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县到洞口多少公里:古代最早家教名著颜氏家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8:11:31
古代最早家教名著颜氏家训
    现代的家庭,日益小型化,独生子女,三口之家,使得家族观念逐渐淡化。然而,在教子时,人们往往又有一种寻根溯源的本能,希望从一些名门望族的治家良方中,以考古人家风,省今日育子规常。

古代颜氏家训——最早的家教名著:早在北齐时期,北齐文学家颜之推撰写了我国第一部家教名著《颜氏家训》。强调家庭教育的关键是父母,父母的行为和教育方法对子女的成长影响极大,父母应把爱子和教子结合起来,切忌“无教而有爱”,“爱子要爱得其所,爱得有方”。现截取其中两段——

原文。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斜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书之玉版,藏诸金匮。生子咳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译文。古时候的圣王,有“胎教”的做法,怀孕三个月,出去住到别的好房子里,眼睛不能斜视,耳朵不能乱听,听音乐吃美味,都要按照礼义加以节制,还得把这些写到玉版上,藏进金柜里。到胎儿出生还在幼儿时,担任“师”和“保”的人,就要讲解孝、仁、礼、义,来引导学习。普通老百姓家纵使不能如此,也应在婴儿识人脸色、懂得喜怒时,就加以教导训诲,叫做就得做,叫不做就得不做,等到长大几岁,就可省免鞭打惩罚。只要父母既威严又慈祥,子女自然敬畏谨慎而有孝行了。

原文: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呵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

译文:我见到世上那种不讲教育而只有慈爱的,常常不以为然。要吃什么,要干什么,听凭孩子开口,该训诫时反而夸奖,该呵斥时反而欢笑,等孩子懂了事时,还认为道理本来如此。到骄傲怠慢已成习惯,才去制止,那就纵使敲打得再狠毒也树立不起威严,愤怒得再厉害也只会增加怨恨,直到长大成人,终于养成败坏的品德。

看着这些古代教子家训,我们不得不为古人对教子的严谨风范而折服。生活在现代文明中的新家庭,也应该保持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扬礼仪之邦的淳风。

一敬老人好孝风,二拔穷根好学风,三积善德留美名,四树正气留英名:“凡李家人,牢记家训;偷摸盗窃,非我子孙;为非作歹,祖宗不容;好吃懒做,败家子名;自己立业,好汉英雄。”。“日日种田不穷,夜夜做贼不富。”“勤快勤快有饭有菜,懒惰懒惰又饥又饿。”不危害社会,不危害他人;不欺哄诈骗,不嘴巴做人;不好吃懒做,不六亲不认。”贫穷志不短,发家切莫骄,勤俭好创业,乐善人自高。”

《朱子家训》:“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当加温恤”;“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等等,约500字的《朱子家训》,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脍炙人口,广为传诵,成为清代及近代家庭教育的好教材。《朱子家训》与《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千家诗》、《唐诗三百首》一道,是启蒙教育的名著。

《品德修养家训》,“羊有跪乳之恩,鸦有返哺之情,孝亲之仁也。鹿得草而寻群,蚁得食而报众,爱群之义也。蜜蜂职责分明,大雁飞行有序,遵纪之礼也。蜘蛛结网而食,鹦鹉学舌而语,自强之智也。鸡非定时不鸣,燕非春社不至,持诚之信也。诸物无知,各具天性美德,人为万物之灵,立身处世,岂肯愧对于物。”

王昶的家规共有十条,包括要谨身起居,尊敬亲人长辈,随时随地进行自我检点;要认识物力艰难,要爱惜财用,饮食淡薄,衣服朴素,一切以节省俭约为准则;告诫子弟考试不要作弊,不要请人代考,更不要营求关节——走后门、通路子;见利不能忘义,不能产生贪心;对待别人,不能产生漠视心、欺诓心、徇情心,更不能产生自私自利占便宜心;待人要宅心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导子弟要勤奋好学,不要心有旁骛,荒废学业;不要出入衙门,不要和走江湖的三教九流交往,不要和奸佞之人、刻薄之人、行为怪诞之人交往,以致沾染不良习气等等。这种家规,今日看来未免有迂腐之处,但总体倾向依然无可非议。对于身居高位,在乡里有着崇高威望的王昶而言,能够如此严厉地修身、齐家,约束自己的子弟,实在难能可贵,也值得今人的深思与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