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战争名字大全:俄媒体称中国将与乌克兰合作开发大型运输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1:33:50
资料图:北约借助乌克兰安-124运输机运送自行火炮

  乌克兰在重型载具方面优势明显,与中国合作惠及双方

  本报记者/魏东旭

  武器装备的自给自足程度,是衡量一国军事实力的重要标杆之一。但即使是美国和俄罗斯这样的军事强国,也会或多或少地从外国引进装备或技术,中国自然更不例外。据俄罗斯媒体近日报道,乌克兰方面可能会帮助中国研发新式大型军用运输机。与此同时,已承接中国订单的乌克兰气垫船制造厂的一次吊车坠落事故,再次令传闻中的“中乌气垫船交易”引发关注。种种迹象表明,独具特色的乌克兰军事工业与当下的中国国防需求之间确实有着诸多契合点。

  大型运输平台受欢迎

  作为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乌克兰在1991年独立后继承了南方机械制造厂、尼古拉耶夫造船厂等一大批可生产重型装备的前苏联航空航天及造船企业。据西方估计,乌克兰军事工业占前苏联国防潜力的30%。如今,乌克兰军工生产的安-124重型运输机、安-70军用运输机以及“欧洲野牛”重型气垫船仍旧是国际市场上的抢手货。

  据俄罗斯“航空港”网站披露,俄罗斯空军将在未来几年里购买俄乌联合研发的安-70军用运输机,还将增购经过改进的安-124“鲁斯兰”重型运输机。

  美国及其北约盟国同样十分看重“乌克兰制造”。据美国遗产基金会透露,为满足阿富汗及伊拉克战场的需求,早在2006年,北约就从俄罗斯和乌克兰租借了6架“鲁斯兰”重型运输机。

  与俄罗斯和美国一样,中国似乎也看中了乌克兰生产的各类重型海空载具。据消息人士透露,乌克兰方面已向中方提出3种合作方案:在安-70运输机(螺旋桨型号)基础上为中国生产军用运输机;以伊尔-76运输机为基础研发涡轮喷气运输机;在中国的两种新式运输机上装备乌克兰生产的航空发动机。

  据悉,中国已在乌克兰的帮助下建造出用于研发重型军用运输机的大型空气动力风洞,因为只有经过风洞试验,中方才能确切知道需要乌方提供哪些技术支持。

  除了重型空运装备,乌克兰生产的重型气垫船也受到中方的青睐。据俄罗斯媒体猜测,早在2008年,中国就与乌克兰签署了4艘“欧洲野牛”重型气垫船采购合同。按照合同,前两艘气垫船在乌克兰“大海”造船厂建造,后两艘将在中国境内建造。同时,乌方还需向中方转让相关技术。

  互惠互利的友好合作

  事实上,中乌建交近20年以来,作为双方多层次、宽领域合作的组成部分之一,军事技术合作始终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进展顺利。乌克兰在重型军用载具方面继承而来的技术优势超出了本国国防需求,却可以通过与友好国家分享来获取资金,服务于本国的经济建设。而中方通过这种合作,一方面给乌方带来了经济实惠,另一方面也获得了一些要价更合理的军事产品和技术。

  中国幅员辽阔且地形复杂,受时间和空间因素影响,单凭公路和铁路无法全面满足兵力和装备的快速投送需求。与美俄等国相比,中国军队在远程投送能力方面还有相当差距,需要着力建设,其中重型气垫船和大型军用运输机就是两个发力点。从空中运输看,中国目前装备的运-7和运-8飞机装载能力有限,俄制伊尔-76运输机数量又太少,军队的战略投送及空中机动能力因此受到制约。随着中国大飞机项目的上马,自行研发大型军用运输机的呼声日益高涨,而借助乌克兰的经验和技术不失为一条捷径。

  在气垫船研发领域也是如此。意外事故虽然可能拖延乌克兰军工企业向中方交船的日期,但不会对中国获得建造技术产生太大影响。有分析认为,如果未来中国拥有自己的“欧洲野牛”部队,将提升向台湾海峡和南海两个方向上的兵力投送能力,有利于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总之,无论是通过购买装备还是采取技术转让与合作的模式,引进乌克兰的重型运输平台和技术,最终都有利于弥补中国军队远程投送的短板,缩小与军事强国的差距。

  新闻延伸:

  中乌混血教练机出口前景看好

  据乌克兰报业网6月7日报道,乌克兰扎波罗热市“伊夫琴科-进步”国家企业总设计师克拉夫琴科已宣布,乌克兰正同中国联手发展L-15“猎鹰”高级教练/战斗机。根据协议,乌方将提供首批数十台用于装备L-15教练机的AI-222-25F型发动机。克拉夫琴科同时表示,“我们还将就进一步向中国供应AI-222-25F发动机及制造合作事宜与中国伙伴进行谈判。”

  报道称,中国制造的L-15教练机长12.27米,翼展9.48米,机身的25%采用复合材料,即使装备乌克兰生产的发动机,其出口价格也很有竞争力。据称,L-15教练/战斗机可用于培训歼-10、歼-11以及美制F-16和其他一些型号战斗机的飞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