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口扶她漫画网站:让信任生长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4:01:51
2011年06月24日 06:13 AM

让信任生长吧!

作者:《北京的腔调》导演 阿避 为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撰稿 评论[3条]   

“我喜欢赳赳……他活像我的哪位中小学同学,站在弄堂口或者随便什么地点,煽动他的厚嘴唇,随口和我谈起毫不相干的各种话题,彼此不必介意通常需要介意的世故。”——这是陈丹青在为胡赳赳的书《北京的腔调》所写序言里的话,第一次面见赳赳,正是这种印象。

谈的是购买《北京的腔调》话剧改编权的事,“正事”几句话便聊完,赳赳煽动他的厚嘴唇,随口谈起毫不相干的各种话题——佛学、道家、中医、霍金以及弦宇宙理论——真是闲谈谈玄说弦。他指着桌上的水杯说:“这个杯子本来并不存在,因为一个念头,然后又加上无数人的念头,于是就有了它。”

改编《北京的腔调》为话剧,也是源于一个念头。

年初一次饭局,辅仁文化的秋实和山鹰说想做话剧,我脑中突如其来地冒出这个书名——《北京的腔调》。当时我们三人甚至没看过这本书,只是听朋友推荐过。

于是迅速买来读完,并迅速决定把它改编成话剧。经过一个月的改编,剧本成型。

正巧赳赳夫人是我学中医的学姐,经厚朴中医学堂堂主徐文兵老师牵线,和赳赳接上了头。

正巧林兆华戏剧工作室在征集剧本,准备做“三言二拍醒世系列剧”。2005年,我便与“大导”林兆华结识,那时他就有做“当代三言二拍”的念头,今年终于开始实施。

从三十多部应征剧本中林兆华选中了四部,其中包括我改编的《北京的腔调》。

读《北京的腔调》原著的感受,恰如余世存的评价:“赳赳的文字灵动,明心见性处激发人的省思。他的言路和思路是我们社会雅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异数,在煞有介事或起哄的浮世里阅读赳赳的文章,多有会心。”

然而,一本随笔杂文集,如何改编成话剧?这是所有人的疑问。

我先把书送给林兆华看,我说我设计了一个饭局的结构,用坐等饭局开始的几个人的意识流来成戏。大导的回答是:“可做!赳赳的语言很好,这个戏重点不在戏剧结构上,而在语言和思想上。可以做成一个不像戏的戏。”

剧本定稿之后,经过林兆华戏剧工作室的两轮筛选,演员选定,建组。我对演员说:“不是制造,我希望是大家的念头加诸一起,让这部戏自然生长出来。”

戏剧需要足够的能量、细节、动作,让文本活现出来。而我并非专业戏剧导演,玩了把跨界。好在有林兆华戏剧工作室的班底,有林兆华担纲艺术总监。排练初期,大导从不进排练厅,给我们自由创作的空间。

前一段网络流行的白领笑话——据说每个互联网公司都有一个扫地老太太,每当她从程序员身后走过,扫一眼电脑屏幕,会不经意地低声提醒程序员:“小心,代码错误!”大导甘当这个扫地老太太,他从排练厅的落地玻璃门往里“偷窥”,然后在排练间歇低声提醒我:“调度别太频繁……让演员嗨起来……。”寥寥数语,却每一次都点到穴位。

排练后期,林兆华甚至亲自上手“调戏”——调整戏的结构和演员表演。毕竟老戏骨,出手就不同。他的话:“自嘲还不够。少些正儿八经的范儿,戏剧回归本源就是游戏,玩儿起来才行啊!自嘲到底才是最彻底的批判。嘿!没想到我还挺哲学的哈。” 

排练初期很愉快,就像谈恋爱。没有了新鲜感之后,演员的疲惫、创作的瓶颈、因为“不像戏的戏”这样的高难度追求、因为导演是个戏剧新人……排练厅里开始有了争执红脸。

我把这一切视作好事,它能够让我们更深地理解这出戏和整个“三言二拍当代醒世系列剧”。

我的理解,所谓“醒世”,不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愤青式的批判,而是试图提醒自我和他人——我们都在梦中。

这出戏不想站在主观正义的立场上,用对立分别的态度来指责批判他人。从更深的层面看,我们大家都是一样的。这就是自嘲。

而如何不继续玩这种“我对你错”的游戏,彼此伤害、甚至互相投毒、互相杀戮,这就是自省。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几个人的剧组尚且有了相互的不理解、不信任、指责抱怨、情绪失控……可以想见一个家庭、一家公司……乃至整个世界。我们都有傲慢与偏见,而投射出的恰恰是我们的恐惧与自卑。

当剧组陷入迷茫、恐惧、焦虑甚至痛苦的时候,我发微博私信给演员:“我挺你们!无论演出结果如何,我都会为你们由衷鼓掌……不过是一场戏……谁都不想演烂戏,但这要靠真心,而不是靠机心。谁都不想对不起观众,但只要我们有诚意、用真心,勉力为之,也就无憾。别怕!鲜花掌声的路能走,板砖横飞的路也能走,其实都没什么大不了。只有把‘吓大’的文凭撕掉,我们才能真正地成长。”

我们做戏的动机不是要向世人证明我们的高明、我们的才情;我们的戏是想谈谈关于信仰和信任的话题,至于它能表达、传达到何种程度……让它生长吧!

(这是一场关于食、色、性、命的无稽之谈,也是一场关于生活现象的深刻讨论…… 新锐戏剧导演阿避将畅销书《北京的腔调》改编成戏剧剧本,变的是言辞愈加犀利,批判更加针砭时弊,不变的,是原著作家胡赳赳那份知识分子的情怀。话剧改编自《新周刊》主笔胡赳赳的新作《北京的腔调》,纳入林兆华戏剧工作室“三言二拍”醒世系列剧中,并拟参加第二届林兆华先生的戏剧展。

话剧《北京的腔调》由林兆华戏剧工作室和辅仁文化联合出品,将于6月28日至7月3日在北京东四工人文化宫开演,首轮演出6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