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人民路丹尼斯女包:《井冈山》中红军团长陈浩(祁阳人)之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04:12:04

《井冈山》中红军团长陈浩(祁阳人)之谜



  央视一套正在播出的“主旋律”电视剧《井冈山》中有这么一个情节:红军团长陈浩对革命丧失信心,准备把部队拉去投降国民党,被毛泽东得知,及时赶到粉碎了叛变,并将陈浩等叛变者抓获处决。这故事充分展现了“书生革命家”毛泽东那种“运筹帷幄”的天才。 那位倒霉的红军团长陈浩在历史上实有其人,但有关他的资料却很简略,现在只知道他是湖南祁阳人,1920年代国共合作时期在黄埔军校第一期毕 业,1927年9月随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参加“秋收起义”,后来毛泽东搞“三湾改编”时他被任命为缩编后的起义部队的团长(由此可见他在警卫团中至少是营 级以上军官),随毛泽东上了井冈山,成为井冈山初期最高军事负责人。 关于陈浩,最早提到他的应该是《毛泽东自传》。《毛泽东自传》是1937年国内翻译者将美国记者斯诺的《红星照耀下的中国》中的有关内容集中 在一起出版的一本书,其中毛泽东在谈到“秋收起义”后“三湾改编”的情况时说:“换了一个新的司令,后来他也叛变了。”这个“新的司令”就是陈浩。 1949年后,在有关井冈山初期的历史叙述中对陈浩事件基本上都是按照毛泽东的说法,只是越来越详细生动,比如陈浩想要投奔的是当时正驻军湘南的国民党十 三军军长方鼎英,因为方曾任黄埔军校教育长,与陈的关系不一般,等等。总之,“陈浩叛变”的说法显然已成为历史定论。 不过,在主流的历史之外,对陈浩事件还有另一种说法。1990代解放军文艺出版社曾出版过一套“陈毅文学传记”丛书,其中1993年出版的名 为《探索——和毛泽东、朱德在湘赣闽粤》一书侧面地提到了陈浩事件。在该书第一章中写道:朱、毛红军在井冈山会师后,朱德、陈毅带上山来的第二十八团“某 些军官……听说,原来井冈山第一团(即合编后的第三十一团)的团长陈浩,还有团参谋长,同党代表毛泽东争权,被毛泽东捉起来枪毙了。有的说陈浩是要拉部队 叛变投国民党方鼎英部队,有的说陈浩只是带一些人去追逃跑的土匪。反正是枪毙了。枪毙以后,三十一团的党的权威大大提高,……可是军官们呢?见了毛泽东都 害怕。”该书的作者是权威的《陈毅传》的写作组成员,采访过许多井冈山时期的老红军,显然书中写到的这些说法是出自于某些老红军之口。 陈浩因与毛泽东争权被枪毙?这说法很是“离经叛道”,但仔细考察当年历史,又似乎并不是完全不可能。毛泽东当年的“三湾改编”,其中很重要的 一项内容就是要在部队中实行“党管理一切”,而毛泽东作为“八七会议”增选的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在起义部队中被尊称为“毛委员”,俨然就是党的化身,所以 其时其地“党管理一切”也就是“毛委员管理一切”,但当时军事指挥官们对毛泽东这么个“书生”来领导军队是很不信服的,师长余洒度、团长苏先峻等军官先后 因与毛意见不合而离开就说明了这个问题。陈浩作为黄埔军校毕生的“科班生”,他虽然跟着毛泽东上了井冈山,但对毛在军事指挥上也“管理一切”是不是就服气 呢?恐怕很难说。而如果他不服气,以毛泽东的强悍性格,双方难免就会发生冲突。事实上,朱、毛红军会师后,朱德与毛泽东之间就曾为“党管理一切”方针下形 成的毛泽东的“家长制”而产生激烈争执,1929年6月在红四军“七大”上毛泽东为此遭到严厉批评并落选了前委书记这一党的最高领导职位。可见,当年军事 指挥员与毛泽东之间为权力产生矛盾是很普遍的。而遇到矛盾怎么办?对朱德这样有威信的老资格毛泽东无能为力,只得“负气离开”,但对其它人则不一定如此。 1930年,毛泽东和以李文林为首的中共江西省行动委员会及其所辖赣西南地方红军在一系列政治军事方针上产生严重分歧,后来毛所主持的肃反委员会将李文林 等人全部打成“AB团”,大多数人被处决,这其中固然有“肃反”造成的神经质,但因见解不合引发的权力之争显然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既然有李文林们的 “后车之覆”,陈浩的“前车之覆”也是有可能的。 所以,如果《探索》一书中的说法成立,则陈浩事件除了叛变一说外,还有另两种可能:其一,为了能够真正“管理一切”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对妨碍 者以“叛变”罪名除之;其二,为争“管理一切”之权产生对立,心生恶感,正好听到错报的“叛变”就信以为真,不由分说加以消灭。不管怎么说,陈浩事件以后 “三十一团的党的权威大大提高”,军官们“见了毛泽东都害怕”,毛泽东在井冈山上的地位是至高无上了。
  时间已过去八十年,当事者或死在战争中,或因年老去世,陈浩事件的真相谁能说得清?也许它将成为永远的历史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