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十二中分数线2016:关于中国经济规模追上美国的时间表-张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8:18:10

关于中国经济规模追上美国的时间表

标签: 中国问题  2011-06-11 11:39

 

关于中国经济规模追上美国的时间表

 

张军

 

   最近国际国内预测中国何时成为世界上最大经济体的预测频繁出炉,版本多多,当然也大同小异。早在2003年的时候,高盛就有一个预测,今天看起来显然是非常的保守。它的预测说,中国经济的规模在2039年可以接近美国,2041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这个预测太保守,因为它当时认为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会降低为大概5%,之后只能增长3%。显然,这是一个被证明出错了的预测。当然,它也没有估计到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变化的速度。

   实际上,尽管人们一直对投资过多的诟病不绝于耳,但中国经济在2003年之后的增长速度依然强劲,着实让很多经济学家汗颜。按照名义值计算,GDP平均每年增长14%。根据指数增长的“70法则”,14%的名义增长率就使得我们的GDP总量每5年翻一番。扣除价格因素的GDP保持了9%以上的增长,经济总量基本上7年就翻一番。再加上人民币从2005年开始平均每年5%的升值速度,结果,2005年的时候我们就超过了英国的经济总量,2007年超过了德国,去年又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

   根据“70法则”这样一个简单的原理来推算中国需要多少年能赶上美国,关键是要考虑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经济在未来的增长速度可能会是多少。要估计未来的增长速度,就要考虑“雪球效应”。经济总量越大,未来增长越慢,人均GDP越高,增长越难。前一个问题是自然规律,基数大了,增长率就会放缓。而后一个问题,即人均GDP越高,增长越难,则是更重要的问题。中国的人均GDP超过了4000美元之后,未来还有多大的可能继续保持比较快(如7-8%)的增长率,这对于我们预测未来中国何时赶超美国至关重要。

   自从亚洲开发银行2006年提出“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之后,关于一个经济进入到中低行列收入之后如何还能朝中高收入乃至高收入行业迈进的讨论开始多了起来。“中等收入陷阱”的核心问题是一个达到了中等收入的经济是否还能在未来继续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率。预测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率,当然不可回避这个可能的陷阱。现在经济学术界似乎比较一直的看法是,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结构性问题,比如投资过度、消费不足、劳动收入占比过低、城市化率过小、收入差距过大、工业比重以及贸易依存度过高等等,很可能让中国跌入“中等收入陷阱”。

   那么,这些看法是否有道理呢?那些结构性的问题是否必然把中国拖入这个陷阱呢?大家似乎都这么看。不过,北京大学的蔡洪滨教授最近做了一个研究。他用跨国数据的回归来考察什么因素会影响一个国家能否成功摆脱“中等收入陷阱”。具体而言,他想知道,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达到了3000美元之后,什么因素会影响其接下来20年内是否进一步增长至15000美元。他的概率回归结果显示,以上我提到的所有的结构变量在统计上都不显著,说明没有一个今天我们所看到的结构性因素能够决定一个经济能否摆脱“中等收入陷阱”。因此,简单地看一个结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甚至用一两个国家的经验去说明某个结构因素的重要性,在学术上是不可靠的,甚至还可能误导政策。根据蔡洪滨教授的回归结果,如果把中国当前的特征代进去,可以计算出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之后的第20年,人均GDP达到15000美元的概率大概是64%。而且很容易推断,20年内人均GDP从3000美元提高到15000美元,GDP的年均增长率是8%左右。

   基于这样的分析,如果我假设未来10-15年的中国经济可以保持7-8%的增长率应该不算太离谱。假定中国经济未来还能平均增长8%,美国增长2%,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保持3%的升值速度。另外,我们假设中国的CPI通胀水平小于5%,美国小于2%。这样的话,可以推算出中国在2020年之前的确就可以达到和美国一样的经济总量。

   如果我们假设未来10年的头5年中国经济保持8.5%的增长率,后5年降至7%,那么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的平均增长率是7.75%。假设美国头5年增长3,后5年增长2%,那么美国未来10年的平均增长是2.5%,人民币对美元每年升值3%,这样推算下来中国在2019年就赶上美国了。这其实就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和英国《经济学人》年初的预测方法。

   IMF前不久也公布了一个关于中国经济赶超美国的预测结果,不过,它的结论是基于购买力评价方法换算的结果,与按照现行的汇率换算不同。所谓购买力评价,就是假设一个美元在全球的购买力都应该是一样的。这样来换算,中国现在GDP的总量应该是比按照官方汇率换算的数据要高出一倍,差不多是12万亿的这样一个水平。所以根据他们的测算,中国去年的GDP实际上应该是11.2万亿美金,而美国的GDP则没有什么变化,15.2万亿。IMF在它们的假设条件下预测,到5年以后,就是2016年的时候,中国GDP的总量就在19万亿美金的水平,而那时候美国是18.8万亿。这样的话,中国5年后就赶上美国了。到那个时候,中国经济的总量占全球的比重大概就差不多是18%了。   

   如果按照这种逻辑推下去,到2020年的话,中国经济增长的总量按照购买力评价的换算结果,占全球应该是接近25%了。那么这是什么概念呢?已经过世的著名经济史学家麦迪森先生曾经复原的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在1820年占全球28.7%,而两百年以后,到2020年,中国经济如果能够回到25%以上的占比的话,我想这件事情对所有中国人来讲都是值得激动的。就在前不久,美国的一个投资者还告诉我说,中国经济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对全球意味深长,比如说,我们做投资的就要考虑十年以后我们是买黄金,买美元,还是买人民币,这个当然是很不一样的。所以中国经济能不能赶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这件事情的确是值得我们想象的。在英国即将出版的一本书的题目就叫《中国2020》,它试图想让人们设想一下,十年以后中国可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之后,全球的格局,包括外交、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会逐步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那就让我们期待2020年的来临吧。

                      (根据作者2011年5月28日在上海论坛的主旨演讲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