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人是不是说四川话:素面人生 人生素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6:36:26
xjjk雅儒
素面人生 人生素面

类别:影视书评 作者:张冬冬  [个人杂文集] 日期:2011-6-21 15:06:23  按 ← → 方向键翻页

编者按:文章以严肃的态度和严谨的语言解读着李建森教授《实践的道德理性》一书,既揭示出了李教授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学术观点,展示了李教授研究的深刻性;又介绍了该书的内容要点,给读者以双重的受益。

  ——读李建森教授《实践的道德理性》
  
  每得新书,欣然沐浴一读之,方见虔诚矣。今闻恩师李建森教授与周燕来老师的学术新著作《实践的道德理性》一书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共陕西出版集团出版发行,实乃大喜事也。恩师数年学术生涯的心血,付梓得以面世,墨香袭人,此乃一喜;我众弟子可因此而窥恩师思想枢要之一隅,醍醐灌顶,此乃二喜。急欲求之,恰得恩师馈赠,沾沾自喜,珍若珠玑。沐浴秉灯,彻夜细读。没有刻意造作的束缚,为读书而读书的刻意与钝拙散尽,更没有借此“登堂入室”的奢望,一切发乎自然,这部著作,使我疑窦冰释。大雅有云:“偶得好书,心头顿起,便于灯下历览古今名间,随陶潜采菊,从李渔赏莲,与东坡促膝长谈。至书合意尽时,夜已阑珊,睡去,却由枕上梦醒,满脑皆书也。”读恩师的《实践的道德理性》,有感于恩师对芸芸众生、人之根本充满理性却不乏暧昧的呵护。以其调和脚踩两只船(绝对道德主义和相对道德主义)的博大胸怀,用小心翼翼又不乏柔情的逻辑透视,展示了一位学术著作者理性之间含情脉脉的学术柔肠。《实践的道德理性》不止是一部严肃的学术著作,同时是一首寄托着恩师心之所向、歌咏“实践的道德理性”、彰显人本身主体地位的道德长歌。
  恩师为人低调,做学问一丝不苟,严谨细心,未经深思熟虑的东西,很少妄加评判。在他的这部著作中,不乏看到以探讨的口吻来追寻伦理学的疑问。如:“不自然导向公平的效率是真正的效率吗?不自然导向效率的公平是公平吗?”(p18)他摆脱了不知所畏的狂妄者狭隘地、冒昧地、独断地、兴奋地、嚣张地、一厢情愿地自慰,将学术著作的方法回归到了思和辩的本真,做了真正的学、问之学。康德在《未来形而上学导论》中说,对于像“形而上学是如何可能”这样无法得到普遍的、持久承认的问题,有两类人敢于回答,要么是不知所畏、不学无术、厚颜无耻的门外汉,“在这上面却大言不惭地做出一种决定性的评论”;要么是“自信有足够的能力在其他科学上发挥才能”,倾其心血、甘为人类请命的思想者。恩师正是后者,因为他的这部著作“在生活世界彰显人的主体地位,是本书对道德哲学学术生存的理想。”他回答的不是“形而上学是如何可能”的问题,他试图探讨实践层面上的道德的理性肢体,医治人类社会的道德痉挛,道德阳痿。这本身是高于形而上学的。同时,在著作中,他通过伦理审视,对一切(如植物移植伦理)进行了化人地、细心地维护和关怀,给干瘪的木乃伊做了一次全方位的整容,把修饰非人的“它”变成了“灵动”的“他(她)”。从“实践的唯物主义”出发,探讨了道德哲学的基本问题,提出的“实践的道德理性”是一种驻足社会、关注社会人生伦理关系、道德规范如何实践的理性人文诉求。
  恩师的《实践的道德理性》一书,建立在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的基础上,通过对道德根源四种基本阶段形式的考量,认为“道德理性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在不否定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的前提下,弘扬了道德的实践精神。“道德是社会意识,是一种思想关系,因此它是一种精神。但道德作为精神又不同于科学、艺术等其他精神,而是一种以指导行为方式为内容的精神,因此它又是实践的。”(p67)道德哲学不是纯粹理论的,同时也不是纯粹实践的。因而,它不是纯粹分析判断,也并非纯粹综合判断。鉴于此,它的概念的语词,它的理论信条往往得到批判和挑战,甚至被一代又一代的伦理学大师不断地对前辈的话语和文本符号予以重构。恩格斯说:“我们驳斥一切想把任何道德教条当做永恒的、终极的、从此不变的道德规律强加给我们的企图,这种企图的借口是,道德的世界也有凌驾于历史和民族差别之上的不变的原则。相反的,我们判定,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结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在恩格斯这里,有关普世价值(伦理)的东西似乎在信口开河,康德的“道德律”、“绝对命令”被消解。恩师认为“康德追寻的是一切道德的普通形式,而恩格斯关注的是道德的实质内容。显而易见,康德在表面上也是同意道德的实质内容、质料等等是可以变化的,在此,康德与恩格斯似乎是一致的。”(p61)康德侧重讲共时性的广(普遍、普世);恩格斯侧重批判历时性的常(永久、恒久)。继而,在本书中,恩师耐心地从实践的道德理性角度分析了伦理学各个代表流派的观点,使全书内容丰满、厚实。从第四章起,依次探讨了如下问题:以康德的道德哲学为例,分析了黑色的普遍性理想:强的绝对道德思维;以英国古典功利主义为例,分析了治功人学的明快:弱的绝对道德思维;以罗尔斯的正义论为例,分析了道德乌托邦的扬弃:中庸的绝对道德思维;以道德文化的相对主义为基点,分析了深刻的苍白:弱的相对的道德批判;以齐格蒙特•鲍曼道德哲学为例,分析了灰色后现代:强的相对道德解构;以植物移植伦理的反思为内容,直面了无思的痛:实践的道德理性生活。恩师以细心、严谨、缜密的态度和观察甄辨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道德理性为理论依据的道德的实践理性,其落脚点在人本身,即伦理与人相向生成,不断彰显人的主体地位,才是现世的伦理基调。恩师的这部著作正是在对大师的学说不断地探索和分析,吸收与内化中演绎,因而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道德理性的实践层面,不同于道德理性的意识层面。它驻足社会,以其围绕人,关怀人,指导人的生活行为而实现自身的价值,这种价值可以跨越民族,同时也可以跨越历史,具有共时性和历时性的双重特征。诚如恩师所说:“道德作为实践精神,以其理想性、目的性指引人们的行为,将理想转化为现象。”在这个学术的王国里,不必像康德一样将一切寄托于“彼岸世界”。当前的、现时的、现世的、实存的人类生活才是最迫切的,甚至最高的、终极的是关照,而这种关照是理性的、实践的。不仅拥有意识层面上的“母性”,以其温柔体贴、事无巨细的呵护和怜爱来哺乳;同时拥有实践层面上的“父性”,以其严肃务实,躬亲实践的指导和示范来抉择。罗国杰在其主编的《伦理学》中有这样的主张:道德的本质是一种实践精神,道德哲学不仅仅是聚焦理论知识,而且要聚焦实践生活。在恩师看来:“离开现实生活的道德理论无一例外是灰色的、晦涩的”。(p7)他将传统目的论伦理学者所主张——道德必然与人的幸福和快乐相关联——的观点加以透视,以期寻求到在复杂的道德情景中所可能产生的冲突得以调节的评价尺度。破除以往语言逻辑学的樊笼,将道德的理论从思维到思维又到思维的定式化模式转型到思维到实践再到思维的“灵动”化模式,这是一次学术理论上的转身,是一次思维与实践的冒险。尽管这次转身并非是由恩师提出,但在伦理学范畴里,这次转身在《实践的道德理性》一书中得以完美呈现和阐释。至此,在道德哲学的观念里,建立了“工具理性”和“目的理性”的巢穴。不失为一次成功的学术冒险和开拓。而学术的进步恰恰是需要这种冒险精神和开拓品性的。在道德哲学的实践视域里,恩师算得上一个不折不扣的拓荒者。这绝非谬赞,在本书第九章有关植物移植伦理的论述,得到了国内外学者普遍的认可。在植物移植伦理方面的人化抑或化人的伦理审视视角,使人耳目一新的同时,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被他饱含深情的道德同情感所感染。学术著作者,尤其是研究道德的学术著作者更要有学术善心。他的学术旺盛的生命力就体现在他的不断开拓创新和冒险之中。
  罗吉尔•培根认为,我们的认识存在着四种障碍,即靠不住的、不适当的权威;长期的习俗;流行的偏见;用虚夸的智慧掩盖的无知。长期以来,我们对于错误认识或传统缺陷的坚持往往基于以上四点。恩师的《实践的道德理性》不能说完全破除了以上四种魔咒,但他特立独行的内在品性,定然会让他的智慧和学说,在当下浮躁的学术氛围、泛滥成灾的学术读本中卓尔不群。因为,当世界遗忘了他的那一段时间,他找到了一个安静的处所,用饱含同情的热肠惦记着人类,想方设法地通过自己所主张的道德理性,来指导人类的行为实践,让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他在《实践的道德理性》前言中这样写道:“在这里,具体的人,是唯一的演员,是唯一的舞台。这里只有‘人的自然’和‘自然的人’。这是完成了的自然主义,是完成了的人道主义(马克思语)。我们将它叫做实践的道德理性。”对人的衷爱,追求人的素面,素面着人生,才是恩师学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开拓精神,并且赖以生存的终极原因。同时,也是《实践的道德理性》这本书精髓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