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咸新区消防支队在哪:分析:导弹未必炸得着卡扎菲 利比亚或“阿富汗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0:38:19
分析:导弹未必炸得着卡扎菲 利比亚或“阿富汗化”

2011年03月21日 03:22
来源:大河报

字号:T|T
6人参与2条评论打印转发

  

法国“戴高乐”号航空母舰20日从法国土伦军港出发,准备参与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行动。 新华社发

  

联军炮火之下的利比亚。Y中新

阅读提示

利比亚局势充满戏剧性:先是卡扎菲单方面停火,让人们觉得和平尚有一线生机;继而卡扎菲军队猛攻班加西。随即,法国空军率先出手,美、英巡航导弹呼啸而出,比利时、荷兰、丹麦、挪威、加拿大、卡塔尔相继或即将出手,卡扎菲多处军事目标遭攻击,局势瞬间发生了戏剧性变化。

法国打头阵,“主角儿”还是美军

此次打头阵和在前台唱主角的是法国,这自然和萨科齐急欲洗刷曾礼遇卡扎菲的记录、且法国是唯一承认班加西当局的国家必须挽回政治颜面有关,也和美国经历伊拉克、阿富汗教训,在和阿拉伯、穆斯林有关的军事干预行动中越来越小心谨慎不无关系。

但从实际打击力度和效果看,美国在地中海有两艘驱逐舰和3艘核潜艇,且和英国联手向利比亚各地防空、通讯、交通要害发射“战斧”巡航导弹110枚以上,攻击目标多达20个,而法国空军迄今宣布的战果也仅有4辆坦克。可以说,虽然表面上唱戏的是法国,但真正的“角儿”还是躲在利比亚领海线外的美军。

参战国各有“小算盘”,先灭卡扎菲再搞石油

不少外国专家和媒体认为,参与军事行动的各国其实各有自己的利益考虑。法国北非中东地区问题研究员米哈伊尔认为,法国一直试图表现自己的独特立场,“寻求表现出自己具有领导能力”,如果萨科齐赌赢了,“他就在2012年法国总统大选中拥有了一张很好的牌”。

深陷伊拉克和阿富汗两场战争泥潭的美国起初并未积极推动对利比亚动武。但它最终加入了打击行列。《华尔街日报》分析说,奥巴马政府担心英法抢了风头。

外国观察家认为,美英法虽各有算盘,但它们也有共同目的:利用利比亚反政府武装举事的难得机遇,推翻对西方来说一直是如鲠在喉的卡扎菲政权;向反对派提供支持,为其一旦上台后在该国谋取更大石油利益埋下伏笔。

卡扎菲嘴硬,但“老虎已被拔光獠牙”

面对联军的大打出手,卡扎菲摆出强硬姿态,声称要将整个地中海变成“战区”,以反抗“新十字军”的入侵,但这位利比亚强人的军事能力实在不敢恭维:利比亚军上世纪80和90年代跟美国打过几场海空战,均是一边倒的惨败,他们还曾败给只装备皮卡和轻反坦克导弹的乍得和装备更简陋的坦桑尼亚军队。

由于洛克比事件后的长期禁运,如今的利比亚军队,装备和当年并无太大改善,而美、法的军事装备已经过一代甚至几代升级。更重要的是,为了靠拢西方,换取解除制裁,利比亚此前主动放弃、销毁了屈指可数的几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终止了相关计划,本就不是什么老虎,还被拔光一口獠牙,其抵抗力不问可知。

导弹未必炸得着卡扎菲,利比亚可能“阿富汗化”

关键是,飞机、导弹未必炸得着卡扎菲,也没办法直接赶他下台;班加西的反对派已被证明了和卡扎菲不相上下的拙劣军事和政治能力。目前,联军并不希望直接卷入大规模地面战,以免陷入过深难以自拔,但倘若的黎波里和班加西长期缠斗,利比亚局势久拖不决,一切变数都可能出现,如果处置不当,利比亚的“阿富汗化”并非没有可能。

米哈伊尔认为,军事打击不一定会导致卡扎菲下台,利比亚局势可能会变得更糟。美国福克斯新闻电视台的评论员担心,美国可能会陷入又一个战争泥潭。如果利比亚战局久拖不决,人员伤亡越来越大,那么参战国家内部对军事打击的不同声音也会越来越多,进而影响到本国政局。 综合新华社、中国日报报道

两大悬念

空袭会持续多久?

到目前为止,无论是率先动手的法国还是紧接着跟进的英国、美国等,都没有给出一个时间表,即他们准备轰炸多长时间就会收兵。对于一些国家来说,他们可能认为,一旦利比亚不再违反禁飞令,便宣告停止,甚至结束。

对法国来说,它已经没有退路,自然希望能够通过空袭迫使利比亚政权改朝换代。法国军方于当地时间19日一口气出动了20多架军机,并在利比亚外海部署了2艘驱逐舰。而“戴高乐”号航空母舰已从法国的土伦军港出发,48小时可加入任务。此外,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不少暗堡和军事机关都遭到了连续的轰炸,这似乎表明法国有意要将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等人实施“斩首”或迫使其俯首称臣。法国并不准备很快收兵,“空袭”可能很漫长。

西方为何不打地面战?

空袭之初,无论是法国还是美英等国,都纷纷强调,他们不会针对利比亚发动类似于伊拉克那样的地面战。

他们的战略考量是:首先,如果声称打地面战,这必将在其国内触发大规模的反战浪潮。动武之前变被动为主动——必须先如实告知国内——不会卷入其国内冲突,以免陷入政治上的被动。

其次,利比亚是大片的沙漠地带,高尖端武器难以施展最大效果,而空中打击则可起到扬长避短之效。

第三,这也是一种心理战,这等于告诉卡扎菲:你苦心经营的无数堡垒都没有用,它们全在打击目标范围之内,以最大限度地逼卡扎菲就范。

第四,美军或西方国家的部队至今仍在阿富汗战场及伊拉克战场上挣扎着,西方国家不愿意深陷利比亚战场。

链接

巧合?

8年前这一天美英空袭伊拉克

2003年3月20日,美国和英国绕过联合国安理会,对伊拉克实施了空中打击,紧接着大批地面部队进入伊拉克,之后直捣巴格达。整整8年过去了,如今西方多国部队又对另一个国家——利比亚发动了一场异常猛烈的空袭,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之目的。

不知是巧合还是某种必然,两次军事打击行动竟然都选择在3月20日这一天。3月20日这一天是否有什么特殊的战略考量,无法得知。

但其中有必然联系的是,遭到空袭的对象,一是其战略地位极为重要,二是战略资源(石油天然气)极为丰富,令无数西方国家垂涎欲滴。

所不同的是,这一次西方国家似乎拿到了联合国安理会的“尚方宝剑”,即刚刚通过的联合国决议——“第1973号决议”,但决议并未授权其动武。显然,西方国家滥用了“第1973号决议”,越过了这一决议所规定的权限。Y 综合