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口味h动画 百度云盘:从起点开始追寻(第一现场) ——踏访马克思故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2:40:59
从起点开始追寻(第一现场)
——踏访马克思故居
本报特派记者 吴乐珺
《 人民日报 》( 2011年06月24日   03 版)

图为马克思故居中珍藏的周恩来读过的《共产党宣言》。
本报记者 孙天仁摄

图为两名中国留学生在马克思故居通过电子解说器了解马克思生平。
本报记者 孙天仁摄
在德国西部城市特里尔市的吕肯街10号,有一座始建于1727年的3层巴洛克风格住宅,灰白色的墙壁,淡黄色的窗扉。多少年来,这座外表普通的欧洲民居,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前来。
1818年5月5日,卡尔·马克思在这所房子里出生,并在此居住了17年,度过了他生命中美好的少年时光。也正是在这里,马克思与相濡以沫的终身伴侣燕妮留下了青梅竹马的佳话。1947年,这座建筑被改建成纪念馆。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中国驻比利时大使馆教育处6月23日举办了“追寻伟人足迹”活动,组织在比利时学习的中国留学生代表40余人专程驱车赴特里尔参观马克思故居。
记者随留学生代表团进入纪念馆。在一层展厅的一个屏幕上,正用中、德、英等多种语言滚动播放马克思的名言:“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怀疑一切”……在另一间展厅,陈列着马克思的出生证、马克思与燕妮的结婚誓言及结婚证,还有马克思家庭成员的照片等。二层的史料展厅,展现了马克思作为年轻律师和政治哲学家的生活学习历程,包括马克思的毕业论文、博士证书等。最引人瞩目的,是一些记录了马克思与恩格斯一生友谊的文字和物品、他们与当时的革命家们交往的史料。在一间展室里,竖立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全身铜像,他们肩并肩地站在一起,深邃的眼睛凝视前方。
记者在参观时遇到了来自尼泊尔的游客。他们告诉记者,马克思主义在尼泊尔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他们到马克思故居,就是想亲眼看看马克思出生成长的地方。
穿过走廊到达3层,这里展示的是马克思的著作。玻璃橱里陈列着各种版本的《共产党宣言》,一共13本。其中,中文版《共产党宣言》的封面上,还清晰地留有“周恩来”的字样。
根特大学药学系博士生黄超伯不时驻足仔细观看。他告诉记者,不久前,他去了位于布鲁塞尔大广场的“天鹅之家”餐馆,那里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完成《共产党宣言》、喊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口号的地方。今天,他又来到马克思的家乡。通过这一路追寻,他对共产主义的起源和发展有了更多的认识,对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的历史背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为伟大祖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骄傲。他希望将来能用自己的所知所学报效祖国。
据纪念馆的工作人员介绍,去年约有4万人参观了马克思故居,其中1/3是中国人。记者在留言簿上看到,不少来自中国的游客写下了自己的观感,而表述最多的是对马克思及其理论的敬仰之情。例如,有一页上写着:“马克思出身富庶,但却抛开阶级局限,胸怀天下,难能可贵!”听纪念馆的工作人员说,由于近年来拜访马克思故居的中国游客不断增多,中文留言也越来越多,甚至有德国汉学家专门研究这些留言,从一个侧面探究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和中国人的思想变化。
中国驻比利时大使馆教育处参赞王鲁新表示,这次活动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他希望海外学子们,能从起点开始,缅怀伟人的光辉业绩,回顾祖国的发展历史,坚定报国的决心。
(本报德国特里尔6月2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