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性临界极差相对值:北大“校推生”,农村孩子机会几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7:37:42
  日前,北大招生办正式发布2012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实施方案。北大给明年的中学校长推荐生开出了史无前例的优惠条件:只要通过自主招生面试,高考分数超过当地一本线即可被录取。(6月20日《北京青年报》
  只要过一本,即可被录取,这条件确实够史无前例的。可以料想的是,门槛降得越低,那些偏才、怪才才有机会、也越容易脱颖而出。校长推荐制试行已经两年,坊间的一大诟病之处即是,但凡被校长推荐的,都是成绩优秀的,他们即便不获推荐,考上名校也是八九不离十,获得推荐只不过为考上名校多系了一道保险绳。
  门槛低了,怪才、偏才的机会多了,但笔者最想知道的是,农村孩子的机会几何?更准确地说,那些就读于非名校、乡镇中学的怪才和偏才有机会吗?现如今,获得推荐资格的中学,多集中于城市名校,乡镇中学几乎没有,如果乡镇中学的农村学生,同样是怪才偏才,同样过了一本线,谁来推荐
  尽管新方案规定,为保障农村及偏远地区考生的利益,北大自主招生专家委员会将在中学资格审核、学生考核等环节中加大对农村地区、偏远地区的政策倾斜力度。虽然倾斜,但我们看到,获得推荐资质的仍然是城市名校。
  其实,农村孩子有农村孩子的优点,清华招办主任孟芊坦承,农村孩子中的优秀分子,可能不会弹钢琴,在中学也没有国际交流的机会,但是他们远大的志向、阳光的心态、强烈的求知欲和良好的学习能力,使他们在综合素质上并不输给任何学生。诚哉斯言!既然如此,就应该维护教育公平,多给农村孩子一些机会。
  旅美学者薛涌透露,在美国,不少学校同样实行推荐制,但他们的推荐值恰恰与我们这里相反,越是在办学条件差的地方读书,越能获得高考加分。很显然,如果不坚守教育公平,就会形成可怕的教育鸿沟。日前中青报发布的数据显示,以2010年入学的清华新生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2010级学生的人数,大致以1/6的比例发放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表示自己户籍在农村的学生比例仅为17.0%。而同年全国高考考生中,农村生源的比例高达62%。与之相对应的则是,清华自主招生初审结果显示,七成是大中城市学生。这些数据综合起来看,让人很黯然,农村孩子获得的机会少,他们何以改变命运
  教育被称为社会“伟大的均衡器”,原因就在于,它“能给人提供公平竞争、向上流动的机会,显著改善不利群体的就业能力和社会地位,帮助弱势者摆脱他出身的那个群体的局限,减少社会性的不公平。”因此,“只要过一本,即可被录取”,固然值得惊喜,但不值得欣慰,如果农村孩子无法取得机会,或机会太少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