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冲突安卓最新版:军医:蜱虫叮咬传染率极低 无须过分紧张 正确防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2:06:36
         新华网消息:15日,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称,截至目前,北京市疾控部门未接到蜱虫叮咬相关病例报告,但疾控部门已积极开展对相关疾病的监测和预警,市民不必过分恐慌。

资料图片。

  为此我们采访了解放军302医院感染性疾病治疗研究中心副主任医师姜天俊,他表示:蜱虫在我国分布非常广泛,一直都存在,是人类闯进蜱虫的生态圈,并被携带病原体的蜱虫咬伤,才导致了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这种感染几率很低,无须恐慌,但做好蜱虫叮咬的防护措施和防范蜱虫叮咬的宣传教育很有必要。

  春秋季是蜱虫活动高峰期

  姜天俊说:蜱虫在全世界有800多种,蜱虫俗称壁虱、扁虱、狗豆子、草爬子等,是寄生在家畜、鼠类等体表的虫子。它呈红褐色或灰褐色,长卵圆形,背腹扁平,从芝麻粒大到米粒大。全球已知蜱类800余种,我国已发现110余种,从黑龙江到海南都有分布。我国中原地区常见的有长角血蜱、血红扇头蜱、微小牛蜱等。

  春秋季是蜱虫的活动高峰,夏天较活跃,冬天基本不活动。蜱虫一般寄生在动物的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的部位,游离动物体后附着在草上,可叮人、吸血。雌虫吸饱血膨胀后形状如同蓖麻籽。

  蜱虫叮咬可带来多种疾病 主要有两个传播途径

  蜱虫叮人后可引起过敏、溃疡或发炎等症状,更重要的是蜱可携带多种病毒、细菌、螺旋体、立克次体等病原微生物,可带来多种疾病。

  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传播:

  一是蜱虫叮咬过携带病原体的动物后,再叮咬人体,便随之将病原体传染给人体,引发疾病。蜱虫叮咬人体时,并不会有疼痛的感觉,仅会造成局部皮肤的充血、水肿,不仔细检查还不容易马上发现,因此有一定隐蔽性。

  二是直接接触危重蜱虫疾病病人或带菌动物的血液等也能传播这类疾病。可以说在传播疾病方面,蜱虫与人类的关系仅次于蚊子。

  不是所有蜱虫都会传染病疾病

  姜教授告诉笔者:一般来说,蜱虫生活在野外草丛,本身在大自然中有自己的生态圈,人类感染正是因为闯入了这个生态圈。

  蜱虫本来是叮咬野生动物的,现在很多老百姓都在自己家的宠物身上发现蜱虫,十分紧张,但并不是所有蜱虫都会传染病疾病,是否感染取决于蜱虫是否带有感染体,就像蚊子传染疟疾和登革热,也并不是所有被蚊子叮咬过的人就会得这些传染病,所以大家不要过分恐慌。

  发现蜱虫不要用手直接接触,更不能挤破

  姜教授表示,预防蜱虫叮咬的最好方法是做好自身防护:

  一是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在人群聚集的地方注意卫生的清洁和打扫,尤其注意个人卫生的养成,及宠物的卫生,要注意给宠物定期洗澡,梳毛,避免蜱虫的寄生。

  二是应尽量避免在蜱虫类容易出现的地方,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提倡穿长袖衣服;不穿凉鞋;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穿浅色衣服可便于查找有无蜱虫爬上;针织衣物表面尽量光滑,这样蜱虫不易粘附;每天的旅游活动结束后,旅游者还要仔细检查他们的身体和衣物,看是否有蜱虫叮入或爬上,发现蜱虫后立即清除。

  三是采取身体防护: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在皮肤暴露部位涂抹驱避剂,如避蚊胺(2岁以上使用),可维持数小时有效。

  当使用遮光剂或防晒用品时,先涂抹遮光剂或防晒用品,然后再涂抹驱避剂,睡觉前应把驱避剂洗去。

  衣服和帐篷等露营装备用杀虫剂浸泡,如氯菊酯、含DEET的驱避剂等。

  发现蜱虫时,无论是在人体或动物体表,还是游离在墙面、地面,不要用手直接接触,更不能挤破;可用镊子或其他工具夹取,再烧死;如不慎皮肤接触蜱,尤其是蜱挤破后的流出物,要用碘酒或酒精进行局部消毒。

  即使未发现被蜱虫叮咬,从蜱虫较多地区旅行回来的人员也应随时观察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等症状,应尽快请教医务人员。

  被蜱虫叮咬可用酒精涂抹或烟头轻烫

  姜教授最后表示:如果不幸被蜱虫叮咬一定要采取正确有效的方式处理:可用酒精涂在蜱身上,使蜱虫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出蜱,或用烟头、香头轻轻烫蜱虫露在体外的部分,使其头部自行退出。

  烫蜱虫时要注意安全。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伤皮肤,或将蜱的头部留在皮肤内。取出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要及时就诊,请医生诊断是否患上蜱传疾病,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出现疑似症状或体征应及早就医

  另外有蜱叮咬史或野外活动史者,一旦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或体征,应及早就医,并告知医生近期去过的地方及有无被蜱虫咬伤的经历。

  如果近期(7-14天内)去过有蜱虫出没的地区,身体某些部位,尤其是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隐蔽、松软之处出现过敏、溃疡或发炎等症状,最近又出现发热、全身不适、乏力、头痛、肌肉酸痛,以及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症状,应警惕被蜱虫叮咬了。

  此时去医院化验,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会降低,转氨酶可能升高;严重者可发展为多脏器功能衰竭、皮肤或鼻腔等部位出血等;老年患者及免疫缺陷者感染本病后病情将更为危重。
 *********************        

 

 



  最南京六合一果农被蜱虫咬伤

  可能是与狗接触被咬的,卫生部门称省内蜱虫一般不带传染性病原体

  近,全国各地媒体都在关注蜱虫叮咬致人死亡的事情。本报昨天也曾在A13版刊文报道《我省通报两起蜱虫咬死人病例》,江苏省卫生厅发布消息称,最近省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疫情呈散发状态。南京六合的果农秦先生日前致电本报96096反映,他们那里的果园内也出现很多蜱虫,他本人在半个月前被蜱虫咬伤,身上出现很多“红点子”,至今不退。

  半月前被咬,现在都不见好

  秦先生是南京六合区大厂葛塘街道工农村的果树种植户。秦先生说,大概半个月前他身上被一种小黑虫咬了很多“红点子”,因为没有发烧发热他也没太在意,一直在用风油精擦拭被叮咬的伤口,不过这些“红点”患处非常痒,一连擦了好几天风油精到现在不见好。秦先生说后来他看到媒体的报道,发现他从伤口上捉到的黄豆大的“小黑虫”和新闻图片里的蜱虫很像,这才发现自己是被蜱虫咬了。

  可能被狗身上的蜱虫咬的

  秦先生说,他可能并不是在果园里劳动时直接被蜱虫叮咬的,而是在和自己家养的狗的频繁接触中遭到蜱虫叮咬的。据秦先生称,他家一共养了10条狗用于看护果园。他检查了家里的狗,发现大部分狗身上都已经沾染了蜱虫。

  秦先生说,他们也曾利用各种办法给狗杀虫消毒。“我们给狗洗澡,虫子还是没消失。后来我们用敌敌畏涂狗身上,准备给狗杀虫子的,结果狗被毒死了。”

  省疾控:是常见的一种蜱虫

  前天记者把秦先生采集的蜱虫样本送往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省疾控中心消毒与媒介生物防治科的专家表示,秦先生发现的是“长角血蜱”,是常见蜱虫的一种。

  工作人员说,江苏省内的蜱虫较为常见,也不带有传染性的病原体,一般来说市民被叮咬后并不会患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而且,像南京这样的大城市并不具备适合蜱虫的生活环境,城市居民患上“蜱虫病”的可能性也很小。

  野外作业最好不要穿凉鞋

  专家建议秦先生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以防万一。同时可以联系六合当地的农林检疫部门上门用专业的药水杀死狗身上的蜱虫。专家也提醒,目前正是吸血蜱虫的活动高峰期,出于对自身健康和安全的考虑,野外劳作人员近期要尽量避免在草地、树林中长时间坐卧,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不要穿凉鞋。可在皮肤上涂抹驱虫剂,衣服和帐篷等露营装备用杀虫剂浸泡或喷洒。
(来源:http://news.qq.com/a/20110619/000111.htm) *******************北京昌平出现蜱虫叮咬事件 居民不敢靠近草地         
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龙泽苑西区日前出现蜱虫。


  近日,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龙泽苑西区的居民和宠物相继被蜱虫咬伤,去年起席卷全国多省的蜱虫伤人致死事件仍在继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日前表示,截至目前,今年我国已有河南省、湖北省、山东省、安徽省、江苏等省报告“蜱虫病”病例280多人,死亡10余人。

  日前,记者来到确认出现蜱虫的龙泽苑西区,小区绿化的打药除虫工作已经结束,但小区居民谈起蜱虫仍然心有余悸,“我尽量不在小区内散步了。”居民王女士说。北京市疾控中心表示,截至目前,北京未发现蜱虫咬伤致病的病例,但已经加强了疫情监测,市民不慎被蜱虫叮咬,不要自行将虫子拔掉,一定要到医院诊治。

  小区提示:

  小孩和宠物不要靠近草坪

  记者来到龙泽苑西区时,小区已经恢复了平静。在小区的树林和绿地上,记者看不到有人或宠物靠近。记者发现,小区的单元门上贴着告知业主的温馨提示,称“小区将于6月13日至6月17日对园区内绿化进行打药除虫工作,届时请您关好门窗做好防护工作,另近期在小区附近发现疑似蜱虫,希望家中有小孩和养宠物的业主不要让其在草坪玩耍嬉戏。”

  该小区物业告诉记者:“现在应该已经没有蜱虫了,出现蜱虫的原因我们也不清楚,目前对小区内的花草树木进行的打药除虫工作已经结束,日前有关部门来小区草坪检查的时候也没有发现蜱虫。”物业仍然提醒居民尽量不要靠近草坪,以防万一。

  事件回放:

  人畜被咬发现小区有蜱虫

  北京回龙观龙泽苑西区发现蜱虫还得从数日前说起,此前,有居民在小区内被虫子叮咬后瘙痒难耐,居民怀疑是被蜱虫叮咬。最早上报卫生部门的小区居民陆先生说,5月29日,他遛完狗回家给它洗澡时,发现狗耳朵上叮着一个血块,怎么都清洗不干净。陆先生将其拔下来之后发现,血块竟然是一只长了好几条腿的虫子,鼓鼓囊囊已经吸饱了血。6月8日,他的狗再次被叮咬,于是陆先生将狗送到回龙观动物防疫站进行治疗,最后得出的结果是“蜱虫感染”。小区居民李女士称,日前她的肩膀被一只小虫子叮咬,那种虫子好像寄生虫一样,并不是在皮肤的表面叮着,得从肌肉中抠出来才行。

  面对居民接二连三被虫子叮咬,昌平区疾控中心派人到龙泽苑西区取得虫子样本。经检测确认龙泽苑西区内确实存在蜱虫,随后,工作人员对小区进行了消毒杀虫工作。

  官方:尚未发现蜱虫咬伤致病病例

  北京市昌平区疾控中心有关人员介绍,目前被叮咬者并没有发病,蜱虫本身没有毒,它主要是疾病传播的媒介。被蜱虫叮咬之后,主要的危险因素是可能会引发交叉感染。该工作人员介绍,实际上被蜱虫叮咬之后的发病率很低,北京近年也没有因蜱虫叮咬而引发伤病的病例。

  针对昌平区回龙观发生蜱虫叮咬事件,北京市疾控中心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目前,北京未发现蜱虫咬伤致病的病例。据了解,目前,北京市已加强对于可能出现的疫情监测,并成立专家组对疫情进行监测并拟订诊疗方案。对于其他地区相继发生的被蜱虫叮咬后出现的“蜱虫病”,北京市卫生局近日已经对各医院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医疗机构一旦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要参照乙类传染病的报告要求,在24小时之后进行网络上报,同时要求采集标本,凡接诊“蜱虫病”的医疗机构,应按首诊负责制的要求接诊。

  预防:被叮咬不要自行拔掉虫子

  蜱虫也叫壁虱,俗称草扒子、狗鳖、草别子、牛虱等。蛰伏在浅山丘陵的草丛、植物上,或寄宿于牲畜等动物皮毛。蜱虫是许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是一些人兽共患病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相关人员介绍,世界有800多种蜱虫,中国有80多种,北京只有几种。北京近一二十年来无伤人事件报告。

  对于如何预防蜱虫叮咬,北京市昌平区卫生防疫站工作人员提醒社区居民,夏天昆虫繁衍能力较强,而且随时处于扑咬状态,一旦发现类似情况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平时要注意避免在草丛里停留,如果不慎被蜱虫叮咬,不要自行将虫子拔掉,一定要到医院诊治,蜱虫被麻醉后取出才是最好的办法。另外,要注意家中宠物的卫生,宠物携带蜱虫的可能性更大。
(来源:http://news.qq.com/a/20110620/000086.htm) ***************蜱虫病患者血液具传染性 密切接触者需观察14天

8月9日,宁夏血液中心无偿献血点挂出血液库存告急的告示牌。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本报讯 (记者吴鹏)“八爪小虫”——蜱,传播的新型布尼亚病毒又被发现了新的特性,前日,卫生部发出“防控要点”称,直接接触病人血液或血性分泌物可导致感染。

  病人尸体血液有传染性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相继发现了蜱虫叮咬所致的病例。今年3月,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发现,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被确定为“蜱咬病”的元凶。“蜱咬病”病人以发热、胃肠道症状、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少数患者因多器官衰竭死亡,根据临床症状,这种病也被称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卫生部昨日消息称,研究发现,新型布尼亚病毒所致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急性期病人、尸体血液和血性分泌物具有传染性,直接接触病人血液或血性分泌物可导致感染。

  “防控要点”中表示,医院要密切观察病人有无呕血、咯血、牙龈出血、血便或血尿等出血表现,有出血表现的病人应住院治疗,尽量单间隔离并张贴明确标识。

  密切接触者要观察14天

  对接触过病人血液、体液、血性分泌物或排泄物,同时没有采取适宜防护措施的接触者,防控要点要求对其进行医学观察,观察期为14天,如果出现发热等症状,要立即前往医院诊治。

  另外,病人尸体要用含有相应浓度消毒剂的棉球将口、鼻、肛门、阴道等处堵塞,并且使用浸有消毒液的被单包裹尸体后,装入不透水的塑料袋内。尸体衣物以用消毒剂喷洒后送焚烧。

  ■ 提醒

  被蜱咬伤无需惊慌

  北京市疾控中心专家曾表示,北京的蜱虫主要分布在山区和远郊区县,城区少见。即使被蜱虫咬伤也无需惊慌,及时到医院就诊即可。如病人离医院较远,也可用刚熄灭还带火光的火柴头烫一下虫子,让它收缩后再拧着拔出来即可。

  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提醒市民,有蜱叮咬史或野外活动史者,一旦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或体征,应当及早就医。此外,应当对疫区的蜱传疾病保持警惕。从疫区旅行回来的人员也应当随时观察身体状况。

  乙肝检测“窗口期”或缩短25天

  省级血液中心今年试点核酸检测,将减少经血液传播肝炎、艾滋病风险

  本报讯 (记者吴鹏)今年,所有升级血液中心将展开核酸检测试点,卫生部医政司司长王羽称,核酸检测可以缩短经血液传播疾病检测的“窗口期”,减少经血液传播肝炎、艾滋病等疾病的风险。

  核酸检测让病毒更快现身

  日前,卫生部召开2011年血站核酸检测暨血液安全工作会议,王羽说,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已作为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纳入卫生事业“十二五”规划,到“十二五”末,血液筛查核酸检测技术将基本覆盖全国。

  绝大部分血站对献血者进行筛查是单纯采用的两次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目前,血液中乙肝、丙肝和艾滋病病毒的检测“窗口期”分别是50天、72天和22天,如何降低上述病毒检测的“窗口期”感染风险,已成为血液检测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果血站开展血液核酸检测工作,就可以将上述三种病毒的检测“窗口期”分别缩短到25天、59天和11天,血液安全可以得到更好保障。

  各省需解决配套资金问题

  从去年6月开始,我国在11个省的14家单位开展血站核酸检测试点。王羽说,自去年6月至今年6月,试点单位共检测血液样本135万余份。记者了解到,中央财政一次性投入1.576亿元,用于全国30个省(区、市)核酸检测设备及配套设备的购置、人员培训、信息系统建设和国家参比实验室建设。今年,核酸检测试点范围将扩大到所有省级血液中心。

  但是核酸检测如何维持下去依然面临困难,王羽也有所担心。他说,如何在现有机制下获得维持核酸检测运行经费,成为保证核酸检测工作持续开展的突出问题之一,他希望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争取地方财政支持,解决落实配套资金等问题。

  “窗口期”血液呈现阴性

  病人使用“窗口期”血液也可能被感染

  卫生部医政司副司长赵明钢曾说,不光是在中国,在世界上,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毒,它的检测都是有窗口期的。

  根据公开资料,现有的酶联免疫等血清学检测方法,检测的是抗原或抗体,但是人感染某些病毒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血液才会产生抗体,所以在此期间对血液进行抗体检测,都会呈现阴性,这段时间即被称为“窗口期”。如果病人正好使用了这种血液,也可能被感染。

  其实,最早能被检测到的不是抗体而是病毒核酸。所以,如果开展核酸检测,就能比抗体检测更早地发现病毒感染,缩短“窗口期”,保障用血安全。

  供血年增12.6%仍难解血荒

  卫生部回应“血荒”现象,称无偿献血应建长效机制

  针对我国一些城市今年以来出现“血荒”,卫生部医政司司长王羽近日表示,尽管我国年供血量以12.6%的速度递增,但仍无法完全满足医疗需求。临床用血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与血液供应能力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在局部地区将更为突出。

  日前在卫生部举行的2011年血站核酸检测暨血液安全工作会议上,王羽表示,当前我国无偿献血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无偿献血工作长效机制尚未形成。他说,各地要把组织无偿献血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建立多部门无偿献血工作协调机制。要加大宣传,创新志愿者招募模式和措施,优化献血者结构。无偿献血工作长效机制建立、用血费用报销难以及血液信息联网等一系列问题也急需研究解决。
(来源:http://news.qq.com/a/20110814/0000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