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怎么查询公章真伪:围棋与历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2:56:15

围棋与历史

                  围棋与历史
围棋的历史源远流长,这里只是粗略地从几个主要侧面来展现给大家。
(一)起源的传说
围棋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原始社会。早在战国时期的文献《世本》中,就有“尧造围棋,丹朱善之”的记载。相传,在五帝时期,尧帝有个儿子叫丹朱,十分调皮、不爱学习、不求上进,不听大人劝告,经常和小伙伴们在山林里玩一些危险性的游戏。怎样才能转变他的不良习惯呢?尧帝想出了一个新的游戏方法,就是在一块桑木上画上九条横竖交叉的直线,然后把砸成小块的犀牛角和象牙放在上面象围猎一样,互相围攻。最早的一副围棋就这样诞生了。自从有了这个犀象游戏,丹朱就整天琢磨它的玩法,再也不到处惹事生非了。为了使这个游戏更加好玩,他又把九道的棋盘改成了十一道。后来丹朱又教会了舜帝的儿子商均。而商均和后羿、大禹是好朋友,他们在普及围棋的过程中,又把围棋盘发展成了十三道。我国古代的《河图》和《洛书》是文字产生前记号文化的最高代表作,被尊为神物。而围棋的发明相传就是受了《河图》、《洛书》的启发。当然,这些传说并不一定十分可信。但从考古出土棋具的证据来看,围棋的发展过程确是跨越了数千年,集聚了古人的智慧和经验,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演绎变化过程。在甘肃永昌县鸳鸯池遗址出土的原始社会末期的陶罐上,就绘有黑色、红色甚至彩色的条纹图案,线条均匀、纵横交错、格子齐整,形状很像现在的围棋盘,考古学家们将其称为棋盘纹图案。仰韶时期文化的彩陶上也有类似的图案。这些图案说明了那个时代围棋已具雏形的可能性。多年来,关于围棋的起源,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也有的学者认为,围棋的起源虽然传说于尧舜时代,而真正发明成型却是在殷末周初,其发源地就是离当时殷国都城不远的山西凌川县棋子山。但由于史料和证据的不足,时至今日还仍然没有得出一个准确的结论。
(二)最早的记载
关于围棋的最早、最确切的文字记载,见于春秋时期的鲁国编年史《左传》之中。当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卫国的国君献公专横粗暴,被大夫宁殖等人发动政变,驱逐出国。十二年后宁殖的儿子宁喜当了左相,不听众人劝阻,又要把卫献公再请回来。大夫太叔文子知道后,批评道:“今宁子视君不如弈棋,其何以免乎?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而况置君而弗定乎?必不免矣。”这段话中的“弈棋”就是指下围棋,而“弈者”就是下棋的人。太叔文子用“举棋不定”这四个字,简洁,生动,形象地比喻了宁喜政治上的优柔寡断。同时也证明了,围棋作为一种棋类游戏,在当时的社会中已经相当普及,下棋已是人们习空见惯的事了。此后,“举棋不定”便成为了人们的常用成语,和围棋一起流传至今。这是公元前559年的记载,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同在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也为后人留下了有关围棋的记载。他在《论语》中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不亦有博弈者乎?”孔夫子所称“博弈”即围棋,可见圣人在教导学生时,也是以棋入理的。在《孟子》等经、史、子、集中也有关于围棋的记载。遗憾的是,这些记载中却未涉及围棋本身的任何细节。而史籍上记载的第一位围棋高手,也是最早从事围棋教育的人是一位名叫弈秋的棋手。弈秋的棋艺非常高超,是位“通国之善弈者”,也就是当时诸侯列国都知晓的围棋高手。明代冯元仲在《弈旦评》中就推崇他为围棋的“鼻祖”。关于弈秋的记载,最早见于《孟子》。据此推测,他可能是与盂子同时代的人,也可能稍早一些,大约生活在战国初期。可以肯定,春秋战国延续五百年,象弈秋这样的围棋高手不会只有他一人。因为围棋对局是两个人的创作,如果仅仅是一个人突出,弈秋的地位是不能得到承认的。这也就是说,在春秋战国时代还存在着许多与弈秋水平相当的棋手,只不过是弈秋技高一筹脱颖而出罢了。关于弈秋的姓名,清代学者焦循《孟子正义》里作有说明:“此名弈秋,故知秋为其名,因通国皆谓之善弈,故以弈加名称之。”
(三)棋具的演变
围棋的棋具由棋盘和棋子组成。棋盘上面有纵横各19条等距离、相互垂直的平行线,构成361个交叉点。为了便于判断位置,棋盘上标有9个小圆点,称之为“星”。古代的围棋盘有石质、木质、瓷质、纸质、织锦等多种,而堪称极品的是用楸木、紫檀木和榧木等珍贵木材制作的木质棋盘。楸木棋盘面呈金黄色,纹理细腻生动,投子盘上能发金石之声,历代棋手都对其情有独钟。明代唐伯虎就有“日长来此消闲兴,一局楸枰对手敲”的诗句。檀木棋盘有蟹爪纹,其艺术风格独特,对局时会散发缕缕香气,袭人心脾,价值极高。榧木棋盘纹理细密通直,色泽金黄,气味芳香,棋子落盘之声清脆悦耳,被棋界奉为神明。
围棋的棋子分为黑白两种颜色。用来制造棋子的材质有陶瓷、卵石、玻璃、玉石、贝壳、玛瑙等。1975年,山东邹县西晋刘宝墓出土了一副围棋子,就是用黑白卵石磨制而成的。我国云南所产的“云子”为历来棋家所青睐,相传始于唐代,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在《徐霞客游记》中就有:“棋子出云南,以永昌者为上”的记载。历代文献中,关于云子的溢美之词时常出现。《明一统志》中就有“永昌之棋甲天下”的说法。云子工艺精巧、质地细腻玉润、色泽晶莹柔和,坚而不脆,沉而不滑。白子温润如玉,柔而不透,微有象牙之色;黑子仰视若碧玉,俯视若点漆,落盘漆黑润泽,对光则呈墨绿色。云子与其它棋子相比,在视觉、手感和落盘声音上都有明显的差别。时至今日,云子仍然经常作为“国礼”赠送外宾。
自围棋诞生以来,对围棋发展影响最大的就是棋盘道数的变化。这也是棋具发展的主要表现。1977年,在内蒙古敖汉旗的一座辽代古墓中,出土了一个边长40厘米,纵横13道的围棋盘。这是目前所见到的道数最少的棋盘。1971年,在湖南湘阴一座唐代的古墓中出土了一件青瓷围棋盘,边长55厘米,纵横15道。可以肯定地说,无论是辽代出土的13道棋盘,还是唐代出土的15道棋盘,都不是当时通用的棋盘,因为19道的棋盘在唐代就已经非常流行了。而这种13道棋盘和15道棋盘,应该是在汉代以前,甚至是春秋战国以前所流行的。那它们为什么会出现在唐辽时期呢?这也许是当时极少数人对弈所用,也许是古人心爱的“收藏品”。这也说明了任何一种新的形式总是由小范围到大范围逐渐推广、逐步完善的,而任何一种老的形式也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完全消失。因此,在社会上同时出现几种式样的棋盘,也是非常正常的。就拿现在来说,13道棋盘也还是常常用于儿童的围棋教学中。1998年,在对陕西汉阳陵南阙门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一个略有残损的西汉陶质围棋盘。棋盘的两面均为阴刻直线,有纵横线各17条。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围棋盘。魏人邯郸淳在《艺经》上有“棋局纵横十七道,合二百八十九道,白、黑棋子各一百五十枚”的记载。17道棋盘在围棋史上保持了相当长的时间。如果从西汉开始算起,期间经历了两汉、三国、两晋和南北朝初期,有近700年的历史。尽管如此,17道棋盘在隋、唐时期还时有表现。在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初唐“弈棋贵妇”彩色绢画中,那位衣着华丽、体态丰腴的贵妇人,面对的就是17道的围棋盘。然而,东汉时的《孙子算经》上有句话:“今有棋局方十九道,问用棋几何?答曰:三百六十一。”东汉马融、蔡洪在《围棋赋》中,有“棋锥”、“五岳”的提法,对这些布局加以分析,可以得出只有十九道棋盘才可能形成的结论。由此可见,在东汉时期,纵横十九道的围棋盘已经是相当普及了。1959年,在河南安阳北郊发掘的隋开皇十五年张盛墓中,出土了一件瓷围棋盘。盘上刻划纵横线各19条,盘面及四侧施白釉。这是迄今发现的时代最早的19道围棋盘。
棋盘的道数自何时开始确定为13道和15道,何时改为17道,又何时变为19道,目前还没有发现详细的记载和确凿的证据。在甘肃敦煌莫高窟石室发现的南北朝时期的《棋经》中载明当时的棋局是“三百六十一道,仿周天之度数。”这表明19道棋盘在当时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并逐渐取代了自古延用的17道棋盘。从考古出土的十三道、十五道、十七道直至今天通用的十九道棋盘的发展过程来看,说明围棋制式的演变决不可能是某一个人在某一天突然创造出的奇迹,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变化过程。由于这种变化要被所有的棋手认可,因此不可能在一时一处完成。对于棋盘的演变,现在人们普遍比较认同的说法是,19道棋盘最早出现于东汉前,普及于隋唐,而流传至今。17道棋盘流行于秦汉甚至战国时期,到了初唐时期尚未完全消失。而15道棋盘应该是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于13道棋盘的历史就应该是更早了。可以说,围棋盘由纵横13道169路一直演变为纵横19道361路,是围棋发展史上最能体现中华民族智慧、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个飞跃性变革。
(四)棋品的评定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学士都以尚清谈为荣,无不雅好弈棋,围棋活动相当普及。梁朝的沈约在《棋品序》中就有“汉魏名贤,高品间出,晋宋盛士,逸思争流”的记载。这生动地表述了当时围棋活动的盛况。而对围棋之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棋品制”,就是出现在这一时期。当时,由于下棋的人越来越多,棋手之间的水平差距也越来越大。于是就依照当时区别官阶等级的“九品中正制”,把棋手的等级也分为了“九品”。对具有一定水平的“棋士”,授予与其棋艺相当的“品格”,这就相当于现在实行的棋手“定段”。据《南史·柳恽传》记载:“梁武帝好弈,使恽品定棋谱,登格者二百七十八人”,可见当时对于棋品的评定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规模。魏人邯郸淳在《艺经》中讲到了围棋的九个等级,并有各自的称谓,即“夫围棋之品有九:一曰入神,二曰坐照,三曰具体,四曰通幽,五曰用智,六曰小巧,七曰斗力,八曰若愚,九曰守拙。九品之外,今不复云。”而对于这九等棋品则有以下的解释:一品入神:孟子说,“圣而不可知之,谓之神。”棋手达到了高深莫测、出神入化的境界,不战而屈人之棋,无与之敌者,就进入了入神的等级。二品坐照:“照”即明察秋毫之意。不劳神思就能对棋局形势了如指掌,有很强的形势判断能力和把握全局的能力。其实力达到与一品入神相差半先的水平。三品具体:能够兼众人之所长,熟练地掌握各种着法和技能。对弈中,能攻善守,棋艺水平与入神相差一先。四品通幽:“幽”者,深远也。深通棋理,思维敏捷。对局时,或战或否,善于应变。一品可让其二子。五品用智:对棋之意境理解还不够深。对手落子后,不能马上知道其用意,而是要通过思考计算,才能了解其中的奥妙。战则用智,以致其功。一品可让其三子。六品小巧:顾名思义,是指棋手缺少大局观,但经常能在局部以巧妙的手段取胜。棋手一品可让其四子。七品斗力:在下棋过程中,不用其智,而专斗其力,动则必战,喜欢以力取胜。一品可让其五子。八品若愚:对棋理的理解还不够深,对局势判断也不够准确,棋力似乎较弱,但仍有不可小视的强处。九品守拙:不善于思考,行棋保守,缺乏争先意识。经常回避战斗。棋力逊于若愚。由此可见,从一品到九品之间的棋手,棋艺水平差距还是很大的。而九品之外,还有更多的不入格者。当今围棋实行的棋手“九段制”,正是来源于古代的这种“九品制”。我国台湾曾延用九品制来规定职业棋手的棋艺水平,其实与现行的段位制相仿,却与古代的“九品”相差甚远。(五)棋谱的产生
围棋棋谱的产生和普及,可以说是围棋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因为有了棋谱就可以进行准确的复盘,不但便于自己总结实战的经验教训,便于他人对棋局的学习和欣赏,而且也为围棋理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根据史籍记载,棋谱最早是出现在汉代,至于是何时何人发明,已经无从考证了。到了三国时期,棋谱已经开始大量出现。由于当时东吴的围棋风靡一时,名手辈出,围棋史上就将这一时期的棋谱称之为“吴图”。当时吴国上层人物中的孙策、吕范、诸葛谨、陆逊等都是围棋高手。南宋围棋名著《忘忧清乐集》中就收有孙策与吕范的棋谱。隋唐之前的敦煌本《棋经》曾两次提到“吴图二十四盘”,指的就是从东吴流传下来的棋谱。从唐代诗人杜牧“别后竹窗风雪夜,一灯明暗复吴图”的优美诗句中,就可以想象当时吴国的围棋影响有多么深远了。到了晋朝,棋谱的收集、整理就更加进了一步。据《隋书·艺文志》的记载,司马伦、马朗曾合著有《围棋势》二十九卷。不过,棋谱的大量出现和普及,还是在南北朝时期,这与当时围棋的盛行和纸张的广泛应用都有很大的关系。梁武帝曾特邀三品棋手柳恽“品定棋谱”。南北朝期间出现的“棋势”、“棋图”、“棋品”之类的专著就不下二十种,其中“棋势”、“棋图”就是指的棋谱。褚思庄是南北朝时的围棋名手,《南齐书·肖惠基传》说他棋力属于第二品。有一天,宋文帝心血来潮,命褚思庄去外郡与当时的会稽太守下棋。褚思庄下完棋后,便将当时记下的棋谱带回京都,在宋文帝面前复盘,以此了结这趟皇差。这是史书上关于围棋记谱复盘的最早记载。后来明代的《秋仙遗谱》、《石室仙机》、《三才图会棋谱》都是颇负盛名的棋谱。而过柏龄所著《四子谱》二卷,变化了明代旧谱之着法,详加推阐,以尽其意,被人们称为棋谱之佳作,从中可以窥见当时围棋理论和技艺高度发展的情况。到了清代,一些棋谱专著更是大量涌现。范西屏的《桃花泉弈谱》、施定庵的《弈理指归》和他们的“当湖十局”,更是“戛戛独造,不袭前贤”,内容异常丰富,是历史上最有影响,价值最大的古谱之一。这些编撰成集的棋谱,都是历代围棋名手对局中的精华,对于当时围棋理论的研究和围棋的普及、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至今还会经常听到“学棋从打谱开始”的说法。在历代数不胜数的棋谱中,最具传奇色彩的有五大绝世棋谱,它们是:王质看仙人对弈的《烂柯谱》;谢安在“淝水之战”前对弈的《草木谱》;王积薪听棋所记的《媪妇谱》;刘仲甫与骊山少女对弈的《呕血谱》;徐星友和黄龙士对弈十局的《血泪谱》。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