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吧啤酒什么好喝:“英国雷峰”守护长城20余载 雇用农民捡垃圾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3:13:34
   威廉和环保志愿者们在长城上捡拾垃圾。
  新华网北京6月19日电(记者赵琬微)“万里长城·百年回望”日前已在山海关长城博物馆展出。55岁的英国人威廉·林赛是这些照片的主人,他以故地重拍的方式展示长城历经沧桑的变化,呼吁世人保护长城。作为一个外国人,他已经为中国长城义务工作了20余年。
  1987年,威廉·林赛从英国只身来到中国,从嘉峪关到山海关,他徒步行走了78天,在艰苦、疲惫与惊喜中完成了2470公里的旅程。然后,他邂逅了现在的妻子吴琪。
  威廉·林赛第一次登上长城时,被眼前的雄伟景象深深地震撼了,“长城是人类历史上最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他决定把自己的未来献给长城。从此,威廉·林赛将生活与事业的重心都放在长城上,拍摄、宣传、保护长城及周边环境。
  一开始,他的行动是孤独的。他与家人利用业余时间为北京周边长城“洗脸”,一袋一袋地捡垃圾,但凭一己之力,收效甚微。1998年,他与妻子先后6次组织志愿者和游客在长城捡拾垃圾。2000年开始,他在北京怀柔雇用6位农民维护一段8公里长的野长城,坚持了10年。
  2000年,威廉·林赛干脆辞去工作。2001年,他组建非营利组织“国际长城之友”,义务为长城工作。“如今,‘捡垃圾的洋雷锋’出名了,几乎每次进城,都会有素不相识的人问‘你是不是那个长城上捡垃圾的老外?’”威廉·林赛说。
  2008年,威廉·林赛前往美国,寻找自己“精神上的知音”——生活在上个世纪的另一个威廉,一位名叫威廉·盖洛的美国人,他们共同钟情于长城。20世纪初期,威廉·盖洛以传教士身份来到中国,记录下了有关长城的早期影像。
  100年后,威廉·林赛找到了“老威廉”的孙子,并获得当年的日记、地图等珍贵资料。于是,他决定踏着“老威廉”的足迹,重走长城。
  位于河北遵化的罗文峪,是威廉寻找的一个长城遗址。当时,他拿着“老威廉”在1908年拍摄的一张照片,希望在同一地点重拍、留档。然而,等他来到原址时,却只能在当地一位80岁老人的回忆里,寻得已经坍塌的“敌楼”的斑驳记忆。
  这就是“百年回望”摄影展的前身,在失望与惊喜并存的几次“寻找老照片中的长城”后,威廉决定扩大行动规模。2004年起,威廉开始了正式的寻找行动。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老照片,另一方面亲自前往同一地点“重拍”长城,以对比的方式显示长城的变化。他还以极大的热情去拜访世界各地的博物馆、收藏家,收集照片。
  在“万里长城·百年回望”展览中,160余幅珍贵老照片,和原址现状的新照片,让人们看到了发生在长城身上、令人惊讶的变与不变。“希望看过这个展览的人,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保护长城的想法。”威廉·林赛说。
  在自己初见长城的地方——山海关角山长城上,威廉深情地说:“从11岁起,我就注意到长城,了解得越多就越喜欢。我想自己会毕生从事保护长城的工作,并为此感到幸福。” 一英国人自发在长城捡垃圾十年 至今还有游客扔
  本该被人们爱如珍宝的长城,却时刻经受着垃圾的玷污。今年,英国人威廉·林赛和怀柔村民,自发在长城上捡垃圾,已有十一载。然而垃圾屡捡屡现,今天,长城古迹周边,沾满油渍的食品袋、踩瘪了的易拉罐仍四处可见。它们打哪儿来?是络绎不绝的长城游客,在兴尽之余随手所赐。
  “除了照片,什么都不要带走;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在怀柔雁栖镇,通往明代古长城的山路上,经常能看到写有这类话的中英文告示牌。这些牌子,许多已在山路上矗立了十一年。十年前,英国人威廉·林赛,在雁栖镇的西栅子村建起长城环保组织,吸纳6名当地村民作为环保员,定期到长城上捡拾垃圾。
  十年来,威廉和环保员们以及他们请来的志愿者,捡拾的垃圾已达数千公斤。然而,告示牌上所说的他们对于游客的期望,如今又实现了几分?
  威廉·林赛前不久曾做过这样一个调查:他在通往长城的小路旁守了一小时,发现前来游览的游客中只有百分之二十五的人,能自觉地把垃圾带回家;随处丢弃垃圾的,竟然多达百分之七十五!
  这样的调查虽带有些偶然性,但村民的讲述也证实了,现在仍有不少游客很不自觉。环保员孙宝利这样向记者介绍说,雁栖镇内的明代古长城,沿线途经神堂峪、官地、莲花池、西栅子4个行政村,全长20公里。这段长城上的北京结、九眼楼、鹰飞倒仰等都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也是村民们的重点打扫段落。
  “我负责从西大墙到鹰飞倒仰这一段,大概有2公里。”孙宝利说,他一周要走上两三趟,每趟要花四五个小时。“有时候一趟下来,捡起来的饮料瓶、破餐盒、餐巾纸,足足能塞满两个装化肥的大蛇皮袋子”。
  就在两天前,孙宝利又去了一次箭扣长城的将军守关,在原本打扫一新的城墙边又看到了纸屑、空瓶、塑料盒。“扔在长城上的大都是这样的食品垃圾。游客们光顾着自己玩得痛快,这些废物随手一扔完事。”孙宝利说,最可恨的是,有些人把垃圾扔到城墙下,挂在荆棘上。“看着特别扎眼,想捡却又够不到。干着急!”
  环保组织的设立,还产生了一个让威廉始料不及的副作用:虽然部分游客不再乱扔东西,但垃圾仍在——他们将垃圾交给环保员,或摆放在明显之处等人来收。这完全背离了他们最初倡导的“我的垃圾我带走”的初衷。此外,因为垃圾有人捡了,“箭扣长城变干净”的消息迅速传播开来,于是引来了更多的游客,也就产生了更多的垃圾。刚开始,环保基地每3个月只需雇一辆卡车来运垃圾,但到后来,每个月就需要一辆。
  威廉坦言,单靠他们,长城上的垃圾是捡不完的。于是,这几年,他四处宣传、演讲,目前已吸纳了来自中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的50多名固定环保会员,赴长城捡拾垃圾的志愿者已达上千人次。“我真希望,所有的游客都能爱护这个伟大的奇迹,不要再随手扔垃圾了。”威廉动情地说。(记者巩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