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公安消防支队:米兰·昆德拉 百科名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3:51:39
米兰·昆德拉  
百科名片
   米兰·昆德拉
米兰·昆德拉,捷克小说家,生于捷克布尔诺市。1948年,到首都布拉格读大学。1967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笑》在捷克出版,获得巨大成功。曾多次获得国际文学奖,并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主要作品有《小说的艺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等。
中文名:米兰·昆德拉
外文名:Milan Kundera
国籍:捷克
出生日期:1929年4月1日
职业:作家
主要成就:以色列耶路撒冷国际文学奖
欧洲文学奖
代表作品:《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目录
基本简介童年,青年时代
初登文坛,第一部长篇小说
移居法国
其他著作
创作手法,近年创作
创作主题
作家作品小说
文论
剧本
其他作品
米兰·昆德拉语录
走进中国
米兰·昆德拉被质疑曾当过告密者
50多年前曾当告密者
不影响其身份地位
基本简介童年,青年时代
初登文坛,第一部长篇小说
移居法国
其他著作
创作手法,近年创作
创作主题
作家作品小说
文论
剧本
其他作品
米兰·昆德拉语录
走进中国
米兰·昆德拉被质疑曾当过告密者
50多年前曾当告密者
不影响其身份地位
展开
  昆德拉
编辑本段基本简介
米兰·昆德拉 简介
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1929年4月1日- ),小说家,生于捷克布尔诺市,是捷克裔法国作家。父亲为钢琴家、音乐艺术学院的教授。生长于一个小国在他看来实在是一种优势,因为身处小国,“要么做一个可怜的、眼光狭窄的人”,要么成为一个广闻博识的“世界性的人”。
许多其他捷克艺术家和作家一样(如瓦茨拉夫·哈维尔),昆德拉早年参加了1968年“布拉格之春”的改革运动。这场运动以乐观的改革精神开始,却最终被苏联军队镇压。在其第一部作品《玩笑》中,昆德拉竭力讽刺共产主义的极权统治。
由于昆德拉对苏联入侵行径的批评,在布拉格被苏军占领后不久他就被列入黑名单。他的作品也全部被禁。1975年,昆德拉流亡法国。1979年他在法国完成了《笑忘书》,讲述在苏联人占领之下的普通捷克人的生活。这部小说同时包含了几篇并不关联的故事,并夹杂了很多作家自己的思索,奠定了昆德拉流亡时期作品的基调。
1984年,昆德拉发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是他一生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品。小说以编年史的风格描述捷克人在“布拉格之春”改革运动期间及被苏军占领时期适应生活和人际关系的种种困境。1988年,美国导演菲利浦·考夫曼将其改编成电影。
1990年,昆德拉发表《不朽》,这是他最后一部用捷克语写成的作品。小说具有强烈的国际化因素,较早先的作品减少了很多政治性,却又加入了很多哲学上的思考,这本书奠定了他晚期作品的基调。
昆德拉始终坚持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小说家,而非一个政治作家或流亡作家。从《笑忘书》开始,昆德拉小说的政治性因素就一直减少,直至消失。昆德拉总是在广阔的哲学语境中思考政治问题。
昆德拉曾获得六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但截至目前为止没有获奖。童年,青年时代
童年时代,他便学过作曲,受过良好的音乐熏陶和教育。少年时代,开始广泛阅读世界文艺名著。
青年时代,写过诗和剧本,画过画,搞过音乐并从事过电影教学。总之,用他自己的话说, “我曾在艺术领域里四处摸索,试图找到我的方向。”初登文坛,第一部长篇小说
50年代初,他作为诗人登上文坛,出版过《人,一座广阔的花园》(1953)、《独白》(1957)以及《最后一个五月》等诗集。但诗歌创作显然不是他的长远追求。最后,当他在30岁左右写出第一个短篇小说后,他确信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从此走上了小说创作之路。
1967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笑》在捷克出版,获得巨大成功,连出三版,印数惊人,每次都在几天内售罄。作者在捷克当代文坛上的重要地位从此确定。但好景不长。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后,《玩笑》被列为禁书。昆德拉失去了在电影学院的职务。他的文学创作难以进行。在此情形下,他携妻子于1975年离开捷克,来到法国。移居法国
移居法国后,他很快便成为法国读者最喜爱的外国作家之一。他的绝大多数作品,如《笑忘录》(1978)、《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1984)、《不朽》(1990)等等都是首先在法国走红,然后才引起世界文坛的瞩目。他曾多次获得国际文学奖,并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其他著作
除小说外,昆德拉还出版过三本论述小说艺术的文集,其中《小说的艺术》以及《被背叛的遗嘱》(1993)在世界各地流传甚广。创作手法,近年创作
昆德拉善于以反讽手法,用幽默的语调描绘人类境况。他的作品表面轻松,实质沉重;表面随意,实质精致;表面通俗,实质深邃而又机智,充满了人生智慧。正因如此,在世界许多国家,一次又一次地掀起了“昆德拉热”。
昆德拉原先一直用捷克语进行创作。但近年来,他开始尝试用法语写作,已出版了《慢》(1995)和《身份》(1997)两部小说。《无知》是被法国读书界称为“遗忘三部曲”的最后一本(之前两本分别是《缓慢》、《身份》)。创作主题
米兰·昆德拉早期作品的主题往往离不开政治和性这两个主题,但在后期,他的作品中关于政治的题材渐渐淡化而哲思的倾向更为明显。《无知》述说流亡西方的捷克人回乡寻根,却在现实巨大的落差中经历迷惘、失望及寻找自我的过程。
编辑本段作家作品
小说
《玩笑》(1967年)蔡若明-译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可笑的爱》(1968年)余中先 郭昌京-译
《生活在别处》(1969年)袁筱一-译
《告别圆舞曲》(1976年)余中先-译
《笑忘录》(1979年)王东亮-译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1984年)许钧-译
《不朽》(1990年)王振东 郑克鲁-译
《慢》(1995年)马振骋-译
《身份》(1996年)董强-译
《无知》(2000年)许钧-译
《认》(2000年)孟湄-译(与《身份》为同一本书的不同译本)文论
《小说的艺术》(1986年)董强-译  被背叛的遗嘱
《被背叛的遗嘱》(1992年)余中先-译
《帷幕》(2005年)董强-译
《相遇》(2009年)尉迟秀-译
【米兰.昆德拉全集 台湾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剧本
《雅克和他的主人》(1981年)尉迟秀-译其他作品
《邂逅》  小说的艺术
《埃施的可能性》
《超越于因果关系之上》
《多元历史主义》
《可能性》
《现代主义》
《为了告别的聚会》
《告别的华尔兹》
《搭车游戏》
编辑本段米兰·昆德拉语录
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实。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远离大地,变成一个半真的存在。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米兰·昆德拉
一切罪恶在事先已被原谅,一切也就卑鄙地许可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序言
我们常常痛感生活的艰辛与沉重,无数次目睹了生命在各种重压下的扭曲与变形,“平凡”一时间成了人们最真切的渴望。但是,我们却在不经意间遗漏了 另外一种恐惧——没有期待、无需付出的平静,其实是在消耗生命的活力与精神。——《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时间不会为我们的欢笑或泪水停留。在这样一个瞬时性组构的世界里,一切选择都失去了充足的理由,一切结果都变得十分的合理。幸福何堪?苦难何重?或许生活早已注定了无所谓幸与不幸。我们只是被各自的宿命局限着,茫然地生活,苦乐自知。就象每一个繁花似锦的地方,总会有一些伤感的蝴蝶从那里飞过。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真的英雄,其实不问出处。从现在起,我开始谨慎地选择我的生活,我不再轻易让自己迷失在各种诱惑里。我心中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再不需要回过头去关心身后的种种是非与议论。我已无暇顾及过去,我要向前走。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为什么上帝看到思考的人会笑?那是因为人在思考,却又抓不住真理。因为人越思考,一个人的思想就越跟另一个人的思想相隔万里。——《小说的艺术》
来,让我们穿上最美丽的衣服走在街头,爽朗地高声大笑,让所有人的目光注视着我们,让我们真的叫他们忌妒。来,让我们轰轰烈烈地经历一次爱情,甜蜜热切地在绿草地上拥抱,让我们的手指互相缠绕心灵互相抚慰,让我们真的叫他们忌妒。——《生活在别处》
永远不要认为我们可以逃避,我们的每一步都决定着最后的结局,我们的脚正在走向我们自己选定的终点。——《认》
我们无法忘记战争中孩子那双纯洁的眼睛。她静静地面对着空中掠过射出的子弹的战机,面对着远处精确制导炸弹呼啸着划过城市的夜空,面对着坦克车的炮火摧毁了她父母兄弟的家园,面对着四散奔逃的人们在血泊中喘息与哀鸣…… ——《为了告别的聚会》
人类一思索,上帝就发笑,
因为人们愈思索,真理离他越远。
因为人们从来就跟他想像中的自己不一样。
思考从来就不是阻碍自己进步的原因,
思考的目的在找出自身的弱点并实践改进,
想太多而不做,或是不想而假装接受,
这才是上帝发笑的原因,
因为这种思考,
叫做自己骗自己。
人从来就想重写自己的传记。改变过去。抹去痕迹。抹去自己的也抹去别人的。想遗忘永远没有不是那么简单。
我也同样清楚,一旦越过那条界线,我就不再是我了,我会变成另外一个人,一个不知什么样的人。这种可怕的变化使我胆战心惊,所以我一直在强烈的失落感中拼命寻求爱情。这种爱情,应该让我能继续生活在往昔与今日一致的爱情憧憬、爱情理想之中,因为我不愿意把我的生活从中间分割,我要它自始至终贯穿如一。
生命不能承受的不是存在,而是作为自我的存在。
人是为了反抗过去才成就未来的。
因为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预先被原谅了,一切皆可笑地被允许了。
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钟都有无数次的重复,我们就会象耶稣钉于十字架,被钉死在永恒上。这个前景是可怕的。在那永劫回归的世界里,无法承受的责任重荷,沉沉压着我们的每一个行动,这就是尼采说永劫回归观是最沉重的负担的原因吧。
媚俗所引起的感情是一种大众可以分享的东西...就是把既定模式的愚昧用美丽的语言和情感把它乔装打扮,甚至自己都为这种平庸的思想和感情洒泪.
生活给我极大的快乐,但只需有一点儿风吹草动、一丁点儿的东西,我们就会落到边界的另一端,在那里,没有什么东西是有意义的。人的生命的所有的秘密就在于,一切都发生在离这条边界非常之近甚至有直接接触的地方,它们之间的距离不是以公里计,而是以毫米计的。
追求的终极是虚幻。
只有必然,才能沉重,所以沉重,便有价值!
比喻是危险的,爱情源于一个比喻。
再也无法明白自己要什么。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既不能把它与我们以前的生活相此较,也无法使其完美之后再来度过。
清净就是不被人注视的那种温馨感觉。人的眼光是沉重的负担,是吸人膏血的吻。
诗歌的使命不是用一种出人意料的思想来迷惑我们,而是使生存的某一瞬间成为永恒,并且值得成为难以承受的思念之痛。
我思故我在是低估牙痛的知识分子的话。我觉故我在是一个具有普遍得多的意义的真理,它涉及到每一个活着的人。
假如我们不能改变这个世界,那么我们至少应该改变我们的生活--自由自在的活着。
上帝已死在失火的天堂,只有温情的太阳才能照耀大地。
仇恨的圈套,就在于它把我们和我们的敌手拴得太紧了,这就是战争的下流之处。
在忘却速度时,也许我们正一步一步地走向速度。
今天,不管我的提问能不能得到回答,我还是觉得无所谓。它并不需要赋予任何意义,它只要就这么一直生长着。就像速度一般,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大概到了忘却的时候,才会记起速度。
生活的本来面目与时间的本来面目相撞击,我们就把这种撞击称做无聊。
年轻无知时结了婚,有了第一个孩子选择了自己的职业。后来有一天,发现也明白了很多事情,但是一切都太迟了,因为人的整个一生已经在一个我们一无所知的年代被决定了。
一个男人爱上一个女人,源于将她以隐喻的形式,留在大脑诗化记忆的一刻。
碰巧的另一种说法,就是命运。
最糟糕的不在于这个世界不够自由,而是在于人类已经忘记自由。
如果说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就让我们按照独特的方式去生活吧,抛却所有的旧事物。
自由并不始于双亲被弃或埋葬之处,而是始于他们不存在之处:
在此,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却不知是谁把他带来。
在此,人由一个被扔入森林的蛋来到人间。
在此,人被上天啐到地上,全无感恩之心踏入这尘世。
温情,是想建立一个人造的空间的企图,在这个人造的空间里,将他人当孩子来对待。
但是如果我们突然意识到了自己的卑贱,逃到哪里才能避开呢?只有逃向崇高借以逃避堕落!
就像在这尘世之中,自打一开始,除了背叛就没有别的东西!
人类的时间不是循环转动的,而是直线前进。这就是为什么人类不可能幸福的缘故,因为幸福是对重复的渴望。
记住自己的过去,一直将它藏在身上,这可能是保持人们所说的自我的一贯性的必要条件。为了使自我不至于萎缩,为了使自我保持住它的体积大小,就必须时时浇灌记忆,就像浇灌盆里的花儿一样,而这种灌需要跟一些过去的见证人,也就是说跟朋友们保持固定而有规律的接触。
我们惟一的自由是在苦涩与快乐之间选择,既然我们的命运就是一切的毫无意义,那就不能作为一种污点带着它,而是要善于因之而快乐。
人从来就想重写自己的传记,改变过去,抹去痕迹,抹去自己的,也抹去别人的,想遗忘远不是那么简单。
在这个世界,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被控制和记录。
我们每个人都生存在自我与现实的对立之中,我们都需要在现实环境中实现自我。
我们常常痛感生活的艰辛与沉重,无数次目睹了生命在各种重压下的扭曲与变形,“平凡”一时间成了人们最真切的渴望。但是,我们却在不经意间遗漏了另外一种恐惧——没有期待、无需付出的平静,其实是在消耗生命的活力与精神。
同女人做爱和同女人睡觉是两种互不相关的感情,岂止不同,简直对立。爱情不会使人产生性交的欲望(即对无数女人的激望),却会引起同眠共寝的欲求(只限于对一个女人的欲求)。
一个人可以在爱人在场时,因怀念他(她)而痛苦,假如他(她)隐约看到了爱人会不在的将来;爱人的死亡,虽然还看不见,却已经可以感知。
当你还在我身边,我就开始依恋,因为我知道你即将离去。
《阿涅斯的最后一个下午》作者:弗朗索瓦·里卡尔
“我欣赏弗朗索瓦·里卡尔的是,他生活在文学的世界里。又因为他关注的几乎都是小说,我可以说,他生活在小说的世界里。这非常少见”
——米兰·昆德拉
编辑本段走进中国
米兰·恪昆德拉的名字最早登陆中国是在1977年3月1977年第2期的《外国文学动态》就刊登了一篇署名“乐云”的题为《美刊介绍捷克作家伐错立克和昆德拉》的编译文章, 可惜这次仅是浮光掠影的提及。1985年,以狐狸自诩的文化名人李欧梵先生在国内发文,向仍然处于荒芜状态的汉语文学界热情推介了马尔克斯和米兰.昆德拉两位世界级小说大师。其后两年,韩少功译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景凯旋译出《为了告别的聚会》,这两本著作的引进可以视为昆德拉在中国的正式亮相。接下来的十多年,尽管中国知识界一直沉浮不定,但昆德拉的热流,却从未停止对国人贫乏心灵的冲荡与侵袭。
2002年5月,上海译文出版社终于一举购得昆德拉13部作品在中国大陆的中文版权对于此次引进,上海译文出版社自然也是下足了力气。这次翻译用的原书,全部都是从昆德拉家里拿出来,由他亲自指定的法文“定本”,包括《玩笑》、《好笑的爱》、《生活在别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等。《被背叛的遗嘱》等样书有昆德拉的最新手写修订,比法国版更新。内容上也补齐了以往中译本不恰当的删节,可以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全译本”。出版社选择的译者都是我国最具声望的法国文学专家、教授和翻译家。其中的法国文学博士董强还曾听过昆德拉的课,是昆德拉的“中国弟子”。出版社还聘请曾为“三联”版《钱锺书集》和《陈寅集》作设计的香港资深设计师陆智昌为该书设计封面。甚至在定稿过程中,连所有译本的封面和字体都需经过昆德拉首肯。经过两年多的苦心翻译,2004年夏天《身份》与《无知》成功出版,13部作品同时列于畅销书架,气势壮观到让昆德拉本人都无比惊谔。
编辑本段米兰·昆德拉被质疑曾当过告密者
国际在线专稿:捷克布拉格的一些历史学家日前发现,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学生时代竟曾当过告密者!一份1950年警察局的文件档案显示,学生时代的米兰·昆德拉曾举报了一些外国间谍,并导致其中一人被处以绞刑。13日,一直过着隐居生活的米兰·昆德拉忽然打破沉默,公开声明这一指控是个谎言。
编辑本段50多年前曾当告密者
凭借《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闻名于世的米兰·昆德拉,还因坚决反对极权主义而享有盛名。现年79岁的他,是捷克最著名的持不同政见者,他本人经常成为秘密特工的监控目标。他反对前苏联1968年的入侵行为,被迫移民法国。自1985年以来,米兰·昆德拉就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但日前他却打破沉默重新站出来。
布拉格极权主义研究所历史学家亚当·拉迪莱克表示,米兰·昆德拉50多年前曾是一位告密者。布拉格警察局1950年3月14日的记录显示:“学生米兰·昆德拉,1929年4月1日出生于布尔诺……,向我们报告称米罗斯拉夫·德沃拉西科是一个叛逃者,据说已经逃入德国。”
米罗斯拉夫是一名年轻的捷克飞行员,1948年前苏联入侵捷克时,逃亡德国。在慕尼黑一个难民营中,被受美国资助、由捷克流亡者组建的情报机构招募,开始为美国和英国情报部门服务。
在接受基本的训练后,他被派回捷克,收集有关化学工业的情报。在当地农民帮助下,他越过边境进入布拉格,访问了一位女熟人,并同意在学生公寓中住一晚。但随后被捕,并被指控当逃兵、进行间谍活动以及犯有叛国罪。帮助他越境的农民家庭也被长期关押,其中一人甚至被处以绞刑。
据悉,当时告密事件发生的时候,米兰·昆德拉刚刚20岁。而米罗斯拉夫22岁,被逮捕后,米罗斯拉夫被判处14年徒刑,并在铀矿开采劳动营中服役。
编辑本段不影响其身份地位
在一份简短声明中,昆德拉否认了上述告密指控,他认为这是一场“刺杀作家的阴谋”。“我对这个故事编造的精彩程度感到吃惊,我根本对此一无所知,而且这些事情也从来没有发生过。我从来不认识故事中的人物,这是一个谎言。”
现居住在瑞典的米罗斯拉夫,拒绝向历史学家拉迪莱克讲述自己被捕的过程,也拒绝透露告密者的身份。他说:“对于昆德拉以告密者的身份出现在捷克媒体上,我们并不感到惊讶。我承认昆德拉是一个好作家,但我不认为他是一个好人。”
尽管没有得到确凿证实,但拉迪莱克毫不怀疑那份报告的真实性。现在依然令他感到困惑的是:为什么捷克当局和前苏联没有使用这份文件让昆德拉名誉扫地,反而仅仅是让特工秘密监控这位最猛烈的批评家。
昆德拉被视为捷克的民族英雄,一些人相信,即使告密的事情是真的,也证明了他是一个爱国者,只是向国家报告了一个威胁国家安全的外国间谍。历史学家索尼娅说:“当我还是一个学生的时候,昆德拉不仅是一个伟大的作家,还是一个鼓励我们用不同方式思考的榜样。即使他是一个告密者,也不会影响他后来作为作家的贡献和人们对他的爱戴。”
米兰昆德拉被称间谍 11位世界级文豪集体护其名誉
4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和另外11位世界级作家(2008年11月3日)联署声明,抗议捷克媒体对该国出生的大作家米兰·昆德拉充当“告密者”的指控。 签名声援昆德拉的作家中,包括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土耳其的奥尔罕·帕慕克、南非的南汀·戈迪默和JM.库切,以及美国的菲利普·罗斯、英国的萨尔曼·拉什迪、法国的让·达尼埃尔、西班牙的胡安·戈伊蒂索洛和墨西哥的卡洛斯·富恩特斯。
声明说:“正在进行的诽谤行动意在败坏米兰·昆德拉的声望。”
捷克新闻周刊《Respekt》上月刊文,根据警方报告指控昆德拉1950年曾向当局告发同学为西方特务,导致后者被判刑22年。79岁的昆德拉已断然否认上述指责:“我的记忆不会骗我,我没有为秘密警察工作过。”他于1975年离开捷克斯洛伐克,6年后入籍法国。
作家们的声明交由昆德拉的法国出版商伽利玛公布。在此之前,捷克剧作家和前总统瓦茨拉夫·哈韦尔也在《Respekt》撰文,警告历史学家,特别是年轻人,在昆德拉受指控一事上,应慎重对待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