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匀市交通运输局:【资料选编】男耕女织:古代小农经济模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0:52:43
男耕女织:古代小农经济模式

2008-09-20 20:56:46|  分类: 古代社会研究 阅读1000 评论1   字号: 订阅- 文化大观园的日志 - 网易博客

 

男耕女织】释义,我国古代社会家庭的自然分工方式。封建社会中的小农经济,一家一户经营,男的种田,女的织布。指全家分工劳动。

出处,明·赵弼《青城隐者记》:“女织男耕,桑麻满圃。”他描绘了我国封建社会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的的生产情景。

示例,清·陈康褀《郎潜纪闻》:“蓟州郝氏,七世同居,食指千计,男耕女织,家法严整,士子读书应考,入学中举人,不赴礼部试,恐入仕也。”

典故,汉代谚语有云:“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织或受之寒。”唐代田园诗人孟郊在《织妇词》中说:“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当年嫁得君,为君乘机杼。”田夫蚕妾,牛郎织女,日出而作,自给自足,是小农经济的典型代表。

 

 

耕犁纺车】  男耕女织的产生,男耕女织是一种自然分工,即在生理基础上的分工。它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社会家庭的分工方式:男的种田,女的织布,全家分工劳动。附属于采集经济的原始农业,本来是妇女的事,男子只是森林的主人,从事狩猎和打仗。随着社会第一次大分工,原始的锄耕农业发展为传统的犁耕农业,同时也有了纺织。从此,农业转入男子之手,开始了男耕女织。这种转变,也引起了原始社会由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在传统生产工具中最重要有两种,一是男人的犁,一是女人的纺车。犁的进化史就是古代农业史。纺车史就是工业史。以铁犁牛耕为主要方式的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的一个基本特征,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是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因此,男耕女织长期成为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结合的基础,成为自然经济的标志。

 

1、犁的威力在于它是铁制农具。最初是人力犁,春秋后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战国牛耕进一步推广。畜力代替人力,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犁耕的发展,使粮食成为人们的主食。

 

汉代犁已在铧上装有犁壁。这种犁能按一定方位翻转土垡和作垄,并将杂草埋下作肥,兼有杀虫作用。汉犁木质部分,除犁辕、犁梢、犁床、犁横外,并有能调节耕地深浅的犁箭,犁已基本定型。

 

唐代出现了曲辕犁。这种犁使汉代的二牛抬杠变成唐代的套索驾辕,不仅可以灵活转变,并且便于调节耕地宽窄和深浅。

 

宋代犁的改进在于多样化。南方水田用鑱,旱田用铧,草莽地用犁镑,芦苇蒿莱地用犁刀,海边地用耧锄。

 

明清两代,犁没什么大的改进。

 

2、纺织原料是纺织业的基础。我国历史上采用的纺织原料均为天然纤维,绝大部分由农业和畜牧业生产所得到,如麻、蚕丝、毛、棉等。

 

2·1  半坡氏族公社时期,原始居民已学会用麻纺线、织布、制衣。麻是长纤维,西汉已有单锭手摇纺车,用绳轮传动,可同时加捻、并股,与近代纺车基本相同。 后来,麻纺车不断改进:一是由于手摇改为脚踏,使纺纱女可以双手理麻;一是加多锭子,提高了效率。此设备可谓麻纺的高峰。麻的御寒力远不如棉。在麻的时代,黄河流域的大部分人的衣著,还须部分地依靠羊、狗和野兽的皮毛。在人口不太多的情况下,衣裘并不困难。这样,穿衣就不完全是家庭副业生产,也不完全是女人的事了。此外,麻的种植范围并不太广,在古代不如桑。均田法在产麻的地区才以麻田代桑田。最适于服用的苎麻,主要产在南方。麻运输不便。整株麻运输太不合算,剖了皮干了就不好沤制,沤制后“久而不析则亦烂。”户户纺麻是不可能的。麻的时代,织麻布的农户所占比重比较小。

 

2·2  我国是最早养蚕的国家。父系氏族时期有养蚕缫丝业。西周时就有一匹马加一束丝可以换五个奴隶之记载。两汉时,桑种植的范围扩大,养蚕和丝织业都有很大的发展,纺织技术也有进步,使用提花机,染色技术高,能织出精美的花纹。“丝绸之路”的开辟就说明两汉时期丝织业的发达。但丝终究是贵族服用,且又长期是征课的对象,农民织帛,主要是为了纳税;麻布是农民的主要衣料。明代以后,丝又转为商品生产。

 

2·3  棉花自宋末传入,到明代已遍布天下,“地无南北皆宜之,人无贫富皆赖之”。其运输甚便,几乎所有集中产区都有贸迁的记载。普遍纺织,有了可能。另外,棉纤维短,只能用小纺车,单锭手摇为常。正因其限于简单工具,老妪稚女,均能操作;并且便宜,家家可以置备;设备有限,炕头檐下,随地皆宜;时作时息,任何空余时间都可利用。纺纱便真正成为家内妇女的事。宋代棉花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棉纺织工艺水平提高;元朝棉花种植地区进一步扩大,棉纺织业逐渐取代丝织业成为纺织业的重心。当时的棉纺车,其制比麻苎纺车颇小,是二、三锭、脚踏式。明代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南北方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纺织业中最早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棉已逐步取代丝麻,成为男耕女织的基本要素。明代纺车又有进步,已经有四、五锭。但是,还是以单锭手摇纺车为主。从生产工具来说,几乎还是汉代的水平。

 

由此可见,男耕女织就其纺织原料和技术来说,两宋以前以麻和麻纺为主,两宋以后以棉和棉纺为主。男耕女织是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结合的基础。这种结合在用麻的时代和后来用棉的时代,有所不同:棉时代比麻时代要坚固。

 

 

小农经济】 小农经济也可以说是自然经济,它的特点一是分散,二是生产出来的产品都用来自己消费或绝大部分用来自己消费,而不是进行商品交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比如封建社会时期的社会经济情况就是小农经济占主导,现在偏远农村的农村,也都大量存在这种经济现象。

  

但小农经济并不完全等同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而自然经济主要与商品经济相对。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背景下,而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

  

中国封建社会是由在没有外族入侵的情况下,由奴隶社会逐步发展变化而来的。中国奴隶社会实行的是土地国有制度,国家的全部土地都属于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有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之称(《诗经·小雅·北山》)。春秋以后,随着 生产力的发展,原有的土地制度受到破坏,新兴的封建势力在夺取政权后,相继实行变法改革,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度,允许“民得买卖土地”。 从这时起,土地私有制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

  

土地私有制度的产生.一方面存在小土地私有制。同时也必然导致土地兼并的现象,出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情况。形成了大土地私有制的形式。这些大土地所有者就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地主阶级,他们先是以隐户奴役制的形式,自唐以后又以租佃制的形式剥削在兼并中失去土地的个体农民。因此,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民一直是由占有少量土地和生产资料的自耕农和依附于地主阶级的佃农(其前身是隐户农民)两种人物构成的。但不论是哪种农民,都是一家一户,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男耕女织”,封建自然经济的特色,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是封建生产方式的广阔基础。我们通常所说的封建自然经济,主要也是就小农经济而言的。在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小农的生产能力并非一成不变,相互之间也不是完全没有差别的。有条件生产较多剩余劳动产品的农民家庭,也就有可能从事部分的商品性生产。但对于大多数的小农来说,基本上都是从事自给性生产。在封建社会前期,尤其如此。孟子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能够达到温饱的小农家庭并不多,而即使是这样的家庭,也仍然属于自给性生产的类型。

 

小农的自给性生产,具体表现为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结合,亦即“男耕女织”的自然分工。这是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的特色。历史文献谈到小农的生计时,经常耕织并提。《淮南子·主术训》:“人之情不能无衣食,衣食之道必始于耕织,万民之所公见也”。《盐铁论·园池》:“夫男耕女织,天下之大业也。”农民男耕女织的劳动生产物,除供自己家庭消费之外,还要向封建国家缴纳赋税。有的农民家庭,由于男子在外做事,或要专心读书,妇女也有从事田间劳动的。但一般说来,男子总是农民家庭田间耕作的主要劳动力。还有的农民家庭由于某种特殊原因(如父家长死亡而子女幼小,或丈夫外出游学),妇女不得不单独承担维持家庭生计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妇女所从事的家庭手工业的产品,可能有相当大的一部分要拿到市场上出售,用以换取其他的生活必需品。如乐羊子外出游学,思家返归,其妻引刀以裂织相劝,“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反。妻常躬勤养姑,又远馈羊子。”乐羊子之妻所以能够独力奉养婆母,还“远馈羊子”,显然靠出售家庭手工业产品维持一家生计。但这个例子对于广大小农家庭来说,毕竟没有代表性。相反,孟光嫁给梁鸿,“求作布衣、麻屦,织作筐缉绩之具”。其后夫妻“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倒是反映了当时一般农民家庭男耕女织以自给的实际情况。

 

我们知道,牛郎织女神话故事在汉代以前产生和形成,有它一定的社会历史原因,表现了当时小农生产者和小手工业者要求改善生活、争取婚姻自由和人身解放的理想和愿望。当时,由于织布机的发明、应用和耕牛、铁犁的推广,农业、手工业获得空前的发展,小农生产者要求摆脱农奴性,在经济上获得较多的自由,生活上向往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但是由于封建地主阶级的压迫、剥削,小农经济的这种理想是不能实现的,牛郎织女这个故事反映了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和阶级关系,表现了小农生产者在封建束缚下没有自由的苦闷情绪。

 

 正因为男耕女织是小农经济的基本支柱,所以封建国家维护和扶植小农经济的政策,着眼点往往也是加强和巩固小农的耕织结合。商鞅变法奖励“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秦始皇碣石刻石夸耀统一的秦帝国“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惠被诸产,久并来田,莫不安所”。而秦帝国的崩溃,恰恰是由于“内兴功作,外攘夷狄,收泰半之赋,发闾左之戍,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亦即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被拖入绝境的结果。西汉一些政论家在谈到秦朝灭亡的原因时,大都要指出这个深刻的历史教训。汉代皇帝屡次下诏劝课农桑,甚至亲耕籍田以供宗庙粢盛,皇后则亲自蚕织以奉祭服,作为编户齐民男耕女织的表率。当时的一些“循吏”,也都把劝课农桑当作自己的一项重要任务。例如黄霸为颍川太守,“为条教,置父老师帅伍长,班行之于民间,劝以为善防奸之意,及务耕桑,节用殖财,种树畜养”。龚遂为渤海太守,“劝民务农桑,令口种一树榆,百木畦五十本葱、一畦韭,家二母彘、五鸡”。王景为庐江太守,“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又训令蚕织,为作法制,皆著于乡亭”。茨充为桂阳太守,“教民种植桑柘麻紵之属,劝令养蚕织屦,民得利益焉”。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和壁画,常见有男子扶犁和妇女采桑的图像。山东、江苏、四川等地的画像石,还有普通的织机的图像。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的这些材料,都说明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在封建经济结构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