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mma健身:转载:一条宋代排水沟使古城赣州千年不涝 青岛老城区的德国式地下管网百年仍沿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0:03:18

转载:一条宋代排水沟使古城赣州千年不涝  青岛老城区的德国式地下管网百年仍沿用

人民网>>科技
赣州古城缘何千年不涝 竟缘于一条宋代排水沟
2010年07月24日09:0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近期暴雨连连,众多大中城市惨遭水浸成灾。而江西的赣州也连遭暴雨,却未出现明显内涝。当洪峰到达

赣州时,却是另一番景象:儿童在城门口水滩里嬉戏钓鱼,买卖人在滔滔洪水边安然地做着生意。此时,离赣

州不远的广州、南宁、南昌等诸多城市却被市民冠上“东方威尼斯”的绰号。
  是谁让赣州安然无恙?赣州城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
  疑 问
  古城为啥不淹水?赣州的老人们说,赣州是座“浮城”,而且是乌龟形,龟首在城南,龟尾在城北,所以

不管江水怎样涨,赣州城都能跟着浮起来。关于“浮城”,还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当时的朱元璋为了统一

天下,派军师刘伯温领兵攻打赣州。刘伯温几经攻打都不成功,这时,有人告诉他,赣州城的西面是章江,东

面是贡江,两江在城北汇合成为赣江。三江环绕着赣州城,这个城墙的轮廓线在地图上看就像一个乌龟。乌龟

的脑袋在南门,乌龟的尾巴在八境台,就是外面的河滩地这块地方。刘伯温听了似乎有所领悟,于是,他用四

颗铁钉钉住了乌龟的四只脚,结果,赣州被水淹没了。就这样,刘伯温打下了赣州城。
  在赣州市博物馆文博专家万幼楠眼中,这些民间传说都不大靠谱。“不发生洪涝完全得益于一套现在看来

都相当先进而科学的城市排水系统。”他说。
  缘于一条宋代排水沟?史料记载,在宋朝之前,赣州城也常年饱受水患。北宋熙宁年间(公元1068年—1077

年),一个叫刘彝的官员在此任知州,规划并修建了赣州城区的街道。同时根据街道布局和地形特点,采取分区

排水的原则,建成了两个排水干道系统。因为两条沟的走向形似篆体的“福”、“寿”二字,故名福寿沟。
  万幼楠分析说,在现代,如果下水道的坡度不够,一般都要用抽水机,而福寿沟完全利用城市地形的高差

,采用自然流向的办法,使城市的雨水、污水自然排入江中。不过,每逢雨季,江水上涨超过出水口,也会出

现江水倒灌入城的情况。于是,刘彝又根据水力学原理,在出水口处,“造水窗十二,视水消长而后闭之,水

患顿息”。在万幼楠看来,水窗是一项最具科技含量的设计。原理很简单,每当江水水位低于水窗时,即借下

水道水力将水窗冲开排水。反之,当江水水位高于水窗时,则借江水水力将水窗自外紧闭,以防倒灌。同时,

为了保证水窗内沟道畅通和具备足够的冲力,刘彝采取了改变断面,加大坡度等方法。这样确保水窗内能形成

强大的水流,足以带走泥沙,排入江中。至今,全长12.6公里的福寿沟仍承载着赣州近10万旧城区居民的排污

功能。有专家评价,以现在集水区域人口的雨水和污水处理量,即使再增加三四倍流量都可以应付,也不会发

生内涝,“古人的前瞻性真令人赞叹”。
  还是得益于水塘?万幼楠说,按照刘彝当初的设计理念,福寿沟仅是整个赣州排水防洪体系中的一环。修

建于宋代的坚固城墙是最好的防洪堤坝,还有城内的数百口水塘。刘彝曾差人将福寿沟与城内的水塘连通起来

,以发挥重要的调蓄作用。然而,让古人想不到的是后人竟会填塘建房。与古人倡导的因势利导不同,今人看

上去更加崇尚用现代科学的力量去改造大自然。在赣州,古城门里装上了密封性更好的防洪铁门,新城区埋下

了更粗的排水管,泵站里装配了马力更强劲的抽水机。即使没有水塘,也不过是多消耗点电就能把水送出去。
  不过,一位市政工作人员也感叹,“幸好八境台公园的那口蓄水塘还在。”今年的几场暴雨中,雨水总是

先汇集到水塘,然后泵站才能直接从水塘里往江里抽水。“否则,根本来不及排水。”
     作为古代赣州的城市排水系统,整个系统分为福沟和寿沟两大部分,福沟排城东南之水,寿沟排城西北之

水。赣州博物馆的专家韩振飞介绍说,这个城市排水系统就是现在看来也还显得比较先进和科学。 
  释 疑       宋代排水系统力保城市不涝。
  作为古代赣州的城市排水系统,整个系统分为福沟和寿沟两大部分,福沟排城东南之水,寿沟排城西北之

水。福寿沟根据赣州城的地势,采用明沟和暗渠相结合,并与城区的池塘相串通的方式。这样既可避免沟水外

溢,又可利用废水养鱼和种植水生植物。福、寿两沟均通过城墙下面的水窗,将废水分别排入章江和贡江。整

个福寿沟排水系统,是古代城市建设中富有创造性的综合工程。
  赣州博物馆的专家韩振飞介绍说,这个城市排水系统就是现在看来也还显得比较先进和科学。“福寿沟”

是一个生态和环保的排水系统。韩振飞说,这个排水系统把整个市区的水塘都沟通了,而且利用水位的落差把

经过处理的污水排入赣江的入口处,建成了消涨自然闭合的系统。江水涨时自然关闭,江水落时自然开启。
  这个排水系统依然在为赣州古城服务。文物专家认为,这是世界城市建设史上的一个奇迹。  
(责任编辑:朱瑶) />===================================================================
腾讯新闻 > 暴风雨突袭南方 > 正文     德国造下水道历经百年沧桑 助青岛避免被水淹
2010年06月08日00:18半岛
    对于南方的部分城市来说,今年的雨水仿佛有点多,广东、广西的强降雨导致其内涝,主城区被淹的场景

让人记忆深刻。当这样的场景出现在大城市时,不少人会不约而同地想到一个城市,这就是青岛。之所以会在

雨水频袭的时候想到青岛,是因为它拥有令其他城市羡慕的排水系统。而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得益于100多

年前德国人的手笔。上世纪初,德国人建造的下水道,100年后的今天仍在发挥着余热,这不禁令人称奇。6月4

日、6日,记者先后两次走进拥有百年之久历史的德建下水道,试着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初探德建下水道    有的地方真能开车
     6月4日下午1点半,记者来到了市排水管理处。在得知记者想去探访一下百年之前的德建下水道时,工作

人员给记者简单介绍了一下出口位置,说可以去看一看。但是,工作人员善意地提醒记者,他们以前也曾进去

过,但都带着氧气设备,如果没有准备进去太深的话,可能会有危险。听了排水处工作人员的话,记者加了些

小心,在去位于栈桥东侧的下水道出口前,专门买了蜡烛、塑料袋,用来照明、防水。
     里面挺宽,但能开车的地方只有20米
     日下午3点半,记者来到栈桥东侧的下水道出口,因为正在退潮,原本被淹没一部分的出口全部露了出来

。因为不知道下水道内是否会有积水,记者在脚上套了两层塑料袋,准备得差不多后,记者走进了神秘的德建

下水道。
     入口处非常宽阔,以前听人说,青岛的下水道里可以开汽车,这次见了才真正体会到。出口的拱形下水道

又宽又高,开一辆轿车是没有问题的,至于有人说可以开解放牌卡车,则有点困难。往里走了20米左右,下水

道出现了两个分出口,都没有主出口那么宽、那么高,分出口也根本容不下一辆车 ,即便是QQ 、小吉利。下

水道可以开车的说法,对整个德建下水道而言并不成立。因为有分支,记者选择了左侧的一个出口,接着往里

走。该下水道的分支高宽度大概只有 1.7米,记者在里面走只能低着头、弯着腰。
看到蛋形下水道,却不知为何被堵
      着蜡烛,记者小心翼翼地往里面走去,发现脚底下有很多海菜,可能是潮水涌进时带上来的。海菜的存

在,让下水道变得滑溜溜的,记者的脚步无疑慢了很多。
      在摸索前行了50米后,记者在一个拐弯处看到了一丝亮光,走近一看,才知道上面就是古力盖,距离下

水道地面有五六米高。阳光透过古力盖的两个圆孔照进下水道 ,黑暗处的一抹光亮无疑让记者的心情舒缓了很

多。在天井的下方,记者有了欣喜的发现——蛋形下水管。
      只见蛋形管材的截面形似鸭蛋,高约80厘米,宽约40厘米。据说上宽下窄的设计,是为了保证排水通畅

,污水无法积存在管内 。管道的上半部分是水泥,下半部分则在水泥上贴了层瓷瓦,可以起到防腐蚀的作用。

如今在市博物馆二楼,一段在城市管网改造中挖掘的蛋形管材,已经作为文物展出。但是让人疑惑的是,下水

道内的这个蛋形下水管不知为何被砖块堵死,只留有十几厘米的出水口 。下水管被堵的原因何在?是何人堵死

的?这都是未知的答案。
楼梯间里有编织袋,难道曾有人居住?
      在天井下面短暂调整了几分钟后,记者继续前行,但管道变得越来越窄,而且下水道呈现出阶梯式状态

。即越往里走,下水管的位置越来越高,每一处增高的地方,都有台阶。由于离出口越来越远,没有了海水的

回涌,管道的水泥地面显得很干净。
     在前行的过程中,下水道右侧的一处楼梯间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因为点着蜡烛,光线有些暗,楼梯间的平

台上好像有丢弃的被子,记者不禁疑惑:难道里面还曾有人居住?记者走上前去,仔细看了看,才发现平台上

的是几条白色编织袋。因为楼梯间内有碎石块,而台阶看上去并不十分陈旧,有点像后来施工过,记者猜测那

些编织袋应该是盛放建筑材料的。
越往里走空气越稀薄,记者无奈返回
      记者往里面走了200多米,天井、古力盖也少了很多 ,随之而来的是 ,外面透进的亮光变得十分可贵。

记者手中的蜡烛在一点一点地燃烧,不知不觉一根蜡烛已快燃尽。随着向下水道更深处走去,记者感觉到管道

内的空气也变得稀薄起来 ,呼吸渐渐有点困难,不禁让记者想起了排水管理处工作人员的提醒。
      因为没有走到下水管的尽头,记者有点不甘心,又试着往前走了20米左右。因为一直弯着腰前行,加上

管道里氧气稀少,在没有发现古力盖的情况下,记者无奈掉头返回。当记者走出下水道出口的时候,看了看表

,时间是下午5点钟,虽然在管道里走了只有几百米远,但耗费的时间之长超出了记者的预想。
◎再探德建下水道     在里面手机没信号
     因为初次探访的准备不是很充分,记者决定再去一次。考虑到蜡烛照明效果差,下水道内比较湿滑,部分

地方有积水,而且管道内布满了蜘蛛网,还有很多不知名的虫子爬满了洞壁,为此记者准备了手电筒、雨衣、

雨鞋。6月6日下午2点,记者再次来到栈桥东侧的下水道出口,这一次选择了另一条支管,径直向前走去。
试图GPS定位,管道内没信号
      为了能尽量掌握下水道所在的位置,记者想到用GPS导航,试图以此确定自己在下水道内走过的路线。在

进入下水道后,记者用手机上的GPS确定方位是太平路与安徽路的交叉口。因为确定了起点位置,记者满怀信心

地向管道内走去。
      这一次走的管道,和4日下午去的那条有些不同,感觉入口处明显比较宽敞。先前进管道需要低头、弯腰

,但这次挺着腰板进去都没问题。在向里面走了30多米后,记者看到了一处天井,而且上面的古力盖距离下水

道地面只有三米左右,按理说手机应该有信号。于是,记者拿出手机重新搜索定位,但让人失望的是,GPS没有

信号,无法确定新的方位。记者试着把手机举到最高点,但依然没有效果,用GPS定位的想法无奈流产。
管道落差非常大,竟有6级台阶
      虽然GPS定位的设想没能实现,但记者还是决心走下去。行走过程中,记者看到下水道的拱壁上每隔几米

便有一条直径三四十厘米左右的水管,有的在两侧,有的就在记者的头顶上方。在继续前行20米后,记者听到

了哗哗的流水声,顺着水声望去,一幅场景让记者惊讶地喊了起来。
      只见面前的下水道呈现阶梯构造,一个6级台阶将下水道分成了两层,上下两条下水管的落差非常大。而

下水道左右两侧还各有一条宽约一米的下水管,整个下水道节点的空间很宽阔。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

一条下水道修得竟然像房子。
走到分支管道终点,臭味刺鼻
     登上6级台阶,这一层的下水管矮了些,但也有将近1.7米高。记者低着头向里面走去,密密麻麻的蜘蛛网

成为唯一的风景。走了没多远,下水道又出现一个分层,管道变得又矮又窄,记者弓着腰进去,粗略估计了一

下,也就一米多高。管道口处一根下水管横在上方,看上去非常陈旧,为了尽可能地接近下水道的终点,记者

压低身子通过,猫着腰艰难地一步一步向前。
     这一次,记者比较幸运,当一面水泥墙堵在面前时,记者心里有种小小的激动,因为终于看到了下水道的

终点。令人感到不解的是,终点处有一扇铁门,已经锈蚀,门后面也被一面砖墙堵死,这扇门的后面到底是什

么样子,让人好奇。
      在记者走过的下水道中,这条分支管道的终点有点不同,因为先前的管道都非常干净,也没有异味,但

在这条分支管道的终点处,却有污水在流,而且臭味刺鼻。下午4点钟,记者终于走出了下水道。
青岛不太怕强降雨
     比起重庆、济南受暴雨影响造成的巨大损失,历次暴雨都没给青岛道路造成严重积水,究其原因,主要有

三点:首先得益于青岛独特的地理特点。
    青岛市为丘陵地形,东高西低、北高南低,临近大海,排海路径比较短,雨水比内地排泄速度快。
      其次,每年青岛市排水管理处都根据道路排水情况,争取财政支持 ,逐步进行改造,如福州路中段、香

港中路汽水厂门前、人民路瑞昌路路口、鄱阳湖路、宏大路等积水路段,都已经得到了彻底解决。
     第三,得益于青岛市防汛措施到位。每次下雨,青岛市排水管理处都会根据气象预报和实际雨量,相应启

动防汛应急预案,各工区根据预案级数采取相应行动,对重点路段和传统积水路段安排专人看管,并通过全市

不间歇巡视及时发现问题,综合市民打来的热线情况组织人员和养护车辆及时进行疏通,基本上保证了重点路

段有专人看管,突发问题能在短时间内妥善解决。
技术可行就是差钱
     于德国建的下水道,市排水管理处也曾专门做过调查了解,而且也找到了相应的材料 。据排水处工作人

员介绍,青岛建置初期,没有排水设施,市区地势东高西低,地面水主要依靠天然河流和冲沟流入海中。德国

侵占时期,进行了一定规模的市政建设 。
德国人在青铺设下水道80公里
      1898年10月起,德国殖民当局将前海一带青岛村的居民强行迁移,然后把中山路南段以东,自德县路过

观象山、信号山至太平山一线以南至海边整个区域的住房拆除,划定为欧人居住区,按照规划进行了大规模的

城市建设。在欧人居住区开辟了新市街,并在主要街道下铺设了3200米下水管道,均为雨水管,污物则由桶搬

运。后因桶运有碍卫生,1898年开始设置污水管道。
     至1905年,青岛市欧人居住区排水管道铺设已具规模,采用雨污分流,在青岛西北部华人居住区采用雨污

合流。雨、污水管道及雨、污混合式管道,均用陶土烧制,长约1米,内径75~450毫米。两管接口处有螺旋,以

便于衔接,周围用沥青混和麻丝及沙土缠涂,以期坚固耐久,防止渗漏。管子埋于地下深约2米,在街道两侧路

边缘石下,每隔40~50米设预制方形或圆形混凝土雨水斗或入孔(也有砖砌雨水斗),上面覆以铁箅子。雨水随主

干管通过暗渠,自流入海。
      居民生活污水及工业污水亦由支管自流入污水管道,再经管道流入各排水泵站,由泵站将污水集中加压

排海。在西镇、市北区等华人居住区,平日污水由管道流入附近排水泵站;下雨时排水泵站将这些管道的入口

处堵塞,使污水溢出随雨水一起直排入海。这些管道的入海口均在胶州湾。德国侵占时期铺设雨水管道公

里;铺设污水管道公里;雨污合流管道公里,总长度约为80公里。
德式排水技术上可行,缺资金
      看了西方的排水系统,不少人曾提出疑问:为何我们的城市不能采用那么先进的技术。对于这个问题,

市排水管理处的工作人员说,从技术层面来说,排水处有这个能力,但最大的问题是缺乏资金支持,他们说现

在是用最少的资金实现排水效果的最大化。
     “他们所修建的污水管道是根据当时二三十万人口的小城市设计的,这些都是由当时特定的需求特点决定

的。随着青岛人口密度加大,原来的小洋楼变为了人口密度更大的高层住宅,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自然都比原

来大了很多。现在的城市需求更大容量的排水设施。”工作人员说,“在这一块上,我们的技术是完全可以达

到的,但是资金的投入可能是不允许的。”
      当记者问德国建造的下水道与国内相比,孰优孰劣时,工作人员说时代不同了,德国人有自己的设计理

念,但可能很多已经不符合现代城市的现状。所以,两者的可比性并不大。“现在我们用的也是雨污分流,而

且每年也在改造设施,其实排水效果最重要。”
有的管道口被封死
      对于该问题,青岛市排水管理处工作人员解释说,这么多年,很多违法违章的行为出现,很多小企业或

者饭店将污水直接排入到这些雨水排水口里,有些管道是为了截污而堵上的。还有些管道是已经废弃了的管道

,为了更好地将污水输送到污水处理厂,在原本的管道上游进行了截流,另设管道。
◎相关资料
     青岛特有的“古力”古力是德语“Gully”的音译,意思是指带有可供人出入井盖儿的地下雨污水坑道。

这些古力盖中心,大都有一个“ K ”,“ K ”代表“KIAUTSCHOU ”,意指胶澳。至于“古力”究竟应该翻译

成汉字的哪两个字,也有专家认为还是用“轱哩”比较好。由“古力”派生出来的另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

还有我们经常在马路上见到的地下雨水、污水、自来水、电缆、煤气等管道井盖,青岛人习惯称之为古力盖儿


◎历史学家     这样的下水道得益于德的“雄心”
     为了能更详细地了解德建下水道的历史,6月7日下午,记者采访到了原青岛市图书馆馆长鲁海先生,作为

一个土生土长的青岛本地人,在他的生活经历中也留有下水道的记忆,而且多年来他也对此有所关注和研究。
下水道得益于德国人的“雄心”鲁海先生说,1898年,德国殖民军登陆青岛,相比较美国而言,德国的兴起是

比较晚的,他们雄心勃勃,想把当时只有两万人的渔村,建成“样板殖民地”。德国人在青岛的建设上下了很

大的工夫,他们调集了一流的城市规划专家和建筑设计师来到青岛,按照19世纪末欧洲最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

,设计形成了青岛的城市规划,而先进的排水系统仅仅只是当时青岛城市规划的一部分。在当时的殖民区我们

根本找不到一模一样的两栋楼,并且在那个时候德国人就已经把电线设在地下,这些设计在现在看来都是非常

先进的,而且一直沿用到现在。
德建下水道区域东西长、南北短
     德国殖民统治时期,青岛被划分为了两个区:一个是禁止中国人居住的青岛区,另一个则是华人居住的鲍

岛区。德国人从1899年开始铺设先进的地下管网,一次就铺了3500米。德国人对中国人是有歧视性的,他们只

在青岛区铺设了先进的地下管网工程,而华人区则一直使用雨污合流。青岛地势南低北高,丘陵地貌,德国人

在青岛大规模铺设下水管道也是顺山势集中在南部老城区的沿海一线,整个区域东西长,南北短。范围大概为

:西到铁路,北到保定路、德县路、关海山、信号山、太平山,东到太平角六路。
下水道曾经是孩子们的玩耍之地
     采访过程中,说起下水道留给他的回忆,鲁海先生兴致勃勃地谈了起来。他说小时候下水道里面非常干净

,那里是孩子们的玩耍场地。“在我小的时候经常会钻到这个排水管道中玩耍,相信现在很多老青岛人都有这

样的记忆。记得小时候我经常从栈桥附近的排水口进入,然后再从肥城路中山路路口钻出来,或者从中山路曲

阜路路口跑出来。”鲁海先生说,他的儿子小时候还去过下水道里面,而这种记忆也延续了两代人。
“文革”时期还被用作人防工程
     记者在下水道探访时,曾看到多个楼梯间,而且上面就是地面,让人不解其为何用。而这个问题,在鲁海

先生那里得到了答案。
     “文化大革命时期,德建下水道还被作为了人防工程,排水道上开了很多口,里面修设了台阶。每一个通

风口上面都有水泥块盖板盖着,盖板上有两个铁拉手,板子并不是很重 ,我们可以直接拉开进入,若是在排水

道里面只要用力一顶,就能将顶板顶开。”鲁海说,“当时中国的其他城市非常羡慕青岛,德国人给我们留下

的这个排水道,让我们在‘深挖洞’时期,节省了不少人力。”
天然河道被填,致局部地区积水
     “在我的记忆里,青岛没有出现过什么洪涝灾害,但是一到暴雨天气,青岛会有几个有名的积水处,比如

青岛区的人民会堂处和鲍岛区的青海路,这些积水点都是人为造成的,原本这些地方附近都有地上河流的,天

然起到泄雨水的作用。”鲁海告诉记者,“而到了上世纪80年代,这些河流被填,改建成了马路或者盖上了高

楼,加上城市到处在硬化,雨水无法渗漏,只能顺着地势汇集到这些地势低洼的地方,就造成了严重积水。”

文/记者 李伟伟 牛青青 图/记者 李隽辉
◎记者手记   手机终于响起我才不再焦急
    我是负责在管道外接应他们的,在他们第一次进入管道的时候我非常紧张,刚刚接到采访任务,领导千万

次的嘱咐,让我一定随时和管道内的他们保持联系,一旦出现任何情况立马报警。我认真地站在洞口等待,在

他们刚刚进入洞口的前15分钟我还能够听到他们谈话的声音。可是当半个小时后洞内只能听到隐约的井盖被撞

击的声音,向管道内大声吼叫,无人应答。拨打两位记者的电话,全部无法接通。“我该不该报警呢?”站在

洞口犹豫了一会,决定继续等待。大概一个多小时后,我的手机终于响起,太好了,他们很平安。
/>============================================================
       行摄随心    />小鱼       [转载]号外!!!青岛的下水道是个传奇(2010-07-19 19:28:09)
小时候回老家途经青岛,就听说过德国下水道的故事,
今天看了,它,真是一个传奇……
号外!!!青岛的下水道是个传奇   作者:施瓦辛格格
      青岛原德国租借区的下水道在高效率地使用了百余年后,一些零件需要更换,但当年的公司早已不复存

在。一家德国企业发来一封电子邮件,说根据德国企业的施工标准,在老化零件周边3米范围内,可以找到存放

备件的小仓库。城建公司在下水道里找到了小仓库,里面全是用油布包好的备用件,依旧光亮如新。
大概是德国人的传奇。
下水道的经典资料:    青岛德式下水道:一百年前的领先
     很多人是由雨果的《悲惨世界》认识“巴黎地下博物馆”的,作者甚至用了整整一章的篇幅来介绍这宏大

的地下排水系统。我曾被派遣专程去参观考察过这能跑车能行船甚至可以作为欧美大片中追逐逃亡、枪战爆炸

拍摄场地的巴黎下水道,回来后啧啧称羡的同时又连连摇头。很显然,这样的排水系统的确先进方便,但花数

倍乃至十几倍的成本建造这样一劳永逸的排水系统,就我们虽然庞大但需要多方分配的财力来说,这样的规划

至少在目前还只能是梦想。但两年前一段德式下水道的出土,却彻底改变了我的认识。有些事情,并不像表面

看起来的那样,只跟钱有关。
     那段下水道已经在青岛的城市街道下静静躺了一百多年,挖出来后选了一截放在青岛市博物馆的展室里。

100多年前,德国人在占领青岛期间,为这个沿海小渔村构筑出了最初的城市雏形,同时也设计了当时在中国尚

属新鲜事物的现代排水系统,有很多路段的管道一直沿用到现在,其中雨、污水分流的模式即使到今天也还有

很多城市没能做到。
     德占时期的排水管道,是为三四十万人口的城市规模而设计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从改革开放以后,

青岛早成了几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原有管道的排水能力自然不能够满足现代化城市的需要,于是那段依然完好

的排水管道才有机会“出土”。
     作为一名城市建设者,我曾在青岛博物馆仔细观察过那截下水道。从横断面来看,它高约80厘米,上大下

小呈蛋状而不是现在通用的圆形,上半部分简单地以水泥抹面,下面大约二分之一高度的部分贴了白色的瓷瓦

,现在依然釉面光亮。
     下半部分呈“V”型的部分,确保了在污水流量比较小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比较高的流速,使污水中所

夹杂的泥沙污物被冲击得没有沉淀的机会,减少了日后的养护。而贴上了光滑的瓷瓦,又能确保污物垃圾不会

被毛刺挂住,减少了堵塞冒溢的可能。上半部分呈半圆形,直径比较大,又能在水量比较大的时候确保过水面

积。上大下小的蛋形结构,还可以让管道拥有尽可能大的承压能力,因为埋在城市街道下,管道所承受的压力

主要来自上方,横向方面的压力相对来说就要小得多。 正是这样巧妙的设计和很高的建筑质量,才让100多年

前建设的排水管道一直使用到现在,还让人为之赞叹,值得借鉴。
      实际上,这截贴上了德国制造标签的管道,完完全全是“MADEINCHINA”,采用的材料是地道中国生产的

,施工的工人是地道的中国人,当时在青岛的德国人,除了住别墅的就是住军营的,基本上没有什么做基础工

作的技术和施工人员。他们所带来的,只是认真而又富有远见的设计理念和为达到设计目的而严格坚持的施工

质量而已。这也许就是现在的我们和一百多年前的德国人之间存在的差距。
1905年青岛最早实现雨污分流
     青岛是全国最早实现雨污分流的城市。在德国租借青岛时期,按照最初的规划,设为欧人区和华人区,老

城区一段是德占时期德人划定的“欧人区”。欧人区的排水采用先进的雨污分流方式。1905年,德国人在前海

一线将地下排水管道铺设完毕,奠定了青岛的地下排水系统。上世纪30年代,当时的政府在此基础上进行建设

,青岛的地下排水管道网络形成。
老城区暗渠总长度5464米,至今沿用
     青岛的地下排水设施有好几种形式,地下是管道和暗渠,地上有明渠。龙口路、江苏路、安徽路、中山路

,都有暗渠。西部老城区,100多年前修建的暗渠至今还管用,老城区12条道路下的暗渠总长度为5464米。
排水管道上宽下窄,淤泥不易沉积
     德式排污管道设计巧妙,管道为倒置的鸭蛋型,上大下小,下半部分呈“V”型的部分,确保了在污水流

量比较小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比较高的流速,使污水中所夹杂的泥沙污物被冲击得没有沉淀的机会,减少了

日后的养护。而管道的上半部分是水泥,下半部分则在水泥上贴了层瓷砖用来防腐蚀。
管道带有雨水斗及反水闸,极少堵塞
     青岛的民间流传着一个说法,栈桥两侧的排雨口非常大,管道内可以开进一辆小汽车。据报道,德式排水

管道中的雨水斗竟带有反水阀(类似家里卫生间里下水管的反水阀),这样一来雨水冲刷的脏物只能进入雨水

斗,而不会进入管道,因此也不会造成管道堵塞,脏物也便于清理。管道堵塞越少,排水井冒溢越少,反水阀

还能避免管道里的臭气散发到空中。
德式下水管道井盖百年后沿用至今
     德人的细致还体现在雨、污水井盖上,德式的雨、污水井盖不仅有符号标明,还有大小之分。雨水井盖大

,污水井盖小。德式管网不仅设计细致,管材质量也特别好。井盖上面印有符号K,青岛人称之为“古力”。经

过百年的侵蚀,黑色的井盖依然铮亮铮亮的,没一点锈迹,来来往往的车辆从上面驶过,不曾把它压裂。
/>========================================================
西祠胡同          
青岛古力:一百年前的远见,无法复制的德国经验  10-06-05 11:03
 发表于:《泰美仕液体壁纸装修装潢家装设计》
   1936年的青岛。1914年,日本人占领青岛后,基本沿用德国人的市政管理经验。
   1899年修改的城市规划图,此后青岛的城市建设主要依据与此。
    青岛栈桥东侧一个德国时期保留下来的泄洪口直至今日还在使用。摄影_王哲
    南都周刊6月4日报道 曾有人问:“如果被带到一个陌生的国度,如何分辨它是否发达?”
    龙应台说:“最好来一场倾盆大雨,足足下它3个小时。如果你撑着伞溜达了一阵,发觉裤脚虽湿却不肮脏

,交通虽慢却不堵塞,街道虽滑却不积水,这大概就是个先进国家;如果发现积水盈足,店家的茶壶头梳漂到

街心来,小孩在十字路口用锅子捞鱼,这大概就是个发展中国家。”如果用龙应台的标准衡量,那么青岛在100

年前就进入先进行列。
    1898年德国殖民军登陆青岛,立志要把这个只有2万人口的渔村,打造成海外殖民地的样板城市。当他们调

集了当时德国一流的城市规划专家和建筑设计师来到青岛,按照19世纪末欧洲最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实地勘

察设计,形成了青岛的城建规划。17年后,战败的德国人给日本人,留下了一座号称“东方瑞士”的现代化城

市。其中,极具现代意识的城市下水管网,让100年后的青岛人依旧受益。
     在青岛的老城区,光滑的马牙石铺成的道路旁,被踩得斑驳的“古力盖”,乌黑发亮。我们仍然能看到德

国人留下的“古力”。古力是德语“Gully”的音译,意思是指带有可供人出入井盖儿的地下雨污水坑道。这些

古力盖中心,大都有一个“K”,“K”代表“KIAUTSCHOU”,意指胶澳。
     对于在暴雨前接连失守的都市,青岛德式排水,对今天有哪些经验可资借鉴?一批近年来整理的德占领时

期档案,揭示了其中的奥秘。
德国人考虑到百年之后
     夏季暴雨,对地处季风区的中国城市是家常便饭。 5月17日,一场从前一天就开始下的大雨,在缓解青岛

旱情的同时,也考验着市区的排水能力。当天,青岛市排水管理处,启动了防汛抢险二级预案。此前,青岛市

政部门已经进行了77处积水点改造。
     幸好天公作美,雨水持续了一天就停了,并没有给这个城市带来多大的麻烦,改造似乎起到了效果。望着

减退的雨水,一位在老城区大港二路附近执勤的警官说:2007年下暴雨的时候,这里的积水都能淹到腰部,“

都可以游泳了,现在经过改造,情况好些了。”
      在地势低洼的青岛老城区,这样的积水路段每年都会出现。原青岛图书馆馆长鲁海埋怨说,积水是青岛

河被填造成的。“老城区原本有条青岛河,天然起到泄雨水的作用,德国人就没在附近修暗渠。到了上世纪80

年代,青岛河被填,上面盖起了高楼。雨水只能顺着地势,汇流到青海路等低洼地带,将近1公里的路段于是经

常积水、被淹。”
     “德国人修建的地下暗渠,宽阔到可以跑解放牌汽车。过去老城区下完雨,地面就干干净净的。反倒是新

修的新城里的小区和街道,常听说‘古力盖冒溢’的新闻。”像鲁海这样的“老青岛”,总习惯拿现在的城市

规划,和德国人占领时期的作个比较。从1898年占领青岛开始,到1914年被日本人赶走,德国人实际统治青岛

17年,但德国人留下一座运转自如的城市同时,也让青岛人对城市建设有了挑剔苛刻的眼光。
      《青岛晚报》编辑王占筠,从小就住在老城区鲁迅公园对面。“我的同学曾经下到德国人修建的地下暗

渠,里面很宽敞,大人能都站立,就像一个庞大的迷宫,跟电影《巴黎圣母院》的下水道那样大。”
     鲁海和王占筠都是土生土长的青岛人,在他们的生活印记中,对“德国制造”很早就耳熟能详。青岛被公

认是中国最干净的城市之一,很多青岛人认为,这是德国人便捷的排水系统遗留的财富。除了海洋气候,青岛

石头路上基本没有裸露的尘土,完善的污水和雨水管道设施,对市容市貌的改善功不可没。
       2004年10月,青岛档案馆人员在德国发现了一批记录青岛城市建设的原始档案,其中一部名为《胶澳发

展备忘录》,系当年胶澳总督府组织编写。自1898年10月起,每年一记,直到1914年,不间断记录了17年,完

整记下了当时德国殖民者建设地下管网的意图、理念及施工进度。
       按照和清政府的租借条约,德占青岛99年。所以,德国殖民者登陆之初,它的城市规划建设几乎按照

100年的高标准设计、施工。1914年德国人败走青岛,带走了全部青岛城建档案,其中包括所有的上下水管网分

布图纸。生活用水在战事中遭到破坏,日本人自己修不了,只得专门招募德国技工修复上下水管网。在青岛主

权被中国收回之后,德国政府才把这些档案图纸交还中国。
      青岛历史学会副会长于佐臣说:“我第一次感觉到德国人对青岛地下水网的重视,就是从这件事情开始

。在德国人看来,这不单是市政建设,而是上升到了国家关系的层面。”   德国人之所以在青岛煞费苦心是有

原因的。于佐臣说,作为一个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德国力图把青岛建成一个样板殖民城市,显示自己的强大

,以此与英法竞争。因此不惜代价采用了最新的科学技术,运用国家干预及军队管理,在市政规划、行政管理

、路网建设、卫生保健等方面,都采取了若干新政策。“这对青岛形成现代化城市起到了重大影响。”
     藏于青岛博物馆的德国时期下水道,胸径半人多高,上宽下窄的蛋形型设计,可以让水流最大限度通过。

下层铺设陶瓷利于防腐蚀。摄影_杨猛
作为公共卫生问题看待的下水道
     按照《胶澳发展备忘录》记载,最初德国人在青岛铺设地下水网,是作为公共卫生问题考量。
     在德占青岛之前,青岛只是一个只有2万人的自然渔村,没有地上水管,更没有下水道。为改善糟糕的卫

生环境,登陆之初的德国人,雄心勃勃地提出了城市改良计划,他们要把青岛建设成为“接待南部欧洲病人的

疗养地”。
     初来乍到,殖民军水土不服。1898年10月,进入雨季后,德人中间经常发生肠炎,此病在欧人区和驻军中

多有发生。备忘录显示,德国人认为大肠杆菌和痢疾流行,可能是以下两个原因造成的:土壤和饮用水污染、

居住环境的拥挤。“由于土壤污染,伤寒病菌得以通过低洼处和颗粒空隙涂层,侵入地下水和水井中,而这些

水井又是青岛唯一的水源。特别是倾盆大雨时,污水流入水井中,被污染的水是造成大肠杆菌的主要原因。”
     或许从这一年开始,德国人意识到了与供水系统同步建设排水系统的重要性。因此《胶澳发展备忘录》明

确提出,“通过中央输水管道提供保证安全的优质饮水,扩建下水道网,以及清运中国人的垃圾等,都是面临

的紧迫任务。”
     这是《胶澳发展备忘录》第一次提到筹划中的青岛下水道建设,并且在今后每年度的报告中都作为重点项

目陈述总结。此后10几年间,关于饮用水和地下管网的建设,一直未有中断。
     鲁海说,德国人采取的措施是带有歧视性的:禁止中国人在欧人区落户。青岛被划分欧人区,鲍岛则划为

华人区。而地下管网的铺设工程,首先在欧人区开始。
      这是青岛第一次大规模铺设下水管道的开端。青岛地势南低北高,丘陵地貌,这条线顺山势集中在南部

老城区沿海一线。主要是在地下埋设暗渠。从1899年开始铺设,一次就铺了3500米。
       鲁海记忆最深的是,在沿海栈桥两侧挖了雨水排泄口,直径2米,大人都能钻进去。为了防止海水涨潮

倒灌,利用了地势坡差,出口高于水平面。曾有市民跟随向导顺利穿越暗渠,“但现在已经严禁出入了,尽管

还能排水,但—般人连入口也不知道在哪里。”
      按照熟识青岛历史的于佐臣分析,德国人修的地下排水设施主要有两种形式:地下是管道和暗渠,地上

是明渠。第一批修建的暗渠集中在龙口路、江苏路、安徽路、中山路一带。德人总共修了12个排水系统,相互

独立又彼此连接,暗渠总长度为5464米。
       档案显示,暗渠都是埋在地下2米,直径最粗半米,细的如同手腕粗;管道则是用烧制的陶瓷管,每截2

米左右,带螺丝口。管道接口麻纱外面沥青封口,一般多为一米半到2米长的短管,方便检修。明渠和暗渠,每

隔50米就修道挖隧道,用雨篦子分流,挡住随雨水冲刷而来的泥沙。这套系统基本覆盖了青岛老城区,现在在

青岛西部老城区,100多年前修建的暗渠至今还管用。
雨污分流,今天很多城市做不到
显然,最早修建的下水管道,主要是为了排雨。
     《胶澳发展备忘录》1899-1900年度报告提到:目前完工的下水道仅供疏导雨水之用,而粪尿等还要靠粪

桶清除。“华人清理者没有完成好他们承担下来的工作。他们要对及其杂乱无章和肮脏的环境负责。但是,若

要至于更严格的要求之下,他们索性就不干了。”暂时安排的清运方法是,用马桶倒入铁罐再拉走,计划将来

把粪便、家庭污水与雨水分离,并由下水道排走。
这是德国人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雨污分流的概念。
      青岛污水治理专家、麦岛污水处理厂总设计师姜言正评价说,雨污分流的规划是非常先进的,修建单独

的污水管道,进行分类处理和排放,保障雨水管道的畅通,尤其是100年前能意识到到这一点非常不易。“即便

在今天,国内很多城市也做不到这一点。”
     雨污分流的工程从论证到完工持续了5年之久,德国人显示了特有的耐心。1901年的备忘录记录:粪便和

污水依然直接排放到海中,而污水下水道已进行了招标,计划施工。
      而下一年的备忘录显示,这项工作终于有了眉目:把排放污水和建造下水道的工作,交给了一家德国公

司。建筑工程大约需要2年时间完成。与此同时,“雨水下水道与街道扩建同步”。
      “德国人的规划很长远,目标明确,提出了地上和地下同步进行的概念。”这让姜言正很感慨,目前中

国的许多城市,都是小区或者道路建成了,才想起地下没有铺设管道,不断地挖,被民间笑称“扒路军”。
      1905年,雨污分流的下水道投入使用。备忘录显示,光本年度,就“铺设了670米的水泥下水道,2296米

的蛋形型材管水泥管道,1144米的陶管管道,将116座楼和院落接入了下水。”
      在青岛市博物馆2楼,一段在城市管网改造中挖掘的蛋形型管材,已经作为文物展出。蛋形型管材截面形

似鸭蛋,高约80厘米,宽约40厘米。上宽下窄的设计,保证排水通畅,污水无法积存在管内。管道的上半部分

是水泥,下半部分则在水泥上贴了层瓷瓦,可以起到防腐蚀的作用。
      姜言正说,通过比较可知,德国人修建的管道,比如今城市大多数管道胸径都宽大。现在城市的问题是

,“道路太拥挤了,不可能加大管道胸径专门用于排水。”他建议,可采用另一种方法,多建水处理厂,加大

污水分流。
       网络上有研究者指出,实际上,这截贴上了德国制造标签的管道,完完全全是“MADE IN CHINA”,采

用的材料是地道中国生产的,施工的工人是地道的中国人,当时在青岛的德国人,除了住别墅的就是住军营的

,基本上没有什么做基础工作的技术和施工人员。他们所带来的,只是认真而又富有远见的设计理念,以及为

达到设计目的而严守的施工质量而已。也许这才是,我们和一百多年前的德国人之间存在的差距。
      据报载,前几年青岛城市施工,在老城区挖出的一段德制下水陶管居然砸不破,而后期的管道已经锈迹

斑斑。包括古力盖,德国时期的至今完好如初,并且设计巧妙,不易被盗。这成为德国制造质量可靠的又一佐

证。
     类似的细节还有,德国制造的雨水管道带有反水阀,这样一来雨水冲刷的脏物只能进入雨水斗,而不会进

入管道,因此不会造成管道堵塞,脏物也便于清理。管道堵塞的少,古力冒溢的就少。反水阀还能避免管道里

的臭气散发到空中。
      此前,无论雨水和污水,德国人是直排式的,直接加压排放到远海。1905年的备忘录则提出改变这一状

况,特别提到,随着污水的积累,开始建立污水收集,并且建立了排水泵站。当年德国市政当局在青岛西部城

区共建了5座泵站,太平路泵站是现存唯一的一座,除更换了一些老化的配件外,从水泵到房门、青石台阶等都

还是原来的样子。太平路泵站至今仍可手动操作。
      地下管网雨污分流之后,粪便污水跟雨水实现了分流。于是德国人在青岛建立了两个污水收集点。此间

,青岛历史上出现了一个有名的粪商刘子山。
      刘子山白手起家,出身低微。懂几句德语,和德国人打交道后看上了收集粪便是无本买卖,为了解决城

市排污问题,德国人把粪便收集的活交给刘子山,给他一部分钱,当他把处理的粪便卖出去做肥料又是一笔钱

。最后刘子山靠承包城市粪便起家,又做房地产和鸦片走私,竟然成为青岛首富,据称这是近代第一位有据可

查的粪商。
无法复制的德国经验
     经过7年的建设,雨水、污水排水管道铺基本铺设完毕。1904年到1905年的备忘录显示,青岛的卫生状况

得到了很大发展。从这一年开始,下水管道问题在施政报告中第一次没有作为单独章节出现。德国人骄傲地宣

称,“由于有了良好的卫生设施,青岛的卫生情况是整个东亚地区最好的。”
     此后,青岛的地下管网逐渐形成网络。1909年10月,备忘录说,青岛未接通下水管道的只有2户私人地皮

和几处公用地皮,以及为华人修建的厕所。
     但是内外有别,德国人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欧人区地盘上,华人区大鲍岛的下水管网开始仍然是雨污并

流,共用一个管子。德国人给出的理由是:华人聚集的大鲍岛地区尚需很长时间,因为生意不佳,不能强制华

人这样做。
      根据统计,德占时期,在青岛修建的雨水管道29。97公里,污水管道41。07公里,雨污合流管

道9。28公里。
     “青岛人有句笑话,德国人赔了,日本人赚了,”鲁海说。日本人占领青岛后基本沿用了德国人的市政管

理经验。此后,无论北洋政府还是国民政府,青岛的市政设施并没有因为政权的交替,进行大的改造,设计的

办法都是仿照德国人一以贯之。1930年到1935年国民政府主政时期,明沟暗渠总计37条,达1.5万多米,青岛

的地下水网基本成型。这一成果享用至今。
     “地下管网的德国经验,总结成三句话就是有长远规划,地上地下建设同步,制度健全。”于佐臣说,青

岛的市容市貌之所以整洁,得益于良好的基础和合理的城建走向。
      佐臣通过德占时期档案得知,德国人的城市管理,一步步有条不紊,有统一的规划。青岛历任总督包括

后期执政者,并没有赶着在各自的任期内突击完工,而是把城市建设当成百年大计,反观今天,“现在的城市

建设,拍脑袋就来的事情太多了,不能严格限制约束,等城市大了出现问题就不容易解决了。”
      注重长远规划,也是留给污水治理专家姜言正最大的感触。“今天铺好了,半年后又开膛了。这都和建

设规划、建设有直接关系。”
       七八年前的青岛新城区,也是经常“开肠剖肚”。而现在,吸取德国经验的青岛市规定,在城市管理上

搞协作制度,一旦有某条管线需要施工,市政工程养护管理部门会发出公告,要求所有地下管线经营企业前来

登记施工计划,详细说明施工时间、施工方法等,开挖后,至少5年内将不准在该路段再次施工。
      但是在姜言正看来,某种程度上,德国经验今天是无法复制的,“德国人的主要特点是慢工出细活。但

是如今的地下管材标准化程度更高,材料都是工厂化生产。施工的只管挖渠,直接买好管道填埋,施工周期短

。而德国人是完全就地取材,用人力铺设石头暗渠的做法,今天显然不太可能。”
      “评判市政建设孰优孰劣,离不了社会背景的具体分析。”青岛市排水管理处的刘鲁峰,也认为现在不

能照搬德国经验。
     德国人当初的设计容积率是20万人口,1930年代青岛人口达到35到40万,而今天,青岛人口已经突破了

700万,市区人口更是超过250万。而另一方面,德占时期,地下只有一种污水管线。现在的城市,一条街道上

已经至少分布7条专业管线,要负责污水、雨水、自来水、电信、有线电视、燃气、供暖、电力、网络等。
     “当年德国人时期,地下只有一种污水管道,想怎么铺就怎么铺。如今的人口密度已经非当年可比了。”

对此,刘鲁峰不无感慨。
数据
   青岛市市政公用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到2006年,青岛的排水管线为2379公里,长度仅次于天津的2642公里,

无锡和大连都是800公里,烟台是568公里,南京则只有466公里。
链接      暴雨之下,北京上海广州谁能逃脱  ?......
引用地址:http://www./u10841210/d121447003.htm

 

  -----------------------------山东青岛现代排水系统系百年前德国人修建中国水工业网|时间:2010-06-02 09:58     编辑:张洋
青岛栈桥东侧一个德国时期保留下来的泄洪口直至今日还在使用。摄影_王哲  青岛古力,一百年前的远见
  在中国,最不惧暴雨的城市,不是首都北京,也不是国际大都市上海,而是青岛。早在100多年前,德国人就为这个沿海小渔村,设计了足够使用百年的现代排水系统,其中雨污分流模式,即使到今天,还有很多中国城市未能做到。
  南都周刊主笔_杨猛 青岛报道
  曾有人问:“如果被带到一个陌生的国度,如何分辨它是否发达?”
  龙应台说:“最好来一场倾盆大雨,足足下它3个小时。如果你撑着伞溜达了一阵,发觉裤脚虽湿却不肮脏,交通虽慢却不堵塞,街道虽滑却不积水,这大概就是个先进国家;如果发现积水盈足,店家的茶壶头梳漂到街心来,小孩在十字路口用锅子捞鱼,这大概就是个发展中国家。”
  如果用龙应台的标准衡量,那么青岛在100年前就进入先进行列。
  1898年德国殖民军登陆青岛,立志要把这个只有2万人口的渔村,打造成海外殖民地的样板城市。当他们调集了当时德国一流的城市规划专家和建筑设计师来到青岛,按照19世纪末欧洲最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实地勘察设计,形成了青岛的城建规划。17年后,战败的德国人给日本人,留下了一座号称“东方瑞士”的现代化城市。其中,极具现代意识的城市下水管网,让100年后的青岛人依旧受益。
  在青岛的老城区,光滑的马牙石铺成的道路旁,被踩得斑驳的“古力盖”,乌黑发亮。我们仍然能看到德国人留下的“古力”。古力是德语“Gully”的音译,意思是指带有可供人出入井盖儿的地下雨污水坑道。这些古力盖中心,大都有一个“K”,“K”代表“KIAUTSCHOU”,意指胶澳。
  对于在暴雨前接连失守的都市,青岛德式排水,对今天有哪些经验可资借鉴?一批近年来整理的德占领时期档案,揭示了其中的奥秘。
  德国人考虑到百年之后
  夏季暴雨,对地处季风区的中国城市是家常便饭。
  5月17日,一场从前一天就开始下的大雨,在缓解青岛旱情的同时,也考验着市区的排水能力。当天,青岛市排水管理处,启动了防汛抢险二级预案。此前,青岛市政部门已经进行了77处积水点改造。
  幸好天公作美,雨水持续了一天就停了,并没有给这个城市带来多大的麻烦,改造似乎起到了效果。望着减退的雨水,一位在老城区大港二路附近执勤的警官说:2007年下暴雨的时候,这里的积水都能淹到腰部,“都可以游泳了,现在经过改造,情况好些了。”
  在地势低洼的青岛老城区,这样的积水路段每年都会出现。原青岛图书馆馆长鲁海埋怨说,积水是青岛河被填造成的。“老城区原本有条青岛河,天然起到泄雨水的作用,德国人就没在附近修暗渠。到了上世纪80年代,青岛河被填,上面盖起了高楼。雨水只能顺着地势,汇流到青海路等低洼地带,将近1公里的路段于是经常积水、被淹。”
  “德国人修建的地下暗渠,宽阔到可以跑解放牌汽车。过去老城区下完雨,地面就干干净净的。反倒是新修的新城里的小区和街道,常听说‘古力盖冒溢’的新闻。”像鲁海这样的“老青岛”,总习惯拿现在的城市规划,和德国人占领时期的作个比较。从1898年占领青岛开始,到1914年被日本人赶走,德国人实际统治青岛17年,但德国人留下一座运转自如的城市同时,也让青岛人对城市建设有了挑剔苛刻的眼光。
  《青岛晚报》编辑王占筠,从小就住在老城区鲁迅公园对面。“我的同学曾经下到德国人修建的地下暗渠,里面很宽敞,大人能都站立,就像一个庞大的迷宫,跟电影《巴黎圣母院》的下水道那样大。”
  鲁海和王占筠都是土生土长的青岛人,在他们的生活印记中,对“德国制造”很早就耳熟能详。青岛被公认是中国最干净的城市之一,很多青岛人认为,这是德国人便捷的排水系统遗留的财富。除了海洋气候,青岛石头路上基本没有裸露的尘土,完善的污水和雨水管道设施,对市容市貌的改善功不可没。
  2004年10月,青岛档案馆人员在德国发现了一批记录青岛城市建设的原始档案,其中一部名为《胶澳发展备忘录》,系当年胶澳总督府组织编写。自1898年10月起,每年一记,直到1914年,不间断记录了17年,完整记下了当时德国殖民者建设地下管网的意图、理念及施工进度。
  按照和清政府的租借条约,德占青岛99年。所以,德国殖民者登陆之初,它的城市规划建设几乎按照100年的高标准设计、施工。1914年德国人败走青岛,带走了全部青岛城建档案,其中包括所有的上下水管网分布图纸。生活用水在战事中遭到破坏,日本人自己修不了,只得专门招募德国技工修复上下水管网。在青岛主权被中国收回之后,德国政府才把这些档案图纸交还中国。
  青岛历史学会副会长于佐臣说:“我第一次感觉到德国人对青岛地下水网的重视,就是从这件事情开始。在德国人看来,这不单是市政建设,而是上升到了国家关系的层面。”
  德国人之所以在青岛煞费苦心是有原因的。于佐臣说,作为一个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德国力图把青岛建成一个样板殖民城市,显示自己的强大,以此与英法竞争。因此不惜代价采用了最新的科学技术,运用国家干预及军队管理,在市政规划、行政管理、路网建设、卫生保健等方面,都采取了若干新政策。“这对青岛形成现代化城市起到了重大影响。”
  作为公共卫生问题看待的下水道
  按照《胶澳发展备忘录》记载,最初德国人在青岛铺设地下水网,是作为公共卫生问题考量。
  在德占青岛之前,青岛只是一个只有2万人的自然渔村,没有地上水管,更没有下水道。为改善糟糕的卫生环境,登陆之初的德国人,雄心勃勃地提出了城市改良计划,他们要把青岛建设成为“接待南部欧洲病人的疗养地”。
  

初来乍到,殖民军水土不服。1898年10月,进入雨季后,德人中间经常发生肠炎,此病在欧人区和驻军中多有发生。备忘录显示,德国人认为大肠杆菌和痢疾流行,可能是以下两个原因造成的:土壤和饮用水污染、居住环境的拥挤。“由于土壤污染,伤寒病菌得以通过低洼处和颗粒空隙涂层,侵入地下水和水井中,而这些水井又是青岛唯一的水源。特别是倾盆大雨时,污水流入水井中,被污染的水是造成大肠杆菌的主要原因。”
  或许从这一年开始,德国人意识到了与供水系统同步建设排水系统的重要性。因此《胶澳发展备忘录》明确提出,“通过中央输水管道提供保证安全的优质饮水,扩建下水道网,以及清运中国人的垃圾等,都是面临的紧迫任务。”
  这是《胶澳发展备忘录》第一次提到筹划中的青岛下水道建设,并且在今后每年度的报告中都作为重点项目陈述总结。此后10几年间,关于饮用水和地下管网的建设,一直未有中断。
  鲁海说,德国人采取的措施是带有歧视性的:禁止中国人在欧人区落户。青岛被划分欧人区,鲍岛则划为华人区。而地下管网的铺设工程,首先在欧人区开始。
  这是青岛第一次大规模铺设下水管道的开端。青岛地势南低北高,丘陵地貌,这条线顺山势集中在南部老城区沿海一线。主要是在地下埋设暗渠。从1899年开始铺设,一次就铺了3500米。
  鲁海记忆最深的是,在沿海栈桥两侧挖了雨水排泄口,直径2米,大人都能钻进去。为了防止海水涨潮倒灌,利用了地势坡差,出口高于水平面。曾有市民跟随向导顺利穿越暗渠,“但现在已经严禁出入了,尽管还能排水,但—般人连入口也不知道在哪里。”
  按照熟识青岛历史的于佐臣分析,德国人修的地下排水设施主要有两种形式:地下是管道和暗渠,地上是明渠。第一批修建的暗渠集中在龙口路、江苏路、安徽路、中山路一带。德人总共修了12个排水系统,相互独立又彼此连接,暗渠总长度为5464米。
  档案显示,暗渠都是埋在地下2米,直径最粗半米,细的如同手腕粗;管道则是用烧制的陶瓷管,每截2米左右,带螺丝口。管道接口麻纱外面沥青封口,一般多为一米半到2米长的短管,方便检修。明渠和暗渠,每隔50米就修道挖隧道,用雨篦子分流,挡住随雨水冲刷而来的泥沙。这套系统基本覆盖了青岛老城区,现在在青岛西部老城区,100多年前修建的暗渠至今还管用。
  雨污分流,今天很多城市做不到
  显然,最早修建的下水管道,主要是为了排雨。
  《胶澳发展备忘录》1899-1900年度报告提到:目前完工的下水道仅供疏导雨水之用,而粪尿等还要靠粪桶清除。“华人清理者没有完成好他们承担下来的工作。他们要对及其杂乱无章和肮脏的环境负责。但是,若要至于更严格的要求之下,他们索性就不干了。”暂时安排的清运方法是,用马桶倒入铁罐再拉走,计划将来把粪便、家庭污水与雨水分离,并由下水道排走。
  这是德国人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雨污分流的概念。
  青岛污水治理专家、麦岛污水处理厂总设计师姜言正评价说,雨污分流的规划是非常先进的,修建单独的污水管道,进行分类处理和排放,保障雨水管道的畅通,尤其是100年前能意识到到这一点非常不易。“即便在今天,国内很多城市也做不到这一点。”
  雨污分流的工程从论证到完工持续了5年之久,德国人显示了特有的耐心。1901年的备忘录记录:粪便和污水依然直接排放到海中,而污水下水道已进行了招标,计划施工。
  而下一年的备忘录显示,这项工作终于有了眉目:把排放污水和建造下水道的工作,交给了一家德国公司。建筑工程大约需要2年时间完成。与此同时,“雨水下水道与街道扩建同步”。
  “德国人的规划很长远,目标明确,提出了地上和地下同步进行的概念。”这让姜言正很感慨,目前中国的许多城市,都是小区或者道路建成了,才想起地下没有铺设管道,不断地挖,被民间笑称“扒路军”。
  1905年,雨污分流的下水道投入使用。备忘录显示,光本年度,就“铺设了670米的水泥下水道,2296米的蛋形型材管水泥管道,1144米的陶管管道,将116座楼和院落接入了下水。”
  在青岛市博物馆2楼,一段在城市管网改造中挖掘的蛋形型管材,已经作为文物展出。蛋形型管材截面形似鸭蛋,高约80厘米,宽约40厘米。上宽下窄的设计,保证排水通畅,污水无法积存在管内。管道的上半部分是水泥,下半部分则在水泥上贴了层瓷瓦,可以起到防腐蚀的作用。
  姜言正说,通过比较可知,德国人修建的管道,比如今城市大多数管道胸径都宽大。现在城市的问题是,“道路太拥挤了,不可能加大管道胸径专门用于排水。”他建议,可采用另一种方法,多建水处理厂,加大污水分流。
  网络上有研究者指出,实际上,这截贴上了德国制造标签的管道,完完全全是“MADE IN CHINA”,采用的材料是地道中国生产的,施工的工人是地道的中国人,当时在青岛的德国人,除了住别墅的就是住军营的,基本上没有什么做基础工作的技术和施工人员。他们所带来的,只是认真而又富有远见的设计理念,以及为达到设计目的而严守的施工质量而已。也许这才是,我们和一百多年前的德国人之间存在的差距。
  据报载,前几年青岛城市施工,在老城区挖出的一段德制下水陶管居然砸不破,而后期的管道已经锈迹斑斑。包括古力盖,德国时期的至今完好如初,并且设计巧妙,不易被盗。这成为德国制造质量可靠的又一佐证。
  类似的细节还有,德国制造的雨水管道带有反水阀,这样一来雨水冲刷的脏物只能进入雨水斗,而不会进入管道,因此不会造成管道堵塞,脏物也便于清理。管道堵塞的少,古力冒溢的就少。反水阀还能避免管道里的臭气散发到空中。
  此前,无论雨水和污水,德国人是直排式的,直接加压排放到远海。1905年的备忘录则提出改变这一状况,特别提到,随着污水的积累,开始建立污水收集,并且建立了排水泵站。当年德国市政当局在青岛西部城区共建了5座泵站,太平路泵站是现存唯一的一座,除更换了一些老化的配件外,从水泵到房门、青石台阶等都还是原来的样子。太平路泵站至今仍可手动操作。
  地下管网雨污分流之后,粪便污水跟雨水实现了分流。于是德国人在青岛建立了两个污水收集点。此间,青岛历史上出现了一个有名的粪商刘子山。
  刘子山白手起家,出身低微。懂几句德语,和德国人打交道后看上了收集粪便是无本买卖,为了解决城市排污问题,德国人把粪便收集的活交给刘子山,给他一部分钱,当他把处理的粪便卖出去做肥料又是一笔钱。最后刘子山靠承包城市粪便起家,又做房地产和鸦片走私,竟然成为青岛首富,据称这是近代第一位有据可查的粪商。


----------------------------------------------------------------------------------------------------------------------------青岛:德国百年前的排水典范        由于德国人在20世纪初主持了排水系统的修建,近百年过去了,拥有这些管道的青岛仍被认为是排水管网设置最为合理的城市之一。 经过百年的侵蚀,印有字母K的黑色“古力”从未被压裂。
青岛被认为是管网设置最合理的城市在城市排水系统中,巴黎等城市的“深隧道”模式以其排水效率广受赞誉。深隧道的修建在芝加哥、新加坡等城市广为推行,然而中国至今还没有一座城市采用这样的排水模式,仅仅在青岛的老城区在当年沦为租借区时,德国人在这里修建了“深隧道”式的管道,近百年过去,拥有这些管道的青岛仍被认为是排水管网设置最为合理的城市之一。  1905年青岛最早实现雨污分流青岛是全国最早实现雨污分流的城市。在德国租借青岛时期,按照最初的规划,设为欧人区和华人区,老城区一段是德占时期德人划定的“欧人区”。欧人区的排水采用先进的雨污分流方式。1905年,德国人在前海一线将地下排水管道铺设完毕,奠定了青岛的地下排水系统。上世纪30年代,当时的政府在此基础上进行建设,青岛的地下排水管道网络形成。老城区暗渠总长度5464米,至今沿用青岛的地下排水设施有好几种形式,地下是管道和暗渠,地上有明渠。龙口路、江苏路、安徽路、中山路,都有暗渠。西部老城区,100多年前修建的暗渠至今还管用,老城区12条道路下的暗渠总长度为5464米。排水管道上宽下窄,淤泥不易沉积德式排污管道设计巧妙,管道为倒置的鸭蛋型,上大下小,下半部分呈“V”型的部分,确保了在污水流量比较小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比较高的流速,使污水中所夹杂的泥沙污物被冲击得没有沉淀的机会,减少了日后的养护。而管道的上半部分是水泥,下半部分则在水泥上贴了层瓷砖用来防腐蚀。管道带有雨水斗及反水闸,极少堵塞青岛的民间流传着一个说法,栈桥两侧的排雨口非常大,管道内可以开进一辆小汽车。据报道,德式排水管道中的雨水斗竟带有反水阀(类似家里卫生间里下水管的反水阀),这样一来雨水冲刷的脏物只能进入雨水斗,而不会进入管道,因此也不会造成管道堵塞,脏物也便于清理。管道堵塞越少,排水井冒溢越少,反水阀还能避免管道里的臭气散发到空中。德式下水管道井盖百年后沿用至今德人的细致还体现在雨、污水井盖上,德式的雨、污水井盖不仅有符号标明,还有大小之分。雨水井盖大,污水井盖小。德式管网不仅设计细致,管材质量也特别好。井盖上面印有符号K,青岛人称之为“古力”。经过百年的侵蚀,黑色的井盖依然铮亮铮亮的,没一点锈迹,来来往往的车辆从上面驶过,不曾把它压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