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五运会 足球:再说“暴雨淹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2:48:12

再说“暴雨淹城”

王有权

 

今天在凤凰网上又看到一些评论城市“看海”的文章,这些评论大家对产生“暴雨淹城”的原因也都作了“深层次”的分析。但是对这些大家们的分析,我只能说是略表皮毛。因为按他们的说法充其量也只是如中国青年报的记者胡印斌说“恐怕还是时下的城市建设发展思路,甚至就是城市建设者的良心。”

发展思路是执政者的执政理念决定的。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执政方针肯定是对的,但是作为执行党的执政方针的执政者们的执政理念出了问题,而且是越往基层问题越大,越接近群众的越脱离群众,甚至就是遭践群众,因为他们的官帽子不是拿在群众手上,而是在上级领导的口袋里,他们的行事过程和结果,不是以群众满意为目的,而是以上级领导看得舒服为目的。城市的下水道修得好,只是为老百姓享受而已,上级领导是看不到的,何必去费这个劲,建下水道还不如栽花种草呢。

胡印斌所说的城市建设者的良心指的是“工程建设的质量”。这个似乎也不是造成“暴雨淹城”的根本原因,当然胡印斌他们也只是概念性地点到而已,并没有说出什么具体的内容,他们可能也知道两者难以扯上原因吧。

倒是京华时报的特约评论员吴乔把话说明了。他认为暴雨淹城“从根本上说,这是一个决策的价值取向问题。城市发展,要花钱的地方挺多,但不能总是在那些“看不见的”基础性工程上短缺,在一些“看得见的”面子性工程上把好钢用足。”但是,他也只是点到为止,并没有就此继续往下分析,提出解决的意见和建议。看来,要真正地把话说透,还不只是我有顾虑。有些话可能还真的不能说得太透了。

下面将所点到的两篇文章转载如下:

 

第一篇:京华时报特约评论员吴乔

大城市不能总被大雨批判

城市发展,要花钱的地方挺多,但不能总是在那些“看不见的”基础性工程上短缺,在一些“看得见的”面子性工程上把好钢用足。

大雨袭城,武汉、杭州、南昌、上海刚被漫过一遍,北京终未能幸免。每逢大雨,依稀总是一样的场景:积水没车,交通中断,道路拥堵,行路如趟河。今年似乎更绝,雨水居然直灌地铁。

大城市总这样被大雨批判,不是个法子。咱也总不能说这大雨是多少年才一遇,超过城市排水系统极限,不会常见。每年常有大雨来袭,百姓早就领教过了。恐怕这怨不得雨大,只能佐证城市的应对之策失效。同时也说明,应对大雨,一些大城市未有根本之策,只满足于简单的疏浚,恐怕多是无济于事。

这就是城市只重面子不重里子的结果,基础性工程不一次到位,日后必屡尝其苦头。国内外有些大城市不怕这种大雨,就在于其当初做得很到位,也就一劳永逸,管它大雨倾盆,我自高枕无忧。一些城市不堪大雨来袭,也就深刻地教训了城市决策者什么叫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只有把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干好了,后人才每每在关键时刻念你的好。

当暴雨袭城时,怨怼前人的失误短视总也不是办法,畏惧于根本性解决问题需要付出巨大代价而迟迟不敢有大动作更是失策。水漫金山,利益受损的总是普通百姓。一次次大雨袭城后付出的成本总和,要远远大于根本性解决问题的一次性投入。正所谓“不一劳者不久逸”,就这么每年将就下去,何时是个头?我们又岂能看着大雨不留情面而令百姓独自愁?

从根本上说,这是一个决策的价值取向问题。城市发展,要花钱的地方挺多,但不能总是在那些“看不见的”基础性工程上短缺,在一些“看得见的”面子性工程上把好钢用足。一些大城市,风和日丽时很有面子,但一次大雨、大雪就不但让它很没面子,甚至把以前攒下的面子也耗损了。

再说,根本解决城市排水问题,政绩并不小,综合收益亦可观。须知,这是在解决百姓大雨中的愁苦问题,是在解决城市发展的功能性障碍问题,也是给城市攒足面子的问题。同时,一次性大投入,总比年年受大雨袭城之苦、年年付出大代价,年年遭百姓质疑强得多。

不能再等了,不能等到下次大雨来袭时才又想起这件事。把根本性解决问题引入决策程序,搞好科学规划设计,该掏钱的掏足钱,该重新挖扩的要下定决心,即使给市民出行、城市运行带来某种不便,社会各方也自会理解与克服。因为一想到不用再受大雨漫城之苦,一时不便也会心中有温暖。

第二篇:中国青年报记者胡印斌

暴雨后城市内涝不只是技术问题

连日来,南方多地遭遇强降雨天气,导致数百万人受灾,很多城市发生严重内涝,以往鲜亮的城市瞬间变成“水城”、“泽国”。网友调侃,18日武汉大雨,在武大操场游泳,坐公交冲锋舟;在杭州最浪漫的事,就是带着你心爱的人去西湖边看海!南昌繁华街道可行舟、可垂钓,“中国水都”终于实至名归;上海地铁成了“水帘洞”……(《新京报》6月22日)

暴雨突降,城市内涝,很多城市的相关管理部门都指出,城市排水系统标准过低、设计滞后等等,是阻滞迅速排涝的主因。比如,武汉市水务局官员就认为,武汉是老城,现有地下排水系统已不能适应今天城市的发展。不过,这样的说辞显然有些似是而非,甚至有卸责之嫌。因为几乎每一次大雨导致城市内涝,都会出现这样的说法,好多年过去了,何以这些城市的排水系统没有一点改观?最应该检讨的,恐怕还是时下的城市建设发展思路,甚至就是城市建设者的良心。

“老城”不是城市内涝的充足理由。青岛也是老城,而且是“现代化”比较早的城市,然而,百年前德国侵略者留下来的一套排水系统,百年后依然在发挥作用,其雨污分流的模式,即使到今天,还有很多中国城市未能做到(《南都周刊》6月2日)。可见,“老城”云云,并不是推脱责任的借口。那么,新城又能怎样呢?2003年南昌遭遇史上罕见内涝,其后,当地投入了20多亿元改造城市排水系统,当地媒体曾自信地宣称,再也不会出现“水上漂”的尴尬场景。够新了吧?可一样在前些天的大雨下不堪一击,街道沦为行船垂钓的所在。

这些年来,国内的城市发展标榜的往往是速度,是“一日千里”;是高度,是摩天大厦排第几的竞逐。至为重要的城市地下系统,却被有意无意地忽略掉了。城市管理者计较的是任期内的城市面貌变化,是依靠城建拉动地方GDP的政绩变化。于是,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是高楼林立、草坪开阔、马路宽广的光鲜和亮丽。至于这个城市是不是真正如官员讲话所说的那样,“夯实基础”了,并不重要。

在这种近乎疯狂的城市大发展进程中,规划被屡屡突破,技术机构和人员遵从的不是科学而是行政命令,匆匆忙忙的扩张,朝令夕改的规划,草草率率的施工,只能给城市留下无穷的隐患。用浙江省建设厅官员的话说,就是“与近年来快马加鞭式的城市地面建设相比,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却跟不上步伐”。从这个意义上讲,公众每每诟病的城市马路成“拉链”现象,不过是小小不言的表征罢了。

此外,国内很多城市建设中层层分包、垄断企业掌控城建命脉的情形,也在客观上导致了宝贵的城建资金被层层分肥,到了具体施工单位,往往只能偷工减料以获取利润,其结果是直接影响了工程建设的质量。

曾有摩天大楼专家表示,大楼的高度取决于基坑的深度,一旦基坑确定了,则摩天大楼的高度也就决定了。以此类推,一个城市的地下管网系统是否理念先进、建筑精良,同样决定一个城市的高度。无视科学规划,仅凭拍脑瓜子决策,拼命摊大城市“大饼”,动辄提速、提前完成,豆腐渣工程比比皆是,这样的城市在面临暴风雨侵袭时当然会现了原形。

学者龙应台曾以大雨来区分一个国家是否发达,一场倾盆大雨足足下了3个小时,“如果你撑着伞溜达了一阵,发觉裤脚虽湿却不肮脏,交通虽慢却不堵塞,街道虽滑却不积水,这大概就是个先进国家”。同样,一场倾盆大雨,也是一个城市是否真正现代化、人性化的试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