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奥运会苏炳添4x100:推荐阅读:影响商业史的20个决定(上) 摘自《财富杂志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9:50:23
在这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决策中,有许多英明决定让人激动不已,也有一些决定愚蠢至极。但它们共同成就了现代商业

    让我们想象一条走廊。你独自走在里面。在走到尽头之前,你需要做出一个决定。你的工程师正在研制一个不同寻常的新产品。但你面临的风险却越来越大……你不仅仅要为此押上农场。除了农场以外,你还得押上房产,甚至是孩子的未来。而你的竞争对手,一家老牌公司已经抬高了赌注,它承诺的产品会让你的工程师前功尽弃。现在,你即将与你最有潜力的客户会面。你有两个选择: 要么赌一把,如果这次赌博没让你立即倾家荡产,它也许会在几十年后的某一天为你带来回报; 要么收回赌资,等待下一次机会。

    你该怎么办?如果直觉让你“离开”,这完全合情合理,而且这个决定很可能会顺利通过所有现金流量折现法的测试。但你同时也把带领波音公司(Boeing)超越道格拉斯飞机制造公司(Douglas Aircraft)的 707 飞机扼杀在了摇篮里。

    1955 年的那一天,处在这个两难位置上的波音公司总裁比尔路艾伦(Bill Allen)没做事后诸葛。他横下了一条心。艾伦承担了巨大的变数,承诺按照美国航空公司(American Airlines)的要求生产一架喷气式客机,以取代波音原本打算生产的飞机。三年后,当波音 707 直插云霄时,它带领美国飞入了喷气机时代。

    但我是在用历史学的语言讲述,你听起来会觉得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纽约时报》曾在电视时代来临之际这样写道:“电视的问题是,人们必须坐在那里,两眼紧盯屏幕,但普通的美国家庭没时间干这个。”这段话提醒人们,眼前的历史在过去也曾是未来;真实的人物和他们的选择是沟通二者的桥梁。最优秀的决策者有能力看透现在,看见它在未来成为历史时的情形。正如钢铁大王查理路施瓦布(Charlie Schwab)一个世纪前所言,由于把未来看作“愿景、梦想”,那些决策者不禁要对未来下定义。

    以下 20 个决定帮助创造了我们当今的商业世界。但这并不是它们入选本文的唯一理由。它们之所以出现在这里,是因为它们有助于说明有影响力的人物是如何做决策的─有些决策英明至极,而有些决策却极其糟糕,但它们都筑就了历史。

    因此,请你闭上双眼,想象自己回到了 1876 年——那时人们仍在用莫尔斯密码进行远途商务活动;或者回到 1964 年——人们正在努力创造尚不存在的计算机时代。你没有可以预言未来的水晶球。你只需作出一些决策。

作者: Jerry Useem

 

1、

    1876 年: 贝尔的新发明终结了西联公司

    1876 年,一位名叫贾汀纳路赫巴德(Gardiner Hubbard)的人向西联电报公司(Western Union)提供了购买一套专利的机会。卖方的报价多少?10 万美元。产品是什么?是亚历山大路格雷汉姆路贝尔(Alexander Graham Bell)发明的电话。

    是年年初,贝尔曾获得过一次技术性的胜利,他因为早到专利申请办公室几小时,从而击败了另一位发明家伊莱莎路格雷(Elisha Gray)。不过他在拼尽全力之后也破产了。即将成为他岳父的赫巴德一直在游说人们相信,电话绝不仅仅是起居室里的小摆设。因此,当新婚不久的贝尔夫妇去欧洲度蜜月的时候,(公司最大的投资者)乔治路桑德斯(George Sanders)和赫巴德决定出售这些专利以摆脱重负。当时,西联公司主导着刚刚起步的长途通信业务,控制著贯穿美国的电报线网络,因此它理所当然成为这些专利的买主。

    西联公司总裁威廉路奥顿(William Orton)对这项提议的回答却是: “这个‘电话’的缺陷实在太多,因此还不能作为一种通信手段来认真考虑。这个装置对我们根本没有任何实质价值。”他拒绝了这项交易。

    几年前,奥顿曾与赫巴德就打破西联在电报线上的垄断局面产生过冲突。奥顿不仅无意让赫巴德获得经济效益,他还坚信,即使有朝一日电话成功了,他那庞大的企业仍然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击垮贝尔。

    但没过多久,西联就意识到自己当初有多卤莽。西联公司在当年年内就开始风闻它的客户纷纷租赁新成立的贝尔公司(Bell Co.)的电话,以取代电传打字机。于是,西联急忙利用伊莱莎路格雷的专利以及托马斯路爱迪生(Thomas Edison)的设计推出了自己的电话产品。一场激烈的官司接踵而来。弱小的贝尔公司最终胜诉,无奈之下,西联公司只得向贝尔租赁电话设备。

    尽管贝尔公司几年后才在财务上站稳脚跟,但该行业的权杖已经易手: 西联公司开始走向没落。贝尔及其继承者 AT&T 在接下来的世纪里统治了整个通信行业。

作者: Kate Bonamici

2、

    1903 年: 金路吉列决定抛弃剃须刀片

    如今,美国到处充斥著一次性的产品: 一次性尿布、一次性照相机,甚至还有一次性衣服。但是,当金路坎普路吉列(King Camp Gillette)这位曾经做过瓶盖推销员的波士顿人从 1903 年开始推销装有一次性刀片的安全剃刀时,人们还不适应抛弃东西。这种把东西丢弃不再使用或是不再修理的想法,与美国人节约的观念背道而驰。但是,吉列听取了他在 Crown Cork & Seal 公司的老板的建议。吉列在业余时间喜欢做些发明,他早期申请的专利包括经过改良的啤酒栓,而他的老板威廉路佩因特(William Painter)则是瓶盖的发明者。佩因特对吉列说: “不妨想象有这样一件商品,顾客用过了就可以扔掉,于是他们得不断回来购买。”

    一天早晨,吉列凝视著用钝了的刮胡刀,就在这时,老板所说的那样东西进入了他的脑海。就像当时的其他剃刀一样,他的刀片若还想用,就得花点时间“磨”,而且还得找专人把它再磨得锋利些。吉列在随后的八年里一直在琢磨如何铸造出足够薄的刀片,这样刀片就会很便宜,也就可以在用钝之后随手丢弃。1901 年,他为第一个装有一次性刀片的刮胡刀申请了专利。

    说服男人丢弃剃刀,比劝他们购买剃刀要难得多。正像拉塞尔路亚当斯(Russell Adams)在《金路吉列和他奇妙的剃须装置》(King Gillette: The Man and His Wonderful Shaving Device)中叙述,辛克莱路刘易斯(Sinclair Lewis)笔下的推销员巴比特(Babbitt)把用过的剃刀扔到储药箱的顶盖上,“以此铭记”自己要干一番赚大钱的事业。亨利路路易斯路孟肯(H.L. Mencken)声称把自己用过的剃刀放进了教堂的募捐盘里。一些理发师则提供不正当的磨剃刀服务。对此,金路吉列的建议是: 扔掉那些待磨的旧刀片,再也别用它们。与传言相反,吉列从来没有“丢弃刮胡刀,转而推销刀片”。一套剃须用品要价 5 美元,价格著实不菲。但美国陆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向士兵发放了 350 万个吉列刀架和 3,200 万个刀片,这套装置从而吸引了整整一代人,并且在美国植下了一次性产品盛行的种子。

作者: Kate Bonamici

3、

    1906 年: 贾尼尼在地震之后打开了金库

    旧金山大地震发生后,贾尼尼(A.P. Giannini)从床上跳起来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他的银行。他一头冲进满是废墟的城市,在整栋建筑被大火吞噬之前,和两个精明干练的雇员一起,从他的意大利银行(Bank of Italy)的寄存品保管库里成功地把价值 8 万美元的黄金装上了一辆盖满蔬菜的马车。其他银行的金库因为温度太高,直到几周之后才得以打开。第二天,银行家们在一次会议上建议半年之后再开始提供银行服务,这时贾尼尼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说: “如果等到 11 月,城里就不剩什么地方或人需要我们的服务了。”第二天,贾尼尼便在北滩(North Beach)摆了一个简陋办公桌开始营业,“根据顾客的长相和姓名”提供借款服务。

    这一举动让贾尼尼的名字家喻户晓。此举也反映了贾尼尼的民主信念: 金库中的钱并非为银行服务的。它应该服务于客户。身为意大利移民后裔,贾尼尼在 1904 年创建意大利银行之时就定立了一条经营原则: 银行不应该只服务于少数富人。贾尼尼为所有有工作的人提供 10 美元到 300 美元不等的贷款,他的行动说服了工人阶层,让他们把收集在罐子里的钱存入银行。

    是贾尼尼普及了住房抵押贷款、汽车贷款以及其他开创性的消费信贷服务。他还想出了另一个新点子,在整个加利福尼亚州开设分支机构,以扩大经营的地域范围。此外,他还为没有取得过任何成绩的行业如好莱坞[沃尔特路迪斯尼(Walt Disney)为拍摄《白雪公主》(Snow White)申请到 200 万美元贷款] 以及加利福尼亚的葡萄酒行业提供资助。到 1945 年,他的遗产几乎遍布各个领域。他的银行被更名为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并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银行。获取信贷成了中产阶级繁荣发展的基石。贾尼尼于 1949 年去世,几年之后,美国银行向公众推出了另一个全新的概念─信用卡。

作者: Kate Bonamici

4、

    1914 年: 福特开出 5 美元的日薪

    第一个人是在凌晨 3 点到达密歇根州高地园的福特工厂的。拂晓前,近 4,000 人冒着 1 月份的严寒聚集在这里。7 点半,已有 1 万人等候在了工厂门口,希望得到公司提供的这份美差,这份工作的待遇实在太优厚了,人们简直不敢相信它是真的。

    但这的确是真的。就在前一天的上午,亨利路福特(Henry Ford)在窗台边踱著步,他的财务总管则向在场的记者大声宣读了一份声明: “(福特)将把工人的工作时间从每日 9 小时一举减至 8 小时”,同时为工人提供“每日 5 美元”的工资待遇,这是此前 2.34 美元日工资水平的两倍多。

    这则消息在 1914 年的美国无异于晴天霹雳。《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指责福特“此举即便不是经济犯罪,也属于严重的经济失误”。但福特这样做既不是出于社会主义理想,也不是为了创造乌托邦。自从福特千辛万苦于 1913 年把他的组装生产线投入实际运行以来,他一直无法保持员工的稳定。福特公司当时的人员流动率为 370%,也就是说公司每年必须招聘近 5 万名员工,才能维持 1.4 万人的劳动力规模。福特不仅希望 5 美元的待遇能对工人沉重的体力和脑力劳动做出补偿,还希望这一措施能够让工人成为公司产品的消费者。也就是说,福特可以一举两得─在批量生产汽车的同时创造一个汽车消费市场。同时,他还可以扮演社会工程师的角色: 工人要想获得 5 美元的日工资,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操守(从不出入酒吧),而且还要接受福特的社会关系部门随时进行的家访。

    从某种意义上说,5 美元的日工资没有带来任何变化。这项制度于 1917 年废止,1937 年发生了福特公司雇用暴徒痛打工会组织者的事件,这么看来,5 美元的日工资已成了遥远的记忆。但是,这项制度也改变了一切。这是著名工业家有史以来第一次建议,雇主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合同不应该只包括一份工资(以及那最不可能发生的条款)。到上世纪 50 年代,雇佣关系前进了一大步,劳动合同中包括了退休金、牙病保险以及公司温情主义的最佳象征: 金表。

作者: Jerry Useem

5、

    1925 年: 西尔斯走向实体

    1940 年,西尔斯公司(Sears Roebuck)最后一次关闭了电灯,解散了公司的 2.5 万名员工。就在几十年前,西尔斯的产品目录仍是美国城镇、乡村和牧场居民翘首以盼的东西。但是,公司一度最忠实的顾客已经开始驱车奔向城市,他们要么迁往那里,要么去那里购物。这家公司被时光淘汰了。

    这段叙述也许会成为历史。但西尔斯公司拥有一位可以洞察历史并且率先采取决定性行动的领导人。

    商业史专家理查德路泰德洛(Richard Tedlow)在他的新书《创新与进步》(New and Improved)中写道,罗伯特伍德将军“是为数不多可以洞悉数字的幸运者之一”。作为负责巴拿马运河修建工程协调工作的军队后勤官,伍德对《美国统计摘要》(The Statistical Abstract of the United States)产生了“奇怪的兴趣和爱好”。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伍德回到美国,他从数字中发现了一件重要的事: 美国农场的收入在不断降低,登记的汽车数量在一天天攀升,而一家名为 J.C. Penney 的连锁商店正日渐壮大。

    1921 年,伍德在一份备忘录中向他的新老板、同时也是西尔斯公司主要竞争对手的 Montgomery Ward 公司详细说明了这一情况。“(我们)能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击败连锁商店,”伍德这样写道。“我们有四个分销点; 我们有一个有组织的采购体系; 我们还有一个绝佳的公司名,如果我们愿意,完全可以在这方面做文章。”但公司管理层否决了这个想法,并于 1924 年解雇了他。伍德径直投奔了西尔斯公司。四年后,公司任命伍德为总裁,并且让他全身心地执行该项计划。

    只要想象一下,对今天的亚马逊公司(Amazon.com)一夜之间发起突然袭击的情形,你也许就会明白这个决定的重要性。一句话,西尔斯开始在芝加哥的郊外开展业务。公司计划在哪里开设新店?谁来管理这些商店?你该如何面对面地接待顾客?西尔斯过去从没有为这样的挑战做过准备。但是,它有一位背景特别的领导人。“从某种角度看,商场如战场,”伍德说。“只要大战略正确,无论有多少战术性的失误都可以接受。”

    公司的失误数不胜数,而且还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仅在三年时间里,西尔斯公司就开设了 300 余家连锁店,开业狂潮导致公司出现了有史以来的第二大亏损记录。公司的目录销售员和商店经理彼此不和,展开了长期斗争。“我们简直是漏洞百出,”伍德后来这样说道。公司早期开设的商店看起来非常荒谬: 这些位于城市郊区靠近高速公路的商店被大片的停车场所包围,除此而外这里一无所有。但是,不断扩大的城市最终吞噬了这些地区,停车场里也挤满了郊区的居民。到了 1931 年,西尔斯的店铺销售额超过了目录商店的营业额。1934 年,西尔斯开了一家外形奇特的商店。整个商店没有一扇窗户,从外面看去,它就像一个硕大的盒子。

作者: Jerry Useem

6、

    1929 年: “乐天派”查理抛出了手中的股票

    说话者用极其舒缓的口气给出了这个建议,但对倾听者而言,它的价值完全可以与来自华尔街的任何观点相媲美。1928 年的愚人节当天,道琼斯指数的弧形走势图攀上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点,而爵士乐时代也进入了发展的高潮,42 岁的美林证券公司(Merrill Lynch)创始人查尔斯路梅里尔(Charles Merrill)则建议客户: “尽量抛出手中所持的证券以减轻债务……充分利用目前的高价走势,并且重新整理自己的财务状况。”

    结过三次婚的梅里尔是社交新闻版上的常客,他因为私生活浮华而获得了“乐天派查理”的绰号。但在金融问题上,他却非常审慎。1929 年年初,他在最佳时机按照自己的想法抛出了公司所有的股票组合,退出了经济泡沫。在这次泡沫的影响下,道琼斯指数从 1925 年的 120 点飙升至 1929 年的 360 点。当时是保证金交易的时代,投机分子仅凭不到 10% 的保证金就可以迅速购得股票(如今的标准是 50%),随后他们可以利用名义上的收益购买更多的股票。

    华尔街历史学家查尔斯路盖斯特(Charles Geisst)说: “梅里尔看到了这次泡沫的本质,但几乎只有他一个人告诉大家要抛掉手中的股票。”梅里尔之所以强于他人,是因为他能够观察到纽约证券交易所大厅里所有交易员和专家的一举一动,他亲眼看到这里的交易员在购买股票时随波逐流,根本没有按照基本的经济原理做决定。而大批通过自动收报机获取信息的投资者,根本无法看到这一切。

    那年 10 月大崩盘发生时,许多债务缠身的交易员无奈之下,走向了离自己最近的窗台,而梅里尔和他的公司几乎毫发未伤地躲过了这次劫难。梅里尔的资金分文未少,声誉大增,他将在华尔街和城市居民之间构建起一座关键的桥梁。在美林公司的帮助下,普通的美国百姓确信,股票和债券是勤俭节约者的正确选择,而不仅仅是投机分子的工具。今天的美林仍然是华尔街上为个人投资者提供服务的主要证券公司,其管理下的客户资产高达 1.6 万亿美元。“乐天派查理”于 1956 年去世,他因为做出了华尔街历史上最明智的一次投资选择而永远被人们铭记。

作者: Nelson D. Schwartz

7、

    1935 年: 泛美航空飞越蓝色海洋

    上世纪 30 年代是商业史上黑暗的一页: 破产、失败,甚至连与资本一样对资本主义至关重要的商业活力也消失了。但也有一些例外。好莱坞拍摄了若干部伟大的电影; 传统零食 Twinkie 饼干出现了; 航空业实现了腾飞。1927 年,林白(Charles Lindbergh)单独驾驶飞机越过大西洋后不久,航空业开始快速成长,但出国仍然意味着得坐船。泛美世界航空公司(Pan American World Airways)创始人胡安路特里普(Juan Trippe)将改变这一切。特里普是一位纽约投资银行家的儿子(千万不要被他的名字所迷惑,他没有西班牙血统),接受过良好教育,他曾经被最赚钱的美国航空邮政业粗暴地拒之门外。于是,他决定成为国际航空领域的霸主。

    他先开辟了飞往拉丁美洲的航线,这是个明智的选择,因为前往这个地区的航程很短,而且他的飞机可以在沿途找到降落地点。起初,泛美航空公司只提供邮政服务。后来,特里普意识到,运送一两个旅客将会提高自己的收益,于是他在飞机上安装了几把柳条椅。公司有这样一条广告语: “与我们一同飞往哈瓦那吧!只需四个小时,你就能畅饮Bacardi 朗姆酒了。”

    随后,特里普做出了一个在当时定然被认为疯狂的决定,他把眼光看得远了些,那就是中国。这个决定产生了许多问题: 广阔的海洋、有限的飞行距离、简陋的导航系统以及匮乏的跑道。而且,人们那时根本不清楚通往亚洲的航班是否有市场。但是,特里普确信,这个世界最终将和他一样,看到航空业广阔的发展未来。总之,他实施了这个计划。

    1935 年 11 月,泛美航空公司以“China Clipper”开创了跨越太平洋的航空邮政服务。这些飞在天上的大船可以在水面上起降,它们途径夏威夷、威克岛、中途岛、关岛和菲律宾群岛,历时约一周,到达香港。一年后,公司开始经营客运业务。这个航班的机票贵得惊人,单程票大约相当于今天的 1.1 万美元,但这可绝不是经济舱。新型的Clipper 航班配备了可供休息的床铺,单独的用餐区、VIP 休息室以及更衣室。

    1939 年,泛美航空公司推出了第一个穿越大西洋的航班─“Yankee Clipper”。乘客乘坐的是装备豪华的波音 314 双层飞机,上面甚至还配备了蜜月套间。历时 29 小时的航行对中产阶级而言仍然属于奢侈品,但在飞机的帮助下,人们了解到飞行不再只是一种冒险行为,或者只能提供邮政服务。从 1935 年到 1940 年,乘坐国际航班的美国人急剧增加。

    特里普推出“China Clipper”航班以及随后推出的“Yankee Clipper”的决定,为大众国际航空业的腾飞提供了动力。他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

作者: Cait Murphy

8、

    1950 年: 戴明为日本决定方向

    有时,重大决定往往是为了迎合头版头条的需要,但有时决策也是在悄无声息中完成的,没有任何戏剧性效果。1950 年夏天,拥有全国约 80% 工业产能的 21 位日本最具影响力的公司的领导人出席了东京的一个晚宴,他们当时做出了一个类似于后者的决定。这些人所做的就是认真聆听爱德华兹路戴明(W. Edwards Deming)的讲话。

    戴明是一位默默无闻的美国统计学家,从未有过开公司的实践经验,而且他此前只来过日本一次。尽管如此,戴明却坚信,他知道该如何解决日本战后的经济问题。“你们可以用质量换食品,”他向现场满腹狐疑的观众说道。

    戴明说,追求质量是实现更高生产率、更大利润、更多就业机会以及更富裕社会的关键所在。他指出,质量工作并非始于生产流程末尾对产品瑕疵的检查,它贯穿于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需要从供应商到最普通的工厂车间工人等所有人的积极合作。戴明向与他共进晚餐的人士以及听取了他在那个夏天所做的一系列演讲的经理保证,如果日本公司听从他的 14 点建议,他们的产品将在未来五年内成为世界级的商品。这个观点听起来简直荒谬至极。在当时,“日本制造”就是个笑话,一些企业甚至在一个名为 Usa 的村子里开设工厂,这样他们就能在产品上贴上“美国制造”(Made in USA)的字样。但是,日本的企业要员也没有任何更好的主意,于是他们决定接受戴明提出的挑战。

    1957 年,丰田公司(Toyota)向美国出口了第一辆汽车。在当时,那完全就是一辆过时的老爷车。但到了上世纪 80 年代,日本似乎要在经济领域抢夺所有人的饭碗。戴明的评论充满讽刺意味: “别去责怪日本人。我们完全是自作自受。”(也别为日本目前的经济问题而责怪戴明,这完全是日本的银行体系及政治所致,而非质量问题。)

    实际上,戴明是一位杰出的预言家,但他并没有在自己的国家得到荣誉。直到上世纪 80 年代,美国的制造商才采纳了他的原则,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应对来自日本的竞争。戴明的 14 点建议至今仍然是全世界通行的标准操作程序。

作者: Cait Murphy

9、

    1955 年: 汉德勒押宝米老鼠

    1955 年 1 月,鲁丝路汉德勒(Ruth Handler)问自己的财务总监一个简单的问题: 如果她押宝押错了,公司会破产吗?“不会破产,”他回答,“但会遭受重创。”汉德勒此前接到美国广播公司(ABC)电视节目高级经理打来的电话,这位经理正在为一档每周播出的新节目《米老鼠俱乐部》(The Mickey Mouse Club)寻求赞助,他问汉德勒的Mattel 公司是否愿意出资 50 万美元,购买为期一年的赞助权。这可是数额巨大的一笔钱,相当于这家羽翼未丰的公司的资本净值,汉德勒与他人一同成立的这家公司一年能卖出 500 万美元的设计新颖的玩具,如泡泡帽和冲锋枪等。

    当时,尽管电视媒体发展神速,但人们对电视广告的影响力还一无所知,而且几乎无人开发这个市场。从 1949 年到 1962 年,美国拥有电视机的家庭比例从 2% 飙升至 90%。而此时玩具行业几乎从不做广告,即便播放广告,也只是圣诞节之前在大城市播放一些促销广告。而汉德勒在接到电话后一小时之内,便与同为公司创始人的丈夫艾略特(Eliot)一起来到美国广播公司,表示愿意购买节目赞助权。这是一个非常激进的举动。汉德勒并没有把希望寄托在某个新玩具上,而是把宝押在了一个全新的概念上: 面向儿童而不是他们的父母开展玩具广告宣传。汉德勒在自传中写道,《米老鼠俱乐部》开播前,Mattel 公司 80% 的销售额是在圣诞节之前的六周内完成的。她的电视广告改变了这一状况,在广告的刺激下,孩子们时时都想得到玩具,而且商店也开始在更显著的位置展示玩具。当电视广告刺激消费者争相购买 Mattel 公司的玩具冲锋枪时,汉德勒又为玩具行业制定了一项新标准,派公司员工前往各家商店布置展台并观察产品的销售情况。三年时间里,Mattel 的销售额几乎增长了两倍,达到 1,400 万美元,而这一切都发生在 1959 年芭比娃娃诞生之前。因此,如果你的孩子再央求你买一个“跳舞鸡”(Chicken Dance Elmo)时,你知道该责怪谁了: 鲁-丝-汉-德-勒。

作者: Kate Bonamici

10、

    1957 年: 阿瑟路罗克资助“八叛客”

    1956 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威廉路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以优厚的条件聘请八位一流工程师和科学家来到帕洛阿尔托,为自己开拓性的半导体公司组建一个智囊团。这八位科研人员全部是各自领域中的名家: 其中包括以精于计算而闻名的工业工程师欧仁路克莱纳( Eugene Kleiner); 来自爱荷华、干净利落的物理学家罗伯特诺伊斯(Robert Noyce); 以及和蔼可亲的加利福尼亚人戈顿路摩尔(Gordon Moore),他获得了物理和化学两个专业的博士学位。但是,肖克利渐渐失去了机智灵活的管理风格。这八位科研人员之间迅速建立起了融洽的工作关系,他们决定努力寻找一位乐意聘任他们这个八人工作小组的老板。

    31 岁的阿瑟路罗克(Arthur Rock)是纽约市的一位证券分析师,他专门跟踪刚刚起步的电子行业,克莱纳的父亲是罗克所在的投资银行海登斯通(Hayden Stone)的客户。因此,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罗克听说了这支不安分的工作团队。罗克认为,八个人团结在一起的最佳办法,是让他们组建一家自己的公司,专门开发尚未成熟的半导体零部件,而不是去某家大公司寄人篱下。但这也为他们提出了一个小难题:资金。“当时根本没办法成立公司。没有机制,也没有风险投资,”罗克回忆道。

    于是,他灵机一动,提出了一个既简单又影响深远的融资计划。新公司唯一的资产是八个人共有的专业知识,他们每人将拥有公司资产的 10%。海登斯通得到其余 20% 的资产。随后,罗克将寻找一家业已完善的技术公司,请它为这家新创公司提供 150 万美元贷款作为启动资本,用以开发第一个产品,同时答应投资公司今后有权出资买断这家新创公司。

    这次推销进行得非常艰难。但在 1957 年,罗克走访的第 36 家公司,位于纽约州 Syosset 的仙童相机与仪器公司(Fairchild Camera & Instrument)同意这笔交易,于是仙童半导体公司(Fairchild Semiconductor)诞生了。“像我这样的人本以为这辈子只是上班挣工资的命,可突然间,我们竟然得到了一家新创公司的股份,”罗伯特路诺伊斯日后说。(在 1990 年去世之前,他一直在与他人合作研制集成电路。)“这是一个重大的启示,也是一个重大的激励,”诺伊斯说。两年后,仙童相机与仪器公司行使了自己的期权,买下了这家公司,它向“八叛客”每人支付了近 25 万美元。

    罗克当时并没意识到,自己在偶然间发明了一种全新的公司构建方式,这一方式也几乎成为了推动新技术快速发展、创造巨额个人财富的灵丹妙药。仅凭这一个灵感,罗克就创造了硅谷所必须的基本条件: 风险资本、股票期权,以及日后培育成英特尔(Intel)的小型新创企业。而所有这一切都在一笔交易中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