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人事人才网培训网:是谁编造了“倭患”的百年骗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0:43:32
        中国有句老话,“是非功过,待与后人评说”。其中的意义耐人寻味,为何生于斯的人不可以对周遭之事评头论足呢?每个人的眼光都有历史局限性当是其中原因,但细想之后,又觉得这样的理由并不充分,真正的原因恐怕在于中国特殊的历史社会环境。为何“是非功过,待与后人评说”?说到底,那是因为“今人”没有话语权,而到了“后人”,对于往事的话语权已不显得重要。
        近来读晁中辰先生的〈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对于所谓的倭患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倭患始于元代末期,到了明代初期,经辽东总兵刘荣一役,史书上所裁的“真倭”已被基本荡平。“真倭”,即是真正由日本人组成的倭寇。那显而易见,有“真倭”必有“假倭”。何谓“假倭”,一般认为是冒充日本人。实则不然,“假”的意思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冒充,而应当理解为嫁祸。我如是理解,并非是为倭患翻案,而是出于对历史事实的尊重,当然是有自身理由的。
        明太祖朱元璋,以“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而得天下。其人貌不扬,但心机却十分深,而且手段残忍,思想狭隘。在朱元璋称王帝之后,他采取了一系列的顽固保守与打击报复政策,试图编织一只密而不漏的网,用以束缚天下臣民。在此之中,“海禁”是重要的一项。“片板不许下海”,便是严厉的禁止私自出海,禁止不许出海贸易倒也罢了,然而明代禁海中甚至不许海边之民下海捕鱼。
        正因为有太祖的祖训存在,在朱元璋之后,他的后代几乎人人恪守“海禁”。明成祖虽说被人称为有雄才大略之君,而且也创造了郑和下西洋这一壮举,但诚如晁中辰先生所言,朝贡贸易是政治行为,而非经济行为,朝贡贸易不能理解为开放,而是“海禁”的组成部份之一。到了明嘉靖一朝,这位以世子登基的皇帝有着与朱元璋相似的保守倾向,更是奉“海禁”为立国之根本。
        众所周知,在宋元两朝,中国的海外贸易与远洋航海技术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可以说,海外贸易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走向进步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洪流。因此我们可想而知,从朱元璋开始实施“海禁”,必定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冲击。朝贡贸易本身受到不断的扭曲执行,商品交流通过各种形式,寄生在朝贡贸易身上在进行。而且,私自下海的现象也日益增多,从早期规模较小的十余人、数十人的海商团伙,逐渐向着数千人,甚至上万人的海商集团在发展。这一点,从明政府不断的修正维护朝贡贸易与不断的重新严厉“海禁”便可看出。如果不是朝贡贸易变了形,如果不是私建船舶的现象日益增多,明政府也没必要三令五申。
        前文已述,海商贸易是历史必然。“海禁”政策无法阻碍。但可能其他还不能理解,逆历史潮流的“海禁”面目有多么的狰狞。浙江、福建两省的海滨之民,因人多地少,许多人靠海而生,如果连下海捕渔都不允许,那势力等于断了人民的生计。在当时,可想而知,浙江、福建两省的人民生活是相当艰难的。他们一方面要生存,要生存就得必须对抗“海禁”,对抗“海禁”就等于对抗政府。因此,对抗在人民缺乏话语权的环境下,就慢慢的被描述成了“强盗”。因为有前期日本人的“真倭”,而且因为有日本人的参加。人民为生存而采取的反抗同时也被定性为了“倭患”。
       “倭患”闹得最厉害的是嘉靖一朝,被称为“壬子之乱”。为什么会在嘉靖后半期“倭患”最甚,道理很简单。嘉靖企图实行与太祖一样严厉的“海禁”政策,而海商集团发展到了有能力直接对抗,而且强烈希望得到进一步发展的程度。因此自然形成了代表封建自然经济的统治者与海商集团直接激烈交锋的局面。面对像汪直这样的大海商集团,明政府不断用兵围剿,然而却屡屡得不偿失。有史料记载,连政府官员都不断感叹,“倭患难平”,“人人尽倭寇”。那么,当时的情况究竟如何呢?“倭患难平”,不正等于说海商力量的强大;“人人尽倭寇”,也不正说明了当地的老百姓,是支持着这些海商集团的吗?实际上,为海边之民所憎恨的不是倭寇,而是明政府为“平倭”,从外省调集来的官兵,像广东兵,陕西兵等,这些被老百姓称之为虎与狼。真正为非作歹,为虎作伥的,正是这些能被统治者抹杀去罪恶的官兵。
        实际上,海商集团虽然也有掠夺行为,但他们掠夺的对象不是普通平民,因为他们本身就是普通平民,怎能自己掠夺自己呢?他们掠夺过封建地主集团才是真正的史实,比如说苏北地区一些地主大户等。与此同时,这些由下层边民组成,发展起来的海商集团还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得到政府的认可,像汪直,就有点类似于水浒里的宋江,一心幻想着能被招安。正因为海商集团有妥协的一面,所以诡计多端的胡宗宪才能得逞,才能骗汪直下套。胡宗宪当然是个很有才华的人,但他也是政府保守政策的忠诚履行者,站在政府的一面,他无可厚非,站在进步的一面,他是看不表发展潮流的人。与胡宗宪不同,统治集团内部有人就能认识到“禁则成寇,通则成民”。他们的确看到了是“海禁”让善良的平民变成了“寇”,因此希望政策的改变,让他们重新回到“民”。而且,他们也看到了所谓的“寇”,是政府眼中的“寇”,而并非人民心中的“寇”。
        从明代的一些记载来看,当时的倭寇,十之八九是中国人,而且大都是浙江、福建两省的平民。到了隆庆一代,开放了“海禁”,其实也是对“倭患难平”认识的加深,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政策变动。如晁中辰所言,“倭患”的实质,是一场“海禁”与反“海禁”之间的战争,是浙江、福建平民反抗政府无道统治的战争。
        然而,事实却被慢慢掩饰了。一场人民为生存而进行的反抗,慢慢被描绘成了外敌侵袭的民族战争。一种本是政府眼中的“寇”,慢慢的通过意识形态宣传,移植成了普通平民心中的“寇”。这是个多么可怕的阴谋呀!只不过中国历来是“是非功过,今人无权评说”,因此,在人民没有话语权的情况下,大家都慢慢接受了这样一个移花接木般的虚假“事实”。还原历史,需要勇气,通过“倭患”的认识,我想我们更应该认识到,真正的历史只有在人民有话语权的环境下才能清晰的呈现。文化思想上的专制,是不能让人看清历史真面目的。
       “是非功过,今人最有权评说”,这应当是切实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