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吧入股合同:佛教商业化引发围观 网友惊呼红尘滚滚已涌到寺院山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1:04:58

佛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应该是远离红尘的清净修行之地,然而,随着社会经济浪潮的不断推进,佛教商业化已经成为佛教发展的严重诟病,网友惊呼红尘滚滚已涌到寺院山门了。为此,凤凰网华人佛教观点栏目近期发表了多篇有关佛教商业化和被商业化的文章,从《海南的“求神拜佛”业,为了宗教还是敛财?》到济群法师的《佛教走向商业化就是走向世俗化》,其观点直指过度商业化后佛教的信仰危机和生存畸形,引发网友热议。

关于佛教商业化,目前大致有两种观点:一是佛教商业化是佛教界自身出了问题,是教界无法抵御经济的诱惑,敞开山门,迎接红尘。二是佛教是被地方政府、旅游管理部门商业化的,佛教界自身没有改变的能力,只能眼看着滚滚红尘涌进山门。而广大网友眼见的,大多是佛教界在借佛敛财。比如:海南的“烧香求神拜佛”业已经成为一年有一个多亿“营业额”的成熟“产业”,春节期间的海南,香火缭绕,很多有钱人到寺庙烧香拜佛,求官运亨通,求财源广进。网友质疑:这是宗教?还是敛财?对此,许多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友“叶叶如来叶叶喜”认为:入世和出家看似有严格的区别,但是修行本无区别,无论走到哪里,福田都在心里。寺院能带给人们的是什么?很多寺院已经不能带给人宁静了。究其缘由还是寺院里面的人的问题。谋生和修行本不矛盾,生存是修行的基础,不过一味追求生活质量而忽视了修行,寺院也就不再是寺院了。广东茂名市网友“奉心”认为:我已接触佛法十几年,一直都没成为正式佛弟子,最大的原因是感受到在佛教界总有一种越来越商业化世俗化,管理又特别松弛。为佛教,为众生,应该成为每个佛弟子的心地,可我每次接触佛教信众,总有一种比世俗更世俗的感觉。

湖北网友“红旗hongqi”认为:不怕僧团的世俗化,而怕寺庙的商业化。僧人的目的是自度和度人,在世俗中可能起到更大的作用;而商业化就很可怕了。春节我也去了寺庙,完全是一副商业模式,违背了佛的本意,寺庙是用来弘法和僧侣精进的所在,却成了牟利的网点,不能不说是佛的悲哀。

著名佛教学者方立天教授曾经发出这样的叹息:我们现在需要买门票去信仰,买不起门票就没有这个权利信仰。

关于佛教被商业化,也有网友认为是好事。云南普洱市网友“mgw16888”认为:佛教主动商业化不妥,被商业化,是好事,说明众生对佛教是有需求的。佛教给众生提供的精神食粮以施舍为妥,众生给寺庙的回报以供养为妙。佛教商业化不好,但商业“佛化”却是幸事,起码可以减少“毒奶粉,毒蔬菜……”(让人们)从欲望的商海中度出些灵魂。

在佛教被商业化进程中,许多学者都表示担忧。中国人民大学魏德东教授在某论坛上就此问题曾经有过一次发言,他说:当然地方发展经济是没有问题的,但在佛教活动场所收取高额门票,这就严重侵犯了公民信仰自由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有信仰的自由,要落实这个宗教信仰的自由,最基本保证公民能够自由出入佛教场所,如佛寺、道观等等,使民众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信仰自由,如果把这些佛寺圈到风景区了,实际就是剥夺了人们宗教自由信仰的权利,侵害了人们的基本权利。现在有很多恶性事件出现,我听到一个故事,有一个老太太费了很大劲去普陀山想拜菩萨,但是到了门口没有钱买门票,后来就跳海自杀了。这是这个时代的耻辱,没有一个时代,没有一个国家,去一个佛寺和教堂要花如此高的经济成本,这是非常不公平的。

重庆华严寺方丈道坚法师就华严寺收取门票一事曾经与有关部门发生过多次冲突,对地方政府提高华严寺门票的决定也抵制了多年。他曾经发出过“谁有权力收取佛教寺院门票?”的质问,并承诺华严寺在近几年一定想尽办法协调政府取消门票。

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曾经批评大陆佛教景点观光费用过高,虽然引起舆论热议,但佛教商业化之风却愈演愈烈。中国佛教何去何从?值得社会广泛围观。

【头条】:佛教商业化引发围观 网友惊呼红尘滚滚已涌到寺院山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