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 午夜暗香:对联常识《对联格式及特点》 - 珠联妙语 - 镜月莲心 - Powered by Disc...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4:51:33

对联常识《对联格式及特点》

.keysearch{ border:1px solid #00384B;padding:4px; width:500px;}.keysearch_title{ background-color:#1E4B7E;padding:2px 0; height:24px;}.keysearch_title form{padding:0px; margin:0px;}.keysearch_title h3{color:#FFFEF6;font-size:12px;margin:0px;padding:5px 0 0 10px;}.keysearch_title h3 strong{font-size:14px;}.keysearch_form{ float:right;margin-right:10px;}.keysearch_content{font-size:12px;}.keysearch_content ul{ list-style:none;margin:0px;padding:0px;}.keysearch_content li{ line-height:34px; border-bottom:1px solid #00384B;padding-left:8px;}.keysearch_content li a{color:#000;}.keysearch_content li span{color:#1E4B7E;}.keysearch_more{ border:none !important;}.keysearch_more a{color:#003E13 !important;}

关于“什么是对联属...”的内容

  • 本站搜索更多关于“什么是对联属对格式”的内容

 

对联常识《对联格式及特点》


        对联属于一种凝缩了的文学艺术品类。对联与格律诗有着极其相近的特征,那就是都以最精巧的语言和有节奏的韵律集中地反映人们的生活而抒发情感。对联与格律诗相比,其实质是相同的,只是形式上有所不同,其实,一副好的对联,就是一首诗,可以说,对联是具有特殊形式的诗。  概括对联的特点,主要分四个方面:一是形式对称,二是内容相关,三是文字精练,四是节奏鲜明。也有人将其称为对联四美,即建筑美、对称美、语言美和节律美。  下面分别介绍对联的四大特点:
  (一)形式对称
  对称,指上下联句的对仗形式,也称对偶形式。对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项重要的修辞方法,是对联的魅力和生命之所在。什么是对仗呢?对仗,换言之,就是对偶句的对称。“对仗”一词来源于古代宫中卫队行列(仪仗队),这种行列是两两相对排列,故称对仗。对仗作为一种修辞方式运用到汉语文字艺术中,即比喻用平行的两句话,成双成对地排列,表达相关或相反的关系。中国古代文学中,对偶句屡见不鲜。不管是《诗经》还是《尚书》、《易经》、《老子》、《淮南子》都有对仗鲜明的佳句,两汉以后的赋体文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骈体文学,唐代以后的格律诗,对偶这一辞格逐渐被人们所掌握,成为古典文学中不可替代的修辞方式。  对仗,是汉语文学的一大特征。中国的方块字,一字一言,本身便为对仗艺术的产生提供了适宜其生长的先决条件。这一特点使得骈文、诗歌、对联这种凝缩艺术千年不衰,具备了强大的生命力。  对联中的对仗是在对联的出句和对句中把同类的概念或相对的概念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并列起来,形成联句的对称美。在对联中,对仗方式尤为重要,它是对联艺术的精髓所在。民间有一则关于春联的谜语,这样写着:
  两姊妹,一般长  同打扮,各梳妆  满脸红光,年年报吉祥。
  只言片语,很精到地写出了对联的对称美、建筑美和祝颂吉祥的特点。  对仗形式的产生,来源于客观世界本来具有的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现象,这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基本形式,这种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启示了文学艺术的对称美,同时也迎合了中国古代阴阳学说中“一阴一阳为之道也”的理论。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丽辞》篇中指出,“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体为用,事不孤立。”强调了客观事物的对偶状态。刘勰还讲到:“丽辞之体,凡有四对,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因为,反对更能反映充满复杂矛盾的客观存在博物馆能表现作者的辩证思维,更好地揭示事物的本质。  学会写对联,必须掌握对仗方式的基本要求。古人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前人讲对仗,有明确的原则。《缥湘对类》一书提出“实对实,虚对虚”的基本法则,强调“有无虚与实,死活重兼轻”,这为后来的楹联艺术奠定了基本框架。古人做对仗,又将汉字分为实字、虚字、助字三大类。实字类又另外分出半实字,虚字类又分出活与死两小类,并且又另附半虚字。分类如下:
  实字:花、草、林、山、天、地……   半实:力、雄、文、武、光、雷……   虚字(死):高、新、强、大、精、小……   虚字(活):流、歌、升、斗、照、开……   半虚:上、下、中、内、外。里……   助字:之、也、然、哉、焉、何……
  前人对以上这种分类,概括了几句话:“无形可见为虚,有迹可指为实,体本乎静为死,用发乎动为生,似有似无者半虚半实。”这种分类方法,比起我们现在的汉语分类,似乎单调而新颖,然而仔细分析,它同现代汉语分类也有相通之处。古人所说的实字,即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名词;所谓半实,则是抽象名词;所谓虚字部分,活的是动词,死的是形容词;助词,即是虚词,包括介词和连词、助词等。“半虚”则包括较抽象的时间词和形容词。掌握和熟悉古代词分类法,对我们今天研究和欣赏对联很有帮助。  初学对联,最宜先学工对(也称严式对),也就是说,要按同类词对仗成联,下面举例说明:
  竹因临水情斯畅;  兰以当风气亦和。
  联句上下第一字“竹”、“兰”均为草木类名词,第二字“因”、“以”均为介词,第三字“临”、“当”均为动词,第四字“水”、“风”均为天文、地理类名词,第五字“情”、“气”均为人文类名词,第六字“斯”、“亦”均为助词,第七字“畅”、“和”二字均为形容词。  再如,杭州越秀山镇海楼联:
  急水与天争入海;  乱云随日共沉山。
  联中上下首字“急”、“乱”均为形容词,第二字“水”、“云”均为天文名词,第三字“与”、“随”均为动词,第四字“天”、“日”为天文名词,第五字“争”、“共”均为副词,第六字“入”、“沉”二字均为动词,第七字“海”、“山”均为地理名词。对仗也是极工的。  名词的义类相对在工对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在出句中有“风雨”一词,首先要考虑到“风雨”是天文类名词,仄声,并列结构,在对句中必须用天文类名词对仗,而且要以平声的并列结构属对。比如,可以选用“星辰”、“冰霜”、“云霞”等相对。如用“日月”属对,则为失对,如用“晚霞”、“星光”则犯了词性失调的错误。因“晚霞”、“星光”均为偏正结构名词。如用“山河”属对,则不为工对,只能算作宽对了。如用“鱼龙”相对,则犯异类相对的弊病。  在对仗中,句法、结构相同的语句相对仗是较普遍的,如谢贞、王籍诗句联:
  风定花犹落;  鸟鸣山更幽。
  但也有一些对仗只是字面相对,并不一定在句法、结构上相同,如下联:
  永忆江湖归白发;  欲回天地入扁舟。
  句中出句的“白发”不是“归”的直接宾语,“归白发”实际上是“白发归”的倒装句,对句的“扁舟”则是“入”的直接宾语。  此外,在对仗中,还要考虑你在联中要表达何种感情,你所选择的词是否合乎事物的常理,你所选择的意象是否达到你所表达的艺术效果。因此,两者都要兼顾,不要以辞害义。在偶对中琢字要贴切,古人云:“选字无垠,用字有师”即是这个道理。初学者要多看多写,如暂时无好句以对,最好沉淀一段时间再动笔,或放下来,或另起炉灶。写作的艺术就是提炼的艺术。写作的过程即是提炼的过程,只要多看、多写,就会熟能生巧,出口成对了。
  (二)内容相关
  对联,之所以称其为对联,不但在其中需要对仗,重要的还在于一个“联”字,对联不联则不能称其为对联。如果上下联是两个不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照映、贯通、呼应,即成败笔。比如:
  一劳永逸长生乐;  万象回春大地新。
  此联不管从平仄对仗方面,还是从词性方面看,都能说得过去,基本对称,但它却不能算做对联。因为上下联是孤立存在的,不能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上联是化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苜蓿》句:“此物长生,种者一劳永逸”。下联则是一般春联句,两者没有互相的联系。  对联的联系形式多种多样。有的对联不但内容相关,而且在形式上也做到相互关联。如徐树人所撰一副对联:
  惟贫病相兼,乃称寒士;  并钱漕不取,才算清官。
  此联意思是:只有贫病交加,才算寒士;不爱钱,不征税才算清官。上联是陪衬,下联是正意,一“乃”一“才”表示其转折关系。  有的对联虽然不用关联词,但可以使人们清楚地看出它表示的因果关系,如雁门关联:
  莫愁前路无知己;  西出阳关多故人。
  上联是因,下联是果,可见它们内部的联系是很缜密的。再请看梁启超和张之洞属对一联:
  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老夫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前,何敢在后。
  上联张之洞以“四水”、“四时”为题引出联句,意在提出问题发难。下联梁启超则以“三教”、“三才”属对,不卑不亢而对答。上联有意刁难,下联借题言志,上下联呼应有效,在内容上达到了一种完美的契合。  不管是写景抒情,还是怀古咏物,以物言志等等,在立意上象意通气,开合得当,要借助比兴手法,放得开,收得拢。不能单纯为写景而写景,为抒情而抒情。请看顾宪成书院门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上联意在写景,下联却独在言志,两种互不相关的事物相互为用,则上联不单是为写景而写景了,一句“声声入耳”,道破了作者的用心。而下联的“事事关心”则是作者的立意初衷。
  (三)文字精练
  对联之所以从古至今千年不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文字精练,表现力强,精悍短小,便于传播,对仗精巧,朗朗上口。  对联有极强的表现力,这不仅与中国的语言文字特点有关,更主要的是在于作者对联句进行高度的浓缩和提炼,使其达到比赋、骈文更精练,比诗、词、曲更灵活的的特殊文体。它不需要小说的三要素,只要把要说的意思用最洗练、简捷的语言表达清楚即可,如云南昆明西山三清阁联:
  听鸟说甚;  问花笑谁。
  此人以拟人的手法写景,使人联想此地定是鸟语花香、风景秀丽的景区。全联仅用八个字,便精到地概括了花开似锦、群鸟争鸣的自然景观。可谓妙笔生花之句,再如吉林长白山高山亭联:
  千峰拔地;  万笏朝天。
  此联是在说千座山峰拔地而起,直入云汉,又像大臣手中的玉板拱对青天。寥寥数字,把一副祖国的锦绣河山描绘的如此壮美,如果作者没有提炼语言的能力,是绝对做不到的。再请看周恩来在青年时代写的一副赠联:
  浮舟沧海;  立马昆仑。
  此联也只八个字,却浓缩了如此广阔的空间和深邃的情感。从联语中,我们感受得到作者那出世救国的伟大胸襟和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可谓言简意赅,用字如金。炼字炼句的难度是很大的,不像一些人所说简而易行,信手拈来,实际上,做好一副奇绝对联,其难度不比写一首诗来得容易。  提炼语言,还必须结合体验生活,才能使联句既简练,又合理。利用夸张、比拟等手法,必须做到贴切、自然、有的放矢,避免离题万里,才能使读者读之可信,嚼之有味。如一洗澡堂联:
  到此皆洁身之士;  相对乃忘形之交。
  寥寥十四字便把此处风物提示的淋漓尽致。文字既典雅,又新奇,不偏不倚,恰到好处。  另外,凡联句中上联用过的字,下联中则不能再用,否则犯了“重字”之忌。联意再好,如犯了重字,则不为美(巧对类联除外)。如”春风化雨;花木逢春”,从词类相对说,可属常对,然联中“春”字两出,为联中一忌,即便词意再美,不可取。
  (四)节奏鲜明
  关于对联的节奏,将在有关章节里详细论述,这里仅就节奏与结构及平仄的一些相互关系加以说明。  对联与诗词的不同之处在外在形式上。即对联的字数、篇幅不限,相比之下比较灵活、自由,但有一点必须注意,即对联的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也就是说,所有的对联字的总数必须是偶数。  对联的节奏是比较灵活的,但它并是不无序可循。所谓的节奏灵活,是说它没有固定的程式,在长联中只要做骊大概的平仄交错就可以了,因为节奏与平仄是同气相连的两个方面。至于七言以下的短联,因字数少,要求须严格些,但无论如何,在不因辞害义的前提下,上联尾字须是仄声,下联尾字须是平声。一些名联打破这种常规实为可谅,但我们做为初学者来说,切不可效仿。仍以工对为好。这样,可提高我们的属对水平。  我们把对联的特点编成口诀,以便于记忆:
 上下联句须相同,字词失对理不通。联句有机成一体,
   最忌孤立各西东。杂乱冗长生大错,意象完美见句工。
   节奏轻重分扬抑,一吟三叹韵无穷。
============================================================================
                         《对联的节奏与风格》
    当代诗词理论家李汝伦在论及诗词格律时,把中国诗词的特点誉称为四大美人,即是:声韵美、均齐美、对称美和参差美。除参差美只适应词曲体裁外,其声韵美、均齐美、对称美的特征同样适用于对联。其中的均齐美就是我们这里要说的节奏美。
   一、对联的节奏美
    节奏美主要表现在节奏的平均、字数、行数的固定上。在律诗中,五言诗为三拍, 七言诗为五拍,五言句法多为上二下三,七言句法多为上四下三,但不管句法如何,其顿数则仍须一致。如李白的
    吴官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句法应是: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杜甫的
    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星河影动摇
句法应为:
    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星河影——动摇
均齐美的产生来自人们对大自然的感悟。比如花叶的搭配,花瓣的排列,天籁的声音等。大自然有自己独有的自然属性、内在规律,我们的古人将自然之美与艺术之美融成一体,使中国的古老文化达到一种全新、永恒、贯通的境界。
    在音乐中,乐谱强弱、长短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现象称为节奏,在对联中,同句的平仄交替,上下的平仄相拗,形成明显的强弱、长短、高低、缓急的音步,似音乐中的旋律,我们也称其为节奏。
    对联上下联的节奏,一般是一致的,通常对联是以两个字或一个字作为音节,煞尾的字可以是一个字或者一个词。这是对联的一般节奏。
    说到节奏,便涉及到炼字的问题,一般四言和五言联,第三个字要选择特别响亮有力的;六言和七言联、八言联要注意第三、第五个字;九言联要注意第四、第六个字;十言联则以第四、第五、第七、第八字为重要。下面我们对一般四字联、五字联、六字联、七字联的节奏进行简略说明。
    四字联的节奏有:单节奏、二二、三一、一三等;五言联有一二二、二二一、二三、三二、一四、四一等;六言联有二二二、三三、二四、四二等;七言联有三四、四三、二五、五二、一六、六一、二一四、二二三、二二二一等。八言联大多由两个四言联组成,九言联大多由四言联和五言联组成。十言联以上的联句,多由三、四、五、六、七言的节奏,加以合并而成。
    如海瑞自题的四字联(前一后三式)
    干/国家事     读/圣人书
    周恩来赠王朴山四言联(前二后二式)
    浮舟/沧海     立马/昆仑
    山西岳祠五言联(前二后三式)
    文章/千古事     社稷/一戎衣
    佚人作自策联(前一后四式)
    养/浩然正气     极/风云壮观
    傅山自题联(前二中二后二式)
    竹雨/松风/琴韵     茶烟/梧月/书声
    明郑成功自题六言联(前二后四式)
    养心/莫善寡欲     至乐/无如读书
    清翁方纲赠谨庭六言联(前一后五式)
    结/幽兰以延伫     抚/孤松而盘桓
    湖北古隆中七言联(前四后三式)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一番晤对/古今情
    清梁同书赠友七言联(前二后五式)
    闲为/水竹云山主     静得/风花雪月权
    清林则徐自题七言联(前三后四式)
    不要钱/原非易事     太要好/也是私心
    以上我们说的是对联的一般节奏,可以看出,一般节奏的上下节奏是完全一致的,下面我们谈谈对联的特殊节奏。
    请看诸葛亮武侯祠联:
    心在朝庭,原无论先主后主     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洛阳
如按一般节奏分,后半句不管如何断句,都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应为:
    心在/朝庭,原/无论/先主后主;     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洛阳。
可见其联的语言节奏和语义节奏是不相同的,如按常规分法,势必割裂词语,导致无法理解联意。这种对联当属于特殊结构。
    对联的音节一般是两字为一顿,它和作为意思单位的词语有时是不一致的。在这种情况下,不能采取割裂词语来迁就章节的削足适履的做法,而应保持每联词语意思的完整,按词义单位划分节奏。另外,在读联时要注意联句的内在节奏,轻重缓急。要处理得法,不要随心所欲地在联句中添“啊、呀”的语气词,只需在需要停顿之处,适当地延长一些就行了,这就是处理“缓急”的道理。在撰联炼字上,要注意选用鲜明恰当,高雅清新,平仄协调,读音响亮的字。能用实词的尽量用实词,虚词尽量少用或不用。音均意丰,以少胜多,才会创作出好的作品。
    讲究对联的节奏,还应避免“三同调落脚”。例如:
    琴瑟调和尽乐事     亲朋团聚齐欢心
    上联三仄声落脚、下联三平声收尾。按规律上联的“尽”字应是平声字。下联的“齐”字应是仄声字。如以“一三五不论”视之,固然可以,但这样一来,整副对联抑扬起伏的节奏感便受到了影响。
    总之,对联中的失替(相邻音步末字平仄不交替)、失对(相对音步末字平仄不相拗)、同声收尾、三同调落脚等都属于影响对联节奏美的平仄失调现象。我们在撰写对联时,要注意尽力避之。
    二、对联的格调
    对联的格调,直接影响到作品的品次,作者使用哪种格调,第一取决于题材,第二是作者的情性,有人偏重短联,重在一气呵成:有人喜用长句,意在缠绵反恻;有人喜好宛转,巧于花心悟语;有人倾于豪放,旨在铁琶高歌,不一而足。其实作品即是格调、艺术特色的综合表现,它包括作品的格律声调、作者风格、作品体裁等诸多因素。有诗曰:“直缘多艺用心劳,心能玲珑格调高”。陈家铨先生在其《谐联集萃》序中谈到,要“谐不伤雅,既雅且谐,格调才算高尚”。此言不虚。
    从体裁的角度来看,对联的格调大致可分为以下十种:
    1.律诗格调
    最初,对联多以五、七言为多,它是对联格调的主流,这种诗歌式的对联,现在仍占大多数。如苏小妹联:
    轻风扶细柳     淡月失梅花
杭州藕香居茶室联:
    欲把西湖比西子     从来佳茗似佳人
    2.词格调
    到了宋朝,宋词逐渐兴盛,同时也丰富了对联艺术。于是便出现了词格调的对联。
    词别称长短句,词格者即联句长短参差不一,有的音律也近于词曲,这种体式分明是受了来词、元曲之影响。如南京徐达的故居联: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小院春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再如顾复初题成都濯景楼联:
    引袖拂寒星,古意苍茫,看四望云山,青来剑外     停琴伫凉月,予怀浩渺,送一篙春水,绿到江南
    3.民歌格调
    有的对联很像民歌,语言通俗朴素,形式生动活泼,很有民歌情调。请看解缙所写一联:
    金水河边金线柳,金线柳穿金鱼口     玉栏杆外玉簪花,玉簪花插玉人头
    4.散文格调
    有的对联却像一段信笔而成的散文,其语式随便,如娓娓而谈。以文入联,有人说自曾国藩始。请看清末文人俞樾的自挽联:
    生无补乎时,死无关乎数,辛苦苦著二百五十卷书,流传人间,是亦足矣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浩荡荡历半生三十年事,放怀一笑,吾其归乎
    再如秋瑾墓联:
    悲哉,秋之为气     惨矣,瑾其可怀
情调特似古代散文。
    5.戏文格调
    有的联从表情断句、叠词上看,很有戏文的味道,例如:
    想当年那段情由未必如此     看今日这般光景或者有之
    再如:
    莺莺燕燕,翠翠绿绿,处处融融洽洽     风风雨雨,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
    6.曲格调
    曲的格调表现在语言质朴自然,新鲜泼辣,形象生动、诙谐。此类对联具有文而不文,俗而不俗的风格。例如棺材铺联:
    这买卖稀奇,人人怕照顾我,要照顾我     那东西古怪,个个见不得它,离不得它
    再如诙谐联:
    一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五匣六盒七彩粉,八分九分十倍娇     十九月、八分圆,七个进士六个还,五更四鼓三声响,二乔大乔一人占
    7.成语格调
    有的对联为成语嵌成。如林则徐撰联: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8.绕口格调
    有的联很像绕口令。如:
    屋北鹿独宿     溪西鸡齐啼
    再如:
    烟沿檐     湮燕眼
    9.谜面格调
    有的像一则谜面。如:
    白蛇过江,头顶一轮红日     青龙挂壁,身披万点金星
上联喻油灯,下联喻秤。再如:
    四壁图书三尺剑     半肩行李一张琴
联中藏“张三”、 “李四”四个字。
    10.骈文格调
    用骈体写成的文章称为骈文,骈文讲究词句整齐、对偶、声韵和谐,辞藻华美。汉、南北朝后,骈文风行,它后来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学史,对联同样受其影响。骈文格调的对联在清代的长联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这种格调在清代以前出现得并不多,清末民国初期,对联越写越长,从此,骈文格调便有了充分发挥的余地。如李联芬写的武汉黄鹤楼联:
    数千年胜迹,旷世传来,看风凰孤岫,鹦鹉芳洲,黄鹄渔矶,晴川杰阁,好个春花秋月,只落得剩山残水,极目今古愁,是何时崔颢题诗,青莲搁笔     一万里长江,几人淘尽?望汉口斜阳,洞庭远涨,潇湘夜雨,云梦朝霞,许多酒兴风情,仅留下苍烟晚照,放怀天地窄,都付与笛声缥缈,鹤影蹁跹
此联不仅用了大量的骈名,如“凤凰孤岫,鹦鹉芳洲,黄鹤渔矶,晴川杰阁”,“汉口夕阳,洞庭远涨,潇湘夜雨,云梦朝霞”等等,把人带入旷远、舒展的诗情画意之中,而且用词典雅、清丽、极富文采,边叙边议,挟眼前景物、历史风云铺成一幅壮美的画卷,文辞激扬,如栏外涛声,从远而近,不绝于耳。
    三、对联的风格
    对联的风格丰富多样,大致可归纳为典雅、清新、豪放、婉约等。这些不同的风格是由作者内在的“情性”,天生的“才”、 “气”和后天的“学”、“习”的不同而形成的。各种风格虽各有不同的特点,但有规律可寻。不过就一个作者而言,它还是有一种主要的风格的。有人提倡“因性以练才”,此说有一定的道理。这里仅就对联的语言风格简要举例说明o
    1.浓艳富丽
    以重彩之笔抒发情趣。如武昌东湖可竹轩联:
    皓月凝辉竹影婆娑留画意     明湖摇翠浆声欸乃壮诗情
    2.清新俊爽
    请看睡仙亭联:
    黄鹤从何处归来,江汉双流,玉笛梅花吹不落     仙人是哪年睡起,春婆一梦,晨钟暮鼓唤难醒
    3.含蓄婉约
    请看北京颐和园月波楼联:
    一径竹荫云满地     半帘花影月笼纱
    4.磅薄豪放
    老骥追风抒壮志     雄鹰展翅入青云
    对联作品格调的高低,并不取决于风格,不能说豪放格调比婉约高。作品格调的高低是由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决定的,只有作者具有高尚的思想和高度的艺术概括能力,方能写出格调较高的作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