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业成张彬彬cp:感 悟 【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9:41:56

 

         三读《金刚经说什么时候》之感悟

 

一、   《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的经典,按照此经修持能成就金刚不坏之本质,修得悟透佛道精髓智慧,脱离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而完成智慧(到达苦海彼岸)。也就是十方法界的众生,如果想修行成就佛菩萨,成就无上正等正觉,都要经过《金刚经》的真修实证,而成就。经者径也,是学佛成佛之路。                               

 本经典是讲智慧的成就,般若波罗密多大智慧的成就,而成佛的方法及路线,由须菩提的提问“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为切入,由佛说明了一个入门的方法——善护念,这就是《金刚经》的要点。

 整部《金刚经》始终都是以空去声耳闻为主题,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二、  研究所有的佛经,都是找智慧,就是储备智慧的资粮;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找福德资粮。智慧不够不能成道,虽有智慧,福报不够也不能成道。

 三、  凡夫因迷而成六道,觉者因悟而有三乘。学佛的终极目标,是了生死,超越轮回。如何了生死?必须要悟道:本无生死之可了,那才能够了生死。

 四 、  真正的佛法:无实无虚。在平实中间,处处都是净土,处处都是安心的自宅。因为处处是空虚,无著无住 。三心不可得。(过去、现在、未来)

 五、  一切众生本来无我。真正的佛法、只教我们一件事,就是如何证到自己真正无我,修行只修一件事,修到真正的无我,那就成功了。

 六、 “为什么我不是我”——所谓我相,本来是非相,是假相,人相众生相是假相。现在有个我的身体,佛学说是四大假合之身,万有的相是因缘凑合,是假合的虚妄相,不是真实。

 七、  如何见佛——“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离开一切的相就是佛,这是真正的佛。

 八、 “信心清净,即生实相”。 真正佛法的正信,是要达到深解义趣。也就是我们后世众生要想成佛的必经之路,必要的法门。

 九、 如何见法身?就是悟道、见道。法身无相。

         真正了解法身,此身真达到了彻底的无住,无相,无愿,空的境界,无往而不利,在烦恼中即是菩提。

        法身非相有重要的四句谒语,即:若以声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十、成佛的标准是——悟道,最大是道。佛教反对偶像崇拜。

       怎样证明悟道——“如人饮水,冷暧自知”

       悟道的方法——善护念,离四相,去思惑,发菩萨大愿,持六度,度万千劫,

                                了因果,最后修的一个正果。

 十一、  佛讲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度以般若为本。

             又:法布施的功德远超于财布施的功德。

 十二、1.佛法不是虚玄的,而是一个修正的事实。

           2.佛菩萨的真正成就是法身、报身、化身三身一合相成就,一合相即无二无异,不离不散,真空可以生出一个妙有。

 十三、 《金刚经》的重要四句谒:“一切有为法,如梦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堪称一经之精髓。

 十四、  不要把学佛的精神和生活与现实人生分开,本来无所谓出世,也无所谓入世。真正到达了佛境界是包容了万象,也否定了万象,也建立了万象,这是佛境界。

 十五、 一个学佛的人,要慈悲为怀,先要把心胸愿力放在前头,能够为众生去发愿,不为自己,而是为大家去努力,因为要度众生,但又没有度众生的本事,所以要努力悟道,要善护念,遣除妄想执着,念佛净心,才有希望到达自度度他,悬崖撒手,自肯承当的境界。

 十六、  书中有一段话,激励着同修们努力精进的决心:

“大乘者敢为佛法挑担子,荷担如来正法,挑大乘法门,承先启后,继往开来,在滔滔浊世中,要有这样的精神。要顶天立地地站起来,为人类的文化,为众生的慧命,而生存,而奋斗。”这就是法布施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