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秀妍真实身高有160吗:教孩子作上等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5:42:21

教孩子作上等人

标签: 男孩儿  强迫  尊重  诸葛亮  上等人  分类: 感悟随笔谈亲子 2011-05-04 01:16

    有人曾问过我,“如果按您的方式,从不打骂孩子,事事顺他的性格引导,那么有朝一日,当他走入社会,遇到那么多不像父亲的人时,又将如何处理?”

    ·男孩“贱养”

    其实问这种问题的朋友普遍有一个误区,他们把“顺着性格引导”理解为“一味顺从”了。事实上,我从来不会否定和介入儿子淘气,倒更理解“男孩儿贱养”的道理。所谓“贱养”,不是挑他的毛病,找他的麻烦,给他创造逆境,要知道,这个世上最不缺少的就是逆境。所以“贱养”是提供他一个自己处理逆境的机会,那么将来当他遇到真正逆境的时候,那个“自己处理”的经验仍然存在,而且还有父爱在身上,他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呢?

    比如孩子摔倒的时候,只要没有危险,我从来不去扶,而是鼓励他自己站起来(这一点对女儿行不通)。那么当他在学校遇到所谓的挫折时,我也不会主动去代替他拿主意,而是先同他分享,再作引导,要知道,一个男人,如果事事被人替代,那么将来会失去自主的能力。

    ·孩子冲突时,不要急于介入

    还比如小学的男生常常会有肢体冲突,儿子也动过手,而且很少吃亏。每当这时,我的第一反应不是禁止和否定,而是先倾听孩子的理由和冲突过程,那时,我在观察,但一般情况下,他们打完后五分钟左右,就会再玩到一起,最迟到次日上学,他们会把昨天的打架忘得一干二净。

    这就是顺着他的性格引导,因为在化敌为友的能力方面,孩子要比大人高明得多,可如果在他们冲突时大人立马干涉,无论是事间干涉或事后结论,都会给孩子造成一种“他人的经验”,本来,他们可以握手言和,会“打完就忘”,却因大人的介入而丧失这种健康,那么将来,他们一定会“有问题就会找领导”,却忘了,他们本来具备自己处理矛盾的能力。而这又是谁之过呢?当然,除非他们大打出手,那时大人肯定要干涉,但这个“大打出手”的动机到底是什么呢?这一点作大人的应该反思一下。

    ·自由来自于选择

    我从不打骂孩子,凡事请孩子选择,但选择题是由我来出。比如星期天,他想玩一整天,于是我会说:“如果上午玩呢?下午就要写作业,下午玩呢?上午就得抓紧时间,如果一天都玩呢?晚上就得写,那我们出去遛弯儿的时间都没了,所以儿子,请你选择。”

    给他选择的机会,但要在家长的规则里选择,这也是顺着他来引导。只不过此时的孩子没有感到自己被强迫,反而学会了自己支配时间。

    甚至在写作业的时候,如果孩子不太爱写,我也请他选择,是先写数学,还是先写语文。此时的他在选择,只要给人选择权,无论对配偶、孩子还是对任何人,他们都会因为主动性而乐于参与,这就是权利,是人人最想要的东西。给一个孩子,孩子就会给别人,同时,他也会因此而生出自主和自觉的能力来。

    ·邀请与道歉

    每当我需要孩子做什么的时候,都会说:“宝贝儿,请你帮爸爸……”,此时的孩子一定都会乐于助人,因为他得到邀请而不是强迫。而且当我有时候态度不好或做错事的时候,也会跟他道歉。

    得到邀请的男孩儿,从爸爸那里感受到男人,特别是与权威的关系后,也会将些带入将来的人际关系中,他也会邀请而不是去要求别人。主动道歉则更是人类的一大美德,是化解矛盾及风度的标志,“儿子向爸爸学作男人”的特性,会引导他将来亦会如此,同时,也让孩子少树敌。

    ·打入“敌人”内部

    对于看电视和玩电脑等事件,我的做法是“打入敌人内部”——跟他一起玩,然后会议论这个电影或那个游戏,孩子,特别是男孩子喜欢大人参与,并和大人,特别是爸爸讨论,从中他们学习着对这些时下兴趣主题的看法,比如看功夫片时孩子往往会上瘾,于是我也一起看,并品头论足道:“其实这根本就不是什么真功夫,真功夫一定不好看,是必须下苦功夫才能学得到,而且真正的高手不会那么张显自己……”

    在看到某某人特别厉害,打败了许多人时,我也会说:“其实三国里最厉害的是诸葛亮,张飞再厉害也得听他的,可诸葛亮什么功夫也没有,只是智慧高!”用以暗示孩子:“不战而屈人之兵”和“以德服人”的道理。

    几句话,孩子一般都会对那个表面功夫的人兴致大减。

    比如我儿子有时候看见我一个人在网上看功夫片,只是看一眼,就说:“没什么意思,我去玩电脑了。”

    ·先参与,再叫停

    好的,玩电脑比看功夫片的不同,在于自己的操作性,那时的孩子有成就感,是直接经验。所以游戏有时候要比电视对孩子来说更有吸引力。那么此时,我就会来到他身边,一起玩,一起大呼小叫,而且还不住地抚摸他的头。让儿子充分感到父亲的参与与同盟,这个信号过去,他就会放松,就会更加投入。同时,他也知道父亲理解并尊重他,那么他也一定尊重父亲——因为孩子再玩,也知道父亲是权威,玩游戏时,也是权威,是孩子王。

    那么久而久之,当父亲不在身边时,那个“条件反射”仍然在他身上,于是,自控能力也就培养出来了。

    ·家长要作“孩子王”

    孩子王是什么?是李逵喝酒时,宋江一瞪眼,他就不喝了。试想,连个李逵都怕权威,就别说孩子了。但李逵为什么听从宋江,因为他服气,所以让孩子听从父亲的前提,是让他服气,但又要区别于宋江的做法。不是瞪眼,而是在玩的时候,慢慢引导他,不要一下子制止孩子,而是要说:“再玩五分钟,一定关了,好吗?”

    为什么再玩五分钟?因为孩子会在这段时间里缓冲自己的状态,从热变冷,慢慢地适应父亲的指令,如此,他也得到了尊重,尊重他的适应过程,而不是只服从命令(被强迫)。

    先尊重、理解、参与,再慢慢叫停,像开车一样,慢慢踩刹车,对车子一定有好处,对孩子,也是一样。

    ·尊重孩子的成果

    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试想一下,我们现在在社会上遇到那么多事,都是如何解决的?比如遇到和领导意见想佐时,遇到别人不理解自己时,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事业,而又力不从心时,我们有几个人能够那么心安理得、自信十足地去处理?

    前几天和一位电视台的女主持人(吕某)聊天儿,她说有位离婚的女主任特别变态,刁难所有人,无论是男还是女,稍有不如意就开骂,弄得下面的人都议论这位主任患有更年期综合症。在此,我们不去说这位女领导如何焦虑,单说这位年轻的吕小姐,她说有一次,那位领导也骂了她,而她非但没有畏惧,反而不卑不亢的与对方讲理,倒弄的领导有些尴尬。

    所有人都认为吕小姐会惹上麻烦,可她并不这么想,相反,当所有人遇到那个更年期的领导都躲着走时,只有她每次在楼道里上前去打招呼,倒弄得领导有些不好意思,当然,也没敢给她小鞋穿。

    吕小姐深有体会地说,尽管他已经结婚并生了孩子,却还会在电话里和母亲聊两个多小时,什么事都说,而且从小,母亲就几乎没有否定过或是强迫过她,因此在她的性格里从不知道畏惧女性领导(权威),而且学习一直不错,并考取了人大,分到了电视台……

 

    这就是上等人!上等人,人抬人。中等人,人比人。下等人,人踩人。

    人抬人,不是虚伪,而是自己什么样,就当对方什么样,而且在接触人时,也会有所选择。比如一位优秀的高级白领,他与街头痞子作朋友的概率肯定比较低。上述那位吕小姐,她的老公也是一位优秀的艺术家,这就是人以群分,物以类俱——你希望孩子将来接触、成人怎样的人,你就要去作那种人。换言之,你作为母亲,希望儿子将来找什么样的妻子,你就去作那种女人,你希望儿子将来与男人有怎样的关系,作为父亲的你就与他创造这种关系。

    因此,上等人,中等人,下等人,以及各种关系,均拜父母所赐!

分享到搜狐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