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查字法:早该离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0:09:21
早该离开作者:季节河

    文革结束的时候,我已经不小了,虽还没长到瓜熟蒂落,也是一个亭亭玉立的懵懂少年了。

    那时我曾问过我的学友们,如果鲁迅活到今天会怎么样呢?没有人给我答案,但我的心里是有答案的,答案是,第一鲁迅不可能活到现在。第二假如侥幸活到了,那么会有一千顶各色各样的帽子扣在头上,每一顶帽子都能让他死个来回,算下来,应该是死一千次。

    人只能死一次,一千次是不可能的,但那时我们真的能让一个人死一千次,还能在死人的身上踏上亿万只脚,叫其永世不得翻身。

    在我长成为少年并发出懵懂的疑问之前,其实早有一位著名的民主人士亲自问过毛,问的也是鲁迅,问题和我的一样,毛是笑着给的答案,但答案内容大致与我的相当。

    鲁迅,在中国是如雷贯耳的人物,别说读过几天书的人,就是匍匐于中国大地上躬耕的头不抬眼不睁目不识丁的农夫也知道鲁迅的名字,这丝毫也不夸张。鲁迅在中国的文坛上不是“泰斗”可以定义的,可以称为“教父”,而且还是思想家,革命家,诗人,文学家....。古来有之的好称号都能冠在鲁迅的头上。

    如今,占领中国中小学生课本半个世纪的鲁迅却悄然离开。

    从此在课本上,再也看不到他的《故乡》,《纪念刘和珍君》,《费厄泼赖,应当缓行》,《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孔乙己》,《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就学这么多)...。就等于说,从现在起,读书的孩子再也看不见戴银项圈的闰土,月光下那片西瓜地,没有刑场的血馒头和刘和珍君,没有了穿长衫站着喝酒的会写好几种“茴”字的旧式落魄文人...。好惆怅啊!

    实话说,鲁迅从课本上离开,也没什么,人们不是常说,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嘛。课本上没了,家藏和书店还有鲁迅的书,并不是就此绝迹。

    也正因为鲁迅只是走下课本而言论并没绝迹,才说明问题。这恐怕要从头说起了。

    党史上说,鲁迅的文字是掷向罪恶社会的投枪和匕首;嬉笑怒骂皆文章;鲁迅代表着中国人的脊梁;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分析这些句子(大家都耳熟能详,但我复述的是大概意思,与原话有出入)便能得出结论。

    首先,鲁迅的文字没的说,嬉笑怒骂皆文章。鲁迅文字的文学性,艺术性,思想性,文化人格,历史观都没问题。

    问题出在哪儿?第一,国人脊梁且骨头又太硬。第二,匕首投枪皆凶器。鲁迅什么都看不惯,什么都不屑,什么都骂,尤其是针对弊政和国人之劣根。

    骂人和批评也不是稀奇。文人相扰,文人相轻,文人自以为是,文人有道义,因此会批评会骂人,但碰到硬气的就回头就变节,或做顺民,或闭嘴沉默,或御用,或帮闲,不也皆大欢喜吗?可鲁迅不会,为啥?还是骨头太硬。不改悔,不回头,不攀附。

    综上所述,鲁迅的命运其结症是“骨头问题”。这是天生的,没办法。人说,“性格决定命运”,鲁迅就这性格,也就该这命运。无话可说。

    可是已经占据课本半个世纪了,却悄然离开,有点感冒。中国人早已习惯了在课本里认识鲁迅了,这一走很突然,不好适应,打开课本,找不到鲁迅,会不知所措,会茫然若失,会百思不解。

    百思不解?这话说大了,不用百思,即可解开。

    其一,鲁迅写作的时代与学习课本的青少年眼前的时代距离太远,但孩子是聪明的,他们或许会在当代的图解中找到那个时代的影子。

    其二,鲁迅对弊政对某类人近乎于虐待式的口诛笔伐,会让孩子感到过瘾和好奇,好奇之心驱使,他们会在当代寻找那些人的同伙或同类。

    其三,鲁迅有脊梁,而且骨头过硬。一个讲究“和顺谐调”的社会,要的是稳定,不是挑事儿和起刺儿。更不需要脊梁和硬骨头。

    不能再说了,到此打住吧。

    东北有句话叫“招人烦”。 因此我认为鲁迅离开是必然的,早该离开。挺了这么多年,已经够意思了。还要什么自行车?

                                   二0一一年二月十七日(正月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