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如何预防静脉曲张:中国人民解放军之第五野战军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5:34:45

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野战军

  华北野战军是一支与四大野战军齐名、由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直接领导的英勇之师。它是由抗战时期八路军晋冀鲁豫军区部队主力和晋冀鲁豫部队一部,经编组改建而成的。与其他野战军一样,这支部队同样人才辈出:聂荣臻、徐向前、罗瑞卿、萧克、杨得志、杨勇、杨成武、苏振华、耿飙、胡耀邦等一个个声震中外的著名将帅,都曾在这支部队中战斗过。解放战争中,它历经大同、集宁战役、张家口保卫战、保(定)南战役、正太战役、保北战役、解放石家庄、晋中战役等,锋芒所指,所向无敌,以其骄人战绩,令人信服地入列于我军五大野战主力的阵营中,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卓越贡献。“三大战役”胜利后,华北野战军改称第五野战军。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之一。1948年5月组成。辖第一、第二、第三个3个兵团,由聂荣臻、徐向前等领导。参加了解放太原、进军绥远及平津等重大战役。后改编为军委直属第十八、第十九、第二十兵团。
  抗日战争胜利后,晋察冀军区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命令,将所属主力部队编成第一、第二野战军。并于1945年9月至高无上12月,协同严晋绥野战军进行了绥远战役。1946年9月,组成晋察冀野战军机关。萧克任司令员,罗瑞卿任政治委员,耿飙任参谋长,潘自力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纵队。先后进行了正太战役、清仓战役、保北战役、清风店战役、石家庄战役等,使晋察冀解放区与晋冀鲁豫解放区连成一片。1948年5月,晋察冀野战军与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合编成华北野战军,并成立华北军区,聂荣臻任司令员,薄一波任政治委员,徐向前、滕代远、萧克分任第一、第二、第三副司令员,赵尔陆任参谋长,罗瑞卿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一、第二兵团,北岳军区第一纵队,冀中军区第七纵队等部。后增编第三兵团。而后第一兵团在徐向前领导下取得了临汾战役、晋中战役、太原战役的重大胜利。1948年10月,以主力部队出击绥远,并配合东北野战军进行了平津战役,解放了北平、天津等重要城市,1949年1月,遵照中央军委命令将所属3个兵团依次改编为第十八兵团、第十九兵团、第二十兵团。太原战役后,第十八、十九兵团于5月拨归第一野战军建制。
  战斗序列
  1.第十八兵团(1949年2月由华北军区第一兵团改称,4月拨归第一野战指挥)
  司令员:徐向前、周士第(后,1949年6月)
  政治委员:徐向前(兼)、周士第(后,兼1949年6月)
  副司令员周士第、王新亭(1949年6月)、陈漫远(1949年6月)
  副政治委员:周士第(兼)、王新亭(兼)
  参谋长:陈漫远
  政治部主任:胡耀邦
  后勤部部长:严俊
  (1)第六十军(1949年2月由华北军区第一兵团第八纵队改称)
  军长:王新亭、张祖谅(后)
  政治委员:王新亭(兼)、袁子钦(后,1949年6月)
  副军长:张祖谅、白天
  副政治委员:周仲英、桂绍彬
  参谋长:张祖谅(兼)、邓仕俊(后)
  政治部主任:桂绍彬(兼)
  后勤部部长:冯丕成
  第一七八师(由原第二十二旅改称)
  师长:胡正平、温先星(后)
  政治委员:王焕如、刘聚奎(后)
  第一七九师(由原第二十三旅改称)
  师长:黄定基
  政治委员:萧新春
  第一八○师(由原第二十四旅改称)
  师长:邓仕俊、郑其贵(后)
  政治委员:王观潮、康烈功(后)
  (2)第六十一军(1949年2月由原华北军区第十三纵队改称)
  军长:韦杰(壮族)
  政治委员:徐子荣
  副军长鲁瑞林
  副政治委员:郭林祥
  参谋长:白天、胡正平(后)
  政治部主任:郭林祥(兼)
  后勤部部长:刘晓山
  第一八一师(由原第三十七旅改称)
  师长:王诚汉
  政治委员:张春森
  第一八二师(由原第三十八旅改称)
  师长:王海东
  政治委员:杨绍曾、王贵德(后)
  第一八三师(由原第三十九旅改称)
  师长:钟发生
  政治委员:杨绍曾
  (3)第六十二军(1949年3月由原华北军区第十五纵队改称)
  军长:刘忠
  政治委员:袁子钦、鲁瑞林(后)
  副军长:方升普
  参谋长:熊奎
  政治部主任:高德西
  副主任:车敏瞧
  第一八四师(由原第四十三旅改称)
  师长:林彬
  政治委员:梁文英
  第一八五师(由原第四十四旅改称)
  师长:涂则生
  政治委员:孔俊彪
  第一八六师(由原第四十五旅改称。另辖:补训师)
  师长:蒲大义
  政治委员:车敏瞧
  2.第十九兵团(1949年1月由原华北军区第二兵团改称,4月拨归第一野战军指挥)
  司令员:杨得志
  政治委员:罗瑞卿、李志民(后,1949年5月)
  副司令员:葛晏春、耿飚
  参谋长:耿飚(兼)
  政治部主任:潘自力
  副参谋长:康博缨
  后勤部部长:董永清
  政治委员:况开田
  (1)第六十三军(1949年1月由原华北军区第三纵队改称)
  军长:郑维山
  政治委员:王宗槐
  副军长:易耀彩
  副政治委员:龙道权
  参谋长:易耀彩(兼)
  政治部主任:龙道权(兼)
  后勤部部长:萧大荃
  第一八七师(由原第七旅改称)
  师长:张英辉
  政治委员:刘光裕、张迈君(后)
  第一八八师(由原第八旅改称)
  师长:宋玉琳
  代理师长:张挺
  政治委员:李真
  第一八九师(由原第九旅改称)
  师长:杜瑜华
  政治委员:蔡长元
  (2)第六十四军(1949年1月由原华北军区第四纵队改称)
  军长:曾思玉
  政治委员:王昭
  副军长:唐子安
  副政治委员:傅崇碧
  参谋长:唐子安(兼)
  政治部主任:傅崇碧(兼)、袁佩爵(后)
  后勤部部长:王子修
  第一九○师(由原第十旅改称)
  师长:陈信忠
  政治委员:边疆
  第一九一师(由原第十一旅改称)
  师长:谢正荣
  政治委员:陈宜贵
  第一九二师(由原第十二旅改称)
  师长:马卫华
  政治委员:王海廷
  (3)第六十五军(1949年1月由原华北军区第二兵团第八纵队改称)
  军长:邱蔚
  政治委员:王道邦
  副军长:萧应棠、王克斌
  副政治委员:蔡顺礼
  参谋长:萧应棠(兼)
  政治部主任:蔡顺礼(兼)
  第一九三师(由原第二十二旅改称)
  师长:郑三生
  政治委员:龙道权、史进前(后)
  第一九四师(由原第二十三旅改称)
  师长:赵文进
  政治委员:袁耐冬、陈亚夫(后)
  第一九五师(由原第二十四旅改称)
  师长:阮平
  政治委员:史进前、杨银声(后)
  (4)独立骑兵第五师(1949年2月由起义的傅作义部骑兵第四师改编)
  师长:刘春芳
  政治委员:刘光裕
  3.第二十兵团(1949年1月由华北军区第三兵团改称,属华北军区建制)
  司令员:杨成武
  政治委员:李井泉、李天焕(后)
  副司令员:唐延杰、文年生
  副政治委员:李天焕
  参谋长:唐延杰(兼)、文年生(后,兼)
  政治部主任:李志民、向仲华(后,1949年9月)
  副参谋长:赵冠英
  政治部副主任:向仲华
  后勤部部长:吴树声、萧永正(后)
  政治委员:张柱国
  (1)第六十六军(1949年2月由华北军区第一纵队改称)
  军长:萧新槐
  政治委员:王紫峰
  副政治委员:张连奎
  参谋长:刘苏
  政治部主任:张连奎(兼)
  后勤部部长:朱志明、王珍堂(后)
  第一九六师(由第一旅改称)
  师长:曾美、晨光(后)
  政治委员:智生元
  第一九七师(由第二旅改称)
  师长:成少甫
  政治委员:钟炳昌
  第一九八师(由第三旅改称)
  师长:张开荆、黎光(后)
  政治委员:黄连秋
  独立第五十五师(傅作义部起义部队改编)
  (2)第六十七军(1949年2月由华北军区第二纵队改称)
  军长:韩伟
  政治委员:旷伏兆
  副军长:马龙、刘儒林
  参谋长:赵冠英、曾美(后)
  政治部主任:刘国梁
  后勤部部长:曾传桴
  第一九九师(由第五旅改称)
  师长:李水清
  政治委员:李布德
  第二○○师(由第六旅改称)
  师长:盛治华
  政治委员:钟华农
  第二○一师
  师长:彭寿生
  政治委员:何兰阶
  独立第五十三师(傅作义部起义部队改编)
  (3)第六十八军(1949年1月由华北军区第六纵队改称)
  军长:文年生、徐德操(后)
  政治委员:向仲华、漆远渥(后)
  副军长:徐德操
  参谋长:宋学飞
  政治部主任:张逊之
  后勤部部长:杨晓昆
  第二○二师(由第十六旅改称)
  师长:廖鼎祥
  政治委员:李斌
  第二○三师(由第十七旅改称)
  师长:杨栋梁
  政治委员:李志远
  第二○四师(由第十八旅改称)
  师长:罗文坊
  政治委员:严庆堤
  独立第二十五师(由傅作义部起义部队改编)
  师长:梁诗傅
  政治委员:白正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