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张平的老婆:合力打造环首都绿色经济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04:12:16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先行区
作者:武义青 来源:民建中央网站   2011-02-28 08:52:00
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河北保定考察时指出,“深化与京、津经济合作和产业对接,加速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并强调,“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扎实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工程”,“推动经济发展转入科技引领、创新驱动轨道”。这为“加快建设环首都经济圈”指明了方向。环首都经济圈应以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为理念,其核心是一个绿色经济圈。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建设的意义已超出了河北省域范围,对于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天津打造北方经济中心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建议将环首都绿色经济圈作为“十二五”京津冀都市圈规划的优先启动地区,并适时纳入国家战略。
一、环首都绿色经济圈的目标模式
加快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建设,应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的基本要求,沿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者良性互动的科学发展道路,努力建成环境优美、适宜人居的环首都卫星城,人才、科技、创新聚集的高地,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跨越式发展的样板区。
第一,构建以“绿色产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环首都经济圈首先定位于高新技术产业先导区、对接首都的研发创新基地。应携手中关村这一创新源,大力进行科技成果孵化,彻底消除自主创新乏力的短板。此外,作为北京的“菜篮子”,环首都地区应将有机蔬菜作为突破口,提高农产品的档次和品质。
其次,应将新能源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突破口加以重点培育,廊坊建成以光伏产业和LED产业为代表的“双绿”产业(绿色能源和绿色照明)隆起带,坝上地区则应在“环渤海风电长城”中占据堡垒位置,同时结合京津风沙源治理,建设适度规模的生物质能源基地。世界智能电网的竞争已经全面展开。“十二五”时期,环首都地区应列入智能电网建设的重点地区,将新能源和智能电网建设相结合,加大科研力度,争取在比较短的时间内突破技术瓶颈,实现绿色能源的大规模整体利用。
第二,构建以人为本、安定和谐的幸福生活圈。应整合环首都的永定河、潮白河、拒马河沿岸荒山荒地,进入国家土地储备库,并依次投入房地产市场,为建设环首都新城打下基础。同时建议中央适当放松行政建制审批权,使燕郊等新兴城镇能够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允许环首都市县探索与北京的同城政策,使其既有与北京同城的便利和生活配套设施,又有更低的生活成本、更舒适的人居环境、更高的生活品质。新农村建设应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为目的,在生活垃圾处理、户用沼气、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等方面进行综合整治,在边远无电地区推广风能发电、光伏发电等分散式发电系统,构建生态友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三,构建环境优美、生态友好的生态圈。首先,应在水资源循环利用、风沙源治理、大气环境保护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大力建设水窖、中水循环利用系统、城市污水处理、地下水补给系统等项目,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其次,除了制定专门的环境保护规划、能源规划、林业规划之外,应在国民经济的各项“十二五”规划中引入“绿色”的经济元素和成分,推动整个地区的绿色发展。还可仿效英国的低碳城市联盟计划,构建低碳城市联盟,使之与《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相衔接。最后,环首都14个县原则上应减少粮食播种面积,大规模植树造林,建设环城林网和环村林带,发展园艺,增加碳汇。
二、以绿色经济为指向,积极进行政策创新、制度创新
一是建立绿色经济发展的统计、跟踪和评价机制。率先建立绿色GDP政绩考评体系,弱化对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的要求,增大产业结构优化、生态环境友好、民生等方面指标的权重,引导地方政府进行理性竞争。
二是率先实行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和认购制。目前绿色电力存在定价机制和补贴方式不合理、上网电价偏低、风电上网难等问题。要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同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推行绿色电力配额制和认购制。将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消纳量计入环首都相关市(县)的节能减排考核指标,同时,强化对电网企业和发电公司完成配额指标义务的监督和奖惩力度。
三是以水量、水质和生态服务为依据,探索建立生态受益区向生态服务区合理付费的生态补偿机制。
四是尽早开展碳汇造林试点及计量监测,同时推动北京、天津环境交易所适时引入碳汇项目,早日开设碳汇交易市场。国家应抓紧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统一碳减排标准、扶持建立第三方认证机构,为碳排放配额交易提供制度保障。
五是开展绿色经济示范实践。在廊坊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完成验收之后,适时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评选一批环境友好企业、生态公民模范,关注和支持怀来“零碳城”等具有探索意义的低碳经济实践,努力将环首都经济圈建成科学发展的示范区。
三、强化京冀协作,搞好机制对接的建议
一是信息同步。环首都相关市县及北京之间应形成无障碍的信息交流机制,各地新出台的经济发展政策文件、产业配套、项目布局等信息,应向其他各城市及时通报、及时沟通,以使各地从中捕捉、获取发展机会。
二是由中央协调,巩固和深化京冀间已有的协作机制。针对京冀劳动力市场高度一体化的需要,应在购房异地贷款、医疗保险互通、手机省际漫游费互免等问题上突破地域行政障碍,逐步实现住房、养老、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同城化。
三是公共设施建设方面实现同标准对接,如城际轨道交通、公路方面共同规划建设,健全区域水环境和空气质量联防联控机制。
四是政策延伸。天津滨海新区拥有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北京中关村也有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政策优势,应当通过适当的方式将这些政策延伸到河北省各城市的产业园区,以便营造一体化的发展环境。(作者系石家庄市政协副主席,民建河北省委副主委、石家庄市委主委,河北经贸大学校长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