郎中。武功苏堪是姜俭之舅父,卧病于家中。时肖宝寅让姜俭去对舅苏堪说:“元略受肖衍旨,欲见勦除,道元之来,事不可测,我不能坐受死亡,今颇为身计,不复作魏臣矣,死生荣辱与卿共之”。苏堪闻说,举声大哭。姜俭遽止说:“何得便尔”。苏堪说:“我家百口,今以屠灭,怎能不哭”。他对姜俭说:“你对齐王肖宝寅说,我本魏臣,以穷鸟投入,刺朝廷假王羽翼荣宠至此。属国步多虞,不能竭忠报德,又欲乘人间隙,信惑行路无识之语,欲以赢败之兵守关间鼎。今魏德虽衰,天命未改,且王之恩义未洽於民,但见其败未见有成,苏堪不能以口为王族灭”。肖宝寅復復使说:“我救死不得不尔,所以不先相白者,恐沮我计算”。苏堪说:“凡谋大事,当得天下奇才与之从事,今但与长安博徒谋之,此有成理不?堪恐荆棘必生於齐周,愿赐骨骸归乡里,庶得病死,下见先人”。肖宝寅素日敬重苏堪,且知其不愿为自己为官所用,所以听其言,让苏堪还归武功乡里。肖宝寅自齐帝,改元隆绪,赦其所部, 百官,以姜俭为尚书左丞相,委以心腹,托以重任。后肖宝寅兵败,姜俭亦被杀死,尽忠国事,名留后世。 
姜 永 [北朝?北魏] 天水人,后魏时历任汉中太守,善弹琴,有学文,元罗入侵战败死於建邺。[北魏,亦称拓跋魏、元魏、后魏。天兴元年(398),拓跋珪即皇帝位(道武帝),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

42、姜宝谊[唐](?~619)秦州上邽人。父远,从高祖督盗太原。及起兵,授左统军,下西河、霍邑,以多,爵累永安县公,历右武卫大将军。 重要战绩 刘武周使黄子英数盗雀鼠谷,帝遣宝谊击之。贼轻甲挑师,战接而三遁,逐之,伏发,宝谊为贼执,俄亡归。与裴寂拒宋金刚,战汾州,兵合,寂弃军走,宝谊复为所禽。帝闻为泣下曰:“彼烈士,必不下贼,死矣!“赐其家物千段,米三百斛。果谋还,被害。且死,西向大呼曰:“臣无状,负陛下。”贼平,诏迎其柩,赠左卫大将军、幽州总管,谥曰刚。子协,字寿,善篆籀。历燕然都护、夏州都督,封成纪县侯,谥曰威。(摘新唐书列传第十三 刘斐)。 
唐武德二年( 619年)三月,刘武周接受采金刚“入图晋阳(今山西太原),南向以争天下”的建议,率兵 2万南侵并州(治所晋阳),四月,联合突厥,驻扎黄蛇岭(今山西榆次北),兵锋甚盛。唐并州总管、齐王李元吉派车骑将军张达率步卒抵御,至则覆没。刘武周遂袭破榆次(今山西榆次)。五月,刘武周攻陷平遥。六月,占领介州(今山西介休)。唐高祖派遣太常少卿李仲文为行营总管,与左卫大将军姜宝谊率兵救援并州,被刘武周的将领黄子英击败于雀鼠谷(在今山西介休境)。唐高祖又派右仆射裴寂为晋州道(今山西临汾)行军总管,督军抗击刘武周。八月,裴寂至介休,宋金刚据城拒之,双方战于索原度(在介休介山下),唐军全军溃败,裴寂只身逃回晋州。刘武周势如破竹,进逼晋阳;李元吉连夜携其妻妾弃州奔还长安。刘武周在旦夕之间占据了李唐王朝的发祥地晋阳。十月,刘武周又派遣宋金刚南下攻陷晋州,进逼绛州(今山西新绛),占据龙门(今山西河津),攻占浍州(今山西翼城)。与此同时,夏县吕崇茂起义,自号魏王,与刘武周相呼应;隋朝旧将王行本据蒲坂(今山西永济北),与宋金刚相联合。至此,山西大部尽归刘武周统辖,唐在黄河东岸只剩晋西南一隅之地,关中大震,甚至唐高祖都惊慌失措,颁发了“贼势如此,难与争锋,宜弃大河以东谨守关西而已”的手敕。
 
43、姜 恪 [唐] 宝谊长子,继父爵为左武卫大将军。唐高宗龙朔二年壬戌(662年)三月,奉旨为铁勒道副安抚使,以安辑铁勒姓姓余众,从而安定了铁勒九姓之心,以平其乱。麟德二年、乙丑(665年)三月迁司戎太常伯,同东西台三品(兵部尚书)。总章元年戊辰(668年)十二月甲戌日陞司戎太常伯兼检校左相。咸亨元年庚午(670年)九月甲寅台三品左相,凉州道行军大总管。咸亨三年壬申(672年)二月己卯,左卫大将军司戎太常伯同东西台三品左相,凉州道行军大总管姜恪逝,追封为侍中永安郡公,归葬父茔(山西霍县)子孙迁此地定居。
 
姜 协 [唐] 宝谊次子,字寿,善篆籀,历任燕然都获,夏州都督封成纪州侯,卒溢咸。
 
44、姜 谟 [唐] (?-627)秦州上邽人(今天水市秦城区人)。隋大业末,为晋阳长。高祖在太原,谟前识之,谓所亲曰:“隋政乱将亡,必有圣人受之。唐公负王霸资度,其必拨乱得天下。”乃深自结。及大将军府建,引为司功参军,从平霍邑、绛郡,兵遂度河,谟部勒一夕济,高祖叹其略。进平长安,除相国胄曹参军、长道县公。
 
薛举寇秦州,以谟山西豪望,诏安抚陇外,委以便宜。将行,请曰:“公天人之望已属,宜膺图纬,光有神器。谟老矣,恐先朝露,幸一见践阼,死不恨。”高祖嘉纳。乃与窦轨出散关,下河池、汉阳,遇薛举,与战,轨败,召谟还朝,为员外散骑常侍。后仁杲平,擢秦州刺史。帝曰:“昔人称衣锦故乡,今以本州相授,所以偿功。凉州荒梗,宜有以靖之。”谟至,抚边俗以恩信,盗贼衰止。人喜曰:“不意复见太平官府。”改守陇州,以老去职。贞观元年卒,赠岷州都督,谥曰安。
 
子确。确,字行本,以字显。贞观中,为将作少匠,护作九成、洛阳宫及诸苑御,以干力称,多所赉尝,游幸无不从,迁宣威将军。太宗选趫才,衣五色袍,乘六闲马,直屯营,宿卫仗内,号曰“飞骑”,每出幸,即以从,拜行本左屯卫将军,分典之。高昌之役,为行军副总管,出伊州,距柳谷百里,依山造攻械,增损旧法,械益精。其处有汉班超纪功碑,行本磨去古刻,更刊颂陈国威灵。遂与侯君集进平高昌,战有功,玺书尉劳。还,为金城郡公,赐奴婢七十人,帛百五十段。帝将征高丽,行本谏未宜轻用师,不从。至盖牟城,中流矢,卒。帝赋诗悼之,赠左卫大将军、郕国公,谥曰襄,陪葬昭陵。子简嗣。行本性恪敏。所居官,虽祈寒烈暑无懈容,加有巧思,凡朝之营缮,所司必谘而后行。魏徵见其倚昵,恐浸启侈端,劝帝斥之,帝赖其强济,不斥也。
 
子柔远,美姿容,敷奏详辩。武后时,至左鹰扬卫将军,摄地官尚书通事舍人、内供奉。子皎、晦。
 
皎,长安中为尚衣奉御,玄宗在籓邸,皎识其有非常度,委心焉。及即位,自润州长史召授殿中少监。出入卧内,陪燕私,诏许舍敬,坐与妃嫔连榻,间击球斗鸡,呼之不名也。赐宫女、厩马及它珍物,前后不胜计。帝在殿廷玩一嘉树,皎盛赞之,帝遽令徙植其家。
 
后将诛窦怀贞等,皎与密议,以功进殿中监、楚国公,食封四百户。议者讥短皎任遇太过,帝以其籓邸旧,思有以宣布之,乃下诏曰:“殿中监、楚国公皎,往事朕于籓国,虽彭祖同书,子陵共学,不过也。朕尝游长杨、鄠、杜间,皎于时奉侍,数谓朕曰:‘相王必登天位,王且储副。’朕叱而后止,复言于朕兄弟近戚。语闻太上皇,太上皇奏之中宗,遣嗣虢王邕等鞫问,皎一意保护,罔或贰言。宗楚客、纪处讷等请投皎炎荒,中宗特诏贬润州长史。专以忠力戴朕,谓天且有命,故履危蹈艰而无变焉。朕既即位,又参诛奸臣,将厚以光宠,每所捴逊。造膝匪躬,举多规益。而悠悠之谈,丑正恶直,天下之人,其未及识皎之功,何见之异也?昔汉昭之任霍光,魏祖之明程昱,朕之不德,庶几于此。且否当其悔,则必灭乃宗;泰至于亨,则所酬未补。岂流言之听,而厚德之忘哉?苟谋始有之,图终可也。”寻迁太常卿,监修国史。弟晦又为吏部侍郎,有权宠,宋璟以为非久安策,请抑损之。
 
开元五年,下诏放归田里,使自娱。久之,复为秘书监。十年,坐泄禁中语,为嗣濮王峤所劾,敕中书门下究状。峤亦王守一姻家,中书令张嘉贞阴希其意,傅致皎狱。诏免殊死,杖之,流钦州。道病死,年五十。亲厚坐谪死者数人,世以为冤。时源乾曜方侍中,不能正,为人所讥诋。帝后思皎旧勋,令递柩还,以礼葬之,存问其家,追赠泽州刺史。后以子尚主,更赠吏部尚书,仍赐封二百户为祠享费。
 
子庆初。庆初生方卒,帝许尚主,后沦谪二十余年。天宝初,皎甥李林甫为宰相,为帝言之,始命以官,袭楚国公。十载,尚新平公主。新平故尝归裴玪,玪卒,乃降庆初。主慧淑,闲文墨,帝贤之,历肃、代朝,恩礼加重,庆初亦得幸。旧制,驸马都尉多不拜正官,特拜庆初太常卿。会脩植建陵,诏为之使,误毁连冈,代宗怒,下吏论不恭,赐死,建陵使史忠烈等皆诛,裴玪子仿,亦削官。主幽禁中,大历十年薨。
 
故事,太常职奉陵庙。开元末,濮阳王彻为宗正卿,有宠,始请宗正奉陵。天宝中,张垍以主婿任太常,故复旧。及庆初败,又以陵庙归宗正云。
 
晦,起家蒲州参军,累为高陵令,治有声,迁长安令,人畏爱之。开元初,擢御史中丞。先是,永徽、显庆时,御史不拜宰相,衔命使四方者,廷中揖见,后稍屈下。至晦,独徇旧体,谓御史曰:“不如故事,且奏谴公等。”由是台仪复振。转太常少卿。
 
时国马乏,晦请以诏书市马六胡州,率得马三千,署游击将军,诏可。闲厩乃稍备。除黄门侍郎,辞不拜,改兵部。满岁,为吏部侍郎,主选。曹史尝请托为奸,前领选者周棘扈籓,检窒内外,犹不禁。至晦,悉除之,示无防限,然处事精明,私相属诿,罪辄得,皆以为神。始,晦革旧示简,廷议恐必败,既而赃赇路塞,而流品有叙,众乃伏。皎被放,晦亦左除宗正卿。贬春州司马,徙海州刺史,卒。
 
45、姜行本 [唐] 字确,父谟, 隋大业末,为晋阳长。大唐秦州刺史。行本,唐代大臣,贞观中为将作大匠。唐太宗修九成、洛阳二宫,行本总领之,以勤济称旨,赏赐甚厚。有所游幸,未尝不从。又转左屯卫将军。时太宗选趫捷之士,衣五色袍,乘六闲马,直屯营以充仗内宿卫,名为“飞骑”,每游幸,即骑以从,分隶于行本。及高昌之役,以行本为行军副总管,率众先出伊州。未至柳谷百余里,依山造攻具。其处有班超纪功碑,行本磨去其文,更刻颂,陈国威德而去。遂与侯君集进平高昌,玺书劳之曰:“攻战之重,器械为先,将士属心,待以制敌。卿星言就路,躬事修营,干戈才动,梯冲暂临。三军勇士,因斯树绩;万里逋寇,用是克平。方之前古,岂足相况!”及还,进封金城郡公,赐物一百五十段、奴婢七十人。十七年,太宗将征高丽,行本谏以为师未可动,太宗不从。行本从至盖牟城中流矢卒。太宗赋诗以悼之,赠左卫大将军、郕国公,谥曰襄,陪葬昭陵。其子姜简,取襄城公主(襄城公主在萧锐死后,改嫁姜简)。
 
46、姜 简 [唐] 上邽人。行本长子,行本,唐代大臣,贞观中为将作大匠。
 
47、姜柔远 [唐] 上邽人。字美姿容,行本次子,姜简弟也,敷奏详辩。武后时,至左鹰扬卫将军,摄地官尚书通事舍人、内供奉。子姜皎、姜晦。
 
48、姜 晞 [唐]上邽人。简子也,登永隆元年进士第,官工部侍郎、散骑常侍,封金城郡公。诗一首。《郊庙歌辞?享龙池乐章?第九章》 灵沼萦回邸第前,浴日涵天写曙天。始见龙台升凤阙,应如霄汉起神泉。石匮渚傍还启圣,桃李初生更有仙。欲化帝图从此受,正同河变一千年。
 
49、姜 皎 [唐]秦州上邮(今甘肃天水)人。柔远长子,晞从兄弟。长安中,为尚衣奉御。明皇以藩邸有旧,拜殿中监,封楚国公,恩宠莫比。迁太常卿。后坐贬死。诗一首。开元(七一三至七四一)中官至秘书监,封楚国公。善画鹰乌。杜甫有姜楚公画角鹰歌。《唐书本传、历代名画记、图绘宝鉴、杜工部集》。
 
开元(七一三至七四一)中官至秘书监,封楚国公。皇上对其恩宠莫比。据《旧唐书》卷五十九记载:“柔远子皎,长安中,累迁尚衣奉御。时玄宗在籓,见而悦之。皎察玄宗有非常之度,尤委心焉。寻出为润州长史。玄宗即位,召拜殿中少监。数召入卧内,命之舍敬,曲侍宴私,与后妃连榻,间以击球斗鸡,常呼之为姜七而不名也。兼赐以宫女、名马及诸珍物不可胜数。玄宗又尝与皎在殿庭玩一嘉树,皎称其美,玄宗遽令徙植于其家,其宠遇如此。及窦怀贞等潜谋逆乱,玄宗将讨之,皎协赞谋议,以功拜殿中监,封楚国公,实封四百户。”可见,被任用为“尚衣奉御”的姜皎与唐玄宗之间的关系早已是莫逆至交。其善画鹰鸟。杜甫有姜楚公画角鹰歌。《唐书本传、历代名画记、图绘宝鉴、杜工部集》 ,姜皎著诗《郊庙歌辞?享龙池乐章?第五章》龙池初出此龙山,常经此地谒龙颜。日日芙蓉生夏水,年年杨柳变春湾。尧坛宝匣馀烟雾,舜海渔舟尚往还。愿似飘飖五云影,从来从去九天间。玄宗打算废除王皇后。他召秘书监姜皎(李林甫的舅舅)商议此事,预备以皇后无子为借口将其废黜。不料姜皎因同情王皇后,便向王皇后私下泄露此事,不想泄密一事后来被人检举出来,玄宗非常生气,但一时又找不到处置姜皎的借口。当时的宰相张嘉贞迎合玄宗的旨意,便罗织姜皎的罪名,称“姜皎妄谈吉凶之事”。姜皎是帮助玄宗登上皇位的大功臣,却依旧被处以杖刑六十,流放钦州。姜皎之弟吏部侍郎姜晦也受到牵连,被贬为春州司马。姜皎在赴钦州的途中死去。其子姜庆初,取新平公主。大历二年八月壬寅,太常卿、驸马都尉姜庆初得罪,主幽禁中,赐自尽。
 
50、姜 晦 [唐] 字绍例,秦州上邮(今甘肃天水)人,柔远次子,起家蒲州参军,累为高陵令,治有声,迁长安令,人畏爱之。开元初,擢御史中丞。先是,永徽、显庆时,御史不拜宰相,衔命使四方者,廷中揖见,后稍屈下。至晦,独徇旧体,谓御史曰:“不如故事,且奏谴公等。”由是台仪复振。转太常少卿。
 
时国马乏,晦请以诏书市马六胡州,率得马三千,署游击将军,诏可。闲厩乃稍备。除黄门侍郎,辞不拜,改兵部。满岁,为吏部侍郎,主选。曹史尝请托为奸,前领选者周棘扈籓,检窒内外,犹不禁。至晦,悉除之,示无防限,然处事精明,私相属诿,罪辄得,皆以为神。始,晦革旧示简,廷议恐必败,既而赃赇路塞,而流品有叙,众乃伏。皎被放,晦亦左除宗正卿。贬春州司马,徙海州刺史,卒。
 
姜庆初 [唐] 姜皎之子,庆初生方卒,帝许尚主,后沦谪二十余年。天宝初,皎甥李林甫为宰相,为帝言之,始命以官,袭楚国公。十载,尚新平公主。新平故尝归裴玪,玪卒,乃降庆初。主慧淑,闲文墨,帝贤之,历肃、代朝,恩礼加重,庆初亦得幸。旧制,驸马都尉多不拜正官,特拜庆初太常卿。会脩植建陵,诏为之使,误毁连冈,代宗怒,下吏论不恭,赐死,建陵使史忠烈等皆诛,裴玪子仿,亦削官。主幽禁中,大历十年薨。
 
故事,太常职奉陵庙。开元末,濮阳王彻为宗正卿,有宠,始请宗正奉陵。天宝中,张垍以主婿任太常,故复旧。及庆初败,又以陵庙归宗正云。
 
51、姜 睿 [唐]官将仕郎,守恒王府参军。善刻碑,贞元十四年(七九八)刻郑楚相德政碑。元和七年(八一二)刻裴耀卿碑。《刻碑姓名录》。
 
52、姜 曦 [唐]秦州上邦(今甘肃天水)人。开元初官左散骑常侍。工楷书,尝撰并书姜遐断碑,在醴泉县。《旧唐书本传、金石表》。
 
53、姜师度 [唐](?~723),魏州(今河北大名北)人。曾任易州刺史、御史中丞、大理卿、司农卿、陕州刺史、河中尹、同州刺史、将作大匠等职。“勤于为政,又有巧思,颇知沟洫之利”,在初唐甚有政声。
 
唐神龙年间(公元705~707年),姜师度在易州刺史及河北道监察兼支度营田使任内,于蓟门之北引水为大沟,以防奚人及契丹入侵;又考魏武帝曹操修渠旧事,“傍海穿漕”,修平虏渠,避开了海运艰险,使中原腹地至北疆前线的粮运得以畅通无阻。唐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姜师度改任陕州刺史。到职后,他看到州西太原仓虽距黄河不远,但常须用车载米至河边,然后登舟西运关中,颇费人力。他根据地形地势,率众开挖了地道,仓米“自上注之,便至水次”,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开元二至四年,他又在华阴县境开敷水渠,“以泄水害”。在郑县(今陕西华县)疏修利俗及罗文故渠,引水溉田;并建堤于渭水之滨,以防漫溢。开元六年,蒲州改河中府,姜调为河中尹。辖境原有安邑盐池,年久渐形涸竭。师度经过考察,“发卒开拓,疏决水道,置为盐屯”,公私享其利。开元七年,再迁同州(治所在今陕西大荔县境)刺史,又于“朝邑、河西二县界,就古通灵陂择地引洛水及堰黄河灌之,以种稻田,凡二千余顷,内置屯十余所,收获万计”。
 
《旧唐书》对姜师度赞之称:“师度既好沟洫,所在必发众穿凿,虽时有不利,而成功亦多。先是,太史令傅孝忠善占星纬,时人为之语曰:‘傅孝忠两眼看天,姜师度一心穿地’。”(引文见《旧唐书?姜师度传》)。
 
54、姜 抚 [唐] 宋州人,自言通仙人不死术,隐居不出。唐玄宗开元末年,召至东都。因言服常春藤长生不老。又说终南山有旱藕,饵之延年。因而民间以酒渍藤,饮者多暴死。姜抚恐惧逃去。
 
55、姜公辅 [唐] 兰泉人。登进士第,为校书郎。应制策科高等,授左拾遗,召入翰林为学士。岁满当改官,公辅上书自陈,以母老家贫,以府掾俸给稍优,乃求兼京兆尹户曹参军,特承恩顾。才高有器识,每对见言事,德宗多从之。
 
建中四年十月,泾师犯阙。德宗苍黄自苑北便门出幸,公辅马前谏曰:“硃泚尝为泾原帅,得士心。昨以硃滔叛,坐夺兵权,泚常忧愤不得志。不如使人捕之,使陪銮驾,忽群凶立之,必贻国患。臣顷曾陈奏,陛下苟不能坦怀待之,则杀之,养兽自贻其患,悔且无益。”德宗曰:“已无及矣!”从幸至奉天,拜谏议大夫,俄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旧唐书 列传第八十八》
 
56、姜德厚 [唐] 字流光,江西吉州泰和人,登后唐进士,官大理评事,尝署廷尉,擢御史大夫,生于唐昭宗龙纪元年(公元889年)已酉三月初七日晨时,没于宋太祖建隆三年(公元962年)壬戍八月十一日午时,葬宁乡黄材大墓山,癸山丁向
 
五代
 
57、姜 肱 [五代?后汉]字伯淮,彭城广戚(今山东省微山县夏镇戚城),人也。家世名族。东汉高士,因与弟仲海、季江,俱以孝闻,友爱天至。年七十余终于家。据《后汉书?姜肱传》:“肱 与二弟 仲海 、 季江 ,俱以孝行著闻。其友爱天至,常共卧起。及各娶妻,兄弟相恋,不能别寑,以系嗣当立,乃递往就室。”后以“情重姜肱”喻兄弟友爱。
 
肱博通《五经》,兼明星纬,士之远来就学者三千余人。诸公争加辟命,皆不就。二弟名声相次,亦不应征聘,时人慕之。
 
肱尝与季江谒郡,夜于道遇盗,欲杀之。肱兄弟更相争死,贼遂两释焉,但掠夺衣资而已。既至郡中,见肱无衣服,怪问其故,肱托以它辞,终不言盗。盗闻而感悔,后乃就精庐,求见征君。肱与相见,皆叩头谢罪,而还所略物。肱不受,劳以酒食而遣之。
 
后与徐稺俱征,不至。桓帝乃下彭城使画工图其形状。肱卧于幽暗,以被韬面,言患眩疾,不欲出风。工竟不得见之。
 
中常侍曹节等专执朝事,新诛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欲借宠贤德,以释众望,乃白征肱为太守。肱得诏,乃私告其友曰:“吾以虚获实,遂藉身价。明明在上,犹当固其本志,况今政在阉竖,夫何为哉!”乃隐身遁命,远浮海滨。再以玄纁聘,不就。即拜太中大夫,诏书至门。肱使家人对云“久病就医”。遂羸服间行,窜伏青州界中,卖卜给食。召命得断,家亦不知其处,历年乃还。年七十七,熹平二年终于家。弟子陈留刘操追慕肱德,共刊石颂之。乾隆皇帝以游览夏镇和南城里的景色为题,赋诗一首:夏镇八景 三绝高碑透玲珑,泗亭问渡汉家封。贤孝坟中葬贤孝,清风潭下见清风。姜肱故里戚城外,运河环绕碧霞宫。昭阳湖中船千艟,仙人桥下水喷龙。

(生卒年待考),著名汉朝高士,为后世树立了好的榜样。史籍《后汉书?姜肱传》记载。字伯淮,东汉彭城广戚人也。家世名族。肱与二弟仲海、季江,俱以孝行著闻。其友爱天至,常共卧起。及各娶妻,兄弟相恋,不能别寝,以系嗣当立,乃递往就室。肱博通《五经》,兼明星纬,士之远来就学者三千余人。诸公争加辟命,皆不就。二弟名声相次,亦不应征聘,时人慕之。肱尝与季江谒郡,夜于道遇盗,欲杀之。肱兄弟更相争死,贼遂两释焉,但掠夺衣资而已。既至郡中,见肱无衣服,怪问其故,肱托以它辞,终不言盗。盗闻而感悔,后乃就精庐,求见征君。肱与相见,皆叩头谢罪,而还所略物。肱不受,劳以酒食而遣之。后与徐稺俱征,不至。桓帝乃下彭城使画工图其形状。肱卧于幽暗,以被韬面,言患眩疾,不欲出风。工竟不得见之。中常侍曹节等专执朝事,新诛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欲借宠贤德,以释众望,乃白征肱为太守。肱得诏,乃私告其友曰:“吾以虚获实,遂藉身价。明明在上,犹当固其本志,况今政在阉竖,夫何为哉!”乃隐身遁命,远浮海滨。再以玄纁聘,不就。即拜太中大夫,诏书至门。肱使家人对云“久病就医”。遂羸服间行,窜伏青州界中,卖卜给食。召命得断,家亦不知其处,历年乃还。年七十七,熹平二年终于家。弟子陈留刘操追慕肱德,共刊石颂之。
十国 
58、姜道隐[十国?前蜀]野人闲话作张道隐。绵竹(今四川绵竹)人。年才龆龇,尽日不归,父母寻之,多于神佛庙中有画处。及长不务农桑,唯画是好。不畜妻孥,孑然一身。常戴一竹笠,随身布衣、草履、笔墨而已。虽父母兄弟亦罕测其行止,人皆呼为猱头(蜀语谓其鬓发蓬松)蜀相赵国公吴闻之,使画屏风。因问姓名,则蜀语对云:“姜姓无名。”相国曰:“即无名,是以道隐也。”自此名为道隐焉。宋王赵公庭隐于净聚寺创一禅院,请道隐于方丈画山水松石数堵。王舆诸侍从观其运笔。道隐未尝回顾,旁若无人。画毕,王赠之十缣,置僧堂前,拂衣而去。绵竹诸山寺观,多其画壁。《益州名画录、野人闲话、绵竹县志》。 
59、姜 休 [十国?前蜀]郎僧贯休。清河书画舫作姜休。

60、姜 涉 [宋] 宋太祖乾德四年丙寅(966年)应试京城,宋太祖赵匡胤亲试考姜涉等人的文理疏略,并赐酒食等於紫云楼下,姜涉被御笔亲点考中进士。 
61、姜娘子[宋]女。南宋时人,善铸古铜器,所铸皆得名。见建炎以来朝野杂记。曲阜孔尚任家藏方罏一具铭云:“绍兴二年(一一三二)大宁厂臣苏汉臣监督,姜氏铸,至德坛用。”凡小篆二十字,四面并同。王士祯尝见之,载于居易录中,以为姜氏即姜娘子。盖姜乃南宋初人。曹昭格古要论谓姜元人,误。《尖阳丛笔》。
 
62、姜特立 [宋] 南宋时人,[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丽水人。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63、姜俊民 [宋] 绍兴八年进士, 姜夔的爷爷。
 
64、姜 噩 [宋] 绍兴三十年进士, 姜夔之父。知汉阳县,遭秦桧害死于绍兴二十五年。

65、姜 夔 [宋][公元1155年左右至1235年左右]字尧章,别号白石道人,又号石帚。饶州鄱阳(或作德兴,今江西鄱阳县)人。约生于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约卒于理宗端平中,年约八十岁。南宋词人,文学家、音乐家。(宋词研究作生于绍兴初,卒于庆元末。此从胡适词选小传)幼时,从父官居汉阳。萧东夫爱其词,以兄女妻之,因寓吴兴之武康,与白石洞天为邻,自号白石道人,又号石帚。庆元五年,(公元一一九九年)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又上所作圣宋饶歌歌吹曲十四首,诏付太常收掌。得免解试进士,不第。后隐居箬坑之千山不仕,啸傲山水,往来长沙、汉阳、扬州、杭州之间,与范成大、杨万里诸人吟咏酬唱。精通音律,常作自度曲,有自叙诗云:“自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小红为范成大赠夔每制新词,即自吹箫,小红辄歌而和之。是时夔年已高,不久,以疾卒于苏州,葬于西马塍。苏泂(或作范成大,或作苏石,均误)挽以诗云:“所幸小红方嫁了,不然啼损马塍花!”名士美人,就这样的各自下场了!夔著作颇多,有绛帖平、大乐议、翠琴考、续书谱、集古印谱、遗事集诸书。诗词今存诗一卷,歌曲四卷,附诗说一卷,别集一卷。《四库总目》夔词以句琢字炼胜,故今人胡适目为“词匠的词”,而甚加訾议。《予居苕溪上,与白石洞天为邻。潘德久字余曰:“白石道人。”且以诗见畀,其词曰:“人间官爵似樗蒲,采到枯松亦大夫。白石道人新拜号,断无缴驳任称呼。”予以长句报贶》,《过桐庐》,《同杜翁登卧龙山诗》,《念奴娇吴兴荷花》,《惜红衣吴兴荷花》,《越中士女春游二首》。词尤有名,精音律能自度曲,又擅书法,有《白石道人歌曲》、《琴瑟考古图》、《白石道人诗集》、《诗说》、《续书谱》等。 
66、姜元熹 [宋] 姜唐佐之叔父,姜元韶定居琼山县,大兄姜元熹、二兄姜元勋落籍澄邑儒姜村。后来,三兄弟同澄迈马村郭家买下国社岭之地,在岭东麓建房居住,以岭命村---国社村。姜元韶只生唐佐一男,唐佐无子;姜元勋无男,其香火由姜元熹后裔承传。

67、姜唐佐 [宋] 字君弼,为姜元韶之子。公元1049年,姜元韶偕同大兄姜元熹(进士)、二兄姜元勋,自福建省古田县钓国村迁琼。姜元韶定居琼山县,大兄姜元熹、二兄姜元勋落籍澄邑儒姜村。后来,三兄弟同澄迈马村郭家买下国社岭之地,在岭东麓建房居住,以岭命村——国社村。姜元韶只生唐佐一男,唐佐无子;姜元勋无男,其香火由姜元熹后裔承传。唐佐,少年好学,智力超群,才学横溢,四处求拜名师。时逢苏东坡贬居昌化军(今儋州市中和镇)。公元1099年(元符二年)9月,唐佐诚拜苏公为师,他的聪明才气被东坡看重,称为南海佳士。公元1100年(元符三年)3月,离别昌化军时,苏公赠予诗句:“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并嘱咐唐佐,待其登第后,再为他续句成篇。至1103年(宋徽宗崇宁二年)春,姜唐佐连科及第,会试夺魁,中进士。封官授职后,姜唐佐赴汴梁(今河南开封)参加朝觐,顺道带着诗文北上拜访苏公,登门时东坡已赴黄泉,只好请其胞弟苏辙代为继笔,写下《赠姜唐佐》诗一首。“生长茅间有异香,风流稷下古诸姜。适从琼馆鱼龙窟,秀出羊城翰墨场。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锦衣不日人争看,始信东坡眼力长。”
68、姜汝能 [宋] 宋朝,庐陵(吉安)籍进士。 
69 才 [南宋] (?-1276)濠州(今凤阳县)人,抗元名将。宋德元年(1275年),元世祖忽必烈集中全国兵力,以伯颜为统帅,大举南侵,姜才率部迎战,因寡不敌众,退守扬州。元军尾随而至,姜才以攻为守,主动出击,先战三里沟,战败元军,再战扬子桥,又获胜。激战中,姜才肩部中箭,他拔箭挥刀,所向披靡。 
  宋景炎元年正月,谢太皇太后向元军投降,元军进入临安,将恭帝、太皇太后掳往大都(今北京)。五月,陆秀夫、张世杰等于福州拥立赵昱即位,称端宗,改年号为景炎,任命姜才为保康军承宣使。 
  元将阿术带着谢太皇太后的诏书,至扬州劝降,姜才毫不理会。当姜才获悉被掳恭帝将途经瓜州送往北方时,旋冒死去解救。姜才率部星夜兼程直捣瓜州,浴血奋战杀敌无数。元军见势不妙,忙挟恭帝向北逃遁,姜才部追击正鏖战间,阿术率元军赶到,将其团团围住,劝姜才投降,姜才厉声拒绝:“吾宁死岂为元将军耶!”遂拼死杀出重围返回扬州。 
  扬州被围数月,粮秣告罄。姜才率人数次突围运米,负伤累累,三军见之,无不动容,士气大振。 
  宋景炎元年七月,姜才奉端宗之命,与李庭芝率7000兵南下福建,阿术带领元军追击。宋军入泰州,元军四面围住,使使者招降之,才不从。阿术下令攻城,昼夜不辍,这时姜才恰值背疽发作,动弹不得。裨将孙贵、胡淮孝叛变投敌,迎元军入城,将李庭芝、姜才献给元军。阿术喝问李庭芝为何不投降?姜才抢先回答:“不降者我也。”继而怒骂不止。阿术爱其忠勇,不忍杀他,以高官厚禄诱劝姜才归顺元朝,姜严词拒绝:“姜某生来只为宋臣,宁为玉折兰摧,不为瓦砾长存,绝不对元称臣!”阿术遂押姜才至扬州处死。姜引颈受刑,从容成仁。扬州民众闻者莫不泣下。 
70、姜 屿 [宋] 宋真宗景德元年甲辰(1004年)为秘书丞。 
71、姜 益 [宋] 大名府人,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乙巳,姜益年方十二岁,即应试高考,宋真宗於崇政殿御前亲试姜益诗六篇,姜益作诗流利深远,深受真宗及考官寇准的敬重。宋真宗御笔亲点姜益为进士同学究出身。一个十二岁的幼童即受到皇上亲点为进士同学究出身,名籍史册,万古永传,真是值的赞赏,真可谓姜族古今人才辈出,老少皆有,老者姜尚,古稀之年成名,为保国忠良,使后世子孙皆封侯。少者姜益,十二岁考中进士,御笔亲点。希望后代子孙向他们学习,为社会、为国家、为人民,多办功德事业,多学文化知识,成名,成才,留名后世。 
72、姜 遵 [宋] 字从武,宋长山人,宋真宗时进士。祥符七年甲寅(1014年)任监察史。姜遵奏说:“杨亿以母疾,私离职归家探母,不能尽心国事,常言道,身为臣者,尽忠不能尽孝,尽孝不能尽忠,那有忠孝两全之事乎。而杨亿为探母病,私离朝廷,如有不测,城中无守,如何处之”。帝曰:“杨亿前告归,本无终焉,侍养育之情,今其母病癒,已求入朝,故特与郡,遵未知此意耳”。诏中书召姜遵谕之年。天喜四年庚申(1020年)姜遵为侍御史。丙申,姜遵为审理前杖杀定陶县尉麻士瑶案子青州。初,麻士瑶之祖父麻希梦在刘铢手下当差,专以克扣民财,聚敛,以致富起家。到了麻士瑶时家中益富,佔势欺压百姓,郡中人皆畏之,过行官府,麻士瑶身为县尉,佔势欺人,对百姓等克薄不修,又私蓄天文等禁书,以及兵器等,杀人为姦。所有镇守将,县官,多被其殴打剌伤无数。姜遵到青州闻知麻士瑶杀其姪女麻温裕,奏遣监察御史章频往鞠之,于是併得他罪极多,罪大极恶,民愤极大,故命将麻士瑶加以诛杀制罪。将家产收归国库。天圣六年戊辰(1028年)三月癸丑日,姜遵为枢密副使迁给事中,长於吏事,其治尚严猛,铁面无私,刑罚严,所诛残者甚众。时人称他为“姜擦子”。太后遣内侍於永兴军营建浮屠。姜遵奉太后旨,命毁汉、唐碑碣以代砖壁,姜遵亲自督治,既成乃召用。宋仁宗天圣六年戊辰(1028年)五月,枢密副使姜遵言:“咸阳民元守亮岁贡梨,朝廷给赐,常倍其直元守亮特此,夸其里中,因以凌弱,请绝其献”。帝说:“眹不知元守亮敢恃此以横也”。辛亥诏罢之。天圣八年庚午(1030年)九月枢密副使给中事,姜遵逝。姜遵一生忠正廉洁,为官清正,忠心国事。尽心尽力,为国家为人民事,严惩奸雄,征治恶霸,为民除害,清白留世,美名永垂史册。 
73、姜从革 [宋] 真宗天喜三年已未(1019年)任果州知州。 
74、姜克让 [宋] 高安人,字仲谦,刻志读书,尤遂於易,初任宪幕,搏豪强,雪冤滞,廉能有声。年四十致仕,笃意孝友,邦人称之。 
75、姜 愚 [宋] 京师人,字子发,师事邵雍,雍贫未娶,愚与同门张中宾谋为之娶。以进士官六安令,分奉之半以奉雍,家富好施,后竟以贫卒。 
76、姜 潜 [宋] 奉符人,字至子,刻苦復学春秋,为韩王伴读,进谒宋正允弼,吏引趨(音读同趋同字同意qū)庭,潜不答,呼马欲去,遂以客礼相见。神宗常召对,访以治道,知陈留数月,青苗令下,称疾去。 
77、姜 浩 [宋] 明州人,字浩然,以承信郎监平江郡税务,有清操。建炎中,金人陷平江,浩力捍御郡人德之。
78、姜 绶 [宋] 丽水人,靖康中,金人再犯京师,内外不相闻。朝廷募忠勇士齐蜡书气援,绶以忠翊郎应募,剌股藏书,缒下南壁,为逻骑所获,被害。 
79、姜 识 [宋] 方士,自言有神术,可使死者复生。时光献太后卒,神宗悲慕不已,俾试其术,旬日不放。姜识乃说:“臣见太后与仁宗临白玉检尝牡丹,无意回人间也”。 
80、姜 盖 [宋] 神童姜盖,《资治通鉴卷二十五》宋真宗景德二年,抚州进士晏殊年十四,大名府进士姜盖年十二,并长吏以闻。至是,亦召试,殊诗赋各一篇,盖诗六章,赐殊进士出身,盖同学究出身。後旨复召殊试诗、赋、论,嘉其敏赡,擢授秘书省正字。 
81、姜干保 [宋]宋进士,青严公8世孙干保字福生由临海迁婺源,配朱氏,生二子:兴敬,伯敬。 
82、姜必大 [宋] 字信之,连江人。宋绍熙四年(1193年) 进士,万安知军。 
姜师恪 [宋] 字叔和,福州长乐 枫林人。嘉定四年(公元1211年)进士,特奏名。 
83、姜处恭 [宋](1135—1193)字安礼,台州临海人。宋诗人。存有诗作百余首。见《水心文集》卷1 4。84、姜 房 [金?元](1184~1240)字汉臣,大孤山镇万户村人。金末社会动乱,民不聊生,义军四起。房纠合义旅,冒锋镝数年,平定敌党,稳定了胶东局势。时元太祖成吉思汗已下山东,特授其宁海州同知之职,后累升至昭武大将军、元帅左监军、宁海州刺史等职。“房抚治有方,政崇宽简,躬行勤俭,以率其下,合境化之,风俗丕变,民之富庶,倍于邻郡,所辖军民倍颂其德”。朝廷加授胶、潍、莒、密、宁海等州总管万户,并赐以金符,封天水郡开国侯。在位19年,蒙古太宗十二年(1240) 九月五日病卒于位。 
元朝 
85、姜清叟[元]善画。程文宪常作画格赠之。《书画史》。 
86、姜 一[元]平阳府(今山西临汾)版刻名工,生卒不详。曾刻《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蒙古定宗四年(一二四九)张存惠晦明轩刻本。书中所述各种药物,绘图精刻,雕刻遒劲工致,是平水(平阳别称平水,金元时,称平阳所刻书籍为“平水版”)风格。 
87、姜 彧 [元] 字文卿,莱州莱阳人也。父椿,避乱往依济南张荣,因家焉。彧幼颖悟好学,荣守济南,辟为掾,升左右司知事,寻迁郎中,进参议官。中统二年,彧与荣孙宏入朝,因言益都李璮反状已露,宜先其未发制之,未报。明年春,璮果反。时诸郡不为兵备,璮即袭据济南。彧弃家从荣,招集散亡。迎诸王哈必赤进兵讨之。秋七月,捕得生口,言城中粮尽势蹙,彧乃昏夜请见王曰:“闻王陛辞时,面受诏曰:‘发兵诛璮耳,毋及无辜。’今旦夕城且破,王宜早谕诸将分守城门,勿令纵兵,不然城中无噍类矣。”王曰:“汝言城破,解阴阳耶?”彧曰:“以人事知之,若待城破言于王,晚矣。”王悟。明日,贼众开门出降,王下令诸军,敢入城者论以军法,璮就擒,城中按堵如故。彧以功授大都督府参议,改知滨州。时行营军士多占民田为牧地,纵牛马坏民禾稼桑枣,彧言于中书,遣官分画疆畔,捕其强猾不法者置之法。乃课民种桑,岁余,新桑遍野,人名为太守桑。及迁东平府判官,民遮请留,马为之不行。至元五年,召拜治书侍御史,出为河北河南道提刑按察使,赐金虎符,改信州路总管。后累迁陕西汉中、河东山西道提刑按察使,拜行台御史中丞。后以老病归济南,寻擢燕南河北道提刑按察使。三十年二月,以疾卒,年七十六。子迪吉。 
88、姜 硕 [元] 乐安人,字公硕,累官礼部员外郎。至正中奉诏自海道到楚,招安陈友谅,遇贼将被害,谥忠烈。 
89、姜 兼 [元] 淳安人,幼孤与二兄养母至孝,母丧庐墓,朝夕哭奠,一衰麻,寒暑不易,同里陈氏戴氏子不能事其父母。闻之,皆渐悔,迎父母养之。 
90、姜好仁 [元] 至元十九年 尹【元,尹和达鲁花赤同为最高长官,两者品阶相同,都为从六品,但是达鲁花赤由蒙古人担任,实权比尹大】。《仁贤祠记》 
91、姜伯七 [元] 称伯七公,元至正元年诏科举,就以诸生录于朝,癸未成进士,授山东峄县教谕明洪武初昭立孔颜孟三氏学,复诏为教授。 
92、姜 毅 [元]洺磁路总管,《元史》有记载。93、姜 渐 [明] 诸暨人,元末至吴,张士诚罗致之,官以行省从事,以疾辞。杜门不交宾客。及明师平吴,徵为太常博士。渐喜读书,文亦质而近理。 
94、姜 昂 [明] 太倉人,字恒頫,明成化进士,授御史。偕同官劾方士李孜省,被杖,官终福建参政。昂在官日市少肉供母,而自食蔬菜。子弟学书,不听用官纸笔。家居室不敝风雨,常磨麦作糜充食。乡人呼为姜麦粥。 
95、姜廷颐 [明] 巴陵(今岳阳)人,字以正,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擢御史,按通州,京师告警,与都御史王伃(音读yú)说东道西乘城三日,疏七上,迁淮杨兵备副史,是时江北取民无制,廷颐一条鞭法,遂为善政,累官兵部侍郎。 
95、姜 睿 [明] 字子澄。工书,仁宗在东宫,召写金字经。洪熙(一四二五)中授中书舍人,历官至云南广南府按察副使。《存徵录》 
96、姜伯胜[明]苏州、无锡地区(今属江苏省)木版刻工。万历十九年(一五九一)刻咸宾录。《文物一九五九年三期》。 
97、姜 洪[明](约公元一四四九年前后在世)字启洪,号松冈,江西乐安人。生卒年不详,约明英宗正统末前后在世。宣德八年(公元一四三三年)进士,改庶吉士,除检讨,与修宣宗实录。进修撰,以疾乞归。洪为文典雅,诗亦清丽。有松冈集十一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98、姜 洪 [明] 广德人,字希範,直隶广德州人。著名明朝大臣。成化进士,拜御史,孝宗即位,陈进政八事,大旨多指斥近倖。官终山西巡抚。洪性亢直,历官四十年,居天墙垣,身后丧不能举。谥庄介。
99、姜逢元 [明] 明人,生卒年不详。字仲讱,号业肃斋。浙江余姚人。 万历四十一年癸丑进士,累迁国子司业,曾任太子保,充日讲官,官至礼部尚书。时魏忠贤擅政,纂三朝要典,假阉竖之权,役史臣之笔,未易代而有编年,不直书而 加议论,矫诬先帝,伪托宸篇,命逢元为副总裁,每搁笔而叹,忠贤朝闻夕逐,令其闲住。崇祯初,累官礼部尚书,与枚十者九,寻乞归。逢元善于书法,博采众长自出已意,尤擅于行、草,世人多宝重。著有《禹贡详节》和《宗伯公集选》。见《西河合集》卷75。 
100、姜 埰 [明] 莱阳人,字如农,崇祯进士,由知县累迁礼科给事中。所至有声绩。旋以直言下狱,遣戍宣州。明亡,削发为僧,自号敬亭山人,又号宣州老兵,及卒,同人私谥贞毅先生,有敬亭集。 
101、姜 垓 [明] 莱阳人,埰弟,字如须,崇祯进士,授行人,埰以建言击狱,垓尽力营獲 变。阮火铖仕南都用事,修旧怨,欲杀之,改变姓名走宁波,后还吴卒,门人私谥,贞文先生。 
102、姜 绾 [明] 弋阳人,字玉卿,成化进士,擢御史,弘治初陈道十事,因刻中官蒋琮。谪判桂阳,迁庆远如府,斩剧贼韦七,寻为右江兵备副使,平思恩乱,请政土归流。建议从之。官终河南按察使。 
103、姜患凰[明]字太阿,浙江慈溪人。太常应麟弟。博学,工书法,行、楷皆入能品。并工篆、隶,刻印仿文彭。工临摹,所书多嫁名邢侗。《宁波府志》 
104、姜 济[明]浮梁(今江西景德镇)人,寓蜀(今四川)。写山水无墨痕,有云烟出没之奇。《图绘宝鉴续纂、明画录、无声诗史》。 
105、姜千里[明]不知何许人。工制螺甸,知名海内。《池北偶谈》。 
106、姜如真[明]女。阎再彭姬。舆莫是龙(?至一五八七)同时,工画兰。《徐轨本事诗》。 
107、姜 氏[明]女。见姜如真。 
108、姜舜玉[明]女。号竹雪居士。隆庆(一五六七至一五七二)间旧院妓。工诗兼楷书。《列朝诗集》。 
109、姜 清 [明] 弋阳人,正德进士,官至尚宝司少卿,所著姜氏秘史,於建文一朝事迹,纪录颇为精核。 
110、姜体乾[明]万历(一五七三至一六二O)时木版画刻工。张凤翼撰李卓吾批评红拂记图,为其所刻。《中国版画史图录、中国版画研究重要书目》。 
111、姜以立[明](约公元一六二八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兴安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明毅宗崇祯初前后在世。工于曲,著有《金鱼坠》传奇一本,《曲海总目提要》传于世。 
112、姜 隐[明]字周佐,山东黄县人。善人物士女及花果,细润工致,得古法。构景萧疎,寄情凝远,时称能品。《明画录、无声诗史》。 
113、姜 贞 [明] 号楚云,钱塘(今杭州)人。工山水。《明画录》。 
114、姜志礼[明](公元一六0四年前后在世)字立之,丹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明神宗三十二年前后在世。万历十七年(公元一五八九年)进士。历建昌衢州推官。入为大理评事。三十三年,以囚多庚死,疏请勿久淹系,不报官至尚宝司卿。致仕后,加太常少卿。性淳朴,所居多政绩;以行谊称于乡。志礼著有《姜同节集》八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115、姜 龙 [明] 昂子,字梦宾,正德进士,历官礼部郎中,累迁云南副使,土官猛国恃险肆暴。龙擒之,在滇四年番汉大治。《登上天竺阁》 
116、姜 奭 [明] 总兵 (《明史》卷189,列传77,卷首。《明史》卷200,列传88“吉囊十万众屯贺兰山后,遣别部寇凉州,副将王辅逐夺其纛。寇庄浪,总兵官姜奭屡败之。” 汉子,累官总兵,镇守甘肃。回寇甘肃西海,贱犯凉州,爽皆击败之,录功进署都督同知,以罪罢之。久之以荐擢大同副总兵,復劾罢卒。 
117、姜习孔 [明] 遂安人,字素臣,万历进士,擢南京吏科给事中,司内外计典,夙弊顿革。客魏擅政。《仁贤祠记》。 
118、姜兆熊 [明][约公元一五七O年前后在世]字恂如,归安人(今浙江湖州)。生卒年及生平均不可考,约明穆宗隆庆中前后在世。著有《樊川丛话》八卷,(《四库总目》)分朝庙、山川、考证、诗话、闺秀、仙释、怪异、数验八门。 
119、姜 宝[明](约公元一五六八年前后在世)字廷善,丹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明穆宗隆庆二年前后在世。少从学于唐顺之嘉靖三十二年(公元一五五三年)进士,授编修。以不附严嵩,出为四川提学佥事。再迁国子监祭酒,复积分法以造就人才。累官吏部尚书,致仕,卒。宝著有《东阿文集》三十八卷,及《周易传义补疑》、《春秋事义全考》等,《四库总目》并传于世。120、姜士昌 [明] 字仲文,丹阳人。父宝,字廷善。嘉靖三十二年进士。官编修。不附严嵩,出为四川提学佥事。再转福建提学副使,累迁南京国子监祭酒。请罢纳粟例,复积分法,又请令公侯伯子弟及举人尽入监肄业,诏皆从之。累官南京礼部尚书。尝割田千亩以赡宗族。 
  士昌五岁受书,至“惟善为宝”,以父名辍读拱立。师大奇之。举万历八年进士,除户部主事,进员外郎。请帝杜留中,录遗直,举召对,崇节俭。寻进郎中。以省亲去。还朝,言吏部侍郎徐显卿构陷张位,少詹事黄洪宪力挤赵用贤,宜黜之以警官邪;主事邹元标、参政吕坤、副使李三才素著直谠,宜拔擢以厉士节。又请复连坐之法,慎巡抚之选,旌苦节之士,重赃吏之罚。疏入,给事中李春开劾其出位。遂下诏禁诸司毋越职刺举。已,因风霾,请早建国本。贵妃父郑承宪乞改造父茔,诏与五千金。士昌言:“太后兄陈昌言止五百金,而妃家乃十之,何以示天下?”弗纳。稍迁陕西提学副使,江西参政。 
  三十四年,大学士沈一贯、沈鲤相继去国。明年秋,士昌赍表入都,上疏曰: 
  皇上听一贯、鲤并去,舆论无不快一贯而惜鲤。夫一贯招权罔利,大坏士风吏道,恐天下林居贞士与己龃龉,一切阻遏,以杜将来。即得罪张居正诸臣,皇上素知其忠义、注意拔擢者,皆摈不复用,甚则借他事处之。其直道左迁诸人、久经迁转在告者,一贯亦摈不复用。在廷守正不阿、魁磊老成之彦,小有同异,亦巧计罢之。且空部院以便于择所欲用,空言路以便于恣所欲为,空天下诸曹与部院、言路等,使人不疑。至于己所欲用所欲为者,又无不可置力而得志;所不欲者,辄流涕语人曰“吾力不能得之皇上”。善则归己,过则归君,人人知其不忠。 
  夫鲤不肥身家,不择利便,惟以众贤效之君,较一贯忠邪远甚。一贯既归,货财如山,金玉堆积;鲤家徒壁立,贫无余赀,较一贯贪廉远甚。一贯患鲤邪正相形,借妖书事倾害,非皇上圣明,几至大误。臣以为辅臣若一贯憸邪异常,直合古今奸臣卢巳、章惇而三矣。然竟无一人以鲤、一贯之贤奸为皇上正言别白者,臣窃痛之。 
  且一贯之用,由王锡爵所推毂。今一贯去,以锡爵代首揆,是一贯未尝去也。锡爵素有重名,非一贯比。然器量褊狭,嫉善如仇。高桂、赵南星、薛敷教、张纳陛、于孔兼、高攀龙、孙继有、安希范、谭一召、顾宪成、章嘉祯等一黜不复。顷闻锡爵有疏请录遗佚。谓宜如其所请,召还诸臣,然后敦趣就道,不然,恐锡爵无复出理也。至论劾一贯诸臣,如刘元珍、庞时雍、陈嘉训、硃吾弼,亦亟宜召复,以为尽忠发奸者之劝。至于他臣,以触忤被中伤异同致罢去者,请皆以次拂拭用之。 
  说者谓皇上于诸臣,虽三下明诏,意若向用,实未欲用者,臣独以为不然。皇上初尝罢傅应祯、余懋学、邹元标、艾穆、沈思孝、吴中行、赵用贤、硃鸿谟、孟一脉、赵世卿、郭惟贤、王用汲等,后又尝谪魏允贞、李三才、黄道瞻、谭希恩、周弘禴、江东之、李植、曾乾亨、冯景隆、马应图、王德新、顾宪成、李懋桧、董基、张鸣冈、饶伸、郭实、诸寿贤、顾允成、彭遵古、薛敷教、吴正志、王之栋等,旋皆擢用。顷年改调铨曹邹观光、刘学曾、李复阳、罗朝国、赵邦柱、洪文衡等于南京,亦俱渐还清秩。而邹元标起自戍所,累蒙迁擢,其后未有一言忤主,而谓皇上忽复怒之,而调之南,而锢不复用,岂不厚诬皇上也哉。盖皇上本无不用诸臣之心,而辅臣实决不用诸臣之策也。说者谓俗流世坏,宜用洁清之臣表率之。然古今廉相,独推杨绾、杜黄裳,以其能推贤荐士耳。王安石亦有清名,乃用其学术驱斥诸贤,竟以祸宋。为辅臣者可不鉴于此哉。 
  其意以阴讽李廷机。廷机大恚,疏辨曰:“人才起用,臣等不惟不敢干至尊之权,亦何敢侵吏部职。”士昌见疏,复贻书规之,廷机益不悦,然帝尚未有意罪士昌也。会硃赓亦疏辨如廷机指,帝乃下士昌疏,命罪之。吏部侍郎杨时乔、副都御史詹沂请薄罚,不许。诏镌三秩为广西佥事。御史宋焘论救,复诋一贯,刺廷机。帝益怒,谪焘平定判官,再谪士昌兴安典史。 
  士昌好学,励名检。居恒愤时疾俗,欲以身挽之。故虽居散僚,数有论建,竟龃龉以终。士昌谪之明年,礼部主事郑振先劾赓等大罪十二,亦镌三秩,调边方用。(摘录《列传第一百十八?姜士昌嘉靖进士礼部尚书》) 
姜立纲[明]字廷宪,号东溪,浙江瑞安人。七岁以能书命为翰林院秀才,天顺(一四五七至一四六四)中授中书舍人,成化初官太常少卿。善楷书,清劲方正,自成一家。宫殿碑额多出其笔,中书科写制诰悉宗之。日本国门高十三丈,遗使求扁,立纲为书之。其国人每自夸曰:此中国惠我至宝也。尝临湖合作皆春二字,适有操舟过其前,冲涛骇浪,辽成风波行舟之势。法书行于天下,称曰姜字。艺苑巵言云:立纲小变二沈为方整,就其体中可谓工至而不觅俗累。画山水得黄公望、王蒙法,萧疎耸秀,特笔意稍未化耳。《六研斋笔记、明画录、无声诗史、书史会要、画史会要、图绘宝鉴续纂、李君实笔谈、名山藏、艺苑巵言》 
姜 延 [明] 成化十九年进士,任职于布政司,官居四品。著诗《郊庙歌辞?享龙池乐章?第九章》灵沼萦回邸第前,浴日涵天写曙天。始见龙台升凤阙,应如霄汉起神泉。石匮渚傍还启圣,桃李初生更有仙。欲化帝图从此受,正同河变一千年。 
121、姜 儆 [明] 御史,嘉靖四十一年(1562),以访仙及符篆秘方,超为侍读学士《皇明异典述--卷十》 
122、姜 圭 [明] 胶城姜行街人,明初朝廷官员。岁贡出身,初荐任光禄寺署正,志书上称他“敬慎自持,勤于职务”,以政绩显著升兵部员外郎,负责处理与四边少数民族事务。后因拥戴明英宗复辟功,荫一子世袭锦衣卫百户。 
123、姜曰广 [明] 新建人,今江西南昌人,字居之,号燕及万历进士,授编修。天启六年(1626年)出使朝鲜,还陈海外情形,有裨军国者八事。魏忠贤以其为东林,黜之。崇祯初掌南京翰林院。福王立,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为马士英所忌。乞休归。后金声桓败,自投偰家池死。 
124、姜 琏 [明](1427一1482)字廷器,兰溪人(浙江金华)。明官员。历任山东宁海知州、赣州知府,仕终永乎知府。有《凝香稿》、《论丧礼书》、《咏史诗》。见章懋《枫山章先生文集》卷6。 
125、姜 麟 [明] 兰谿(读音xi)人,字仁夫,姜琏之子,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丁末科进士,四川按察司佥事。以事使贵州,特取道如自沙,师事陈献章,极为献章所称。 
126、姜应麟 [明] 慈谿(读音xi)人,字泰符,万历进士,累官户科给事中。时诏封郑贵妃为皇贵妃,应麟抗疏首争,且靖建储,谪广昌典史,量移余干县,以尤归,家居廿年。起太仆少卿,引疾去。 
127、姜思睿 [明] 应麟从子,字颛愚,天启进士,崇祯初任御史,疏陈天下五大弊,语极剴(音读kǎi)切。先后劾辅臣周延儒,温体仁,有声大著,出视河东盐政,代还,乞归卒。 
128、姜 弼 [明] 应熊孙,累官都佥事,援辽总兵,姜氏自至弼,为大将,著边功,凡五世。 
129、姜 汉 [明] 陕西榆林人,弘治嗣世职,为本卫指挥使,充延绥镇游击将军,寇犯宁夏兴武营,姜汉率部击败之,又援宣大有功,擢宁夏总兵官,甫数月,而安化王朱寘鐇(fan)谋逆,执汉脅(音读xié)令从已,姜汉怒骂不屈,逐遇害。 
130、姜 瓖 [明?清](瓖,读xiang)明、清,榆林人,明宣化镇总兵,李自成到至居庸关,瓖迎降。顺治初多尔袞定京师,瓖乘机入大同,奉表投诚,遂镇大同,寻据城叛,阿济格往围之,食尽,其手下杨振威斩瓖并其兄弟首出降。 
131、姜 璧 [明] 文安县人,隆庆五年辛未(1571年)中进士,累升佥都御史,抚治郧阳。当其为御史时,按淮阳,值黄水入淮,淮河大溢,总河大臣与抚臣相制肘,而有司行河者率委之倅(音读cuì)弍。又有议罢范公堤勿修而剔开支河者。姜璧疏言:“倅弍轻权,不如专任守令。大臣事权不一,难责成功,宜罢总河,以其事归抚臣便”。又河口外高内下,开支河则引水倒流之潮辟,私贩之路,不若修范公废堤,使内水不出,外水不入,外不损盐田灶之地,内不伤耕植之田”。疏凡数百言,皆鑿鑿(音读záo)可行。部復如议。事竣,有白金之赉(音读lài)。中州宗室最众,而禄最不给。或有言宜开宗学,恤贫宗者,下有司议,悍宗睦○辈指是为宗正睦樒(音读mi)罪,鸠其党群击之,因聚众称乱,人情洶洶。姜璧时方在道,闻之即疾驰入大梁,捕其谋主袁东鲁数人,令武卒列伍备非常,始疏陈其状。有诏罪首恶,而释放其党,中州宴然。姜璧常言:“治大猾宜缓,急则谋溲而易脱,平大众宜急,缓则党固而难安”。人以为名言。已开府郧阳,当纷扰之后,推诚布公,一以宽行之,而不欲如束湿薪然,地方方赖以敉(音读mǐ)宁,而中蜚语归。诵伯淳言:“掇拾短长以希直名,有所不能。盖终身以为则焉。 
132、姜仲实 [明] 洪武中期任广东韶州府乐昌县巡检,因平黄圃奸贼有功,被御赐戎衣一袭,历任福建建宁德县主簿后官升宁德县知县。 
姜 渔 [明] 明禀贡生,南游国学被授山西永宁州知州,有攻声升汾州府知府,被授予中议大夫。 
133、姜汝思 [明]明中宪大夫,任山东临淄县知县。十八世的姜达礼(字心斋),任庞县县长。 
134、姜一洪 [明] 字开初,绍兴余姚人,镜子仲子也。登万历丙辰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进士,累官至广东布政使,所在有声迹。己酉五月,鲁王监国绍兴,毁家助军饷。寻以黄道周荐,诣福州,唐王问:“卿来大不易。”一洪伏地脱 责曰:“臣发故在也。”上喜,手掖之,除吏部右侍郎。比大清兵迫,唐王将幸赣州,命一洪兼户部尚书,先行,集援师。未至而汀州陷,赣州亦破。一洪次雩都,恸哭曰:“吾间关万里,从朱氏子孙,今已矣!”夜赴榔木里水中死。宾从皆散,独两仆不去,哀恸,村里诸生钟国士等为殓。子天植,奔讣,负骸骨归葬。 
135、姜 征 [明] 字儒一,明代进士。 
136、姜图香 [明] 明末清初,苏州进士。 
137、姜金和 [明] 江西鄱陽人,嘉靖29年庚戌科(1550)進士 探花,著诗:《西湖别业 》 湖上开筵欲报秋,潇潇梧竹助清幽。稻草步向青山坞,放舟还过野水洲。明月沉波天入境,浮云落地气吞楼。己余景物添佳兴,况复相知聚侣酬。 
138、姜 闳 [明]黄县人,明弘治六年(1493年)进士。曾以《游母屺岛》为题,写了一首咏屺坶岛的诗:上到西山大上头,昂然横绝带东牟;环海今古城三海,荡漾乾坤载一舟;削崖壁悬冲巨浪,波心云影合闲鸥;从今便似招黄鹤,也学周庄汗漫游。 
139、姜 琏 [明](1427-1482),字迁器,紫岩乡人。明天顺四年(1460)进士,授山东宁海知州。 
在任兴利均役,除莠安良,储粮备荒,荒年发赈救济,不取其偿。又建庙学、社学,选俊秀者800多教之读书。更定婚姻丧葬之礼,风俗从而大善。升赣州知府,在任七年,重视教育,常集诸生亲自讲课。调永平知府。永平地近辽沈,兵部倚重其才略,命兼治军旅,凡在境军队皆听其节制。时琏已患病,犹乘舆巡视。又增选义勇数千人,教习武艺,戒备不懈。成化十八年(1482)卒于官,终年56岁。 琏居官清正廉明,在宁海任内,曾手书吴隐之《贫泉》诗自勉。知赣州时又书“戒得”二字为斋额。每至任所,即大书“治官事如家事,以民心为已心”十二字于句堂,故所历州郡皆有政绩,称良吏。治学但求通大义,不孜孜章句。著有《凝香稿》、《论丧礼书》、《咏史诗》等书。

140、姜 瓒 []于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中举人,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中进士,官至沧州知州、河间府知府,为官时重视教育、振兴学风,深受当地百姓爱戴,晚年辞官回凤林修建白水庵,以讲学育教为业。如今在凤林古风依旧的老街上还立着一座建于明弘治已未年(1499年)的进士坊,牌坊通体石制,二柱三楼式,庑殿顶,各楼脊上都饰鸱鱼,檐下刻滴水瓦当,平板枋上置比例较大的出跳斜拱,大小额枋上浮雕麒麟、凤凰、卷草等,夹柱石雕饰祥云。 
141
、姜祯一 [] 祯一公,原籍江西泰和,明宣德进士,任黔阳县事,解组后迁徙于零陵。长孙华一郎,复迁武冈紫东里。二子:子文、子聪。子文四子:应澄、应海、应洪、应涧。除应澄随子聪居原处外,余于明成化3年(1467)迁居新宁。班次:子应景文才,正仲孟生之,万相春逢泰,德余积庆隆。 
142
、姜实节 [](1647-1709),山东莱阳人,居吴中(今江苏苏州)埰子。有孝行,笃友谊。明礼科给事中,入清隐遁,不入城市,布衣终老。晚岁於虎邱筑谏草楼, 吴人谥之曰孝正。善书,笔势如篆籀。画山水法云林(倪瓒),峰峦简淡,林木萧疏,备极清旷之致。但落笔不甚谨严,处处有荒率态,盖荒率本是其所长,亦是其所短也。工诗,有焚馀草。卒年六十三。

143、姜 谅 [明] 字用贞,浙江嘉兴人,天顺八年(1464年)进士,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以刑部郎中出任漳州知府,在任6年(公元1479-1485年)。漳州滨海临江,古时水灾频仍,在姜谅上任前曾暴雨成灾,浮尸蔽江,瘟疫流行,死者无数,“民多为盗”。姜谅到任后即命散粟赈灾,并积极兴修水利,倡导发展生产,在加强治安的同时注重招抚感化流落为盗者,使社会逐步走向稳定安定。姜谅出生于江南水乡(嘉兴),把故乡的治水经验移植到漳州,先后主持修筑堤岸186处,“共为丈六万八千七百有奇”,同时还围垦许多埭田。他在任内主持重修和疏浚许多水利工程,改善了沿海地区的灌溉条件。这些水利工程规模浩大,效益显著,有的在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还在发挥作用。姜谅还实施了不少德政,如兴学重教,敬奉先贤;创立义冢,抚恤孤贫;设立社仓,以丰补歉;旌表忠烈,树碑立传等。他离任后,漳州民众感念其恩德,自发为他建生祠,当时称遗爱祠,后转生拜为死祭,改称姜公祠。 
姜公祠是一座意义不同于普通寺庙的专祀祠,正堂供奉姜谅坐像,大堂前两侧,左边供奉土地公,右边供奉伽蓝爷,其他神佛菩萨(包括观音)都不能混供。”老人说,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四日姜太爷生日,本地民众为他祝寿时,要抬着祠中供奉的姜太爷塑像,到各处堤岸“巡察”。
 
步入姜公祠,第一进是清代扩建的两层建筑(现为民居),二进有明显的明代建筑风格,悬山顶,三开间,一层专祀姜谅,正堂约5米宽,旁边有三对大石柱,左右两侧约各2.5米宽,有狮、象、八仙过海等精美雕刻。二楼原供玉皇大帝、水仙王等各路神仙,现在是仓库。
 
每年姜谅生日,里人都要自会聚集姜公祠。人们摆上整猪整羊、米龟、糕果、饭菜、水果、茶、酒等,请来戏班,为姜太爷祝寿。这一带的码头工人敬奉尤其虔诚,每次演戏,他们包揽了搭台和搬扛等全部粗活,已成规约。许多船民至今仍十分敬仰姜太爷,视他为保护神,在船上设置其神位。

以前,在九龙江边还有一些名称不太相同的姜公祠,如海澄的名宦祠、甘棠祠、谭公祠等,但现已不存。平和王官溪行德宫姜太爷庙是从大路头姜太爷庙分香出去的。明代中叶,九龙江西溪上水道自小溪至靖城、月港,船民感激姜谅创造安全畅通的水上运输环境,特意建庙奉祀。至今船民多已上岸定居,但仍信仰兴盛,每年祀日,分散居住的他们都会赶来祭拜。
 
姜谅是漳州“港口城市”开创者明代中叶,明廷实行闭关海禁,以海为田的漳州百姓被迫利用“官司隔远,威令不到”之地利,冒险犯难。从明景泰四年(1453年)开始,月港乘禁而起,对外贸易,一时“海船鳞集,商贾咸聚”,形成“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盗”的局面。
 
姜谅守漳时,月港正处于萌芽生长期,统治阶级内部也对海禁出现了不同意见。姜谅是宽弛海禁、扩展商贸的倡导者和支持者,这从地方志之零星记载即可看出:其一,姜谅遭受上司张穆诬蔑,说他有盗化民安的说法,幸亏得到大学士李东阳的支持,方能安然无恙。也就是说,姜谅鼓励民间海上贸易,老百姓有了活路,就不去做偷鸡摸狗的事了其二,姜谅“委海澄周洪捕盗,不妄杀人,海波以宁”,这说明姜谅实行的是保护合理但不合当时政策的贸易举措(姜谅告老还乡后,海澄官方遇到疑难问题,仍要到嘉兴请教,这充分说明姜谅的所作所为深得人心)其三,姜谅还在“郡城东南 筑城外堤,其中作保安亭”,以确保内河水上运输的安全。
 
正是采取一系列顺应民心和经济规律的措施,使月港、海沧、浯屿、梅岭一带海上贸易得到发展,九龙江自月港至郡城这段航运频繁,漳州郡城这时“百工鳞集,机杼炉锤,四封环视,大有可观。”月港两岸出现“处处园栽培,家家蔗煮糖,田妇登机急,商人勤贸进”的景象,港城互动、港城俱荣,漳州迎来了封建时代的黄金期。
 
144、姜梦龙 [明] 字中甫,明万历八年庚辰科(公元1580年)进士,德清县人。其曾祖父姜瑞,原籍鄞县(现在宁波鄞州区),弘治十一年举人。
 
145、姜金胤 [明] 山東掖縣人,明朝,癸未進士。官中書,偽授府尹。江北巡按御史。
 
146、姜 森 [明] 字元茂,慈溪人。明成化十三年举人,弘治三年知潮阳,慷慨任事,吏民莫敢欺。尤务以德化民,每听讼虽得情,必晓譬之,使改悟,不尽绳之法。邑三面距海,城东有濠久淤塞,舟楫不通。知府周鹏尝自多利济,及森入见,鹏曰:“尔邑河渠岁久不治将堙。”森许诺。归而周览城闉,慨然欲疏之,会有议不便者。森曰:“若等可与乐成,吾将思之。”久而政平讼理,河工始兴,民争趋事。自前溪历后溪,计长十二里。越岁余,工竣民便焉。通政吴裕为之记。后擢郴州守去。祀名宦。棉城萧氏四序堂有碑记存世。(《慈溪县志》、《潮阳县志》)
 
147、姜文魁 [明] 明宏治十一年,无锡县,知县,正七品。明弘治13年(1500)姜文魁任无锡县令时带头捐俸,募集财物修梅里泰伯庙,得到当地乡绅的支持。【泰伯庙又名至德祠、让王庙,在今无锡梅村镇的伯渎河畔。为纪念古公父(周太王)长子泰伯而建。泰伯,孔子称他为“至德”,司马迁在《史记》里把他列为“世家”第一,他的事迹被历代史学家载入史册。】 正德丁丑(1517年),姜文魁任(福建南平)延平知府时修建豫章先生祠。著有《无锡修县治记》传世。
 
清朝

 姜士桢:又名李士桢,明末山东昌邑人,后被后金掠走,成金人继子,改姓李。清朝初期任广东巡抚,对清朝的海洋贸易政策影响深远。其妻为康熙奶妈,其子李煦早年为康熙的半读,后被派往江苏任苏州织造多年,其女嫁曹寅为妻(现考疑为曹雪芹的外祖母)。李煦在位期间两次修造《昌邑姜氏族谱》,现在为昌邑姜氏祠堂供为始祖之一。148、姜 壎[清](一七六四至一八二一)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作曛,号晓泉,又号鸳鸯亭长,一号红茵馆主人,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为铁保制军幕客。写生法恽寿平,尤擅长仕女,精于传粉施色,肌理细腻,笔姿清劲。著有洗红轩诗。卒年五十八。按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一作道光十四年(一八三四)卒年七十一。 《清画家诗史》、《墨林今话》、《桐阴论画》、《畊砚田斋笔记》。 
149、姜 浤[清]字若泉,江苏泰州人。工山水、花鸟。《扬州画苑录》。 
150、姜 泓[清]泓一作泫。字在湄,号巢云,杭州人。工花鸟,笔致生动,赋色鲜妍。《图绘宝鉴续纂、画传编韵》。 
同150、、姜 浤[清]即姜泓。 
姜补堂[清]四川三台人。工山水,专摹王维,奇峭苍古,迥异时流。《益州书画录续编》。 
151、姜奋渭[清]字腾上,浙江辽安人。嘉庆(一七九六至一八二O)时诸生。工书法,楷隶草篆各擅其胜。工诗,有拙存草。《清朝书画家笔录》姜潭永(清一字望涯,号竹樵,山东昌邑举人。善画竹石。《山左诗续钞》。 
152、姜 皋[清]字少眉,号香瓦楼主,吴县(江苏苏州)人。小隶书入能品。《墨林今话》。 
153、姜 梗[清]字铁夫,号桐柏,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以布衣名重公卿。工诗翰。有小行书诗笺数通,笔意雅逸。童釭、袁枚、方薰为之跋。著曹山草堂,饭犊居等集。《瓯鉢罗室书画过目考》。 
154、姜 晟 [清] 字光宇,号杜薌(读xiang)。江苏元和(今苏州)人。乾隆三十一年进士。历官至刑部、户部侍郎,刑部尚书。先后出任湖北、湖南巡抚,湖广、直隶总督。以治狱明慎著称。乾隆末、嘉庆初,用兵湘黔苗疆时,督理军饷,办理善后事宜。平黔楚苗有功,嘉庆间官至工部尚书。屡赴各省办理重要事务,赴南河查勘清口运道。四十四年,出为江西按察使。后坐罪贬降。卒于家。 
姜恭寿[清]字静宰,号香岩,又号东阳外史,江苏如皋人。乾隆六年(一七四一)解元,官敔谕。工篆书,诗宗晋、魏。善绘事,画花草竹木,纵逸潇洒,脱去时习。间作山水,笔意秀挺,墨法简静,绝无点尘。惟丘壑间元气未能浑沦,故失之清淡,无柔逸古。厚神味。有皋原集。《如皋县志、书画纪略、板桥集、清画家诗史、清朝书画家笔录》。 
155、姜 桂[清]字建英,号墨圃,上海人。专精画菜。《海上墨林、练水画徵补录》。 
156、姜 桂[清]女。字芳垂,号古研道人,本渭季女,未嫁夫死,矢志不嫁。通经,工诗书,善画山水,乾笔疎秀。尝云:“仿元人惜墨法,惟旧纸得墨,始有气韵。佳纸难觅,大幅更罕。兹帧细洁,又平拓者再,而纸性猝难融化,浅深浓淡颇费经营,而笔不达意,欲貌似古人而不可得。”观此足以知其学力所得。亦工翎毛、花卉。《国[清]朝画徵录、芝庭诗话》。 
157、姜桂彩[清]浙江象山诸生。画学小米(友仁),虽乏气韵,而用笔古质可爱。《彭姥诗》。 
158、姜 衡[清]字又瞻,福建建宁诸生。花鸟生动异常。为人旷荡不拘,经年不作一画,偶然兴到,穷日夜成数十幅,随人取去。《福建画人传》。 
159、姜 华[清]清初江苏苏州人。善治竹,有名于时。《清朝野生大观》。 
160、姜 鉴[清]字白仞,号愚泉,晚号石耸,浙江德清人,侨居杭州。精岐黄术,善度曲,工写山水、花鸟、竹石、草虫。《画传编韵》。 
161、姜鹿寿[清]字西原,江苏常熟人。工山水。《虞山画志》。 
162、姜 彭[清]江苏扬州人。画翎毛称第一手。山水法唐寅,花卉宗元人,老而益精。《扬州画舫录》。 
163、姜任修[清]原名耕,字自芸,晚号退耕,江苏如皋人。康熙六十年(一七二一)进士,官清苑知县。书画弈算,皆诣绝品。《清画家诗史》。 
164、姜尚远[清]字履坦,号捷巢,江苏江都人。工画,萧疎冲澹,尝舆布衣沈大修,道士惠源等在宜陵镇东社结诗会,合刻所作名东社诗钞。《清画家诗史、淮海英灵集》。 
165、姜绍书[清]字二酉,号晏如居士,江苏丹阳人。明崇祯十五年(一六四二)曾为南京工部郎。善鉴别,工绘事。著有无声诗史(成书于清康熙十八年一六七九后)及韵斋石笔谈。《无声诗史序及姜彦初传》。 
姜 诗[清]字颖生,安徽人。工山水,雄浑苍秀,兼擅其胜。《寒松阁谈艺琐录》。 清姜任修 隶书屏 
166、姜实节[清](1647至1709)字学在,号鹤涧,山东莱阳人,居吴中(今江苏苏州)。垛子。有孝行,笃友谊。明礼科给事中,入清隐遁,不入城市,布衣终老。晚岁于虎邱筑谏草楼,吴人谥之曰孝正。善书,笔势如篆籀。画山水法云林(倪瓒),峯峦简淡,林木萧竦,备清旷之致。落笔不甚谨严,处处有荒率态,盖荒率本是其所长,亦是其所短也。工诗,有焚余草。卒年六十三。《苏州府志、国[清]朝画徵续录、桐阴论画、国[清]朝别裁诗传、朴庵文集、樊榭山房集、清朝书画家笔录》。 
167、姜淑斋[清]女。号广平内史,适山东胶州宋氏。善书,王士祯尝见其统素便面,极赏之,以为笔力矫劲,不类女子。朱彝尊(一六二九至一七O九)题其诗卷词有云:“三真六草写朝云,仿佛卫夫人,问何似当年右军(王羲之)。”亦指其书也。《池北偶谈、闺秀正始集小传》。 
168、姜思周[清]字周臣,号花酒头陀,钱塘(今杭州)人。后以子真源贵,封御史。画山水得沈周遗意,又善花卉,牡丹鈎勒设色俱佳。尝游京师,闻阙思画名,辽师事焉。舆同郡蓝瑛(一五八五至?)友善。各拈匹练数丈,想戒止写独树高杪,不用竹石映带,姜画梧桐,落笔数叶,便得秋风晨露之致。嗜酒,醉后逞笔,尤英英自异。所作不轻舆人,有索者必怒曰:“若辈安足知我画?”沽酒乏钱,则又急作一、二幅付装潢人郭华阳,而索其酒资云。《钱塘县志、杭州府志、砾园读画录》。 
169、姜 位[清]字墨溪,周浦(今属上海川沙)人,迁川沙城。善画。《川沙厅志》。 
170、姜文载[清]字在经,一字命车,号西田小樵,人称姜七,江苏如皋人。进士任修子,诸生。舆兄恭寿(乾隆七年至一七四一至解元)有二陆之称。能画,惜早世。有西田存稿。《书画记略、清画家诗史》。 
171、姜先生[清]佚名,光绪(一八七五至一九O八)时天津杨柳青年画有名画人。人称一姜先生。《榆园画志》。 
172、姜 翔[清]字少白,渔子。善刻印,能世父学,工山水,寿至八十余。《虞山画志、墨林今话》。 
172、姜 莹[清]字又白,江苏东台人。焘子(按扬州画苑录作焘弟)。能诗,工八分,精篆刻,擅画花鸟。《广印人传、心谷笔记、扬州画苑录》。 
173、姜有庆[清]江苏盐城人。工书法,先后舆李允清、薛廷瓒、徐景沅等有名邑中。《清朝书画家笔录》。 
174、姜 宜[清]女。字玉峯,江苏如皋人。清代女书画家,恭寿(乾隆七年至一七四一至解元)姊,钱标林妻。善墨兰及竹石,从学舆汤密,笔致颇佳,有管道升之遗法。善琴,工诗。《如皋县志、姜玉峯遗稿序》。 
175、姜 易[清]字阴台,号连三,上海人。诸生。品端学博,旁精岐黄。善画柳。有姜杨柳之称。《海上墨林》。 
176、姜 渔[清]字松山,江苏常熟人。山水得元人意,小幅更疎秀可喜。尝师黄鼎,亦能刻印。《国[清]朝画徵续录、虞山画志、墨林今话》。 
177、姜 渔[清]字笠人,安徽巢县人,侨居吴中(今江苏苏州)。逸笔花卉,师陈道复、徐渭。亦擅翎毛杂品,少从张敔游,得其画诀。尝于廖云槎寓斋尊酒消寒,燃烛论画。左手持杯,右手搦管,且饮且画,一夕成数十帧,奇趣横生,仍不失古人矩矮。云槎以神品目之。间作山水,而士女亦妍雅。伹不多见。亦工隶书。 《墨林今话、桐阴论画、畊砚田斋笔记、清朝书画家笔录》。 
178、姜玉洁[清](约公元一六九二年前后在世)(王国维疑即明隆庆间旧院妓姜舜玉号,竹雪居士,但无佐证)的字、里、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清圣祖康熙中前后在世。为女道士。工曲,著有鉴中天传奇一本,《曲录》传于世。 
179、姜元葆[清]女。字莹如,元和(今江苏苏州)人。尚书晟孙女。善花卉。《畊砚田斋笔记》。 
180、姜葆元[清]字石夫,号蓬莱山人。登州(今山东蓬莱)人。工水墨花卉、禽虫,生平最推重张敔(一七三四至一八O三)。故其画笔亦颇近之。《墨香居画识》。 
181、姜兆鲤[清]安徽舒城庠生。工诗,尤善画。《庐州府志》。 
182、姜兆璜[清]字渔生,四川新繁人。道光五年(一八二五)拔贡。江安教谕。工书,尤精行草。间作山水,笔意苍劲。著有守思堂集。《益州书画录续编》。 
183、姜兆熊[清]字起渭,武林(今杭州)人。善花鸟。《图绘宝鉴续纂》。 
184、姜 贞 [清] 字羊石,浙江金华人。喜治印。《广印人传》。 
185、姜廷干[清]一名廷翰,字绮季,顺治、康熙(一六四四至一七二二)间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逢元子。王武弟子。风流倜傥,诗、画、文章无不精诣,绘事山水外,尤精写生。家藏名迹甚富,如崔白、艾宣、丁贶之流,皆极力摹仿。其鈎花笔法,转折无一直笔,点叶墨汁淋漓,天然浓淡,可谓有笔有墨。顺治十五年(一六五八)作古柏扇藏故宫博物院。《国[清]朝画徵录、栎园读画录、桐阴论画、越中历代画人传》 
186、姜兆锡 [清] 丹阳人,字上均,康熙举人,乾隆初充三礼馆纂修。卒年八十。著礼记章义。论者谓其精审在陈三皓集说之上。又有大戴礼翼删,九经补注,诗礼述蕴,家语孔叢(音读cóng)子注。 
187、姜正学[清]字次生,浙江兰溪人,麋生。甲申(一六四四)后弃去。性介纵酒,酒之外寄意刻印,欲刻印必饮以酒。寿至八十。倪印元论印绝句云:“饮酣晋白(林晋)意纵横,雅韵终输姜夹生(正学)。夜半打门翼陕事(事见印人传),一枚印换酒千斛。”《广印人传》。 
188、姜之垣[清]一作之恒,字宁周,石门(今浙江崇德)人。增广生。好学能文,脍炙人口。精士女花鸟,喜画马,尝作八骏图,人谓得李公麟之神。《石门县志》 
189、姜锡嘏 [清] 内江人,字尔常,号松亭。乾隆进士,官礼部员外郎,以理学名,有皇华诗钞。 
190、姜燮鼎[清](一六O四至一六八二)字理夫,号圣胎,一号蜕庵,浙江遂安(今淳安)人。清美术家。官鸿胪卿。工画,善书,尤精篆刻。年八十无疾终。著高山集。《两浙名画记》见《清画家诗史》甲下。 
191、姜 埙[清](一七六四至一八二一)瓯鉢罗室书画过目考作曛,号晓泉,又号鸳鸯亭长, 一号红茵馆主人,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为铁保制军幕客。写生法恽寿平,尤擅长士女,精于傅粉施色,肌理细腻,笔姿清劲。著有洗红轩诗。卒年五十八。按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一作道光十四年(一八三四)卒年七十一。《清画家诗史、墨林今话、桐阴论画、畊砚田斋笔记》。 
192、姜 岱[清]字仰山,浙江金华拔贡,官临海教谕。为杜鳘弟子,擅指画,兼工书,能诗。《墨香居画识》。 
193、姜宸熙 [清] 字检芝,号笠堂,秀才,乌程人。诸生。有《陵阳山人集》。 
194、姜宸英[清](1628至1699)字西溟,号湛园,又号苇间,浙江慈溪人。清文学家。康熙一二十六年(一六九七)探花,授编修,年已七十。初以布衣荐修明史,舆朱彝尊、严绳孙称“三布衣”。山水笔墨遒劲,气味幽雅。楷法虞、褚、欧阳,以小楷为第一。惟其书拘谨少变化。包世臣称其行书能品上。兼精鉴,名重一时。家藏籣亭石刻,至今扬本称姜氏兰亭。著有西溟全集、湛园题跋。《艺舟双楫、畊砚田斋笔记、履园丛话、清画家诗史》,精书画,有《湛园集》8卷、《西溟文抄》、《苇间诗集》、《海防总论》、《江防总论》、《刑法志》。见《清史稿》卷484、《清史列传》卷71、《国朝耆献类征》卷1 22、《碑传集》卷47、《鲒埼亭集》卷16。 
195、姜国霖 [清] 潍县人,字云一,父游京师病,国霖往省,已没。无钱买棺,以敝衣袭裹父尸身,负之乞食而还。师事昌乐周士宏,人间其喜读何书?曰:“论语廿篇”。终身味之不尽也。 
196、姜 炜[清]字若彤,上元(今南京)人。性嗜篆、籀,于六书、八法,研究甚精。摹印之学,自先秦、两汉而下,靡不肆力,遂蜚声艺苑。其子若女,目染耳濡,莫不工铁笔焉。《广印人传》 
197、姜 焘[清]字福卿,江苏东台人。道光(一八一二至一八五O)某科武举。工画花卉、人物,尤工画马。《扬州画苑录、心糓笔记》 
198、姜希辙 [清](?一1698)字二滨,号定庵,会稽(今绍兴)人。清学者。官至奉天府丞,有《左传统笺》、《雨水亭集》。见《碑传集》卷54。 
199、姜廷梧 [清](1627—1668)字桐音,余姚人。為戶部尚書一洪子,清文学家,长于词赋,声誉名于江淮间,有文集行世。罹禍下獄,得釋;尋病卒。 
200、姜廷翰 [清] 浙江山阴人,一作余姚人,字绮季。善画山水,尤精写生及花鸟,能诗文。 201、姜文衡 [清](1789—1868)字兆璿,号北山、盲道人(台州市黄岩区),别字亦农,黄岩人。清学者。见王棻《北山姜先生墓版文》。 
202、姜 埰[清](公元1607年至1673年)字如农,一字卿墅,山东莱阳人。生于明神宗万历三十五年,卒于清圣祖康熙十二年,年六十七岁。崇祯四年(公元一六三一年)进士,授仪真知县。累迁礼科给事中。旋以直言下狱,遣戍宣州卫。明亡,流寓苏州,削发为僧,自号敬亭山人,又号宣州老兵。及卒,遗命葬宣城,以示不忘先朝之命。门人私谥曰贞毅先生。埰少以气节著,自流窜后姑举为诗,风格为之一变,故所作多激壮之句。有《敬亭集》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203、姜彦初[清]绍书子。三岁时即能诵唐诗数十首。明崇祯(一六二八至一六四四)间年十七,补博士弟子员。沘笔写山水,颇具倪、黄邱壑。《无声诗史》 
姜石浓 [清](1827-1877),苏州人,号饭石,又号饭石山农。清代官制"知州",别称"刺史",故可知他曾官知州。,按得公寿在引首所题即说明姜氏取号"饭食"之因由。画像取自清任伯年1877绘《饭石先生五十小像图》,苏州博物馆藏。《石农良友五十寿图》清任伯年1877绘,苏州博物馆藏。《石农先生小像》清任伯年绘,苏州博物馆藏。姜石农《佩秋夫人三十八岁小像》清任伯年1868绘,苏州博物馆藏。《题龙渡桥诗》 
204、姜 琚 [清](约1665~1763年)字佩章。清代庠生,著名中医。沛县夏镇(今微山县夏镇)人。姜琚出身贫寒,聪敏好学,通经史,善诗文,博学多识。康熙四十年初,沛县瘟疫流行,夏镇一带尤为严重,因缺医少药,黎民百姓遭受灾难,琚心怀仁德,立志救危扶困,遂弃儒学医,精研岐黄之术。他熟读王叔和的著作,精心研究医术,在临床辨证方面具有真知灼见,立方遣药有化险为夷之功。姜琚擅长内科、妇科,尤其对瘟病的治疗有较高深的造诣,每日门庭若市,应诊不暇,众称“沛县良医”,名闻周围数县,上至州官县令,下及黎民苍生,均受其惠。 
  康熙五十年初,江南某商贾船至夏镇月河之滨,突然患病,躺倒船舱内,昏迷不省人事,急求姜琚救治。经琚诊为瘟病,属毒热冲心,病情危急。琚以凉药解毒,清心开窍法治之,数日而愈。商人感激之余,即复求姜琚给其父诊病。其父患虚劳多年,在江南经苏州名医叶天士诊为难治之症,长期服药无效。琚进诊其脉,断为肺阴虚损之病,遂处方开药,每日1剂,并令其每日大量吃梨。患者依法治疗,数月后痊愈。事传江南,姜琚名声大振,不少医者不远千里前来拜姜琚为师。叶天士也隐姓更名,从苏州来此,从姜琚 学医。
  姜琚行医只书处方,不售药,病家多持方到月河涯畔育生堂药铺配药。有一日,年处妙龄的育生堂药铺主人的女儿,忽患发热身痛之症,即请姜琚诊视,天士随从。叶傍观望诊,知其女毒邪内蕴,非急救不可,急抱住少女不放,女大惊。因女欲出痘疮,元气素虚,不能托毒而出,故须凭借受惊气动,毒火方能外泄,痘才能表出。是夜,女果然出痘,后即痊愈,铺主转怒为乐,转忧为喜,重金相谢,姜、叶不受。事后,琚对叶氏说,你医术比我高明,究系何人?天士遂告以真实姓名,琚方知叶为江南名医。姜、叶对医术切磋琢磨,互为增益。尔后,叶辞姜琚,乘舟南归。叶天士访师姜琚的佳话,在鲁南一带广为流传。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姜琚逝世,享年98岁。 
205、姜炳璋 [清] 字石贞,号白岩,象山(今属浙江)丹城横十字巷人,生卒年(1736—1813) ,一说生于康熙四十八年七月初三(1709),卒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卒葬梅溪金钟山巅。清乾隆“庚午科”(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举人,“甲戌科”(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进士。与钱大昕、纪昀等,时称“八彦"。曾被“选授”四川石泉知县,其民世代业山,荞麦充粮,因教民种水稻,栽桑桐,建书院。并以政绩“奉檄”署理江油县事。民有“慈父母”之称,又署江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率民筑堰,辟田数千亩,修建“姜公堰”。一生著述宏富,是乾隆朝著名经史学家,六十岁后,讲学金华、鄞县等地。精于经学,兼长义理考据。主纂《乾隆象山县志》,著有《周易通旨》、《周礼提纲》、《石泉县志》、《尊乡集》、《白岩山人诗文集)等24种、一百八十五卷。其中《诗序广义》、《读左补义》收入《四库全书》。《大清一统志》、《清儒学案》有传。长子姜埭。 
姜映芳 [清](1833-1862)清朝农民起义首领,贵州天柱人,侗族,1855年在当地组织天地会(又名金兰会),提出“打富济贫”口号,领导侗族农民举行起义。1862年与张秀眉领导的苗族农民起义军会合,攻占邛水(今三穗)和天柱县城。后分兵东进湖南进逼晃州(今新晃)黔阳(今黔阳西南)会同等地。同年8月,兵败牺牲。 
206、姜桂题 [清] 安徽亳县人,清军将领,早年效力僧格林沁麾下,后投左宗棠,历任直隶提督、热河都统、兼毅军军统,袁世凯称帝后,封一等爵,袁死后,归附皖系。姜桂题。(1843——1922年),字翰卿,安徽毫州市谯城区十九里镇姜屯村人。亳州人多称他的外号“姜老过”。 
姜桂题的父亲因为通捻被杀,他也因此投靠了捻军,后叛捻。僧格林沁见姜桂题身高魁梧,膂力过人,就让他当了百夫长,做了僧格林沁的卫士。投靠僧格林沁后姜很买力,又使用诡计破了“剽疾能战”的黄双部,杀了黄双,升为管带。设奸计,利用张乐行的亲戚李世英,捕杀了张乐行,以致张乐行等人惨遭杀害。 
同治四年(一八六五年),姜桂题在皖、豫、宣、鲁间作战,继续参加镇压捻军活,后随左宗棠镇压陕甘回民起义。攻肃州,负伤,以功加提督衔,换清宇巴图鲁勇号。光绪三年(一八七七年)统南阳练军,后隶毅军,授云南临元镇总兵。 
一八九四年甲午战争爆发后,九月底,毅军统领宋庆奉檄率军由旅顺赴九连城防守鸭绿江一线。旅顺防务空虚,李鸿章令毅军分统姜桂题募桂字军四营,以实旅顺防务。姜桂题受命去旅顺后,分工守二龙山炮台,既无援兵,又无粮饷。他率领将士进行了英勇抵抗,终因日军人数众多,中午,二龙山堡垒被攻陷。旅顺陷落,据说姜桂题躲到红薯窖里呆七天,等日军走后才敢出来。后人给他祝寿时写了一个讽刺他的对联,叫“紫金城里跑马,红薯窖里身”。朝廷后来下诏“革职留营,以观后效”。后投靠宋庆,随宋庆驻守辽河下游牛庄、高坎、营口一带,参加反攻海城,争夺大平山及保卫田庄台等战斗。直至战争结束。 
甲午战争结束后,光绪二十二年(一八九六年)应袁世凯之招入新建陆军,统左翼。历屯泰安,青州、潍县。光绪二十六年(一九OO年),率军参加镇压义和团活动。以功加太子少保衔,赏穿黄马褂。光绪三十二年(一九O六年)加尚书衔。三十六年(一九一O年)调直隶提督兼统武卫左军。辛亥革命后,参加镇压白朗起义。袁世凯统治时期,任热河都统,授陆军上将、昭武上将军。民国十年(一九二一年),调陆军检阅使。 
207、姜 錧 [清] 字器山,胶城姜行街人,清初著名书法家。监生出身,考授州判。幼承家学,随叔父姜长植学习书法,其书法在“二王”基础上另有创新,以“遒逸”闻名于时,时人得其尺牍以为珍宝。笔者见其为姜氏族谱手书序言,柔中带刚,劲秀绝伦,确为大家之笔。晚年,姜 錧 游历北京,京师士大夫争购其手迹,可见其声誉之尊。因他书法成就非凡,后人把他与法若真、匡璜、郭经合称为胶西书画“四山”(因他们的字都带有一个‘山'字)。姜 錧 还是胶州姜氏族谱的首创者,谱书称他“族谱原稿,乃手定也”。 
208、姜虬绿 [清] 乌城人,字秋岛,自号苍弁人,又号大海樵人。有金井志。 
209、姜 垚 [清]余姚人,字汝皋,号苍崖,贡生,官子监学正,常从黄梨洲学,以理学自期。尤邃(音读suì)于易有易原,四书别解,樗(音读chū)里山樵稿、柯亭词。 
210、姜图南 [清] 山阴人,寄籍大兴,河南睢陈道,御史,顺治六年(1649)刘子壮榜。 
211、姜 毓 [清] 贵州清镇,雍正八年(1730年)庚戌科进士,三甲二百二十一名。官知县。 
212、姜宏立 [清] 朝鲜,明金萨尔浒大战元帅。 
213、姜 弼 [清]总兵。 
214、姜 灿 [清]会稽人,一作王灿,延安府靖边同知,康熙三年(1664)严我斯榜 
215、姜之琦 [清]会稽人,禄丰县知县,康熙二十一年(1682)蔡升元榜 
216、姜 承 [清]山阴人,检讨,康熙三十年(1691)戴有祺榜 
217、姜承讌 [清]会稽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王云锦榜。 
218、姜顺蛟 [清]山阴人,海州知州,乾隆元年(1736)金德瑛榜。乾隆四年任无锡县知府。 
219、姜向晟 [清]会稽人,乾隆十年(1745)钱维城榜 
220、姜 澍 [清]山阴人,寄籍汜水,嘉庆六年(1801)恩科顾皋榜 
221、姜 梅 [清]山阴人,寄籍汜水,山西冀宁道,嘉庆十九年(1814)龙汝言榜 
222、姜申璠 [清]会稽人,寄籍大兴,临潼县知县,道光十五年(1835)刘绎榜 
223、姜 坛 [清]会稽人,康熙九年(1670)
224、姜吕旦 [清]山阴人,守备,康熙五十七年(1718)
225、姜 橚 [清](1647.7.27-1704.11.22),字仲端,号昆麓,清初保德州人。祖父姜名武,字我扬。先习武,天启壬戌(1622年)中武进士。授大同威远城守备。后提拔为通州副总兵。崇祯十五年(1642年)镇压李自成起义,在朱仙镇战死。赠右都督。父姜宗吕,字琅玙。已亥(1659年)中进士。已酉(1669年)授潍县知县,不赴任,卒于家。 橚少英敏,读书晓畅大义,不死背硬记章句。康熙乙丑(1685年)中进士。好与名士交游,一时文名远震京城。壬申(1622年)授湖广麻城知县。加强地方治安,修补城墙,提倡教育,鼓励经商,兴利除弊,政绩卓著。后升户科给事中。作谏官时,所提意见均能击中时弊,多为康熙皇帝采纳。乙丑(1699年)典试江南,所取多名士。内升鸿胪寺少卿。庚辰(1700年)督学浙江,一改华而不实文风,禁止地方官吏凌侮读书人,优先选拔录用正直士人。癸未(1703年)升佥都御史,再转副都御史。甲申(1704年)任工部右侍郎事。其间,稽察钱弊,不徇私情,实心勤政,遇事不苟。不久升吏部左侍郎。13年内,由县令官至少宰,时人皆诧异。唯患风湿病,虽蒙康熙派御医医治,终不见效,卒于任所,任少宰仅6天。康熙叹息不已,惜大才不尽其用。谕赐祭葬,颁赏御笔“廉静”匾额一块,对联一副“表里常交正,动静自弗违。”
姜怀德 [清]武举,其始祖为姜思政(字弼臣),华阴县东班庄人,木匠。大约在明朝嘉靖年间因故流落米脂,住县城南寺坡。其曾孙为十二世姜耀祖(字硕),生于咸丰一年(1860年),系姜锦堂晚年得子,视若掌上明珠。秉承耕读传家祖训,自幼入家塾就读,其天资聪慧,过目成诵,尤爱好诗词,被老师称为可造之材。然而由于父亲年事渐高,他不得不较早辍学,接替老父掌管家业。他为人性格要强,遇不平事敢于出头,但并不欺贫凌弱,穷苦农民凡到他家干活就给饭吃。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绥德米脂大旱成灾,哀鸿遍野,饥民四起向高庙山、刘家峁、杨家沟大户要粮,他为三干多位饥民散粮120余石,在村中口碑颇好。姜耀祖继承了巨大财富,每年仍有租粮和经商进项。其一生最大建树就是修造姜氏庄院。姜氏庄院宅址选在村中心正沟以北的牛家梁向阳山湾。从清朝同治十三年(1874年)动土,到光绪十二年(1 886年)竣工,前后历时13年。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9亩),关于施工所用时间,有几种说法:新县志根据当时调查,记为13年,近录姜耀祖碑文上记“建筑自动工以至竣工约十五六年”。 
226、姜逢乙 [清]清康熙年间举人,历任云南大理府标中营参将、河南归德府副将、直隶保定府总兵、河间府总兵,被授予绍勇将军、昭午将军、有匾“渭滨名裔”入祠。 
227、姜书钦 [清]清授文林郎,考取汉誊录官、议钗知县。癸酉年举人。他在天文学、经学、史地学、声 学、数学、医学等领域内均有较高的造诣,代表作有《守拙生》、《说经稿》、《六术细草温》、《病条辨歌》、《痘疫辨症歌》等。由于他在学术上成果卓著,以“经明行修”一匾入祠。 
228、姜美新 [清]苏州东山人士。太平天国事起,姜美新购进了大批粮食准备做粮食贸易,当即投笔弃商从戎,带了大批粮食投在曾国藩麾下,为曾大帅操办粮秣后勤。同治八年曾国藩逝世,姜美新辞去浙江粮道官职退归苏州,在木渎定居。赐进士出身估计是死后由皇帝追赐229、姜自驺 [清]光绪年广东阳江人,清朝光绪,光绪十二年(1886)登进士,殿试二甲第二名,朝考一等第五十九名,为翰林院编修。废科举后为濂溪书院设师范传习所所长、濂溪书院校长。 
230、姜自驹 [清]光绪六年(1880)登进士,殿试二甲73名,朝考第60名翰林院庶吉士,为刑部四川司主事员外郎。 
231、姜鸣风 [清]清康熙年间武进士,潍县望留姜家庄人。 
232、姜南甫 [清]河南开封人,道光年间进士,其妻为举人王伯凯(舅舅)之养女雪儿(烈女传有记载)。 
233、姜殿鳌 [清](?~?) 字辉銮,山东聊城茌平镇北关村人。清道光元年(1821年) 中武举,三年(1823年)中进士,由蓝翎侍卫授古北口守备。五年(1825年)补督标中军副将。不久,署大名镇总兵。军令严明,不扰百姓。后升宣化镇挂印总兵,莅任年余,辞归,卒于家。 
234、姜文炳 [清]中国清朝官员,本籍江西德化人。监生出身,姜文炳于1793年(乾隆58年)接替程文炘,于台湾台北地区担任台湾府淡水厅新庄县丞一职,是大台北地区的地方父母官。 
235、姜国仲 [清]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1847)武科榜眼四川越隽。 
236、姜绍祖 [清] (1875 — 1895),幼名金韫,号缵堂,新竹北埔人。原籍广东陆丰县。北埔垦首姜秀銮之曾孙,“家巨富,为一方豪”。 姜绍祖捐监生,“赴福州试秋闱,未售”。 迨中日战起,即奔走国事,散家财募勇,得五百人,称敢字营,训练于桃涧堡南崁。及日军登陆澳底,即率义勇一营北上,拟防沪尾。因唐景崧内渡,遂率军返新竹。适吴汤兴率军自苗栗至,姜绍相与之会师,进驻大湖口。六月十四、十五两日,姜绍祖等义军与南犯日军激战,日军奔中坜。二十日,日军增兵南下,姜绍祖又在枋寮抗敌,因力量悬殊而战败。乃回北埔,增募义勇,称继字军。并积极联络新楚军及各路义军,决定收复新竹,进而恢复台北。他以书生拍案而起,“结发束袴,肩长枪,佩百子弹丸袋,游奕往来,以杀敌致果为事,人不知其为书生也。” 在 七月十日反攻新竹的战斗中,他不幸被俘入狱。初入狱,日人尚不知其为姜绍祖。是夜,新竹街市的总理马玉花向日人告密说:“姜非寻常匪徒可比,必须将其捆绑,严加看管。”第二天,日人急至狱中查找姜绍祖,但为时已晚,他已在夜间同其他七名义军战士“越狱而逃”。 不久,在一次战斗中,他又与敌人相遇,“死于乱枪之中”。对于姜绍祖之牺牲,时人论之曰:“(姜绍祖)闻台北一破,慷慨散家财,募团勇,不顾成败利钝,与日军接战,身先士卒。虽曾被擒而脱虎口,然其志百折不回,再接再厉,竭力抵御,身中数枪阵亡。以翩翩贵胄妙龄,敢冲锋破阵,纵身化为猿鹤,故乡父老至今犹能道其轶事,啧啧称其能军云。”
姜紹祖殉難二十餘天後,遺腹子才出生,取名為振驤,即今之新竹國際商業銀行已故的第一任董事長。姜紹祖遺作《姜贊堂先生遺稿》,據王國璠《台灣先賢著作提要》,稱此書為1928年新竹姜樹人所輯,白報紙謄寫版(日語油印稱謄寫版,故此版為油印本),共收五、七言絕句24首,七律3首,聯語6則,清新可喜,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藏有抄本,惟1977年鍾肇政寫《姜紹祖傳》時,想借閱《姜贊堂先生遺稿》已遍尋不著,未知此稿目前是否傳世?幸經鍾肇政搜羅,尚得七言絕句2首,第一首是〈出師贈同學〉:「書幃別出換戎衣,誓逐胡塵建義旂;士子何辜奔國難,匹夫有責安鄉畿。」傳達不願淪為異族統治,保衛家鄉的決心。第二首是〈自輓〉:「邊戍孤軍自一枝,九迴腸斷事可知;男兒應為國家計,豈敢偷生降敵夷。」寫於被日人俘虜,從容就義前,彰顯臨危不懼,至死不渝的英勇精神。 
关于姜绍祖的年龄,共有四说:A、22岁(洪弃父《台湾战纪》),B、21岁(《台湾省通志》卷7《人物志》、《台湾人物志》第6章《特行》;C、20岁(连横《台湾通史》);D、18岁(吴德功《让台记》)。此从第二说。 
237、姜文梦 [清] 清代名医姜文梦,宋代吏部侍郎姜遵之后,淄博市志名人录人物表记载“姜文梦,字先甫,周村区贾黄乡大柳行村,1782-1838,20岁考取秀才,执教数十载。后潜心研究医术,行医20余年,有医德。著有《疑症辑要》、《验方集锦》、《万方集》。周村区志记载“他在攻读《内经》、《难经》、《脉经》及仲景医著、《黄氏八种》、《济阳纲目》等医学巨著的基础上,潜心研究,医术渐精,行医20余年,不分长幼媸妍、贫富贵贱,一视同仁”。其中万方集中记载面瘫治疗秘方及面瘫膏药熬制方法。姜文梦一生潜心研究治医术,特别是在治疗面瘫(俗称吊线风)等疑难杂症等方面表现出惊人的才智,研制出的面瘫牵正膏至今仍然流传不息。

238、姜春云

239、姜恩柱

240、姜伯驹 数学家。浙江苍南人。父亲姜立夫。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历任北京大学副教授、教授兼南开数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全国青联第五、六届常委。1979年至1986年先后赴美国、法国、联邦德国访问讲学。1985年被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专于拓扑学,在不动点类理论Nielsen数的计算方面有所建树,国际上以“姜空间”、“姜群”来命名其工作成果。著有《Nielsen不动点理论讲义》(英文)。

姜圣阶 中国化工、核能专家,生于1915年11月14日,黑龙江省林甸县人。1936年毕业于天津工业学院机电系,1936~1937年任南京永利宁厂技术员,1938~1945年任永利川厂主任工程师、制碱部副部长,1945~1947年任南京永利宁厂(见南京化学工业公司)高压合成车间主任工程师。1948~1950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学习,获科学硕士学位。1950~1958年,任永利宁厂副厂长兼总工程师。在此期间,领导并参加了氨合成塔内部的结构改进,氨产量由日产40t增加到500t,领导设计和制造出大型沸腾焙烧炉,国内首次用于硫酸生产。它比机械炉产量提高约10倍。1956年在布拉格国际氮肥会议上,宣读了新型氨催化剂研制论文、用无烟煤代替焦炭制造水煤气的论文。倡议并亲自从事理论计算设计,研制成功多层式高压(32MPa)容器,获国务院特奖。1959~1962年任南京化学工业公司副经理兼总工程师、华东化工研究设计院院长兼总工程师1963~1975年任国营404厂副厂长兼总工程师,领导和组织了六氟化铀厂的设计和运行,对生产工艺过程和冷凝工序进行了重大改革,用大型隔板容器代替单管冷凝器,既作冷凝装置又作贮罐,该成果曾获国家科学大会奖。领导和组织中国第一个大型反应堆的设计、建造和运行工作。把核燃料后处理萃取法从三循环改为二循环,节省了大量设备和仪表。他又是将后处理的沉淀法改为萃取法的倡议人之一,其成果获得国家科学大会奖。对核武器关键核部件的研制作出了贡献,是获得“原子弹技术突破与武器化”全国进步奖特等奖七人之一。在α相钚的提炼技术与研制成果中,是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七人之一。1976~1977年任二机部核燃料局主要负责人。1977~1982年任二机部副部长,现任核工业部科技委员会主任,兼任国家核安全局局长、国家核安全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核学会理事长,是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241、姜立夫 (1890.7.4--1978.2.3)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南开大学数学系的创始人。抗战时期的“新中国数学会”发起人,曾任中央研究院数学所所长。对中国现代数学教学与研究的发展有重要贡献。他从事圆素和球素几何学的研究。 
  姜立夫原名蒋佐,字立夫(1920年以后以字为名), 1890年7月4日生于浙江省平阳县宜山区凤江乡麟头村(今属苍南县)一个农村知识分子家庭。祖父姜植熊是晚清的优贡生,曾设馆授徒;父亲姜炳訚是国学生,务农;兄姜蒋,举人。姜立夫6岁丧父,10岁丧母,主要由兄嫂抚养成人。早年在祖父所设的家馆读书,14岁时祖父去世,先后入平阳县学堂和杭州府中学堂(杭州中学前身)学习。1910年6月考取游美学务处备取生,次年9月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伯克利)学习数学, 1915年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同年转入哈佛大学作研究生。在读研究生期间,他于1918年受聘为哈佛大学助教,担任W.F.奥斯古德(Osgood)教授的助手。1919年姜立夫完成博士论文“非欧几里得空间直线球面变换法”,署名Chan-Chan Tsoo(姜蒋佐),导师是J.L.库利芝(Coolidge)教授。获得博士学位后不久,其兄去世,他即刻辞去哈佛大学的工作回国料理后事,并担负起抚养和教育遗孤的责任。
 
  1920年,姜立夫应聘到刚成立半年的南开大学任教授(直至1948年),创办数学系(当时称算学系)并兼系主任。1923年,出任中国科学社算学名词审查委员会主席,与胡明复共同负责制定算学名词草案,同年受科学名词审查委员会委托主持审查算学名词。1926年秋赴厦门大学讲学,为期一年。1934年赴德国汉堡大学进修,后转至格廷根大学,历时两年。在此期间, 1935年中国数学会成立于上海,被推为该会评议员和数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同年受聘为中央研究院评议会评议员。1936年10月,姜立夫与胡明复之妹胡芷华在上海结婚。抗日战争期间,他只身随校到昆明,在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三校组成的西南联合大学执教,并筹建了“新中国数学会”(任会长)。1940年底,受命筹建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
 
  抗战胜利后,姜立夫返回上海与家人团聚,并继续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的筹备工作。1946年5月他奉派赴美国进修,6月2日抵美,7月2日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开始研究工作,数学所的筹备事宜由陈省身代理。1947年7月研究所正式成立,姜立夫坚辞未获批准,被任命为所长,具体工作仍由陈省身代理主持。1948年6月姜立夫回国,9月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2月陈省身赴美,姜立夫返所工作。1949年初,中央研究院迁往台湾,2月姜立夫偕家属到台北;7月,他借口向政府汇报工作只身返回广州,随即佯称病急将家属接回大陆,从而以花甲之年为新中国的数学研究与教育事业贡献了全部余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姜立夫于1949年8月应聘到广州的一所教会学校——岭南大学创办数学系,任系主任。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岭南大学并入筹建中的中山大学,姜立夫担任了中山大学筹备委员会委员和数学系筹备小组成员; 1959年起任中山大学第一、二届校务委员会委员; 1963年起兼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其间,姜立夫一直担任数学系几何教学的负责人,并从事圆素和球素几何的研究。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校内教学体系瓦解,姜立夫的身体亦每况愈下,所幸他看到了“文化大革命”的结束。1978年2月3日,姜立夫因心力衰竭逝世于广州。姜夫人及长子姜伯驹遵遗嘱将百余册珍贵图书赠予中山大学。

242、姜亮夫 (1902-1995),国学大师、著名的楚辞学、敦煌学、语言音韵学、历史文献学家、教育家。云南昭通人。原名寅清,字亮夫,以字行。1902年5月19日(农历四月十二日)出生。1921年考入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国文部。1926年,考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师从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先生。1928年先执教于南通中学、无锡中学,后任大夏大学、济南大学、复旦大学教授及北新书局编辑,其间师从章太炎先生。1933年任河南大学教授。1935年赴法国巴黎进修,1937年经莫斯科回国,先后任职东北大学教授、英士大学教授兼文理学院院长,云南大学教授兼文法学院院长,昆明师范学院教授,云南省教育厅厅长,云南省军政委员会文教处处长。1953年任浙江师范学院、杭州大学中文系教授、中文系主任、古籍研究所所长、博士研究生导师。曾获国家教委普通高校首届人文社科研究成果一等奖等多种奖励。

243、姜竹  姜姓宗族事业研究专家。1918年出生,浙江省余姚市人,台北市姜氏宗亲常务理事兼会讯主编。曾在陆军指挥参谋大学、美尔顿英文学院毕业及美国陆军输管制班培训,任教官组长,后以陆军运输兵俸上校退役。历经32年创编《炎帝神农世系姓氏次序图》、《炎帝神农姜姓诸氏渊源顺序考》及《姜姓始祖炎帝神农传承157代世系表》三种史料,1991年赠书湖北随州历山“炎帝神农故里”,遂聘其为顾问,并立碑纪念。其事迹曾被登入《世界名人录》等大型人物辞书。

姜姓近现代名人

姜玉田:(公元1927~今),江苏泗阳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中将。
姜思毅:(公元1920~今),天津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姜玉贞:(公元1894~1937年),字连壁,菏泽辛集村人(今山东菏泽开发区),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第六十五师第一九六旅旅长,抗日英烈。
姜福堂:(公元1941~今),山东荣成鲍村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上将。 姜旭颐:(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台湾省金门岛防卫司令部副司令。 

姜春云:原山东省委书记,全国人大副主任。
姜恩柱: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姜伯驹:(公元1937~年),浙江温州苍南人。著名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姜昆: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
姜瑜:中国外交人员。
姜立夫:数学家
姜成林:中国微生物学家

姜大卫:原名姜伟年,香港著名导演兼演员。
姜文:中国演员、导演。

姜超:影视演员

姜宗福:男,1969年生,现任湖南民族职业学院院长助理,曾任湖南省临湘市副市长,主管旅游。2010年1月至4月曾2次在网上实名炮轰张艺谋和高房价,2010年5月6日调离行政岗位。

韩国姜姓现代名人

姜东元:男,韩国艺人,其代表有 《请不要相信她》 、《狼的诱惑》等。

姜东润:韩国九段围棋高手,师从权甲龙。

姜虎东(??? : ??? ??):韩国演艺名人,曾于1993年大田世博会之际,8小时无休息的和28233人握手,创造了世界纪录,也是韩国演艺界人士最早被收录到吉尼斯纪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