酮康唑霜图片:江浙两大建筑强省展开智力角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8 10:05:20
浙江东阳市第四建筑公司的荣誉室里摆放着祖师爷鲁班的一尊木雕,让我们想起中国四大木雕故乡之一的这座县域城市,其经济优势并非外界表面理解的那样只体现在传统的工艺品上,而是在建筑业方面也具有独特的亮点。就在一代巨匠的雕像面前,从1994年开始,东阳四建公司的产值和利税已连续上扬了整整10年。

  来自浙江省统计局的数字显示,作为浙江建筑之乡的一块招牌,去年东阳市建筑业增加值已占当地GDP的10%%左右,首次超过轻工业的增加值。与这个建筑之乡获得同样殊荣的,还有上虞、象山、诸暨、绍兴、萧山、温岭、嵊州7个建筑之乡。建筑大省浙江完成产值2771亿元、利税142亿元,继续在这两个最能够说明问题的指标上领跑全国。

浙江大打“上海牌”

  据了解,宏观调控虽然影响了浙江建筑队伍的局部配置,但整体的浙江建筑业依然保持着对上海、江苏、江西、安徽、湖北等“环长三角”市场的强劲势头。目前,这个建筑大省的项目队伍除遍布俄罗斯、朝鲜、老挝、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际劳务市场外,还牢牢控制着国内的建筑业龙头——上海市场,与另一个建筑大省江苏的“北京市场”形成南北呼应。

  但宏观调控带来的影响毕竟不是短暂的节奏变化,投资的不确定因素及行业路径带来的转型,还是让浙江下决心提升人力素质,向快、灵、精、准、特的建筑市场转移。就像宁波人、温州人的精明那样,浙江多个建筑之乡不但开始瞄准非洲市场,还以一种特殊的嗅觉向朝鲜、伊拉克等国的工程项目发出试探性信号。

  萧山龙山建筑公司的项目经理王建立正在清华大学项目管理硕士班研修,他此行除了学习IPMP认证外,还要到离清华不远的北京外国语大学补习阿拉伯语。这位项目经理认为,浙江若要想继续保持建筑大省这个称号的话,必须走真正意义的国际化道路,在更多国际工程市场拿到附加值高的份额。他表示,虽然阿富汗、伊拉克市场目前存在一定风险,但从这些国家重建的长远目标看,仍有一定“走出去”的空间。因此,他必须适应多变的形势既增加管理知识又在外语方面尽快“充电”。

  而在建筑专业的老牌院校上海同济大学,补习质量管理学、工程总承包专业的浙江籍项目经理也络绎不绝。上海外国语大学成人教育处的一组数字甚至显示,在该校的小语种培训专业里,有24%的学员是来自浙江黄岩、绍兴、温州的项目经理群体。由于传统的地缘关系,以及“浙江军团”留给上海的“印象分”,光去年一年,浙江就获得46项“白玉兰”奖、36项“浦江杯”奖和99项上海市“优质结构”奖,并在“上海市用户满意住宅工程”评比中捧回225个优胜奖杯。

  从1987年开始的“浙江省进沪施工总结表彰会”是驻沪建筑企业的传统庆功会,而最近的这次庆功会却变成了科技和人才的表彰会。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倡议下,这个建筑大省出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双八战略”,以保护建筑业在东部和全国的传统优势。他们还把如何适应宏观调控作为建筑业转型的动力,继续在人才平台上保持着对其他省市的压迫式优势。

  浙江省副省长陈加元说,靠哪些优势才能使浙江继续成为建筑业“领跑者”?我看只有改造好、实现好、保护好三种“资源”:一是人力资源,二个是人文资源,三是执业资源。我们不但要在上海叫响“浙江品牌”,还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浙江建筑文化知识的新理念和新布局。

  东阳市第四建筑公司的陈加福是位老资格的项目经理。他认为浙江高层的这种思路转变,最好地体现了建筑业的科学发展观和文化价值观。他说,以前我们总觉得自己五大三粗或五短身材,但现在看来,那种“一把瓦刀打天下,跟着火车跑码头”的浙江匠人早已不是主流。随着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技能的层出不穷,缺乏技术想象力的建筑企业必将遭到淘汰。

江苏连出“北京牌”

  实际上,就在邻居们大举展开人力革命和技术冲刺的时候,另一个与浙江接壤的建筑大省江苏也没闲着。早在年初,他们就提出要把这一传统产业从“人多势众”提升为“技高势强”。

  有趣的是,作为建筑大省,江苏也有像南京、南通、盐城、泰州、建湖、扬州、溧阳那样的建筑之乡,而且也开始了一场与浙江拼人才、拼技术的“培训革命”。

  于是,我们在许多院校发现了有浙江人就有江苏人的竞争场面。江苏南通二建集团有限公司的朱觉生是2003年度全国优秀项目经理。他对两个省的人才技术竞争表示赞许。因为从长远出发,只有竞争才能壮大各自的实力。如果无法从此次宏观调控中趟出一条新路,甚至故步自封地维持局面,两个建筑大省必将在对WTO的开放承诺中失去更多市场。

  针对浙江的“上海市场”与江苏的“北京市场”怎么才能形成良性竞争的提问。江苏方面认为,大家的商机差不多。虽然浙江把潜在市场瞄准了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但有先发优势的首都市场也不乏奥运工程、国家大剧院等大项目,为表达两个“龙头市场”形成良性竞争的好处,建湖鸿达建筑公司的项目经理陆华章甚至拿出两大城市2008前的工程份额作比较,以支持江苏在北京建筑业不可动摇的市场地位。据本刊了解,为适应首都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从今年起,江苏已经基本实现进京务工人员的全体持证上岗。

  不过作为行业主管部门的江苏建管局有关人士却一直持谨慎态度。他们谦逊地认为,尽管拥有270万从业人员的江苏建筑大军在施工总产值、上交税金、实现利润方面能与浙江分庭抗礼,且有些指标也优于对手,但因受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装备率、产值利润率的影响,建筑企业在体制、机制和新技术方面与东部先进省市仍有差距,因此,必须从“量”的外在扩张向“质”的内在提升实现转变。

  为了聚精会神地提高建筑业的核心竞争力,江苏省政府去年就委托有关部门设立“科技智力股”,允许科技人员以成果作为“智力”入股,然后通过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向他们提供股票期权。据了解,目前在南通、泰州等建筑之乡,有几家不愿透露公司名称的建筑企业,正从传统的家族股中拿出一定比例的“净资产”和增值部分,设立引进人才的“技术股”,让那些有品牌的项目经理获得公司每年净利润10%~15%的期权。

  另据本刊了解,浙江、江苏两省还从更深层次考虑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两个省的建设主管部门,节能建筑、生态建筑、防污染建筑都被列入战略性研究课题,以改变人们对建筑业企业劳动密集型、粗放管理型的传统看法,真正使资源配置摆脱各种束缚,实现破旧立新式的历史性变革。本刊记者 官佛 北京 上海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