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剑萍:上饶师院统战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3:49:13

正确认识和发挥无党派人士的作用


赖声利


(上饶师范学院政法系,江西上饶,334001)

 

  [摘要]? 无党派人士代表3000万知识分子,是党外知识分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在参政议政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无党派人士没有统一组织形式,无党派人士作用的发挥,需要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认识、培养、选拔和安排。
  [关键词] 党外知识分子? 无党派人士? 参政议政

  参政议政是无党派人士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的重要形式。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广泛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制定的方针政策能够充分反映人民的意志和各方面的合理要求,在各种重大问题的决策上更加民主和科学。无党派人士的主体是高中级知识分子,“无党派说白了就说代表3000万知识分子的”。 无党派人士的内涵,蕴涵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能够就一些重大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提出真知灼见;具有广泛的社会联系,能够反映广大成员和所联系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无党派人士的性质、地位和特点,决定其在参政议政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无党派人士没有组织形式,无党派人士作用的发挥,需要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认识、培养、选拔和安排。正如中共中央统战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新时期无党派人士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统发[2000]9号)指出:“当前无党派人士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无党派代表人士新老交替困难,究其原因主要是无党派人士没有组织形式,其代表人士的成长,需要我们党提供必要的条件,而目前党内不少同志对新时期无党派人士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致使开展这项工作受到影响。”中央统战部《关于“无党派人士”政治面貌规范使用的意见(试行)》(2007年6月11日)进一步指出: “无党派人士”作为一类政治面貌,还存在认识不统一,使用不规范的状况,这种状况影响无党派人士工作的开展,影响到无党派人士作用的发挥。
  一、正确认识无党派人士
  (一)与“无党派人士”相关概念的区别
1、无党派群众、无党派人士与无党派代表人士
2000年,中共中央统战部下发的《关于加强无党派人士工作的意见》,正式规范了对无党无派人士的称谓,明确对无党无派人士群体称无党派人士,对无党派人士中的代表人物称无党派代表人士。2004年,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协章程修正案,也将无党派民主人士界别改称无党派人士界别。《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此基础上作出进一步明确界定,无党派人士是“指没有参加任何党派、对社会有积极贡献和一定影响的人士,其主体是知识分子”。
  根据《意见》规定,新世纪新阶段的无党派人士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没有参加任何党派,具有无党派身份。这是无党派人士的首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即并不是只要具备了无党无派身份,就是无党派人士。二是对社会作出积极贡献,具有一定社会影响。无党派人士所从事的活动具有政治性,在所联系群众中要有影响力和代表性。三是受过良好教育,具有较高的素质。这是由无党派人士的社会基础决定的。具体地说,无党派人士是以无党无派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社会群体,主要分布在科学技术、教育、文化艺术、医药卫生、企业、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社会中介机构等领域。四是具有统战工作对象身份。无党派人士不等于无党派群众。广大无党派工农基本群众,尽管他们在统一战线中居基础地位,但从来就不是统战工作对象,当然也就不能称之为统一战线意义上的无党派人士。
  “无党派人士”作为一类政治面貌,其使用的范围,一是已经作过各类政治安排、实职安排的无党派人士。(为叙述方便起见,以下简称“无党派代表人士”)二是各级统战部门联系和培养的无党派人士。无党派人士不同于无党派群众;无党派人士工作离不开无党派群众。三者的关系如图所示:

无党派群众、无党派人士与无党派代表人士关系图


2、无党派人士、党外代表人士与党外知识分子
党外代表人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特定概念。它是指中共以外的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中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和广泛代表性的各界人士,而不是指普通的党外群众。一般说,党外代表人士应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在所从事的专业领域中具有较深造诣或较大影响,有较广泛的社会联系和一定活动能力,有较强的参政议政能力。 具体讲,党外代表人士是指已在或拟在县和县以上各级人大、政协、政府、司法机关、参事室、文史馆等方面安排的党外人士;已担任或拟担任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宗教团体以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国有大中型企业等领导职务的党外人士。对象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及有关人民团体中的领导骨干;在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中作出贡献的无党派知识分子;行政、司法部门的党外领导干部;民族、宗教界代表人物;爱国、敬业、守法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中拥护祖国统一并有一定影响,有一定经济实力或有学术造诣的代表人士。
党外知识分子特指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其中包括参加各民主党派的知识分子和没有参加任何党派的无党派知识分子。党外知识分子是我国目前知识分子队伍中人数最多的群体。党外知识分子是统一战线党外代表人士的源头。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民族宗教界人士、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法治国家与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二)无党派人士是党外知识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党派人士是3000万知识分子的代表,是党外知识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参政议政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共中央统战部《关于加强新时期无党派人士工作的意见》指出:“无党派人士与党外知识分子的主要区别在于:一是参政的内容和方式不同。前者的参政是多党合作制度内的参政,其参政的基本点是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后者的参政是履行公民权利的一般政治活动。二是影响的领域不同。前者的影响主要在政治领域,后者的影响主要在专业领域。”
  首先,无党派人士虽然自然身份是知识分子,但是他们是被纳入统战对象的知识分子,具有特定的政治身份。《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提出:进一步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人民代表大会中的作用;举荐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担任各级政府及司法机关的领导职务。 可见,中共中央高度重视无党派人士与民主党派成员参政议政的作用。
其次,无党派人士与民主党派成员参政议政的本质是一致的。他们参政的内容是相同的,即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
  再次,无党派人士的参政不同与非统战对象的党外知识分子。中共中央统战部《关于加强新时期无党派人士工作的意见》指出:“无党派人士与党外知识分子的主要区别”,这一提法不够准确。如前所述,党外知识分子包括参加各民主党派的知识分子和没有参加任何党派的无党派知识分子,无党派人士是党外知识分子的一部分。从广义上说,无党派人士的参政就是党外知识分子的参政。因此,严格意义上,应该是“无党派人士与非统战对象的党外知识分子”的参政内容和方式不同。无党派人士和非统战对象的党外知识分子首先是基于自然出身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他们平等享有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但是,无党派人士依据宪法确立的政治协商制度所享有的参政权有别于公民基本权利。正如人大代表的参政权有别与普通公民的参政权一样。
  (三)新时期无党派人士的特点
  1、新时期无党派人士接受的是社会主义教育,由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培养而形成。新时期无党派人士的社会基础主要是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其主体是党外知识分子。他们与新一代的共产党员及其他同代人接受的是相同的社会主义教育。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及中国优良传统文化对他们产生了基础性的影响。他们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普遍愿意为国家昌盛、人民幸福贡献力量。改革开放以后,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激励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基本制度的感召下,他们潜心钻研业务,努力在学术领域和经济建设中做出优异的成绩;他们当中的代表人物积极投身国家的政权建设,参政议政,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自觉拥护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2、新时期无党派人士队伍是一个不断变化、壮大的群体。随着教育发展和科技进步,知识分子队伍迅速扩大,一批批的优秀人才不断涌现,无党派人士队伍不断壮大,分布范围比以往更广。他们不仅分布在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而且随着一批批知识分子到外资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工作,有的还自己创业,到农村、到国外、境外发展,使无党派人士分布在社会方方面面。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中共中央统战部《关于加强新时期无党派人士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的出台,增强了无党派人士的政治归属感和荣誉感,提高了无党派人士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他们愿意留在党外为民主法治国家与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
  3、新时期无党派人士的社会活动仍然具有党派性。有一种观点认为:“无党派代表人士没有党派性,也不应该有党派性。” 但是,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社会阶级状况发生了根本变化,原来无党派民主人士和民主党派所联系的阶级、阶层的人们,已成为工人阶级、知识分子和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中国共产党与他们不再是一种阶级联盟关系,而是一种政治联盟关系,是党与非党的团结合作关系。新时期的无党派人士有较强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他们关心时政、关心国家大事,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有较强的参政议政能力。他们联系的群众面广,直接与基层群众打交道,对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关心和思考有自己的个性特点,能反映广泛的民意和群众呼声,能够向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和政府提出许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他们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事业,拥护祖国统一大业,其参与的社会活动之党派性显而易见。

  二、如何发挥无党派人士的作用
  (一)困境
  1、无统一的组织形式和名称
无党派人士的社会活动虽然具有党派性,但是缺乏组织性。中共中央统战部下发的《关于加强无党派人士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政协保留或设置“无党派代表人士”界别,作为建立无党派代表人士队伍的重要基地。但是“无党派代表人士”界别并没有发挥一个组织所应发挥的作用,至少到目前为止,全国“无党派人士”界别还没有统一的组织形式。“无党派人士”组织的名称不统一,有的称“党外高级知识分子联谊会”, 有的称“无党派高级知识分子联谊会”, 有的称“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 “无党派人士”的组成人员也五花八门。有投机者趁机混入“无党派人士”的阵营。社会上戏称“无党派人士”为“无知少女”。
  2、联系不畅通
无党派人士工作中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建立一支滚动发展的代表人士队伍。由于“无党派人士”无统一的组织,无党派人士的工作主要由各单位的党组织和统战部来完成。但是真正抓实施和落实工作的是统战部,由于统战部没有决策权只有建议权,如统战部门和组织部门沟通不畅,“无党派代表人士”的选拔、培养和使用就难以得到保障。如一些同志被中共党组织有意留在党外,由于统战部门和组织部门沟通不畅,长时间得不到上级组织的联系,参政议政的热情因此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3、无党派人士工作系统性不够
中共中央统战部关于《关于加强无党派人士工作的意见》的重心是“无党派代表人士”,如: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同包括无党派代表人士在内的党外人士广交深交朋友;各级政协保留或设置“无党派代表人士”界别,作为建立无党派代表人士队伍的重要基地;要有计划地增加无党派代表人士的政治安排和实职安排数量;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经济贸易、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出访团组,可视情况吸收无党派代表人士中的专家、学者参加;各级统战部要同无党派代表人士保持经常联系,了解情况,掌握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等等。这对激发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热情,具有重大作用。但是,无党派人士工作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无党派人士是一个群体,它包括“无党派代表人士”, “无党派人士”。众周知,“无党派代表人士”, “无党派人士”来源于无党派群众,无党派人士工作首先应做好“无党派人士”的培养与选拔,进而合理安排和使用“无党派代表人士”。
  4、思想认识不够不到位
有一些地方和部门统战意识淡薄,没有把培养、选拔和使用无党派人士的工作作为多党合作的一项重要举措的高度来认识;没有把对无党派人士的培养、选拔、使用,统一到中共中央统战部《关于加强无党派人士工作的意见》上来,缺乏责任感、紧迫感。有的地方和单位把培养选拔无党派人士的工作停留在口头上,把使用无党派人士作为一种摆设,随意性很强,没有形成有效机制,只是凭感情办事。
  (二)对策
  1、加强组织的统一性
无党派人士虽无统一的组织,但有自己的群体组织,如“党外高级知识分子联谊会” 、“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这些组织是方便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联系与交流,“融知识性、联谊性、民间性、地方性为一体,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社会团体”, 仅此而已,没有充分发挥该组织作为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全国政协及地方政协组织中设有无党派工作办公室,负责无党派委员的日常联络和组织他们视察、调研等活动,在发挥他们参政议政的作用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它不是无党派人士的组织,它仅仅是无党派委员联络站。因此,面对庞大的无党派群体,应建立具有共同章程的无党派人士全国性统一组织,并规范组织名称。
  2、加强对无党派人士的联络服务工作。为做好无党派人士工作,我们党的统战部门还专门设立了无党派工作机构,在全国政协及地方政协组织中设有无党派工作办公室,负责无党派委员的日常联络和组织他们视察、调研等活动,在发挥他们参政议政的作用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这只能联系数量很有限的无党派人士,还远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无党派群体不断发展的形势要求。所以应该从无党派人士不断壮大的实际出发,在无党派群体较集中的科研院所、大学、社会团体、大中型企业和其他一些机构的党组织,要加大无党派人士工作的力度,大力宣传做好无党派人士工作的重要意义,认真研究无党派人士工作的时代特点和规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建立无党派人士工作的机制,设立专门的机构,安排人员经费,切实加强与无党派人士的日常联络和服务工作;要根据各行各业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有计划地教育、培养和选拔无党派人士,帮助他们提高思想素质,积累工作经验,扩大社会影响。
  3、要注意无党派人士工作的系统性。无党派人士是指有一定影响的人,主体是知识分子。而人的社会影响都是有一个发展和积累的过程,所以,我们做无党派人士工作,不能把眼睛只盯着功成名就的人,仅局限于有较大影响的少数无党派杰出人士,而应更多地从广义上考虑无党派人士的工作。要做好那些尚未成名、正在发展的知识分子的工作。也就是说,要切实研究和加强未加入党派组织的广大知识分子的工作。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在快速发展,大学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较过去相比成几十倍地增长,他们不仅是学校和科研单位的基本队伍,也是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基本队伍,他们中相当多的人是无党无派的群众。这些人不但文化程度高,而且关心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进步,民主意识、参与政治的意识都比较强烈。做好他们的工作,不仅有利于加强无党派人士的基础工作和长远工作,而且也切实加强了党外知识分子群体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统一思想,强化意识。要把思想统一到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和胡锦涛同志的讲话精神上来。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刘延东在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统一战线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本在于优秀党外人才的不断涌现和成长。只有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形成人才辈出、活力迸发的新局面,统一战线的优良传统才能代代相传,党与党外人士的联盟才能巩固发展。近年来,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工作虽然有了很大进展,但距党中央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还不能完全适应统一战线事业发展的需要,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工作的任务仍然艰巨和紧迫。”切实把培养、选拔和使用党外人士工作作为多党合作,后继有人的举措来认识。不但在口头上特别要在实践中突破“身份限制”,切实做到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5、完善自身素质,发挥个体作用
  无党派人士自身要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理论政策的学习,提高政治理论修养,增强政治敏锐性,理性地处理问题。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正确看待和处理各种矛盾,提高鉴别能力,积极参与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共同促进问题的解决。
  无党派人士没统一的组织机构,他们是“分散”的,其作用的发挥具有强烈的个体性。如何把他们在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中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力量凝聚起来,这是各级党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建国后,我们党在发挥无党派人士作用方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在人大、政府、政协、检察院、法院领导班子的配备中,都规定要有一定比例的无党派人士,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也同样规定要有一定比例的无党派人士,较好地发挥了无党派人士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积极作用。根据以往的经验,各级组织部和统战部应向下一级组织部和统战部下达培养选拔无党派人士特别是推荐无党派人士任实职的量化指标,各级统战部门应参加同级组织部对干部的年度考核工作,做到党内党外干部同步考核、同步推荐和同步配备,使培养、选拔和使用党外人士工作得到组织上的保证。


注释:???????????????
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46630

引自中央统战部组织编写的《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学习问答》

刘寿礼.《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统一战线》[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12(156~157).

徐鸣皋. 《新时期无党派人士加地位与乍用》[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1(16)

参见《江西省党外高级知识分子联谊会章程》(2004年9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