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氏基金会本人心得:生命:正教关于救赎的教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3:30:10
生命:正教关于救赎的教义 (salvation)
by Clark Carlton
当宗教上的流行来来去去,而人们也在不同的导师和观念之间游移时,基督教正教会却始终坚持着传递已达近两千年之久的讯息,就是每一个人都是被创造来活在与上帝最终合一的生命里,并一块儿分享他的永恒的、神圣的生命,而藉由参与成为他的本性所是。然而之所以有可能与上帝进行此番结合,唯一的可能是他采取了主动:他使天下垂,亲自降临(诗篇18:9)。人不可能把自己高举到上帝跟前,所以上帝藉由他的独生子——神永恆的道,亲自来到人群之中。「神成为人,所以人也可能成圣。」在教会历史当中这项主题一再被重复,这也是基督教正教会根本的目的。因为正教将救赎定义为与上帝的结合,要达到这个目的,正教的作法和罗马公教与更正教就有相当幅度的差异。自十六世纪以来便有多项争议困扰着罗马公教与更正教教徒,对于正教信徒来说却完全不是问题。然而对大部份的美国人和西欧人而言——甚至包括正教基督徒本身——正教里关于救赎的教义好像十分诡异,这是因为我们的概念架构已经受到宗教改革以及往后西方基督教所影响之故。换言之,我们习惯了中世纪神学家如坎特伯利的安瑟莫(Anselm),还有宗教改革家如路德和喀尔文所流传下来的思考脉落之故。这样的架构又进一步被福音派教义所强调。试问在我们这里有谁没听过一两次比利˙葛拉罕(Billy Graham)的布道?
正教信仰在我们耳里听来奇怪,是因为里头所设定的前提,是一种和我们之前习惯的概念架构不一样的东西。对于寻求救赎的看法,正教信徒的作法就是和罗马公教与更正教信徒不同。任谁想要着手研究正教教义对救赎的诠释,这项事实对他而言就等于出现了若干难题。要呈现正教教义,就不能不点出流行于当今社会的非正教观点。然而在这么做的同时,吾人可能由于为了使正教教义让西方读者感到「便于理解」,而产生扭曲教义的危险。
本书分为两大部份。在第一部份心之所向当中,我单独提出正教教义下的救赎诠释,必要时佐以少量的非正教概念以作为比较之用。第二部份我从关于救赎的不同议题中提出一系列的研究,在这些研究当中,我直接针对非正教观点提出为何它们无法被正教接纳的说明。
我强烈建议非正教信仰读者先读完第一部份,虽说他/她可能想要跳过信仰vs.事工这一章不读。不过即使这位读者在第一部份所得到的只不过是关于正教的「一般印象」,对于第二部份的理解也会有莫大助益。
我的希望是读者能够藉由本书,以属于正教本身的角度来理解它,而非以罗马公教和更正教的比较角度来切入,更何况以上这两个宗教都是晚于正教才发展出来的。
第一部份 心之所向
第一章 人类的创造
造就人类的
不是天堂
天堂仅为亚当而造
亚当的心比起天堂的嫩芽
果实和言语都来得重要
因为比起天堂的农作物
理性的言语还要拥有更香甜的气味
人类之中的真理
超越天堂的果实
而同样地
爱也远胜于这些花果之香
旧约里的创世纪特别描述了世界与人类的创造,因此我们对于了解我们存在的追寻——以及救赎的概念——就从圣经的第一卷开始。第一句话这么说,起初,神创造天地(创世纪1:1)。接着创世纪的作者继续告诉我们神创造了太阳、月亮、星辰,以及地上各式各样美好的事物。简而言之,上帝创造在这世界上存在的万物,包括人类。但是创世纪告诉了我们另一件关于人类的事,一件没不曾任何其他创造物上提到的事,就是人类是以上帝的形象而造: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以及全地,和地上所有爬行的生物!”于是,上帝照着自己的形象创造人;就是照着他的形象创造了人;他所创造的有男有女(创世纪1:26-27)。正教里关于救赎的教义,根植于创造的教义之中。请注意在这段话里所使用的两个不同的词汇:形象和样式。许多教父相信这里点明人最初被创造,以及他最终目标之间有所不同。人类是按照上帝的形象造的,但是他被召唤要以自己的自由意志,朝向上帝的样式来成长,圣狄厄多修(St. Diadochos of Photiki)就曾这么写道:所有人都是靠上帝的形象造的,但是要成为像他的样子,唯有那些藉由大爱来驱动他们的自由,让自己愿意臣服于上帝的人们。因为唯有当我们不属于自己的时候,我们才能变得像他一样。他以爱来使我们与他和好,没有人能做到这一点,除非他说服自己的灵魂不被此世虚幻的荣耀转移了方向。因此,在人的创造裡带着一种内在的活力,人类的创的确是带有一项目的:为了与上帝的样子一致。圣保罗在新约里证实了这个论点,他写道:因为上帝预先知道的人,他就预先命定他们和他儿子的形象一模一样,使他的儿子在许多弟兄中作长子(罗马书8:29)。以及我的孩子们,为了你们我再受生产的痛苦,直到基督在你们里面成形(加拉太书4:19)。因此人的救赎,就是建立在他以上帝的形象被创造的事实上,但是以上帝的形象被造又是什么意思?针对这个问题,人们一直不断地在无数个世纪的时间裡提出各种答案。有些人认为此点就在于人类能够推论出或是传达出上帝的形象注定要被找到;另有一些人认为上帝的形象表现在人类的创作或治理能力上。以上答案就某种程度而言都有一定的正确性,因为上帝在我们身上呈现的形象就是人类存有的全部,意思也就等于是每一件让我们能成为人的事实。
人这个名词很难定义,因为人的本性就是会挑战定义。我们可以用年龄、身高、种族、性别把人分类,但是这么做对于诠释人的奥秘毫无帮助。如果你曾经爱过一个人,就会知道要完全了解一个人是不可能的,无论我们多么努力都没用。虽然我们无法定义人是什麽,至少有三件关于人的事项,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以上帝的形象被造究竟有何意义,这三点就是:人是自由、独特、而又彼此相关的。根据圣经的说法,上帝创造万物,其中并无任何必然性可言。他是出于自由而创造这世界。作为以上帝形象被造的我们,也是自由的。上帝不是把我们造成机器人,他赋予了我们自由,他给予我们潜力,让我们藉着自己的自由意志成长、变得与他更为相像。然而这成长的自由也蕴含了拒绝上帝的自由。上帝不会把自己强加于任何人身上,无论我们是否完成身为人的任务,并依照上帝的形象而活,或者要拒绝上帝,完全由我们自行决定:我今日呼天唤地向你们作证,我把生与死,福与祸,都摆在你面前了;所以你要选择生命,好让你和你的后裔都可以活着(申命记30:19)。
当人以上帝的形象被造时,我们不只是自由之身而已,我们还是独特而又不可复制的。就像世界上没有两枚一模一样的指纹,也不会有哪两个人会是一模一样。当然啦,我们所在的社会总想遏抑我们的独特性,而我们的身份识别也的确好像被简化成社会安全证的号码一样。然而无论现代生活丧失多少人性面,也永远不可能压制绝对独特的人类个体,因为独特性就是上帝印在我们身上的戳记。上帝呼召我们要成长为像他的样子,但是就某种程度而言,这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项独特的事件。如果只是强制我们接受贫乏的一致性,让我们变成仅如动物存活般的生命,将会是一件罪过。但是上帝要让我们分享他的永恒,以我们自己独特的方式变得与他更为相像。圣伯修里(Antoine Saint-Exupéry)在他的书小王子当中以一种很美的方式描述我们身为人的独特性。在这本书中,一只小狐狸教导小王子关于个人特质的奥秘:对我而言[狐狸说],你不过是一个小男孩,就像其他一千万个小男孩没两样,而我不需要你。就你这方面来看,也不需要我。对你,我不过就像是其他一千万只狐狸一样的狐狸。但如果你驯养我,那么我们就会需要彼此,对我来说,你就会是这世上最独特的。对你,我也会是这世上最独特的。从小王子里摘录出来的片段,刻划出个人特质的第三项重大意义,就是:我们个人的独特性唯有在与他人的爱之间的关系中才能找到。其实在个体与个人之间存在重大的差异。一个个体只是一个数字,一整套中的其中一位,「像其他一千万个小男孩一样」。而个人,是爱与被爱的,最终是爱的能力定义出我们是以上帝形象被造。一个独立而自给自足的人不能算是个人——他不是个完整的人。英国牧师兼诗人邓恩(John Donne)就曾写道:「没有人可以全然是座孤岛。」光靠你自己,你无法成为一个人——意思是完整的人。要成为人就要与他人产生联系,而有三种重要关系定义我们身为人的特点:我们与神的关系、我们与其他人的关系,还有我们与这物质世界的关系。
根据创世纪一书,上帝创造我们是为了达到一个爱的关系,并能与他共融。在某种意义上,我们与上帝的关系比起我们与我们的生身父母更为重要,因为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成人形,把生气吹进他的鼻孔里,那人就成了有生命的活人(创世纪2:7)。更难得的是,上帝不只是人类生命的创造者,还是永恒生命的源头。作为受造物的我们,是用地上的尘土造成的;我们自己没有生命,就如十九世纪一位的俄罗斯伟大主教所说:「所有受造物都稳稳摆在上帝创造的圣言之上,一如摆在一座钻石做成的桥上。在那上面是神圣的无限混沌,在下面是它们的虚无。」唯有与上帝、造物者和生命的源头共融,我们才能承诺永恆的生命。认识你是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约翰福音17:3)。
那么作为上帝的创造物,我们最基本的关系就是与创造了我们那位的关系。但是创世纪接着告诉我们,上帝看着他所造的人并说,那人独居不好(创世纪2:18)。所以为了让亚当的生命完全,夏娃就被造出来了。作为以上帝形象被造的人,我们不只是为了要与上帝共融而被造,还为了与另一个人共融。事实上去掉与他人的关系,我们就不可能成为完全的人。人际关系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我们的生命是与他人生命深刻连结在一起的,所以人无论性别、种族、背景,都共同拥有相同的基础人性。你也许会说,「表面上看」我们全都很像,但是每一个人都会在种程度上以独特的方式表达属于自己的个性。去爱一个人就是去发现这个人的独特性,并也表达出我们自己的独特性,在此同时确认我们共有相同的人性。这会帮助我们了解,有关爱你的邻人如己这项诫命。这里并不是说我们要爱其他的人以致于我们爱自己的程度,而是在爱别人的同时我们发现到我们的自性。换句话说,恨别人无异自杀的行为,因为这是对于我们共同本性的一种否定。
除了我们与上帝、与他人的关系之外,创世纪的作者还提到第三种关系,可以将我们定义为以上帝形象造出来的人,就是我们与物质世界的关系。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裡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以及全地,和地上所有爬行的生物(创世纪1:26)。我们被造来要「管理」这个世界,不是以暴政的方式,而是以上帝的样子去做。换言之,我们要以爱来管理这世界,像上帝照顾我们一样照顾这世界。我们要伴随世界进入我们的人际关系中,并将这世界带进与上帝的关系之中:耶和华神用泥土造了野地的各样野兽,和空中的各样飞鸟,把它们都带到那人面前,看他给它们叫甚么名字;那人怎样叫各样有生命的活物,那就是它的名字(创世纪2:19)。
在圣经里,名字远比可以用来辨别甲物与乙物的标签还来得重要许多,名字揭示关于一件事物的本质。因此为某事物命名,暗示着关于该事物深刻而个人化的了解。这一点可能不易理解,所以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找件事来举例说明:家里的宠物。现在家中宠物已经不是一隻普通的狗或猫而已。我们会为它取一个个人化的名字,虽然那并不是一个人,但出于我们对他的爱,我们会以某种方式将它拟人化。依这种方式看来,它已经不是我们拥有的某件事物而已,而同样地我们会拟人化所有的受造物,包括岩石和河流,并将其纳入我们的「家庭」中—我们与上帝和他人的爱的关系中。那么这些关系,便定义出我们是以上帝形象创造出来的人。然而就如我们开头时所说,正教对于上帝抱持一种动态而非静态的看法。的确,在「关系」的概念中暗示着成长。我们以上帝的形象被造,但是我们蒙受到的呼召,是要成长为与上帝的样子相像。只要我们活得越接近上帝所希望的人性,我们与上帝的相像程度也就越大。史神父(Dimitru Staniloae) ,一位罗马尼亚司祭就曾经将我们身为人的职份十分恰当地表达出来,他说:「人蒙受呼召的荣耀,在于他应该以更为人性的方式,朝向与上帝更为相像之处成长。」
人类的创造——思考议题:
1. 根据创世纪的说法,创造人和创造其他受造物有何不同?
2. 形象和样式有何不同?
3. 按着上帝的样式创造的人是什麽意思?
4. 个人与个体意思一样吗?
5. 上帝非得创造世界不可吗?这与人性有何关係?
6. 何为定义出每个人的三种关係?
7. 一个人的生命中,最重要的关係是什麽?
8. 我们共同拥有的人性之中,哪一部份提到我们必须与他人产生联系?
9. 亚当「为万物命名」,说明了人有什么职份?
10.人性应该被描述为静态或是动态的?
第二章 人类的堕落
但是人,从对上帝的冥思转向他们自行做主的罪恶中,无可避免地面临了死的律法。他们脱离了原本上帝创造时的状态,朝向完全腐化的方向而去,而死亡已将他们完全掌握在手裡。由于诫命的违反让他们再次转而依照自己的本性而行;而正如他们一开始是从虚无成为存有,而现在他们走在归返的路途上,再度从腐化回到不存在。道的临在与爱呼召他们进入存有,因此不可避免地,当他们失去有关上帝的知识,他们就失去了与知识同在的存有;因为上帝是唯一存在的那位,邪恶则是善的不存在、否定与对立。在创世纪头两章裡面关于人类生命的叙述,讲的都是一个叫做「天堂」的地方。但是今天你我都不是住在天堂裡,创世纪的作者也不是。所以为何创世纪再下来的一章就紧接着讲到人类的堕落,这个故事交代了为何我们不是按照上帝希望的方式来体验生活。
表面上看来这故事单纯而且明晰易懂。上帝告诉亚当和夏娃,说他们可以吃园子裡任何的果子,只除了一种以外。当他们违反上帝命令之后,就被放逐到园子之外。然而这看似单纯的背叛行为背后,却深刻隐藏了一种远大于违反规则的意义。根据故事的描述,蛇来引诱夏娃,告诉她如果她吃了知识之树,就会变得像神一样(创世纪3:4)。现在我们知道人以上帝形象被创造的目的是要分享上帝的生命,所以夏娃想要跟上帝一样的欲望,其实没什么不对,事实上这是我们每一个人想要得到生命的完整与快乐,而深植在心中的欲望。问题在于亚当与夏娃试图想要在没有上帝的状况下变得跟上帝一样,他们转向一颗受造的果树,只为了得到知识、生命与完全,而不是转向创造了所有事物的、同时是生命唯一源头的那位。使徒保罗所做的结论是提到人用虚谎取代了神的真理,敬拜事奉受造之物,却不敬拜事奉造物的主(罗马书1:25)。上帝以他的形象创造人,好让人得享与祂的共融,而因此可以拥有无止境的生命。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这个世界赐给了人,不只是作为生物性生命的来源而已,还是一个与上帝共融的工具。然而人在吃「禁果」的时候,便同时排拒了自己的职份与受造物的职份,把受造物转变为他自己欲望的客体。因为希玛曼(Alexander Schmemann)神父曾经这么描述过这棵被禁止的树,「是这世界因着自身被爱的展现,而吃它就代表生命对于自身终结的了解。」同样地,我们也希望这世界可以供给我们生命与完全,我们在受造物的某处而不是从我们的造物主里试图寻求我们生命的意义,而所有的努力都让我们来到一个相当反讽的状态中:让这世界的生命自行终结的我们,忽视了这世界的创造者,而他才是真实永恒的生命唯一的源头。就这样,罪恶中首要而最具破坏性的效果就是将我们自与上帝的共融之中分离,或者这么说,我们让自己与他分离了。
亚当与夏娃的背叛,等于是人类集体对上帝说:「不用了谢谢你」,因此也就等于是人类的集体自杀。藉着疏远自己和真正生命的唯一源头,我们把自己逼到现代生活的窘境,可以套用莎士比亚的马克白一剧当中的台词来刻画:「一个行尸走肉的身影,一个在自己的演出时间,在舞台上傲视阔步又苦恼烦愁的拙劣伶人,此后就再也无声无息了」。简单地说,我们已经被死亡奴役。当然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死亡是非常自然的事,但是我们有建立关係与去爱的能力,所以我们应该是超越生物有机体的才对。对于人,死亡一直是件悲剧,因为这代表失去了一个独特的、不会再重複出现的人,一个可以去爱也被爱着的人。死亡让人的生命成为「一个笨拙伶人所说的故事,充满吵闹与喧嚣,却一点意义也没有」。所有我们想要在这世上所寻找的意义都给坟墓吞噬了。死亡是件恐怖的悲剧,因为它为此世带来终结,而这是我们唯一知道的一世。昭告亚当夏娃的诅咒,现在也临到我们每个人头上:你既然是尘土,就要归回尘土(创世纪3:19)。7003
一旦人把这个世界转变成他欲望的客体,要不了多久,他就会把其他人也变成达到自己工具的目的。因此罪的第二重效果,就是它会毁灭我们的人际关系。所以创世纪的第三章里,在讲到人类的堕落之后紧接着在第四章提到该隐和亚伯的故事——史上第一桩谋杀案——并非巧合。作为一个种族的我们,时时受到羡慕、嫉妒、憎恨、色慾、贪婪,以及所有其他那些会阻止我们建立并维系充满爱的关系之因素。在每一阶层的人类生活中,我们都能目睹这些事的发生。我们因为自己的科技进步而感到自豪,但在这个进步而又「启蒙」的世纪里,却有超过五千万人被自己的政府有系统地杀害。
在人际关系的层面上,离婚率和犯罪统计数字不证自明,我们的「文明」社会充满受虐儿和遭受家暴的妇女,此外还有翘家青少年,成年的游民等。的确,我们的社会确实达到了数世纪以来前所未有的成功,医疗技术已经可以让我们延续生命,活得更为长久,但是为何而活呢?难道我们的生活品质可以用我们观赏的电视节目水准来衡量吗?
罪的第三重后果,在于它改变了我们看待目前居住这个世界的看法。我们现在不把这世界视为上帝的赠礼,为了要与他共融而赠予我们,却将其视为达到我们的欲望而使用的物体,就像我们把彼此当成工具来利用,只为满足自己的欲望,所以世界也就这样变成我们的工具。现在我们才刚开始体认我们的贪慾对环境所造成的损害,我们以自私自利的方式对待这世界,把它当成用完即丢的消耗品,而问题是我们就只有这么一个地球。因此想想我们身处的这恐怖的反讽状况吧。我们以上帝的形象被造,住在一个与上帝共融、与他人共融、也与整个受造秩序共融的完美之爱中。然而因为我们的自私,我们放弃了生命与爱的唯一源头,我们与外人隔绝,把自己封锁在固若金汤的自负堡垒裡,还把一座喜乐的花园变成有毒废弃物排放场。我们原本生来就是国王和皇后,但我们却活得像乞丐一般,住在自己盖的贫民窟裡,为了一点点可以让我们苟延残喘的残羹剩饭大打出手。
耶稣说了一个关于某位年轻人的故事,他是一位有钱贵族的儿子,认为继承自己父亲家业的生活不适合他,所以拿了自己分到的财产后,他开始过自己的日子。有一阵子事情都还很顺利,在他把钱花完之前日子都过得很消遥。后来他得帮一个农夫工作,用馊水来喂食猪只。在猪舍里面时,他「回过神来」,想到自己高贵的出身,恍然大悟自己现在落魄的地步。在这时刻他下决心要回到父亲的房子里,并恳求以仆役的身份工作。如果你想想这故事,「猪舍」对于我们把这世界搞得一团乱的现况,是很贴切的描述。这个浪荡子的故事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故事。就如使徒保罗所说,因为人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马书3:23)。
好消息是,教会宣称人可以再度回到家里!浪荡子的父亲以张开的双臂接纳他,并恢复他往日尊崇的地位,所以圣父上帝也会接纳凡是在信心与爱之中回来的人。耶稣基督可以把人类高举,从猪舍中脱离出来,并领我们回到父的房舍里。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如果不是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翰福音14:6)。现在让我们想一想耶稣基督这个人与事工,并认识祂如何能够将我们恢复到与上帝、圣父的共融里。
人类的堕落——思考议题:
1. 我们体验生活的方式,是上帝希望的样子吗?是与否?原因又是什么?
2. 亚当和夏娃想变得和神一样,有什麽不对?
3. 亚当和夏娃真正的罪过是什麽?
4. 吃掉禁果象徵着什麽?
5. 上帝有因为亚当和夏娃的罪而「杀掉」他们吗?
6. 死亡的意义是什麽?
7. 罪的第二大重效果为何?
8. 我们是用什麽方式来体验自己的生活?
9. 罪的第三重后果又为何?
10.从浪荡子的故事裡,我们学到了什麽?
第三章 基督其人其事
今天让伯利恆喜悦的这孩童有福了
今天让人类重返朝气的这位新生儿有福了
为了我们的飢饿而自行屈身垂下的果实有福了
顷刻丰富我们的贫瘠,满足我们需求的、仁慈的那一位有福了
想要以祂的慈悲医治我们疾病的那一位有福了
耶稣曾问他的使徒人说人子是谁(马太福音16:13-19)?他们回答道有人说他是先知,有人认为是施洗者约翰从死裡复活了。然后耶稣问他们,你们说我是谁?这是一个我们每个人都要为自己回答的问题,因为我们对耶稣基督的看法,以及我们要如何与他产生关联,将会决定我们与上帝的联系。今天几乎所有人都承认耶稣是一位伟大的精神导师,穆斯林认为他是一位先知;犹太人、佛教徒与其他无神论者则尊崇他的道德教诲,然而耶稣本人却从未写下片语只字,也没有传给我们新的哲学,或是建立一个学派。耶稣基督最重要的地方在于他是谁,还有他做了什么。当时还叫做西门的使徒彼得回答说你是基督,是永生 神的儿子。耶稣回道:约拿的儿子西门,你是有福的,因为这不是肉和血指示你的,而是我在天上的父启示你的。西门彼得的宣认告诉我们关于耶稣基督的两件事:他就是基督——意思是说,犹太人口中的弥赛亚——上帝的儿子。事实上,他是弥赛亚是因为他就是上帝的儿子。让我们更仔细想想这一点。
犹太人口中的弥赛亚:
创世纪告诉我们,上帝不希望让他的美好受造物在堕落之后消融进入虚无之中,「因为你不希望,主啊,你的手所做出来的工毁灭,对于人的灭亡你也并不感到欣喜;你所希望的是所有一切都蒙拯救,并来到真理的知识中。」为了这个原因,上帝与一个上古民族以色列,建立了一道盟约,或说一项协议。对于以色列人——犹太人——而言,上帝给了人类十诫并派遣先知宣告他的意旨。旧约说了许多故事,提到上帝为了展现他的大能与他对人类的爱,在这些人群中所行使的伟大神迹。藉由律法、先知、以及他为以色列人所行的所有神迹,上帝是在替能够为不只是以色列人,更是全世界带来上帝的真理、与永恆生命的赠礼那位而作准备。这位长久以来倍受期待的救主,被称为「弥赛亚」。当使徒彼得宣认耶稣就是「基督」时,他也正在承认他就是以色列和世界全人类久候多时的希望。当然,在当时不是每个人都能了解到这一点。许多人期盼的弥赛亚是一位政治或军事领袖,能够带领以色列脱离罗马帝国的压迫。但是这些人不能理解的是,奴役所有人类的并非政治势力,而是我们的自我本位主义,以及受限于死亡的束缚。耶稣基督,上帝遣来的弥赛亚,远比任何政治或军事领袖更为有力。他是上帝本身的儿子,而非上帝派来解放人类的使者或是中介人。他是以人的样貌——他的独生子——现身。过去上帝藉由他的先知,多次以种种方法向人说话,不过现在有了基督的来临,他在这末后的日子,却藉着他的儿子向我们说话。神已经立他作万有的承受者,并且藉着他创造了宇宙 (希伯来书1:1-2)。
上帝之子:
耶稣基督是上帝之子,在新约了他也被称作上帝的道。他从未有过不存在的时刻。事实上,既然时间也是受造物的一部份,时间的概念在此是相当不适用的。上帝的存在超越时间之外,他就是时间的创造者。自永恆起始上帝就与他的子(或者是道)和他的灵一块儿存在。因此一种神性并非某种非人的才智或是绝对的概念,却是神圣位格的三位一体:上帝圣父与他的子、他的灵永恆地共处。上帝圣父派遣他的子进入这世界,目的是把这世界带回与祂的共融里。神在基督裡使世人与他自己和好,不再追究他们的过犯,并且把和好的道理託付了我们(哥林多后书5:19)。路加福音告诉了我们有关耶稣受胎和出生的故事。圣灵临到一位叫做马利亚的处女身上,而她便受孕了。从她那里,圣子和上帝的道承担了人性到自己身上,他变得处处与人类相像,虽然还是维持神的身份。就这样,耶稣基督同时是神与人,在他自身当中融合人性与神性,所以让我们也可以分享上帝神圣的生命。有四项重点足以让我们断定神成为人的事实:
首先,因为基督是成为肉身的神之子,他就能够以前任数位先知或圣徒都不可能办到的方式,向我们显现上帝。圣亚他拿修(St. Athanasius)提出以下疑问:如果不知道谁是它的创造者,受造物的存有又有何用?圣父的道和理性帮助人类获取他们的存有,如果人类对这些都一无所知,又怎能成为理性的存有?如果除了世俗之事以外他们什么都不知道,那么比起野兽他们也好不到哪裡去。而上帝如果不打算让他们认识祂,又有什么理由要创造他们?在耶稣经历死亡与复活前,祂告诉祂的门徒说祂要到父亲那里去。腓利问道,主啊,请把父显示给我们(约翰福音14:8-10)。耶稣回答,我跟你们在一起这么久了,你还不认识我吗?那看见了我的就是看见了父……你不信我是在父里面,父是在我里面吗?我对你们说的话,不是凭着自己说的,而是住在我里面的父作他自己的事。没有人曾见过上帝圣父,然而耶稣机基督让我们面对面看到他。圣马克西母(St. Maximus)提到:在成为道成肉身时,上帝的道教导我们关于神的奥秘知识,因为他以自己向我们显示,圣父与圣灵在毋须成为肉身的状态下,呈现在完全的圣子里面,即使是道成肉身的圣子亦然。
第二,因为基督是圣父位格的永恆形象(歌罗西书1:15、希伯来书1:3),单单靠他便足以更新人里面的上帝形象。圣爱任纽(St. Irenaeus)提到基督以一种重塑人性的意义在自身当中「代表」人性,他是这麽说的:那么神要做什么?作为神,除了在人里面更新他的形象,好让人可以藉此再次认识祂之外,还有什么是他可以做的?…你们知道当画在画板上的肖像被外在的脏污抹灭时会发生何事?艺术家不会把画板丢弃,但是肖像的主题必须再次构思,然后相似的主题又以同样的材质再度画上去。全然神圣的神之子也是如此。他是圣父的形象,来到我们之间,为了让他更新在他之后所造的人类,并寻找他失去的羊群……
记得我们在第一章说过上帝在人之中的形象是动态的,人类被造是要照上帝的样子成长。在创造人里面的上帝形象时,基督再次开启让我们能依照上帝模样成长的可能性。的确我们不只拥有成为与上帝相像的可能性,同时也有与他合一的可能,这让我们来到第三件我们能够讨论道成肉身的重点。因为上帝的儿子已经承担的我们的人性,他将人性与他的神圣本性结合在一起。指的就是身为受造物的我们,能够分享上帝本身的生命与荣耀。依照使徒保罗说过的话,我们就可以分享神的本性(彼得二书1:4)。这并不是说有一天我们就会被上帝吸附到体内而失去我们的个人身份。正好相反的是作为独特受造物,以上帝形象而造的我们将能分享上帝的永恆,并享有超越我们存有限制的生活。以下这一段很美的话是由圣马克西母所写:如果为了要让人类成为神,成为上帝的子女,上帝的道与上帝的儿子便成为人子,然后自己成为人类,那么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得要到达基督为了我们,此刻做为肉躯的头,在他的人性里成为奔向圣父的先驱所处之地。因为上帝将要在众神之中(诗篇82:1),意思是在那些已蒙受拯救的人所组成的集会中,不分距离分施恩典给选民中。
第四,因为耶稣基督过的是与上帝共融、无罪无垢的生活,所以他为我们开启了一条通往原本该有的生活之路。就每一个层面来看,耶稣基督过的日子与我们无异,只除了一点,就是他从未屈服于骄傲自负和自我中心,而这是已经大幅掌控我们生活的要素。因为如此,他与他的父便能维持完全的共融,而过着自然、人性的生活,而且是以上帝原先希望我们过日子的方式去活。事实上,耶稣几乎可以说是第一个领悟到人类生活如何能与神完全共融的人。在这么做的同时,他让我们能够归返父的屋舍,并以他希望的方式过活。我来了,是要使羊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约翰福音10:10)。在圣大巴西略(St. Great Basil)的礼仪其中的一段话,可以将耶稣其人其事的意义完善地表达出来:你并未从你所造的活物身边永远转过身去,圣善者,也没有遗忘你的手所做的工。藉由你圣善的慈悲,你以不同的方式访视受造物;你遣来先知,藉着你的圣徒行大能的神迹,在每一个世代这些圣徒都是蒙你悦纳的;你藉由服事你的圣徒之口向我们说话,向我们预告未来的救赎;你遣来天使作为守护。当完全的时光临到时,你藉由你的圣子向我们说话,藉着他你也创造了时代,他是你荣耀的光芒和你化为人的形象,以他的大能之道高举万物,虽然他并不是要为了与你相比,而你是父神。他是早在亘古前就存在的神,然而他出现在世上,与人住在一起。他降卑自己,作为仆人,与我们不堪的肉躯相似,如此他才能将我们比作他荣耀的形象。
基督其人其事——思考议题:
1. 哪些关于耶稣的事,为基督徒所相信而犹太人和穆斯林不信的?
2. 圣彼得肯定了关于耶稣的什么?
3. 耶稣和以色列的历史有何关联?
4. 为何在耶稣的时代,大部份的犹太人不承认祂是弥赛亚?
5. 耶稣与上帝的关系为何?
6. 耶稣拥有人类的父亲吗?这一点说明了什么?
7. 道成肉身为人类的救赎造成什么样的贡献?
8. 基督是如何恢复上帝在人类之中的形象?
9. 人性要以何种方式与神性结合?
前言:何谓救赎?
上帝拯救万人的恩典已经显明来了。这恩典训练我们除去不敬虔的心,和属世的私欲,在今生过着自律、公正、敬虔的生活,等候那有福的盼望,就是我们伟大的神,救主耶稣基督荣耀的显现。他为我们己,为的是要救赎我们脱离一切不法的事,并且洁淨我们作他自己的子民,热心善工(提多书2:11-14)。对任何一个人而言,最重要而急迫的问题,莫过于思考他的救赎。但是救赎的意义是什么?在我们周遭总是有许多种版本流传着,从电视福音传道人到汽车保险杆上的字句无一不有,让我们不免怀疑,同样是救赎这个名词,究竟会有哪两个人传达的是完全一样的讯息。有些人认为,救赎就是死后可以免除在一个叫做地狱的地方被火焚烧的命运;另一些人则认为这指的是前往一处位于天上的迪士尼乐园,在那里的人都可以享用富足的一切;再有一些人坚持,救赎已经被「去神话化」和「精神分析化」成一种情绪稳定的与生活平静的感觉,而全然不关注来世会发生何事(如果有所谓来世的话)。10.耶稣犯过罪没有?这与我们的救赎又有何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