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匀吧 宋彦智:新闻史话资料选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6:34:28

新闻史话资料选编

2010-08-11 07:42:30|  分类: 古代社会研究 阅读95 评论5   字号: 订阅 - 文化大观园的日志 - 网易博客

  

     【采风、采风官】

 

       记者作为一种社会职业或专门的职务,是随着近代新闻事业的出现而出现的。古代的记者就是采风官。

 

      “风”字在古代有多种含义。

       其一,指习俗:如风气|风俗|蔚然成风|移风易俗。

       今将移风易俗,其道诚难。——《资治通鉴》

  奸党散落,风俗大改。——《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

  故为之说,以俟观人风者得焉。——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移风易俗。——《荀子·乐论》

  又如:风美(风俗淳美);风纯(风俗纯朴);风沦(风俗沦落败坏);风习(风俗习惯);风浮(风俗浮薄)。

 

        其二,指消息、传闻:风声|口风儿|通风报信。 

  但有知风来报的赏钱百两。——《二刻拍案惊奇》

  又如:风警(风声很紧);风汛(风声、消息);风音(风声);风路(风声,线索);闻风而动。

 

        其三,风纪、教化,如:风惠(教化恩泽);风驰(形容德化广布);

  风爱(风泽德化);风调(指教化清和);风略(风纪和方略);风政(教化政治)。

 

       其四,为“诗经”六义之一。指《诗经》中三种诗歌类型的一种,即《国风》中收集的民俗歌谣。指民歌,如采风。

  风有采蘩采苹。——《左传·隐公三年》

  乐操土风,不忘旧也。——《左传·成公九年》

  又如:风赋(指“诗”六义中的风和赋);风人屺岵(诗人的悲凉伤感) 。

 

       其五,风即“讽”义。如《毛诗序》:“以风刺上。”(摘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

 

      第六,指像风一样迅速而普遍地:风行|风靡 | 君子之德如风。

 

古代的采风官,他们的任务就是到民间采集道听途说的东西。在中国古代, 为了听取民意,朝廷多数设有采风官,他们摇着木舌铜铃走村串户,翻山越岭,征集民歌民谣,同时听取民声民意,并将民声民意整理出来,供天子和大臣们研究讨论,作为行政决策的依据。

 

采风的含义: 搜集民间歌谣。 隋 王通《中说·问易》:“诸侯不贡诗,天子不采风,乐官不达雅,国史不明变,呜呼,斯则久矣,《诗》可以不续乎!”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世之君子,当不讳之朝,思采风之义,史失而求诸野,闲中一寓目焉,未必不兴发其致君泽民之念也。” 清 王应奎 《箬包船纪事》诗:“谁为采风者,听我歌此诗。”参见“ 采诗 ”。

 

我国的采风活动起源很早,历史悠久。传说中原始社会末期的尧、舜、禹就经常深入民间调查研究,而中国古代形成制度的调查研究,首推西周的“采风”制度,从其规模之大、内容之广、时间之久来看,采风都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秘书工作中的一个创举。汉代统治者继承西周的采风制度重视调查研究。历代最高统治者亲自到各地巡视,也是古代重要的调研形式,主要目的是了解下情。《诗经》和《汉乐府》里的民歌都是在农闲的时候由政府专职部门派人到各地采集来的。采集的目的一是借以了解民情,二是整理配乐之后用于朝廷的祭祀、饮宴等需要音乐歌舞的场合。

 

采风——西周的调查研究制度。中国古代形成制度的调查研究,首推西周的“采风”制度。所谓采风,就是周王朝通过天子巡守、专人调查和逐级上报等多种方式来了解民风民情民意。

  1、采风的目的。

  采风目的之一是“观俗”。周王朝实行以礼治国的方针,礼就是制度的意思。如何来制定和完善这种制度呢?周统治者认为应“礼俗以驭其民”(《周礼》),这里的“俗”就是老百姓的生活习俗。周王朝建立采风制度的直接目的就是给王室提供调整“驭民”政策的信息和依据。

  采风目的之二是“观政”。周初统治者汲取殷商灭亡的教训,轻鬼神、重人治,改“以神为本”为“以民为本”。要重视人治,就需要掌握民情,进行调查研究。采风之制的设立,其目的之一就是让统治者“不出牗户而知天下”,从中“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汉书·艺文志》),也就是说通过调查研究能够了解民众对国家政治制度的批评意见,发现国家管理中的过失,以便及时进行调整。

  2.采风制度的具体内容。

  一是最高统治者定期深入民间搞调研,《礼记·王制》载:“天子五年一巡守”,“岁二月,东巡守……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命市纳贾,以观民之所好恶……五月,南巡守……八月,西巡守……十有一月,北巡守。”虽然五年搞一次调研未免太少,但巡狩的地域很广,时间延续很长,内容也很丰富。

  二是建立专门的“采风”队伍,犹如今天的专职“调研员”或记者。朝廷指定的采风官员叫“行人”,有“大行人”、“小行人”及其下属“行夫”若干,说明这支调研队伍人数不少。由于行人巡行时必乘輶轩(一种快速轻车),所以又称他们为“輶轩之使”。輶轩使者深入民间,“巡游万国,采览异言,车轨之所交,人迹之所蹈,靡不毕载”(郭璞《方言序》),径自从民间获取原始的、鲜活的风俗民情资料。另外西周还从民间年长者中遴选基层采风人员,据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宣公十五年载,“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采诗”。

  三是建立定期采风并逐级上报调研材料制度。据《汉书·食货志》:“孟春二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循于路以采诗。”这是说孟春二月是行人例行的采风时间,他们采风所得,首先上报给周王室主管调查工作的“太师”,由太师处理后“以闻于天子”。而那些从基层采风人员,须将采风所得经由“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春秋公羊传解诂》宣公十五年)。

  3.采风的意义和影响。

  西周采风作为一种制度化的调查研究,其调查范围几乎遍及周王朝的整个统治区域, 其时间从西周初年一直延续到东周前期。周天子正是凭借采风所得,来了解各诸侯国的风俗民情、政治臧否,然后赏功罚罪,安邦理国。许多学者论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诗经》,正是孔子根据西周采风留下的档案资料整理而成的,其来源和主要内容都说明,《诗经》乃是一部社会调查材料的汇编。周天子通过各地采集来的民歌了解各诸侯国和地方官员政绩,至今我们仍能从中看到周代各地社会生活的真实图景。

  采风的主要责任官员“行人”就是古代的调查员,采风所得就是古代的调查材料。无论从其规模之大,内容之广、时间之久来看,采风都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秘书工作中的一个创举。

 

古代称民歌为风,因以称搜集民间歌诗。“采风”的本意是收集民间各种文学素材,来自于“诗经”中的“国风”中的“风”字。在我国古代,“采风”的含义主要是指采集民歌。民歌是个总称,它包括民谣,后来又包括谚语,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的《周易》中就有产生于商代的民间谣谚。公元前五百多年时编写的《诗经》,其中《国风》的约大部分和《小雅》的小部分,就是周初到春秋中期的民歌,它们都是从民间采来的。西周采风的结果留下了一部《诗经》,汉代采风的结果是留下了许多“乐府”诗。高层统治者通过这样的民歌是可以了解社会许多真实状况的。

 

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一些学者从国外引进了民俗学,“采风”二字的含义就扩大了,它泛指采集一切民间的创作和风俗。解放后,人们所说的采风,则又限于指采集民间的口头创作,包括神话、传说、歌谣、故事、谚语、小戏、说唱、谜语等。

 

后人因而称采诗为采风,近人又将民间文学的搜集工作称为采风。现在我们也把文艺工作者下基层体验生活引申为采风。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记者】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记者是唐朝人段成式。他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志怪笔记《酉阳杂俎》的作者。该书集合了众多现代元素:奇幻、惊悚、异闻、娱乐、八卦,完全是一份内容丰富、包罗万象的唐朝都市报。而段本人,正是这个媒体的主笔。除了许多动人的奇幻故事外,该书还保留了大量唐朝的珍贵资料。

 

中国“记者”两字最早来自《申报》。一八七五年七月七日,《申报》首次刊登招聘“访事”,应聘这一职务的条件是:“必须学识兼长,通达事务,并为人端正,实事求是者。”“访事”就是“记者”的前身。从这则中国最早的记者招聘广告上看,首先给予记者以专业定义,然后又突出了新闻报纸的特性,还规范了从业人员的身份特征。有学者认为,“记者”一词在中国最早出现于一九零五年三月十日《申报》上的一篇文章《论今日各国对中国之大势》中。此后“记者”二字频频出现,并正式成为对新闻从业人员的称谓。1905年以前,中国对报业从业人员的称呼很庞杂,有“笔者”、“笔耕者”、“友人”等,然后又由“访事”、“采访”、“访员”到“记者”。从这一称呼的变化,可以从侧面窥探到中国新闻史的缩影。

 

 

【中国古代媒体——报纸】

 

我国最早的报纸是《开元杂报》,公元73年在唐朝的长安创刊。中国古代的报纸起始于唐朝。最先问世的是唐朝政府发行的官报(内容是宫庭动态,读者是首都官吏)。《开元杂报》出版于唐玄宗开元年间,是已知的最早的一份官报。唐人孙樵所写的《读开元杂报》一文,是关于这份古代官报的最早的记载。

 

也说“邸报”是我国最早的报纸。封建官报在宋朝有了较大的发展,当时称为“邸报”、“朝报”、“邸钞”、“进奏院状”、“状报”,“邸报”是其中最流行的称呼。“邸报”的发行机构是各地派驻首都的进奏院。“邸报”的发行制度:门下省编定,给事中判报,通过进奏院的各地进奏官“报行天下”。“邸报”的内容主要是皇帝的诏书命令,皇帝的起居言行,封建政府的法令、公报,有关官吏任免赏罚的消息和大臣的章奏文报(重大军情)。也有学者说它创办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初期(约公元前二世纪左右)(一说源于唐代进奏院状报)。当时西汉实行郡县制,在全国分成若干个郡,郡下再分若干个县。各郡在京城长安都设有驻京办事处,这个住处叫作“邸”,派有常驻代表,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在皇帝和各郡首长之间做联络工作,定期把皇帝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宫廷大事等有关政治情报,写在竹简上或绢帛上,然后由信使骑着快马,通过秦朝建立起来的驿道,传送到各郡长官。这就是《邸报》产生的背景。自汉、唐、宋、元、明直到清代,《邸报》的名称虽屡有改变,但发行却一直没有中断过,其性质和内容也没有多大变动。“邸”原是指古代朝觐京师的官员在京的住所,它最早出现于战国。颜师古注:“郡国朝宿之舍,在京师者率名邸。邸,至也,言所归至也。”“邸”后来成为地方高级官员驻京的办事机构,为传递沟通消息而设。“邸报”之称即由此而来。

 

【古代信息的传递方式】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组织的传递信息系统的国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信息传递就已见诸记载。乘马传递曰驿,驿传是早期有组织的通信方式。另外还有钟鼓、烟火、鸽子、旗语、狼烟等方式传递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