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酒系列产品:胡适故家和它的守望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0:04:00
胡适故居参观之后

 

 

                                          葛红兵

 

 

我曾经到安徽多次,但阴差阳错,却一直未能到过宣城。我心里可以说是对宣城倾心已久,一来,那里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乡,宣纸、宣墨对于任何一个文人来说,都是无法抗拒的诱惑,二来,那里人文荟萃,江南第一诗山敬亭山静静伫卧,演绎着千百年中国古代诗仙文哲的意韵情思,同时它也可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发祥地,中国现代文学可以说是发端于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而胡适就是宣城人,我是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出身的,胡适的故居没有瞻仰过,实在是说不过去的。

这次受中锐集团邀请参观了宣酒集团,领略了江南小窖酿酒的工艺,又参观了绩溪胡氏宗庙,而对胡氏故居的参访,更是让我得偿夙愿。

胡适是个了不起的人,他提倡做实证学问,多思考问题,少谈主义的学风,自己做学问成绩斐然,也影响了一代人,可以说是影响了整个现代中国文化,这种影响甚至到了敌对双方都不得不重视的地步,现代中国两个政治敌对人物,毛泽东和蒋介石,都很尊敬他,蒋介石重视胡适,曾经邀请胡适出任驻美大使,请你担任北大校长等职。

青年毛泽东曾经数次拜访过他,深受他的影响,毛泽东1936年与斯诺会谈时,就谈到五四时胡适和陈独秀是他心中的楷模。1920年毛泽东回湖南,创办“自修大学”,其草拟的“章程”就是据胡适1920年的《一个自修大学》讲演而来,而且,毛泽东还拿着拟成的《湖南第一自修大学章程》登门请胡适修改,胡适也认真为他修改了。毛泽东那个时候“想和同志成一自由研究社(或径名自修大学),预计一年或两年,必将古今中外学术的大纲,弄个清楚”的想法,就是受胡适直接影响。1954年大陆批判胡适运动之后,毛泽东在怀仁堂宴请知识分子代表时甚至说“胡适这个人也真顽固,我们托人带信给他,劝他回来,也不知他到底贪恋什么。批判嘛,总没有什么好话。说实话,新文化运动他是有功劳的,不能一笔抹杀,应当实事求是。到了21世纪,那时候替他恢复名誉吧。

“到了21世纪,那时候替他恢复名誉吧。”这句话,我觉得很有意思,可见毛泽东对胡适心情是复杂的,批胡适是现实政治需要,谁叫他“劝”不回来呢?但是毛泽东,这位政治家也同时预见到未来胡适是会“平反”的。何以见得就要平反呢?因为胡适以毕生精力致力于思想独立、言论自由、倡导社会民主政治,提倡个人价值的实现,这些追求都是超越时代的。

他一生,最看重的是“民主”和“自由”四个字。国难当头,为了抗日他可以接受驻美大使的任命,但是,蒋介石独裁,他也是明确反对、带头反对的。1928年10月国民党中央常务会议通过胡汉民等人提出的《训政纲领》建立一党专政,1929年3月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奉行孙中山遗教为口号,将其思想神圣化、绝对化、法律化,1929胡适在《新月》上发表《人权与约法》一文,严厉批评中国社会缺乏人权、缺乏法治的状况,要求召开约法会议,对孙中山以民众素质低下为由,主张在制定宪法之前要有一个训政阶段的思想提出质疑。民治制度的本身便是一种教育。人民初参政的时期,错误总不能免的,但我们不可因人民程度不够便不许他们参政。人民参政并不须多大的专门知识,他们需要的是参政的经验。民治主义的根本观念是承认普通民众的常识是根本可信任的。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这便是民权主义的根据。他还向蒋政权提出“当局必须保证,负责任的言论有绝对的自由;第二,对于善意的批评,政府应该接受”的要求。

胡适的这种硬骨头意志还表现在他对文化人的尊重和保护上。他用自己的影响力保护甚至可说是拯救了许多现代文化人的生命,丁玲入狱,沈从文写信给他,托他救人,他毅然出手。陈独秀和他曾经是《新青年》同仁,在新文化运动中是同志,后来陈独秀热衷政治,两人一个是马列主义者,一个是自由主义者,分道扬镳。但是,陈独秀四次被捕,每次都是胡适牵头,利用自己的名望营救他,陈独秀第一次被捕,胡适救他出来之后,还把陈独秀接到自己家中居住休养,陈独秀第四次被捕,胡适更是亲自到狱中探望。这是一种非常难能可贵的人品——我不赞成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的言论自由,要知道在那种体制下,看望一个系狱的人,营救一个系狱的人,是要冒很大风险的。

到胡适故居拜谒,念念及此,心里对这位大师的敬仰也越来越深,出来,走到巷口,看到胡适塑像,便请通行的赵俊杰兄为我拍照,我想,今日拜谒胡适,一定要和“他老人家”合影纪念。我照完,邓伟志先生也要拍照,他取的是和胡适牵手的姿势,我看了,心里油然感概,邓伟志先生曾为民进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他和胡适牵手,是一个很有寓意的画面。

返程的路上,宣城文联胡进副主席又带我们瞻仰了曹诚英墓,曹诚英1930年代在杭州和胡适有短暂交游,二人产生恋情,但这终是无果,后曹诚英女士赴美国留学,成为一名生物学家,系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性教授,但曹诚英终身未嫁,临终遗言要求葬自己于胡适故居门前的路边,希望在另一个世界也能看见胡适归来。通行中徐大隆兄对曹诚英墓三鞠躬,表示敬仰。我赞同之,通行的一位朋友疑惑于此,曹诚英的名字怎能写在胡适故居里?又曹诚英如何能为我们敬仰?我曰:曹诚英和胡适那段相处,也许不为世俗道德许可,但她已经为爱付出了一生的代价,难道我们后人还不能宽容她的这番爱吗?而对于我来说,则不是宽容的问题,而是对爱的本质的追究——也许这样一位女士反而是一种爱的英雄和伟人呢!这样的人也算是女中丈夫了,值得三鞠躬。

在宣城的时间很短,但是,宣城给我们的却很多。在中锐集团的欢送会上,我说了两点感受,一是对宣城在中国古代和现代文化上的地位加深了认识,就此我拟了一幅对子“仰观开天目,俯视得九华”,又另写了一个横幅“一纸书天下”赠送给给宣城政府,我觉得出过胡适这样的伟人的地方,是完全配得上这样的赞词的,二是对宣城人的热情好客与创造激情有了深切体会,宣城文联领导及作家朋友们的热情招待和交流让我们留恋,而中锐集团打造新地标,建设新宣城的激情让我感怀,就此,我写了“大观自在”四个字给建设中的中锐第一城,祝福中锐第一城不仅造就的是物质上的建筑新城,同时也缔造“大观自在”的魅力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