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临池中学:寻根 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改革开放精神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7:49:59

“闯”和“创”成就了深圳(寻根 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改革开放精神篇)

字体大小:小 中 大                        2011-06-10   作者:中共深圳市委党校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数:552

   建立30多年来,深圳经济特区迅速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大城市,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发展史上的奇迹。深圳为什么能够创造这样的奇迹?深圳靠什么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

  由“闯”起步

  对于深圳快速发展之谜,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视察深圳时曾精辟地指出:“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这可谓一语中的。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时,全国尚处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深圳发扬“敢闯”精神,首先突破价格体制,接着推进基建体制、外汇体制、土地体制等改革,随后推进股份制改造,建立证券市场。改革从商品市场推进到资本市场、从经济体制推进到行政和社会体制,进而率先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深圳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体制保障。

  外汇体制改革。上世纪80年代,深圳发展外向型经济需要相适应的外汇体制,而我国当时的外汇体制并不适合这一需要。为此,深圳决定成立外汇调剂中心,让市场决定汇率、调剂外汇。外汇体制的重大突破,为经济特区的外向型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基础。深圳从1993年起出口总额连续18年居全国大中型城市第一位,与深圳早期的外汇体制改革是密切相关的。

  土地体制改革。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土地不能进入市场,这严重制约大规模城市建设的推进。在实践中,深圳敢闯敢试,确定了公开拍卖、招标和协议三种土地使用权转让形式。1987年12月1日,在深圳会堂敲响了我国土地使用权拍卖的第一槌。此后,这一做法逐步在全国推广,并推动了我国宪法相应条款的修改。1988年,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国有企业改革。过去很长一个时期,股份制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的东西。深圳大胆突破这一认识禁区,提出股份制是公有制实现形式之一。此后,发展、万科、金田、安达、原野等国有企业成为深圳第一批发行股票的上市公司。适应企业股份制改造的需要,1990年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试营业;1991年5月15日,我国第一个股票市场管理条例——《深圳市股票发行和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出台;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这一系列举措,极大地促进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

  靠“创”加速

  在体制僵化、条条框框很多的情况下,深圳坚持大胆地闯,努力突破各种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的束缚,实现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随着新体制逐步建立、运行机制渐趋完善,深圳开始推动从“敢闯”到“创新”的转变,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观念创新。进入新世纪,如何破解快速发展中日益突出的土地、能源、资源、人口等瓶颈制约?根本途径就是创新。为此,深圳提出“改革创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这句话成为深圳市民评选出的“深圳最有影响力的十大观念”之一。为了推进改革创新,深圳利用拥有特区立法权的优势,在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通过了《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创新促进条例》,实现了创新的法制化。

  体制创新。一方面,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着力建立灵敏的市场调节体系、形成灵活的市场主体、培育完善的要素市场;另一方面,适应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加大行政体制改革力度。深圳没有设立管理专业经济活动的主管部门,而是建立宏观经济监管部门。经过多次政府机构改革,逐步形成了决策、执行和监督相协调的政府机构体系。同时,根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积极培育民间社会组织,成为全国行业协会起步最早、发展最快的城市。在深圳,政府与行业协会已形成“协作配合、互相促进、互相监督”的新型关系。

  产业创新。在发展初期,深圳靠加工贸易迅速积累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但深圳没有满足于此,而是认识到,如果缺少核心技术和可控的市场,就很难改变“打工者”的地位。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深圳就提出发展高科技产业,吸引全国的技术人才。进入新世纪,深圳出台《关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决定》,把创新提升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目前,深圳已成为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成为全国创新最活跃的城市。2010年,深圳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0176.19亿元,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6115.89亿元,占60.1%。到2010年底,累计申请专利26万件,累计授权专利14万件,其中PCT(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国的45.26%,连续7年位居全国大中型城市第一;发明专利授权量连续7年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首位,并涌现出华为、中兴、比亚迪、腾讯等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

  (执笔:袁晓江) 

弘扬敢闯敢试精神 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寻根 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改革开放精神篇)

字体大小:小 中 大                        2011-06-10   作者:中共深圳市委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数:556

   胡锦涛同志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以来,迅速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大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创造了世界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发展史上的奇迹。深圳之所以能够创造如此辉煌的成就,关键就在于始终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敢闯敢试精神。在新的发展阶段,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需要我们继续大力弘扬敢闯敢试精神。

  敢闯敢试精神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时代产物

  解放思想是我们党推进事业发展的重要法宝。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通过解放思想,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坚持解放思想,不仅几次在历史的关键时刻挽救了党,而且在不同历史时期大大推进了党的事业。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解放思想、不断创新的历史。正是由于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大胆试验,开拓创新,才能推动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发展,才能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解放思想催生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十年“文革”结束时,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中国处在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我们党高扬解放思想的旗帜,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纠正了“两个凡是”的错误,使人们从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中解放出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重新恢复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果断作出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并决定兴办经济特区。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放思想的结晶。改革,就是要破除一切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束缚,建立促进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开放,就是要积极学习世界上一切文明成果,大胆借鉴和吸收国外一切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先进经验。从此,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改革开放大潮涌动,我国踏上了波澜壮阔的发展新征程。在改革开放的实践探索中,我们党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改革开放孕育了经济特区的敢闯敢试精神。经济特区建立以来,一代又一代特区人大力弘扬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敢为人先、敢冒风险,开放包容、海纳百川,开拓创新、不断进取,艰苦创业、乐于奉献,推动了经济特区经济社会发展,培育形成了敢闯敢试精神。敢闯敢试精神顺应时代潮流、体现时代特征、反映时代风貌,凝聚着特区人的汗水和智慧,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它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我们党培育形成的一系列伟大精神一脉相承,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深圳经济特区的改革发展是弘扬敢闯敢试精神的生动实践

  坚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1980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兴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特区,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供借鉴,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之初,面对种种非议和质疑,干部群众顶住压力,认真贯彻党的思想路线,大胆解放思想,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不为非议所扰、不为定论所困,积极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率先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等新理念,推动着深圳经济特区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

  坚持在解放思想中闯“禁区”、闯“盲区”、闯“难区”。邓小平同志曾深刻地指出:“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概括地说,深圳经济特区的“敢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闯了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禁区”。1987年12月1日,深圳敲响了土地使用权拍卖第一槌。此后,全国许多城市纷纷以协议、招标、拍卖等方式把土地推向市场,实行有偿转让。1988年4月12日,全国人大通过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利用市场机制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显着促进了经济增长。二是闯了前人未曾涉足的“盲区”。1983年7月8日,深圳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发行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张股票。1990年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试营业。从此,深圳的金融创新日新月异,证券市场快速健康发展。三是闯了矛盾错综复杂、令人望而却步的“难区”。深圳于1983年率先开放粮、油、糖、布等基本生活消费品市场,于1985年实现80%的商品价格由市场调节,于1990年实现98%的商品价格由市场调节。同时,率先开放生产资料市场,率先建立劳动力市场,率先探索把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结合起来,大胆尝试推行员工持股制、经营者年薪制、技术管理入股,在国内率先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一系列的“闯”和“试”,使深圳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在敢闯敢试的实践中创造辉煌业绩。在30多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深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全国第一”,创造了世界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史上的奇迹。一是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从1979年到2010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005倍,年均递增25.5%。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510.91亿元,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居第四位。二是城市迅速崛起。从边陲小镇迅速发展成为现代化大城市,城市功能国内领先,建成了陆海空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体系,成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三是社会事业蓬勃发展。2010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2万元,居全国第一。成功取得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举办权。被评为“全国十大最受农民工欢迎的城市”。四是“两个文明”共同发展。推出了一大批具有全国影响的文艺精品,推动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全市党员从1.4万人增加到30多万人,基层党组织从700多个增加到2万多个。深圳经济特区敢闯敢试的实践,不仅推动了自身经济社会的腾飞发展,而且对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的试验场、窗口以及辐射、带动作用。

  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

  当前,深圳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央对深圳经济特区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经济特区不仅应该继续办下去,而且应该办得更好,并赋予深圳经济特区“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的新使命,这为经济特区在新的发展阶段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一定牢记中央的嘱托,牢记经济特区肩负的新使命,不辜负全国人民对深圳的新期待,以当年“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

  把敢闯敢试精神落实到推动综合配套改革上,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始终坚持“四个先行先试”,即对国家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先行先试,对符合国际惯例和通行规则、符合我国未来发展方向、需要试点探索的制度设计先行先试,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对全国具有重大示范带动作用的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先试,对国家加强内地与港澳台合作的重要事项先行先试。当前,应充分利用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的政策优势,大胆探索,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为科学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把敢闯敢试精神落实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提高发展质量。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发展的思路、部署和举措上,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培育发展互联网、新能源、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创新金融、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等生产性服务业,构建以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

  把敢闯敢试精神落实到创新型城市建设上,实施自主创新主导战略。加大自主创新力度,组织实施并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技术攻关,力争在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等战略领域实现一批核心技术突破。夯实创新基础,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深圳国家基因库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争做核心技术创新的国家队,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

  把敢闯敢试精神落实到幸福城市建设上,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把社会建设摆在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加突出以人为本,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加强人口服务管理,健全社区服务体系,培育发展和规范社会组织,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和谐发展。

  把敢闯敢试精神落实到加快“两型社会”建设上,推动低碳城市建设。按照绿色、低碳理念,办好大运会。坚持低碳发展方向,树立绿色价值观和生态政绩观。着眼于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做好人口工作,推进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