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家纺蚕丝被欺骗:你忽视的脚底是人体最大的福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3:16:54
你忽视的脚底是人体最大的福田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身体的哪一部分最值得关注呢?是五官、脖子、胸部、臀部,还是我们每天几乎都忘记的脚底?答案是:脚底。我们的脚底可能是最不被关注的地方,然而它的作用却非常重要。俗话说:"足弱无长寿。"双脚在人的一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体状况的阴晴表,能够很准确地反映人的健康状况,可以说是人体健康的"第二心脏"。古代医学中指出:"人之有脚,犹似树之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双脚被比做"人体之根",从解剖学观点看,腿脚是全身的支柱:人体共有206块骨头,双脚就占了52块。

  我们每个人的足底有很多的保健穴位,分布着丰富的神经末梢,通过对足部反射区的刺激,加强身体的新陈代谢,提高免疫系统功能,促进全身各个系统的生理机能自然而然地强盛起来,达到身心整体性的健康。经常敲打足底,有滋阴降火、安神明目、调补肝肾的作用,可防治头痛、心脑血管病、高血压、肾炎等病。

  足疗养生法是一种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大众健康法。现代医学证明,人的衰老是从脚开始的。在人们的脚掌上密布了许多血管,还有无数的神经末梢,并与大脑紧密相连,脚的健康不仅关系到人的身体健康,而且和寿命有很大关系。"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人体的五脏六腑在脚部都有相应的反射区,脚部还有大量的神经末梢,多做足部按摩,可活化内脏器官机能;消除畏冷、浮肿;缓解肩膀酸痛、视觉疲劳;保持精力充沛。

  脚部是足三阴经的起始点,又是足三阳经的终止点,踝关节以下就有60多个穴位。如能经常刺激足部的太冲、隐白、太溪、涌泉等穴位,就能起到滋补元气、壮腰强筋、延缓衰老、延长寿命的作用。按摩脚底的方法很多,可把两个脚心相向置于床上,左手搓右脚心,右手搓左脚心;也可用中指或食指由脚心向脚趾方向做按摩,每次100~200次,以按摩部位发热为度,两脚轮流进行;还可用手掌反复搓脚心l5分钟。如果时间充裕,再加上以下的按摩:左手按住右脚脚心,前后活动脚踝5次,换左脚;向外侧揉按并前后活动5次,左脚同样;向内侧揉按并前后活动5次,左脚同样;右膝弯曲,左手固定右脚掌,右手握脚跟,前后活动5次,左脚同样;右膝弯曲,右手拇指轻按膝盖里侧,左手握脚踝,前后活动5次,左脚同样。

  腿足保健法

  浴足:用热水泡脚,特别是用生姜或辣椒煎水洗脚,可较快地扩张人体呼吸道黏膜的毛细血管网,加快血液循环,从而使呼吸道黏膜内血液中的白血球及时地消灭侵袭人体的细菌和病毒,使人体免受感染。

  摩脚:洗脚后,双手搓热,轻揉搓相关部位或穴位,可全脚按摩,也可局部按摩,多按摩涌泉穴(足心)或太冲穴(一、二足趾关节后)或太溪穴(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处)。对头晕、失眠、厌食、面色晦暗、疲劳、高血压、便秘等有防治作用。

  高抬贵脚:每天将双脚跷起2~3次,平或高于心脏,此时脚、腿部血液循环旺盛,下肢血液流回肺和心脏的速度加快,得到充分循环,头部可得到充足而新鲜的血液和氧,同时对脚部穴位、反射区也是一个良性刺激。部队行军后都知用此法迅速消除疲劳,平时抬脚也有好处。

  搓揉腿肚:以双手掌紧夹一侧小腿肚,边转动边搓揉,每侧揉动20次左右,然后以同法揉动另一条腿。此法能增强腿力。

  扳足:取坐位,两腿伸直,低头,身体向前弯,以两手扳足趾和足踝关节各20~30次,能锻炼脚力,防止腿足软弱无力。

  扭膝:两足平行靠拢,屈膝微向下蹲,双手放在膝盖上,膝部前后左右呈圆圈转动,先向左转,后向右转,各20次左右。可治下肢乏力、膝关节疼痛。

  甩腿:一手扶物或扶墙,先向前甩动小腿,使脚尖向上跷起,然后向后甩动,使脚尖用力向后,脚面绷直,腿亦尽量伸直。在甩腿时,上身正直,两腿交换各甩数十次。此法可预防半身不遂、下肢萎缩无力及腿麻、小腿抽筋等。

 9.揉好脚就能解决身体的小问题

  现在人都生活压力大,工作又非常繁忙,一旦生病了,要么就是忍痛坚持工作,然后进行常规的打针吃药。其实,这对于身体而言,根本毫无意义。生病了,就是身体抗议了。我们需要的是认真地去对待它,调理它,放松它。有句老话,"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应该明白这个道理,在日常生活中就重视自我保养。那么这一节,我们说说近几年火暴起来的足疗,简单地说,足疗就是在专业按摩师的操作下,采用不同的药液,通过各种手法刺激足部和小腿部的穴位和反射区,从而起到调畅气血、平衡阴阳、健身疗病的目的。可做足疗,非得去外面吗?这里,咱们就说说如何自己给自己做养生的足疗。

  祖国医学认为足部穴位和五脏六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还是现代医学解剖学证明双足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淋巴管和神经末梢,无疑都说明脚与人体健康的重要关系。因此,足疗被广泛地用于失眠、"三高"症(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便秘、糖尿病、下肢麻木发凉、微循环障碍、亚健康等30余种疾病的调理和治疗。其中,以治疗失眠、高血压疗效最为显著。中医认为失眠皆因心脾两虚、心胆气虚、心火上扰、肝肾阴虚所起,即与心、脾、肾、肝相关。

  那么,要想解决失眠问题,我们动手做足疗前对泡脚水的选择上,当以养血、安神、清心、舒肝的药材为主,将水温控制好,就可以把脚放进去。在手法上,要多用滚法、揉法、推法、拿法,轻重力度也要根据自己的感受来调节。自己按摩一下涌泉穴、照海穴、三阴交、足三里。一般按摩完当天晚上失眠就能改善,随后再坚持调节4~5次基本睡眠就能逐渐恢复正常。

  有读者自己在家做过足底按摩,大家有一种疑惑:"是不是有酸、胀、麻、疼痛等感觉,就意味着有多种疾病?"有些读者甚至还出现了疑神疑鬼的情况,其实大可不必,我们每个人的个体差异及耐受力程度都是不同的,因此在自我按摩时每个人所表现出来的酸、胀、麻、疼痛等感觉也不尽一样,不要看见有些书上说你酸痛了就是有病的征兆,这就有点偏激了。那么,怎样从穴位上反映出疾病的先兆呢?很简单,当在一只脚或腿上按压的时候出现明显的疼痛感,在另一只脚或腿上的同样穴位、出现同样程度的疼痛感,那就可以排除患有某种疾病的可能性。

  有一些中老年人,出现泌尿系统的问题,他们很痛苦,又不想总是提起这个令人不好意思的话题。怎么办?很简单,用大拇指分别推按双脚上的尿道反射区,两个手向前推。比如,尿频、尿急、尿痛、尿道热、灼痛这些问题,可以用两手大拇指在尿道反射区顺着向前推20分钟,并在推的过程中不停地喝水。在脚上的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尿道这几个反射区各重点按揉或推刮10次。

  按摩不只是治标,而是要治本。身体所有的器官彼此之间休戚相关。一个器官有问题,连带另一个器官也会不正常。我们自己做足疗的时候,基本上每一个反射区都可以按摩5分钟,这样是不会有什么害处的。遇到急性病症时,按摩时间可加1倍或3倍也不会有危险。需要强调的是在按摩肝脏和脊柱反射区时应小心。当肾脏功能良好时,才可在肝脏反射区按摩5分钟以上,否则大量的有毒物质将进入循环系统,却没有能及时排出体外。脊椎的反射区不可按摩太久,因为这个部位按摩太久会使血流加强而产生暂时性的不良反应。建议每天花30分钟做按摩,这有助于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
 10.脚上藏着能够增强免疫力的秘密

  中医理论记载,人有"四根"--耳根、鼻根、乳根和脚根,其中以脚根为四根之本。人老脚先衰,木枯根先竭,可见脚对人体的重要性。每天晚上回到家,用热水舒舒服服泡个脚,自己在脚心、脚背按、揉、扯、压,身心也就不知不觉随之彻底放松,夜晚还能香甜入梦,这真是一件非常不错的生活享受。体会到舒服感的同时,大家可能还不知道,我们经常做适当的脚部按摩,还能增强人体免疫力。

  实践证明,足浴是一种简便易行、效果可靠的自我保健方法。故我国民间素有"睡前一盆汤"的习惯做法。热水洗脚是一种浸浴疗法,洗脚时,水温以40℃~50℃为宜,水量以淹没脚的踝部为好,双脚浸泡5~10分钟。同时,用手缓慢、连贯、轻松地按摩双脚,先脚背后脚心,直至发热为止。这样,能使局部血管扩张,末稍神经兴奋,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增强。如能长期坚持,不仅有保健作用,还对神经衰弱引起的头晕、失眠、多梦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脚底和脚趾有千万神经和血管,即使不是按摩反射区,只是稍微按摩脚底,还是具有保健效用。脚底按摩以刺激脚底与腿侧的点、线、带和区,不只是纯粹按摩脚底反射区,最终目的是达到舒经活络、松弛神经。脚底按摩虽然好处不少,但也没有必要每天来做,这反而会损伤肌肉。按摩一次后,肌肉得到松弛,血液得以循环,隔天还是有这方面的效用,所以大家完全可以隔两天再来做。

  因为脚在人体最底部,血液中的尿酸晶等有害物质沉积在脚底,不利健康。通过足底按摩,分解沉积在脚底的有害物质,可使其通过汗液、尿液排出体外。脚底按摩对慢性病人的助益最大,如经常失眠、体质虚弱者等,进行脚底按摩后,疗效显著。糖尿病患者的两脚常会因为病情的加剧而最终不得不被残酷地锯掉,关键就在足部末梢神经出现了问题。因此,患上糖尿病的人,应经常接受脚底按摩,让血液通达末梢神经所在部位。一部分的肾脏病患者也应多做脚底按摩。但是如果病人的肌肉已坏死或出现溃烂现象,就不适合进行脚底按摩。

  脚底按摩祛病的小宝典

  便秘、干咳

  便秘主要与大肠蠕动不够有关,按摩时,主要刺激脚上的大肠反射区,它在左、右脚心靠脚跟处,分别呈门框和直角形分布,按摩脚内踝往上约四指处的肛门区,也有同样之功效。需要提醒的是,便秘是实症,实则泻之,所以按摩越用力越好。治疗咳嗽,首要是刺激肺、支气管反射区,上身淋巴腺有消炎作用,肾上腺分泌的糖皮质激素,可止咳、消炎、抗过敏,秋天燥肾起调节作用,这些都是按摩时的重点反射区域。

失眠、神经衰弱

  两脚后跟都有一失眠点,而心主神门,心又与小肠相表里,腹腔神经也能影响神经紧张,所以心、小肠、腹腔反射区也要刺激。

  疲乏、腰酸背痛

  肾输尿管膀胱,促使乳酸排泄,而乳酸正是引起疲劳的主要原因。颈椎、腰椎、胸椎的异常,直接导致人的腰酸背痛。甲状旁腺能调节钙代谢,促使肌肉神经兴奋。

  为追求更好的效果,大家在按摩前最好用热水来浸泡脚,凉了再不断地添热水,坚持半小时,如果其中能加上针对自身某种疾病的中药,效果会更好。前面我们已经说过,这种自我按摩对于失眠患者效果特别有效,因为泡脚能促使血液下行,帮助入睡,建议泡得越久越好。自己按摩时的分量因人、因病而异,而且难免有痛感。如果觉得太痛,可适当放轻,但在刺激致病的关键点时,痛感必不可少。但是千万要注意,患有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律衰竭的病人禁用脚底按摩。此外,孕妇要慎用,老人按摩时刺激要轻。

读懂你的身体特质,健康才能对号入座

  1.体质的酸碱变化带来身体的变化

  人体体液的pH处于7.35~7.45的弱碱状态是最健康的,但大多数人由于生活习惯及环境的影响,体液pH都在7.35以下,这说明他们的身体已经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这样的人群就是酸性体质者。营养过剩会导致疾病,因为过剩的营养在体内都呈现酸性化状态,所以就把它叫做酸性的体质。每天大家吃进去的食物,在为身体提供能量和热量的时候,也会产生很多的酸性物质。当酸素在体内不断堆积,量变引起质变,疾病就会产生。据统计,85%的痛风、高血压、癌症、高血脂症患者,都属于酸性体质者。

  每个人的身体,本来就具有抵御外侵的毒物或癌症的能力。只是身体的内在环境和身体外的大环境,都有过多有害的因素,使身体的这种免疫能力发生障碍,疾病和癌症才不可避免地发生。很多实验证明,将体质维持在弱碱性可远离一些疾病。婴儿是属于弱碱性的体质。成长期的成人,如果不节制饮食,有体质酸化的现象。数据显示,绝大多数重病患者和所有的癌症病患者,都属于酸性体质。另外一项研究显示,所有的重度或晚期糖尿病患者也都属于酸性体质。研究表明,在弱碱性体质的状态下,癌细胞是无法生长,甚至是无法生存的。

  酸性体质的生理表征

  1.皮肤无光泽。

  2.精神经常委靡不振。

  3.稍做运动即感疲劳,一上公交车便想睡觉。

  4.上下楼梯容易气喘。

  5.肥胖、下腹突出。

  6.步伐缓慢、动作迟缓。

  人体有三个调节系统可以进行酸碱平衡,肾脏可以通过尿液排掉多余的有机酸,呼吸会快速排掉很多酸性成分,体液也会中和酸性食物,因此正常的生物体体液酸碱度也应该稳定在一定范围之内,当人体处于正常情况下的时候,体质不应该是酸性的。可是,当你长期去熬夜,经常是到了晚上12∶00以后还不睡觉,那么人体的代谢作用就会产生很多毒素,该睡觉却不给身体放松休息的机会,久而久之体质会变酸。据一项都市人群健康调查发现,在生活水平较高的大城市里,80%以上的人身体呈现不健康的酸性体质。

  要避免自己变"酸",我们就要明白是什么让身体"酸"了。陆地动物肉类尤其是红肉类、奶酪制品与细粮等皆属于酸性食品。摄取过量的酸性食品,血液会倾向酸性而变得黏稠,不易流到微细血管的末稍,而易造成手脚或膝盖的冷寒症,以及肩膀僵硬和失眠等。同时,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很重要。据统计,晚睡者罹患癌症的概率比正常人高出5倍。另外,面对巨大的生活压力,还需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当一个人承受精神压力后,一旦紧张松弛下来,时常会造成猝死,称为潜在性副肾皮质机能不全症。另外一些劳动或运动过度,通宵打牌、长时间开车等造成的压力也会让身体发"酸"。

  引导身体"碱"起来的方法却是很简单的,除了要积极运动之外,改变饮食习惯也很重要,大家要远离酸性食物,多吃碱性食物。食物的酸碱性,不是指食物在食用时的pH。而是指食物被人体消化吸收以后,在体内为身体提供的是酸性营养物质还是碱性营养物质。比如,给身体提供大量钾、钙、镁等碱性离子的食物,就是碱性食物。由此可见,味酸的食物不一定是酸性食物,味不酸的事物也不一定不是酸性食物。比如,各种酸味的水果不是酸性食物,反而是碱性食物。很多没有酸味的食物反而是酸性食物。

  常见食物的酸碱性

  1.强酸性食物:肥肉、奶酪、深度油炸食品、方便面、饼干、长保质期香肠、用白糖做的西点等。

  2.中酸性食物:火腿、鸡肉、猪肉、牛肉、羊肉、面包、精白面、奶油、马肉等。

  3.弱酸性食物:白米、花生、啤酒、白酒、油炸豆腐。

  4.弱碱性食物:红豆、粗粮、萝卜、苹果、甘蓝、洋葱、豆腐等。

  5.中碱性食物:大豆、胡萝卜、番茄、香蕉、橘子、南瓜、草莓、蛋白粉、梅干、柠檬、菠菜等。

  6.强碱性食物:葡萄、茶叶、干红葡萄酒、海带、藕、柚子、菠萝、猕猴桃、樱桃、果等。

 2.先天体质决定我们最应该做什么

  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体质完全一样,体质决定着人体对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和病机症候的倾向性。《灵枢·寿夭刚柔》云:"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人体的致病原因多种多样,先天体质是其中的-个重要影响因素。所谓体质,说简单点就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先天特性。先天禀赋,享受于先天父母。一个人体质的强弱坚脆乃至寿夭刚柔皆取决于其禀赋,即父母精血的强弱。父母精血旺盛,则后代体质强壮;父母精血虚弱,则后代体质虚弱。有些父母患有疾病,亦可通过其精血传于后代。

  现代分子遗传学发现,父母通过生殖细胞把带有遗传信息的DNA传给子女,有了一定结构的DNA便产生一定结构的蛋白质和生物酶,这样便带来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如患有唇裂的父母,其后代也多患有该病。真正领悟到中医精髓的人,真正深入到养生之道的人,肯定明白,每个人的体质都是不同的,甚至这些体质都可以影响到人的性格,有时富有经验的中医完全能够根据人的语言、行为看出一个人的病症所在。正确的养生观念,会针对不同的体质,通过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来改良我们的身体,延长我们的寿命,获得健康的人生。

  我们常说,顺应自然是养生的最高境界。什么是自然呢?自然不仅是春夏秋冬的四季更替,不仅是我们所生活的外部世界,同样还包括我们身体内部的最初状态,也就是我们的先天体质,这是我们身体内在的自然,所以说,这两个自然都不违背,才能达到养生的最高境界。人类的体质,不仅取决于先天的基因遗传,更重要的是后天做人做事的态度。尽管我们从父母那里通过遗传得到了固定的基因,但是如何维持、改善这些基因,将会决定着我们的身体运行状况。所以,养生的过程就是一个人自己选择如何保护自身的过程。

  由于每个人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受到不同水土性质、气象类型、生活条件的影响,从而形成不同的体质类型。一般来说,东南沿海,地势低,江河多,气温较高,湿热之气偏盛,故易致阴虚质和湿热质;西北之地,沙漠大山较多,地势偏高,气温较低,风寒之气偏盛,故易形成阳虚质和痰湿质;长期居住于大沙漠和大草原的人,多开朗豪爽,胸怀宽阔;常居住于小岛或狭窄住房的人,多精明有谋略,且易忧郁。

  汉代名医华佗早在两千年前就认识到体育运动可以使身体轻便而欲食,谷气得消,血脉流通,不得病。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从事脑力劳动又极少参加体育锻炼者,与注重体育锻炼者相比,其体质差异之大是显而易见的。另外,不同体育锻炼项目,对人的体质影响亦不同。因为不同的体育项目作用于人体的部位有别,因此,对体质的影响亦有差异。

  比如,体质虚弱的人应以振奋、提升阳气的锻炼方法为主。由于该体质畏寒,易受风寒侵袭,所以锻炼时应注意保暖避寒。根据中医理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观点,体质虚弱的人锻炼时间最好选择春、夏天,一天中又以阳光充足的上午为最佳时机,其他时间锻炼则应当在室内进行。运动量不能过大,尤其注意不可大量出汗,以防汗出伤阳。一些功法、适当的短距离跑和跳跃运动,如跳绳等可以振奋阳气,促进阳气的生发和流通。

 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体质虚弱的人日常食物应以温性食物为主,还应考虑有针对性地配合补气食物,保护脾胃,增加身体的抵抗力。常用的补阳食物,可选用爆炒羊肉、狗肉、鸡肉、带鱼、泥鳅、黄鳝、虾(龙虾、对虾、青虾、河虾)、海参、淡菜、鹌鹑、刀豆、栗子、韭菜等,还要注意的是在夏天不要吃过多冰冻食物。

  3.血型会告诉你吃什么最健康

  可以说,影响我们每个人的差异其中最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我们的血型。美国著名的"自然疗法"专家就提出了"人的血型决定他们身体所需要的食物类型"这样的论点。为什么有些人为了减肥,小心谨慎地少吃,结果体重照样在增加?可能原因就是食物对人体的作用是因血型而异的,换句话说,人的血型决定了身体如何利用不同的食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血型,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气一样。大约在公元前6万年O型血就形成了。那时候的人都以狩猎为主,偶尔吃一些昆虫野果什么的,天天吃肉的结果是血液变酸了,于是为了适应这种大量食用肉类食物的生活现状,原始人的血液出现了O型血。比如说,爱斯基摩人绝大多数是O型血,他们以肉食为主,很少吃蔬菜和瓜果,但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很少。接着出现的是A型血。当原始人的食物丰富起来变成了杂食者,人们的血型就有了A型血,并且现在绝大多数A型血的人都居住在欧洲和日本。如果说B型血的产生是因为天气,可千万别惊讶。这是真的。在1万多年以前,非洲大陆上的一些人被迫从热带草原迁徙到了喜马拉雅山的高寒地区,气候剧烈变化了,B型血的人也出现了。现在,蒙古人中多是B型血。

  父母的血型 子女可能的血型 子女不可能的血型

  A×A A、O B、AB

  A×B A、B、O、AB 无

  A×AB A、B、AB O

  A×O A、O B、AB

  B×B B、O A、AB

  B×AB A、B、AB O

  B×O B、O A、AB

  AB×AB A、B、AB O

  AB×O A、B AB、O

  O×O O A、B、AB

  AB型血是人种杂交的结果,A型血的西欧人和B型血的蒙古人生活在一起,就生出了AB型血的后代。这个血型是最稀少的血型,占总人口不到5%。这类人拥有部分A型血和部分B型血的特征。AB血型的人出现得最晚,至今最多不过1000年的时间。

  了解我们的血型与体质

  O型血人--适合剧烈运动

  O型血是最古老的一种血型,他们已经适应了高蛋白的食物,O型血的人是最可以放心吃肉的一类人,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和自愈系统很需要从肉类中获取营养,如果长期吃素的话,免疫系统和自愈系统就会缺乏营养,导致身体发生病变。但是他们的消化系统也比较脆弱,容易患胃炎等肠道疾病。这类人最适合做剧烈运动,像足球、长跑、游泳等对他们都是很好的健身方式。

建议食物:牛肉、羊肉或鹿肉;鳟鱼、鲑鱼、沙丁鱼、鲈鱼、鳕鱼、鸡蛋、牛奶或豆腐;新鲜奶酪;洋蓟、大蒜、萝卜、莴苣、洋葱、欧芹、甘薯和南瓜等;橄榄油或亚麻子油;苹果、柚子、葡萄、梨、西瓜和桃子。

  可减肥的食物:海生贝壳动物、卷心菜和菠菜等。

  A型血人--警惕心脑血管疾病

  A型血的人多是完美主义者,身体灵活,忍耐力强,能忍受长久的孤独。A型血的人较少生病,但是有两个薄弱环节:一是消化道,二是心脑血管。A型血的人易患一些消化器官的癌症,如舌癌、胃癌、食道癌等,在所有胃癌患者中,A型血的人占的比例是最高的。所以A型血的人要警惕消化方面的疾病,如呕吐、腹痛、饱胀、身体消瘦、食欲减退、便血等症状。A型血的人生活不要过于"优越",最忌整天大鱼大肉,也不要多吃蛋、奶类食物,在食物的制作方式上,不宜采用煎、炸、炒等方式,因为这些食物不但加重胃肠的负担,而且对血液循环也有非常不利的影响。A型血的人很怕血液黏稠度升高,因为这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如脑梗死、心脏病等。A型血的人宜静不宜动,可以选择瑜伽、太极拳等锻炼项目,还要注意控制运动量。

  建议食物:鳕鱼、鳟鱼、鲑鱼、沙丁鱼、鲈鱼、鲤鱼等;一周3个鸡蛋、奶酪、豆奶、天然酸奶、奶油等;葡萄子油和亚麻子油;洋蓟、萝卜、洋葱、南瓜、菠菜和大蒜等;柠檬、菠萝、李子、苹果、桃、番石榴、葡萄干、樱桃、柚子和芹菜等。

  可减肥的食物:橄榄油、大豆、绿叶蔬菜和菠萝。

  B型血人--不要多吃鸡肉

  B型血的人动作灵活性比较好,创造力强,具有强烈的好胜心。在疾病方面,除了容易得龋齿外,还容易得结核病、痢疾、口腔癌、乳腺癌、关节炎和白血病。对于吃蔬菜来说,B型血的人与A型血的人差不多,都要占到总食量一半以上,但不要超过60%;B型血的人吃水果应该比A型血的人少,只要占到总食量的1/10就够了;对各种谷物的需求也少一些,大约也是1/10。可以适量多吃一些根茎类食物,比如红薯、土豆、笋类、萝卜、藕等。适合B型血人吃的蔬菜有:胡萝卜、西芹、青椒、花椰菜;水果有:苹果、菠萝、葡萄、香蕉、木瓜等。B型血的人比A型血的人适合运动,但是也不能够太剧烈,保持中度运动最好,如慢跑等。

  建议食物:各种肉类;海鲜;新鲜奶酪、奶油;橄榄油和鱼肝油;燕麦、大米、谷物等;洋白菜、胡萝卜、欧芹、青椒、花椰菜等;葡萄、香蕉、苹果、番石榴、葡萄、菠萝或木瓜。

  可减肥的食物:绿叶蔬菜、肉类、鸡蛋、奶酪、酸奶。
 AB型血人--消化系统很敏感

  AB型血的人的消化系统比较敏感和脆弱,容易患的病症有肝炎、糖尿病、精神分裂症和急性呼吸道疾病。因为这类人有比较敏感的消化系统,所以吃饭的最佳策略就是少吃多餐,豆腐、绿叶蔬菜和奶制品都是他们适合吃的食物。AB型血的人要稍微增加杂粮的比例,减少水果的食用量。这类人食物的用油比较特殊,最好不要食用烹调过的油,也就是说,不要吃太多炒制的菜。这类人要特别注意少食用贝类、虾蟹类食品。

  建议食物:鱼、豆腐、绿叶蔬菜和奶制品都是他们的健康食品。

4.过分"冷血"会让身体毛病百出

  在中医临床中,绝大部分疾病是由寒引起的。寒是导致生病的重要原因,寒邪可使机体的气血凝结阻滞。从人体的生理特点上看,人体总血液量的50%集中于下肢,如果受凉会使双脚的许多毛细血管紧缩,使正常的血流量降低。足部离心脏最远又处在人体的最低位置,是末稍循环差、血液容易滞留的部位,因此有"诸病从寒起,病从脚下生"之说。对人体来说,中间部分最脆弱的是腰,上边就是颈椎和咽喉,下面是脚踝。这些就是人体的枢纽之地,特别要强调就是这些地方都不能受寒,颈椎遇到寒气就会发紧、酸痛;腰更是不能受寒,同样人的脚也是很害怕寒的。一旦受寒,就会引发很多疾病。因为我们的脾经、肝经、肾经、胃经、胆经和膀胱经都从脚上经过。

  赶走"冷血"有个小方法很有效,就是提高脚的温度。一般人的正常体温在36.5℃左右,而趾尖温度有时只有25℃。要知道脚与上呼吸道黏膜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神经联系,脚掌受凉可反射性地导致上呼吸道黏膜内的毛细血管收缩,纤毛摆动减慢,抵抗力明显削弱。于是,各种病菌、病毒就会乘虚而入,并大量繁殖,使人发生疾病。有人实验,把双脚放在4℃的冷水中,鼻黏膜温度就明显下降,几分钟后就会有鼻涕、喷嚏出现,感冒就接踵而来。同时,寒邪侵犯脚之后还会影响心脏,引起胃痛,造成月经不调、行经腹痛,发生腰腿痛、阳痿等。

  要使脚不受寒的办法很多,首先是加强锻炼,多活动,以保证脚部的血液供应。有专家说,脚趾活动少是引起腰痛、肩肘痛等多种现代"文明病"的原因之一。要想少生病就必须使脚趾经常处于灵活状态。其次要选择大小肥瘦都合适的鞋,因为鞋窄小不仅有碍血液循环,而且使脚周围的空气层缩小,不易保温。常饮花茶,也可改善手脚冰冷,有强化新陈代谢的作用。入睡前用热水洗脚,然后对自己的双脚进行揉、拍打等,这样做可使双脚的淋巴液流量及脚部毛细血管的开放量加大。入睡前,走一走家庭仿真石头子路,许多人走石头子路之后,脚底有多种感觉,其中热、胀感觉最明显。睡前2小时,进行20分钟~50分钟的热身运动,如慢跑、快速走、一般性体操,使身体发热,这样双脚也会发热。

  脚部升温锻炼三法

  健足活血法

  用脚前掌及大脚趾行走,步幅稍大,行走速度稍快。一次行走的时间不少于20分钟或2公里。这种脚部锻炼,可以促使全身血液循环。但要注意:刚开始行走时,练习量不要太大,要让脚前掌有一个适应过程。其间再加上手臂前后有力地摆动,可增加全身的血液循环量。

  健足强腿法

  从大步走开始,双脚用力蹬伸,步幅加大。可以走10分钟或200步~500步。增强腿力是每个人必须要做的事情,目前中老年朋友患有膝关节病,可以说与腿力不够有关。这种练习方法既健足又健腿。但要注意:要切合自己的体质,练习后感到腿部发酸、全身发热最好。

  健足壮骨法

  从踮脚尖开始,尽可能提起脚跟慢行,这种方法可以有效预防脚趾、脚弓、脚踝、小腿、大腿等功能性、退行性病变。

  说个有趣的题外话,我们中国人很讲究泡脚,那为什么西方人更喜欢泡澡呢?这还是一个养生的问题,从西方人的饮食结构就决定了他们的很多生活习惯,他们用刀叉吃饭,意味着他们摄入了过多的肉类,这必然导致他们身体的湿气很重,湿气重就要肥胖,西方人肥胖得很厉害。同时,湿气重就要从体表想办法发泄出去。所以,西方人汗毛非常重,而且他们大量地使用香水,因为身体的汗味也很重。这样就不难理解,西方人为什么天天洗澡了。

 5.疑难杂症的根源就是身体太累了

  英国心理学家海德费说:"绝大多数疲劳,都是由于心理的影响,纯粹由生理引起的疲劳是很少的。"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真累"、"身心俱疲"都已经变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流行词了。情绪上的不稳定和心理的冲突,特别是抑郁、焦虑,往往都是精神疲惫最为常见的原因。这些消极的情绪使人委靡不振、不想活动,并且导致心理疲劳的发生。现代医院已经研究发现,正是焦虑、烦恼、发怒这些消极不良的情绪引起或激发身体某些疾病的发生;过分的抑郁或是恐惧,会导致高血压、胃溃疡等多种疾病发生。更为重要的是,消极不良的情绪会影响机体的免疫系统,抑制免疫系统功能,从而增加了人患上癌症或其他疾病的概率。

  心理疲劳的感觉更多的时候是脑力劳动疲劳的信号,这种疲劳感是人体器官或主要细胞(如脑细胞)对长期超负荷工作的抵触。疲劳信号表明,机体已经需要休息、需要调整和恢复,应该停止工作,以睡眠或者娱乐、体育活动(或体力劳动)等积极的方式促进大脑功能调整。此时,如果强迫大脑继续工作,就会加重心理的疲劳,造成脑细胞的损伤,或使脑功能恢复发生障碍。在职场上,心理疲劳主要表现为厌倦工作、不愿起床、上班迟到次数增多、处理公务时心情烦躁、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反应迟缓、遗忘率增加。调查显示,从高级管理到专业人员,再到体力劳动者,有68.2%的人正面临着较大的工作压力,而其中有58.5%的人身上正显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疲劳,可见职场人士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自测身心疲劳

  在一座茂密的公园有一人影,在你的直觉中,这个人正要做什么呢?

  A.要进入公园中

  B.正从公园走出

  C.一直站着等人

  D.迷路了,正找路

  选A:你现在的心理生理都是很安定的状态,若遇到困难的事,在这时期都能安然地处理。

  选B:你现在的状况有点疲累,需要休息一下或变换气氛。

  选C:你现在是该加油的时候了,要忍耐地工作,必能克服过来,所以可以放心地去做吧。

  选D:你现在的心理状态有点急躁,有乱发脾气的倾向,需要小心谨慎,以避免不必要的错事。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若是总把自己放在一个高压的环境,让自己活得特别累,那么日积月累的"情感势能"将会直接影响到自己的寿命。因此,千万别把生活里的点点滴滴都变成负担压在自己的心里,人的心也是有空间大小的,存放不了太多的情绪。当压力囤积,形成猛如洪水之势,那么后果就不堪设想了。轻则会是一些身体病症,严重的话还会影响神经功能,甚至殃及生命。还有很多人把累当成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然而对疲劳的感受其实是因人而异,女性疲劳者是男性的3倍。面对高智能、高效率的工作要求,越来越多的现代女性都感到心力不济,因而心理负荷加重,变得容易焦躁、倦怠、多疑,形成慢性苦闷。还有子女教育、个性心理障碍、精神心理疾病等问题,其程度之深、范围之广、数量之多不得不让女人们自己都深感震撼。

  近几年来,国内外的专家针对快节奏生活给女性带来的身体和心理疲劳,倡导多种自我调节法。比如,女性更应与人为善,和亲友、同事等处好关系。经验表明,人只有生活在融洽、快乐的气氛中,才更容易产生愉快的心境、开朗的性格、健康的身心,这样才不易产生疲劳,而且即使感到疲劳也会很快消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劳逸结合、生活要有规律、重视积极的休息,适时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如跑步、游泳、打球和步行等,来提高机体的活力、精力和人体在应付复杂枯燥工作时的适应能力,从而避免因从事的工作活动过于单一而产生单调、消极的心境。同时,每天尽可能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这对消除疲劳有明显的效果。

6.听"生物钟"的话就是明智之选

  中医的内涵博大精深,古人说"朝而受业,夕而习复",意思就是早上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正是生机蓬勃之时,可以做很多事情,到了下午强调的则是不断重复温习了。古人的这种说法,体现出我国传统医学里面的养生观念,于是很多养生学家就将良好的生活方式与规律作息结合,制定了一日十二时辰养生法。因此说,十二时辰养生法是中国传统延寿方法的一个重要方面,明代石室道人称为"二六功课",清代养生学家称为"十二时无病法"。

  人体的生发之时从子时开始,这时,人体阳气开始生发,带来强劲的生命力。如果在此时人没有休息就会消耗掉一天的生机。所以古人讲睡"子午觉"、练习"子午功"正是在追求一个养生的境界,保持心肾相交,让身体和谐。同时,子时正值脏腑里胆气时分,而胆的情况直接关系到全身的生发,故有"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的说法。到了丑时,人体主血的器官肝开始管理全身气血的循环和流注,代表生发的时候也有收敛,升中有降。如果这个时候没有按照自然的规律进行休息的话,往往伤害的就是肝血。寅时是肺所主时,它处于身体的高处气血也归于肺,因此中医有个术语叫"肃降",就是说不分理由地要降低,而肺输布于全身的姿态总是向下的,所以,在寅时人体的生机就是"肃降"的。这时没有保护好自己,还在刻意上调阳气就会对自身造成很大的伤害,违背人体的自然规律。

  大肠在中医里面是主管"津"异常所出现的各种疾病,通常"津"异常指的就是身体进多出少或出多进少,如果"津"的力量过强,人就会大便干燥;反之,"津"的力量不够则会拉稀。所以,到了卯时天门初开,阳气开始现于地表,也正是大肠主时,此时大肠管理全身气血,相对于天门,地户也要打开。而在中医里地户就是指魂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肛门。因此,在卯时,人体需要及时排便,这样才能够达到良好的养生效果。

  卯时过后,辰时已到。此前从子时到卯时一直都是在阳气运化,到这个时候人体最需要补充一些阴,而我们日常饮食中的食物就属于阴。辰时也是胃所主时,所以必须要吃早饭,摄取水谷精微,为接下来的脾主时辰做好准备。食物属于阴,所以需要属阳的脾胃运化功能来消化,这样就能养好身体元气。巳时就是脾主时,脾就会把经胃摄取的水谷运化成身体能够利用的物质,如果上一个时辰没有及时进食,那么这时脾就会白白消耗,长期下去会严重损伤脾,人更是会发胖。到了午时,是心主时,所谓"午"就是代表阴阳相交,人就要小憩一会儿,不能虚耗自己的精力。未时就是小肠所主,吃完午饭,水谷精华这时交由小肠吸收是最合理的养生之道。

  下午的申时膀胱所主,膀胱经是人体覆盖体表最广的一条经络,从小腿肚后正中线一直往上经过脊柱的两旁到达头顶跟督脉相合,它主管的是人体气化功能,将肾精变为肾气。所以在申时,人会感到精力旺盛,也是头脑最活跃、最有灵感的时候。进入酉时开始由肾所主,肾通常重视闭藏,而人体的元气大都在肾,所以在这个时候肾就会把一天所运化和吸收的能量统统贮藏起来,如果这时没有遵守天序而在贮藏的过程出现问题就会让人元气大伤,损害身体健康。
戌时由心包主时,在上个时辰,肾贮藏好了身体一天中获取的能力,这个时辰就该好好地享受享受,所以中医里心包的功能是"喜乐出焉",因此在这个时辰一定要让体内的气机畅达,千万不能处于憋闷和压抑的情绪之中,需要适当地放松心情,做些娱乐的事情。亥时就到了三焦主时,气血也被轮流掌控了一个循环。这个时辰就是人体气血流通最轻松惬意的时候,所以该是人体阴阳结合的最佳时候。

  十二时辰养生法

  1.卯时(上午5~7点):晨光初放即披衣起床,叩齿300次,转动两肩,活动筋骨;将两手搓热,擦鼻两旁,熨摩两目六七遍;揉搓两耳五六遍;再以两手抱后脑,手心掩耳,用食指放中指上,以中指叩击头枕部各24次,这叫"鸣天鼓";然后去室外导引。

  2.辰时(上午7~9点):导引结束后饮白开水或茶一杯;用手代梳,梳发百余遍,以醒脑明目,防止脱发;然后洗脸、漱口、刷牙;入厕排便。早餐宜吃饱吃好。饭后徐徐行走百步,边走边按摩腹部,以助脾健运。

  3.巳时(上午9~11点):或读书,或理家,或种菜,或养花。疲倦时即静坐养神,或叩齿咽津(唾液)。老年人气弱,不宜高声与人长谈。因说话耗气,宜"寡言语以养气"。

  4.午时(上午11点至下午1点):午餐,只宜吃六七分饱。食后用茶叶水漱口,可去油腻,但刚饭后不宜饮茶。静坐或午休。

  5.未时(下午1~3点):或午睡,或练气功,或邀友弈棋。

  6.申时(下午3~5点):或读书,或写作,或练字作画,或抚琴吟诗,或浏览报刊,或去田间小劳作一番。

  7.酉时(下午5~7点):练一段导引;晚餐宜清淡、宜少吃,可饮酒一小杯。晚饭后可在庭院散步、观落霞、听鸟鸣。

  8.戌时(晚7~9点):睡前漱口刷牙;用热水洗脚,以引血下行,防止老年人上实下虚,上重下轻,坐床上练静功,然后安眠。睡时宜"卧如弓",向右侧,以防压迫心脏,以利胆汁排泄。

  9~10.亥、子时(晚9点至次日凌晨1点):"睡不厌蹴,觉不厌舒",即睡时宜屈膝卧,醒时则伸脚舒体,变换姿势,流通气血。环境宜静,安睡宁神以养元气。

  11~12.丑、寅时(凌晨1~5点):此时精气发生,阴茎勃起。人以精气为宝,老年人宜节制房事,但又不宜强制。老年人以20日或一月行房一次为宜。
 7.脚臭可能说明你的脾出了小问题

  很多人对于脚上的毛病都比较大意,其实脚气跟脚臭是根本不同的两个病。患脚气的人一般都会有出汗、脚臭、脚痒等症状,严重的患者趾缝间会出现掉皮、红肿、水疱、裂口、溃烂等症状。脚臭的根源是脚部皮肤排汗较多,有臭气,长期下去会发展成严重的脚气。

  有些人总是脚上出汗很多,常常散发出令人无奈的臭味,在炎热夏季,他们为了避免气味带来的尴尬也很少穿凉鞋。好多人觉得这是天生的,没有办法。其实,如果手脚常年多汗,说明脾胃功能有些失调;如果脚汗特别臭的话,说明体内湿气很重。

  中医上讲"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脏积了太多的湿气会引起多汗。脾湿热的时候,人就会出又黄又臭的汗,这就是汗臭脚的由来。知道了问题的症结我们就要解决它,首先,导致脾虚的原因主要有3个:第一是因为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导致;第二是肝火旺盛伤到了脾胃;第三是一些人天生就脾虚,这是个人体质的问题。调理脾胃要内外结合,就是说内服和外用相结合达到理想的效果。可以服些健脾丸,要少喝酒,少吃油腻、辛辣、味甜、凉的食物,做到饮食清淡,多吃豆制品和水果,多喝水,多运动都可以健脾。还可以在煮粥时放入大枣、山药、莲子,常喝这样的粥对脾胃将是很好的调理。

  外用可以取艾叶10克、葛根30克、王不留行30克、透骨草30克熬成汤药,再加入明矾10克,等汤药冷却后就可以泡脚。一般6天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就好了,对那些天生脾胃虚的人来说,时间还要更长些。很轻微的可以在洗脚水里加点白醋,既可以抑制汗液分泌,还可以杀菌。而比较重的汗臭脚,最好让医生配制专门中药内服、外用才可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另外,有些土办法治疗脚臭的效果也不错,比如,把土霉素药片压碎成末,抹在脚趾缝里,一定程度上能够防止出汗和脚臭。

  如果在洗脚水中加入25克茶叶和少量食盐,把双脚浸泡水中,并反复搓洗5~10分钟,脚汗臭就可以消除。还可以在热水中放适量盐和数片姜,水不烫时洗脚,并搓洗数分钟,不仅除脚臭,脚还感到轻松,可消除疲劳。当脚臭情况好转之后,要注意,以前的鞋、袜子、鞋垫尽量不要用,要用也必须经过消毒处理(高温蒸煮或用酒精等消毒剂浸泡),以后的鞋袜也要经常进行消毒处理。

  爱出脚汗与穿的鞋子和袜子也有很大关系,穿得不合适就会导致汗脚更严重。建议多穿布鞋、透气的鞋。汗脚的人穿的袜子应选择吸汗性能好的纯棉袜,每天更换,而且最好穿五趾袜,这样能吸收掉趾缝间的汗水,可更好地保持足部通气、干爽。有垫鞋垫习惯的人,最好选纯棉布垫,并把明矾或藿香压成细末缝制在鞋垫的夹层中,这样可以有效缓解脚部出汗和发臭。

 从经络下手,大小疾患定点清除

  1.没事按摩脾经,能防突发大病

  脾胃是人体的能量之源头,它们管着能量的吸收和分配,中医学脏腑生理功能认为:人体气血津液的生化,依赖于脾所消化吸收的食物营养精微物质,因此,脾为"气血生化之根源",又称脾为"后天之本"、"人体之仓廪也"。故古代医学家有一句格言"脾旺百病除",思发于脾,而成于心。脾气健旺则气血旺盛;若脾气虚弱,食欲便会减少,则面色淡而无华,又脾气虚,则血少,血少则发无以得生。

  脾为后天之本,充养全身,脏腑局部之正气亏虚,亦与脾脏有着密切的联系。通常来说,脾胃虚弱是很多疾病的根源。中医认为脾脏有摄血统血的功能,同时脾脏和胃同为中焦,为决渎之官,和胃相表里。正气源于水谷精气,亦即李东垣所论的胃气、元气。胃气和元气的盛衰,又与脾之功能强弱有内在联系,脾旺则正气充盛,脾弱则正气不足。

  脾脏是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占全身淋巴组织总量的25%,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是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中心,通过多种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首先,脾的主要功能是过滤和储存血液。它是人体的"血库",当人体休息、安静时,它储存血液;当处于运动、失血、缺氧等应激状态时,它又将血液排送到血循环中,以增加血容量;其次,脾脏犹如一台"过滤器",当血液中出现病菌、抗原、异物、原虫时,脾脏中的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就会将其吃掉;脾脏还可以制造免疫球蛋白、补体等免疫物质,发挥免疫作用。

  古代医家认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脾胃,注意饮食营养,患病治病时,用药及忌口均要顾及脾胃。

  健脾常用食物

  常用中药:人参、党参、白术、山药、大枣、茯苓、薏苡仁、莲米、芡实等。

  常用食物:糯米、黄花菜、蕈类、鸡、鹌鹑、羊奶、葱、蒜、豆豉等。

  常用药膳:参枣米饭、益脾饼、山药饼、茯苓包子、山药面、大枣粥、红枣炖兔肉等。开胃健脾药膳适用于消化力弱、食欲不好、食后腹胀、积食腹泻,恶心呕吐、气虚症状不明显,需与健脾益气药膳区分。

  养脾健脾,我们就要注意多疏通脾经。脾经起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沿足内侧赤白肉际上行,经过核骨小头后(第一跖骨小头),上行到内踝前边,走到小腿内侧,沿胫骨后边走行,当走到内踝以上8寸的部位,分叉出足厥阴肝经之前,经过膝膑,沿大腿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归属于脾,联络胃。向上穿过横膈,沿食管两旁上行,联系舌根,散布在舌下。它有一支脉,从胃分出,上行穿过膈肌,注入心中,交于手少阴心经。

  身体有一些不适,可以坚持每天按摩脾经的大都、商丘两穴各3分钟。大都在右脚大脚肢左边靠近较低1厘米处,商丘在脚腕凹处;坚持按摩小腿脾经,再加上肾经的复溜穴可治痛风。复溜穴在小腿肚后面,靠近脚腕约5厘米。脾经共有21个穴位,11个穴位分布在下肢内侧面,10个穴位分布在侧胸腹部。首穴隐白,末穴大包。其中隐白、太白、公孙、商丘、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冲门都是一些比较常用的穴位。

脾经穴位对妇科病也颇有疗效。许多女性在经期也会出现脸部浮肿,月经量多,颜色淡的症状,这就是脾虚。脾是运化水湿的,当脾气虚就不能正常引导身体的排泄,牵连到体表就会出现水肿。补充脾气用背俞穴最有效,在肩胛骨最下面靠近第七脊椎,向下数到第十一脊椎,从正中线向外1.5寸就是脾俞穴。可以采用艾灸或者拔罐的手法来调节脾气,艾灸3分钟或拔罐5分钟,效果最佳。同时,少吃酸味、多吃甘味的食物,以滋养肝脾两脏,对防病保健大有裨益。

  脾虚的饮食禁忌

  饮食要清淡,肥腻油炸等不易消化的东西不能多吃。

  味道过于咸或辣的也要少吃,应多吃稀软容易消化的食物,可以多熬小米粥喝。

  多吃甘温之物,如板栗、山药、红枣等。

  忌吃寒凉之物,如鸭肉、梨子等。
 2.脆弱的肺经,更需要加倍呵护

  中医学有"肺为百脉之总,位居诸脏之上"之说。肺,是人体中的一个重要器官。肺最关键的功能就是主气,司呼吸。肺的一呼一吸,是机体自然地吐故纳新。呼出二氧化碳,吸进新鲜氧气,促使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是机体本身内部的自然规律。"人受气于谷",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人体中的气都是从中焦的脾胃中运化而来的,中焦产生的精华就是气。人所吃的水谷,凝成精华,上输于肺,再由肺将这些物质传输到身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这样人才会觉得浑身有劲。

  药王殿里的医圣孙思邈像都是坐在老虎身上,手里擒着一条龙,这就叫做降龙伏虎。人体内的气机也是如此,最难掌控的就是主疏泄的肝经和主肃降的肺经。要想机体处于平衡,这两条经一定要在升降间寻求平衡,使其各尽其职,也就是所谓的"降龙伏虎",只有这样人才能获得健康。现在生活环境的不断恶化,很多人都会在日常工作中感到疲乏、厌倦、烦躁和沮丧。这样的不良情绪都会造成人体呼吸上的不顺畅,有些人呼吸太浅,有些也是稍稍深入一些。所以,养生功的调理呼吸(息),要求深、细、长、匀,这样自然会加强和壮大机体内部运动的力量。

  按照五行来说,肺属金,而土生金。五脏六腑中,脾胃属土,所以,当脾胃不足,就会影响肺气,人就容易得各种肺部疾病。所以,又回到"人受气于谷",可见要想肺气足,非常简单的方法就是要能吃,吃得好,肺气才能上来,气血也就会运行畅通,人体循环就会旺盛。肺部不好的男性应多选择梨、蜂蜜、银耳、百合作为滋补品。可用百合50克、蜂蜜30克,煎汤服下,能够起到润肺清热、止咳化痰、生津养肺的作用。此外,大米百合粥、枸杞粥也是补肺佳品。

  清肺平肝的食物

  莲子:味甘、性平,含有丰富的钙、磷、铁,能清心补肾、固脾止泻,有收敛、镇静、滋养的作用。

  银耳:含有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以及磷、铁、镁、钙等,具有润肺、养胃、生津的补益作用。

  百合:醇甜清香、甘美爽口,并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和钙、磷及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物质,有润肺、止咳、平喘和清热、养心、安神的功效。

  茭白:味甘冷,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胡萝卜素和矿物质等成分,有清湿热、解毒、催乳汁等功效。

  桂圆:味甘、性温含葡萄糖、蔗糖和维生素A、维生素B等多种营养素,其中含有较多的是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益心脾,补气血,具有良好的滋养补益作用。

  梨:性味甘寒,被称为"百果之宗",有清热解毒、生津润燥、清心降火的作用,还可以清热润肺、化痰止咳。

  很多男性抽烟喝酒,一咳嗽就赶紧吃药。现代人有个误区,认为只要是自己咳嗽就是肺有问题。《黄帝内经》早就指出"五脏六腑皆能令人咳",可见,并非咳嗽就是肺出了毛病。中医门诊里就有专门的闻诊,从咳嗽的声音来判断病灶所在。比如,砰砰的咳嗽声,可能就是喘咳;而要是咳嗽的声音洪亮,就是肺咳;偶尔咳一声,同时声音细微,就可能是肾咳了。其实对于男性来说,日常生活中要适量地主动饮水是养肺的重要环节,要多次少量,最好是在清晨和晚上睡觉前各饮水200毫升,两餐之间可饮水400毫升左右,这样可使肺脏滋润,充满生机。同时,在闲暇时,要注意自己肺经的情况。

  中医讲经络,总是离不开肺经的,人身上的很多疾病都是与肺经联系在一起的。手臂阴面靠拇指的那条线就是肺经,平时敲稍有酸痛感。比如,有一天你感觉自己浑身酸痛,这时敲它,发现酸痛难忍,那是肺经在说话了,它要告诉你:你快得感冒了。那你就要加强敲,一天多敲几次,有时间就敲肺经,直到没有酸痛难忍的感觉了,就说明肺经已经帮你把感冒病菌除掉了。肺经共有11个穴位,其中9个穴位分布在上肢掌面桡侧,2个穴位在前胸上部,首穴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末穴少商。上可舒解肝经之郁结,中可运化脘腹之湿浊,下可补肾中之亏虚。肺经的鱼际穴定喘的效果很好,只需按揉即可。有人总有气不够使,吸不上气的感觉,就点揉太渊穴,此穴为肺经原穴,补气效果极佳。尺泽穴是最好的补肾穴,通过降肺气而补肾,最适合上实下虚的人,高血压患者多是这种体质。
3.揉肝经能直接消解生活的压力

  不少中年人都有打呼噜的情况,一些人就频繁地换枕头,其实,这跟枕头的关系还没有跟肝经的关系大。打呼噜多为肺气不宣、痰阻气道引起,气道堵塞则咳嗽,氧气不能上输于头,故头痛。看起来,这是肺的问题,为什么要按摩的却是肝经呢?道理很简单,通常我们的肺气受损是肝火过旺造成的,所以爱打呼噜的人临睡时多按摩大脚趾附近的太冲穴,去肝火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除了肺,肝还与胆的关系密切,要不怎么说"肝胆相照"呢。有些人老是犹豫不决,这是肝胆之病。因为肝主谋虑,胆主决断,两者缺一不可。胆通常跟我们的情绪联系紧密,一般心情舒畅就会对胆比较好。同样地,若是肝气条达,胆汁的输送也才能通畅,所以在日常生活里,大家最好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愉快的心情。如果肝气郁结,胆汁输送就会受阻,胆汁输送过少,消化就会受影响,出现这种情形时,最大的特点就是大便灰黄。

  当我们肝气上亢,身体里缺少胆汁,就容易出现腹胀,而又可因胆汁郁积而接着出现胁下胀。对付这种症状,并不困难,有个简单的方法,大家在肝胆不适的时候可以试一试。蒿子秆对肝胆来说就是个宝,我们可以及时地吃一些,清炒凉拌都可以,它可舒肝利胆、消炎止痛。如只感右肋闷而不痛的,还可以适量地吃一些加味逍遥丸。

  现在患上胆结石的中老年人越来越多,国外有些科学家估计,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1/3患胆石症,因此需要在饮食上多注意。食物宜采用蒸、煮的方法为主,忌食过多的油炸、生冷食品。由于胆结石的形成与体内胆固醇含量过高有关,所以对动物内脏、鱼子、蛋、肥肉等应严加控制和约束。平时宜多吃些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姜类有促进胆固醇代谢的作用,可以常吃。对于肥胖的患者,还要适量限制糖类和含糖量高的食物摄入,以利于减少脂肪的合成。另外,一日三餐要合理安排,早餐要吃好,以便让储存了一夜的胆汁排出,减少胆固醇沉积或结晶的可能。

  早、晚健身时,以双手拍打肝胆部位(右胁)30次,可促进肝胆气血通利。另外,还可以在平时多敲打自己的胆经,因为肝经上的浊气、毒素都会排泄到胆经上,因此胆经最需要得到及时疏解。每天在大腿外侧的4个穴位点,用力敲打,每敲打4下算一次,每天敲左右大腿各50次,也就是左右各200下。由于大腿肌肉和脂肪都很厚,因此必需用力,而且以每秒钟大约两下的节奏敲,才能有效刺激穴位。在敲打胆经的同时,多拨动阳陵穴,让那种麻酥酥的感觉直冲到脚趾,很多身体上的不适感就会消失不见了,大家不妨试一试。

 清代名医叶天士说过:"女子以肝为先天。"从中医的角度,乳头属足厥阴肝经,乳房属足阳明胃经,通过冲、任、督三脉与子宫相联系。如果肝经发生问题,就会在以上部位有所反应,故乳腺疾病与肝关系最紧密。中医认为乳房是肝经所主,七情内伤、肝郁气滞是乳腺发病的主要原因。当情绪不好,肝气郁结,就会影响乳络,女性出现种种乳腺问题。还有一些女性肝经不舒畅就会经常感到郁闷不乐、多疑善虑、急躁易怒、失眠多梦等等。同时,肝属木,喜条达恶抑郁,主藏血,若肝血不足,人就会觉得两眼昏花、手足痉挛、月经量少、胸肋刺痛。

  哪些人容易患乳腺癌呢

  1.月经初潮早于13岁或55岁还未绝经的妇女。

  2.妇女婚后没有生育过子女的。

  3.产后一直未哺乳或哺乳时间较短的。

  4.反复多次做人流手术的妇女。

  5.独身未婚女性。

  6.一侧已患过乳腺癌的。

  7.患乳腺病经反复多次接受X光放射检查,尤其钼靶照相的。

  8.有乳腺癌或家族史的。

  9.常吃高脂肪类食物而肥胖的妇女。

  10.心胸狭窄,性格内向,脾气不好,爱生气的女性。

  当女性的身体出现各种不同类型的症状时,根据所体现的表征,借助脏腑自身的关联,就能够从根本上找到病源。肝郁气滞具体的表现有烦躁、抑郁、两胁胀满等,郁久化热就会导致心烦急躁、易怒、口干、头疼等。乳房胀痛常常是肝经气郁不舒最先的症状,调理肝气是女子养生之正策,可以用肝经的太冲和膻中这两个穴位来疏通肝气,这两个穴位是一切乳腺疾病的克星。

  太冲穴是肝经上的原穴,位于脚背大拇指和第二趾结合的地方向后,在脚背最高点前的凹陷处。女性出现情绪波动时,就可以用手指尖按揉,让它有酸胀的感觉。太冲能够直接通向肝经的原气,调理肝经经过的乳房,每天下午坚持在5点左右用手指按揉2分钟,尤其是在生发的春季,效果最好。中医五行讲"怒伤肝",女性在日常生活里承受一些压力,出现情绪不好是经常发生的事情,这样就会使肝气阻塞,肝气受阻,气血就不舒畅,久了产生内热,加重女性的心气浮躁,引起上火。因此,在两乳之间的膻中穴能够间接调节冲脉气血,膻中穴也是任脉的穴位,任脉是阴脉之海,是女性的根本,可以用手按揉或沿着正中线的任脉从下向上推。
 4.揉胆经可消忧解虑,排湿减肥

  《黄帝内经》说:"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人体的11个脏器都取决于胆,取决于胆气的生发,如果胆气能生发起来,人体就会很好。胆经为足少阳经,为半表半里之经,与外界并无直接的通道,所以其浊气须借肠道而出。胆经位于身体的最外侧,最容易受外界影响,而当下又是个生活压力很大的社会,能干扰到胆经的因素非常多,胆经也最容易出问题。有人敲胆经后排气多了,大便也色深味重了,便是肝胆之毒素从肠道而出了。也有些人敲完胆经后头昏脑涨、失眠多梦,这多是因胆经之浊气没能从肠道及时排出,而循同名经手少阳三焦经上于头面所致。这时只要拨动胆经的阳陵泉,让电麻的感觉传导到脚趾,同时点揉右侧三焦经的支沟穴,不适症状都会明显改善。阳陵泉是胆经的一个重要穴位,在小腿腓骨小头的下面。阳陵泉这个穴位一定要多刺激,像拨动琴弦一样,会有电麻感,直接传到脚底去,这时效果才最佳。如果你能经常拨动这个,因为生气、肝火旺导致的胆经郁结之气就会发散出来。

  胆汁是从肝脏中分泌出来的,胆囊则是储存及控制胆汁分泌的器官。人体吃进去的食物,有一部分是由胆汁的化学作用,分解成人体造血所需要的蛋白质。因此如果胆汁分泌不足,则食物被分解成可供人体吸收的蛋白质就不够,当然也就不能提供人体造血所需的充足养料了。造成胆汁分泌不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现代人对感冒疾病的处理方法上发生问题。由于长期使用西药将感冒症状压下去,风寒或风热长久地留在体内,这样与肺气形成了对峙的局面,也就是肺里的实症。肺里的实症会克制胆功能的运行,压制了胆汁的分泌。因此,缺少胆汁的分解,我们吃进去的食物无法分解成造血所需要的足够养料,势必造成了身体的亏欠。

  从中医的经验来说,当脏器功能不佳时,刺激其相关的经络,可以强化经络的机能,因此解决胆功能不佳的最好方法,就是敲胆经。胆经是一条从头到脚的经络,其中多数的经络都和其他经络相邻,唯独在大腿外侧的一段,只有一条胆经,而且这段胆经敲打起来最为顺手。拍胆经运动,主要在刺激胆经,强迫胆汁的分泌,提升人体的吸收能力,提供人体造血系统所需的充足养料。胆经因为承受了大量的肝毒,很容易淤滞堵塞,进而影响到肝脏的毒素也无路可排,所以胆经需要经常加以疏通。敲胆经是增加胆经的气血流量,及时缓解肝脏的压力,从情志上讲它也会大大提高人决断的能力,让人更加自信、更加果敢。

  血气能量是人体最重要的健康指标,而人体又是自然界的产物,那么必定存在着非常简单的方法就能使血气能量上升。从中医医理可知,主要有三点:一是要早睡早起;二是要敲胆经;三是要按摩心包经。拍胆经要规定好时间,胆经就是人体的侧面,从屁股开始一直拍下来就行。需要提醒的是,在拍的过程中,如果你的胆经不通,外侧会出现淤青,此时不要怕,只要你接着拍,那么淤青就没有了。

  坚持每天在大腿外侧的4个穴位点,用力敲打,每敲打4下算一次,每天敲左右大腿各50次,也就是左右各200~300下。由于大腿肌肉和脂肪都很厚,因此必需用力,而且以每秒钟大约两下的节奏敲,才能有效刺激穴位。每天花费时间15~20分钟,就能有效地调整身体状况。此3招可以让你发觉身体有变化。敲胆经对患有脂肪肝和胆结石的人,是最简单而且最有效的改善健康的方法。

  胆经所堆积的脂肪(实际上是人体排不掉的垃圾),也能显现胆功能的好坏。胆经不通的人,在胆经路过的大腿外侧会堆积脂肪。如果这个人爱好运动,这些垃圾就会往下流动,而堆积在小腿肚上。因此大腿外侧较胖(现代女人多数如此)或小腿肚上形成萝卜腿(现代男人或爱好运动的女人多数如此)的人,胆功能必定不好。敲胆经可以使胆经的活动加速,将大腿外侧堆积在胆经上的垃圾排出,因此,这个运动直接就会使臀部和大腿外侧的脂肪减少,1~2个月就会感觉裤管变大了。

 胆功能不好的症状有很多,最明显的就是白头发,这是由于人体的能量不足所致,中医有一句话叫"发乃血之末",由于营养供应不足才会造成白发。敲胆经可以提高人体的吸收能力,白发的人,会逐渐转黑。有些白头发会脱落再长出黑头发,有些就直接转黄,再转黑。

  5.看不见的心经其实最生死攸关

  人体经脉其实就是气血运行的通道,连接我们人体五脏六腑的经脉一共有十二条,其中阴经六条,包括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和手厥阴心包经。阳经也有六条,分别是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同时,阴经跟五脏相关,而阳经与六腑相关。

  在这里说的太阴、少阴、厥阴、阳明、太阳跟少阳都是中医里面的专有名词,太阴指的是阴气最重的时候,少阴则是阴气稍小,厥阴正是阴阳转化的时候;同理,太阳是阳气最盛时,少阳是阳气萌发时,阳明则就是阴阳转化的时候了。这十二条经脉的运行都是富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的,手三阳经(小肠、大肠、三焦)从手走到头,而足三阳经(胃、胆、膀胱经)从头走到足的,足三阴经(肾、肝、脾经)从足走向胸腹,手三阴经(肺、心包、心经)则从胸腹又走回到手。

  心藏神,具有主宰人体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一切生理活动和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灵枢》里就写:"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中医里面讲,心主血脉,其华在面。简单说,这个意思就是心脏推动血液在血管中运行,一个人面部的血脉是比较丰富的,因此心气的兴衰可以从脉搏的变化和面部色泽的改变反应出来。心气旺,脉搏就平稳有力,面部也会红润而有光泽;如果心气衰弱,脉搏就会细弱,面色也就无华或发青。

  手少阴经是专门保护心志正常运行的经络,简称心经,主要分布在上肢内侧后缘,属心,络小肠。从心中开始,经过与心脏相连的内脏,向下通过横膈,联系小肠,一支脉上行,过咽喉达到双目,另外一支脉上至肺,然后转而向下自腋前出,沿着上臂内侧后缘直到肘窝,顺前臂内侧后缘到腕部豆骨,进掌心沿小指,最后到指尖并与手太阳小肠经相接。这条心经,少血多气,心属火,因此心经病变多为热症,主要表现为咽干、心痛、口渴、目黄、胸胁痛和上肢前边内侧本脉过处发冷、疼痛、手掌热痛等。

  我们想要追求身体的安康,按摩心经可以说就是最好的灵丹妙药,心经主要跟情志有关系,所以只要是人体情志方面的疾病就要通过心经来解决。情志包括思虑、神志、睡眠,还有感情纠葛方面的问题,都与心经直接有关系。所以心经是调节心理、安定神志的经络。顺着经络走向,依次找到腋下的极泉穴,按压这里能够使心率正常,治疗劳损性的肩周炎;肘纹内的少海穴,拨动可以治疗耳鸣、手颤和一些神经障碍。到了掌纹边的神门穴,点掐它可以促进消化,帮助睡眠。
 《黄帝内经》上说:"胞宫络于心。"手少阴心经与胞宫有络脉相连,心境之气离经妄行,沉入胞宫,导致经期腹痛是女性常常遇到的情况。这时,针刺或者艾灸手少阴心经原穴神门,就可以帮助离经的心气重新返回心经,就能解除了女性的痛经。而心经的穴位也分左右,其疗效并不相同,通常是左升右降,当需要引气上提就选取左神门穴。

  每天上午11点到下午1点是心经当令的时间,这时候应该多按按心经,可心经在手臂内侧,用另一只手按的话不顺势,很容易酸坚持不了多久。其实有一个办法很好用:坐在椅子上,手自然伸直,向外搭在椅子扶手上,然后身子往伸出的手的方向侧,上身保持挺直,只是腰向一侧弯,这时手自然就滑下去了,然后坐直,手又被带上来了,在这过程中,手臂经过扶手的路径正好就是心经。

  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心经的最后一个穴叫少冲穴,在小指内侧指甲旁。少中是井穴,井穴是治急症的。对发烧、急性的癫狂症、昏厥症,它有开窍醒神的功效,但通常是用放血的方法,用三棱针刺一滴血挤出来还是有效果的。这个穴主要的功能是去热。

 6.心包经是长在体内的灵丹妙药

  中医所说的心包经就是心脏外面的一层薄膜,当外邪侵犯时,心包挡在心脏前面,起到一定保护作用。心包经起于天池穴,止于中冲穴,左右各9穴。由胸部分出支脉1沿上臂前侧的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间下行入肘横纹,向下走小臂两筋(桡侧腕屈肌肌腱与掌长肌肌腱)间入掌中,沿手中指桡侧出指末端。由掌中分出支脉2沿手无名指出指末端接手少阳三焦经。

  按摩心包经能有效改善心悸、晕车、晕船、走路时呼吸不顺畅、低血压、腿酸、晨间脸部浮肿、手部肿胀、手脚无力、心跳过速等让人不舒服的症状。按摩心包经,通常以大姆指顺着穴位逐一按摩。没有经验的人,穴位的定位也是一件很困扰的事,由于每一个人的身高、手脚的长度都不同,因此,穴位不能用一般的尺来量。中医用的是每一个人自己身上某一个部位的长度作为量尺。可以用拇指第一节长度为1寸,或以中指第二节长度为1寸,也可以用食指和中指加起来的宽度为1.5寸。

  心包经在手臂内侧的中心在线,按摩从中冲穴开始,依序为劳宫、大陵、内关、间使、郄门、曲泽、天泉、天池穴位。按压心包经的关键是要得气,所以按压的速度不宜太快。要让经络上每一点的按压,都能真正被传送到心包上,从而使心包内的积液、废物尽快地被排泄掉,使心脏恢复活力并增强搏动力。按压心包经时无论痛与不痛都要按,并且两边都要按。因为保持心脏良好的工作能力,对于人体来说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

  心包经按压起来痛,是因为它已经阻塞了,而且身体也在努力地使它通畅,所以会痛,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帮助身体尽快打通它,所以要按。按压心包经主要是从胸到手循经按压,穴位正确与否不重要,所谓"离穴不离经",只要沿着这条线一点一点地按压过去,遇到痛的点就停住不动,直到它不痛。

  按摩心包经的三个步骤

  按摩昆仑穴

  昆仑穴在两脚外侧脚踝后方凹陷的部位。按摩昆仑穴能够有效帮助心包经的通畅,先按摩昆仑穴,再按摩其他心包经相关的穴位,效果最好。心包积液过多时所积存的都是身体的废水,先按摩膀胱经上的昆仑穴,可以有效疏通排水的出口。用食指第二个指节按摩昆仑穴,也可以借助按摩棒。按摩的时间1~3分钟,如果按摩时有强烈的痛感,则按摩的时间长一点。

  按摩膻中穴

  膻中穴在身体正面中线的任脉上,在两个乳头的连线和身体中线相交的位置。用大姆指按摩膻中穴,心包积液过多时,这种按摩有强烈的疼痛感。每次按摩1~3分钟,不需要太用力,免得一次按摩之后,接下来几天一碰就痛。

  按摩两手的心包经

  心包经在肾经的下一条,是从胸往手循行。按摩时则逆着方向从手指尖的中冲穴往胸的方向。顺着经络循行的方向按摩为补,逆向则为泄。按摩心包经的目的在于排除经络中过多的垃圾,因此为泄。

  经常敲打上臂内侧,除了提高心脏功能,让你的呼吸和血流更加有力外,还有一定的减脂效果。晚上7点到9点是心包经运行时间,如果在晚饭后敲打,可使血液中积存的胆固醇顺畅地排出体外,加快食物脂肪在体内的代谢速度,即使吃得很多,也不用担心发胖!有的人手心老出汗,这相当于心包经不收敛,因为人的心包为厥阴经,是主收的,不收敛就会手心出汗。我们常有人只要一紧张就爱拼命地搓手,这种下意识动作其实也是一种自救,一种自我的帮助,搓手心就是在刺激心包经。在日常生活中,每天晚上没事的时候可以坐在沙发上或躺在床上拍心包经,特别是患有失眠症的人,这样做既是养生保健,还是消除失眠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