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宾馆洗衣设备:十大葫芦丝名曲欣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7:18:34
2011-01-27 19:50:46|  分类: 我的音乐 阅读602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十大葫芦丝名曲欣赏
葫芦丝,又称“葫芦箫”,傣语称“筚郎叨”(“筚”为傣语吹管乐器的泛称。“郎”为直吹之意,“叨”即葫芦),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主要流传于傣、彝、阿昌、德昂等民族中。葫芦丝可分为高、中、低音三种类型,常用的调为降B、C、D等调。
葫芦丝主要流行于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云南德宏、临沧地区,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这种乐器用半截小葫芦作为音箱,以三根长短不一的竹管并排插在葫芦的竹管下端,嵌有铜质筑片,中间较长的一根竹管开七孔。吹奏时口吹葫芦细端,指按中间竹管的音孔,在奏出旋律的同时,左右两根竹管同时发出固定的单音,与旋律构成和音。其音乐轻柔细腻,圆润质朴,极富表现力,深受云南人民的喜爱,无论民音,还是专业舞台都能听到它演奏的优美的声音。近年来在国内外也颇受瞩目。一些葫芦丝乐器与现代电子乐器合奏,亦能体现两种乐器的完美结合,呈现了古典与现代结合的亲切婉转,温馨醉人的全新感受。
傣族人民多才多艺,能歌善舞。在节日里,不论是在江中划龙舟或是在江边放“高升”(用竹筒制作的土火箭),还是在广场上“赶摆”或是在竹楼里饮酒欢宴,都可以听到动人的歌声。
点击图片或曲目进入单曲欣赏、下载

《月光下的凤尾竹》
葫芦丝常用于吹奏山歌、小调等民间曲调,最适于演奏旋律流畅抒情的乐曲。这首《月光下的凤尾竹》是葫芦丝的代表曲目之一。《月光下的凤尾竹》,施光南曲。落寞的斜倚在凤尾竹旁吹奏起情歌,眼前幻生出心上人飘逸轻灵的舞姿:着一袭花衣,似一个精灵,在月光下泻一地旋转的身影。竹林的小径上,一路都是缠绵的回音。

《多情的巴乌》
《多情的巴乌》这首曲子是著名作曲家张汉举老师的经典之作,此曲原本是一首彝族风味的声乐曲,歌词大意是这样的,云雾山中遍地竹,砍棵竹子做巴乌,吹的我呀傻呼呼忘记种包谷,亏得他呀来帮忙,种完包谷吃晌午,巴乌吹到庄稼熟。

《月夜》
回望村寨渐暗的灯火,羞红的脸庞在月色的中纱般朦胧,手牵手相视脉脉,清脆的笑声传向天空中,宛如鸟儿归巢时撒向旷野的回鸣。

《侗乡之夜》
葫芦丝《侗乡之夜》表现了侗族山寨的夜晚,在月影星光的陪伴下,阿哥阿妹互诉衷肠的美好场景。

《竹楼情歌》
《竹楼情歌》是一首广为流传的葫芦丝独奏曲,描写傣家的竹楼和民族风情,其动听的旋律、真挚的情感,令人神往,为之陶醉。反映的是傣族青年男女在竹楼幽会的情景。在幽静辽远的傣家竹楼、在平静幸福的生活中,傣族青年男女倾诉真挚动人的爱情。其情,平静中透露着热烈浪漫;其景,宁静中包含着祥和质朴。在轻柔的背景音乐中,葫芦丝以自由的散板乐句,描绘出一幅清新、美丽的竹林晨景,就像傣家青年男女在互诉衷情。

《婚誓》
《婚誓》是电影《芦笙恋歌》的主题曲,由雷振邦作曲,此首乐曲运用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体裁,旋律婉转抒情,意味深浓,虽然乐曲短小,结构简单,却是葫芦丝乐曲的一首经典名曲。全曲共分五个乐句,每句的落音分别是sol、re、sol、mi、dol,是中国传统的作曲结构形式:起、承、转、合。

《傣寨情歌》
傣寨情歌,这是一首根据傣族民歌音调创作而成的中阮独奏曲,全曲优美、抒情,演奏中运用中阮的滑音、吟音、揉弦等手法,展现出一派傣族青年男女切切相依的恋情。

《美丽的金孔雀》
《美丽的金孔雀》,刘强曲,刘强演奏,中央民族乐团伴奏。乐曲以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为素材,用葫芦丝音色优美、柔和的音色,表现了云南少数民族青年在月光下,互相倾诉爱慕之情的情景。

《渔歌》
《渔歌》,葫芦丝独奏曲,严铁明作曲。基本音调采自云南红河州哈尼族、彝族民间音乐。
乐曲开始,葫芦丝奏出辽阔自由的散板引子,旋律优美舒展,展现了悠美的红河风光。然后葫芦丝以浓郁的哈尼歌调奏出渔歌主题,节奏轻巧,表现了边疆人民对新生活的赞美。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首歌曲的原曲是流行于云南德宏的遮放调和城子山歌,吸收了一些傣族小乘佛教的诵经调进来,虽然歌词是向红色政权表决心的内容,但是歌曲中的滑音、装饰音很多,唱腔柔和抒情,曲调之曼妙和艳丽实在是强酥骨级。 据说,傣族语言的声调比较复杂,常见的有中平、高平、低平、中降、高降和中升等六个声调。傣族同胞喜欢用细微的声调变化来表示不同的语义,这让傣族的民歌也跟着婉转细腻。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是公认的改编得最成功的、最受欢迎的傣族歌曲。老歌圈子里流传的是昆明部队文工团的女声领唱合唱版本,据说录制于196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