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床品为什么叫布草:人文精神与教育——《周国平人文讲演录》选载sc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2:46:59

《周国平人文讲演录》选载

 

                           人文精神与教育(1)

 

第一部分  教育的目标是实现人的价值

 

    我今天的讲演题目是《人文精神与教育》,因为在座的都是大学生和研究生,面对同学们,我想从人文精神的角度着重谈一谈我对教育的理解。

    同学们一路拼搏,终于进了大学,当然都是抱有一定的目的的。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呢?为什么要上大学?想从大学得到什么?可能许多同学最主要的目的是要拿到文凭,有比较高的学历,当然也要学到一点知识,这些都是谋职的资本,然后能够找到一个好的工作。抱着这样的目的,我觉得无可非议,但还远远不够。如果只有这一个目的,你就仅仅是受了职业培训,不能算是真正受了大学教育。如果大学仅仅做到这一点,大学也只是起了一个职业培训场所的作用,不能算是真正的大学。但是,这正是我们今天大学的现状。我认为中国教育现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太急功近利,大学基本上成了职业培训场,这当然不是学生的问题,而是体制的问题,这种体制使大学变成了职业培训场,迫使学生也把职业培训当成了上学的主要目的甚至惟一目的。那么,怎样的教育才是合格的教育呢?我认为这就要从人文精神来谈了。

    现在许多人在谈教育的理念、大学的理念,在我看来,这个理念应该就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教育的灵魂,它决定了教育的使命、目标和标准,没有人文精神,教育就没有灵魂,就是徒有其表的教育。当今教育的种种问题,归结为一点,实际上就是人文精神的失落,而且失落得相当全面。

    什么是人文精神呢?我理解的人文精神,简单地说,就是现在人们经常说的“以人为本”。也就是说,要把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要尊重人的价值。具体到教育上,就是要把人身上的那些最宝贵的价值通过教育实现出来,一种合格的教育就应该是把学生身上那些人之为人的价值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的,应该是能够让学生把这些价值实现出来的。教育就是育人,就是要把学生培育成真正的人,亦即人的宝贵禀赋都得到发展的人,而不是仅仅能够满足社会上、市场上某种需要的人。简要地说,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尊重人之为人的价值。与此相应,教育的根本使命就是要实现人之为人的价值。

    那么,人身上到底有哪些价值是最宝贵的,是人文精神所尊重的,因而是教育应该促进它们实现的呢?我认为人身是有三样东西是最宝贵的。第一个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最宝贵的,没有生命其它一切都谈不上。第二个是头脑,人是有理性能力的,有智力活动的。第三是灵魂,人是有精神需要、精神追求、精神生活的。所以,与这三样东西相应,为了实现这三样最宝贵的东西的价值,我们就有相应的教育项目。现在与生命相应的教育是体育,我认为范围狭小了一点,应该扩大,成为生命教育。可惜生命教育这个词没有办法简称,简称就成了生育,比体育还狭窄,成了光教你生孩子了。针对头脑的教育,我们有智育,就是智力教育,这个词很准确,但我们现在的做法有问题,我下面再讲。相对于灵魂来说,我们有德育,就是道德教育,我觉得还不够,应该加上美育,也就是审美教育。德育和美育都是灵魂教育,如果说德育的目标是灵魂的高贵,那么美育的目标是灵魂的丰富。因此,我认为在学校里应该有这样四种教育,就是生命教育、智力教育、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

 

                            人文精神与教育(2)

 

一、生命教育:实现生命的价值

 

(一)生命是最基本的价值

讲人文精神,讲尊重人的价值,第一条就应该是尊重生命的价值。为什么呢?因为生命是最基本的价值,是人生其他一切价值的前提和基础。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生命是最珍贵的,没有了生命什么都谈不上。这个道理应该说是不言而喻的。一个最简单的道理是,每个人只有一条命,在无限的时空中,在宇宙的永恒运动中,每个人只有一次机会活到这个世界上来。认真说来,其实每一个人在这个宇宙间产生的机会几乎等于零。我有时想,我能够生到这个世界上来,这真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如果我的父亲和母亲不认识就不会有我,他们认识了没有结婚也不会有我,他们结了婚不在某个特定的时刻做爱还是不会有我。一直往上推,母亲的父亲和母亲,父亲的父亲和母亲,一直推到最早的老祖宗,里面只要有一个因素改变,就不会有我。你说这个机会是多么的小,几乎等于零。但是,我总算生出来了,可是,我如此偶然地来到这个世界,却又必然地要离开这个世界,我死了以后,这个宇宙间再也不可能第二次把我产生出来了。这么一想,你可能觉得生命是一种非常虚幻的东西,也可能觉得生命是一种非常珍贵的东西。不管怎么说,人珍惜自己的这个只有一次的生命,我认为是最正常的,是特别可以理解的。那么,我们应该将心比心,对于别人的生命,对于每一个生命,我们都要想到他只有一次机会,如果他失去了生命,他就再也没有第二次机会了。所以,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的生命要珍惜,对别人的生命要关爱。

    生命不但是珍贵的,而且是神圣的,因为生命的来源是神秘的。自然科学有三大难题,第一个是宇宙的起源,第二个是生命的起源,第三个是大脑的起源。这三样恰恰最要紧的东西,它们是真正的创世秘密,自然科学并没有揭示谜底,最多只能提出假说,而且是很不圆满的假说。比如说,关于宇宙的起源,霍金用大爆炸理论来解释,现在这个宇宙产生于大爆炸,大爆炸把以前的信息全部吸收了,大爆炸以前的宇宙历史等于不存在了,我们所了解的宇宙是从大爆炸以后开始的。那么,实际上他所说的是我们认识所能达到的范围内的这个宇宙的起源,大爆炸把以前的信息全部吸收了,并不等于以前的宇宙不存在,那个宇宙的起源仍然是一个谜。当然,如果宇宙是永恒存在的,就无所谓起源的问题,但是,对于人类思维来说,这个没有开端、没有起源的宇宙更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大谜。关于生命的起源,我们也只有各种各样的假说,有一种猜测是来自外星,可是问题依然存在,外星上的生命又来自哪里。你说基因、脱氧核糖核酸是生命的基础,但基因的起源又是一个难解的谜。还有一个难题是人脑的起源,达尔文用进化论来解释人的产生,但是他自己承认,人的大脑、人的理性是怎么形成的,这是进化论中一个“缺失的环节”,进化论无法解释。所以,我倾向于认为,这三个大问题可能是大自然的永恒秘密,它们不是科学问题,而是哲学问题、信仰问题,自然科学恐怕永远提供不了最后的谜底。

    按照基督教的说法,这些问题是人的理性不能解决的,你就不要绞尽脑汁去思考了,你相信上帝就行了。世界和生命都是上帝创造的,所以生命是神圣的,你对生命要有敬畏之心。按照佛教的看法呢,每一个生命都是很偶然地产生的,是一种缘,因缘而起,因缘而灭,很偶然的因素凑在一起产生了生命,这些偶然的因素消散了,生命也就不存在了。而且,生命如此偶然地产生了以后,它的整个经历是受苦。所以,佛教提倡对生命要有一种慈悲的心怀。我想,你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看生命,可以对生命怀有人道主义的博爱,可以怀有佛教的慈悲,可以怀有基督教的敬畏,都可以,共同之点是尊重生命。

    事实上,很多非宗教人士,包括一些哲学家和诗人,一些科学家,都认为生命的来源是神秘的,生命是神圣的。泰戈尔有一句诗:“我的主,你的世纪,一个接着一个,来完成一朵小小的野花。”他表达的就是生命神秘的感觉,无论多么微小的生命,它的来源都是神秘的。人的生命当然更是如此,我是我爸爸妈妈生的,但是单凭他们两人的能力能生出我来吗?肯定不能,实际上大自然不知道运作了多少个世纪才产生了我这么一个人。当然不仅仅是我,每一个人,地球上的每一个生命,都是这样,都是我们不知道的某种神秘力量的作用的结果。所以,我们对生命不但要珍惜,要关爱,而且要敬畏。这倒不一定是说,生命是上帝创造的,就算是大自然经过了无比漫长的时间,无比复杂的程序,终于把生命创造出来了,这也足以使我们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了。

 

(二)尊重自己的生命

 

    尊重生命的价值,包括尊重自己的生命和尊重别人的生命。我认为一个人首先要尊重自己的生命,如果你不懂得尊重自己的生命,实际上你就不可能懂得尊重别人的生命。

    从尊重自己的生命来说,一个是要珍惜生命,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做损害生命的事,比如吸毒、纵欲、过劳等。珍惜生命这个道理似乎很简单,其实真正做到并不容易。我们对于拥有生命这件事情实在是太习惯了,而习惯了的东西我们往往是不知珍惜的。可能我们平时会做很多损害自己生命的事情,但是直到最后恶果暴露出来的时候,我们才追悔莫及。很多科学家、企业家英年早逝,往往是因为过于疲劳,如果他们早知道是这个结果,就一定会有所节制。人生有很多可欲的价值,比如成功、财富等等,追求这些东西无可非议,但是应当记住,你的生命比那些东西重要得多,没有了生命,那些东西都是空的。实际上我们很容易忘记,我自己也是这样,一忙起来就不要命,仔细想想是很不理智的。

    另一个是要享受生命。我最反对禁欲主义,在我看来,凡是自然赋予人的欲望都是无罪的,都有权利得到满足。但是,享受生命不应该停留在满足生理性的欲望,这个层次还太低。我们应当经常倾听一下自己的生命在说什么,它的真正的需要是什么,怎样的状态才是它感到最舒服的状态。在我们这个时代,一个常见的现象是,人们纷纷把生命都用于追求物质的东西,然后又来消费这些物质的东西,总之,把生命完全用来满足物欲。我始终认为,这其实是在使用生命,甚至是在糟蹋生命,决不是在真正享受生命。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误解,就是把物欲等同于生命欲望。事实上,物欲是社会刺激起来的,决不是生命本身的需要。许多希腊哲人都指出一点,就是生命对物的需要其实是十分有限的,中国道家也强调“全性保真”,“不失性命之情”,“不以物累形”,这些哲人是生命真正的知音,他们的话值得我们好好想一想。

    怎样才是尊重自己的生命,我觉得不但要珍惜生命,享受生命,最重要的是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人生有很多责任,你要对很多东西负责。作为一个家庭的成员,子女要对父母负责任,父母要对子女负责任,作为社会的成员,每个人都要对社会负责任。但我觉得最根本的责任是一个人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任。你想想看,一个人只有一次人生,如果你死了,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你再活一次,如果你的一生虚度了,没有任何人能真正安慰你,那时候说什么都没有用了。你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没有任何人能替你分担。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人生有最严肃的责任心,它实际上是一个人在世界上其他一切责任心的根源。你对自己的人生不负责,怎么过都无所谓,如果你抱这样的态度的话,这样一个人会对其他的事真正负起责任吗?自己怎么活都无所谓,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对别人的事情认真呢?相反,如果你对自己的人生有强烈的责任心,那么,你对你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事一定会有严肃的考虑,对于你认为应该做的事情,你就一定会负起责任,当然,如果你觉得不该做,做那些事对你的人生没有意义,甚至有反面的意义,你也就会明确地拒绝。所以我认为,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任,这是对自己生命的最大尊重。

 

(三)尊重他人的生命

 

    尊重生命的价值,当然不但要尊重自己的生命,更要尊重他人的生命。在这方面,我要特别强调,人一定要有同情心,要有基本的善良品质。爱惜自己的生命,这可以说是本能,但人不只有这一个本能,人还应该有另一个本能,就是同情别人的生命,同情一切生命。如果只有前一个本能,没有后一个本能,那就和动物差不多。中国和西方的哲学家都非常重视同情这个本能,认为它是人性中固有的因素,是人区别于动物的起点,而且把同情看作是道德的基础。在中国的哲学家里,最强调同情心的是孟子,用他的话说叫恻隐之心、不忍人之心,他说同情心是人皆有之的,如果没有,就不是人。他明确地说,同情心是“仁之端”, 就是道德的开端,道德的萌芽,道德是从这里发展出来的。

    那么,在这一点上,西方哲学家的思想可以说惊人地相似,说得最清楚的是亚当"斯密。他认为,同情是道德的基础,由同情发展出了两类道德。一类是消极的道德,就是正义,为什么把正义称作消极的道德呢?因为它是从否定的角度来规定人的行为的,它讲的是人不能做什么,就是你觉得对你有害的事情,你也不能对别人做,你不能对别人做坏事,不能损害别人的利益。在中国哲学里,正义就相当于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恕。另一类是积极的道德,就是仁慈,仁慈是从肯定的方面来规定人的行为的,就是你应该做什么。你不能损人,这是正义,但是这还不够,看见那些正在受苦的人,那些弱者,你仅仅不去损害他当然就不够了,这个时候他需要你的帮助,所以你还应该去帮助他。你认为好的东西,你也要让别人享受到,这就是仁慈。简单地讲,正义就是不损人,仁慈就是助人。在孔子那里已经有了两类道德的思想,仁慈就相当于他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也就是仁。

    这样看来,人有两类本能。一个是生命本能,爱自己的生命,对自己生命有利的东西,他就喜欢,就想得到,对自己生命有害的东西,他就厌恶,就想避开,这就是所谓趋利避害。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利己是人的本性。另一个是同情本能,就是看见别人的生命有了危险,遭到了威胁或损害,他会设身处地去感受,他也会不好受。孟子举过一个例子,你看见一个小孩在井边玩,快掉下去了,你会着急。你为什么会着急呢?是因为你和这个小孩有亲戚关系吗?当然如果有亲戚关系,甚至是你自己的孩子,你会更着急,但是没有亲戚关系你也会着急,因为你能推己及人,在看到小孩的危险情景的那一瞬间,你仿佛感觉到了自己如果掉下井里是什么滋味。那么,同情本能实际上是以生命本能也就是利己本能为基础的,在这个基础上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才发生了同情。所以,一个人要能够对别人有同情心,就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个是要有健全的生命本能,对自己的生命有一种敏锐,爱自己的生命。如果对自己的生命是麻木的,这样的人是石头,他的心已经变得像石头一样,石头对自己是没有感觉的,这样的人对别人的生命就必然是冷漠的。第二个条件是要能够推己及人,由爱自己的生命而体会到别人也是爱他自己的生命的,这样才能够对别人的生命怀有一种同情。世上有一种人对自己的生命倒是极为爱惜,但是不能推己及人,不能去体会别人也爱自己的生命的心情,这样的人在我看来就是禽兽,他们对别人的生命必然是冷酷的。据我看,这是两种犯罪人格,尤其是那些杀人犯,你看好了,无非是这两种类型,一种是对一切生命包括自己的生命都非常麻木,另一种是极端自私,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不择手段。

 

(四)对传统的反思

 

    讲到这里,我觉得有一个问题很值得我们反思。我在上面提到孔子和孟子的话,我们看到,中国儒家是很重视对他人和他人生命的同情的,儒家的核心概念“仁”也是以同情为基础的。可是,我们同时又看到,在中国两千年的专制统治中,儒家学说一直居于正统地位,这个以儒家学说为理论根据的专制制度却是最不尊重生命的价值的,对生命最没有同情的态度的。这是怎么回事呢?我刚才说了,同情有两个条件,也可以说是两个环节,一个是生命本能,或者说利己本能,一个是推己及人。我觉得问题就出在这里,儒家学说在这两个环节上都有毛病。

    首先,儒家对于生命本能、对于利己是否定的,一直在批判利己,从孔子开始就是这样。西方哲学对于利己是肯定的,认为利己是生命本能,对于生命本能不能做道德判断,你不能说生命的本能是有罪的、是坏的、是恶的。但是,中国儒家否定利己,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把利己看作是小人的行为,是道德的缺陷,对它进行道德审判,这就使推己及人没有了基础。你把生命本能、把人欲当作万恶之源灭掉了,整个社会的生命感觉都麻木了,同情心怎么可能发达呢?早期儒家里头,大约只有荀子在这方面比较正确,他认为在好利恶害这一点上,君子和小人是一样的,区别只在求利的原则不同,只有那种唯利是图、不择手段的人才是小人。可惜的是,荀子的这个思想在中国传统里不占主导地位,没有得到发扬。

    其次,我觉得在推己及人上也出了毛病,孔子说“能近取譬”,就是从自己身边推起,这也对,但是在推的时候太局限在宗法关系里了,结果,仁就蜕变成了孝,就是晚辈服从长辈,儿子服从老子。然后,又把这种父子关系推广到君臣关系,孝推广为忠,全国人民都是皇帝的儿子,臣必须服从君,君命臣死,臣不能不死。这样一来,本来是提倡同情生命的儒家伦理,蜕变成了严格的等级秩序,在这个秩序中,个体生命没有丝毫价值,终于结出了极端蔑视生命的专制政治这个毒果。

    专制政治是绝对蔑视生命的,在专制权力面前,生命等于零,没有一点价值,没有一点权利。两千年的封建王朝统治,不知道剥夺了多少无辜的生命,皇帝拥有绝对的生杀予夺之权,他对谁不满意了,往往是满门抄斩,弄不好还株连九族。你想一想,株连九族是一个什么概念,那时候都是大家族,几百人几千人,包括老人孩子,一下子就莫名奇妙地被消灭光了。这些都是朝廷命官哪,那老百姓的命就更不值钱了!所以,鲁迅说中国的历史是吃人的历史。

    中国的这个蔑视生命价值的传统是很可怕的,它一直影响到现在,我们只要回顾一下历次政治运动,尤其是文革,就清楚了。在文革中,上到国家主席,下到普通百姓,生命都没有任何保障,随时随地可以被消灭掉。我大学毕业后到广西一个县里工作,当时文革的高潮已经过去,我去以前不久,那里有过好几次镇压,县城里站错队的,农村里出身不好的,杀了很多人,好些是满门抄斩。一个十万人的小县,杀了好几百人。桂林旁边有个临桂县,县机关里出身不好的或者站错队的都杀了,整个县机关杀了三分之一。这不是个别现象,当时全国许多农村地区都是这样,杀人成风,杀出身不好的。

 

(五)对现状的批评

 

    文革是非常时期,现在这一页历史早已翻过去了,但是,如果不从法律上确实保障公民的生命权,如果不树立全民尊重生命的意识,一旦气候合适,难保历史不会重演。事实上,在今天,由于对权力缺乏严格的法律限制,再加上执法者的素质差,草菅人命的情形仍然时有发生。大家都知道孙志刚事件,孙志刚因为是一个大学生,在收容所里被打死了,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震动,经过正义人士的呼吁和努力,终于把收容条例给取消了。其实这类事情很多,因为大多发生在农民和民工身上,就没有引起多么大的重视。我最近还看到一个报道,四川的李思怡事件,李思怡是一个三岁的小女孩,她的母亲是一个吸毒者。她的母亲把她放在家里面,自己出去给孩子买吃的,被派出所的警察看到了,警察强制戒毒,把她抓了起来了。她就哭呀,说我的孩子在家里,你们让我把孩子带出来,回答是不行。她又要求警察打电话给她姐姐,让她姐姐照顾孩子,也遭拒绝。在把她押往戒毒所的路上,经过她家门口,她哭着要求进去,还是不让。最后,派出所就做了一件事,就是给她家附近的派出所打了一个电话,让那里的警察去看一下孩子,可是那边接电话后根本不去看。过了十七天,邻居闻到臭味,把门撬开,小女孩当然早就死了。对生命如此冷漠,除了愤怒,我不知道还能说什么!

    除了传统的遗毒之外,今天在市场化过程中又产生了新的问题,蔑视生命的传统又有了新的表现,就是在金钱面前生命毫无价值。由于我们本来就轻视生命的价值,因此,过去是在权力面前生命等于零,现在很容易就变成了在金钱面前生命等于零。你翻一翻报纸就知道,为了金钱残害生命的恶性事件天天在发生,肯定还有媒体没有曝光的,可是光看报道了的就已经触目惊心。在这方面,民愤最大的是医疗腐败,比如假药,假医疗器械,恶性医疗事故,这种例子很多,许多是直接造成了死亡或严重伤害的后果。更大的问题是医药费飞涨,完全离谱,医院又只认钱,没有钱就见死不救,穷人尤其广大贫苦农民得了重病急病只能等死。

    还有伪劣食品,食品当然也是关系到我们的生命的。最近有一本书叫《食品卫生调查》,你看了就不敢吃东西了。他把那个死鸡拿来做熟食,怎么做呢?死鸡是发黑的,就把它泡在尿里面,泡几天后,黑的颜色褪掉了,再用清水泡几天,做成熟食卖出去。为了防止火腿变质,他就把它泡在敌敌畏里头。像这种情况太多了,看上去挺好看,而且都是经过了食品检验的,消费者怎么知道底细。前不久那个阜阳奶粉事件,造成了很多婴儿死亡或发育不良。

    近曝光的是大量矿难,黑心矿主和腐败官员相勾结,没有起码的安全生产保障,用工人的生命换取不义之财。中国煤矿事故是没有一个国家能比的,新上任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说,2004年中国矿难死亡人数6027人,占全世界矿难死亡人数80%。中国还有其他的世界之最,比如说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也是在全世界遥遥领先。什么事世界第一不好,偏偏都是这类死人的事。我们经济指标的排位在上升,人文指标的排位在落后,我认为值得深思。

    当今社会上对生命的冷漠还表现在治安状况上,恶性犯罪很多。我看一份《新京报》,几乎每天都有凶杀事件的报道,有时一天不只一件,有好几件,看得我非常难受。这还只是在北京地区,全国就更多了。令人震惊的是往往为了很少的一点钱,或者很小的一个原因就把人杀死,杀人这样一个极端行为与导致这个行为的微小缘由之间惊人地不对称。有一天的报纸上登了两件事情,都发生在北京地区。一名男子有一个十岁的儿子,正在上小学,就因为孩子没有完成作业,父亲拿家中晾衣服的铁管打孩子,打得孩子当时就死了。一名妇女有一个五岁的女儿,因为和小朋友有点纠纷,小朋友告到家里来,母亲用衣架把孩子打死了。前些日子还报道过一件事,在北京的公交车上,因为小小的口角,一个女售票员把一名十四岁的女孩掐住脖子殴打,女孩当场昏倒,女孩的母亲请求该车男司机把女孩送往医院,遭拒绝,最后女孩不治身亡。这类事情频频发生,我感到的是悲痛和绝望。

    更令人担忧的是青少年恶性犯罪增多,包括在学校里,中学生、大学生杀人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前两年有马加爵杀害同宿舍三名男生的事件,不久前有北大一名男生杀害情敌的事件。与此相伴的一个现象是,中学生、大学生自杀的事件也多了。这些情形说明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对生命的冷漠和冷酷,而且冷漠的病菌已经在侵蚀年轻一代的心灵了。

    我要在这里大声疾呼,这样严重的情况,我们不能再熟视无睹了。实际上,许多人已经感到担忧,觉得在这样一个环境里没有安全感,富人们、高官们纷纷把子女送出国,肯定也有这方面的考虑。但是我想,负责任的态度应该是想办法改变这种情况。怎么改变?当然这是一个综合的问题,包括制度改革、惩治腐败等等。在这个前提下,我认为教育也很重要,应该把生命教育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从孩子开始,培育生命尊严的意识,一方面善待自己的生命,另一方面推己及人,善待一切生命。最近有一所学校开展生命教育,请我题词,我写了三句话,就是: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我确实觉得,人生中所有最重要的价值,包括幸福、道德、信仰,都是建立在尊重生命价值的基础之上的。我希望所有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能认识到这一点,都来重视生命教育。

 

(六)尊重生命权利是法治社会的出发点

 

    不过,话说回来,我很清楚,光靠教育是不行的,而且要使教育有效果,也必须配合其他方面的努力。我本人认为,真正要营造一个人们普遍尊重生命价值的环境,根本的解决途径是建设一个法治社会。

    我们判断一个社会是好的社会还是坏的社会,用什么标准去判断呢?我觉得一个最起码的标准,其实也是最高的标准,就是看它是不是尊重生命的权利,是不是保护生命的权利。在一个好的社会里,每个人、绝大多数人的生命权利是有保障的,人人都有权利去争取自己的幸福,去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什么样的社会是这样的好社会呢?就是法治社会。实际上,法治社会的出发点就是尊重生命权利,要寻求一种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生命权利的社会秩序。在西方历史上,为法治社会奠基的理论是英国古典自由主义,一般认为,英国古典自由主义的开创者是英国哲学家洛克,这个洛克在他的名著《政府论》(1690)中就明确说,政治社会的目的是保护天赋权利,他举出了三项,就是生命、自由、财产。由此可见,生命是第一项天赋权利,是法治社会第一要保护的。

    为了保护每个人的生命权利,社会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古典自由主义提出了两条基本原理,一条叫个人自由,另一条叫法治。上面我提到过亚当"斯密,他也是西方自由主义哲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是这样来论证这两条原理的,他从人性角度来进行分析。一方面,每个人都是一个生物个体,那么,作为生物,人有生命本能,都是趋利避害、趋乐避苦的。不管人怎么进化,他终归还是动物,还具有这样的本能,所以对这一点你不应该作道德的评判。同时,作为个体,每个人肯定对自己的苦乐有最直接、最强烈的感觉,对涉及到自己的利害关系最关心。他打了一个比方,比如说,有一个人死了,你认识那个人,但关系不太密切,你知道了以后当然也会为他难过,但是,这种痛苦和你自己此刻正在遭受的牙痛比较起来,还没有你的牙痛来得强烈,对你的干扰更大。这恐怕是没有办法的,我记得鲁迅也说过,人的悲欢是不相通的。哪怕是你最亲近的人得了重病,你再说感同身受,病痛还是在他的身上,你的感受与真正的病痛还是隔了一层。所以,亚当"斯密就说,每个人对自己的关心要超过对任何别人的关心,同时也要超过任何别人对他的关心。这和道德无关,这完全是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事实。那么,他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一种合理的社会秩序就应该是顺应这个事实,允许和鼓励每个人关心他自己,追求他自己的利益,这样效果是最好的。简单地说,就是应该允许和鼓励利己。这就是个人自由原则。可是,你要利己,他也要利己,你追求你的利益,在追求的时候却损害了别人的利益,不让别人利己,这样行不行呢?当然不行。所以就要有规则了,这个规则的核心就是你在利己的时候必须尊重别人同样的利己的权利,不可损人。这实际上就是法治原则,用我的话来概括,法治的实质就是:保护利己,惩罚损人。在一个法治社会里,利己是允许的,是受到保护的,损人则是不允许的,是要受惩罚的,简单地说就是这样,是一种规则下的自由。你想一想,一个社会如果对利己的行为、也就是争取自己幸福的行为都加以保护,对损人的行为、也就是侵犯别人利益的行为都加以禁止和惩罚,如果这样的话,是不是就会形成一种合理的秩序,能够把所有人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那么这样一个社会怎么会不稳定不繁荣呢。这样一个社会既是自由的,又是有秩序的,既富有生机又井然有序,这样的社会就叫法治社会,或者也可以叫自由社会,其实两者是一回事。我们现在搞市场经济,就是在朝这个目标前进,从西方的经验来看,市场经济是建立法治社会的必由之路,是法治社会的基础。当然,市场经济不是无序状态,它是一种秩序,我们的问题是,由于政府干预经济的权力过大,以及由此产生的腐败,一方面合理的利己仍受到压抑,另一方面损人的行为却没有得到有力的遏制,也就是说,自由和规则两方面都还比较弱,离秩序的形成还有相当的距离。

 

二、智力教育:实现头脑的价值

 

    第二点是智育,就是智力教育。智育是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学生在学校里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接受知识方面的教育,所以我对这个问题要着重谈一谈。

    智育的目标是实现头脑的价值。现在对智育流行一种狭隘的理解,就是把它仅仅理解为知识的灌输,甚至归结为考试的分数,职业的技能。头脑的真正价值不在这里,你这样做只是把宝贵的头脑当成了一个容器,一个工具。智育的真正目标应该是让学生的智力得到健康生长,鼓励和培养他们对智力生活的爱好,使他们懂得享受智力生活的快乐。

    在人的智力品质中,第一重要的品质是好奇心。人类所有智力活动的形式,比如哲学、科学,都是从好奇心开始的。好奇心是天生的,每个人在智力生长的一定阶段上都会显现出来,实际上是一个人的理性觉醒的朕兆。从我的孩子身上,我就看到了这一点。在很小的时候,她就会问很多让人很意外的问题,问得最多的是五岁的时候,还还没上小学,上小学后这样的提问就少一些了。所以我认为,从幼儿园到上小学,孩子的哲学水平是下降的(笑声),大约因为越来越接受老师给的现成答案了吧。你们听听她五岁时都问什么样的问题。有一段时间,她经常说我不想长大,又说要是没有时间该多好呀,我估计她是知道了人长大就会变老,她不愿意变老。那些天里,她就老问什么是时间,时间是怎么回事,我怎么跟她讲得清楚。但她自己在那里琢磨,有一天她说:我知道时间是怎么回事了,时间是一阵阵过去的,譬如说刚才我说的那句话,刚才还在,现在不在了,想找也找不回来了,这就是时间。她知道时间一去不返的性质了。还有一回,她问妈妈:世界的外面是什么?妈妈随口说:那还是世界吧。她不满意这个回答,想了一会儿,就说:世界的外面是世界的下一曲。她听CD,一曲完了还有下一曲,她用这个比方说明世界是无限向外延伸的。还有一回更神了,她问我:爸爸,在世界的另一个地方会不会有另一个我?我一听就毛骨悚然,赶紧打岔说:可能吧,说不定你还会遇到她呢。我是不想让她想这个问题,没想到她听了很生气,说:不会的!然后转过脸对妈妈说:有一天,你老了以后,在世界的另一个地方又会生出一个人来,那个人跟你长得完全不一样,但她就是你。她说的是轮回啊。(笑声,掌声)你们不要以为她是受了我的影响,实际上我非常小心,从来不向她谈这些大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在她头脑里自发产生的。有一本书的书名是《孩子都是哲学家》,我完全相信这个论断。你们为人父母之后,留意一下,肯定有一段时间孩子会提大量的这样的问题。现在大人对待孩子这样的提问一般是三种态度:一种是置之不理;一种是顶回去;还有一种是自以为聪明地给孩子一个简单的回答。这些做法都很粗暴,其实所有的哲学问题都是没有答案的,对待孩子这种提问的最好办法就是鼓励孩子继续想。我在这种情况下往往这样说:宝贝你提了一个特别好的问题,可是爸爸回答不出来,我们一起慢慢想。我觉得孩子的这种好奇心特别可贵,一定要鼓励和保护,决不能挫伤它。

    好奇心是非常可贵的,但也很容易被扼杀和磨灭掉。在我看来,好奇心有两个最大的敌人。一个是习惯,往往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一些事物见多了,习以为常了,就自以为懂了,其实哪里是懂了,不过是麻木了罢了!真要你讲出其中的道理,就讲不出来了。好奇心还有一个更大的敌人,就是功利心。出于好奇心提的问题大多是无用的,但是关系到人的灵魂,我们往往因为它们无用就认为它们没有什么意义,就把它们pass掉,这种功利心不知扼杀掉了多少好奇心!我觉得我们的教育就有这样一个问题,不光是教育,我们的文化都有这个特点,就是实用性,无论对什么事物,首先就问有没有用。我看过一个笑话,我觉得编得很有意思。在一个国际夏令营里,老师让孩子们讨论一个问题,题目是“世界粮食匮乏问题”,孩子们都不明白这个题目,但原因不同。美国孩子问:什么是世界?他太狂了,美国就是一切,不知道美国之外有世界。非洲孩子问:什么是粮食?他太穷了,没有见过粮食。欧洲孩子问:什么是匮乏?他太富了,不知道有匮乏这种事。中国孩子问什么呢?他问:什么是问题?这是讽刺中国孩子没有好奇心,我觉得基本上符合事实。

    从好奇心这一点来看教育,在教育中,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是教育第一要保护和鼓励的东西。杜威说,兴趣是一个人的能力的可靠征兆。事实也是这样,你做什么事情特别感兴趣,那你肯定在这个方面是有天赋的。学习有没有成效,关键是有没有兴趣。一个人在学习和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时,精神处在一个非常快乐的状态,他真正是在享受。享受什么?就是享受智力活动本身的快乐。在这个时候,心智的运用本身就是快乐,就成了最大的快乐源泉。这就是古希腊人所看重的智性的快乐。一个善于享受这种快乐的人,他的心智始终处于活泼状态,这样的人是最容易出成就的。事实上,对世界充满兴趣是天才的主要品质。人们常常说天才就是勤奋,并且以为勤奋就是死用功,其实完全不是这样,他是太喜欢他所做的事情了,欲罢不能,在旁人看来他就是很勤奋,其实他是在享受,但是你不知道!(笑声,掌声)所以,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兴趣。看一个学生的智力素质好不好,第一个尺度就是看他对事物有没有好奇心,对知识有没有兴趣。具体的兴趣点是可变的,在一段时间里,你也许对某个领域、某个问题更感兴趣,以后又转移到另一个领域和问题。但是,充满兴趣的状态是一贯的,享受智性快乐的状态是一贯的,只要你能保持这样的状态,要你不出成就也难。

 

    智力品质的另一个要素是独立思考的能力。所谓独立思考的能力,就是对于任何理论、说法,你都要追问它的根据,在弄清它有无根据之前,你要存疑。笛卡儿所说的怀疑一切,意思就是对未经独立思考过的一切要存疑,这其实是思想者的必备品质。爱因斯坦把独立思考能力称作人的内在自由,并且认为教育的目标就在于培育这种内在的自由,而不在于灌输特定的知识,不在于培养专家。他说专家无非是训练有素的狗。(笑声)如果你仅仅在某个狭窄的领域里受过良好的训练,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你当然可以算是一个专家,但用这个标准看,一条训练有素的狗也可以算是一个专家。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对一切知识处于支配的地位,训练有素的狗则被它所受到的训练所支配,这是二者的分界线。

    那么,从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一点看,具体到教育上,我认为就是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教育最重要的任务,第一是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兴趣,第二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为大学生,尤其是研究生,你必须有这个清醒的意识,千万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学习死的知识上。你要学会自己安排自己的学习,知道自己要朝哪个方向钻研,应该看些什么书。自主学习是一切有成就的人的共同特点,他们都必定是具备这个能力的。举爱因斯坦为例,我认为他非常了不起,他不仅是一个大科学家,而且是一个哲学家、教育家,他对人类的智力品质和灵魂都有非常透彻的了解。在他去世前一个月,他的母校苏黎世理工大学百年庆典,请他写了一篇纪念文章。在这篇文章里,他没有吹捧母校而是批评母校,也批评整个教育制度。他说:从入学开始我就发现,按照学校的教育方式,我不可能成为好学生,因为成为好学生就意味着要认真听讲,要做很多作业,而我是不可能这样做的。所以,我当时就下定决心,满足于做一个中等成绩的学生,而把大量时间用于“以极大热忱在家里向理论物理学的大师们学习”。所以,爱因斯坦虽然上了大学,他实际上是自学的。毕业后,他又拒绝了学校的留校邀请。他说:如果留校的话,我就不得不去写大量的论文,结果便是变得浅薄。他在一个专利局找了一份差事,做一个小公务员,干了七、八年,用业余时间研究理论物理学,他自己说那是他一生中最富于创造性活动的时期,为此感到极大幸福,他的相对论就是在这段时间里产生的。

    我相信,各个领域里的杰出人物都是这样的,他们的成材史都是向教育争自由的历史。作为一个学生,你无法改变现行的教育体制,但是如果你足够优秀,你就完全不必跟着这个体制走,你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对它的独立性。在我看来,一切教育归根到底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归根到底都是自学。我很赞成一句话:学习就是学会学习。你学会了学习,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是一笔终生财富,一辈子受用不尽。有成就的人都是终身自学者,不需要老师,永远在自学。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说过一句话: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把你在课堂上学的东西全部忘记了,把你为考试背的东西全部忘记了,那剩下的东西就是教育。如果你什么也没有剩下,就意味着你完全没有受过教育,白上了学。(笑声)那剩下的东西是什么呢?就是自主学习的能力。用怀特海的话来说,最重要的东西是智力活动的习惯和融入身心的原理,至于那些具体的知识,如果你不用,是很容易忘记的,如果你要用,又是随时可以查到的。大家不妨想一想,自己在学校里是不是把功夫都用在那种很容易忘记又随时可以查到的东西上了,如果是这样,就太亏了。怀特海主张,应该像一个无知的人那样思考。说得真是精辟,不管你已经拥有多少知识,都当它们不存在,你的头脑永远直接面对事物本身,这正是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的基本状态。

 

    关于智育,我还想强调一点,就是智力生活的非功利性。爱因斯坦说:欧洲的伟大传统是为了知识自身的价值尊重知识。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传统从古希腊就开始了。毕达哥拉斯发现了勾股定理,为此举行百牛宴,杀了一百头牛来庆祝。在当时,发现了这个原理有什么用啊? 任何物质上的好处都不可能有,他感觉到的完全是智力活动得到胜利的巨大喜悦。把心智的运用、知识的获得看作最大快乐,看作目的本身,这确实是欧洲的传统,马克思也不例外。马克思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也就是共产主义社会是怎么样的?仅仅是物质的极大丰富吗?完全不是。那是一个自由王国,用他的话来说,这个自由王国是存在于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的。是以的一种状态。到那个时候,人的一切活动不是为了外在的目的,不是为了物质的生产,而是为了发展人的能力,人发展和享受自己的能力这本身就是目的。按照马克思的设想,那时候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到了最低限度,整个社会只需要花很少时间就能够满足自身的物质需要了,剩下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自由时间,这些时间用来搞什么呢?用来搞艺术、科学、哲学这些精神活动,人人都是这样,只为了自己的喜欢,只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才是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

    物理学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有一段话讲得非常好。在一次讲座时,有学生问他:丁教授,你现在的研究有什么经济价值?他回答说:我不知道。但是,诺贝尔物理学奖第一届和第二届分别奖给了电子和X光的发现者,这两项发明在当时都没有什么经济价值。同样,后来的量子力学和原子物理学在产生时都被认为是花钱最多而最没有经济效益的。他说:科学最重要的是兴趣,是为了满足好奇心,而不是为了名利,这个利也包括经济价值。我相信,不管哪个领域的大师,都一定有这样一种眼光和态度。智力活动本身就是快乐,就是人的高级属性的满足,你为什么非要把高级属性的满足落实到、实际上是降低为低级属性的满足即所谓有用呢?所谓有用,不就是吃好、穿好、住好嘛,不就是物质丰富一点嘛!人为什么只想去满足自己的低级属性,不肯去满足自己的高级属性呢?为什么要用低级属性的满足为标准来判断高级属性的价值呢?这不是颠倒了吗?

    很多人问中国为什么出不了世界级的大师。虽然有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中国人,但他们都是在国外受的教育,如果一直呆在国内,恐怕就不会有这个成就。我觉得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太实用,什么东西都要问有没有用,这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个大弱点。如果一个民族尊重精神本身的价值,纯粹出于兴趣从事精神事业的人越多,那个民族就会成为肥沃的土壤,最容易出大师。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改变我们文化的实用性品格,形成一种全民族尊重精神价值的氛围,那样才会有希望。

    总之,智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好奇心、纯粹的兴趣和非功利的探索精神,培养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享受智性快乐的能力,这是智力教育的本义,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当然更不仅仅是培养职业技能。

 

三、灵魂教育:实现灵魂的价值

 

    我把灵魂与头脑、心灵生活与智力生活区别开来。人有一个头脑,这是可以看见的,而灵魂是看不见的,你问我灵魂在身体的哪个部位,我说不出来。但是,我认为灵魂与头脑是有区别的,人对美和爱的需要,对意义的需要,这些都不能用头脑来解释,我只能说来自灵魂。套用柏拉图对于知、情、意的分类,可以说头脑是知,也就是理性,灵魂是情和意,也就是情感和意志。情感是审美性质的,意志是道德性质的,与此相应,灵魂的教育可以相对地区分为美育和德育。美育的目标是造就丰富的灵魂,使人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内心生活,德育的目标是造就高贵的灵魂,使人有崇高的精神追求,二者合起来,灵魂教育的目标就是心灵的健康生长,实现灵魂的价值。

    谈到美育,现在许多家长好像很重视孩子的艺术教育,给孩子报各种班,学各种技能,弹钢琴呀,画画呀,但出发点极其功利,无非是为了孩子将来多一条路可走。这是很糟糕的,违背了美育的本义,结果只能是败坏孩子对艺术的感觉。艺术是最自由、最没有功利性的精神活动,搀杂进功利的考虑,就不是艺术了。美育也决不限于学一点吹拉弹唱或者画画的技能,它的范围广泛得多,凡是能陶冶性情、丰富心灵的活动都是审美教育。我把美育归入灵魂教育,我认为这一点很重要,美育是对灵魂的教育,对心灵的教育,它的目标是灵魂的丰富,是体验美和爱的能力。

    那么,怎样才能使灵魂丰富呢?欣赏艺术,欣赏大自然,情感的经历和体验,这些都很重要。除此之外,我提两点一般性的建议。一个是要养成过内心生活的习惯。上面谈智力教育时,我说人应该养成过智力生活的习惯,现在谈灵魂教育,就是要养成过心灵生活的习惯,优秀的人应该有这两种习惯。我们平时总是在和别人一起聊天、谈话、办事,但是人应该留一点时间给自己,什么事也别做,什么人也不见,和自己的灵魂在一起,这叫独处。静下来,想一想人生的问题,想一想自己的生活状况,想一想所经历的人和事。现在的世界太喧闹太浮躁了,人们都生活在表面,生活在外部世界里,我觉得这很可悲。这个时代大家都很看重交往的能力,这次我来四川,在北京机场的书店里看到一本书,书名叫《能说会道者赢》,我一看就感到别扭,能说会道也就是做一个推销员罢了,那算什么成功。我承认交往是一种能力,但独处是一种更重要的能力,缺乏这种能力是更大的缺陷。一个人不喜欢自己,和自己在一起就难受,这样的人肯定是没有内涵的,他对别人也不会有多大益处,他到别人那里去对别人只是一种打扰。(笑声)一些没有自己心灵生活的人在一起,他们之间的交往就无非是利益关系,就会互相争夺和打仗。

    另一个建议是读书,读好书。不能光读专业书,还要读一些与专业无关的书,罗素所说的“无用的书”。文科有很好的条件,因为“有用的书”与“无用的书”是统一的。一定要读好书。我比较爱读书,但还是有许多好书没有来得及读,也许永远来不及读了,这是特别大的遗憾。当你读了从古希腊以来的哲学人文经典,你会发现这是莫大的享受,如果没有读,你是蒙受了多大的损失,可是正因为没有读,你还不知道自己蒙受了这么大的损失。人类的精神宝库属于每一个人,向每一个人敞开着,你不走进去享受里面的珍宝,就等于你把自己的权利放弃了,那是何等可惜。

 

    最后谈德育。我觉得对德育也一直有一种狭隘的理解,就是把它仅仅看成一些规范的灌输,比如集体主义、爱国主义、诚实、守纪律之类。智育限于知识,美育限于技能,德育限于规范,都是舍本求末。和美育一样,德育也应该是对灵魂的教育,目标是实现灵魂的价值。人的灵魂应该是丰富的,也应该是高贵的,前者是美育的目标,后者是德育的目标。

从人性看,道德有两个层次。一个是人的社会性层次,道德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手段。另一个是人的精神性层次,道德是灵魂的追求。这两个层次都不可缺少,但精神性的层次是更为根本的。康德说,人能够为自己的行为立法,就是说的这个层次的道德。人有超越于生物性的精神性,它是人身上的神性,意识到自己身上有这个神性部分,并且按照它的要求来行动,这是道德的本义。这个真正意义上的道德,它的基础是人身上的神性,是人的灵魂的高贵,它是真正自律的。如果没有这个基础,只在社会层面上谈道德,道德就仅仅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手段,是一种功利性的东西,是他律。我们进行道德教育,应该从根本入手,使人们意识到人的灵魂的高贵,在行为中体现出这种高贵。什么是灵魂的高贵呢?就是有做人的尊严,有做人的原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做亵渎人身上的神性的事。一个人为了满足物欲而百无禁忌,不择手段,只能说明他身上的神性已经泯灭,只剩了兽性,就已经不是人了。事实上,那些做出了道德沦丧之事的人,他们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不知人的尊严为何物。

    关于教育的目标,我就讲到这里。总的来说,我认为教育应该远离功利和实用,贯彻人文精神,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健康、善良的生命,活泼、智慧的头脑,丰富、高贵的灵魂,如果这样,我们的教育就真正成功了。

 

第二部分  教育机构的使命和今日教育的问题

 

一、教育机构的使命

 

    上面我从人文精神的角度讲了教育的目标,就是要把人身上那些最宝贵的价值实现出来。事实上,人身上这些最宝贵的东西,包括人的智力品质和心灵品质,在一定意义上都是人性中固有的。每一个人,从他出生以后,这些东西都已经以萌芽状态存在于他的身上了,有了合适的环境,它们就会生长。所以,我特别赞成卢梭提出的一个观点,就是教育即生长。教育不是强行把一些能力从外面放到人这个容器里面去,这些能力在人性中本来就已经存在了,教育只是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它们正常地生长。

    我完全相信教育就是生长,这一点我在我女儿身上看得特别清楚。我女儿现在七岁,她四岁认字,五岁能看书,那时候还没有上学,这个过程我觉得特别有意思。每天晚上,她妈妈给她读一点诸如格林童话那样的经典童话书籍,她非常爱听。有一天,她问妈妈:书上都是字,故事在哪里?(笑声)我们没法跟她解释清楚。后来她逐渐识了一点字,识字的过程非常自然,她有时候看光盘,就会跟着声音看字幕,有时候妈妈带她出去,她就会问妈妈招牌上是什么字,这样一来她逐渐地、零零星星地认识了一些字。后来有一回,妈妈晚上给她念了一段故事,第二天发现她自己拿着故事书在念,其实大部分字她还不认识,但她养成了这个习惯,妈妈读的故事她第二天就自己去看,这样认识的字越来越多。有一天,她对妈妈说:妈妈,你不要给我念了,你念了我再读就没有意思了。你看,认字这个过程,需要我们去强迫她吗?根本不需要!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这样一种能力,但是如果你强迫他,他就会反感。通过这个事例,我真的看到人的很多能力是天生的,教育只是给它环境让它生长出来。

    对于卢梭提出的教育就是生长的观点,杜威做了进一步的阐发,他说:这意味着生长本身就是目的,并不是在生长的前头另外还有一个目的,比如说将来适应社会、谋求职业、做出成就之类。我觉得杜威讲得非常到位。那些谋职之类的东西当然不是不要,但它们不是生长的目的,只要你生长得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那些东西自然能够解决。所以,我们不应该用狭隘的功利尺度来衡量教育。

    那么用什么尺度衡量教育呢?应该用人性的尺度,看教育是否使学生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了健康生长,包括同情心、好奇心、思考和感受的能力等等。换一种说法,也可以说是人生的尺度,教育应该为幸福而有意义的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怎样才算打好这个基础呢?非常简单,就是看受教育者现在的生活是不是幸福而有意义。用生长的眼光看,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自身的价值,每个阶段的价值都应该得到实现。有一种流行的错误观点,就是把学生时代仅仅看作人生的一个准备阶段,它的全部价值似乎只是为将来走上社会做准备。我们今天的教育基本上是在这个错误观点的支配之下,以未来的名义无情地剥夺孩子们的童年和青春。卢梭说:为了某个不确定的未来而剥夺现在,这种做法是残酷的。依我看,这种做法其实也剥夺了未来,一个人在童年和青年时代过得不幸福,他的那个不确定的未来就凶多吉少了。

    另外,我觉得还应该用精神的尺度来衡量教育,大学要培养的是优秀的头脑和灵魂,在这个意义上就是精神贵族,不只是所谓有用人材,有知识的打工者。大学大学,大人之学,什么是“大人”?就是精神高贵的人,精神贵族。

    当然,我们也应该用社会的尺度衡量教育,但这个社会尺度应该是广阔的而不是狭隘的。罗素说:由本性优秀的男女组成的社会肯定是一个好社会。如果社会的成员都受过真正良好的教育,他们的本性和能力都得到健康的生长,那么,他们互相之间就必定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欣赏,在这样一个社会里,人的高级属性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得到尊重和发扬。相反,如果在学校里只是学一点知识和技能,学生一心想的是谋一个好职业,精神上贫乏而狭隘,那么,在他们走上社会之后,人与人之间就只有低水平的竞争,由这样的人组成的当然不是一个好社会。

 

    从教育就是生长的观点看,教育机构和教育者的使命是什么?就是为生长提供最好的环境。所谓最好的环境,我认为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自由,一个是好老师。用植物的生长比方,自由就是充足的阳光水分,教师就是园丁。

    如果说内在禀赋的生长是内在自由的拓展,那么,教育就是要为这个生长提供外在的自由。外在自由的第一个含义是自由时间。在希腊文中,学校一词的意思就是闲暇。在希腊人看来,到学校上学就意味着从日常事务中摆脱出来,有充裕的闲暇,可以无所事事地体验和沉思了,正是在这样的无所事事之中,人的心智能力得到了生长。这次在成都,我发现成都人的日子过得很悠闲,闲暇时间很多,看来成都人的教育状况非常好。(笑声,掌声)不过搓麻将还是太多了一些,如果能匀一点时间给自己的头脑和灵魂就更好了。卢梭有一个谬论: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不过,他有他的道理,他说: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今天我们许多家长和老师惟恐孩子虚度光阴,驱迫着他们做无穷的作业,不给他们留出一点儿玩耍的时间,自以为这就是尽了做家长和老师的责任。卢梭会问你:什么叫虚度?快乐不算什么吗?整天跑跑跳跳不算什么吗?如果满足天性的要求就算虚度,那就让他们虚度好了。仔细想一想,卢梭多么有道理,我们今日的所作所为其实正是在逼迫孩子们误用光阴。外在自由还有一个含义,就是思想和言论的自由,在学校里就是学术自由,学校要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提供一个宽松、宽容的环境。

    最好的环境的另一个方面是好的教师。事实上,在学校里,教师构成了学生学习的最重要的环境。大学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要有一批心灵崇高、头脑活跃的学者,通过他们去影响学生。林语堂曾经说,在牛津和剑桥,那些教授们是怎么教学生的?他们把学生叫来,一边抽着烟斗,一边天南海北地聊,学生被他们的烟和谈话熏着,就这么熏陶出来了。(笑声)教师当然要传授知识,但是更重要的是他们本身素质所形成的一种氛围,这种氛围对学生有更本质的影响。什么叫好学校?一个大学有一批好教师,就是好大学,一个学科有一两个好教师,就是好专业。现在大家都说要创办一流大学,据我看,所谓一流大学就是有一流的教师,有好的体制把一流的教师吸引来,让他们充分发挥作用。你只是圈大地盘,盖大校舍,算什么一流大学!什么是名校?就是有一个懂教育、具慧眼的名校长,凝聚了—批人品和学问都好的名教授,带出了真正优秀的学生。比如说,人们津津乐道的蔡元培时期的北大,吴宓领导的清华国学院,好就好在这里。你只是靠名校的招牌录取考分高的学生,你的体制却是压制和排斥品学皆好的教师,让一些平庸功利之徒在那里折腾,算什么名校!素质好的学生到了你那里,也会被败坏,或者愤而退学。

    总之,大学能够为学生提供的最好的东西,一个是自由宽松的环境,一个是品学皆优的教师,有了这两样东西,就不愁培养不出优秀的人才。优秀的人才是生长成的,不是训练成的。教育应该为生长提供充足的阳光,如果做不到呢,最低限度是不要挡住阳光。一个好的学生对于坏的教育可以说的话,就是哲学家狄欧根尼对亚历山大大帝说的那句话:“不要挡住我的阳光。”

 

二、今日教育的问题

 

    用人文精神的眼光来衡量,我认为今日的教育有三大弊病。第一个是急功近利,市场支配大学教育,所谓“与市场接轨”,大学成了职业培训场。怀特海说:在古代的学园里,哲学家们向弟子传授的是智慧,而在今天的大学里,卑微的目的是教授各种科目,这标志着教育的失败。这么来看,我们今天的教育就更失败了,因为我们的目的更加卑微,只是升学、就业甚至金钱。

    当然,急功近利不只是教育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问题。现在市场上流行所谓励志类的书,据我看其中大量的是垃圾,它们的内容无非是两个,一个是教人怎样在名利场上拼搏,发财,出人头地,另一个是教人怎样精明地处理人际关系,讨上司或老板的欢心,在社会上吃得开。到机场、车站的书店去看看,摆在最醒目位置上的都是这类东西,还有就是所谓谋略类的书,经管类的书。什么“经营自我”、“人生策略”、“财富圣经”,光看这些书名就让人恶心,这样的书名本身就是堕落。自我是经营的对象吗?从古希腊开始,那些哲学大师们谈到自我是怎么谈的?是让人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去认识自我的价值,去实现自我的价值。现在自我竟然成了一个经营的对象,要用它去赚钱,去谋一些表面的成功。“人生策略”,以前的哲学家是不谈人生策略的,他们谈的是人生意义、人生理想,现在却把人生当作一桩生意来做了。“圣经”本来是最高价值的象征,“财富圣经”的概念公然把财富抬到了最高价值的宝座上。据我所知,这样的书大多是那些层次极低的书商炮制的,他们瞄准现代人渴望成功的心理,出一些迎合这种心理的题目,用低廉的价格雇一帮写手来写,那些写手自己是极不成功的倒霉蛋,能教给你什么成功的诀窍吗?我希望大家不要买这类低俗的励志书,而且要以读这种书为耻,因为这证明你水平太低,口味太差。

    我不反对励志,问题是励什么样的志。一个人可以为自己树立很多目标,但第一个目标应该是优秀,成功只是其次的目标,应该把成功看成是优秀的副产品。首先要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成了优秀的人,你可能成功,也可能在社会的意义上不太成功,但是不管怎么样,你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如果你是一个平庸的人,你最多只能得到渺小的成功,因为你始终只是在混日子,最多只是混得好一些罢了。平庸者只有职业,优秀者才有事业,一切伟大的成功者必定是优秀者。所以,你们一定要以优秀为目标,不要去在乎那些小成功,有大成功在等着你们。(掌声)

    今日教育的第二个弊病是应试教育。对于应试教育的害处,大家谈论得很多了,素质教育的口号也喊了很久了,事实却是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原因在哪里呢?我认为在高考,只要高考制度没有根本改变,素质教育就是一句空话。问题是高考的成绩不但决定了学生的命运,而且决定了学校、校长、教师的命运,就像教师们所说的:我们是挂在应试列车上的一节车厢,工资、奖金、职称、学校排名都与高考成绩挂钩。因此,必然的结果是,不应试就无法生存。

    怀特海真是一位大教育家,在教育问题上有许多真知灼见,他早就指出:统一考试是灾难性的,必然会使所有被迫参加这种考试的学校包括校长和教员都受到束缚。他说的统一考试,是指那种考题不是由学生自己的老师设计,而是由某个机构设计的考试。西方国家没有全国统一的高考,只有较小范围内的统一考试,对此他也反对。统一考试的问题是统一命题,有标准答案,这就使它只能偏重死记硬背的知识而不是独立思考。统一考试在我们的高考中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它的危害也达到了顶点。为了对付高考,老师和学生都把掌握应试技巧看作最重要的事情,把精力放在大量猜题、做题上面,真正的智力教育完全遭到荒废。现在有所谓“高考能校”,对学生实行封闭式管理,像军营一样,学生从早上七点到晚上九、十点都在做题和背诵,一天学习十四个小时,两周休息一天。前不久我看到报道,辽宁有一所这样的学校,辽中县第一高中,每天上十五小时课,一个女生猝死在课堂上。高中生是最苦的,但初中生、小学生也好不了多少。你看现在的小学生,一年级就背起了沉重的书包,二、三年级就有大量家庭作业,做作业做到深夜。面对全民奔高考的逼人形势,许多家长心理上极其紧张,怕孩子跟不上,从小学起就给孩子报各种课外班,什么奥数、英语、语文等等。武汉有一个小学生每个周末上七个班,真是令人发指,上了媒体,其实上三、四个班的很普遍。高考的威力甚至影响到幼儿园,有一句话叫做:不能让我们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是,在我看来,这种态势恰恰一开始就已经是输局了。我们逼迫孩子们从幼儿园开始就投入可怕的竞争,从小学到大学一路走过去,为了拿到那张最后的文凭,不知道要经受多少作业和考试的折磨,为了如此渺小的一个目标牺牲了宝贵的童年和青春,这简直是全国性的野蛮和疯狂。我不禁要问:这还是教育吗?教育究竟要干什么?

    我们现在的高考制度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学苏联的产物,文革后恢复,一开始还不是这个样子的。现在成这个样子,原因很复杂,与现行教育体制的其他弊端有密切联系。我本人认为,惟一的出路是扩大高校的自主招生,最后的目标则是废除高考。有人担忧,现在教育腐败这么严重,如果让高校完全自主招生,岂不会加重腐败,加剧不公平。我的看法是,自主招生必须置于法律的监督下,做到程序合理和透明,而对自主招生中可能出现的营私舞弊行为,也完全可以用法律来对付。无论如何,我们不能让这个高考制度继续摧残一代又一代孩子的身心健康了,且不说它与现在的腐败脱不了干系,事实上它滋生了一整个靠高考牟利的腐败产业,即使废除了它会出现一些新的腐败,只要能制止今日这种全国性的野蛮和疯狂,我认为也是完全值得的。

    今日教育的第三个弊病是腐败。腐败的根源,我认为主要是两个,一个是管理体制的高度行政化、官本位化,另一个是公益事业的产业化,把公立学校变成了盈利工具。在这个社会转型时期,无论哪个领域,只要权力与市场联手,就必然产生腐败。关于这个问题,我不准备多谈。我只想强调,教育腐败是最可怕、也是最可恨的。教育直接关系到人的头脑和灵魂,原本是最需要人文精神的领域,现在竟然成了最没有人文精神的领域。老百姓最痛恨的腐败,一个是医疗腐败,一个就是教育腐败。在一切文明国家和时代,大学都是抵御社会腐败的堡垒,如果大学也腐败了,就真没有希望了。

    我就讲到这里,有冒犯之处,请批评。

 

 

 

 

 

 

 

谈孩子

 

一、为人父母是人生的宝贵体验

 

    现在有一种家庭叫丁克家庭,就是不要孩子,保持一个两人世界。这好像还比较时髦,据统计,在育龄夫妇中占到百分之十,其中白领居多。当然这也是一种进步,表明对自己的生活方式可以有多种多样的选择,无可非议。他们为什么不要孩子呢?理由是为了实现自我的价值,有了孩子,就有了许多干扰,对于事业,对于两人的享受,都是干扰,所以生儿育女会丧失自我。他们认为,中国传统的家庭往往是父母为子女做出牺牲,这种传统生活模式应该改变,他们要为自己活,而不是为孩子活。我觉得这个看法有一定道理,他们说的情况确实是存在的,以前中国的父母的确是大半辈子为儿女劳碌。不过,其实有了孩子也可以不这样,人家西方家庭就不是这样。

    孩子会不会影响自我价值的实现呢,包括影响事业,影响两人世界的享受?当然,在一定的时间内,尤其是孩子还很小的时候,这在一定程度上是避免不了的。照料幼小的孩子是很费神的,你在孩子身上花的时间多了,花在事业上的时间就必然会减少。另外,比如说,你们两口子要出门会朋友,或者泡酒吧,家里有很小的孩子,就会比较麻烦。不过,我觉得这是小事,不必太在乎。孩子与事业是不是不可调和呢?我看未必,有一些大文豪,比如中国的梁启超、郭沫若,外国的托尔斯泰、泰戈尔,他们都是多子女的家庭,还不是做出了伟大的成就。至于说实现自我的价值,我觉得自我价值的内涵应该是很丰富的,不仅仅是指外在的成功或者两个人的享受,还应该包括丰富的人生体验。其中,做父母的体验也是重要的内容。如果你始终没有做父母,你的天性中的父性或母性始终没有机会实现,不能不说也是人生的很大缺憾。

    回想自己的人生,我觉得人生中有两段时光是幸福感最强烈的。一段是青春期,就是身体刚开始发育的时候,你的眼前突然出现了一个异性世界,男孩子突然发现女孩子那么漂亮,那么可爱,女孩子突然发现男孩子那么帅气,那么深沉,那时候你真觉得世界实在太美好了,人生实在太美好了,你的前面有极其美好的事情在等待着你。另一段就是初为人父人母的日子,你亲自迎接了新生命的到来。我刚做父亲时就是这样,觉得这个事情真是太神奇了,这么一个小生命,和你有着血肉的联系,每天回家都能看见她,她会对着你笑。不过,这种东西是不可言传的,单凭理解力、想象力是无法领会的,必须靠亲身体验,你如果没有亲自经历过,跟你说什么都白说,你都理解不了。我以前也是这样,在没有孩子的时候,我真觉得有没有孩子无所谓,孩子可有可无,各有利弊,没有孩子我还自由呢。其实人都一样,没有孩子时。孩子对于他来说都是抽象的。我遇到过一个出租车司机,我坐他的车,从上车开始,他就没完没了地跟我讲他的孩子,情不自禁地讲,一直讲到我下车。他刚有了一个儿子,才一个月,他那个兴奋呀。他告诉我,以前没有孩子的时候,他最讨厌的就是听人讲自己的孩子,全是那些鸡毛蒜皮的事儿,有什么可讲的。可是,孩子生下来后,他的感觉就全变了。我的感觉也是这样,当时真觉得眼前有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我形容是一个新大陆。

 

    孩子会带给我们全新的体验。有些什么体验呢?首先是使我们对爱的体验更深刻了。说到爱,好像我们从小就知道爱是什么,我们小时候被父母爱,长大以后,到了谈恋爱的年龄,我们会爱上某个异性,不过,我们最在乎的还是被爱,她爱我多少,我爱她多少,她爱我是不是不如我爱她,等等,会计较这些。所以,我们从小最擅长、最在乎的不是爱,而是被爱。直到做了父母,我们才真正学会爱。

    对孩子的爱有一个特点,就是极其本能,极其强烈,不由自主,不可遏止。当然,对异性的爱有时候也会非常强烈,但总体比较起来,好像还是要弱一些。古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说过一句话:孩子生了出来,要想不爱他已为时过晚。我说过,对孩子的爱是一种被迫的主动,为什么这样说呢?从这种爱完全是一种本能来说,是被迫的,你要不爱已经不可能了。但是,你又完全是心甘情愿为他付出的,根本不是为了回报,也的确不求回报,所以说又是主动的。同时,我还说这是一种自私的无私,孩子是你自己的,所以说是自私的,但你可以为他做一切,甚至牺牲你自己的一切,所以说又是无私的。当然,这里面有相当的盲目性,如果陷于盲目,可以为孩子牺牲一切,包括你自己,包括天下,这需要我们掌握好分寸,不可太盲目。

    我认为,对孩子的爱最鲜明地体现了爱的本质,这个本质就是,爱是给予而不是获得,是奉献而不是索取。其实当爱的本质充分显现的时候,当你爱到极点的时候,你会感到给予本身就是获得,受苦本身就是享乐,牺牲本身就是满足。我自己就感到,为孩子累,再累也甘心,也快乐,给孩子换尿布什么的,多脏的事,可就是觉得有意思,愿意去触摸她的小身体。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现象,就是父母爱儿女远远胜过儿女爱父母,至少在儿女很小的时候是这样。许多大哲学家讨论过这个现象,为什么会这样呢?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父母与儿女的关系就好比诗人与作品的关系。儿女好像是父母的作品,父母在儿女身上付出了心血,所以有强烈的爱。法国哲学家蒙田说:施惠者对受惠者的爱,远超过受惠者对施惠者。这个意思也和亚里士多德说的差不多,就是作为施惠者的父母在作为受惠者的儿女身上付出了心血,所以蒙田又说:你为之付出最大代价的东西对于你必定是最珍贵的。中世纪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也说:父母是把儿女当作自身的一部分来爱的。儿女的生命本来就是从父母的生命中分出来的,生下来后,父母又在他们身上耗费了许多光阴,实际上是耗费了一部分生命。这些话的意思都差不多,我归纳他们的意思是:爱是伴随着付出的一份关切,我们总是最爱我们为之倾注了最多心血的对象。当然,我们一旦从对孩子的爱中体验了爱的本质,就不应该把这种体验局限在孩子身上。我曾经听一位朋友讲,她的上司待他们特别严厉,不苟言笑,有了孩子以后,突然变得十分和蔼,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我相信,一个人有了孩子,他的人性中那种慈爱、柔软的东西就可能会复苏。

    父性和母性是人性中很重要的部分,这个部分没有得到实现,人性就不完整。人有性本能,也就是生殖本能。在没有孩子的时候,性本能表现为快乐本能,就是两性之间的那种关系,从那种关系中得到快乐。有了孩子,性本能中那个更深刻的东西显现出来了,这就是种族本能,你会发现,原来性本能实质上是种族本能,快乐只是手段,传宗接代、种族延续才是目的,对孩子的爱之所以会这么强烈,父性和母性一旦被唤醒了之所以会这么强烈,原因就在这里。不过,在做父母之前,我们往往不知道这一点,不知道潜藏在我们天性中的父性和母性——也就是种族本能——竟有这么大的力量,远比快乐本能大。在种族本能的支配下,亲子之爱往往比性爱稳定,当然也专一得多。有一句俗话:老婆是人家的好,孩子是自己的好。反正在性爱上,你是可以有许多选择对象的,你的选择也是可以改变的,在亲子之爱上,你没有选择的自由,你多半也不想改变。另外,性爱毕竟是两个成人之间的关系,必然会带进社会性的因素,比如财产、前途等考虑,不像对孩子的爱那样是纯粹的本能。尤其是对幼崽,那是最纯粹的自然关系,随着孩子长大,社会性因素的比重就会逐渐增加。

    我还有一个体会,就是孩子使家更加实在了,两人世界诚然浪漫,但比较轻飘,孩子为家增添了丰富的内容,共同抚育孩子的经历又为爱增添了丰富的内容。我相信许多父母都有这个体会,有了孩子,孩子一旦不在身边,离开得久一些,就会觉得空,不知道做什么好了。我写过这样一段话:“孩子是使家成其为家的根据。没有孩子,家至多是一场有点儿过分认真的爱情游戏。有了孩子,家才有了自身的实质和事业。”我还写过:“男人是天地间的流浪汉,他寻找家园,找到了女人。可是,对于家园,女人有更正确的理解。她知道,接纳了一个流浪汉,还远远不等于建立了一个家园。于是她着手编筑一只摇篮,——摇篮才是家园的起点和核心。在摇篮四周,和摇篮里的婴儿一起,真正的家园生长起来了。”这些都是我的真切感受。

 

    孩子带给我们的体验,还有一点是使我们对生命的体验更深刻了。当然,我们每个人是一个生命,但是,随着我们长大,到这个功利世界里去奋斗,我们对生命的感觉就越来越迟钝,越来越麻木了。孩子的出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面对一个全新的生命,我们看着他长大,看着生命的奇迹在眼前一点点地展现,我们就有可能复苏对生命的敏锐感觉。

    我曾经写过一段话,表达孩子让我感受到的生命的神秘:

    “我曾经无数次地思考神秘,但神秘始终在我之外,不可捉摸。

    “自从妈妈怀了你,像完成一个庄严的使命,耐心地孕育着你,肚子一天天骄傲地膨大,我觉得神秘就在我的眼前。

    “你诞生了,世界发生了奇妙的变化,一个有你存在的世界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我觉得我已经置身于神秘之中……”

    孕育和诞生是人所能够亲历的最神秘的事。我常常感到不可思议,新生命的诞生与那个渺小的原因,也就是做了一场爱究竟有什么联系,两者究竟有什么共同之处。不,新生命的诞生必定另有来源。其实这不只是我一个人的感受。泰戈尔在做了父亲以后,为孩子写了许多诗,写他面对孩子时的神秘之感。其中有一句这样写:“当我凝视你的脸蛋时,神秘之感淹没了我;你这属于一切人的,竟成了我的。”纪伯伦也写过:“孩子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是的,父母只是新生命诞生的一个工具,而不是来源,生命一定有着神圣的来源。每当我看着婴儿的纯净得出奇的眼睛,我真的感到孩子是从天国来的,是从一个永恒的地方来的,所以我说孩子是来自永恒的使者。

    养育小生命是人生中的一段神圣时光,每天都会给你带来新的惊喜。我曾经有一个特别大的遗憾,就是人不能看到自己小时候的样子。一般来说,一个人的记忆是从三岁开始的,三岁以前自己是什么样子,就全忘记了。现在,有了孩子,就得到了一个弥补,你仿佛从孩子身上看到了自己从出生开始的生长的全过程。小生命的生长真的给人带来极大的的快乐,你看见她能认出你来了,看见她会对你笑了,看见她咿呀学语了,看见她会喊你爸爸、喊你妈妈了,在所有这些时候,你都会惊喜,这种快乐是任何别的东西都不能代替的。关于这种体验,我曾经写道:“养育小生命或许是世上最妙不可言的一种体验了。小的就是好的,小生命的一颦一笑都那么可爱,交流和成长的每一个新征兆都叫人那样惊喜不已。一个人无论见过多大世面,从事多大事业,在初当父母的日子里,都不能不感到自己面前突然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小生命丰富了大心胸。生命是一个奇迹,可是,倘若不是养育过小生命,对此怎能有真切的领悟呢?”

    我还有一个体会,就是有了孩子以后,与人生、与世界的联系更紧密了。因为孩子的存在,你会更加热爱人生、眷恋人生,你希望自己能够活得长一些,有更多的日子和孩子做伴。因为孩子的存在,你也会更加关心这个世界了,因为世界就是你的孩子的住宅,你希望你的孩子有一个好的居住环境,你确实感到世界与你更加息息相关了。

 

二,父母与孩子的正确关系

 

    父母与孩子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关系?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正确关系应该是怎样的?我想首先强调一点,就是父母应该向孩子学习。有一种特别普遍的错误观念,就是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懂,一切都要向大人学,大人是孩子的天然的老师,与此同时呢,又认为大人无须向孩子学任何东西。在我看来,这是极大的迷误,抱这种看法的大人是最愚蠢的大人。你这样看问题,你一定会错过许多非常宝贵的东西。

    在智力方面,和孩子相比,大人占优势的是什么?是经验和知识,他比孩子有经验,他的知识比孩子多。但是,我认为,在智力的品质中,最重要的不是经验、知识,而是好奇心、感受性和想象力,而在这些方面,孩子远远优于大人。孩子不受习惯、传统观念、成见的支配,因为他头脑里还没有这些东西,他完全是用自己的真实的感官去感知世界,用好像是一片空白、其实还没有受到污染的大脑去想事情,他看世界的眼光是全新的。人长大以后,感官就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磨损,头脑里也会积累起许多成见。所以,大人要善于体会孩子看世界的眼光,注意听他们说的那些话,学习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这样你就能更新自己对世界的感觉,重新发现作为一个大人早已遗忘了的、靠自己也不能再发现的世界中的那些美和有趣。你就会发现世界非常美好,不像光用大人的眼光看,只看到一个功利的世界,日程排得满满的,今天干什么事,明天干什么事,甚为无趣。其实世界本来不是这样的,用孩子的眼光看,也就是用生命本来的眼光看,世界是很美好的。

    我可以举我的女儿的例子,她现在六岁,从她开始说话,我就喜欢把她说的有意思的话记下来,她对这也习惯了,她说了一句什么话,我夸奖她,她就会说爸爸你快记下来。所以我说我是我的女儿的秘书,在给她当秘书的过程中,我真感到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东西。我发现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智力的表现很不一样。她三岁半的时候,很有想象力,有许多灵感,语言也很美,是一个诗人。比如说,有一回,屋外刮大风,听上去像尖叫声,我说:“真可怕。”她马上说:“像有人掐它似的。”还有一回,到十三陵郊游,她特别高兴,举着自己采的蒲公英,说:“我的手是花瓶。”又对她妈妈说:“妈妈,我是谱子,你来唱我吧。”到了五岁,好奇心更突出了,成了一个哲学家。一次她玩电子琴,用按钮调节,电子琴会发出各种不同乐器的声音,萨克斯管、手风琴、钢琴等等,她突然问:电子琴本来的声音是什么呢?这是追问本体,一个典型的哲学问题。

    不但在智力品质上,而且在心灵品质上,大人也可以从孩子身上学到许多东西。大人往往世故,功利,做事情从利益出发,相反,孩子是有真性情的,做事情都是从兴趣出发。泰戈尔有一首诗,写他看见孩子坐在泥土里玩树枝,就联想到自己整天忙于写作,用孩子的眼光看,自己是在玩多么无趣的游戏。这也是我常有的感受,虽然我喜欢写作,但许多时候已经不是真正出于兴趣,而是出于职业性习惯,有时候是应付约稿或受人之托。我深切感到,应该向孩子学习,只做自己喜欢的事,只和自己喜欢的人来往,任何时候不要为了利益而委屈自己。

 

    和孩子的正确关系,另外一点就是要和孩子平等相处。我觉得一个人做父母做得怎样,最能表明这个人的人格、素质和教养。一个文明人最重要的品质是人的尊严,就是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对孩子也是这样,要尊重孩子。你要知道,孩子也是一个灵魂啊,就像纪伯伦说的,孩子只是借你们而来,并不属于你们。你们只是一个载体,大自然把你们用作工具把孩子生了出来,你们只是生了他的身体,灵魂不是你们生的,形象地说,是从上帝那里来的,附着在了这个身体上。随着他的生长,他就会逐渐显现出来是一个独立的灵魂,一个独立的人格。所以,纪伯伦接着说,你们可以给他们爱,不可以给他们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在我看来,做孩子的朋友,孩子也肯把你当作他的朋友,这是做父母的最高境界,也是最大的成功。朋友关系最大的特点就是平等,有事情互相商量,不是谁说了算。一个家庭里,夫妇之间,父母和孩子之间,形成这样一种平等讨论和交流的氛围,这非常重要,也非常美好,大家都心情舒畅。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会养成自信、自尊、独立精神等品质,也会养成尊重和信任他人、讲道理、合作精神等品质。我在家里就是这样,凡是孩子自己的事,就和她商量,决定权在她,不过要让她知道,第一要讲道理,不能不讲道理乱来,第二要对自己的决定负责,错了就改正,不能怪别人。我还想强调一点,就是要尊重孩子的隐私,比如说她写日记,她不想让你看,你就不要看,包括不能偷看。尤其孩子大了,慢慢地会有自己的一些小秘密,那是她心灵生长的空间,你不可擅自闯入。许多家长有偷看孩子日记的恶习,自以为是在关心孩子,实际上是极不礼貌、极不尊重孩子的行为,往往给孩子的心灵带来创伤,孩子会因此而不信任你、防备你、甚至恨你。

    做父母的最大成功是成为孩子的朋友,最大失败是什么呢?我认为不是成为孩子的对手和敌人,被孩子视为对手和敌人,而是被孩子视为上司或奴仆。成为孩子的对手和敌人,互相之间有一种紧张的关系,这当然也不好,但是,有时候这会产生某种好的结果,就是刺激孩子的独立成长。相反,被孩子看作上司或奴仆,这种状态有百害而无一利。可是,在中国的家庭里,这种状态偏偏是最常见的。许多家长实际上既是孩子的上司,又是孩子的奴仆,是这种最可悲的双重身份。一方面溺爱孩子,把孩子当宠物,甘于为孩子当牛做马。另一方面又对孩子寄予厚望,已经不是望子成龙了,是逼子成龙,逼着孩子上这个班那个班,逼着孩子拿好成绩考好学校。当然,造成这种情况,现在的教育体制要负重要责任,但是正是通过这些糊涂家长,他们的子女才成了今天教育体制的最严重受害者。溺爱是一种动物性,那是最容易的,难的是赋予亲子之爱以精神性的品格。溺爱的结果是使孩子失去能力,功利性寄予厚望的结果是给孩子造成巨大压力,两者合起来,宠物变成了外强中干的小皇帝。

 

三,如何教育孩子

 

    这个问题很大,因为时间关系,我就提示一下,不展开来讲了。

    在教育学上,对于儿童教育,历来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是把孩子看作尚未长大的成人,儿童教育的全部目标是为将来做准备,让孩子掌握知识,将来可以谋一个好职业,学习规范,将来能够适应社会。另一种认为孩子就是孩子,儿童期本身具有价值,教育的目标是实现这种价值,使孩子有一个幸福的童年,身心健康地生长,以此为一生的幸福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两种观点都承认儿童期对于一生是很重要的,分歧在于前一种观点只用单一的社会尺度衡量教育,后一种更重视人生尺度,着眼于整个人生包括儿童期本身的幸福和生活意义。我本人认为,后一种观点是对的,有利于孩子人格的健全生长,而在事实上,即使用社会尺度衡量,人格健全的人也一定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做出成就。

    遗憾的是,我们现在对孩子的教育完全受前一种观点的支配,从学校到家长基本都如此,当然,原因在于现行教育体制的急功近利特征和应试机制。由此造成中国孩子的问题,第一是不幸福,第二是智力朝实用方向片面发展,智力的根本要素比如好奇心、创造力等受压抑,第三是缺乏独立性。

    先说第一点。幸福本来应该是教育是否成功的第一标准,快乐的孩子自信,对生活有信心,人格健全,这些品质是一生幸福的基础。相反,如果在儿童期不幸福,后患无穷,一生的幸福都会发生问题。可是,看看现在的孩子们,他们从小就在为将来的高考做准备,背着沉重的书包,每天要做大量作业,还要学各种班,完全没有玩的时间。现在很多人在问,是谁夺走了孩子们的幸福,我看很清楚,就是这个教育体制。不过,我认为在这个教育体制下,做家长的未必是无能为力的,关键是你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说与这个体制抗争吧,你至少可以尽量保护你的孩子,减少这个体制对你的孩子的危害。同一个体制,不同的家长,孩子的命运有很大的差异。我不是为这个体制辩护,这个体制当然一定要改。反正我不让孩子学这个班那个班,并且引导她不把考试成绩看得太重要,始终把她的愉快放在第一位。我经常和她一起玩,我相信好的父母一定是孩子的好玩伴。对于孩子的将来,要有平常心,身心健康和平安是最重要的,至于将来做什么,有没有成就,完全不必操心,一切顺其自然。

    其次,在智力发展上,智力的根本要素不是知识、技能,而是心智的活泼和敏锐,表现为好奇心、求知欲、兴趣等等,这些品质是主动学习的强大动力,使学习成为最大的快乐。其实,这些品质是天生的,每个孩子都有这些天赋,重要的是做老师和家长的要善于发现、鼓励、引导,为它们的生长提供良好环境,至少不要损害、扼杀它们。从我的孩子认字的过程中,我对此深有体会。一开始,她妈妈每天晚上拿着书给她念一篇故事,有一回她指着书好奇地问:“这上面都是字,故事在哪里?”后来,她通过认马路上的招牌、电视上的字幕认识一些字了,有一天早晨,我突然发现她拿着妈妈昨天晚上念的那一篇故事,自己在那里念。其实她还有许多字不认识,但是,这成了她的习惯,她认识的字就越来越多了。直到有一天,她对妈妈说:“你不要再给我读了,这样我自己读的时候就觉得没意思了。”原来,像《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骑鹅旅行记》一类的书,她自己基本上都能读了,而当时她还没有上小学。这说明什么?说明学习是一个主动行为,许多东西不是教出来的,是自己学会的,教育不是把知识灌输进一个空容器,而是既有禀赋的生长。可是,我们的教育往往与此背道而驰,把最不重要的事就是知识的灌输看得无比重要,对最重要的事就是保护好奇心和求知欲则完全不放在眼里,更不放在心上,这是非常可悲的。

    最后,中国的孩子大约是世界上最没有独立性的孩子,大小事都依赖父母。当然,这肯定不是天生如此,而完全是教育的结果。中国的父母往往恨不能把孩子的一生都安排好,不管有没有条件,都要让他们受最好的教育,过最好的生活。所谓“最好”,无非是上名校啊,送出国啊,可是一出国就露馅,完全不能独立生活。这种做法貌似深谋远虑,实则目光极其短浅。我认为,最好的教育应该是正确的教育,就是使孩子具备真实的能力和健康的生活态度,将来既能够自己去争取幸福,又能够承受人生必然会有的磨难和痛苦,这样做才是真正深谋远虑,才是真正爱孩子,才是对他的一生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